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49年(己丑) 出生

| | 1949年(己丑) 出生

7月2至19日 中华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郭沫若、茅盾、周扬分别做主题发言。大会成立了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文联”) 及其所属协会。郭沫若任文联主席,茅盾、周扬任副主席。

7月23日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简称“全国文协”)成立,茅盾任主席,丁玲、柯仲平任副主席。会后,柳青到秦皇岛创作长篇小说《铜墙铁壁》。

9月25日 《文艺报》创刊。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月 柳青完成《铜墙铁壁》初稿。

本年 柳青[1]、杜鹏程 [2]、王汶石[3] 、李若冰[4]、胡采[5]、魏钢焰[6]等一批来自延安的作家到达西安。他们的创作既在精神上具有相似的品质[7],又在创作上各具特色,可谓“百花齐放”。 本年 柳青33岁,杜鹏程29岁,王汶石28岁,李若冰13岁,贺抒玉[8]11岁,闻频[9]1岁,曹谷溪[10]、李天芳[11]8岁,陈忠实7岁,邹志安[12]2岁,郑文华[13]生。

12月2日(农历己丑年十月十三日) 出生于陕西省清涧县石咀驿镇王家堡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乳名卫儿,后依乳名起名王卫国,路遥是他的笔名。

祖父王再朝,育有三子,老大王玉德,老二王玉宽,老三王玉成,均为农民。1940年,王再朝积极响应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号召[14] ,举家“南迁”[15] 至邻县延川境内距离县城七点五公里的郭家沟。

生父王玉宽,一生勤俭,为人厚道,曾担任过农村基层干部(生产队长)。1947年,王玉宽从延川县返回清涧县老家成亲。生母马芝兰,绥德县田庄乡麻地沟村人,距王家堡约二十五公里。马氏身材高大,从小爱唱民歌小曲,15岁嫁给王玉宽,18岁生路遥,一生勤俭持家,为人善良温和。她先后生育九个孩子,活了五男三女,路遥系长子。分别是:大妹王荷(小名“荷”,1951年生,二十多岁的时候因摔伤于1975年病故);大弟王卫军(小名叫“刘”,1953年生,1970年参军,1974年转业后分配至陕西省结核病医院,1985年调动至延安地区工商局,1997年病故);二弟王天云(小名“四锤”,1956年生,1972年到延川大伯家,现生活在延川县);三弟王天乐(小名“猴蛮”,1959年生,生前为《陕西日报》记者,2007年病故);二妹王萍(小名“新芳”,1962年生,在世);三妹王英(小名“新利”,1966年生,在世),四弟王天笑(小名“九娃”,1968年生,2016年病故)。另,据路遥二弟王天云讲,他母亲在1952年曾生养过一个男孩,大约在他三岁的时候夭折了。

路遥在王家堡村生活到8岁,于1957年初冬,被生父过继给在延川县生活的大伯王玉德为子。

路遥的养父王玉德,农民,一生忠厚老实,吃苦耐劳,协助父亲主持家道,“南迁”后一直留守在延川;养母李桂英,清涧县赵家沟村人,是一位勤劳、善良、慈祥的农家妇女。


【注释】

[1]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著有《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

[2] 杜鹏程(1929—1991),陕西韩城人,当代作家。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为延安抗大、鲁迅师范学校学员。曾任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有《保卫延安》《在和平的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等。

[3] 王汶石(1921—1999),山西荣河(今万荣)人,当代作家。1949年后历任《群众文艺》《西北文艺》副主编,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秘书长、副主席,陕西省文联副主席。著有中篇小说《黑凤》、短篇小说集《风雪之夜》、歌剧《战友》、评论集《亦云集》。

[4] 李若冰(1926—2005),笔名沙驼铃,陕西泾阳人,当代作家、“石油文学”奠基人之一。著有《在勘探的道路上》《柴达木手记》《旅途集》等散文集。

[5] 胡采(1913—2003),原名沈承立,河北蠡县人,当代文学评论家。1938年后历任山西第二战区文化抗敌协会《西线》《西线文艺》主编,延安《大众习作》主编,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创作组组长,《群众文艺》主编,西北文联副秘书长,《西北文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专职副主席兼《延河》《小说评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陕西省文联主席等。

[6] 魏钢焰(1922—1995)曾用名魏开城,祖籍山西繁峙,生于太原。当代诗人、散文家。曾任《延河》副主编。

[7] 李继凯在《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导言》中曾以“白杨树派”作家方阵,描述这一作家群体,认为他们以“白杨树”精神作为终身的追求目标。“白杨树派”作家阵容的形成,有力促进了陕西当代文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蓬勃发展,为陕西文学重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以路遥、陈忠实、贾平凹、李天芳、程海等为代表的陕西第二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使陕西文学第一代作家与第二代有了真正的“代际传承”的关系。

[8] 贺抒玉(1928—2019),原名贺鸿钧,女,陕西米脂人。参加筹备创办《延河》,始任小说组组长。著有延安文艺回忆录《青春的脚印》、短篇小说《女友》《琴姐》,散文集《女友集》《琴姐集》《命运变奏曲》等。

[9] 闻频(1940— ),河南扶沟人,曾任《延河》月刊诗歌编辑,陕西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著有诗集《秋风的歌》《红罂粟》《闻频抒情诗选》。

[10] 曹谷溪(1941— ),陕西清涧人,诗人。历任《山花》文艺报主编,延安地区文艺创研室副主任,《延安文学》副主编,文联党组成员、常务副主席,《延安文学》主编、编审。与路遥交往甚密。

[11] 李天芳(1941— ),女,陕西西安人。与晓雷合著有长篇小说《月亮的环形山》。

[12] 邹志安(1946—1993),陕西礼泉人,其作品《哦·小公马》和《支书下台唱大戏》分获第7、8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13] 郑文华 (1949—),笔名方星,任《延河》杂志社编辑、编审,著有散文、摄影集《作家路遥》《作家陈忠实》,作品《路遥的生与死》获陕西报刊优秀作品奖。

[1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了缓解粮食短缺的困难局面,从1938年,特别是1941年开始,发起了大规模的开荒运动,并实行了移民计划,鼓励人多地少的农民去地广人稀的地方开垦荒地,以应对边区农业劳动力和耕地面积短缺的窘境。为了做好移民工作,陕甘宁边区政府分别于1940年3月、1941年4月、1942年2月、1942年12月、1943年3月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政府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决定》《优待难民办法》《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实施办法》《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安置难民的通令》和《陕甘宁边区优待移民难民垦荒条例》等多部政策性法规,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移民政策(中共延安市委统战部组编:《延安时期统一战线研究》)。

[15] “南迁”,陕北人俗称“滚南老山”,就是向榆林南边的延安地区迁移,寻找土地肥沃的村庄安家落户。境内移民是陕甘宁边区移民的三大来源之一,如从地少人多的绥德分区迁入地多人少的陇东、关中、延属、三边分区的移民,1942年约为1483人,1943年约为4961人。从县域看,移民规模最大的当属延安县。如1937年,延安的人口为7703户,33705人,1942年增加到16446户,64292人。全县5年新增8473户,其中8009户是移民,占新增户的91.6%;新增人口31587人,其中29704人是移民,占新增人口的94.3%(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编、陕西省档案馆所编:《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农业(第2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