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叙

自叙

吾何以兴念而撰为此书也?予年方十三,家父即授以杨伦《杜诗镜铨》,语予云,杜子美志意宏远,心性桀倔,且多谐趣;嘱予曰:“其人也,天假其时,则显;运命未济,亦不衰。”既长,因予所学,遂以《圣经》为绝世之书。而仅次于圣《诗》者,即为杜诗,每能慰予之大悲大喜。四十年来,涵泳其间,其亲近感激之心,沛然而与日增焉。【νíí】

壬午岁(1942),予缧绁于日寇之囹圄,欲阅《圣经》而不可得,遂索杜诗一部——囊昔文文山(1236—1282)于元人狱中慨然引领而待死,集杜句成诗二百章。予臆可以效法焉——亦不获允。其时于晨昏祷思之中,已默定他日脱身后必所当为之事若干,潜研杜诗即其一也。

丁亥至戊子岁(1947—1948),予再赴哈佛大学教席,授以杜甫行实。诸生喜焉,促予笔削以成编。戊子岁二月,又宣之于耶鲁大学伍德沃(Woodward)讲席。听者亦促予以英文撰为一书。今其书告成,吾之微愿,在增西人于诗圣之新知,借此而于吾国吾民具同情之了解。

此书之成,燕京大学、哈佛大学及哈佛燕京学社与有助焉。学社社长叶理绥(Serge Elisseeff)教授使予得以潜研教习杜诗,尤致谢忱。此书刊印之资,学社一以承之。平日所过从之同侪友于,惠予良多,魏鲁男(James Roland Ware)教授、柯立夫(Francis Woodman Cleaves)教授以所藏罕见之本见示;学社和汉图书馆馆长裘开明(Alfred Kaiming Chiu)博士为予浏览群籍开方便之门;哈佛图书馆主事馆际互借之雷诺兹(Alice Reynolds)女史助予求籍于剑桥;燕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鸿舜君则每以此地不可得之文献资料见惠,此皆予所铭感在心者。【νííí】

此书之成,距今已二载馀。其迟迟未能刊印者,皆因予下笔之际,未能厘清此书之撰,为汉学专门学者欤?为一般读者欤?叶理绥教授揆是而建言,析是书为二卷,一载正文,一载注疏[1]。哈佛大学出版社社长威尔逊(Thomas James Wilson)博士、校理都布森(Eleanor R. Dobson)女史,遣达夫(Chase J. Duffy)女史助予以成此事。是书之文章体制,多得其议谏,予于英谚习语时有扞格,达夫女史亦复一一正之,尤所感念。

吾撰是书,家中百事不问,而吾妻一力担之。是书之题献,固其宜也!吾所欲言者,杜子美已先我得之,曰:

“家贫仰母慈。”[2]

洪煨莲
辛卯岁(1951)九月
剑桥,马萨诸塞

[1] 此卷载杜甫生平行实及诗章之译文。另有注疏一卷行世,哈佛燕京学社资助刊印(剑桥:哈佛大学出版社,刊行于壬辰岁〈1952〉)。 【译者按】今注疏一卷已摘要译出,在此中译本与本文并行,以脚注形式呈现。

[2] 【译者按】引自杜甫《遣兴》。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