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辭聽直凡例
“離騷”下舊有“經”字,王逸本、朱子本皆然,今刪之。洪興祖曰:“古人引《離騷》,未有言‘經’者,蓋後世之士祖述其詞,尊之耳,非屈子意也。”此論良確。王逸釋“離騷經”之義曰:“離,别也。騷,愁也。經,徑也。言已放逐離别,中心愁思,猶陳直徑以風諫也。”夫尊《騷》比於五經,故以“經”名。若釋“經”爲“徑”,歸於原之自名之,牽強彌晦矣。然《騷》之稱“經”,不從逸始,又非原始,將誰始乎?曰:始於漢武帝時。逸稱:“武帝使淮南王安作《離騷經章句》。”當日重詞賦之學,自宜宗《騷》尊《騷》,特以“經”名之也。
《遠遊》以及《天問》、《九歌》、《卜居》、《漁父》、《九章》,王逸本俱繫“傳”字於每題之下,朱子本無“傳”字,而加“離騷”二字於每題之上,今所訂者,“傳”與“離騷”概從刪焉。逸之繫以“傳”也,首篇爲經,則他篇自應爲傳。“傳”之名,意亦非逸始。淮南王只作《離騷經章句》,班固、賈逵亦只作《離騷經章句》,皆不及諸篇。惟視經爲綱,傳爲目,故詳於綱,略於目。“傳”之名,蓋從淮南、班、賈,俱已有之。朱子加以“離騷”二字,二十五篇本均稱“離騷”,以其義概從《離騷》中出也。去“傳”字而加“離騷”,猶夫稱“傳”之旨也,譬諸《莊子》之《外篇》、《雜篇》,總《內篇》之註腳也。余之不繫以“傳”,不冠以“離騷”,蓋曰屈子之意未嘗不即後申前,未嘗不以此貫彼,固分之而亦經亦傳,合之而總屬《離騷》,無所不可,然其所作,首篇在懷王時,餘在頃襄時,屈子業自判其題,各不相混矣,胡爲贅而繫之,贅而冠之,必令附麗耶?余還其爲屈子之初而已。從劉向時,定屈子七題爲七卷,而以宋玉之《九辯》、《招魂》,景差之《大招》,賈誼之《惜誓》,淮南小山之《招隱士》,東方朔之《七諫》,嚴忌之《哀時命》,王襃之《九懷》,向所自著之《九歎》,每一題稱一卷,合屈爲十六卷。王逸註《騷》,又附著《九思》,爲十七卷。余嚴汰焉,以其詞之與原無涉者,不宜存也,小山是也;即或詞爲原作,而其意其法未能與原並驅,不足存也,《惜誓》、《七諫》、《哀時命》、《九懷》、《九歎》、《九思》是也;《九辯》爲從來所共賞,玉之旨因《騷》有“啟《九辯》與《九歌》”之句,欲以是補之,與《九歌》等,然詞在涉不涉之間,意與法在欲並未能並之際,勦襲句多,曲折味少,亦不存焉可矣。二《招》之獨存,而又先《大招》於《招魂》,何也?王逸之論《大招》,歸之“或曰屈原”,未嘗以專屬景差。晁氏曰:“詞義高古,非原莫能及。”余謂本領深厚,更非原莫能及。則存《大招》,固所以存原之自作也。《招魂》屬之宋玉,而太史公曰“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又似亦原之自作,則存《招魂》亦併存原耳。即《招魂》從來屬玉,《大招》未必非差,而其詞專爲原拈,其意與法足與原並,則固足存矣,宜存矣,此豈他篇所可比?若唐宋以後所增之“續騷”,贅附愈甚,置之不論可也。
評《楚辭》者不註,註《楚辭》者不評,評與註分爲二家。余於評稱“品”,於註稱“箋”,合發之,以非合不足盡《楚辭》之奥也。“品”拈大概,使人易於醒眼。“箋”按曲折,使人詳於迴腸。“品”之中亦有似“箋”者,然係截出要緊之句,不依本段之次序也。至於“箋”中字費敲推,語經煅煉,就原之低徊反覆者又再增低徊反覆焉,則固余所冀王明之用汲,悲充位之胥讒,自抒其無韻之《騷》,非但註屈而已。
余所紬繹,概屬屈子深旨與其作法之所在,從來埋沒未抉,特爲創拈焉。凡複字複句,或以後翻前,或以後應前,旨法所關,尤倍致意。其餘字義訓詁,每多從略,業有王、朱舊註,人人易攷,不欲以襲混創也。且前人有美,宜歸諸前人,不欲總輯之而掠其美耳。
朱子因受僞學之斥,始註《離騷》。余因鉤黨之禍爲鎮撫司所羅織,亦坐以平日與黄石齋前輩講學立僞,下獄經年,始了《騷》註。屈子二千餘年中得兩僞學爲之洗發,機緣固自奇異,而余抱病獄中,憔悴枯槁有倍於行吟澤畔者,著書自貽,用等招魂之法,其懼國運之將替,則實與原同痛矣。惟痛同病倍,故於《騷》中探之必求其深入,洗之必求其顯出。較諸朱子之註《騷》,抑揚互殊,正以與朱子逍遥林泉,聚徒鹿洞,苦樂迥殊也。非增僞學,不獲全闡真《騷》,上天之意固自如是,人何尤焉?
楚辭更定目錄
- “爲傳”,原作“篇爲”,訛,此據國圖藏本、七略盦藏本、增修本及續修本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