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劝学篇——修养品德,读书有法

第二辑 劝学篇——修养品德,读书有法

曾国藩一生时刻不忘读书,他认为读书只为两件事:一是修养品德,讲求诚信、政绩、修身、齐家之道,以求无愧于父母;二是精研学业,努力学习诗词文章作法,以求保护自己。他还说,读书,要有志气、见识、恒心。

致诸弟:学问总以有恒为主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前月寄信,想已接到。余蒙祖宗遗泽、祖父教训,幸得科名,内顾无所忧,外遇无不如意,一无所觖矣。所望者,再得诸弟强立,同心一力,何患令名之不显?何患家运之不兴?欲别立课程,多讲规条,使诸弟遵而行之,又恐诸弟习见而生厌心;欲默默而不言,又非长兄督责之道。是以往年常示诸弟以课程,近来则只教以有恒二字。所望于诸弟者,但将诸弟每月功课写明告我,则我心大慰矣。

乃诸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之业写明,乃好言家事及京中诸事。此时家中重庆,外事又有我料理,诸弟一概不管可也。以后写信,但将每月作诗几首,作文几首,看书几卷,详细告我,则我欢喜无量。诸弟或能为科名中人,或能为学问中人,其为父母之令子一也,我之欢喜一也。慎弗以科名稍迟,而遂谓无可自立也。如霞仙今日之身份,则比等闲之秀才高矣。若学问愈进,身份愈高,则等闲之举人、进士又不足论矣。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兄往年极无恒,近年略好,而犹未纯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则无一日间断。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论。自七月起至今,已看过《王荆公文集》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百卷,皆朱笔加圈批。虽极忙,亦须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

明年肄业之所,不知已有定否?或在家,或在外,无不可者。谓在家不可用功,此巧于卸责者也。吾今在京,日日事务纷冗,而犹可以不间断,况家中万万不及此间之纷冗乎!树堂、筠仙自十月起,每十日作文一首,每日看书十五页,亦极有恒。诸弟试将朱子《纲目》过笔圈点,定以有恒,不过数月即圈完矣。若看注疏,每经亦不过数月即完。切勿以家中有事而间断看书之课,又弗以考试将近而间断看书之课。虽走路之日,到店亦可看;考试之日,出场亦可看也。兄日夜悬望,独此有恒二字告诸弟,伏愿诸弟刻刻留心。幸甚幸甚!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上个月寄去的信,想必已经收到了吧。我承蒙祖宗遗留的恩泽、祖父的教训,幸运地考取了科举功名,现在内心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外面也没有什么不如意的,这样的一生我也别无他求。我现在所希望的就是各位弟弟能够自立自强,同心协力,这样一来还怕不能扬名吗?还怕家业不能兴旺吗?我最近想要另外开设些课程,多讲一些规矩,让各位弟弟遵循而行事,又害怕各位弟弟看见这些规矩而厌恶;想要闭口不说,又怕不能尽到哥哥督促弟弟的责任。因此往年都要告诉各位弟弟具体该学些什么课程,近来只能教给你们“有恒”两字。我对各位弟弟的希望,就是你们把每月的功课写信明白告诉我,这样就是我心中最大的安慰了。

可是各位弟弟每次写信,从不将自己的学业情况详细在信里写明,只是喜欢说些家里的事情和京城的事情。现在家中大小的事情都由父母大人出面操持,外面的事情也由我来打理,各位弟弟完全可以不用管。因此以后写信,只要将你们每月作几首诗、几篇作文,看几卷书,详细告诉我,就会让我十分高兴。各位弟弟或许可以成为科名中人,也或许可以成为学问中的人,但凡为父母的对待自己的子女都一样,我心中也是一样喜欢各位弟弟。千万要慎重,不要认为取得科名晚了,就说自己不行。就像霞仙一样,如今的身份比一般的秀才都高。如果学问再长进,身份会更高,一般的举人、进士就不足称道了。

学海无涯,是没有尽头的,总要以有恒为主。

为兄往年就极其缺乏恒心,近几年情况稍微好些,但依旧没有达到成熟的境界。从七月一日到今天,从没间断过,每天都临帖写一百个字,抄书一百个字,看书最少二十页,多的就不说了。从七月开始到今天已经看了《王荆公文集》一百卷,《归震川文集》四十卷,《诗经大全》二十卷,《后汉书》一百卷,都用红笔加上圈点进行了批注。虽然很忙,也要保证完成每天的功课,不要因为昨天耽误了而今天来补做,也不要因为明天有事情而今天就预先做完。各位弟弟如果能够有如此恒心,即使像四弟这样中等的才智,也会有所成就,更何况六弟、九弟这种上等的才智呢?

明年学习的地方不知道定下来没有。或者在家,或者在外,都是可以的。说在家不能用功读书,这不过是推卸责任的借口。我在京城,每天都有繁忙的事情,但我一样坚持读书,从来没有间断过,何况家中的事情也不像我这里的这么繁杂!树堂、筠仙两人从十月起,每十天写一篇文章,每天看十五页书,也是极其有恒心的。各位弟弟试着将朱子《纲目》用笔圈点,只要有恒心,没几个月就可以圈点完。如果看注疏,每部经书也不过几个月就可以看完。千万不要以家里的琐事为由而将看书间断,更不要以考试将近为借口而间断看书。即使是在路途中,或者出门在外,住在旅店也一样可以看书;即使面临考试,等到考试结束后也可以看。为兄我日夜都期望这件事,只有将“有恒”两个字告诫弟弟。衷心希望弟弟要时刻留心二字,深悟其中的道理。

殷切希望殷切希望!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解读】

曾国藩从读书人的角度出发,谈“志”“识”“恒”三者的关系。因为有志向,所以与俗不同;因为有学识,所以眼界应当开阔;因为有恒心,所以才能把事情做成。这三者缺一不可。在家书中,曾国藩告诫诸位兄弟现在想有见识的目标不是一下能达到的,至于有志向,有恒心,则是你们自己努力的事。由此可见,曾国藩把自己的人生看做一个系统,把一个人成功的因素,分析得很清楚。

在曾国藩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不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因为志向是人前进的动力。一个人的志向并不是先天的,而是后天在生活中建立的,特别是在平庸的生活中,在对琐碎事物的不满中形成的。曾国藩同样也是在平庸的生活中醒悟的。所以他强调“学以立志”,即学为立身行事之本。

自道光二十年至道光二十七年,曾国藩一直在翰林院供职。翰林院是“读书养望”的地方,他在这段时间里,从经史、文学、军事、经世之学等方面充实自己的学问。在家书中,他多次写到自己的读书生活,称自己“日以读书为业”,早起温经,饭后读史,下半日阅诗文。他说:能得外差,固为幸事;即不得差,也可读书,不染尘埃。

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在家书中劝慰弟弟说:“有志气决不甘居下游;有见识就明白学无止境,不敢以一得自满自足,如河伯观海、井蛙窥天,都是无知;有恒心就没有不成功的事。做到这三点,就定能成大事。”并在“五箴”中的“有恒箴”中着重说了贵恒的重要性。强调一个人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首尾不懈。“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的确如此,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古代“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就是有恒的典型,而且使今人受益良多。所以说只有领悟了事情的精华,才能够从中找出灵感,所谓熟能生巧,但如果没有坚持去了解事物,就根本不可能真正认识事物的本质。

纵观古今,人们一直追求成功,而真正能达到目的的人,古今并无不同,靠的都是有恒心、有志气和博闻广见的知识储备。那种希望快速成功而不付出努力的幻想,最终只能是南柯一梦。

曾国藩所说“有志、有识、有恒”,不仅仅是针对学习而言,其实也概括了一切成功所具有的基本因素,对我们而言,未尝没有借鉴作用。

致诸弟: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美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余平生科名极为顺遂,惟小考七次始售。然每次不进,未尝敢出一怨言,但深愧自己试场之诗文太丑而已。至今思之,如芒在背。当时之不敢怨言,诸弟问父亲、叔父及朱尧阶便知。盖场屋之中,只有文丑而侥幸者,断无文佳而埋没者,此一定之理也。

三房十四叔非不勤读,只为傲气太胜,自满自足,遂不能有所成。京城之中,亦多有自满之人,识者见之,发一冷笑而已。又有当名士者,鄙科名为粪土,或好作诗古文,或好讲考据,或好谈理学,嚣嚣然自以为压倒一切矣。自识者观之,彼其所造曾无几何,亦足发一冷笑而已。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冷笑,乃有进步也。诸弟平日皆恂恂退让,第累年小试不售,恐因愤激之久,致生骄惰之心,故特作书戒之。务望细思吾言而深省焉,幸甚幸甚!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廿一日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我们研究学问的最重要是虚心。我经常看见朋友中有好的人才,往往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傲视一切人,动不动就说别人不如自己。见了乡墨便说乡墨不通,见了会墨便说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没有入学的人就骂学院。平心而论,他自己所写的诗文,实在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不但没有超过别人的地方,而且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只是因为不愿用对待别人的态度反过来衡量自己,便感觉别人不行。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获取成功的人。傲气既然如此大,当然不能进步,所以一生潦倒,没有一寸长进。

我平生在科名方面,非常顺利,只是小考考了七次才成功。然而每次不能考中的时候,没有说过一句怨言,只是深感自己的考试诗文太丑陋而已。如今想起来,就好像芒刺在背。那时候之所以不敢发怨言,弟弟问父亲、叔父和朱尧阶便知道原因了。考场中只有因为文章丑陋侥幸得中的,绝对没有因为文章好而被埋没的,这有一定的道理。

三房十四叔不是因为不勤奋读书,只是因为傲气太盛,自满自足,才一事无成。在京城中也有许多自满的人,认识他们的人,只是冷笑一声而已。又有所谓名士,把科名视为粪土一样,或者喜欢写些古诗,或者搞点考据,或者好讲理学,沸沸扬扬自以为是压倒一切。

有知识的人见了,认为他们没有多少成就,只好冷笑一声而已。我们要用功,先要去掉傲气,力戒自满,不被别人所冷笑,才会有进步。众弟弟平时都谨慎退让,但多年来小考都没有考中,恐怕是因为长久的愤怒,导致骄傲懒惰习气的产生,所以特别写信告诫,请务必想一想我说的话而仔细反省自己,殷切希望殷切希望!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

【解读】

曾国藩告诫子弟为学者要懂得谦虚。在他看来,谦虚是一种美德,能够做到谦虚的人就能得到别人的友善和关心,从而为取得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要知道人生的道路崎岖坎坷,要想克服一切苦难,就要明白退一步之法。为人处世更是如此,应该有谦让三分的胸襟和美德,这样你才能安身立命。

曾国藩正是因为虚心求学,才得以拥有以后的官位成就,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他进入翰林院以后与唐鉴和倭仁的交往。

唐鉴是曾国藩的湖南同乡,也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唐鉴在从江宁藩司调京任太常寺卿的时候,道光皇帝曾经在乾清门接见他,当时身为翰林院检讨的曾国藩,就侍奉在道光皇帝的旁边。道光皇帝对唐鉴治朱子之学的成就极为赞赏,对他能按“圣学”的教导努力躬行尤其称道,说他是朝廷官员的楷模。因此,曾国藩对唐鉴感到非常羡慕和好奇,于是以弟子的身份主动到唐鉴家拜访,恭恭敬敬地当面向他请教读书修身之道。

当时,唐鉴已经年过花甲,看到曾国藩这位同乡后辈这样谦恭好学,很是高兴。他对曾国藩更是一见如故,悉心指教。

曾国藩向唐鉴请教读书、修身的要诀,唐鉴告诉他,读书应当以《宋子全集》为正宗。这本书是修身的重要典籍,万不可看做是八股文章之类的晋升之阶,必须悉心体会,融会贯通,尤其必须努力躬行。关于修身,唐鉴提出了“整齐严肃,主一无适”八个字,让曾国藩作为要诀,并做到整齐于外,主一于内。至于读书的方法,唐鉴认为书不在于读得多,而在于读得精,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要专攻一经。一经精通之后,再旁及其他经典。唐鉴还指点曾国藩说,学问只有三个门类,即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辞章之学。而三者之中,义理之学最是带有根本性的,其他两种学问都要靠义理来统率。曾国藩因此受益匪浅。

