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与民俗
一
“酒与民俗”或“民俗与酒”都可以作为一个题目,写成一篇文章。
但严格分析起来,这二者并不完全一样。
“酒与民俗”,以酒为前题,即酒在民俗中的反映与影响等。如果改为“民俗与酒”,那将是以民俗为前题,只是论述其中酒的方方面面了。
既是以“酒文化”为前题的讨论,自然题目也是前者而非后者了。
讨论题目明确以后,还要把“民俗”一词作一解释。
目前“民俗学”很流行,在世界学术领域,“民俗学”(Folklore)被认为是人类人文学科的显学。
日本人将这一名称译为“民俗”,传到中国来,就直接用了这一学名。
“民俗学”的历史并不长,或者说是很短的。
这一英文名称(Folklore),是一八四六年英国人托马斯(N.G.Thoms)所创,迄今还不到一百五十年。
它所注重研究的是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习俗等比较原始民族的东西,当时正是英、法等国殖民地政策变换时期,即将武力奴役掠夺财富,转变为将殖民地作为原料资源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目的是要研究殖民地中各种较为落后的民族习俗,所以民俗学流行起来。
因不少地方的土著民族比较闭塞,奇风异俗很多,却又文化较为落后,没有较多的文献可征,因而便从采集民间歌谣、民间故事、民间习俗入手,以了解其民族特征。
七十多年前,这门学问传入中国来,因其特征,有人译为“谣俗学”,从事歌谣和民间故事的收集工作,后来又有人直接用了日本的译名“民俗学”。
这样“谣俗学”这一名称未流传开来,而民俗学却叫开了。但却因此引起某种程度的混淆和实质上的这一学科的内容或者叫“内涵”上的变化。这就使具体的、内容狭隘的“民俗学”与中国人常说的“民间风俗”这一概念混淆甚至等同起来了。
这自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之一,是中国幅原辽阔、历史悠久,民间风俗的内容极为丰富多彩,民众对此极感兴趣;
原因之二,是中国几千年来,早就有重视民间风俗习惯的传统,源远流长,历久不衰,而且是一贯的,从未间断过;
原因之三,是文献历史资料十分丰富,人们一提到“民俗”,自然想到本国的风俗人情和传统习俗,想到常说的风俗,而忽略了西方民俗学的特定含义。
这样,中国人所说的“民俗学”的研究对象,很自然地便是民间风俗、传统习俗,而不可能是单纯的民间歌谣、民间故事等等了。
在中国,“民俗”的内容有大量的生活传统现象、丰富的历史史料,文字的和实物的均可供研究。
世界上某些文化落后的区域,长期缺乏文献史料,研究者只能靠深入土著,收集民间歌谣、谚语、故事等口头资料及观察其非宗教的习俗来研究其民族习俗传统。
在中国,说到民俗这一外来语时,自然会和“民间风俗”、“风俗”等词汇等同起来研究。这不是有意或无意的混淆,而是自然和必定的融汇。
谈到“酒与民俗”,也是中国民间风俗的大概念,而非西方“民俗学”的狭隘概念,或者叫“酒与中国风俗”也可以。
在论述正文之前,先说清楚题目的特定内涵,是十分必要的。
二
酒在我国历史悠久,风俗在我国源远流长,民俗如果可以——自然也应该——说成是民间风俗,那酒与民间风俗的关系,如加以论述,自然也必须从古老的历史说起了。
在仰韶文化、西安半坡村出土的古陶器中的酒器,山东泰安大汶口文化出土的陶制酒器和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制酒器,这些年代久远的出土文物,均将酒与民众生活关系的原始状态表现了出来。
这些五六千年前的社会生活状态,在今天要细致而具体地说明其习俗状况已经很困难了。用句古话说:因年代久远,文献不足征也。但到了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中国文化经历了夏、商的上千年的孕育成熟,突放异彩。春秋时代,经典著述,从无到有,中国文化有了系统的文字记录。
酒与民俗的关系,关于酒的种种风俗习惯,规则制度,不但在生活中已经全部形成,而且文字记载也已十分详尽完备了。
