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 召南
《周南》、《召南》是《国风》中编次在最先的。《周南》十一篇,《召南》十四篇,二南合计二十五篇。
关于二南产生的年代,《毛诗》说它是西周初年的作品;郑玄的《诗笺》和后来崇毛派多这么说。但经后人考证,认为它大约是西周末东周初的制作。崔述《读风偶识》说:“此(《汝坟》)乃东迁后诗,‘王室如毁’,指骊山乱亡之事。”《何彼秾矣》中有“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二句,《毛传》和《郑笺》以文王释平王。魏源《诗古微》认为这是指周室东迁后的平王宜臼。章潢《诗经原体》提出文王时候吕尚还没有封齐,诗的“齐侯之子”不是指他。冯沅君《诗史》说《甘棠》诗中的“召伯”,指的是宣王末年征伐淮夷有功的召穆公虎,和《大雅·召旻》中称召公奭为“召公”的不同。《甘棠》是歌颂召虎的诗,与召公奭无关。《野有死麇》据《旧唐书·礼仪志》,说它是平王东迁后的诗。而且二南的写作技巧远胜于《周颂》,周初不可能产生这样成熟的作品。因此,今人多认为二南可能是东迁前后的诗。
旧说二南的产生地在陕西岐山一带地方。后人据诗的内容去分析,如《关雎》说“在河之洲”,指的是黄河。《汉广》说“江之永矣”,指的是长江。黄河和长江之间有汉水、汝水,这就是《汉广》所说的“汉有游女”,《汝坟》所说的“遵彼汝坟”。在黄河和长江地区,二南诗中简称为“南”,即《樛木》所说的“南有樛木”,《汉广》所说的“南有乔木”。《草虫》的“陟彼南山”,《殷其靁》的“在南山之阳”,南山指的是它北面的终南山。这和《韩诗序》(郦道元《水经注》引)所说的“二南其地在南郡南阳之间”相同。按南阳即今河南省西南部,湖北省北部。南郡即今湖北省江陵县一带地方。由此可见,二南的产生地,包括河南的临汝、南阳,湖北的襄阳、宜昌、江陵等一带地方。它是国风中最南的地区。
据马瑞辰《毛氏传笺通释》考证,南是古代国名,在今陕西。周王把这些地分给周公旦和召公奭作采邑。采邑不得名为国风,编诗的人称之为周南、召南。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周是地名,在雍州岐山之阳。南是周以南之地。召也是地名,召以南的诗叫做召南。周的西边是犬戎,北边是豳,东为列国,唯南最广,而及乎江汉之间。方说似较正确。
二南的作者有好些可能是妇女,诗的内容反映了她们的劳动、恋爱、归宁、思夫等生活与思想感情。还有一些礼俗诗,如贺婚、祝多子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