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

把大型《清史》的编写任务提到日程上来[1]

我国有易代修史的传统。一个封建王朝灭亡以后,继起的统治者为了借鉴往事,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很快就设史馆,聘人才,编纂前朝的历史。他们懂得:从前朝的历史中,可以寻找到进行统治的经验教训。

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已灭亡70年。在孙中山先生任职临时大总统时,就有人呈请设立国史院,孙中山先生将此建议咨送临时参议院讨论。袁世凯任总统时,设立清史馆,由赵尔巽任馆长,参加修纂工作的有柯劭忞、缪荃孙、王树枏、吴廷燮等100余人。从1914年开始工作,至1927年完成,历时14年,写成《清史稿》一书,共536卷,是近代一部大型的重要历史著作,篇幅比“二十四史”中的任何一部都大(“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是《宋史》,共496卷),此书在汇集和排比资料、叙述史事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清史稿》的缺点和谬误较为严重,主要是参加编写的人大多是遗老遗少,他们站在清朝的立场上,为其歌功颂德,反对革命,反对进步。《清史稿》刚刚发行,有人就指出此书的19条谬误。其中有的是政治问题,也有的是学术、体例和材料问题。一部大型历史著作存在某些错误和缺陷是难以避免的,可是《清史稿》一书的问题确实太大了。他们在中华民国时代修史,对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抱敌对的态度,用所谓“春秋笔法”进行褒贬。例如,把武昌起义写作“革命党谋乱于武昌”(本纪二十五),把四川保路运动写作“四川乱作”(同上)。在辛亥革命中,有一些清朝督抚如端方、赵尔丰、松寿、陆钟琦等被革命派击毙,《清史稿》大发议论说“或慷慨捐躯,或从容就义,示天下以大节,垂绝纲常,庶几恃以复振焉”(列传二百五十六)。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当选临时大总统,《清史稿》连孙中山的姓名也不予记载,说:“甲戌,各省代表十七人开选举临时大总统选举会于上海,举临时大总统,立政府于南京,定号曰中华民国。”(本纪二十五)至于临时大总统是何人,《清史稿》中不予记录。这类谬误之处甚多,几于俯拾皆是,难于枚举。

《清史稿》付印后,由于明显地抱着与民国敌对的立场,被国民党政府禁止发行。有人建议做重大的修改,或者另行编写新的《清史》,但一直未能进行。1959年,台湾当局组成“清史编纂委员会”对《清史稿》做了一番修改,主要是对南明史、太平天国史、辛亥革命部分有较大的补充修改,改名《清史》,装订成八巨册出版,但工作时间仅一年,其他部分变动很小,无论在政治上、学术上还是在资料的搜集上都不可能有根本的改善和提高。

现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来编写一部大型《清史》的任务应该提到日程上了。我们要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来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工作。清朝离我们的时间很近,和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今天的中国是由过去的中国发展而来,要透彻地了解今天的中国社会,就不能不探本溯源,追溯清代的历史。譬如说,今天中国人民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但是,中国在经济、文化、科学方面的落后并不是在短时间内造成的,而是几百年历史形成的结果。正确地认识中国落后的历史根源,弄清楚中国是怎样和为什么落在欧美国家的后面的,这对当前社会主义建设是有重要意义的,而这就必须要研究和懂得清代的历史。我们经常说:要了解中国的国情,根据中国的国情,建设社会主义。要了解国情就离不开学习历史。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曾经说过:“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没有历史知识,没有对于实际运动的深刻的了解,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

我们非常需要有一部观点正确、实事求是、叙述详尽、条理清楚、材料充实、采择精审、包罗宏富的大型《清史》。应该力求提高质量,努力使这部著作能够如实地反映清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成为300年来知识的总汇和生活的镜子。当然,编写这样一部水平较高的大型历史著作,不是轻而易举的,不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突击完成的,不是少数人和个别单位所能承担的,而是应该设立专门机构,集中各方面的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协作,分阶段、分部件地陆续来完成它。

为了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社会主义的学术,编写大型《清史》势在必行。在正式的清史编纂机构成立之前,有许多工作可以逐步开展,为今后的编写工作做好准备。

第一是积累和整理资料。清史资料十分丰富,汗牛充栋,不但种类多、数量大,而且分散杂乱,收藏在全国各地,缺乏整理,使用不便。有些珍贵的稿本、抄本,更亟待抢救,以免损坏湮灭。党中央十分重视古籍的整理,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我国的古籍中,清代古籍在数量上占绝大部分。我们应该积极地对清代的古籍、档案和各种史料进行搜集、整理、出版。一部科学的历史著作必须建立在丰富的史料基础之上。当然,我们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清朝近300年的历史资料全部整理好了才来撰写《清史》,但无论如何,大型《清史》应该有丰富、充足的第一手史料,这样才能够保证这部多卷本著作达到应有的学术水平。

第二是开展专题和专史的研究。清史领域中的问题很多,有一些问题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资本主义萌芽、思想史、文学史上某些人物和作品以及诸如太平天国、义和团、辛亥革命等。但是即使在这类研究成果较多的领域,也有薄弱的方面,学术界对一些观点的看法并不一致,尚待深入研究。还有不少领域则是空白和薄弱环节,如边疆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史、清朝和亚洲国家的交往史、清朝典章制度和政策的演变、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政治派别和某些人物,还有科学技术等等,这些领域有的研究者甚少,有的几乎无人问津。进行专题和专史研究,是编写好综合的通史的基础和前提。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谈到中国近百年史的研究时指出:“应先作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几个部门的分析的研究,然后才有可能作综合的研究。”有了专题和专史研究的丰硕果实,我们才能够把大型《清史》编写好。

第三是培养人才。编写《清史》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工程,需要许多专门人才的通力合作。目前,人才不多,特别是中青年研究人员极为缺乏,要有计划地选拔优秀的大学生、研究生,严格要求,精心培养,全面考察,使他们在编写过程中边干边学,在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形成一支坚强的、水平较高的清史研究队伍。人才是完成一切任务的根本,编写大型《清史》要依靠许多专门人才的努力才能够完成,而人才必须早做考虑,有所规划,在研究的实践过程中来选拔、培养和提高。

第四是编写的目的要求和全书的体例。我们既要继承和吸收我国传统史籍的优点,又不能全盘照抄。清代历史,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的历史,有了与以前历史极不相同的新内容,亦即当时人所说:处在“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中。显然,旧史的体裁、凡例、篇目不可能全面地、准确地包罗和反映这样的历史大变局。新的内容就要求有相应的新形式、新体裁来表现它,我们在体例上必须有所创造、有所革新、有所前进。

现在,编写大型《清史》的条件正在日益成熟起来。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号召,我们在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型《清史》的编写,有利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批判地继承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开展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具体措施。让我们齐心协力,发挥干劲,设置专门的编纂机构,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把大型《清史》的编写工作迅速地推向前进。


注释

[1]原载《清史研究通讯》,1982年第1期。以下凡题注中未标原载的,均为首次刊载。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