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指导

诵读指导

唐诗诵读中的瑰丽与古朴

李洪岩


唐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不仅对中国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生活的构成具有丰富的存在价值。但凡了解一点中国文学的人,几乎都能脱口吟诵出唐诗中的名篇或名句,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等。可以说,中国唐代的诗歌以其瑰丽的想象,丰富的内涵,奇崛的神思,流畅的语句,留存于文字与口耳相传的语言传播文化环境中,即便到了今天,其经典的名篇也是人们经常选取的朗诵素材,如《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泊秦淮》等。

对于如今的诵读者来说,诵读唐诗可以从内容、体裁、风格等角度入手,在熟悉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诵读创作。

首先,从理解的角度分析作品,了解唐诗丰富的内涵。

比如,唐诗中的格律诗取得了很高的文学成就,其选材广泛,风格多样。不过格律诗包括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每句也仅有五言或七言,其篇幅短小,跳跃性强。因此,在较短的篇幅中把握诗歌的特色并非易事,需要在诵读前充分理解作品主旨和内容。

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在景物描写和抒发情怀相结合方面就非常典型。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共八句。诗歌构思巧妙,前四句写景,描绘了洞庭湖雄伟壮阔的景象,但若只有这四句,则只是单纯的写景诗了。而后四句抒情,却隐隐传达出一种言外之意。结合作者的身世经历、前四句与后四句的关联,我们可以看出,作者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巧妙地歌颂了盛世的繁荣;而从羡慕垂钓者的抒怀角度,又含蓄巧妙地表达了诗人盛世之下有心报国却出仕无门的境况,抒发了不甘隐居的心情,并通过诗歌反映了希望丞相张九龄能够推荐援引的愿望,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有了这样对作者身世及作品写作手法的分析,则朗诵时,前四句着重描绘洞庭壮景,要通过重音强调、语势起伏等方式特别突出“平”“涵”“混”“蒸”“撼”这几个字。诵读后四句时,要尽可能将其双关的语气表现出来,尤其是尾联两句,语速宜慢,“徒有”二字需着意强调。

其次,从体裁角度了解作品的形式,并采取相应的表达技巧。

唐诗中的绝句和律诗都属于格律诗,有着严格的形式规则;而古体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及乐府诗(包括三至六言及杂言)形式自由,有规有变。这种不同的作品形式影响着诵读创作的规律与技巧。

就格律诗而言,作品每行字数相同,讲究对仗,平仄相间,双句压韵,这是其总体形式上的共性。抓住这些共性特征,则有助于在众多的诗作中把握规律,为朗诵创作提供一个基本的创作范式。

比如,格律诗是有固定节奏音步的。音步是指一句诗中运用停顿等方法划分出来的段落。由于音步的存在,朗诵中抑扬顿挫的效果特别明显,进而形成了独具美感的诗歌节奏。

比如,五言诗每句两顿,分三个音步。具体划分方法有两种,即“二二一”和“二一二”。比如李白的《秋浦歌》可以划分音步如下: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五言诗每句的前两个字一般构成一个音步,后三个字或者是“二一”,或者是“一二”,划分完毕后,诵读时更易产生节奏感。当然,在实际诵读过程中,这一规律还可以适度放宽,即采取一句两步的方式处理,前二后三,语句会更为连贯,更适合有声语言表达的需要。即:


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何处/得秋霜。


这样,每句诗的后三个字放在一个音步里,朗诵时根据具体的内容和表达的需要采取或停顿、或延长字音的方式灵活处理,既自然流畅,又表现丰富,避免了完全按音步划分进行处理的刻板形式。

与此类似,七言诗每句三顿,分四个音步,即“二二一二”和“二二二一”。同样,这样的划分方法从分析的角度来说,能比较好地体现古诗的格律,但却不一定广泛适用于朗诵处理。因此,在朗诵时往往把后三个字划入一个音步,于是每句诗的音步为两顿三步,即“二二三”;甚至于有时为了语句连贯,气脉贯通,七言诗还可划分为一顿两步的“四三”结构。

就古体诗和乐府而言,其句式长短不一,韵律平仄的要求宽松,我们经常会看到诗作的句子时长时短,韵脚时严时宽。诵读时既要把握诗作的规律,同时又要敢于突破诗歌形式的束缚,发挥朗诵者个体特点,既中规中矩,又灵动飘逸,做到规中求变。比如李白《蜀道难》中有几句任意驰骋想象的诗行: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这几句诗的句式变化丰富,每句字数长短不一,似乎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律可循,可是在划分出音步之后,我们发现每个音步内的字数大体上在两到四个之间。一般来说,每个音步内部在朗诵时所占的时值相对接近,即字数少的音步可以适当放慢语速,而字数多的音步则可以适当加快语速,这样诗歌朗诵依然能有一个比较规整的形式,节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体现和加强。

第三,从风格角度深入把握作品特色,体现或古朴或瑰丽的色彩。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非常富于想象力的一种类型,但诗歌朗诵创作又不能完全无拘无束地进行天马行空般的创作。古体诗所具有的风格特征,所体现的社会风气和不同时代的印记,都要在朗诵中有所体现。

比如说诗人的人格特征在其诗作中有着鲜明的甚至是一贯的体现,抓住了诗人的人格特征,也就抓住了诗歌的风格特色。在李白的诗作中,无论是《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还是《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往往笔法跳脱,想象奇绝,神思飞扬,都反映了李白其人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而杜甫的诗歌,无论是《兵车行》,还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则用笔犀利,诗风沉郁顿挫,都反映了诗人之于时代的深刻观察与思考。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处境,体会诗人的心境和感受,抓住诗歌的风格特色,这是体现诗风的重要一环。

此外,唐诗特别讲究韵味。对于韵味的阐释多种多样,我们姑且将其理解为余韵和味道。声有余音,是韵味的一种表现形式,它给人以余音袅袅、绕梁三日而不绝之感,让人屡屡回味都能有一种美的享受。朗诵时,可以根据具体的诗歌内容,在关键的字词上作一些点染,如增强共鸣、延长字音等,以产生声有余韵的效果。

人们常说“诗无达诂”,诗歌是不能从字面上就能解释穷尽的。而事实上,从诵读的角度而言,也没有终极规律,其无限的创作空间更给了我们以无穷的吸引力,需要我们在长期地、大量地诵读中慢慢地揣摩体会。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