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溪夜行①

张九龄·四首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武后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后,曾任过左拾遗,唐玄宗时当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是开元时期有声誉的宰相,因被素有“口蜜腹剑”之称的李林甫排挤,开元二十五年(737)贬为荆州长史,不久便死于荆州。张九龄与张说一样,是高级官员兼诗人,也是开元初“学士院”诗人的领袖,但张九龄的诗要比张说高明,正如后人所说的既“雅正冲澹”(《剑溪说诗》卷上),又“委婉深秀”(《石洲诗话》卷一),不像张说的诗那么千篇一律。比如“一水云际飞,数峰湖心出”(《彭蠡湖上》)的动感,“水暗先秋冷,山晴当昼阴”(《浈阳峡》)的细腻,“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湖口望庐山瀑布泉》)的传神,“瓦飞屋且发,帆快樯已摧”(《江上遇疾风》)的夸张,都显出他的确具有诗人气质。而被后人反复抄来改去化用在各种诗词里的“却记从来意,翻疑梦里游”(《初入湘中有喜》)、“扁舟从此去,鸥鸟自为群”(《初发江陵有怀》)等颇新巧的句子,则表明他的确具有诗人才能。不过,《沧浪诗话》把他的诗单列一个“张曲江体”则未免太过,他的律绝体诗不够绵密精致,有时匆匆忙忙地讲些道理,粗针大线地缀些感受,使诗显得呆板枯燥缺乏形象,有时勉勉强强地夹杂些古诗的句式,平平白白地描写些古澹的意象,使诗显得“质直有馀,微伤雅致”(《诗辩坻》卷三)。而他的古体诗虽然受到了后人的一致称赞,但始终没有越出《古诗十九首》、阮籍《咏怀》的樊篱,像他著名的《感遇》二十首,虽然“语语本色”(《诗筏》)、“直接汉、魏”(《岘佣说诗》),但毕竟“窘于边幅”,让人读来不免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终究缺乏沁人心脾的魅力和新颖独特的个性。

耒阳溪夜行

乘夕棹归舟,缘源路转幽

月明看岭树,风静听溪流。

岚气船间入,霜华衣上浮

猿声虽此夜,不是别家愁。

① 耒阳:县名,在今湖南境内,唐代属衡州。

② 棹:划船。缘源:沿流而上。

③ 岚气:山间雾气。谢灵运《晚出西射堂》“夕曛岚气阴”就是说黄昏时山间雾气在夕阳中的暗淡样子,张九龄这句则是说,在月光下,山林雾气缕缕飘入船中。霜华:月光。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① 怀远:思念远方的亲人。

② 对空间和时间距离的差异,古人常常想到月亮,像谢庄《月赋》中的“隔千里兮共明月”,说的就是在同一时间而不在同一空间的人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而刘希夷《谒汉世祖庙》“空馀今夜月,长似旧时悬”、李白《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说的则是在同一空间却在不同时间的人也都能看到同一个月亮。前者由于同一个月亮把悬隔万里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特别容易引发思念之情,仿佛这一思念也能借助月光分洒两地;后者由于同一个月亮把身处异代的人联系起来,所以特别容易引发思古幽情,仿佛“秦时明月”的一直存在,使人感到古今人们各自短暂的人生都在永恒的时间中相遇。张九龄在这两句里使用的是前一个意思,说远隔天涯的亲人和我都在同一时间眺望这从海上生起的明月。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