此外,曾国藩还告诫人不能过于自满,不能去妄加评价别人和嘲笑别人,因为在他看来,只有做到超过孔子这样古人的学问,才能评判是非曲直。

而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正是拥有这种虚怀若谷的精神,才拥有了更多的智慧。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当代的人更应如此。

致诸弟:唯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原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廿七日接信,快畅之至,以信多而处处详明也。四弟七夕诗甚佳,已详批诗后;从此多作诗亦甚好,但须有志有恒,乃有成就耳。余于诗亦有工夫,恨当世无韩昌黎及苏黄一辈人可与发吾狂言者。但人事太多,故不常作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敢忘之耳。

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昔某官有一门生为本省学政,托以两孙,当面拜为门生。后其两孙岁考临场大病,科考丁艰,竟不入学。数年后两孙乃皆入,其长者仍得两榜。此可见早迟之际,时刻皆有前定,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万不可稍生妄想。六弟天分较诸弟更高,今年受黜,未免愤怨,然及此正可困心横虑,大加卧薪尝胆之功,切不可因愤废学。

九弟劝我治家之法,甚有道理,喜甚慰甚!自荆七遣去后,家中亦甚整齐,待率五归家便知。《书》曰:“非知之艰,行之维艰。”九弟所言之理,亦我所深知者,但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若神明耳。自此后,当以九弟言书诸绅,而刻刻警省。季弟天性笃厚,诚如四弟所云“乐何如之”!求我示读书之法,及进德之道。另纸开示。余不具,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廿九日

【译文】

四位老弟左右:

昨天收到二十七日的来信,非常高兴,因为信长而所写的事情处处详细明白。四弟七夕诗写得很好,我已将意见详细批注在诗的后面。以后多写诗也好,但要有志有恒,才能有所成就。我对于写诗也下了不少工夫,只恨现在没有像韩昌黎和苏轼、黄庭坚那样的人听我写诗吟诗。何况人事应酬太多,所以不经常写诗;用心思索,则无时无刻不敢忘记。

我们这些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件事靠得住。进德就是指孝、悌、仁、义的品德;修业是指写诗作文写字的本领。这两件事都由我做主,得进一尺,便是我自己的一尺;得进一寸,便是我自己的一寸。今天进一分德,就像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存了一分钱。德业共进,那么家业一天比一天兴旺。

至于富贵功名,都由天定,一点也不能自主。过去有一位官员有个门生是本省学政,专门管科举考试,这位官员就把自己的两个孙儿托付给他,拜门生为师。后来他的两个孙子在考试之前患了大病,到了科考又因为父母去世而不能缺孝,没有进学。几年后,两人才都入了学,其中大孙子还连中两榜。可见入学迟早、入学时间都是生前注定的。能不能尽力而为在于自己,能否考中就得听天由命,千万不可妄想。六弟的天分比诸位弟弟更高些,今年没有考中,也不要怨天尤人。正好现在可以将自己衡量一番,加强卧薪尝胆的工夫,千万不可因气愤而废弃学习。

九弟劝我治家的方法,很有道理,这很让我欣慰。自从把荆七派去以后,家里也很整齐,等率五回来后就知道了。《书》中说:“不是认识事物难,而是认识了去实行更难。”九弟所说的道理,也是我深有体会的,但为人不能庄严威厉,使人望去像神一样。从此以后,我把九弟的话作为座右铭,时刻警告反省自己。季弟天性笃厚,正如四弟所说的,竟能如此快乐!让我告诉读书的方法和增进道德修养的途径,我写在另外的纸上。其他的就不多写了,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解读】

每个人读书都有自己的目的,或想跻身仕途,或想发家致富,或想陶冶性情,或想消遣自娱,或想著书立说以警后人,正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曾国藩虽然是通过科举考试而获得官位进而得以升迁的,但他对钳制心智、残害性情的科举制度却贬损有加,他主张治学的目的应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进德与修业。

曾国藩一生以“敬德修业”四个字来不断勉励自己,激励自己去积极思考和做事,以求自己的不断进步。从“湘军首领”到“中兴功臣”,曾国藩可谓是成就了一生的事业。这与他的不断进取是息息相关的。这也体现了他的自我修养的能力。正如他在给诸弟的信中说:我们读书只为了两件事:一是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以无愧于此生;二是修习学业的事情,学习记忆诵读辞章的方法,来保护自己以自强自立。

由此可见,曾国藩把学习作为提高个人修养的基本要求,将“敬德修业”当做自己进步的基础。在他看来,要想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要积极进取,没有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难以成就大事。

一方面,曾国藩继承了先秦孔子、孟子、墨子的观点,认为读书是为了提高品德情操,增长知识才干,使自己成为“贤人”“君子”以至“圣人”。另一方面,秉承宋朝朱熹之学说,主张读书要“明天理”。从孔子到朱熹,都反对为个人消遣和利禄名誉读书。但他又不拘泥于朱熹的“性命”“道德”空谈,而继承宋朝陈亮“经世致用”之说,认为读书大则可以报国为民,小则可修业谋生,以自卫其身。

因此,在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上,曾国藩在继承古代各种观点的合理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较为客观、切合实际的新的读书观。他明白表示自己读书不计较荣辱得失,而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卫身谋生是人最起码的生理需要,它与追求功名利禄有着本质的不同,曾国藩反对为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而读书,因此,他认为读书以报国为民为最终目的。

如今,生活中有以读书为混文凭的人,以读书为混官的人,以读书为时髦、装饰的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杜绝的,而应懂得: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致泽儿:读书要明事理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二十九、三十号两禀,得悉《书经》注疏看《商书》已毕。《书经》注疏颇庸陋,不如《诗经》之该博。我朝儒者,如阎百诗、姚姬传诸公皆辨别古文《尚书》之伪。孔安国之传,亦伪作也。盖秦燔书后,汉代伏生所传,欧阳及大小夏侯所习,皆仅二十八篇,所谓今文《尚书》者也。厥后孔安国家有古文《尚书》,多十余篇,遭巫蛊之事,未得立于学官,不传于世。厥后张霸有《尚书》百两篇,亦不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作古文《尚书》注解,亦不传于世。至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孔安国传,自六朝唐宋以来承之,即今通行之本也。自吴才老及朱子、梅鼎祚、归震川,皆疑其为伪。至阎百诗遂专著一书以痛辨之,名曰《疏证》。自是辨之者数十家,人人皆称伪古文、伪孔氏也。《日知录》中略著其原委。王西庄、孔渊如、江艮庭三家皆详言之(《皇清经解》中皆有江书,不足观)。此亦《六经》中一大案,不可不知也。

尔读书记性平常,此不足虑。所虑者,第一怕无恒,第二怕随笔点过一遍,并未看得明白。此却是大病。若实看明白了,久之必得些滋味,寸心若有怡悦之境,则自略记得矣。尔不必求记,却宜求个明白。

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余圈过之《通鉴》,暂不必讲,恐污坏耳。尔每日起得早否?并问。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刚收到你二十九、三十日寄来的两封信,得知你已经将《书经》注疏中的《商书》看完。《书经》注疏的内容通俗易懂,不像《诗经》的博大深奥。我朝大儒,如阎百诗、姚姬传等人都辨别古文《尚书》是伪书,孔安国所传的,也是伪作。

自秦代经历焚书坑儒的灾难以后,汉代伏生所写的传记,欧阳和大小夏侯所讲授的,只有二十八篇,就是所谓的今文《尚书》。此后孔安国搜集整理古文《尚书》十几篇,但都因为遭受巫蛊之祸而不能立于学官,所以无法流传后世。后来张霸又有《尚书》一百零二篇,同样也没有流传于世。后汉贾逵、马、郑所作的古文《尚书》注解,也不能流传于世。直到东晋梅颐始献古文《尚书》,并声称这本书是孔安国所传,所以这个版本自从六朝唐宋就一直传承到今天,也就是现在的通行本。吴才老和朱子、梅鼎祚、归震川,都怀疑它是伪作。到了阎百诗才专门写了一本痛加辩驳的书,书名为《疏证》。这以后辨别真伪的有几十家,每个人都认为这些是伪古文、伪孔氏。《日知录》一书中略知这其中的原因,王西庄、孙渊如、江艮庭三家讲得都很详细(《皇清经解》中有江书,不值得一看)。这也是《六经》中的一桩大案件,有必要详细了解知道。

你从小记忆力就很平常,这不值得忧虑。你所该担心的第一是“无恒”,第二是怕随意粗览一遍,并不作细致的研读和理解,这可是很大的毛病。如果真的看明白了,时间久了就会领会其中的滋味,自然就会达到一种心旷神怡的境界。这时候就可以用笔记录下来,也可以不强求自己一定要笔录,但一定要弄清文意,深刻理解。

目前邓先生讲书,仍请讲《周易折中》。我圈阅过的《通鉴》暂时可以不用讲解,总担心把书弄脏弄坏。你每天起得早吗?顺便问一下,此谕,涤生手示。

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辰刻

【解读】

读书是要讲究方法的。有兴趣,还要有激情,在读的过程中要充满兴趣和激情,但这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细读,尽量弄懂其中的含义和道理。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希望纪泽做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并不指望他当大官。他教给儿子读书的方法是: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除读四书五经外,还要读《史》《汉》《庄》《韩》《文选》《说文》《孙武子》《古文辞类纂》。他勉励儿子,读书记忆力差点不要紧,主要在有恒。他给儿子命题,要他按题作文寄到军中来。每次寄来的文章,他都仔细批阅后再寄回去。由此可见,这倾注了一个做父亲的望子成龙的迫切希望。

《三字经》说:“子不教,父之过。”此话足以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曾国藩本是个读书出身的人,对读书的认识很深,他觉得只有读书才是人生最好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使人更通情达理。因此,他作为一个父亲,在家书中鼓励纪鸿儿“做个读书明理的君子”,同时,他还在信中对两个儿子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封建社会中,读书求学的目的一般都是“学而优则仕”,即以读书为途径,经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如果有了功名,授了官职,那就志得意满,所谓光宗耀祖,门第生辉。为了能通过科举考试,天下读书人不惜放弃真正的经世致用之学,而苦心钻研枯燥空洞、毫无意义的八股文章。一旦十年寒窗苦读换来入仕前程,那些所读所学也就尽皆抛于脑后,坐享人间繁华,挥霍无度了。

清康熙帝说:“读书以明理为要。”但是如何作到明事理?首先,应明白书中所讲道理。这道理是否正确,必须心中有数。然后站在书上读,不做书的奴隶。

人立于社会,在社会中生活,一切学问,不管多么高明,都离不开与人打交道。所以,只有多读书,才能熟悉人情世故,应对各种事物。

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意为:真正弄懂了世上任何一件事情的本质,就是一门精深的学问;任一人情世故能被处理得和谐、圆融,就是一篇美丽的文章。

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事物,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地球为什么是椭圆的,人为何是高级动物而不是猪和狗,我们为什么要吃饭……这些貌似简单的东西,若真要让你说出其中的缘由,可谓一件难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多读书,用探索的精神去追问,那么一定会知道事情的答案。

怕就怕博而不精,知之而不甚懂,似是而非,对知识的概念模糊,缺乏钻研的精神,这对做学问不利,也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个时期内,在一个大的环境内,我们只能着重选择很少的事情去做,而且要能不厌其烦地去做,这样才能把一件事情做好,反之则做不好。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有一次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他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老师并不在家。他并不气馁,而是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他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难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遐迩闻名的散文家!

