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乡音暖暖——读徐军新散文有感

序 乡音暖暖——读徐军新散文有感

倪长录

徐军新散文集《那双小脚》即将付梓,颇为他高兴。

文如其人,军新亦然:真诚,朴实,严谨,低调。

我所认识的徐军新有一个很好的治学习惯,就是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以琢磨之理来反复求证自己的观点。在日常生活中,好读勤学,笔耕不辍,二十多年来日积月累,终于集章成册,有了这样一本精心筛选的作品集。他志存高远,常与前辈、同事、文朋诗友们切磋、请教,不断发现和纠正自己的不足。这种谦虚、自觉和纠偏的过程,也是成就其读书创作梦想至关重要的修养和品质。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教与学,读与写,不论教学还是文学,最终都可归为艺术。艺术始于技而归于道,在由技进道的过程中,除了深入而全面地掌握这种技法外,更在于综合修养的积累和提高。军新一直在努力中完善着自我。

首先,说说军新其人。他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陕西凤翔是他的老家,后来到了酒泉。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体验,与一样的乡村岁月和美好记忆,让他感悟颇多。离开家乡求学、工作,但是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乡俗、乡音、乡情的熟稔,使他把这种情感慢慢地诉诸笔端。二十多年间,他一边教学,一边读书写作,这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并没有满足自己的学识。潜心阅读,使他眼不蒙灰尘;悉心作文,让他胸不沉渣滓。按他自己谦虚的话说,是“性喜自然,好翻杂书,偶有闲语”。

再说说军新的作品。的确,他读书好学,积累了许多篇什。有部分作品曾经我手,见诸报端,所以,我对他的文字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的文字,不与媚俗随波,不为甜熟趋时,不以声色娱情,一心忠于自己的信念与价值,沉下心来,抒写家乡的风土人情、自己的童年记忆。比如《二月二,驴上料》《清明前后,点瓜种豆》《人欢马叫饲养处》《桑葚熟了》《想起豆花泡馍》等,大部分文字都是我们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所熟悉和经历的,读来亲切、温暖、朴实,如暖暖乡音流淌在耳畔。

从“绑个花线过端午”的喜悦,到“饭场”想起“豆花泡馍”的美好;从“嘿吆嘿吆的老油坊”里出来时的开心,到“送病”时的虔诚;从“吃五谷想六谷”的“鸡蛋娃”最喜欢“一烙二擀三拌汤”的滋味,到那个“吃五谷想六谷”的“伤食”贪吃者对“冬至饺子”的向往……乡规俚俗、人情风土、童年经历,样样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或缠绵乡情,或感怀伤时,或追忆童趣,或慨叹人生。

总之,在军新的文字里穿越,会给人一份温暖、一份关切,也给人一份不舍、一份感悟和思索。

(倪长录,男,笔名雪蝉,1965年生于酒泉,1985年开始发表作品。写有大量的乡土诗、爱情诗、“禅体”诗以及对河西边地进行思考的新边塞诗,先后在《诗刊》《青年文学》《星星诗刊》等报刊发表作品七百多篇。作品被选入《新时期甘肃文学作品选》等十几种选本,也有作品获奖。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现在酒泉日报社做编辑工作。)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