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用心方不负三尺讲台

唯有用心方不负三尺讲台

——记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唐颂超教授

人物名片:唐颂超,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材料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国家精品课程和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人;先后3次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曾获上海市育才奖、宝钢教育奖、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等荣誉。

“讲课很生动,有感染力”“认真负责,思路清楚,教学方式新颖”……学生们如此评价他。“爱岗敬业,兢兢业业”“认真负责,勇于奉献”……同事们如此评价他。上海市模范教师、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学名师、宝钢优秀教师奖、华理首届张江树教学名师奖……他从教近40年来获得过的很多荣誉都与“讲台”有关。

三尺讲台就是他的人生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唐颂超教授找到了人生价值的坚实坐标。“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但认真总是可以做出一点事情来。”唐颂超将取得如今的成绩归结为用心的结果,“不管哪个工作都要用心做,花时间去做”。

为人:淡泊名利,尽职尽责

1978年,唐颂超成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考入华东化工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前身)就读高分子化工专业,自此与华理结缘40余载。1982年,唐颂超留校任教,从助教、讲师、副教授到教授,从教研室主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再到学院党委书记,他始终坚持“认真”“做个有心人”。

教学、科研、行政一肩挑,其忙碌可想而知,但是唐颂超却能样样是把“好手”。“这可能与自己什么事情都追求完美有关。”他哪怕写一个报告,排版、标点符号都要很整齐,写电子邮件也要很规范,字体大小、行间距等都要完美。

唐颂超这种事事细心到完美的性格让他在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很多时候,看着好像自己就有这个责任”。在他看来,做高校教育工作,尤其是教学和行政工作,总是要有一些奉献精神才行。“如果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有些事情会很难做。做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必定会牺牲一些个人的时间,但是工作总要有人来做。”

20世纪90年代末,唐颂超参加了一个专业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会议,发现华东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人不在教指委里。“我想这不行。后来我就什么都要参加,尽量都要体现出来。”他当时就跟教指委主任主动请缨,要在实验方面做些事情。每次参加教指委组织的会议,他都会积极介绍华理高分子材料专业相关情况。“后来我们就在教指委占有了一席之地。”他认为,既然做了,就应该担负起责任来,事事还要“做得完美些”。

教师大计,师德为本,而师德之关键在责任。教师是一份“忘我”的职业,只要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教书育人就永远是第一位的。老师的一句话,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唐颂超对待学生就像对待他的孩子一样,觉得自己有责任关心学生的方方面面。这个担子可不轻,而唯有认真、用心才对得起这份“不轻”。“每个人的一天都是24小时,做什么事都不是难的,关键在于是否认真,是否重视。”

在责任和奉献中,唐颂超找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那份荣光和自豪。

为师:以生为本,精益求精

如果说三尺讲台是一个舞台,那么教师就是舞台上的演员。如何让学生喝彩,不仅需要教师本身的感染力,更要懂得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

教授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课程30余年,课时增增减减,但唐颂超始终会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选择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每年选课时,唐颂超教授的课程都是一项大热门。这就是因为他的课注重启发式教学与多媒体互动教学,寓教于乐,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知识,又懂得如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在做科研的过程中,遇到跟课程相关的录像、动画、图片,唐颂超就会收集起来放到课件里面,以求让授课内容形象化。在教学模式上,他一直紧跟前沿,从兴趣小组到小班化、分小组做专题报告,要求多人一组相互配合查文献、写报告。在他主持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高分子材料工程实验课中,唐颂超建立了实验课程网站,编制每个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先后设计开发了8个综合性工程实验项目及设计(创新)型实验,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并最后进行答辩。

“学生在校时学有所获,毕业后学有所用,那便是我们作为老师最感到欣慰的地方。”在教学方法上,他强调高分子材料的工程特征,将高分子材料制品性能与加工过程所产生附加性质的关系的主题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为了让学生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学习,而是能更直观地了解设备运行的过程,唐颂超会想方设法地通过各种渠道带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门,或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教学,或组织参观国际橡塑展览会等展览,或带领学生走入企业进行实践教学。

“如何从学生角度多加考虑,让学生学到知识,让学生听懂,这才是重点。”多年来,唐颂超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把握课程目标,完善教学大纲,提高教学质量,最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课程建设,以学生是否学到知识、是否能够分析工程问题为考核标准,努力让学生全方位地掌握教学内容。

“坚持精益求精、常讲常新,努力把课讲得更深更透”,是唐颂超对自己的要求,而学生收获的是“每次上课都有一种新鲜感、兴奋感”。

为学:教改先锋,甘为人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怎样才能培养适合新时代的人才?这是唐颂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世界范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迅猛,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从而培养出适应新时代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离不开课程教材体系的建设。30多年来,唐颂超对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持续改革和实践,加强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并将工程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强化工程教育内涵,进一步完善体现工程特色的高分子材料工程课程体系。

2000年,唐颂超主编的教材《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首次出版,如今已是第三版。他利用3次主编专业教材的契机,认真梳理更新教学内容,以“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材料制品性能”为主线,增加部分生产的实例及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该教材曾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轻工业优秀教材奖。现今全国100多所高校在使用该教材,一年印刷两次,这种印刷量在专业课本中也是十分少见的。

除了教材,唐颂超重点建设了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实验课程。他将高分子化学、物理、成型加工实验组合起来建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工程能力及创新意识,重点突出高分子专业的特色。该课程在2010年获评国家精品课程,当时是全国300多所高校中唯一一门获评为国家精品课程的实验课。依托该实验课程而形成的经验,连续3届获评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华东理工大学材料实验教学中心也在2008年被评为上海市实验中心,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保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在教学教研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唐颂超甘为人梯,把从教以来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

作为材料类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基地的负责人,唐颂超全面制订和实施了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方案,从教学课件制作、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并通过课程、教材、实验、专业等建设,引导中青年教师传承教学团队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团队成员均能独立承担核心课程的教学,分别形成了由8人和5人组成的优秀教学梯队,并已有3名青年教师晋升为教授。团队所授的专业核心课程已全部成为优质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上海市级精品课程3门、上海市重点课程1门。

在唐颂超眼里,作为一个大学教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而作为“双肩挑”的干部,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做好牺牲一切利益的准备。唐颂超在华理执教的近40年韶华就是最好的印证。

(本文原载于2019年3月18日华东理工大学新闻网)

【心语思】

作为大学教师,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而作为“双肩挑”的干部,要有勇于奉献的精神,要做好牺牲一切利益的准备。

不管哪个工作都要用心做,花时间去做。人的能力有高有低,但认真总是可以做出一点事情来的。

学生在校时学有所获,毕业后学有所用,那便是我们作为老师最感到欣慰的地方。

  1. 记者李强采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