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宦世家的“对襟亲”
话说邻居陈家的友谊,在这种时候朋友总是比亲人更加重要的调和油。
陈家不断的出席罗家酒宴,周旋在老太爷和大小姐与鲍家公子之间。
绍兴大家族,继承了山水鱼米乡的灵透气,说话总是甜甜的可心。陈家的努力使朋友得到很大宽慰,罗家几位当事人都从各自不同角度,一致感激陈家的体贴话和够朋友的交情。
这一天,陈罗两家又聚一起,是为了罗家大小姐第一个儿子天祥出生做满月。
满月的排场是少不了的,就如同今天电视剧中的镜头。这个重要的日子中发生了一个如今人们根本不懂得的习俗,也是那个年代的高层家庭中流行的传统文化“仪式”;就是这样一个仪式,引出了罗家以后的起起落落的人间故事。
讨论已久的两个家庭,决定在罗大公子出世的当天,举行隆重的“对襟仪式”,这不仅象征两个家庭的友谊,永结世代渊源;儿子刚出生就已经有媳妇家,真是双喜临门。
仪式的隆重是前所未有的。
两个官吏家庭张灯结彩,两位官老爷是其事的穿上官袍。这可是皇上亲赐的官袍,就如同上朝廷一般的庄严。七进的院子里大大小小庭院都挂满了香火和物件。官老爷分别一一向来宾表示了隆重的欢迎以后,礼仪官宣布仪式开始。当年官宦家庭里选择“对襟亲”是遵循了官宦阶层中流行的一种文化,一种按照流传下来的理念,必有一些“非物质文化”的固定仪式,但由于时间久远,我们已经无从考察了。只道是最后一个最实质性的内容,便是在请来的各路亲戚朋友及场面上的众人面前,双方家长一路一拜一磕头走到中间,以结扎大红绸的剪刀,以有最隆重的方式割下各自自己的左右衣襟,以特别的姿势恭敬的交给对方保管,以示双方家庭将在下一代必定结为亲家。
对方将象保护自己的未来的儿媳妇和保护女婿一样的各自保护好分别得到的对方的官袍衣襟。
这段场景如果有哪位博学的历史学家或者民俗文化学者,必定比我们阐述的更加有魅力。
一场不亚于“桃圆三结义”的盟誓意义产生后,意味着两个家庭今后无论发生什么,都必须履行实现这个盟誓。两个家族心满意足,人间的友情发挥到极致,尽管到底未来的儿媳妇在哪里尚未出生,毫不影响两个家族未来亲亲睦睦的理想。
隆重的仪式上只有一个人没有融入这个欢快的气氛中,他就是鲍兴赖——鲍公子,也就是主人公定珍的爷爷。
似乎他本能的感觉自己底下的穷人家庭难于融入这些官宦阶层,但家族的兴旺和官宦家庭之间的生活气氛,无时不刻在刺激他,同时也在熏陶着他。
鲍公子悄悄走到远离喧嚣众人的地方,仰天长叹“上天啊,为何?”罗家大小姐远远的看到自己的夫君愁眉苦脸的表情,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个隆重的事件并没有加深罗大小姐和鲍公子之间的家庭纽带。鲍公子始终为自己的“倒插门”女婿的地位耿耿于怀。
从此,罗家大小姐更加关爱鲍公子,说话做事处处小心着鲍公子的自尊心。鲍公子在立志改变命运的决心下,闭门苦读,几乎不管家里的任何事情。
在鲍公子埋头读书的日子里,罗家大小姐每日亲自为他褒汤,送饭,精心照料。
日子过得也相安无事,谈不上亲亲热热,至少也是安安稳稳。
几年后,就在罗家大小姐喜得第2个儿子的头几个月,鲍公子又让罗家爆出第2个新闻:鲍公子考上了高官!!这在绍兴是一件光宗耀租的大事!街头巷尾更加议论纷纷,揣测这鲍公子的未来地位。
罗家大小姐这一次又是双喜临门:二儿子润祥诞生和姑爷的高官一起诞生!
