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

言语

2.1 罗文俊[一]短视,寻丈外茫无所睹。宣宗[二]召见,笑问:“卿见朕否?”文俊曰:“天威不违[二]颜咫尺。”

【原注】罗文俊,字萝村,南海人。

【新注】

[一]罗文俊(1789—1850):字泰瞻,号萝村。南庄镇人。道光二年(1822)进士。累官工部左侍郎。著有《绿萝书屋文集》。

[二]宣宗:即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通称道光帝。

[三]不违:不远。

2.2 仁皇命部院[一]甄吏[二],诸臣仰承风旨,五部皆有斥[三]者。冯山公[四]讽工部侍郎金鼎[四]曰:“五部自有,平原自无,侍郎善之,遂无所劾。”

【原注】冯景字山公,钱塘人。吴德旋《初月楼闻见录》云:“景游京师,授诗项侍郎景襄第时,有司营宫室,难枬木梁,有请易国学彝伦堂梁者,景上书魏尚书象枢谏,事寝。阎若璩为《尚书古文疏证》,景助之成《淮南子洪保》二卷。所著有《解舂集》十二卷。”

【新注】

[一]部院:清代中央五部和都察院的合称。各省巡抚多兼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亦称巡抚为部院。

[二]甄吏:甄别精简弹劾官吏。

[三]斥:弹劾或斥退。

[四]冯山公:冯景(1652—1715),字山公,一字少渠。浙江钱塘人。国子监生。为人严正,绝意仕进。尝受知于王士禛,汤斌叹其文为不朽。著有《幸草》、《樊中集》等。

[五]金鼎:康熙间人,官至工部侍郎。

2.3 吉地案发,因水之故[一]。曹振镛[二]问程恩泽[三]:“古有之乎?”曰:“《吕览》:水啮王季墓,见棺之前和。[四]

【原注】曹振镛,字怿嘉,号丽生,歙县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正。父文埴,户部尚书,谥文敏。〇程恩泽,字春海,歙县人。

【新注】

[一]吉地案发,因水之故:吉地,吉祥之地,此指风水好的墓地。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吉地案发,因水之故,曹文正问古有之乎?侍郎对:水啮王季墓,见棺之前和。见《吕览》。”另《清稗类钞》亦有相同记载。

[二]曹振镛(1755—1835):字俪生,号怿嘉,文埴子。乾隆四十六年(1781)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道光间以平喀什噶尔功绩晋太子太师,旋晋太子太傅,并赐画像入紫光阁,列次功臣之首。

[三]程恩泽(1785—1837):字云芬,号春海。安徽歙县人。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师从凌廷堪,于金石、书画、医算,无不涉及。著有《国策地名考》等。

[四]啮(niè):咬,这里有侵蚀意。《吕氏春秋·开春》:“惠公曰:昔王季历葬于涡山之尾,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

2.4 《高宗实录》[一]成,馆请议叙,或言过优。睿皇[二]以问纪昀[三],昀不言可否,惟曰:“臣服官二十年,无敢以苞苴[四]进者。惟戚友浼[五]为其先题主名墓,虽厚币辄受之。”睿皇悟曰:“然则朕为先帝推恩[六],何嫌其厚!”

【原注】纪昀,字晓岚,献县人,官至协办大学士,谥文达。著述甚富,所为《阅微草堂笔记》,至今称之者众。

【新注】

[一]《高宗实录》:即《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是一部记载清高宗乾隆皇帝一生事迹的编年体史书,嘉庆年间撰成。

[二]睿皇:即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96—1820),1795年至1820年在位,凡二十五年。

[三]纪昀(1724—1805):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孤石老人。直隶河间府献县(今属河北)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由翰林官至礼部尚书。曾为《四库全书》总纂官。卒谥文达,世称文达公。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纪文达公遗集》等。

[四]苞苴:包装鱼肉等用的草袋。代指馈赠的礼物。

[五]浼(měi):恳托,请求。

[六]推恩:广施仁爱,恩惠于他人。《孟子·梁惠王上》:“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

2.5 西林相国[一]尝读杜少陵《胡马诗》[二],至“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叹曰:“人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夫良马蹀躞[三]奔腾,步步著实,是无空;不越尺寸,是无阔。惟其如此,所以堪托死生。”张桐城[四]闻之叹曰:“予扈从久,见良马多,乃信西林是言,能发杜诗神髓[五]。”