所以说,若想真正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绝非一日之功可成,这不仅需要一个人品德优良、心胸开阔,而且还需要这个人聪明好学、知识渊博。

致两儿: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今日专人送家信,甫经成行,又接王辉四等带来四月初十之信(尔与澄叔各一件),藉悉一切。

尔近来写字,总失之薄弱,骨力不坚劲,墨气不丰腴,与尔身体向来轻字之弊正是一路毛病。尔当用油纸摹颜字之《郭家庙》、柳字之《琅琊碑》、《玄秘塔》,以药其病。日日留心,专从厚重二字上用工。否则字质太薄,即体质亦因之更轻矣。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即以余生平言之,三十岁前最好吃烟,片刻不离,至道光壬寅十一月廿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吃。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无恒,近五年深以为戒,现在大小事均尚有恒。即此二端,可见无事不可变也。

尔于厚重二字,须立志变改。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满叔四信偶忘送,故特由驿补发。此嘱。涤生示。

同治元年四月廿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今天专门派人送信回家,刚要出发,正好又接到王辉四带来的四月初十寄来的信(你和澄叔的各一封),从信中得知一切。

你最近写字的功力总是太薄弱,骨力不够强劲,墨气也不够丰腴,就像你的身体一样,一直都存在轻弱无力的毛病。你应该用油纸临摹颜体的《郭家庙》,柳体的《琅琊碑》、《玄秘塔》,以此来锻炼笔力,弥补自己的不足。你要每天留心,专心在“厚重”两字上下工夫。否则字的本质过于薄弱,体质就会因此而显得虚弱了。

人的气质本是天生的,早就有了定数,是难以轻易改变的,只有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气质。在古代擅长相面的人,都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要想求得变骨相的方法,必须先立下坚定不移的志向。

以我的生平举例,三十岁前爱好吸烟,每天抽水烟,没有一刻间断,后来从道光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开始,立志戒烟,到今天都没再抽烟。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没有恒心,近来五年深深以此为戒,现在大小事情都能持之以恒。就从这两点来看,可见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改变的。

你必须在“厚重”二字上,立志苦下工夫。古人说服金丹可以换骨,我认为人的立志就是那颗金丹!满叔的四封信偶然忘记了送去,所以特别由驿站补送回去。此嘱。涤生示。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

【解读】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说,人的气质,是先天生成的,本身是难以改变的,只有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古人也曾说过一句极为精辟的话:“书味深者,面自粹润。”意思是说,读书体味得深的人,面容自然纯粹、滋润。

曾国藩一生以儒家为本,杂以百家为用。各家思想,几乎在他每个时期都有体现。但是,随着形势、处境和地位的变化,曾国藩不断调整自己,各家学说在他思想中体现得强弱程度又有所不同,这正反映了他善于运用各家学说的“权变”之术。

曾国藩早年在京城时信奉儒家,治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时采用法家,晚年功成名就后则转向了老庄的道家。曾国藩扎实的儒学功底,是在做京官这个时期打下的。他用程朱理学这块敲门砖敲开了做官的大门之后,并没有把它丢在一边,而是对它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新的环境里,他得到了唐鉴、倭仁等理学大师的点拨,登堂入室,其理学素养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身心修养在儒家是一种“内圣”的功夫,通过这种克己的“内圣”功夫,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之目的。他还发挥了儒家的“外王”之道,主张经世致用。曾国藩对儒学,尤其是对程朱理学的深入研究,是他这个时期的重要思想特点,而对于这一套理论、方法的运用,则贯穿于他整个一生。

太平天国起,曾国藩临危受命,组织湘军镇压农民起义。在这个时期,尤为鲜明地表现出他对法家严刑峻法思想主张的推崇。他提出要“纯用重典”,认为非采取烈火般的手段不能为治。他的老庄思想,始终都有表露。他常表示,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当太平天国败局已定,湘军军事行动即将大功告成之时,这种思想愈益强烈,一种兔死狗烹的危机感时常萦绕在他心头。他写信给弟弟说,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要将权位推让几成,才能保持晚节,天京攻陷之后,曾国藩便立即遣散湘军,并作功成身退的打算,以免除清政府的猜忌。

可见读书使曾国藩一生三变,甚至说是一生多变。在他看来,只要能每天都有新的进步,百倍用功,就不怕不能变化气质,超乎凡人,达到圣人的境界。

致泽儿: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八月一日,刘曾撰来营,接尔第二号信并薛晓帆信,得悉家中四宅平定,至以为慰。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尔现读《离娄》,即如《离娄》首章“上无道揆,下无法守”,吾往年读之,亦无甚警惕。近岁在外办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许,从心而不从法,则下凌上矣。“爱人不亲”章,往年读之,不甚亲切。近岁阅历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此切己体察之一端也。涵泳二字,最不易识,余尝以意测之。曰:涵者,如春雨之润花,如清渠之溉稻。雨之润花,过小则难透,过大则离披,适中则涵濡而滋液;清渠之溉稻,过小则枯槁,过多则伤涝,适中则涵养而浡兴。(泳者,如鱼之游水,如人之濯足。)程子谓鱼跃于渊,活泼泼地;庄子言濠梁观鱼,安知非乐?此鱼水之快也。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之句,苏子瞻有夜卧濯足诗,有浴罢诗,亦人性乐水者之一快也。善读书者,须视书如水,而视此心如花如稻如鱼如濯足,则涵泳二字,庶可得之于意言之表。尔读书易于解说文义,却不甚能深入,可就朱子涵泳体察二语悉心求之。

邹叔明新刊地图甚好。余寄书左季翁,托购致十副。尔收得后,可好藏之。薛晓帆银百两宜璧还。余有复信,可并交季翁也。此嘱。父涤生字。

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八月初一,刘曾撰来到军营,带来了你的第二封信和薛晓帆的一封信,得知家中四宅都平安无事,心中感到十分高兴。

你虽然在读《四书》,但却没有什么心得体会,原因是不能作到虚心涵泳,深切体察。这两句话说的是朱子教人读书的方法,而且最为精辟。你现在读《离娄》,就应当用心体会,就应当像《离娄》第一章的“上无道揆,下无法守”。我当初读到这里也没有深入理解。这些年在外办事,才知道处于高位的人必须遵守道德,处于低位的人应当遵守法规。如果每个人都以遵守道德自居,只从心愿出发而不遵守法律,就会以下凌上。“爱人不亲”这一章,以前我读到这一章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贴切的,近些年来阅历渐渐深了,才明白治人者不能治人,是因为智力不够的原因,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涵泳二字的含义,理解起来很困难。我曾解释说:涵者,就像春雨滋润鲜花,又像清澈的渠水浇灌稻田。雨水滋润鲜花,太少了就不容易浇透,太多了就会全部倒下,不多不少才能使花儿得到充足的水分;渠水灌溉稻秧,太少了稻秧就会因缺水而枯死,太多了就会造成洪灾,不多不少才能使稻秧茁壮成长。泳者,就像鱼儿嬉戏于水中,像人在水中洗脚。程子说鱼跃进水潭,非常活跃;庄子说,在濠梁上看鱼,怎么知道它不快乐?这是鱼在水中的快乐。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的语句,苏子瞻有夜卧洗足诗,还有浴罢诗,这些诗句都是人天性喜欢水的一种快乐。善于读书的人,必须把书看做水,而把这种心情看做鲜花、稻秧、鱼儿、洗足之类的事物,这样对涵泳二字,就能有所体会了。你读书时,单纯理解书中的意义是很容易的,但往往却不能深刻体会。希望你能从朱子的涵泳、体察这两句话,体会读书的要点,用心追求更高的境界。

邹叔明新刊刻的地图十分好。我给左季翁寄了信,拜托他购买十张,你收到后,一定要好好收藏。薛晓帆的一百两银子应当按时还给他。我有回信,请你转交给左季翁。再次嘱咐。父涤生字。

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

【解读】

曾国藩视书如水,人心如花、如稻、如鱼,而虚心涵泳的道理,既是读书的意境,也是读书的趣味,其实这也是读书读到深远处,物我两忘的一种境界。

将心以花、稻谷、鱼的感受来体验生活,实际上是读书读到深处的意味和趣味。在古代,有“书癖”“书痴”“书颠”的称呼,认为“读书便佳”“读书最乐”,甚至以为“有工夫读书,可谓福气”,这些都是指轻松悠闲的读书而言。

陶渊明有“好读书,不求甚解”,即是随心而读并不很费力的意思。庾信所云“书卷满床头”,老杜所云“散乱床上书”“身外满床书”,便都说明读书时也不必总是正襟危坐,大可随便一些,枕上也可以读书。孟浩然有“日长闻读书”句,黄庭坚有“日长宜读书”句,是悠闲读书,显然又有打发时光和消遣的意味。这种轻松悠闲的随心而读,或即古人所说的“老闲犹有”的“读书心”。

当然,古时也有一些士子为科举考试而头悬梁、锥刺股,使读书成为了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虽然这能体现出古人的刻苦,但却是极不正常之读书。如今,我们生活中也有古人那样的事例,多数人为了升学而拼命读书,使读书成为了大苦事。

其实,读书应该是出于一种爱好,是生活或生命的需要,是一种乐事,然而现今更多的人读书都带有太强的功利性。有的为了求职、升官、做生意,甚至有的为了面子而讨好上司或异性,各怀明确而迫切的目的,自然也就谈不上读书之乐了。

还有些人,读了几本书就希望能得到收益和好处,甚至读了一本书就想得到相应的回报,把读书当做了付出和牺牲,这种心境自然也绝无轻松与兴趣可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读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经过前两种境界的熏陶,才能有朝一日,达到第三种境界。

致泽儿: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二月十三日禀并《闻人赋》一首,俱悉家中各宅平安。

尔于小学训诂颇识古人源流,而文章又窥见汉魏六朝之门径,欣慰无已。余尝怪国朝大儒如戴东原、钱辛楣、段懋堂、王怀祖诸老,其小学训诂实能超越近古,直逼汉唐,而文章不能追寻古人深处,达于本而阂于末,知其一而昧其二,颇所不解。私窃有志,欲以戴、钱、段、王之训诂,发为班、张、左、郭之文章(晋人左思、郭璞小学最深,文章亦逼两汉,潘、陆不及也)。久事戎行,斯愿莫遂,若尔曹能成我未竟之志,则至乐莫大乎是。即日当批改付归。

尔既得此津筏,以后便当专心一志,以精确之训诂,作古茂之文章。由班、张、左、郭上而扬、马而《庄》、《骚》而《六经》,靡不息息相通,下而潘、陆而任、沈而江、鲍、徐、庾,则词愈杂,气愈薄,而训诂之道衰矣。至韩昌黎出,乃由班、张、扬、马而上跻《六经》,其训诂亦甚精当。尔试观《南海神庙碑》、《送郑尚书序》诸篇,则知韩文实与汉赋相近。又观《祭张署文》、《平淮西碑》诸篇,则知韩文实与《诗经》相近。近世学韩文者,皆不知其与扬、马、班、张一鼻孔出气。尔能参透此中消息,则几矣。

尔阅看书籍颇多,然成诵者太少,亦是一短。嗣后宜将《文选》最惬意者熟读,以能背诵为断,如《两都赋》、《西征赋》、《芜城赋》及《九辩》、《解嘲》之类皆宜熟读。《选》后之文,如《与杨遵彦书》(徐)、《哀江南赋》(庾)亦宜熟读。又经世之文如马贵与《文献通考》序二十四首,天文如丹元子之《步天歌》(《文献通考》载之,《五礼通考》载之),地理如顾祖禹之《州域形势叙》(见《方舆纪要》首数卷,低一格者不必读,高一格者可读,其排列某州某郡无文气者亦不必读)。以上所选文七篇三种,尔与纪鸿儿皆当手抄熟读,互相背诵,将来父子相见,余亦课尔等背诵也。

尔拟以四月来皖,余亦甚望尔来,教尔以文。唯长江风波,颇不放心,又恐往返途中抛荒学业,尔禀请尔母及澄叔酌示。如四月起程,则只带袁婿及金二甥同来,如八九月起程,则奉母及弟妹妻女合家同来,到皖住数月,孰归孰留,再行商酌。

目下皖北贼犯湖北,皖南贼犯江西,今年上半年必不安静,下半年或当稍胜。尔若于四月来谒,舟中宜十分稳慎,如八月来,则余派大船至湘潭迎接可也。余详日记中,尔送澄叔一阅,不另函矣。涤生手示。