民间风俗在我国传统上习惯叫“风俗”,而不叫“民俗”,其所指实际也就是各地民众生活中一些传统的习惯、习俗,小至吃饭使筷子,大至岁时节令种种故事,婚丧嫁娶种种礼仪。
虽然各个地方、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的变化,但其本质却又有久远的历史传统。
中国早在二三千年前对此就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就有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解释。
早在周代,就有每年八月采诗观风的制度。《诗经》中不但“十五国风”是采集的各地歌谣,反映了当时各地的风俗,即《大雅》、《小雅》也同样记录了当时不少风俗资料,说明人们很早就知道了解不同风俗是了解不同社会的重要手段。
《荀子·强国》篇中说:“入境,观其风俗。”
《史记》中说:“以为州异国殊,情习不同,故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
荀子说明重视不同习俗的传统,而太史公则说清楚了博采“风俗”——亦即博采反映民间习俗的诗歌之重要意义。
这些与西方民俗学研究者比较,其本质完全相同,而内容更为广泛,其在历史时代上,也早了二千多年,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汉书》中具体解释“风俗”的意义说:“凡民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
汉代应劭《风俗通义》序中也说:
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异声,鼓舞动作殊形,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
这两条文献,都对风俗这一概念,作了比较清楚的说明,大体概括地说:风是偏重于自然界的影响,俗是偏重于人事的影响,而人类社会各地、各个时代不同习俗的形成,总是受到自然和人事的影响的。
说到酒,同样也是在二者的影响下形成的。客观上因自然因素给酒的出现和不断生产,为人类所利用准备了条件;在人事上,又因各地、各个时期人为的因素给酒的发现、生产、改良、发展,创造了更完善的条件。酒在中国古代社会中,不但很早就已出现,而且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习俗也发生密切关系,造成很大影响。
在中国古代文献的先秦群经、诸子中,大部分书中都有关于酒的记载。如从历史传统上研讨酒与民俗的关系,那先秦诸子经典中关于酒的记载,就是最好的文献资料可供征引了。其中尤以《诗经》和《礼记》二书,把酒在当时社会生活中的习俗,作了大量的记载,详尽而生动,是关于酒的十分可贵的民俗材料。
人们生活中,喜欢喝酒的人,喝点酒是最大的乐趣,兄弟和睦,家人团聚,喝点酒,那就更是其乐融融。《诗经·小雅》中《棠棣》云: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这不是一幅很好的兄弟对酌风俗画吗?
《国风·七月》写道: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
也都是当时农民秋收以后欢乐饮酒的风俗诗。
在人们互相交往中,接待宾客是十分重要的。而酒又是接待宾客的重要饮料。
《诗经》中一说到宾客,就说到酒。
《小雅·南有嘉鱼》章云“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乐”句,反复四章,都诵到同样“有酒”和“嘉宾”。
《宾之初筵》章,也是反复诵唱“酒既和旨”、“饮酒孔偕”、“其未醉止”、“其曰醉止”等等。
其他诵到“旨酒”、“嘉宾”的章句还很多。
《礼记·少仪》中还细写了待客礼貌规矩,如云:
客爵居左,其饮居右。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
凡饮酒,为献主者,执烛抱燋。客作而辞,然后以授人。执烛不让、不辞、不歌。