【原注】张廷玉,字衡臣,号砚斋,桐城人。谥文和。英次子。

【新注】

[一]西林相国:西林觉罗·鄂尔泰。生平见1.11注。因鄂尔泰曾位居首辅,故称。

[二]杜少陵《胡马诗》:即杜甫《房兵曹胡马》诗。诗云:“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三]蹀躞:小步走路,往来徘徊。古乐府《白头吟》:“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四]张桐城: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研斋。安徽桐城人。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元老,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军机大臣、太保,封三等伯,备受雍正、乾隆倚重。曾任《明史》检修总裁官。著有《传经堂集》、《澄怀园全集》等。

[五]神髓:精神与骨髓。比喻精粹。

2.6 高宗[一]东巡,遗祭尹吉甫[二]墓,会南熏[三]徐来,帝曰:“此《诗》所谓‘穆如清风’。”[四]

【新注】

[一]高宗:即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1736年至1795年在位,凡六十年。庙号高宗。

[二]尹吉甫:即兮伯吉父。兮氏,名甲,字伯吉父(一作甫),尹是官名。周宣王大臣,官至内史,辅助过三代帝王,后为周幽王所杀。据说是《诗经》的主要采集者,被尊称为中华诗祖。

[三]南熏:南风。《史记·乐书》:“舜歌《南风》而天下治,《南风》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歌云:“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

[四]“穆如清风”:语出《诗经·大雅·烝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

2.7 仁宗[一]见鲍廷博[二]《知不足斋丛书》[三],谕抚臣[四]曰:“朕,帝王家之‘知不足’,鲍氏乃读书人‘知不足’也。可语鲍廷博勿改。”时宫内亦有是斋额[五]

【原注】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歙县人。

【新注】

[一]仁宗:指嘉庆皇帝。生平见注2.4。

[二]鲍廷博(1728—1814):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人。清代藏书家。家世经商,父鲍诩,不惜重金求购宋元书籍,筑室收藏,名其室为“知不足斋”。乾隆三十七年(1772),诏求天下遗收,乃献出家藏精本六百种,居全国私人献书之冠。著有《花韵轩小稿》。

[三]《知不足斋丛书》:乾嘉年间,鲍廷博将家藏孤本刊刻成《知不足斋丛书》。嘉庆十八年(1813),浙江巡抚方受畴将鲍廷博所刊刻《知不足斋丛书》献仁宗。

[四]抚臣:当指浙江巡抚方受畴。

[五]按:毓庆宫后殿东梢间,嘉庆皇帝御题匾额,亦名“知不足斋”。

2.8 世宗[一]问张廷玉:“廷臣中孰通禅悦[二]?”廷玉以张照[三]对。因召问:“视朕何如人?”照对曰:“是佛。”“汝自视何如人?”对曰:“干屎橛。”言下大契。

【原注】张照,字得天,华亭人,谥文敏。相传为断臂僧后身,初名默,后易名照。照尝于山中觅古松,伐其本根,埋瓮酒其下承松液,逾年掘之,名松苓酒。以献帝,帝偶饮之,寿跻九旬。阮葵生《茶余客话》云:“张泾南司寇照,坠马伤右臂,几折。时方进呈落叶倡和诗,遂用左手书楷,无一笔呆滞,真造化手也。得蒙古良医,百日全愈。”

【新注】

[一]世宗:即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1722年至1735年在位。

[二]禅悦: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之谓。《华严经·净行品》:“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三]张照(1691—1745):字得天,号泾南,亦号天瓶居士。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至刑部尚书。通法律,工书法,尤精音律。著有《月令承应》、《法官雅奏》、《曲录》等。

2.9 纪昀初入翰林[一],有同年分部曹[二]者,戏之曰:“今都人士谓御史[三]为老鸭,何耶?”昀曰:“以其鸣则不祥。然必见不祥之鸡而一鸣焉,于老鸭何尤[四]?”曰:“然则翰林为骆驼[五],夫非以其肿背昂首、高视而阔步乎?”昀曰:“诚似矣。然任重而道远[六],终必赖之。”同年曰:“兄,陈亚之流[七]也。”

【补注】纪昀,字晓岚,谥文达,献县人。

【新注】

[一]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朝以后始设,明、清改从进士中选拔。

[二]同年:即同科中进士者。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

[三]御史:官名。掌管监察之事。明清专设监察御史,隶都察院。另有派遣监察御史巡察地方者,明称巡按、清称巡按御史。以御史为老鸭,盖因御史负责监察、弹劾官吏,故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下言“不祥之鸡”,盖喻指贪渎之官吏也。