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近日收到了你二月十三日写来的信,另外附一首《闻人赋》在其中,得知家中一切平安。

你在小学训诂方面颇识古人渊源,从你所写的文章中就可以看出你已经寻找到了汉魏六朝的门路,我的确很欣慰。我曾对本朝的大儒比如戴东原、钱辛楣、段懋堂、王怀祖等老一辈人感到很怪异,觉得他们的小学训诂水平尽管能超越近古人,甚至可以接近汉唐的水平,但是写文章却不能追求古人文章中所表达的深刻含义,能够达到本质,而又被阻止在末端,只能略知其中一二,对此我十分不解。我曾经暗自立下志向,要汲取戴、钱、段、王他们的训诂经验,写出班、张、左、郭那样的文章(晋人左思、郭璞小学方面的学问很深刻,文章也更接近于两汉时期的水平,潘、陆也比不上他们)。由于长期的戎马生涯,奔走南北,导致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如果你能完成我没有达成的夙愿,那可真是让人开心。我把你的文章批改后,今天就给你寄回去。

既然你已经找到了入门的方法,那日后更应该专心,运用精确的训诂方法,写古朴而内容深刻的文章。由班、张、左、郭上溯到扬、马,再到《庄子》、《离骚》、《六经》,没有不互相关联的,下到潘、陆、任、沈,再到江、鲍、徐、庾,他们用的词语越来越复杂没有顺序,而且文章气势也逐渐虚弱,因此训诂的水平也就越来越低了。直到韩愈的问世,才从班、张、扬、马上溯到《六经》,训诂也十分精确恰当。你应该试着研读《南海神庙碑》《送郑尚书序》等文章,就会了解韩愈的文章与汉赋的水平、风格的确很相似。然后再看《祭张署文》、《平淮西碑》等文章,就会了解到韩愈的文章与《诗经》的风格也很相近。近代人读韩愈的文章,都看不出他和扬、马、班、张其实都是同出一源。如你能看透这其中的奥妙,便说明你在这方面用的工夫也不少了。

你读过的书籍也很多,但能够背诵的却很少,这也是个很大的弱点。今后你应该将《文选》中最好的文章,选出来经常朗读,直到能背诵为止,例如《两都赋》、《西征赋》、《芜城赋》及《九辩》、《解嘲》这类的文章都应该熟读。

《文选》后半部分的文章如《与杨遵彦书》(徐)、《哀江南赋》(庾)也应该熟读。还有传世佳作如马贵与的《文献通考》序二十四首,天文学方面的如丹元子的《步天歌》(《文献通考》录有它,《五礼通考》录有它),地理学方面的如顾祖禹的《州域形势叙》(见《方舆纪要》头几卷,低一格的内容则可以不必读,但高一格的是可以读的内容,其中排列某州某郡无文采的地方也不需要读)。以上我选的文章共三种、七篇,你和纪鸿儿都要抄写和熟读背诵,彼此检查背诵的情况,将来我们父子见面的时候,我也会考你们是否已经达到了背诵的程度。

四月份我打算去往安徽,我希望你也能够前来,可以趁这个机会教你写文章。只害怕长江风浪太大,对你的安全有些担心,又怕你在往返途中耽误了时间而荒废学业。这件事你可以先请示你母亲和澄叔,待他们斟酌后再作出决定。如果你打算四月份前来,就只带袁婿和金二外甥一起来就可以;如果八九月份起程,就陪同母亲和弟妹及他(她)们妻子儿女全家一起前来。你们可以在安徽多住几个月,然后再决定谁回去谁留下。

如今皖北的敌军大举进犯湖北,皖南的敌军又出兵进犯江西,今年上半年局势一定不会平静,可能下半年会好一些。如果你四月份来看我,坐船过江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如果八月份来,那我就派大船到湘潭去接你们。其他的事情都详细记在日记中,你送给澄叔看一下,我就不再另外写信了。涤生手示。

同治二年三月初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对纪泽儿说,好文章必须熟读成诵,并指出纪泽儿读过的书籍也很多,但能够背诵的却很少,这是个很大的弱点。由此可见,在曾国藩看来写文章必须重视背诵,背诵对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才高八斗的曹植,10岁的时候,便能背诵诗赋十余万言;汉代杰出的女文学家蔡文姬,年轻时能背诵其父蔡邕的四百多篇作品;唐代大诗人杜甫也“群书万卷常暗诵”;蜚声文坛的巴金,小时候也背了许多书,在背得很熟的几部书中有一部《古文观止》,这是一部两百多篇的散文选集;著名作家李准也说:“《古文观止》我基本都能背,中国的诗、词和民歌我能背七八百首。”

从中可知,熟读成诵是写出好文章的前提条件。熟读背诵那些千锤百炼、脍炙人口的名家名篇,可逐步积累语言材料,并能够帮助你在知识的不断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将其转化成为读写能力。

如今多数人对作文都深感头痛,背诵就是治疗这种病的最好良方。唐代文学家韩愈曾说:“人之能为文,由腹有诗书。”春蚕饱食桑叶,才能吐出雪白的丝;蜜蜂广采花粉,才能酿出香甜的蜜。清人唐彪在《读书作文谱·卷五》中也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所欲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绝。”熟读成诵,消化吸收,作文时则意到笔随,文如泉涌,笔底生花,称心如意。巴金也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赞歌集·谈我的散文》)。

所以,熟读成诵是积淀语感的必经之路。读一篇文章,就要将其中最精彩的片段反复熟读,并将这些片段背诵下来,这样再到写文章的时候就能够将其运用到其中去,增强文章的语感。此外熟读成诵,还能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三国时期的学问家董遇有句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有诗曰:“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代大学者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训学斋规》)。从中体现出熟读成诵锻炼了记忆的妙处。在熟读成诵的过程中,记忆力得到很好锻炼,正所谓背诵是记忆的体操。

致泽儿:手抄与模仿宜并进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四月十九日一禀,得知五宅平安。

尔《说文》将看毕,拟先看各经注疏,再从事于词章之学。余观汉人词章,未有不精于小学训诂者,如相如、子云、孟坚于小学皆专著一书,《文选》于此三人之文著录最多。余于古文,志在效法此三人,并司马迁、韩愈五家。以此五家之文,精于小学训诂,不妄下一字也。

尔于小学,既粗有所见,正好从词章上用功。《说文》看毕之后,可将《文选》细读一过。一面细读,一面抄记,一面作文,以仿效之。凡奇僻之字,雅故之训,不手抄则不能记,不模仿则不惯用。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余早岁窥此门径,因人事太繁,又久历戎行,不克卒业,至今用为疚憾。尔之天分,长于看书,短于作文。此道太短,则于古书之用意行气,必不能看得谛当。目下宜从短处下工夫,专肆力于《文选》,手抄及模仿二者皆不可少。待文笔稍有长进,则以后诂经读史,事事易于着手矣。

此间军事平顺。沅、季两叔皆直逼金陵城下。兹将沅信二件寄家一阅。唯沅、季两军进兵太锐,后路芜湖等处空虚,颇为可虑。余现筹兵补此瑕隙,不知果无疏失否?

余身体平安。唯公事日繁,应复之信积搁甚多,余件尚能料理,家中可以放心。此信送澄叔一阅。余思家乡茶叶甚切,迅速付来为要。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已经收到了四月十九日你写来的一封信,得知家中一切平安。

你说已经将《说文》这本书读完了,现在开始准备看各经的注疏,再着手研究辞章中的学问。我看汉人的各类辞章,没有不精通小学训诂的,如司马相如、扬子云、孟坚,他们都各有一部小学训诂的专著。《文选》里选录这三个人的文章最多。在古文方面,我一直立志以这三个人及司马迁、韩愈等五家为学习榜样。因为这五家的文章,都对小学训诂精通,从不会胡乱写一个字。

对于小学方面的学问,既然你已经大略有些见解,正好可以开始从辞章上下工夫了。读完《说文》后,可以将《文选》再细读一遍。一边细读,一边做笔记,一边写文章,这样就能够达到模仿的目的。凡是怪僻的字,古雅又深奥难懂的解释,如果不用手抄就很难记住,不模仿就无法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自宋朝以来,能写文章的人多数都不懂得小学,而本朝各位儒者,虽然懂得小学,但又不擅长写文章。其实,我就洞悉出这其中的门路,只是因为公事繁忙,再加上长期的戎马生涯,没有完成自己这门学问,到现在还觉得很内疚和遗憾。你天生擅长读书,而不擅长写文章。如果不精通作文的门路,那么对于古人的深厚底蕴,你根本就无法领会其中的含义。现在你应该在弱点上多下工夫,应该专门研读《文选》,手抄与模仿一起进行,不可以省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等到文笔稍微有长进后,再研究经史书籍,这样难度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

最近的军事情况很平稳,进展也很顺利。你沅、季两叔都率军直逼金陵城下。现将沅弟的两封信寄回家中给你们看。只是沅、季两军进军太快,后路芜湖等地空虚,让人不禁为之担心。目前我正筹措兵力来填补这个军力的空虚,不知最后结果会不会出现疏失。

我身体健康,只是公事压力繁重,应该回复的信件耽误了很多。其他的事还能料理,家中可以放心。这封信送给你澄叔看一看。我很想要点家乡的茶叶,希望最好能尽快寄来。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五月十四日

【解读】

曾国藩教育诸弟子侄于诗文创作时,首先要注重修辞,也就是在遣词用字上下工夫,他在日记中曾赞叹古人使用语言文字的变化无穷,他说:古人妙处,只是造句之法变幻无穷。并主张散文的语言文字也需要变幻无穷,因此,他教育儿子要善于向司马迁、韩愈等人学习。

我们都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榜样,榜样不但能给自己树立远大目标,而且还能为自己提供可行的方法,可谓是最简便的入门之法。文章临摹就是最好的例证。只要工夫下得到,最后定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创一片新天地。

不仅曾国藩如此,古代圣贤也会学习先贤的经验,来达到修身的目的。王羲之就是其中之一。王羲之七岁就开始练习书法,他非常崇拜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一有时间就熟读前代书法论著,刻苦练笔着了迷,无论走路还是坐着,都揣摩着名家书法的架势、手指不停地在衣襟上画着字。时间长了,连自己的衣襟都划破了。为了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涮笔砚,时间久了池塘的水全部变成了深黑色。人们把这个池塘叫做墨池。最后,王羲之成为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称为“书圣”。

由此可见,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才能取得新认识、开辟新道路、实现新发展。

此外,曾国藩还告诫儿子在读文章的时候,要一边细读,一边做笔记,一边写,这样才能达到模仿的目的。因为在他看来,文章中那些怪僻的字和深奥的解释,如果不用手抄,是很难记住的。所以手抄能够帮助人强化记忆。日后写文章的时候,可以将这些句子运用到自己的文章里。也就是说将手抄和模仿同时进行,这是增进作文能力不可缺少的步骤。

那么如何模仿与手抄并进呢?首先,除以模仿古人文句来丰富语言文字外,曾国藩要求诸弟子侄勤做笔记,将看过的优美文句,分门别类,抄写于小册中,为抒发情感时所用。其次,曾国藩要求儿子应按照经、史、子、集各门加以区别,这样便于查找。抄记要精读、仿效,达到熟能成诵,才算是完成抄录。

致泽儿:看书要有所择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前次于诸叔父信中,复示尔所问各书帖之目。乡间苦于无书,然尔生今日,吾家之书,业已百倍于道光中年矣。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以韩退之为千古大儒,而自述其所服膺之书,不过数种:曰《易》、曰《书》、曰《诗》、曰《春秋左传》、曰《庄子》、曰《离骚》、曰《史记》、曰相如、子云。柳子厚自述其所得,正者:曰《易》、曰《书》、曰《诗》、曰《礼》、曰《春秋》;旁者:曰《榖梁》、曰《孟》、《荀》、曰《庄》、《老》、曰《国语》、曰《离骚》、曰《史记》。二公所读之书,皆不甚多。