《曲礼》中记明“侍长者饮酒”的礼貌。《玉藻》篇中还记明饮酒之后,如何转过身来告辞穿鞋起立的规则。可见以酒待客这一习俗之源远流长,早在三千年前就十分普遍,讲究礼数了。
周秦以前先民,去远古蒙荒时代未远,但文化已逐渐发达。在春秋时代前后,中华文化突发异彩,各种典籍,六经诸子斐然问世,这是文化典籍从无到有的第一批成果,也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根。
那时,虽然没有现代科学知识认识自然现象,但已初步具备了宇宙观、生死观、社会观等等认识。
在此思想状态下,有两种认识特别注重,即对自然天地的崇拜和对宗亲的慎终追远。
因而对祭天地山河和祭宗庙祖先,由国家王侯到庶民百姓,一样重视。
而祭祀时最重要的就是酒。
在《礼记》《郊特牲》篇中、《月令》篇中都详细地记载了各种祭祀时献酒、用酒的情况。
先秦典籍中除此之外,各种经、子书中,写到祭祀的还不少,而每写到祭祀,总会联系到酒。
在出土的甲骨文中和殷商周钟鼎铜器,大小祭器酒具是最多的,均可说明酒在祭祀中的重要性。其习俗很古已形成,在先秦典籍中有大量记载。
婚丧嫁娶各种典礼,也都离不开酒,这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亦形成风俗。《礼记》中记云:
妇至……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礼同尊卑以亲之也。
陈皓注疏:
合卺而酳者,酳,演也。谓食毕饮酒演安其气。卺谓半瓢,以一瓠分为两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酳。
说明合卺的具体饮酒情况,似乎还带有表演性。
娱乐性的赌酒、饮酒的风尚,在三千年前的周代,也已形成。《礼记·投壶》记云:
投壶之礼……请宾,曰:顺投为入,比投不释,胜饮……命酌,曰:请行觞。酌者曰:诺。当饮者皆跪奉觞,曰:赐灌。胜者跪,曰:敬养。
投壶的游戏虽然早已失传,但这投壶赌酒饮酒的习俗却留下了生动的文献记载。
另外《礼记·乡饮酒义》篇中,还详细记载了乡人以时聚会饮酒取乐的习俗。什么“乡饮酒之礼,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饮酒之节,朝不废朝,莫不废夕。宾出主人拜送”等等习俗礼数,都写得十分清楚。
综上所述及征引文献,可见饮酒在三千多年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已形成风俗习惯,都已有了明文记载。在此基础上,随着历史发展演变,酒的生产、饮用,愈演愈繁,成为人们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物质,形成更多更繁杂的与酒有关的风俗习惯。
直到今天,以及未来。
三
写学术性的文章,有几种不同情况:
一是要论证一个结果,这样便要论点、论据、论证,按逻辑顺序写出结论。
二是历史考证性的,也要有疑点、有问题,假设结论,求索证据,证实假设。
三是调查性的,通过实地调查,取得第一手材料,最后分析、归纳出结论……不过还要看不同的题目、不同的要求、不同的条件。
“酒与民俗”这个题目,如论述其重要性,自然也可得出结论,但这不必要,因为大家都知道酒在民间风俗习惯、日常生活中的是少不了的,其重要性人皆知之,又何必繁琐地论证呢?
如从考证方面来写,考证其最早的产生或考证其他结论的错误等等,在此题目下,都没有考证的条件或必要。
因为第一酒的出现,几乎是与中国文化史、中国先民生活习俗的形成同时开始的,现在出土文物都证实了这点。
《周书·酒诰》中说:
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
根据文献,只知其古老,但也并无明确结论,说明其产生的时代、与民俗关系的原始等等,所以也很难考证其是非,辨明其真伪。
这个题目,如果到各地、各个民族做一番“酒与民俗”的调查,倒是很有意义,一定会收集到很多关于酒的风俗习惯材料,可以编写一本有价值的大书,但是没有这个条件,说来也是枉然。
那么我在前面一节介绍了先秦酒与民俗的情况之后,下面如何写呢?
