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导读

内容导读

唐诗诵读本的编排依据与内容解析

李 莹


言为心声,诗歌是诗人心怀的袒露,更是时代心音的记录和传递。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名家辈出,唐诗也因此成为中国诗歌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曾经这样总结唐诗:“一生之中,少年才气发扬,遂为唐体。”唐诗以其浑雅蕴藉的手法展现青春的生命情调,走向了广阔的江山,走进了的感性的心灵,反映出富有理想、胸怀开阔、热情豪迈的精神风貌以及自然清新的审美情调。

在众多的唐诗选本之中,清代蘅塘退士所编选的《唐诗三百首》是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版本。蘅塘退士(1711—1778),原名孙洙,字临西,江苏无锡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曾经担任知县和府学教授等官职。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蘅塘退士以敦厚雅正为标准,以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为蓝本,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家塾教材”的编选,以诗歌体裁为经,以创作时间为纬,取名为《唐诗三百首》。这部唐诗选本是欣赏诗歌和创作诗歌的重要启蒙读本。

《唐诗三百首》非常重视盛唐和晚唐时期的作品,其中,盛唐时期以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等作家的作品为主,中唐时期以韦应物、韩愈、白居易的作品为主,晚唐时期以杜牧和李商隐的作品为主。《唐诗三百首》囊括了官员、士子、隐士、僧侣、歌女等创作阶层,并注意收录那些存诗不多却极富个性的作家作品,如綦毋潜、王之涣等人。选本涉及的诗歌内容亦较为丰富,深入唐人的生活领域和精神世界,包含山水、田园、咏史、怀古、登临、赠别、边塞、宫怨等众多题材。所选诗歌有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有对于复杂心灵的体贴,亦有对于家国亲朋的温情,并将“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王昌龄之爽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常建之超凡”(高棅《唐诗品汇》)尽现读者眼前。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遵循重视体裁的选家风格和易读易诵的“教材”特色,以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体裁来划分作品。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将古诗中较为明确的乐府诗单独列出,分成五言乐府和七言乐府置于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之后,以示对于乐府诗的辨别和尊重。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收录并注释了241首唐代诗歌,其中包括32首五言古诗,10首五言乐府,27首七言古诗,16首七言乐府,57首五言律诗,47首七言律诗,19首五言绝句和33首七言绝句。在唐代重要作家作品的选择上,努力兼顾典型性和普及性,其中收录了25首王维作品,12首孟浩然作品,30首李白作品,9首韦应物作品,37首杜甫作品和18首李商隐作品。

以体裁作为分类标准有助于深化读者的情感认知,有益于诵读中把握诗歌的声韵特点。古诗形成于魏晋时代,风格较为古朴。唐代五言古诗承南朝齐梁余绪,由陈子昂、张九龄等人复归风雅,经王维、孟浩然等人推波助澜,在李白和杜甫的笔下发扬光大。五古形式上长短自由,平仄不拘,韵律松散,节奏高古浑厚,情感逐层推进,在自然的声气中表现出平易朴茂之美。七言古诗在唐人笔下具有境界开阔、气势磅礴的特征,高适、岑参、李颀等诗人以七古书写边塞感受,李白则赋予七古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汪洋恣肆的表现力。七言古诗原则上每句七字,亦包含三言、五言等杂言形式,抒情自由,声韵富于变化。

乐府诗在分类时往往归入古诗一类,但是乐府具有鲜明的音乐性和现实性。乐府原是古代音乐管理机关的名称,负责诗歌的采集和配乐。同时,后世文人模仿乐府曲调创作的诗歌也被称为“乐府诗”。它具有歌唱表演的功能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传统,在李白和杜甫的笔下成为挥洒性情、针砭时弊的重要艺术载体。

律诗在唐人手中定型,字数固定,八句成篇,对仗工稳,平仄配合,具有均衡、整齐、圆润、优美的艺术特点。唐代的五言律诗端庄浑厚而有节制,优雅而稍近古朴。七言律诗在杜甫笔下臻于至善,“意若贯珠,言如合璧”(胡应麟《诗薮》),情感沉郁顿挫。李商隐则以蕴藉浑成之美拓展了它的表现力。七律声长而字纵,排宕而下,富有流动性。

绝句源自乐府小诗,虽仅有四句却合乎律诗格律,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唐代绝句名篇迭出,王昌龄号称“七绝圣手”,李白绝句则有“清水芙蓉”之美。唐代绝句语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声调优美而和谐。

蘅塘退士受沈德潜“格调说”的影响,重视诗歌的格律和声律。在唐诗中,乐府、歌行、绝句等体裁的作品往往可以配合音乐,供人演唱。今天,当诗歌的表演功能渐渐丧失之后,吟诵成为一种有效的形式,可以增强读者对于双声、叠韵、叠字、押韵、对偶等声韵特点的体会,捕捉被遮蔽的旋律和情绪,有助于读者体会诗歌的艺术情境,把握作品的节奏脉搏。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以《唐诗三百首详析》(喻宇真编著,中华书局,2011)为底本,文本中出现的“异文”,即《唐诗三百首》不同版本中记载的同一作品中的字句差异,均以中华书局版本为准。在注音中,多音字的字音根据诗歌情境进行判断和标注。除去诗歌中出现的人物、地点、姓名、名物中的特殊读音和约定俗成的读音外,诗歌标准均遵循现代音韵。诗歌中出现的通假字和异体字进行了注释,在释义之后,通假字标注为“通”,异体字标注为“同”。本注本采用现代标点,通过标点符号帮助读者把握诗歌的韵律节奏。

《唐诗三百首诵读本》对于诗歌的题目进行了简单的注释,并针对部分乐府诗的思想情感、地区属性、音乐特点作出简要介绍。诗歌中所涉及的重要人物进行了身份界定。文本中首次出现的生僻字予以重点注释,并根据文本具体情境指明假借意义和引申意义。诗歌中出现的古代地点、山川、河流、建筑、官职、植物、动物进行了简明阐释。与诗歌意义相关的重要史实、典故、传说进行了概括性交代。古典诗歌中有特殊语法意义和情感意义的助词和语气词进行了标注。

这部《唐诗三百首诵读本》是具有工具性和普及性的诵读选本,所有的注音和释义都以满足读者的诵读需求为前提,仅以微薄之力为喜爱唐诗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帮助。


(作者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