本朝善读古书者,余最好高邮王氏父子,曾为尔屡言之矣。今观怀祖先生《读书杂志》中所考订之书,曰《逸周书》、曰《战国策》、曰《史记》、曰《汉书》、曰《管子》、曰《晏子》、曰《墨子》、曰《荀子》、曰《淮南子》、曰《后汉书》、曰《老》、《庄》、曰《吕氏春秋》、曰《韩非子》、曰《杨子》、曰《楚辞》、曰《文选》,凡十七种。又别著《广雅疏证》一种。伯申先生《经义述闻》中所考订之书,曰《易》、曰《书》、曰《诗》、曰《周官》、曰《仪礼》、曰《大戴礼》、曰《礼记》、曰《左传》、曰《国语》、曰《公羊》、曰《榖梁》、曰《尔雅》,凡十二种。王氏父子之博,古今所罕,然亦不满三十种也。

余于《四书》、《五经》之外,最好《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种,好之十余年,惜不能熟读精考。又好《通鉴》、《文选》及姚惜抱所选《古文辞类纂》、余所选《十八家诗抄》四种,共不过十余种。早岁笃志为学,恒思将此十余书贯串精通,略作札记,仿顾亭林、王怀祖之法。今年齿衰老,时事日艰,所志不克成就,中夜思之,每用愧悔。泽儿若能成吾之志,将《四书》、《五经》及余所好之八种一一熟读而深思之,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则余欢欣快慰,夜得甘寝,此外别无所求矣。至王氏父子所考订之书二十九种,凡家中所无者,尔可开一单来,余当一一购得寄回。

学问之途,自汉至唐,风气略同;自宋至明,风气略同;国朝又自成一种风气,其尤著者,不过顾、阎(百诗)、戴(东原)、江(慎修)、钱(辛楣)、秦(味经)、段(懋堂)、王(怀祖)数人,而风会所扇,群彦云兴。尔有志读书,不必别标汉学之名目,而不可不一窥数君子之门径。

凡有所见闻,随时禀知,余随时谕答,较之当面回答,更易长进也。

咸丰九年四月廿一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上次你问的各种书帖目录,我已经在给各位叔父的信中给你答复。乡下是偏僻的地方,无法看到很多书,但你生活在当今世上,我们家所珍藏的书要比道光年间多出百倍。一定要多买书为好,但看书也不能不知道选择。韩退之所以被尊为千古大儒,根据他自己所说的,他所钦佩的书也不过是几种而已:《易》、《书》、《诗》、《春秋左传》、《庄子》、《离骚》、《史记》和相如、子云等人的文章。柳子厚可谓博学之人,但他自称所看的书中,正者仅有《易》、《书》、《诗》、《礼》、《春秋》;旁者也不过是《榖梁》、《孟》、《荀》、《庄》、《老》、《国语》、《离骚》、《史记》等书。由此可见,两个人读的书都不是很多,只是选择得很精。

我最欣赏本朝会读古书的高邮王氏父子,也曾经多次同你说过。怀祖先生在《读书杂志》上所考订的书有《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晏子》、《墨子》、《荀子》、《淮南子》、《后汉书》、《老》、《庄》、《吕氏春秋》、《韩非子》、《杨子》、《楚辞》、《文选》等共十七种书,另外有《广雅疏证》一种。伯申先生《经义述闻》中所考订的书有《易》、《书》、《诗》、《周官》、《仪礼》、《大戴礼》、《礼记》、《左传》、《国语》《公羊》《榖梁》《尔雅》共十二种书。王氏父子的学识渊博,古今十分少见,但其中所看的书总共也不到三十种而已。

我除了《四书》、《五经》之外,这十多年来最喜欢看的四种书就是《史记》、《汉书》、《庄子》、“韩文”,遗憾的是没有将这几本书熟读,仔细钻研。另外我还很欣赏《通鉴》、《文选》和姚惜抱(姚鼐)所选的《古文辞类纂》,以及我自己选抄的《十八家诗抄》四种书,总共也不过十几种书。早年我立志专心研究学问,用心阅读,常常想把这十几种书融会贯通,略作札记,模仿顾亭林、王怀祖。如今我年龄已高,已心有余而力不足,看来所立下的志向已经没办法实现了。最近在夜里醒后,时常觉得后悔。如果泽儿能完成我年轻时的志向,把《四书》、《五经》和我爱好的八种书每本书都熟读并深入研究,略作札记,记下读后的心得体会和疑难问题,那么我会感到无比欣慰和高兴,我也就可以好好睡觉了,除此之外我也就没有其他奢望了。王氏父子考订的二十九种书,如果家中有没有收藏的,你可以列出一个清单来,我会一本一本买了给你寄回家。

古今治学的方法,汉朝到唐朝,风气大致都一样;从宋朝到明朝,也没有太大的变化;直到本朝后,又自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最富盛名的便是顾、阎(百诗)、戴(东原)、江(慎修)、钱(辛楣)、秦(味经)、段(懋堂)、王(怀祖)等数人。因为已经自成了风格,所以人才辈出。你如果有专心读书的志向,可以不需要标榜汉学的名目,但对于以上提到的几位先生的治学方法却不能不去了解。

凡是你的所见所闻,要随时向我禀告,我也会随时给你解答,这样的方式比当面教给你,更容易让你有所长进。

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阐述了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最重要的是看书必须懂得善加选择,这样治学才有专攻,对于学问的深刻内涵,才能真正领会的观点。

古人教子的时候,经常叮嘱“择要而读”。许多家训都提到读书要“由博返约”。这就告诉我们,要选择一些对工作、对事业、对未来有指导和帮助作用的书来读。曾国藩撰有《圣哲画像记》,认为按照这三十二名家的书来读,可以解决贪心求博大,用心不专的毛病。在古代,古人曾有“四别”读书法,即“目治之书、口治之书、心治之书、手治之书”。所谓目治,就是有的书,只浏览一遍就可以了。所谓口治,就是将书的内容要背下来。所谓心治,就是不仅要背,而且要深入思考。所谓手治,就是把书中的重要章节和段落抄下来,反复吟诵。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书中的知识。

一般读书的人,都知道“择要而读”的道理,因为他们明白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什么文章都熟读,所以要有选择。清人郑燮曾以《史记》为例,认为《项羽本纪》中的“巨鹿之战”“鸿门之宴”“垓下之会”最为精彩,值得记诵并反复揣摩。毛泽东多次阅读《容斋随笔》,直至去世前,还要看这本书。诗人臧克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攻读《古文观止》;小说家孙犁,一部《聊斋》反复读了十五年。他们都是“择要而读”的典范。

还有,王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酷爱读书,而他读书的志趣和方法,不同于一般人。他童年时读到朱子遗书,就慨然而说:学习不单是为填词作文,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所以他要求自己“一言一行”必须合乎道德标准,每到夜晚都要静坐自思白天所做之事,有无违背礼仪的要求。他还主张读书要有选择。他说:“古人之书”是智慧的结晶,有许多古人就是从书中受到启迪而成为“圣人”,但后人却“昏于书”。所谓的“古人之书”,也即他认为的圣贤之书如源泉,探之而深,推之而广;而“后人之书”即“邪妄庸之书”“理不足发天人之奥,情不足状事物之精”,如果久读,使人“神气”沉沦,成为“昏昏者”,所以他提出对书籍要“能别其真伪”,读书时要善于“审择”。由于他坚持这样的读书观,除《四书》《五经》外,遍涉诸子及后来的唐宋八大家文章。

面对浩如烟海的经书典籍,古今士人不知道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致力于在做学问这件事上,尤其是在讲究功名的时代,读书更好似进入仕途的重要门径。

清代张潮《幽梦影》中写有一段很智慧的语言:“凡事不宜刻,若读书则不可不刻;凡事不宜贪,若买书则不可不贪。”其意是说,对一切事情都不应该太苛刻,但像读书就不可不严苛;对于一切事情都不应该贪求,但像买书就不可不贪求。其实这也正是曾国藩所言:“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同样是强调买书、看书,但必须有着执著的信念。因为博览群书可以使人增广见闻,拓宽知识领域,而慎重选择书籍熟读,则可使人明白事理、思维敏捷、成为术业有专攻的人才。

致泽儿:文章以珠圆玉润为主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十六日接尔初二日禀并赋二篇,近日大有长进,慰甚。无论古今何等文人,其下笔造句,总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无论古今何等书家,其落笔结体,亦以珠圆玉润四字为主。故吾前示尔书,专以一重字救尔之短,一圆字望尔之成也。

世人论文家之语圆而藻丽者,莫如徐(陵)、庾(信),而不知江(淹)、鲍(照)则更圆,进之沈(约)、任(昉)则亦圆,进之潘(岳)、陆(机)则亦圆,又进而溯之东汉之班(固)、张(衡)、崔(骃)、蔡(邕)则亦圆,又进而溯之西汉之贾(谊)、晁(错)、匡(衡)、刘(向)则亦圆。至于司马迁、相如、子云三人,可谓力趋险奥,不求圆适矣;而细读之,亦未始不圆。至于昌黎,其志意直欲凌驾子长、卿、云三人,戛戛独造,力避圆熟矣,而久读之,实无一字不圆,无一句不圆。尔于古人之文,若能从江、鲍、徐、庾四人之圆步步上溯,直窥卿、云、马、韩四人之圆,则无不可读之古文矣,即无不可通之经史矣。尔其勉之。余于古人之文,用功甚深,惜未能一一达之腕下,每歉然不怡耳。

江浙贼势大乱,江西不久亦当震动,两湖亦难安枕。余寸心坦坦荡荡,毫无疑怖。尔禀告尔母,尽可放心。人谁不死,只求临终心无愧悔耳。

家中暂不必添起杂屋,总以安静不动为妙。寄回银五十两,为邓先生束脩。四叔四婶四十生日,余先寄燕窝一匣、秋罗一匹,容日续寄寿屏。甲五婚礼,余寄银五十两、袍褂料一付,尔即妥交。赋立为发还。涤生手示。

咸丰十年四月廿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在十六日接到你初二那天写来的信,另外还附有两篇赋,从赋中可见你近日来在作赋方面又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我十分高兴。从古至今,不管什么样的文人,他们在下笔造句的时候,都是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无论什么样的书法家,他们着手落笔的时候,也以“珠圆玉润”四个字为主。所以我以前给你的信中,专门用一个“重”字来纠正你的缺点,用一个“圆”字来督促你能学有所成。

当代的人评论以前的文学家,都认为如果论文章的圆润、辞藻华丽,都无法与徐陵、庾信相比,却不知道江淹、鲍照的文章更圆润,进而有沈约、任昉;再有潘岳、陆机;再追忆到东汉的班固、张衡、崔骃、蔡邕;进而再追溯到西汉的贾谊、晁错、匡衡、刘向,这些人在文章的圆润方面也是十分有造诣的。至于说司马迁、相如、子云三人追求文章险僻深奥,而不求圆润;但是如果仔细阅读,也并不是这样。至于昌黎,他立志想要超过司马迁、司马相如、扬雄三人,文章别具一格,尽量避免圆润,但仔细品味后,却觉得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圆润的。你学习古文,如果能够从江、鲍、徐、庾的圆润学起,逐步向上学,直到卿、云、马、韩,那么就没有读不懂的古文,也没有不精通的经史了。你要努力研习古文,虽然我在这方面花费了很大的工夫,但最终也没有达到通达的境界,所以想来就感到很遗憾,心中自然有些不快乐。

目前江浙地区敌军叛乱,用不了几天江西地区一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湖南、湖北也不能再继续高枕无忧了。但是我心中很坦然,没有一点不安和恐惧。你禀告你母亲,让她在家中尽管放心。世人谁都会有一死,只要在临死前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家里暂时不要添杂造屋,一切要以安静不动为好。现在我寄回家五十两银子,作为邓先生的酬金。四叔四婶四十岁生日,我先寄回一匣燕窝、一匹秋罗,稍后再将寿屏寄回去。甲五的婚礼,我寄回五十两银子,袍褂料子一付,你要立刻送给他们。你回信时别忘记将你作的赋也一同寄来。涤生手示。