我想就民间风俗有关方面分类阐述一下酒在这些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历史演变,这虽非重要发现、发明,不能得出重要结论,但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民间风俗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回顾一下酒与民俗的历史演变加以阐述介绍,想来也还是有一定意义的吧。
民间风俗的可爱之处,首先在于从先民以来,重视节令,点缀生活,使生活更富有情趣,酒在其间是起到重要作用的。
西方社会,也有类似习俗,但没有中国民间那么重视,那么讲究。逢年过节不但要饮酒,而且要饮不同酒的风俗传统。如过年饮屠苏酒,端午饮雄黄酒,重阳节饮菊花酒等等,这是酒民俗中十分有趣味的传统。
现在人们过春节,家家户户总要吃酒,如写诗文用典故,也可说是饮屠苏酒,自然实际并不是屠苏酒,只是传统习惯叫法而已。按历史上元日饮椒酒、屠苏酒。
《四民月令》云:
正月之旦……进酒降神。毕,乃家室尊卑,无小无大,以次列坐于先祖之前;子、妇、孙、曾,各上椒酒于其家长,称觞举寿,欣欣如也。
后来宗懔《荆楚岁时记》中也记云:
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椒酒是把花椒放在酒中,屠苏酒当是把屠苏草浸在酒中。
《通雅》植物门记有孙思邈“屠苏酒方”。可是究竟什么是“屠苏酒”,唐宋以来已说不清了。
元旦酒是肯定喝的,而不管什么酒,总是要借个“屠苏”名,苏东坡诗云:“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这样,屠苏便成了元旦一切酒的代名词了。
过年还有饮柏酒的习俗,周处《风土记》云:“元旦进柏叶酒。”所以人们把过年饮的酒,也可叫做“柏酒”。
只是旧历年吃的酒,就有这样多的不同名称,可见传统习惯是多么丰富了。宋僧人道世《法苑珠林》记道:
唐长安风俗,每至元旦以后,递饮相邀迎,号传坐酒。
正月里亲朋好友,排日请吃春酒,这一风俗习惯源远流长,一二千年,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酒与民俗”,只此一点,亦可见其关系之重要了。
五月端午节,吃雄黄酒。用酒浸雄黄抹在小孩耳朵眼上、鼻孔上,在男孩额上用雄黄酒写一个“王”字,这些风俗,直到今天,不少乡村还保留着,儿童们都感到十分有趣。
这是古代家居生活夏日来临,预防病虫害的习惯。
早在孙思邈《千金月令》中就有记载云:
端五以菖蒲或缕或屑以泛酒。
所用材料虽然不同,但其辟解毒虫的作用是一样的。也有用艾酒的。
《玉烛宝典》即记云:
洛阳人家,端五造术羹艾酒。
但到明清而后,各地端五多饮雄黄酒。
最有名的故事,就是“白蛇”故事。许仙被恶僧法海教唆在五月端五,用雄黄酒醉倒白素珍,使她现了原形。旧时乡间人经常看戏,十分熟悉这一故事,几乎人人都知道端五喝雄黄酒。我小时候生活在北方山乡,这一习俗从儿童时就知道。后来知道江南也是一样的。
清代顾禄《清嘉录》“雄黄酒”条记道:
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以饮,谓之雄黄酒。又以余酒染小儿额及手足心,随洒墙壁间,以祛毒虫。
蔡云《吴歈》云:“称槌粽子满盘堆,好侑雄黄入酒杯。余沥尚堪祛五毒,乱涂儿额巽墙隈。”
后面并引《江乡节物词》、《九县志》、《昆新合志》等书记载作为旁证。杭州风俗同样如此。可见雄黄酒这一习惯是十分普遍的。
除此以外,尚有重阳节的菊花酒也十分著名。葛洪《西京杂记》记云: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云: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
另外周处《风土记》也有同样记载,说明这风俗在六朝时十分讲究。不过这毕竟是文人雅士的事,对于一般民众,则远没有雄黄酒那么普遍了。
岁时节令饮酒的习俗,迄今仍十分普遍。但是据说这是从古代先民岁时祭祀而演变成的习俗,远古祭祀之后再饮酒,后世祭礼废而饮酒如故,成为岁时节令习俗了。清康熙时张尔岐《蒿庵闲话》中分析这一现象道:
俗节饮酒,皆古人祭祀之期也。《酒诰》云:“祀兹酒。”古人无泛然饮酒者,率皆祭毕而后饮,祭有常期,故饮亦常时。后世祭礼废而饮酒如故,遂成俗节。如元宵始于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乙甘泉,以昏时祠到明,后世仿以为灯节……古人因祭而饮酒,后人崇饮而忘祭,不胜三代未逮之感。
张尔岐举了许多古代祭祀节日的例子,除元宵而外,什么中和节、清明节、端午节、中元节等等,大发思古之幽情,这且不去管他,但是中国民间传统中祭祀酹酒却是普遍存在的。
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北国山村中,后来在北京长期生活中,逢年过节,祭神供祖,供桌上总要放上酒壶、酒杯,在酒杯中总要斟上半杯酒,放在供桌边上。然后焚香下跪,接着就烧纸。
如是祭神,不管是佛堂观音大士,还是财神龛财神菩萨、天地桌天官之仙、灶王、井台……或是祠堂祖宗神主前,都要烧,所不同者,祭神焚黄表(是道教习惯,黄色薄纸折成三折,高八九寸,宽三四寸),供祖给鬼焚白纸(折法大小同黄表一样)。主祭者在焚香下跪之后,从供桌上取一张烧纸,将一角在蜡烛上点燃,双手高捧,挺身直跪,俟纸焚烧至三分之二,下余无多时,扔在烧纸盆中,取案上酒,往火焰中一倾,一缕兰火并青烟随之而起,这是祭祀中极为重要的一种仪式,俗称“奠酒”。奠酒之后再叩首,这样才算礼成。
奠酒正式名称为“酹祭”。苏轼《大江东去》词中最后一句:“一樽还酹江月。”就是说用一杯酒洒在江中祭祀明月。
按,“酹”字见《说文》,段玉裁注曰:
《广韵》曰:“以酒沃地。”《史记》:“其下四方地为啜食。”盖啜、酹皆于地。啜谓肉,故《汉书》作啜。酹谓酒,故从酉。
所以在传统习俗中,自周秦以来,从《礼记》所载的酒与祭祀关系密切的文献,直到近代,酒在祭祀中,总是不可少的。
这是沿袭了几千年的传统习俗。
祭祀之外,就是酒在婚丧嫁娶中的重要地位。
这种风俗也是从周秦以来一直沿袭到今天。
这些礼仪中,饮酒的规矩,在《礼记》的《丧大记》及《少仪》中都有详细的记载,在前面说到古代酒与民俗的关系时,曾引用了一些文献,现不多赘。只是简单地作些阐述。
中国历史上从古以来就把婚丧嫁娶以及过生日祝寿当作生活中的大事,北京俗称“红白喜事”,把寿终正寝的老丧,即子孙满堂的老人去世,都当作“喜事”来办。
所有的喜事都以“酒”字来代替称之。娶妇、嫁女等叫“喜酒”,过生日祝寿叫“寿酒”,过满月叫“满月酒”,其他建房、开业、迁居等,无一不以饮酒为祝贺方式。
这一习俗,从古至今,似乎未来也还会这样。
古今在具体礼仪上或有差异,但酒总是要喝的。所以在传统习俗中,酒与各种喜庆事项是牢不可分的。人们常常为此做大量工作,做长期准备。绍兴的“女儿酒”是十分著名的。此事来源甚古。
晋稽含《南方草木状》云:
南人有女数岁,即大酿酒,既漉,候冬陂池竭时,置酒瓮中,密固其上瘗陂中,至春潴水满,亦不复发矣。女将嫁,乃发陂取酒以供贺客,谓之女酒,其味绝美。
“女酒”就是女儿酒。因酒坛均施彩绘,又名“花雕”。这是民俗中有悠久传统的有趣风俗,却是与嫁娶宴饮有密切关系的。
徐珂《清稗类钞》中引有“吟女儿酒”的长歌云:
越女作酒酒如雨,不重生男重生女。
女儿家住东湖东,春槽夜滴真珠红。
旧说越女天下白,玉缸忽作桃花色。
……
诗句把女儿酒写的极美。原诗较长,略引数句,聊供吟赏吧。
说到“女儿酒”,这里不妨再说一下传统酿酒的风俗。从古以来,人们饮酒,分家酿、沽酒。另外还有宫廷及达官贵人制造各种名酒供帝王贵戚饮用者,那不在“民间风俗”范围之内,可以不说,这里只说民间沽酒和家酿的习俗。
我国从古以农立国,一般农产品副食品在乡间大多自己生产、自己制造、自己使用。只有少数是市上去买,第一是食盐,必须去买;第二是油、酒、醋等,有的自己家中做,有的则市上去买。
买酒卖酒均谓之酤(或作沽)酒,是很古老的事了。
《史记·高祖本纪》记云:
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
按《索隐》解释说:
借雠为售……今亦依字读。盖高祖大度,既贳饮,且雠其数倍价也。
