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序二

王羲之是中国文化史上的著名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兰亭序》不仅是书法史上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也几乎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图腾。千百年来,王羲之及其书法为历代书家推崇膜拜,正如唐太宗李世民所言,“心追手摹,此人而已”。许多人把研究王羲之及其书法作为一生的追求,我虽不才,但也愿意成为其中之一。

一位老师曾经对我说,如果你真的想学王羲之书法,必须深入了解他身处的历史时代中的社会事件、文化传承,了解他的家学家风、人生经历、家人朋友,甚至了解他的习惯喜好如衣食住行等生活细节,这样你才可能融入他的生活、体会他的感受、走进他的心灵。为此,我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和阅读。我几乎翻阅、查找了公开出版的所有与王羲之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但我同时发觉,目前对王羲之的综合研究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大多还是就书法论书法,很少有人把他作为一位历史人物,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下进行深入研究。这一方面是因为王羲之“为书名所掩”,中国历史上这样的文化名人很多;一方面是历史上关于王羲之的记载确实不多,而且历代学界对不少记载尚存疑问。不过,这并未让我感到失望,反而更加激起我继续深入研究了解王羲之的愿望。一直以来,有三个问题困扰着我,也成为我不断研究思考的动力:一是为什么在两晋时期出现了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庞大的书法家群体,书体也在此时完备成熟;二是为什么此时出现了以“韵”为审美标识的书法现象;三是为什么王羲之能够脱颖而出,成为一代“书圣”的。

在不断的学习思考中,我越来越清晰地发现,正如生物的生长无法离开特定的自然环境一样,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与他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紧密相关;其个体也并不是卓然独立的,而是与他周围的世界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正是这种紧密度决定着个体成就的大小及其历史地位的高低。王羲之作为王氏子弟的出现,有其偶然性,但作为“书圣”的出现,却有其必然的条件和原因。如植物的生长,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和“融合”,就像某个地区的大生态圈;东晋皇权的衰微和门阀政治的确立,就像是其中的小环境;“玄学”的兴盛和琅玡王氏的家学家风就像是施于土壤中的营养,给予王羲之书法艺术丰富的养料和动力。其独特的际遇就像是培育植物发长的园丁,通过修剪、嫁接等手段养护、引导、修正着他的成长道路。他身边的家人和朋友像是与其共同成长的树木,彼此竞争、相互扶持。当然,他本身应该是一个基因良好、极富潜力的种子,有着旺盛的生命活力。对于一株参天大树的成长,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作为门阀士族子弟的王羲之,当时几乎每一个历史大事件和人物均与其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其中不少人和事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试图通过全面剖析王羲之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政治事件、文化现象及其家族传承、人生经历,以及由此形成的性格和思想,找到打开王羲之书法艺术成就之门的钥匙。

我始终认为,中国书法的独特魅力在于,成就一个伟大书家的众多条件中,道远远大于技,“字外功”更重要。“书者,心画也”,书法可以全方位展现中国文人的学识修养、胸怀格局、气质境界、风流才华。后世雄强刚硬如李邕者、庄严肃穆如颜真卿者、俊媚遒劲如赵松雪者、天纵奇才如米芾者、自然天趣如苏东坡者、平和冲淡如八大山人者,见字如见人,气质面貌一览无余。他们之所以能被后世千百年传承,除了在书法技艺上达到的高度外,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及其作品无一不代表了中国的“士”的精神。即使为后人诟病的王铎之流,也正是因为他们违背了传统意义上对“士”的要求,其作品中才出现扭曲和跌宕。王羲之无疑是其中最具代表者。从书法的沿袭和传承上看,王羲之书法如一个宝库,后世书家从王羲之处各取所需。“尽善尽美,其惟王逸少乎”,这种善和美,不仅是书法作品中的善和美,更是王羲之思想境界、道德修养、才华性情中的善和美,与后世文人颇有“神通”之处。说到底,书法是中华文化的衍生品,是中国文化的外在表达形式。学书之路,便是一条寻根之路、一条践行“士”的精神之路、一条完善自我、提高修养之路。

我不是研究历史文化的专家学者,对王羲之书法的研习还未窥得门径,试图写这样的一本书无疑是唐突和困难的,但作为一个王羲之书法的执着爱好者,我心中的冲动和狂热一直以来难以抑制。尽管我为此阅读了大量书籍,也进行了“自以为是”的深入思考,但由于才学所限,其中仍有许多粗浅之处,还望专家学者和书学同道批评指正。学习书法需要一生的努力,对王羲之及其书法的研究更是终己一生都难以穷尽的事业。此书的完成,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郭飞

2014年初冬于北京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