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

【解读】

曾国藩认为“珠圆玉润”是文学造诣到达的一个境界,而下笔就能结体,这需要下一番苦学的工夫。诚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曾国藩看来,只要肯读书,就能有一番成就。

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植十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而且擅长写文章。曹操看过曹植的文章后,问他:“这是你请别人替你写的吗?”曹植立即下跪说:“自己开口就可以说出道理,拿起笔就可以写出文章,又何必找人来代笔呢?”并请曹操当面考验他。

于是,曹操带着几个儿子登上高台,希望他们能各作一篇辞赋。结果,曹植拿起笔,瞬间完成《登台赋》,第一个交了卷,这让曹操十分惊讶。

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吴国的君主孙权,爱好绘画,他得知有个名叫曹不兴的画家很是出名,于是就想一览他的风采,特请他画一扇屏风。

曹不兴在画的时候,却一不小心,将一滴墨滴到了屏风上,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墨点。这时候,曹不兴随机便将墨点多画了几笔。完成画后,交给了孙权,他心中甚是惶恐不安。

孙权邀集群臣共同观赏名画,大家非常赞赏曹不兴的画艺,认为确是笔精墨妙,出神入化。忽然,孙权看到一只苍蝇停在画上不肯飞走,连忙伸手去掸,苍蝇竟然不动,这让孙权很是奇怪,于是他便用手去摸了一摸,这才知道原来这苍蝇是画上去的。孙权不禁暗暗称赞他的画功。

由此可见,“珠圆玉润”竟然是如此功夫,可谓是鬼斧神工。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并不是天生所致,也来自后天的努力;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也并不是因为人们吹捧来的,而是他们手中有真正的“珠圆玉润”的功夫,而这些成就都来自于他们的不断学习和练习。

致泽儿:读书要从自己短处下工夫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正月初十日接尔腊月十九日一禀,十二日又由安庆寄到尔腊月初四日之禀,俱知一切。

长夫走路太慢,而托辞于为营中他信绕道长沙耽搁之故。此不足信。譬如家中遣人送信至白玉堂,不能按期往返,有责之者,则曰被杉木坝、周家老屋各佃户强我送担耽搁了。为家主者但当严责送信之迟,不管送担之真与否也;况并无佃户强令送担乎?营中送信至家与黄金堂送信至白玉堂,远近虽殊,其情一也。

尔求抄古文目录,下次即行寄归。尔写字笔力太弱,以后即常摹柳帖亦好。家中有柳书《玄秘塔》、《琅琊碑》、《西平碑》各种,尔可取《琅琊碑》日临百字、摹百字。临以求其神气,摹以仿其间架。每次家信内,各附数纸送阅。

《左传》注疏阅毕,即阅看《通鉴》。将京中带回之《通鉴》,仿我手校本,将目录写于面上。其去秋在营带去之手校本,便中仍当寄送祁门。余常思翻阅也。

尔言鸿儿为邓师所赏,余甚欣慰。鸿儿现阅《通鉴》。尔亦可时时教之。尔看书天分甚高,作字天分甚高,作诗文天分略低,若在十五六岁时教导得法,亦当不止于此。今年已廿三岁,全靠尔自己扎挣发愤,父兄师长不能为力。作诗文是尔之所短,即宜从短处痛下工夫。看书写字尔之所长,即宜拓而充之。走路宜重,说话宜迟,常常记忆否?

余身体平安,告尔母放心。涤生手示。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正月初十我收到了你腊月十九日的一封信,十二日又收到你腊月四日由安庆寄到的信,从信中知道了一切情况。

长夫走路的速度太慢了,然而他以军营中其他的信件需要从长沙绕道耽误了时间为理由,这样的借口根本就不能让人相信。如果家中派人送信到白玉堂,不能按规定时间返回,如果责怪的话,就说被杉木坝、周家老屋各位佃户强迫我送担而耽误了时间,这种借口能成立吗?作为一家之主,应该严肃家纪,惩罚送信人的迟到的罪责,不管送担之事是否属实;更何况哪有佃户强迫送信人送担的呀?从军营中送信到家和从黄金堂送信到白玉堂,远近虽然不一样,但道理却是相同的。

你要我帮你抄写的古文目录,下次回信寄回去。你写字的时候用笔力度不够,今后可以常常临摹柳帖。家里有柳书《玄秘塔》、《琅琊碑》、《西平碑》各种,你可以用《琅琊碑》每天临帖写一百字、仿摹写一百字。临帖的关键就在于学它的神气,用心模仿它的间架结构。每次都要在信里分别附上几张纸,让我仔细看一看。

《左传》注疏看完后,就要开始仔细阅读《通鉴》。你可以将京城带回来的《通鉴》,模仿我的手校本,将目录写在上面。我去年秋天在军营中带去的手校本,方便的时候仍应该寄到祁门来,我常想顺手翻阅。

你信中说鸿儿经常被邓老师夸奖称赞,我听后十分欣慰。鸿儿现在也研读《通鉴》,你可以时常指导他一下。你读书的天资超过别人,写字的天分也胜人一筹,只是作诗写文章方面稍微有些欠缺。如果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有好的方法指导,你也就不止是现在这个水平了。你今年已经二十三岁了,一切都应该靠自己的发奋努力,尽力争取,父母、兄长、师父都帮不上忙,不能代你努力。写诗文是你的弱点,你要在这个弱点上多下工夫。看书写字虽然是你擅长的,但也不可松懈,最好继续精益求精,有所拓宽和发扬。走路应当稳重,说话应当慎重,这些你是否经常记在心中?

我身体健康,告诉你母亲尽可放心。涤生手示。

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对纪泽儿说,你读书的天资超过别人,写字的天分也胜人一筹,只是作诗写文章方面稍微有些欠缺。从中说明了人无完人,人各有长短,只要人能够在短处上下工夫就一定不会被短处所击败,相反却能使短处变为长处,走向成功。

吕蒙为三国时期的大将,他在战场上英勇抗敌,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他是一名出色的武将。但是他唯一不足的是不喜欢读书,缺乏知识。对此,孙权便劝慰他说,如今你身居要职,掌管国家事务,应当多读书,让自己进步。而吕蒙则说:“我在军中事务繁多,恐怕没有时间读书。”孙权则耐心地对他说:“我又不是要你去研究经书,去做博士,只不过是让你多看些书,了解一下历史,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我相比,难道你的事情还比我多吗?我年轻的时候读过《诗经》、《尚书》、《仪礼》、《左传》、《国语》,自从执政后,我又仔细研究了《史记》、《汉书》、《东观汉记》以及各家的兵法,觉得从中很受启发。像你这样的人才智聪明,如果学习一定会有所收益,怎么可以不读书呢?应该读一下《孙子》、《六韬》、《左传》、《国语》以及“三史”,孙子曾经说:‘整天不吃,整天不睡地空想,没有好处,还不如去学习。’再如,东汉光武帝担任着指挥战争的重任,仍是手不释卷,曹操也说自己老而好学,而你为什么偏偏不能勉励自己呢?”

吕蒙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便开始学习,后来他看过的书籍,连那些老儒生都赶不上。鲁肃继周瑜掌管吴军后,上任途中路过吕蒙驻地,吕蒙摆酒款待他,在鲁肃看来,吕蒙有勇无谋。在酒席间谈论天下事情时,吕蒙的真知灼见,让鲁肃十分吃惊。酒宴过后,鲁肃感叹道:“我一向知道老弟你只有武略,没想到你的才识出众,真是不同于以往的阿蒙。”吕蒙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由此可知,人不怕在一方面有短处,就怕不肯在这方面下工夫。所以说,曾国藩劝诫自己的儿子读书要想读好,不应该只看到自己擅长的那方面,更应该从自己的短处方面下工夫,这样将短变为长,与长处一起用功努力,才能有所成就。

今天的我们,也一定知道自己自身的不足,那么从现在开始也应该立刻为改正不足而奋斗,这样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甚至成就一番事业。

致泽儿:读古文之要义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接尔安禀,字画略长进,近日看《汉书》。余生平好读《史记》、《汉书》、《庄子》、“韩文”四书,尔能看《汉书》,是余所欣慰之一端也。

看《汉书》有两种难处,必先通于小学、训诂之书,而后能识其假借奇字;必先习于古文辞章之学,而后能读其奇篇奥句。尔于小学、古文两者皆未曾入门,则《汉书》中不能识之字、不能解之句多矣。欲通小学,须略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二书。王怀祖(名念孙,高邮州人)先生有《读书杂志》,中于《汉书》之训诂极为精博,为魏晋以来释《汉书》者所不能及。

欲明古文,须略看《文选》及姚姬传之《古文辞类纂》二书。班孟坚最好文章,故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诸传皆全录其著作;即不以文章名家者,如贾山、邹阳等四人传,严助、朱买臣等九人传、赵充国屯田之奏、韦元成议礼之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之奏狱,皆以好文之故,悉载巨篇。如贾生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子云之文,既著于本传,复载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极之《充国赞》、《酒箴》,亦皆录入各传。盖孟坚于典雅瑰玮之文,无一字不甄采,尔将十二帝纪阅毕后,且先读列传。凡文之为昭明暨姚氏所选者,则细心读之;即不为二家所选,则另行标识之。若小学、古文二端略得途径,其于读《汉书》之道思过半矣。

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傲矣。《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京师子弟之坏,未有不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已经接到你的信,信中见你的字体略微有些长进,也了解到你近日来在研读《汉书》。《史记》、《汉书》、《庄子》、“韩文”是我生平最喜欢的四部书籍,你能够研读《汉书》,这件事让我感到十分欣慰。

读《汉书》有两处很困难,首先一定要先弄通小学、训诂类的书籍,以后才能认识它的假借奇字;其次要先学习古文辞章的学问,然后才能读懂其中深奥难懂的篇章。你对小学、古文两样都还没有入门,那么《汉书》中一定有不认识的字、不能解释的文句。如果要弄通小学,必须大略看看段氏《说文》、《经籍纂诂》这两本书。王怀祖(名念孙,高邮州人)先生有《读书杂志》,其中对《汉书》的训诂最精深渊博,是魏晋以来解释《汉书》的人所无法超越的。

如果要懂得古文,必须要大略看看《文选》和姚姬传的《古文辞类纂》这两本书。班孟坚最喜欢文章,所以对于贾谊、董仲舒、司马相如、东方朔、司马迁、扬雄、刘向、匡衡、谷永等人的传记全文抄录;即使有些人的文章不著称于世,如贾山、邹阳等四个人的传记,严助、朱买臣等九个人的传记,赵充国屯田的奏疏,韦元成议礼的奏疏以及贡禹之章、陈汤的奏狱,都因为是好文章,而被全部载入本传。像贾生的文章,既著录本传,又记于《陈涉传》、《食货志》等篇;扬雄的文章,既著录本传,又记于《匈奴传》、《王贡传》等篇。像《充国赞》、《酒箴》,也都抄录在各本传记中。或许班孟坚对于典雅瑰玮的文章,是没有一个字不抄录的。你把十二帝纪读完后,暂时可以先读列传。凡是被昭明太子和姚姬传所选用的文章,都要细细研读,即使是两家没有选用的文章,也要另外作好标记。如果从小学、古文两种学问里略微得到学习的途径,那就等于获得了一半研读《汉书》的诀窍了。

世家子弟,最容易犯奢侈、骄傲的毛病,并不是说锦衣玉食才算是奢侈,只要皮袍呢褂多得俯拾就皆是、车马仆人习以为常,这样就一天天接近奢侈了;见到乡下人就讥笑他们朴素丑陋,见到雇工就颐指气使,不可一世,这样就一天天习惯于骄傲了。《尚书》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左传》称:“骄奢淫佚,宠禄过也。”京城子弟道德败坏,都是因为骄、奢二字所引起的,你和各位兄弟一定要引以为戒。再三叮嘱再三叮嘱。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阐述了读《汉书》有两处很困难。首先,一定要先弄通小学、训诂类的书籍,以后才能认识它的假借奇字;其次,要先学习古文辞章的学问,然后才能读懂其中深奥难懂的篇章。这道出了读文章的方法。