二儿子罗润祥,就是本书主人公定珍的父亲。
鲍家公子在罗家的地位开始改变。
考取了高官的鲍公子却已经难于磨平在罗家多年产生的卑却心理。每每独自一人的时候,不禁暗自悲伤。
作为倒插门的女婿,在百姓当中仍然是个不光彩的角色,怎能适应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概?更何况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了,当了大官的鲍公子,有怎能有脸面在同僚中相处?
鲍公子很觉得实现了自己的志气,却又将自己推到一个更加尴尬的位置!
如今的鲍公子已经不再需要罗家的富有来维护穷苦的母亲家了,不久就又让罗家爆出第3次新闻。
这时候,陈家发生了一个大事:大观圆的园子发生无名大火,而且是连续几次。
这火,烧得很是蹊跷。
当朝高官几进几厅的豪宅深院,一旦着起火来,助燃之物简直就是烧之不竭,因此这火势的“凶猛和持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还有什么可值得“蹊跷”的呢?
大火烧尽了深宅大院的同时,也将做官的老爷烧的惨重!
尽管那几个地方官员,在陈家大人还没完全咽气时曾“斩钉截铁的承诺”:非得“一查到底”一定“严惩不贷”等等,但在陈家大人终于无力继续维持住那口残气之后,这帮官员也就让之前的那些“郑重表示”不了了之了。恰恰就是因了这起火原因的不明不白,才繁衍出了这大火之后的那么令人匪夷所思的蹊跷事情发生。
除去门前那朝廷亲命官品级别的粗大旗杆,依旧挺立之外;再就是那昭示着显赫地位的高高的石头台阶,一级也没被毁坏;就是那高台阶下那块早已被踩踏的光滑发亮的花岗岩“上马石”,也没有因为大火而削弱一丁点的敦实,那一对永远沉着地蹲守着这朱门豪宅的的汉白玉石双狮,也被殃及的未免有点灰头土脸了,它们还是各自威武依旧地保持着原有的尊严。可那块高悬于朱漆铜锭大门之上的原本以为可以使代代辈辈引以为荣的镶嵌着镀金大字的御赐牌匾,反而被那个无视人间皇上至高无上权威的火神大人,给糟蹋的面目全非,毫无光耀后代的价值可言了。
烧掉了往日威严的大庭院,最终也烧死了陈家的大官老爷。
陈家因此诚惶诚恐,终日不得安宁。
绍兴的街头巷尾又开始忙乎起来,有钱人家的秘文逸事,一向是老百姓家中的文化生活内容。那时不象现在有电视有网络,同一楼层邻居是谁都不清楚。那时一个小地方,大户人家放个屁,都能将乡里的邻居夜梦中惊醒,何况是皇上任命的“阎王爷”!!
于是民间开始流传了“天火”的传说。一传百,百传千。
传的最多的就是“判官判出太多的冤魂,如今老天爷索命来了!!”这种舆论可是非同小可,挡不住的传言逐渐成为“真理”,许多大官家,往日的三亲六舅都缩回去关起大门。
陈家老太从此闭门念佛,为老爷“赎罪”。陈家从此结束了往日的辉煌。
陈家念佛的传统因此流传下来,传到下一辈,成为江浙一带出了名的佛家信徒世家。
陈家入佛教,也就是主人公定珍的母亲陈静慧,成为终生虔诚的佛教徒的来由。
也许是为绍兴老百姓们解闷增加文化生活需要调料,也许是生活本身没故事就不叫生活。只要你活着,就会有新的作料让你去品位。
刚刚平息传说的快感,渐渐进入按部就班生活的绍兴老百姓们,又开始传出同样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话题:罗家大宅门里跑出了个“陈世美”!那个年代老百姓的口碑里,“陈世美”可是个“居高收视率”的主题,特别是高官家里的“陈世美”。
鲍公子在做了高官后,有了自己的交结圈子,开始越来越少的回家。最后终于做出一个让自己改变命运惊人之举:跑了!