这是刘邦做皇帝以前的事,可见最晚战国到秦代这一时期,卖酒的商人已是很普通的事了。
司马相如娶了卓文君,夫妻二人当垆卖酒,这是最古老的关于卖酒的浪漫故事。
其后不妨引用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来证明卖酒的古老风俗。
因为卖酒,所以古代就有酒税,有管酒税的官。
又因造酒要用粮食,在灾荒之年,不免要影响民生,这样历史上就常有禁酤的命令。
《汉书·景帝纪》云:“夏旱禁酤酒。”就是禁止卖酒。
顾炎武《日知录》中,特别写了《酒禁》篇。
中国从远古直至唐宋时代,一直是用曲、用米、用麦等粮食、蒸煮发酵,压榨过滤而制成的酒,水份多,酒精浓度小。
直到元代,才出现了用蒸馏法生产的烧酒。
李时珍《本草纲目》“烧酒”条集释云:
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自从有了烧酒,民间便叫它作“白酒”、“白干”、“曲酒”,而管榨出来的酒,习惯叫做“黄酒”、“米酒”等等。生产烧酒比较复杂,都是酒商生产。北方叫缸房、烧缸,南方叫糟房。而黄酒、米酒制法较简单,除去商人生产,南北农村中不少都在家中制造,文言文中谓之“家酿”。“女儿酒”就是家酿的一种。在古老的传统风俗中,沽酒而饮和家酿“瓮头寿”,都是因酒给人们生活带来善美而醇厚的欢乐。酒与民俗的可爱处也正在于此。
清人顾禄《清嘉录》“冬酿酒”条记云:
乡田人家以草药酿酒,谓之“冬酿酒”。有秋露白、杜茅柴、靠壁清、竹叶清诸名。十月造者,名“十月白”。以白面造曲,用泉水浸白米酿成者,名“三白酒”。其酿而未煮,旋即可饮者,名“生泔酒”。
蔡云《吴歈》云:
冬酿名高十月白,请看柴帚挂当檐。
一时佐酒论风味,不爱团脐只爱尖。
这是江南人家中造酒的记载。至于北方,大体也是这样。农村中黄酒大都是家中自酿的,市沽则只有烧酒。酒的家酿与市沽,在南北各地风俗中,也多有相似之处。
在中国传统风俗中,酒与游戏,亦大有可述者,外国风俗也有类似者,但不多。在风俗中酒与游戏的关系大约有三:一是游戏以酒为处罚;二是以游戏助酒兴;三是游戏与罚酒相结合。
《礼记》中所记投壶饮酒的罚则,那是最古老的。后来进一步演变为文人作诗的罚则。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中说:
如诗不成,罚以金谷诗数。
便是以酒为罚则的最有名的故事。
以游戏助酒兴,最有名的当是“曲水流觞”的故事,大家坐在水边,浅浅的酒杯在水中漂浮,漂到谁面前,谁就喝酒。这是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记载的饮酒游戏,直到今天好事者还模仿进行。
民间传说中饮酒游戏的故事,在此不多赘了。
第三种酒与游戏和罚酒相结合的习俗流传最久、最广。
文雅一点的就是酒令,通俗一点就划拳,文言叫“拇战”。这一风俗,遍及南北各地,远及海外华人生活聚集的地方,好喝酒的人,没有一个不会划拳的。
据说高声喊叫,可以抒发心肺,增加酒量,而输了拳要被罚酒,这就要吃更多的酒。
“划拳”和行酒令,文人雅士称之为“觞政”,有人为此写了不少专门文章和书,如明代袁宏道的《觞政》、清蔡祖庚的《嫩园觞政》、黄周星的《酒社刍言》等。
《红楼梦》中《鸳鸯女三宣牙牌令》和《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二回中写酒令最热闹,但这中间也写了湘云划拳的豪情,臂上镯子碰的玎珰乱响,想见其兴高采烈。这是写吃酒划拳最生动著名的文章,可见其雅俗共赏了。
“划拳”的饮酒游戏,可以说是中国人喝酒风俗中最有风趣的创造。
酒是交际的工具,这在中西风俗上似乎是一样的,什么重大的争端,在正式场合中争的面红耳赤,甚至挥拳动武,大到酿成战争。而在觥筹交错之际,却可谈笑风生,化干戈为玉帛,这是酒的力量。
有名的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便是靠了酒的力量,和平地解除他手下大将的武装。
在民众中间,大小争端,也常常用酒来调解。俗话说:“酒后吐真言。”又说:“喝酒交情越喝越厚。”可见在传统风俗中酒对人际关系多么重要。
远道客人来了,接风用酒。送人出行,饯行用酒。