[四]何尤:犹言何辜。尤,过失。

[五]骆驼:将翰林比作骆驼,讽其傲慢也。下言“肿背昂首,高视而阔步”,正摹其状。

[六]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引此自证,纪昀可谓善解纷者。

[七]陈亚之流:陈亚一类人。陈亚,字亚之,维扬(今江苏扬州)人。宋真宗天禧初前后在世。咸平五年(1002)进士。性滑稽,善诙谐。江藩《汉学师承记》称纪昀:“胸怀坦率,性好滑稽,有陈亚之称。然骤闻其语,近于诙谐,过而思之,乃名言也。”

2.10 刘墉[一]与协揆[二]琳宁[三]同在朝房,琳宁曰:“公学问品行、文章书法,海内钦仰,究以何为第一?”墉曰:“饽饽第一。”闻者失笑。他日潘世恩[四]得董香光[五]临天赐帖,就墉请评,墉曰:“此真董书,君速购,毋为他人有。”琳宁问曰:“公何以知?”墉曰:“譬如巨木,以问匠头[六],无不知者。仆是书家匠头耳。”

【原注】琳宁,宗室,正黄旗人。官至协办大学士,后以失察吏事,降官致仕。〇刘墉号石庵,诸城人。官至大学士。谥文清。〇潘世恩,字芝轩,吴县人。官至武英殿大学士。谥文恭。

【新注】

[一]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诸城县逄戈庄(今属高密市)人。乾隆、嘉庆两朝重臣。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刚直敢谏闻名于世。其书法味厚神藏,喜用浓墨,故世人又称其“浓墨宰相”。著有《石庵诗集》。

[二]协揆:清代对协办大学士的称呼。意谓协助百揆(指大学士)管理政务。梁章鉅《称谓录·内阁大学士》:“案今以大学士协办为古之参知政事。故有称参知者,有称协揆者。”

[三]琳宁(?—1805):满洲镶蓝旗人,清宗室。官至协办大学士。卒谥勤僖。

[四]潘世恩(1769—1854):初名世辅,小字日麟,字槐堂,号芝轩,晚号思补老人。祖籍安徽歙县,后迁居苏州。乾隆五十八年(1793)状元。历仕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朝,被称为“四朝元老”。著有《恩补斋集》。

[五]董香光:即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著名画家,“华亭画派”代表。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

[六]匠头:技艺精湛的工匠。

2.11 史贻直[一]与年大将军[二]同登第,年败,帝[三]问贻直曰:“汝亦年羹尧荐乎?”对曰:“荐臣者羹尧,用臣者陛下也。”帝意解[四]

【新注】

[一]史贻直(1682—1763):字儆弦,号铁崖。江苏溧阳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举人,次年中进士。雍正朝官至兵部尚书,乾隆二十七年(1757)拜相。卒赠太保,谥文靖。

[二]年大将军:即年羹尧。生平见1.13注。

[三]帝:雍正皇帝。

[四]意解:犹言释然。

2.12 纯皇[一]春秋六十,举行万寿庆典。钱陈群[二]献竹根如意[三],帝批札曰:“未颁僧绍之赐[四],恰致公远之贡[五]。文而有理,把玩良怡。今赐卿木兰[六]所获鹿,服食延年,以俟清晤[七]。”

【原注】钱陈群,号香树,嘉兴人。官至刑部尚书。谥文端。《年谱》云:“公年十四应童子试,鹤庵公以公尝育于外大母,因命名曰陈生。及鹤庵公易箦,前三日梦五世祖谓曰:‘尔一生长厚力学,尔二孙前生乃大邱孙也。’遂召公命名。”

【新注】

[一]纯皇:即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因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故称。

[二]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浙江嘉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历任顺天学政、太仆寺卿、詹事、内阁学士等职。谥文端。

[三]如意:古代一种生活器物。柄端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故称如意,俗称“不求人”,即今之“痒痒挠”也。清《事物异名录》:“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四]僧绍之赐:僧绍即明僧绍(?—483),字休烈,一字承烈,平原鬲人。南朝宋、齐间隐士、经学家。齐高帝慕其高洁,曾赠其竹根如意,故云。

[五]公远之贡:未知出自何典。公远,当亦人名。

[六]木兰:即木兰围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与内蒙古草原接壤,乃清朝皇家狩猎场。“木兰”是满语,即哨鹿之意。

[七]清晤:清雅之会晤。

2.13 谢方山[一]别业,为明总督宣大杨顺侍郎[二]故宅。杨即杀沈錬[四]以媚严嵩[五]者。有古槐十数株。一日,王阮亭[六]徘徊其下,顾谓方山曰:“此树阅世古矣,惜非安石之甘棠。”

【原注】谢方山名重辉,德州人。〇王阮亭名士禛,字贻上,又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人,谥文简。