跑了?!罗家大小姐开始不相信,派出佣人一次一次的去官府找夫君。
这些日子,罗家大小姐坐卧不安,等待消息。夫君不回家已经逐渐成为家常便饭。
终于有一天,家中的佣人来报:鲍公子在另外的地方娶亲成亲的消息,罗家大小姐听说了几乎天旋地转!看起来鲍公子在外面有相好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在如今世道这不算什么,可在当时的封建年代,这个新闻不亚于“7级地震”!
皇上的“高官”本身就是“明星”:一个穷书生进城攀高,为出人头地忍辱负重,终成为皇上的人,改变命运后,再抛弃了大家闺秀的“原配夫人”,又演出一级“越级跳高的陈世美”,这在传统文化牢固不可破的封建时代,可是一场“颠覆文明的大逆不道之举”!
这下气坏了掌上明珠的罗家大小姐。大悲。大闹。大怒。大折腾!罗家大小姐知道生米已经煮成稀饭,任何办法无济于事。况且夫君已经成为大官,即使家里有些旧权,奈何不得!
要知道,在这场不愉快的婚姻中,罗家大小姐同样牺牲很多,这位富家千金一直在屈尊于穷人的姓氏“鲍家少奶奶”,一直是罗家在供养公公婆婆,一直是这位高傲的公主在公婆面前低声下气的履行媳妇的角色,只是因为罗家大小姐的自愿,没有人去评论罗家大小姐的不公待遇。
在终于知道了无论如何也找不回鲍公子的心之后,罗家大少奶奶激发了自己的才能:将鲍公子从罗家家谱中清除出去!罗家大小姐从此将鲍家少奶奶改为罗家少奶奶,自己带两个儿子,从此家族改性“罗!”
这就是为什么罗家是封建家庭却延续了‘女人姓’的家族传统。
从此展开了‘罗家女人’的传代故事。
自从鲍公子离家后,罗家老爷老太太也相继去世。罗家开始走向衰落。
罗家从几进的院落中搬出来,住进平民的房子。罗家大奶奶开始努力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家。
罗家少奶奶的两个儿子,老大叫罗天祥,老二叫罗润祥。自从鲍公子跑出罗家,罗家在一通折腾后也有些伤元气。罗家的两兄弟从小就决心帮助母亲要重震家族兴旺。
罗家少奶奶似乎看透了宦官家庭的悲剧,也似乎因为憎恨负心的鲍公子,正直忠义的罗家大小姐早已经不再是小时候的男孩子头领了。
优越的家庭从“辉煌”到“没落”,她认定官宦不是人生的好道路,因为官宦很多时候难于秉承公正,反而不被百姓所拥护,权利高时候百姓远离你,权利没有的时候百姓更加远离你!看到自己的夫君又跑到官位道路上去,不仅仅是因为愤恨他的离去,更加坚定罗家少奶奶改变官宦家族的决心!
她成熟了。
走向没落的官宦家族,倍遭冷落的孤儿寡母,没有压倒倔强的罗大小姐,她的男儿气质拯救了处在危机的她和她的孩子。她发誓从此罗家后代以姓罗为延续家族精神,从此官宦的传统家族立誓改为从商!
罗家大奶奶开始改装换束,用祖上留下的一些积蓄上,做一些小生意,养活儿子。
十几年后,两个儿子在罗家少奶奶的精心培养下长大成人。
话说绍兴的陈家被烧了,折腾一通后安静了;罗家状元跑了,也折腾一通后,也安静了!两个家庭都静下来了,不能忘记的“对襟亲”又被重新提起:
罗家是两个儿子,而陈家没有闺女——怎么个亲法儿?