在曾国藩看来,一篇文章必须以读出要义为主。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在读书方法上,也有深刻见解,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他说:“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如是循序渐进,则意定理明,而无疏易凌躐之患矣。”也就是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弄明白它们的含义,一句话一句话地搞清楚它们的道理。前面还没搞懂,就不要急着看后面的。这样就不会有疏漏错误了。

一般读书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阅读途径。在古代,阅读的方法有许多。譬如:第一,抓题目。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有时候从文章的题目中就能读出文章的主旨,有时候题目又是寄托物和线索的。抓题目无论是对文章的理解还是对抓文章的主旨对都很关键。例如文章《曾国藩家书》,从题目看就想知道曾国藩的与众不同,从而很想弄清曾国藩家书都是什么内容呢?文章中有哪几点解说呢?这简直就是直奔文章要害。读题目,且带着问题读文章,实在是最好的读懂文章的方法。第二,抓文章重要的句子。一些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内涵丰富的句子,对文章中心起到了重要的点睛作用。第三,抓文章重点的材料。比如对于相关的典故和事例进行思考,那么结合文章就能够读懂文章的意思。第四,抓住文章离奇的地方,也就是说最精彩的部分,这样才能从中得到启发,领会文意。

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原文】

四位老弟足下:

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寄去书函,谅已收到。顷接四弟信,谓前信小注中误写二字。其诗比即付还,今亦忘其所误谓何矣。

诸弟写信,总云仓忙,六弟去年曾言城南寄信之难,每次至抚院赍奏厅打听云云。是何其蠢也!静坐书院三百六十日,日日皆可写信,何必打听折差行期而后动笔哉?或送至提塘,或送至岱云家,皆万无一失,何必问了无关涉之赍奏厅哉?若弟等仓忙,则兄之仓忙殆过十倍,将终岁无一字寄家矣!

送王五诗第二首,弟不能解,数千里致书来问。此极虚心,余得信甚喜。若事事勤思善问,何患不一日千里?兹另纸写明寄回。家塾读书,余明知非诸弟所甚愿,然近处实无名师可从,省城如陈尧农、罗罗山皆可谓明师,而六弟、九弟又不善求益;且住省二年,诗文与字皆无大长进。如今我虽欲再言,堂上大人亦必不肯听。不如安分耐烦,寂处里闾,无师无友,挺然特立,作第一等人物。此则我之所期于诸弟者也。昔婺源汪双池先生一贫如洗,三十以前在窑上为人佣工画碗,三十以后读书,训蒙到老,终身不应科举。卒著书百余卷,为本朝有数名儒。彼何尝有师友哉?又何尝出里闾哉?余所望于诸弟者,如是而已,然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外也。

买笔付回,刻下实无妙便,须公车归乃可带回。大约府试院试可得用,县试则赶不到也。诸弟在家作文,若能按月付至京,则余请树堂看。随到随改,不过两月,家中又可收到。书不详尽,余俟续具。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译文】

四位老弟足下:

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寄去的信想必已经收到了吧。没过多久就收到了四弟的来信,说前一次信中的小注中写错了两个字。那首诗很快就寄给你了,至于哪里的错现在我也忘记了。

各位弟弟写信,总说很仓促忙碌。六弟去年曾说过在城南寄信很难,每次都要到抚院赍奏厅打听等等,怎么会这么笨呢?三百六十天都静坐在书院,每天都可以写信,何必打听信差出发的日期,然后才动笔写呢?或者送给主管寄信的官员,或者送到岱云家,都很保险,何必去问无关紧要的赍奏厅呢?如果众弟弟都说忙,那么我岂不是比你们忙上十倍,恐怕一年到头都不能给家中寄去一个字了!

送给王五的第二首诗,弟弟有些看不明白的地方,便不远几千里写信来问我,表明弟弟还是很虚心的,我收到信后也十分高兴。如果每件事你们都能像这样勤思善问,还怕没有一日千里的进步?现在将诗的意思用另外的纸注明得很详细,寄回家供弟弟参考。

在家塾读书,我知道弟弟心里很不愿意,但近处实在没有什么名师可以相从,像陈尧农、罗罗山这两位先生都可以说是省城里的好老师,但六弟、九弟又不善于向人家请教;何况在省城居住了两年,诗文与字都没有多大的长进。如今我虽然想再次为弟弟求情,可是堂上大人一定不会再次答应。既然如此,不如静下心来,培养耐心,长久住在家中,甘于寂寞。既不拜老师,也不乱交朋友,傲然挺立,做个第一等的人物,这就是我现在对弟弟的期望。

婺源汪双池先生,过去一贫如洗,三十岁之前,在窑上为别人打工画碗。三十岁以后,才开始读书训蒙,到老终身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却也著书百多卷,最终成为国朝名儒,他何尝有师友,又何尝走出家乡一步?我期待弟弟做到的,就是如此而已,总之不外乎“立志”、“有恒”四字。

至于买笔寄回这件事,目前实在是不方便,等到举人回乡时才可以带回。诸弟在府试院试时或许还来得及用上,县试可能是赶不上了。弟弟在家里写的文章,如果能按月寄到京城,那我就请树堂看。寄到后就立刻批改,不过两月之内,家中就可收到已改过的文章。信中写得不够详细,其他的事以后再具体说吧。兄国藩手草。

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阐述:送给王五的第二首诗,弟弟有看不明白的地方,便写信向我询问,在他看来这是弟弟虚心学习的好态度,从而说每件事如果都能像这样勤思善问,那么就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古代圣贤,对此见解都十分深刻。譬如,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的学习,如果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么他将会丝毫没有收获。孔子的话的确很有道理。要知道,一个人的认识过程,并不是通过一次就完成的,而是经过无数次思考后,才接近真理的。只有不断思考并不断追问原因的人,才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进步。而一个不勤于思考的人,他所吸收的知识还没等消化完,就会变为没有,让人变得无知。所以说,勤于思考是为学和做事的关键因素。

明代的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引用了两百多种古代文献。但他对于这些资料从来不迷信和盲目去效仿。而是经过自己的思考,采取科学的态度,纠正了这其中的许多不正确的观点。这也正像王夫之曾经说过的:“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事实正是如此,学习与思考本是相互促进的。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我们如果只是停留在“学”的阶段,而不去“思”,那我们充其量只能与前人平行,但无法超越他们,世界也就不会进步。勤于思考,能使人有全新的发现,并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一举两得,甚至成就一番事业。

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凭死记硬背永远无法到达光明的彼岸。所以,我们必须努力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而且勤于思考不仅是学者大师成功的经验,还是人进步的动力源泉。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更是我们做学问必须谨记的学习方法。

此外,曾国藩在信中还说,六弟、九弟因为不善于向人家请教,因此诗文与字都没有多大的长进。可见,曾国藩对于请教别人这一点,非常重视。在他看来,一个人如果遇到不明白的事情,而不知道去请教别人,自己闭门造车,那么永远都不会有新知,永远都不会明白其中真正的道理。而大凡有成之士,都懂得向别人虚心请教。

如春秋时期,孔子被人们尊为“圣人”,他的弟子有两千人,大家都向他请教学问。他和学生的著作《论语》可谓是传世之作。按理说孔子学问渊博,但是他仍虚心向别人求教。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刚进太庙,他就觉得很奇怪,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便笑他:“你学问如此出众,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则说:“每事必问,有什么不好?”他的弟子问他:“孔圉死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回答道:“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配叫‘文’。”弟子想:“老师常向别人求教,也并不以为耻辱呀!”所以说,虚心好学,肯向一切人,包括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学习才叫“不耻下问”。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要做到事事都勤于思考和善于发问,这样才能够学业有成,增长见识。

致澄沅两弟:述为不学有四要事

【原文】

澄、沅两弟左右:

屡接弟信,并阅弟给纪泽等谕帖,俱悉一切。兄以八月十三出省,十月十五日归署,在外匆匆,未得常寄函与弟,深以为歉。小澄生子,岳松入学,是家中近日可庆之事,沅弟夫妇病而速痊,亦属可慰。

吾见家中后辈,体皆虚弱,读书不甚长进,曾以为学四事勉儿辈:一曰看生书宜求速,不多读则太陋。一曰温旧书宜求熟,不背诵则易忘。一曰习字宜有恒,不善写则如身之无衣,山之无木。一曰作文宜苦思,不善作则如人之哑不能言,马之跛不能行。四者缺一不可,盖尽阅历一生,深知深悔之者,今亦望家中诸侄力行之。两弟如以为然,望常以此教诫子侄为要。

兄在外两月有余,应酬极繁,眩晕疝气等症,幸未复发,脚肿亦愈。惟目蒙日甚,小便太多,衰老相逼,时势当然,无足怪也。

同治六年十月廿三日

【译文】

澄、沅两弟左右:

多次接到弟弟的来信,并看了弟弟寄给纪泽等的谕帖,得知一切。兄长八月十三日出省城。十月十五日回归。在外匆匆忙忙,没有时常写信给你们,深感抱歉。小澄生子,岳松入学,是家中近日可以庆祝的事情。沅弟夫妇病而迅速痊愈,也可以欣慰了。

我见家里后辈,体质很虚弱,读书没有多大长进,曾经以治学等四件事勉励儿辈:一是看新书要求速,不多读就会生疏。二是温旧书要求熟,不背诵就容易忘记。三是习字要有恒,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没衣服,山上没有树木。四是作文要苦思,不会写文章,好比哑巴不能说话,马跛不能行走。四者缺一不可,这是我阅历一生才知道的,今天也希望子侄努力实行。两位弟弟如果认为正确,希望常以这四点教诫子侄。

兄长在外两个多月了,应酬非常繁忙,眩晕疝气等病,幸亏没有再次发作,脚肿也好了。只是眼睛看不清楚一天比一天厉害,小便太多,衰老之相直逼而来,时势就是这样,不值得奇怪。

同治六年十月二十三日

【解读】

曾国藩认为读书时应看、温、习、思四事并行。他说:“看新书就该求快,不多读书就显得孤陋寡闻;温习旧书应该精熟,不背诵则容易忘记;习字要有恒,不会写便好比身上没衣服,山上没有树木;思考要经常,不这样就好比人哑不能说话,马跛不能飞驰。这四点缺一不可。”习、思就是要在字与文上下工夫。看、温所达到的是学问的广度与深度,而习、思则在于治学的外在表现形式。

此外,他提倡“看、读、写、作”并举。“看”,指广泛阅览;“读”,指精读,重点的文章必须熟读;“写”,指写字、书法,常练习,所谓熟能生巧;“作”,指写作,常写才能做到头脑灵活,思维敏捷,笔头驾驭自如。看与读,着重于知识的积累和吸收,写和作,着重于技巧的锻炼。如果看书不广,知识就无法扩展,更别说精读。但是只盲目去浏览书,而不苦心研究,就如同野地上撒的草籽儿,是无法长成参天大树的。写和作也是一样,光说不练很难有成绩。

对于读书的具体方法,曾国藩提倡“猛火煮”与“鸡孵卵”相结合。他时时谨记《朱子语类》“鸡孵卵”及“猛火煮”二条。看生书宜求速,即“猛火煮”的意思。他是这么解释的:“每日至少亦须看二十页,不必惑于在精不在多之说。今日半页,明日数页,又明日耽搁间断,或数年而不能毕一部,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须用大柴大火乃易成也。”因此,“凡读书有难解者,有一字不能记者,不必苦求强记,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这就是说,曾国藩主张求学者应该大量阅读,应该高速阅读,在大量和高速阅读中,可以暂时不求甚解,这就是所谓的“猛火煮”。但如果长期不求甚解,便不能豁然贯通,甚而导致对知识的滥用、误用。因而,还必须有个对知识消化、融会的过程。“温旧书宜求熟”,正如鸡孵卵,必须慢慢催化,正如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地读懂书籍,才能举一反三,悟出新的“境界”来,逐渐进入创作的天地,获得真知。

致泽儿:文章雄奇之道

【原文】

字谕纪泽儿:

腊月廿九日接尔一禀,系十一月十四日送家信之人带回,又由沅叔处送到尔初归时二信,慰悉。尔以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禀中言尔总在日内可到,何也?岂鸿信十三四写就而朱金权于十八日始署封面耶?