【新注】

[一]谢方山:名重辉,字千仞,号方山。山东德州人。官刑部郎中,工诗。王士禛称其诗“去肤存骨,去枝叶存老干”。著有《杏村集》。

[二]明总督宣大:明宣府、大同的合称。明代曾在这两地设总督。全衔为“总督宣大、山西等处军务兼理粮饷”,简称宣大总督。

[三]杨顺侍郎:明代兵部侍郎、宣大总督杨顺。

[四]沈錬(1506—1557),字纯甫,号青霞。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嘉靖三十六年(1557),宣大总督杨顺与蒙古族鞑靼部落交战,丢失城池四十余座,却杀害无辜平民谎报军功。沈錬访知此事,寄给杨顺两首诗加以斥责。杨顺遂与御史路楷商议,以白莲教名义将沈錬杀害。

[五]严嵩(1480—1567):字惟中,号勉庵、介溪等。江西新余(今分宜)人。明代权奸。为官专擅媚上,窃权罔利,排除异己,招权纳贿,臭名昭著。晚年,为明世宗所疏远,抄家去职,两年而殁。

[六]王阮亭:即王士禛(1634—1711),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论诗创“神韵说”,著有《池北偶谈》、《带经堂集》、《香祖笔记》等。

2.14 张廷玉与鄂尔泰[一]同居枢府[二]十余年,往往竟日不交一言。鄂有过,张必微讽。会暑日,鄂脱帽,堂宇湫溢[三],因环视曰:“此帽置何所?”张徐笑曰:“此顶还是在自家头上为妙。”鄂神色不怡者数日。

【新注】

[一]张廷玉、鄂尔泰:张生平见2.5注;鄂生平见1.11注。

[二]枢府:古时以主管军政大权的政府中枢为枢府。宋代多指枢密院,明和清初多指内阁,清雍正以后指军机处。

[三]湫溢:犹湫隘。低洼狭小。溢为“隘”字之讹。

2.15 史贻直[一]再入政府,年已八十一。尝奏事,拜起舒迟,纯皇问曰:“卿老惫[二]乎?”贻直曰:“皇上到臣年自知之。”帝大笑。

【原注】史贻直,字铁崖,溧阳人,谥文靖。阮葵生《茶余客话》云:“德清蔡翁精子平之学。一日,史胄司夔过访,蔡告以南中生一孙,推其命,颇富厚,若迟一刻则大贵。史叩其时日,大惊曰:‘余今得子,正其月日时也。’蔡曰:‘此儿必入阁。’即今文靖公贻直也。京师传为佳话。”袁枚《史公神道碑》云:“公清标玉立,眉目如画,举止祥华,靴尘不沾,衣圭袍褶,式皆内裁。性强记,尤善清言。虽庄语危论,必多譬引,饶风趣。每早朝立宫门树下,诸王贝勒卿贰翰詹,环听铁崖相公道三朝旧事,耆臣言行,以及舆服车骑之仪,罗缕明畅,如凤鸣九霄,下风倾耳,闻所未闻。他大臣或惧言温室,呐呐不宣,而公肆意逞辞,谈啁流速,忌者不能中也。”

【补注】《茶余客话》云:“康熙辛酉,胄司携眷入都,泊舟水驿,生子。家人往来岸上,闻一铁家亦生一子,问其时,正相同。归告胄司,心识之,字之曰铁崖。”

【新注】

[一]史贻直:生平见2.11注。

[二]老惫:衰老疲惫。

2.16 或指燕地葡萄问汪钝翁[一]:“吴中何以敌此?”汪曰:“橘柚秋黄,杨梅夏紫,言之已使津液横流,何况身亲剖摘?”[二]

【原注】汪琬,字苕文,号钝庵,又号尧峰。顺治进士,累官郎中。长洲人,工文辞,著有《尧峰文集》。

【新注】

[一]汪钝翁:即汪琬。生平见1.15注。

[二]此则颇有晋人风味。《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2.17 蒋苕生[一]风神散朗,如魏晋间人,从容燕笑,继以谐谑。晚患风痹[二],淹卧床笫[三],王述庵[四]往问疾,蒋笑曰:“已作习凿齿[五]矣。”谈顷犹目光炯炯。

【原注】蒋士铨,字心余,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铅山人。官编修。袁枚《蒋编修墓志铭》云:“父坚,有奇节独行。尝游泽州,缚君马背行千余里。甫四岁,母钟太宜人即屈丝竹作波磔,教之认字。”阮元《蒋编修传》云:“读凤台王氏藏书,冠而归,补县学生,学政以孤凤凰称之。”〇王昶,字德甫,又字琴德,号述庵,又号兰泉,青浦人。官至刑部左侍郎。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