陈罗两家将信誉,名誉看的比性命还重要。这也是家族的传统和祖训。
这时候,一个冯姓的家庭看出了两个大家庭的门道;冯姓家族因为败落,父母早亡进入困境,只剩下姐姐和妹妹。妹妹出落的如花似玉。姐姐动起了脑筋:与其姐妹坐吃山空,不如将妹妹嫁出去,换得一片新天地。
这天,姐姐来到陈家叙旧,贴心贴地,善解人意。先套出陈老太太心中的苦,再帮助老太太出主意;最后不失时机的将自己妹妹过继给老太太当女儿的想法表述一番。
老太太正愁在众乡亲面前如何履行诺言,苦于难兑现“对襟亲”的承诺。看到眼前的姐姐如此可人,说得有情有理,圆满无缺,天衣合缝;仔细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终于一天,冯家妹妹来到陈家大堂,跪地拜香的成为了陈家老太的过继女儿。从此改性为陈,继承陈家传统信奉佛教,并为佛门子弟取名为“静慧”——这就是罗定珍的母亲。
自从静慧进入陈家门,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却因为吃素不能满足身体需要。静慧越来越瘦弱,成为真正的苗条淑女。罗家大少奶奶终于等来了兑现“对襟亲”机会,准备将自己二儿子罗润祥贡献出来。
正堂间:几位当事人严肃的讨论如何落实到地。自从罗家的鲍公子出逃后,罗家两位儿子对母亲必恭必敬,从没有半句二话。罗家大小姐俨然就是孝庄太后地位,一切尽在掌控之间。此时的二儿子罗润祥已经有一妻,如何让陈静慧堂堂正正的完成对襟亲?
虽说陈静慧属于文雅弱女子类型,但在婚姻问题上却有自己的主见:绝不做小妾。在这个严肃的问题上,罗家与陈家进行了多次的协商。静慧的坚持,最终让罗家大小姐改变的认识,她觉得,有这样一位懂得尊严,有想法,有智慧的儿媳并非不是好事情,不一定民俗就是标准。
罗家大小姐从小就反叛的性格,在静慧的问题上,大大的帮助了儿子和儿媳。
“策划”这个时尚词汇出现在20世纪,但在中国的几个世纪前至今,人们早已运用熟练。
智慧的罗家大小姐,在封建的纳三迎四司通见惯的时代,硬是坚持了创下独家风格,罗家就是要娶两位平起平坐的平级别的太太。
于是,“对襟亲”不仅兑现了罗家祖上的承诺,也实现了陈静慧的不卑不亢要求。
八抬大骄,吹吹打打,一派传统仪式,一应俱全。静慧终于接到了罗家。
从此罗家,在大儿子罗顺祥称呼为大爷,二儿子罗润祥称为二爷的顺承下,静慧被称“二娘”,这个二娘意义并不是第二个太太,而是罗家老二的太太。
完成了两家的盟誓,罗家的香火和罗家的兴旺,寄托在第二代身上。
这也是罗家祖上从此结束了官吏的历史时代。
对襟亲最终成为改变后代人命运的家族里程碑,从此罗家要开辟新的生活轨迹。
封建年代的罗家大小姐没有想到的是,在隔代后遗传出了孙辈的第二个罗家大小姐:定珍的传奇人生,如出一辄大号小号,继承了血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演义出30年代的“罗家女人”!
为摆脱衰落家庭的阴影,为让后代有个新的命运,就象很多“移民大潮”一样,罗家大奶奶思考着出路。
终于有一天,罗家少奶奶给两个儿子准备了几个包袱,千叮万嘱送上船,送到苏州去学徒。这两个富家出身的公子早已变身为穷人,从小看惯邻居们惊异的眼光和窃窃私语,从小就知道自己没有父亲和母亲的不容易,哥俩充分认识到当前家庭的困难,深刻认识到自己肩负母亲的希望,从此要挑起这个家的男子汉责任。
哥俩对母亲的孝敬是远近闻名的。虽然罗家没落,但罗家的家庭气氛却堪称优秀。兄弟两个手足之情亲密无间让邻居们羡慕不已。
两个兄弟从绍兴来到苏州,白手起家。从学徒工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