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形象,三点启示

一个形象,三点启示

无论罗、施二公意识到与否,宋江性格的出现,颇有挑战的势头。它标志着,这两位天才作家在人性问题上,正进行着一番哲学思考。这种思考,对他们观察生活反映生活的方法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从汉朝开始,古代哲学家们就已经触及到人性的复杂内涵了。如,扬雄的“善恶混”  1 ,韩愈的“性三品”  2 ,张载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3 ,朱熹的“天命之性”(天理)与“气质之性”(人欲)  4 等等。然而,上述种种论断(特别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朱子”的论断),至少存在着如下偏见:一、它们往往把“人欲”与“恶”(或恶习)混为一谈,相提并论;二、进而特别强调、肆意膨胀了修身养性的作用,力主“革尽人欲,复尽天理”  5 ,以达“极好至善”之境。这些学说,长期以来,一直在文人学士中间广泛传播。从明清两代许多作品的序、跋、题记、评点文字中可以看出,这些占统治地位的人性理论,对小说戏曲作家的创作思想和艺术实践,也发生过不可低估的重要影响。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人只有个天理人欲,此胜则彼退,彼胜则此退,无中立不进退之理。”  6 朱熹的这一见解,系统地融化到他对“四书”所作的注释当中,从而权威性备增,久之,也变成了后人(甚至包括那位离经叛道的贾宝玉)心目中奉若神明、可供引证的经典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宋明以来,“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拙劣作品之所以绵延不绝,模式化、传声筒式的拙劣形象之所以比比皆是,与以上种种理念的传播不无关系。那些层出不穷的平庸作品和平庸形象,正是一群平庸作家为这种权威性的人性学说所作的艺术图解。

罗、施的宋江性格则不同。在完成这一性格时,作家自觉不自觉地摆脱了权威性理论的束缚,把“天命之性”(天理)和“气质之性”(人欲)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了。这就是说,一、作为理想人物形象,宋江并不完美,并没有达到“极好至善”之境,而属于“天理人欲夹杂者”流。二、宋江性格中的“人欲”,并不是“恶”的同义语,而是“不可以善恶言”的人之本能,其要害是“自我保存”,以及“急切地追求”“属于人的那种光荣”    7 。三、作家在揭示这种本能的时候,不以为非,不予褒贬,更不认为有“尽革”之必要,而采取了任其流淌,充分谅解,见怪不怪的态度。

由此看来,在人性问题上,罗、施二公的思想触角,已经越过了某些权威理论的封锁线,探入到一种更加深微的断层里去了。宋江性格,便是这种哲学思考、哲学探索的艺术投影。从这里面,可以隐隐约约地感觉到市民力量和市民意识的萌发与躁动。这是宋江性格给予人们的第一点启示。

宋江性格的出现,还标志着古代小说家的审美心理正在发生裂变。“美则无一不美,恶则无往不恶”的审美习惯和类型化原则,正在发生动摇。尽管罗、施笔下也不缺少传统的至善至恶的人物,但宋江形象却是一个明显的例外。它“本身就是一个世界”,这“世界”正是由许多相互矛盾、相互吸引着的事物共同组成的。如果借用契诃夫的话,把宋江形象比作“一棵树”,那么,除了挺拔的树干、婆娑的树影之外,还可以看到“肮脏的树皮和正在发黄的树叶”  8 。这样一种性格,显而易见,已开始突破类型化的典型观念,向着“从特殊中显示一般”的艺术法则一步步靠拢了去。这是宋江性格给予人们的又一点启示。

宋江性格的出现,还对传统的评点方法提出了挑战。同样是卓尔不群的美学家(如李贽与金圣叹),何以对同一宋江形象,得出截然相反的研究结论?这现象本身就很值得回味。看来,对宋江形象的观察,仅仅采取古代美学家惯用的“点睛”方法,或“稳定静观”方法,显然不够了。马克思主义认为,“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真正的终极原因”  9 。在那些内涵丰富复杂的性格中,“相互作用”的原理,体现得最为充分。宋江性格中所包含的一切方面、一切现象、一切过程之间,也都存在着互为条件、互为因果、即“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这样的性格,有必要采用“运动镜头”,从各种距离(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等),各种角度(俯视、仰视、正面、侧面、背面等),对其进行连续性、综合性的观察,才有可能得到比较全面、比较准确的结论。而这种“结论”的表述方法,也应该具有新的特征,而不能采用那种“一言以蔽之”的老套。这是宋江性格给予人们的第三点启示。

1984年秋

(原载《求是学刊》1985年第1期,《明清小说研究年鉴》1986卷全文收入)

注解:

1扬雄《法言·修身》:“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见《法言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8页。

2韩愈《原性》,《韩愈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22页。

3张载《正蒙·诚明》,《张载集》,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20页。

4《朱子语类》(卷四),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56页。

5《朱子语类》(卷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3页。

6《朱子语类》(卷十三),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23页。

7转引自北京大学西语系编《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辑》,商务印书馆1971年版,第10—21页。

8契诃夫《论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35—36页。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52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