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充分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第六章 现实主义的插曲——论《小月前本》等三部中篇

1983年,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发生了从非现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表现在从《小月前本》(《收获》1983年第5期)开始,经《鸡窝洼的人家》(《十月》1984年第2期),至《腊月·正月》(《十月》1984年第4期),现实主义精神达于高峰的三部中篇中。这三部中篇随着问世的先后,其现实主义精神表现出递进的趋势,越到后来越显出现实主义的力量和深刻性,说明贾平凹这阶段的创作是在现实主义的路上迅速地走向深入和成熟的。

《小月前本》在这种非现实主义向现实主义的转变中留有过渡的痕迹,通过这部作品,作者进行了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尝试、摸索和熟悉。比起1980年、1981年的作品来,《小月前本》的现实感已是很强了,但其中犹留有以前非现实主义的旧痕,客观描写有时为主观的情思所冲淡,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飘忽而不够切实的情节。

到了《鸡窝洼的人家》,贾平凹已经能够较为自如地驾驭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了。这部作品写了在农村生活变革中,两个家庭的巨大变迁和重新组合,用有些读者的话说,这是一个“换老婆的故事”。从总体情节看,这似乎是人为构创的过于追求戏剧性的生活故事,而细读作品就会感觉到这故事实在是由生活自身自然而然发展出来的,它的内部有着深刻而缜密的逻辑。通过这个故事,反映了变革中的山村的社会、家庭和人的变化。这可以算得上一部现实主义的好作品了。

在《腊月·正月》中,贾平凹又使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向前发展了一步。这部作品中没有了作者长于表现的婚姻爱情内容,然而却展现了更广阔的生活面,熔铸了更深厚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农村各个阶层的人物及其在新的生活中的升沉变化和情绪波澜,表现出现实主义的坚实性和深刻性。

综合看来,贾平凹这三部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充分的现实感和时代感

在贾平凹1981年的一部分作品中,曾经表现出超时代的倾向。《沙地》《好了歌》尤其如此,这可能是作家的一种追求。这种超时代倾向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忌。随着其创作精神的现实主义化,贾平凹则放弃了超时代感的追求,使作品透发出较强的时代气氛。从环境的色调、情节的特征,到人物的神韵风貌,都显示出80年代的时代性来。这种时代性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不是各种事物色相的时代性皴染,而是从极富历史惰性的偏僻山区的生活深层和细微之处显示出来的。以作品中所表现的爱情而论,尽管是农民的爱情,却是依凭时代的气象酝酿而成的,而且都以共同的生活观作为引发爱情的动因。小月和门门的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和对外部世界的向往的基础上。烟峰与禾禾的结合,固然有豁达的同情心和爱慕心在起作用,主要的也还是出于对新生活的追求和摆脱旧生活羁绊的要求。再以这几部作品对经济领域的艺术描写来看,禾禾已经善于考虑资金如何迅速周转以扩大商品生产,发展资本经营的问题了;外乡农民在依靠门门推销猕猴桃时,已经懂得了推销商品需要人的智力和联络的本领,为了利用这种智能,他们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付出代价;王才在小山镇所办的个体食品加工厂,已经实行了科学管理,俨然正规工厂的派头;即使是正统守旧的回回和麦绒,也不得不为搞一点家庭的电气化而竭尽努力。这一切都是属于20世纪80年代的。

二、坚实的生活骨力和作家主观情思的退后

在贾平凹以前的创作中,主体精神始终表现得异常活跃,而在《鸡窝洼的人家》和《腊月·正月》的创作中,作家则尽量冷静下来,摈弃主观的情思,用扎实的笔墨再现生活本身运动的脚步。以前的小说作品,因为重于表现性,作家常常片断地抓取生活神韵以结构作品。《小月前本》等三部中篇则适应现实主义的要求,注重于生活主干的描写,从而显示出坚实的生活骨力。

经济是基础,在农村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当然也是经济。所以反映农村生活的中长篇作品,要取得现实主义的坚实性,是不能不紧紧抓住经济状态和经济关系这个基础环节的。《小月前本》等三部作品,都自觉或半自觉地表现了经济对于农村生活各个方面的根本性作用。经济关系的每一变化,都牵动着农村生活各个方面的神经。禾禾和王才能变为农村生活中的强者,首先是他们对经济的重要地位有了清醒的认识。他们通过一系列的艰苦努力,使经济获得了活力,对农村的生产结构、物质生活、人际关系产生了有力的影响。这种显著的效果,给周围的人们上了一堂通俗的政治经济学教育课,使他们从混沌中清醒过来,他们的许多观念尤其是道德伦理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贾平凹以前的小说包括中篇作品,都很少展现过正面的矛盾冲突,从《小月前本》才开始了对矛盾冲突的正面描述。这几部作品差不多都把改变农村经济现状的努力和对这种努力有意无意地阻挠与障碍作为总矛盾来结构作品,通过这种以经济为轴心的矛盾双方的斗争,展现了农村的各个生活面,也剖析了农村各阶层人物的灵魂、意识和性格特征。这样不但保证了作品所再现的生活的丰富性,同时也使之具备了骨力感,使读者较强烈地感受到生活的总流,而不只感受到一些涟漪和浪沫。

这三部作品比较真实自然地表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对农村经济变革的阻力。首先,它来自农民对千百年来封闭式农业经济的习惯性,这种习惯性使他们对商品化生产产生一种过敏的警惕性;同时在这种封闭式农业经济状态制约下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也形成了农民特定的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搞活经济、发展商品生产的各种举措,必然会超越传统的道德规范而被视为不安分、想发不义之财、丢弃了父辈勤劳的美德。《小月前本》和《鸡窝洼的人家》对这种意识方面的矛盾冲突的表现,是十分真实、十分生动的。其次,这三部作品还艺术地反映了极左思潮的流毒对农村经济变革的阻力。“四人帮”跋扈时期,自产自销某一农副产品,便会被视为资本主义活动。这种极左思想,在好多年里一直向人们灌输着,因而在不少人头脑中占据了一定的地盘。何况现在不是小量的自产自销,而是长途贩运整车整船的山货;不是弄三块五块零花钱,而是发大财。所以连王和尚这种同政治很少发生关系的本分农民,也会对出租水泵产生疑惑,甚至认为是触了法网。对农村变革的阻力在《腊月·正月》中揭示得最为深刻。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病态心理,一种很微妙、积淀很深的封建意识。在具有贵族色彩和特殊社会地位的韩玄子看来,除了政权机关中的人员而外,自己应当是这一带知识最多、威望最高的人物,像地下一条虫一样的王才,绝对不该出人头地,在乡民们心中占那样的分量,分散和冲淡了人们对自己的崇拜和尊敬,这是世界秩序的混乱!所以他所受的刺激是十分厉害的,他要不惜血本,利用自己的名望、社会关系等,千方百计给王才设置障碍。由于抓住了农村经济这一主干,并以农村经济变革和反对这种变革的冲突作为推进作品情节的主要依据,这就使这三部作品获得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品格,给读者以坚实的生活骨力感。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