客人来了,总要以酒招待。“深夜客来茶当酒”,因无酒而表示无限歉意,说明在人际关系中,酒比茶要重要得多,敬意主要在靠酒来表现。
敬酒的风俗自然要比敬茶早上千年。
所以从“酒与民俗”的角度讲,酒文化远比茶文化历史悠久得多,地域广泛得多,可以说从人类有文化开始,形成“民间习俗”开始,就与酒有密切的关系了。
酒在中国民间习俗中,宴饮时劝酒、敬酒、赌酒和罚酒种种习惯,有时敬酒、劝饮,要你非喝不可。北方有些乡间宴客,敬酒者会捧着酒杯跪在你面前,非让你喝下去不可。
清人黄周星《酒社刍言》说:
世俗之行苛令,无非为劝饮计耳。而不知饮酒之人有三种:其善饮者不待劝。其绝饮者不能劝。唯有一种能饮而故不饮者宜用劝……
酒中含有酒精,对人身体有反应,喝多了可以醉。
而每个人的天生禀赋又不一样,有的人滴酒不饮,有的人少饮即醉,有的喝很多也不醉。
这样习惯上叫有酒量或无酒量,酒量大的称作海量。
有人量小却爱喝,有大量的却不爱喝,因之有量无量与爱喝不爱喝以及嗜酒如命并不完全一致。
这样就有借酒浇愁者,有因酒误事者,甚至因酒送命者都有。
在传统习俗上,人们对于酒,也有时列为嗜好,甚至和不良嗜好混在一起。
历史上有不少著名戒酒、止酒、禁酒的故事,最有名的是刘伶的妻子劝刘伶戒酒的故事。
陶潜也写过著名诗篇《止酒》,说什么“平生不止酒,止酒情不喜,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等等。后面虽然说什么“今朝真止矣”,恐怕也还是没有止的。
为什么呢?
因为“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酒能够给人生活、心身两方面带来很大的欢乐。
固然酒精过量,也能中毒死人,但那是极少见的。因为从医学观点上,适量的酒,对人身体是有益的。
四
宋人范成大《桂海虞衡志·桂海酒志》中说:
余性不能酒,士友之饮少者,莫余若,而能知酒者,亦莫余若也。顷数仕于朝,游王公贵人家,未始得见名酒。使虏,至燕山,得其宫中酒,号金兰者,乃大佳……及来桂林,而饮瑞露,乃尽酒之妙。
范成大说是“不能酒”,而自谓知酒,看来多少是喝一点的,不过看来总非酒人了。不能酒而知酒、谈酒者,古今除范石湖外,尚不乏其人。我也不会喝酒,于今却写了一篇《酒与民俗》的长文章,虽不敢妄比古人,自思亦是十分滑稽的了。
实际这篇《酒与民俗》所谈的也都是酒与中国传统民间风俗习惯的事。
但酒是世界性的,欧、美、亚、非各大洲的人都爱喝酒,因而“酒与民俗”这个题目,除去说中国的外,也应谈谈外国的。但所知有限,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因而外国的酒与民俗的情况,我是不能谈的。这里只就中西酒与民俗的不同点,略作比较,作为本文的结束吧:
一是中国传统上有热饮的习惯。《礼记·月令》中说“乃命大酋”,“酋”字在注释中就解释为热酒,现在讲究喝黄酒的人,还要喝热酒的。《红楼梦》中薛宝钗就对宝玉大讲要喝热酒的道理,是很美的故事情节。中国人,尤其北方人喝白酒也要热饮。这种习惯在西洋人似乎是没有的。
二是西方人喝酒,只是干喝,并不要下酒菜。而中国人从古代就讲究“旨酒佳肴”,一定要有点下酒菜。孔乙己再穷,还要吃几粒茴香豆下酒呢!
传统上有“汉书下酒”的故事,等于没有菜。但还是强调下酒物,似乎从不空口喝酒。而西方人喝酒,单是喝酒,从不强调下酒菜。迄今海内外华人乃多保持此习惯。
另外中国传统是祭祀饮酒,传统的酒是米、麦等粮食酿的。这似乎也与西方以葡萄等果品为原料酿的酒不同。
以上一些不同之处,如多收集一些资料,在酒与民俗的传统习惯上,作一些细致的比较,追本求源,明确其原因,也可写出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可惜在我来说,力有未逮,只能有待于学贯中西的专家了。
本文中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许许多多与酒有关的民俗也未说到,这也是限于条件和学识,只好俟诸异日,或用几年功夫再写一篇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