《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

[北宋]善昭[1]1.上堂云:“夫以,汾阳荡荡广阔,而无际无涯;晋水滔滔深远,而有终有始。遂得清凉一派,横贯乾坤,金色千峰,竖吞宇宙。金瓶不动,玉骑移轮,箭穿雁穴,什么人委的?如今还有委的底么?对众出来。”僧问:“学人未悟时如何?”师云:“谁人未悟。”“悟后如何?”师云:“旦莫诈明头。”问:“远远请师,请师举唱。”师云:“当机无影像,回转绝参差。”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岩高松冷健,涧曲水流迟。”问:“急切相投时如何?”师云:“裸形[2]见阿难[3]。”问:“牛头未见四祖,为甚百鸟衔花献?”师云:“訇訇[4]地。”“见后为什么不衔花献?”师云:“訇訇地。”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青绢扇子足风凉。”问:“祖师心印,不落有无。未审师于先师处,得个什么?”师云:“千年无影树,今时勿底靴。”“恁么则播于寰宇[5]也?”师云:“世界虽广阔,举措少知音。”师云:“如今还有知音底么?有则金色同参。且道参什么人?”良久云:“久立大众。”

【注释】

[1]善昭(947~1024):山西太原人,宋代临济宗僧人。俗姓俞,年少出家,游历诸方,得法于省念禅师,后住汾阳太子院弘扬禅法,主要以三句四句、三诀、十八唱等机用接化学人。著有《汾阳无德禅师语录》《汾阳昭禅师语要》等,《汾阳无德禅师语录》,石霜楚圆编。

[2]裸形:是印度外道的一种修行法,以无衣裸形为法。

[3]阿难: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称阿难陀,出家后二十多年的时间作为佛陀的常随弟子,善于记忆,对于佛陀的说法大多能够记诵,所以被誉为“多闻第一”。

[4]訇訇(hōng):形容巨大的声响。

[5]寰(huán)宇:天下,指全世界。骆宾王《帝京篇》:“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2.一切众生本源佛性,譬如朗月当空,只为浮云遮障,不得显现。僧问:“朗月当空,却被片云遮时如何?”师云:“老僧有过,阇梨须知。”“恁么则分明辨的?”师云:“退后莫思量。”问:“不历化城[1],便登宝所[2]时如何?”师云:“俊哉大士,历劫难逢。”问:“承教有言,为未来世,开生天路。如何是生天路?”师云:“莫断佛种。”“恁么则依而行之?”师云:“三千世界收不得,六趣轮回岂肯休。”问:“学人拟欲归乡去,家破人亡事若何?”师云:“休行心处路,莫守在家时。”“未审谁是知音者?”师云:“路逢剑客须呈剑,不是诗人莫献诗。”问:“百千灯即不问,如何是最初一灯?”师云:“可明此问。”“恁么则目前晃耀,杲[3]日当轩?”师便喝。僧无语。师云:“一喝喝灭。”僧礼拜云:“莫瞒大众。”师云:“棺木里瞠[4]眼。”问:“如何是深深意?”师云:“曹溪无异曲,金峰路转高。”“恁么则同道不夺机也?”师云:“明明举处是汾阳。”问:“举步涉千溪,寻源转路迷。个中一句,子请师方便为提撕[5]。”师云:“千年无影树,今日见枝柯。”“若不伸此问,争得见师机。”师云:“瞽[6]人看尽壁,问朝作人间眼。”“夜点祖师灯,如何是祖师灯?”师云:“古今不昧。”“恁么则海晏河清[7]?”师云:“照出海底人。”

【注释】

[1]化城:法华七喻之一,指变化出的城邑。《法华经·化城喻品》中记载,有一群人要过五百由旬险难恶道以到达宝藏处,在极为疲惫的时候想要返回,他们的导师为了振奋众人,用方便力,在道中过三百由旬的地方化出一座城邑,让他们得到休息,最终能够向宝处前进。即用化城比喻二乘所得的涅槃并非为真实,而是佛陀为了使众人能够达到大乘佛果的方便假说。

[2]宝所:与化城对应,指珍宝之所在,法华经化城喻品用它来比喻究竟涅槃。化城,比喻小乘涅槃,在近而非实。宝所,则比喻大乘涅槃,指真正证悟安住的道场。

[3]杲:明亮。

[4]瞠(chēng):瞪着眼睛。

[5]提撕:教导,提醒。《颜氏家训·序致》:“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6]瞽(gǔ):瞎眼。

[7]海晏河清:沧海平静,黄河水清。也形容天下太平。

3.一切诸法,本来解脱,无有系缚。故经云:“无系缚者,无解脱者。”[1]僧问:“如何是解脱智?”师云:“无人伏得伊。”“如何是解脱慧?”师云:“通身无影像,遍界不曾藏。”“未审此理如何?”师云:“待尔悟始得。”问:“如何是毗卢师法身主?”师云:“毗卢华藏海,法界不思议。”“恁么则识得和尚也?”师云:“千光不照处,万象岂藏机。”问:“宽即遍法界,窄即不容针。如何是窄即不容针?”师云:“若行正令,大众恐悚。”“如何是宽即遍法界?”师云:“龙腾碧海无遮障,鹤出青霄不碍空。”“恁么则无障无碍也?”师云:“速礼三拜。”问:“对境心数起时如何?”师云:“俗缘忆昔曾行处,那堪说向解空人。”“未审如何消遣?”师云:“还同无作贵,空外独横身。”问:“椁示双趺[2]时如何?”师云:“百千万亿,当时疑息。”“恁么则穿僧堂入佛殿也?”师云:“人天能有几人知。”

【注释】

[1]出自《大涅槃经》。

[2]椁示双趺:佛教典故,释尊在拘尸那揭罗城外的娑罗林入灭后七天,迦叶才赶到,迦叶非常悲伤,右绕释尊金棺,一心敬慕,赞叹佛德。当时,千辐轮相(三十二相之一)的佛足示现于金棺之外。后用椁示双趺表示佛身出现棺外。椁(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双趺(fū),两只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