霞仙先生之令弟仙逝,余于近日当写唁信,并寄奠仪。尔当先去吊唁。

尔问文中雄奇之道。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之,选字又次之。然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亦未有字不雄奇而句能雄奇,句不雄奇而气能雄奇者。是文章之雄奇,其精处在行气,其粗处全在造句选字也。余好古人雄奇之文,以昌黎为第一,扬子云次之。二公之行气,本之天授。至于人事之精能,昌黎则造句之工夫居多,子云则选字之工夫居多。尔问叙事志传之文难于行气,是殊不然。如昌黎《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属千奇万变,不可方物,即卢夫人之铭、女拏之志,寥寥短篇,亦复雄奇崛强。尔试将此四篇熟看,则知二大二小,各极其妙矣。

尔所作《雪赋》,词意颇古雅,惟气势不畅,对仗不工。两汉不尚对仗,潘、陆则对矣,江、鲍、庾、徐则工对矣。尔宜从对仗上用工夫。此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在腊月二十九日接到十一月十四日你由送家信的人带回来的一封信,另外还有由沅叔那里送来的你刚回家时写来的两封信,收到这些信我十分高兴。你十四日到家,而鸿儿十八日来信说你过不了几天就要立刻回家,为什么呢?难道是鸿儿十三、十四日写完信,而朱金权在十八日才在信封上标明日期?

霞仙先生的弟弟去世,近几天我会写信去吊唁,并寄出祭品。你应当先去吊唁。

你在来信中问我文章的雄奇之道,我现在为你讲解一下。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可是绝对不会出现选字不古雅而句子会古雅,句子不古雅而行气会古雅的情况;更不会出现选字不雄奇而句子能雄奇,句子不雄奇而行气能雄奇的情况。所以文章的雄奇,关键在于行气,而行气又要靠造句选字的功夫来提升。古人的文章中,我最喜欢雄奇之作,其中昌黎第一,扬子云第二。这二位先辈的行气,本来是由天意传授,非人力所为。而对于人和事的精当能力,昌黎是在造句方面见长,而子云则是在选字上所下的工夫多一些。你还说叙事、志、传一类文章难于行气,其实并不是这样。比如昌黎的《曹成王碑》、《韩许公碑》,固然属于千奇万变的风格,是别人无力效仿的著作,即使是卢夫人的铭、女拏之志之类的文章,寥寥几句,也一样显得雄奇倔犟。你可以试着细读这四篇文章,就会知道这两大两小,每篇都具有雄奇的文风。

你所作的习作《雪赋》,论词意还是有古雅之风的,只是从气势上来看,还不够通畅,对仗也不是很精。两汉时期的文章还不是很讲究对仗,自潘、陆开始对仗才日渐工整,到了江、鲍、庾、徐就开始用工对了。你也应该在对仗方面多下工夫。再三叮嘱。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向纪泽儿阐述了文章的雄奇之道。从中得知要想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必须以“雄奇”为主,而雄奇以行气为第一,造句为第二,选字为第三。掌握了这三点,便能让你的文章卓然而立。

在曾国藩看来,雄奇的诗词具有雄壮风格,彰显文章的气势磅礴,其中还包含着奇特和奇险的语言风格。正如古人所说:“盖雄则未有不奇者。”的确如此,清淡往往给人一种柔弱之感,雄伟则多数让人觉得能够出现奇观,充满意境之美。可以说,奇特、奇险,足以增强“雄”的气氛,而“雄奇”风格是助长文章具有浩瀚磅礴之壮美气势的一种因素。

但是,诗词的雄壮并不是气魄之大,也不是虚张声势。比如明代前期某些拟古派诗人声嘶力竭的高唱。这都不是雄奇之风。构思之奇,也并不像卢仝的《月蚀》。因为这样的文章虽说有想象恣肆、气势磅礴的优点,但毕竟离奇得落入玄虚晦涩之境,让人难懂,加上节奏松散,更缺少诗意。

真正的“雄奇”风格之“奇”,首先,笔力必须“雄”。也就是说,这种奇特、奇险没有一丝勉强和矫揉造作,而是思想精深,感情充沛。正如司空图所说:“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诗品·雄浑》)这样的文章才体现出雄奇之境,气势如山,其突兀奇诡,立足于现实基础之上,体现了诗词的雄壮之气。

其次,雄奇的特征还体现着作者的胸襟。如李白的“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在这首诗中有河水的万里滔滔,奔腾、咆哮、冲击,这一系列的动词,突破了昆仑高峰,体现了敢于和龙门天险相拼搏的气势。如滔滔滚滚自西而下的“来”,排山倒海的“决”,狂歌怒吼的“咆哮”,敢于向峭壁悬崖顶撞的“触”,都是富于磅礴壮美的气势。它们不仅表现了黄河的壮丽,更抒发了诗人的一往无前的蓬勃朝气和狂飙突进的生命力,更体现出了黄河的雄奇本质。

再次,雄奇的特征还表现为文章意境的壮阔与作者精神的结合。因为,当诗人胸襟广阔的时候,面对着大自然的时候,就会感到由于客体庞大而带来的一种森然磅礴的气势,由此萌发出一种屈抑之感,从而为之惊心动魄,目眩神迷,自惭形秽。如黄庭坚的《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之二: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诗词中“满川风雨”的“满川”指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不可谓不壮阔。从君山的形状想到湘夫人的发髻,想到神话人物,更可谓是极怀古之奇情。这两点都充分显示了空间和时间的壮阔。可见诗人的沉思和凝聚专一,将雄奇风格引向幻想深处,这便是精神的凝聚。就引起沉思和凝聚的湖光山色之莽莽苍苍来说,这是意境的壮阔。二者融合,便成为雄奇。

最后,雄奇的特征还表现为笔力的遒劲和夸张手法的奇突。笔力遒劲可以使雄奇的境界通过相应的气势、笔触、基调和节奏而显示,使人们觉得精力充沛,意气昂扬。夸张的奇特可以使人们加深崇高和峻险的意象,使人展开想象,感情充沛。笔力遒劲还可以是悲壮苍凉,如元好问的《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中有一联:精卫有冤填瀚海,包胥无泪哭秦庭。也可以是犷悍挺拔,如辛弃疾的千古名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开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由此可见,这两篇诗词虽然都气魄雄大,但却和雄奇风格的遒劲不同。所以说雄奇风格的遒劲,其最主要特点是善于锤炼那些表现幻想和比兴的语言,尽管笔力雄健,基调高昂,但锋芒并不过露。如李白的“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尽管以“奇伟”见长,但却不同于遗山和稼轩的飞流奔注。

总之,雄奇以自然为首要因素,但也离不开语言的遒劲。这两者的意境有所区别:前者表现为洒落,后者表现为健崛。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雄奇,在语言遒劲方面,兼得奔放与顿挫、自然与峻刻之美。

总之,根据以上的论述我们知道了文章的雄奇所具备的特征,在将来写文章的时候,若能以此为指导,持之以恒而努力学习,相信一定可以做到曾国藩所说的文章诗词的雄壮之气。

致纪泽、纪鸿儿:文章要以气象峥嵘为贵

【原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纪泽于陶诗之识度不能领会,试取《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归田园居》五首、《咏贫士》七首等篇反复读之,若能窥其胸襟之广大,寄托之遥深,则知此公于圣贤豪杰皆已升堂入室。尔能寻其用意深处,下次试解说一二首寄来。

又问有一专长,是否需兼三者乃为合作。此则断断不能。韩无阴柔之美,欧无阳刚之美,况于他人而能兼之?凡言兼众长者,皆其一无所长者也。鸿儿言此表范围曲成,横竖相合,足见善于领会。至于纯熟文字,极力揣摩固属切实工夫,然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东坡所谓蓬蓬勃勃如釜上气。古文如贾谊《治安策》、贾山《至言》、太史公《报任安书》、韩退之《原道》、柳子厚《封建论》、苏东坡《上神宗书》,时文如黄陶庵、吕晚村、袁简斋、曹寅谷,墨卷如《墨选观止》、《乡墨精锐》中所选两排三迭之文,皆有最盛之气势。尔当兼在气势上用功,无徒在揣摩上用功。大约偶句多,单句少,段落多,分股少,莫拘场屋之格式。短或三五百字,长或八九百字千余字,皆无不可。虽系“四书”题,或用后世之史事,或论目今之时务,亦无不可。总须将气势展得开,笔仗使得强,乃不至于束缚拘滞,愈紧愈呆。

嗣后尔每月作五课揣摩之文,作一课气势之文。讲揣摩者送师阅改,讲气势者寄余阅改。四象表中,惟气势之属太阳者,最难能而可贵。古来文人虽偏于彼三者,而无不在气势上痛下工夫。两儿均宜勉之。此嘱。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

【译文】

字谕纪泽、纪鸿儿:

从纪泽的诗中可见你对于陶渊明诗的见识气度还没有深刻领会,试取《饮酒》二十首、《拟古》九首、《归田园居》五首、《咏贫士》七首等篇反复细读,如果能从中领会陶渊明心胸的广阔和深远的内涵,就会知道陶公不愧为圣贤豪杰,造诣很深。你如果能领悟到陶诗中的用意深远之处,下次试着解说其中的一两首,寄信给我看看。

你又问我在某个方面具有一定专长,是否必须兼有其他三个方面才能算符合法度?这种想法是绝对不对的。韩愈的文章没有阴柔之美,而欧阳修的文章没有阳刚之美,更何况是其他人的,怎么能够兼而有之呢?凡是说妄图兼有众人长处的人,最终都是几乎一无所长。鸿儿说这一表格规范,横竖相呼应,可见鸿儿非常善于领会。对于纯熟的文字,用心揣摩固然是切合实际有用的功夫,但是年少时的文章总是要以气象峥嵘为贵,就像苏东坡所说的,如同锅上的蒸气,蓬蓬勃勃,气势汹涌。古文像贾谊的《治安策》、贾山的《至言》、太史公的《报任安书》、韩愈的《原道》、柳宗元的《封建论》、苏东坡的《上神宗书》,八股文像黄陶庵、吕晚村、袁简斋、曹寅谷,墨卷像《墨选观止》、《乡墨精锐》中所选的两排三迭的文章,都具有最强盛的气势。你应该注重在气势上下工夫,而不能只局限于用功在揣摩上。你的习作大约偶句较多而单句较少,段落较多而分股较少,其实也没必要总是拘泥于八股文的格式。写短文时,或许只有三五百字,长的或者八九百字、一千字,都是可以的。虽然是“四书”题,或者引用后代的史事,或者议论当今的现实,也都是行得通的。总之都要在气势上尽量舒展,笔力要强健有力,只有这样文章才不会受到束缚而越来越拘泥、呆滞。

以后你每个月都要写出五篇值得揣摩的文章,另外还要写一篇有气势的文章。其中讲求揣摩的文章送给老师审阅批改,而讲求气势的文章一定要送来给我审阅批改。四象表中,只有气势属太阳,是最难能可贵的。自古以来,文人虽然多偏重于另外三项,但无人不在气势上发奋下工夫。因此希望两儿都要在气势上加倍努力。再三叮嘱。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告诫纪泽、纪鸿两儿,写文章要以气象峥嵘为贵,这样才能写出好的文章。这也反映出了读书与做人是分不开的,通过读书,吸收前人的智慧经验,不仅可以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最重要的是能锻炼出写好文章的基础。

所谓“文如其人”。文章的风格可以充分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与为人。譬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他性格直爽、不入俗流,笔下的文章充满感情,充满教化。这表现出了韩愈育英才的用心,传道、授业、解惑也正是韩愈一生的写照。

明末清初史学家黄宗羲也是一个非常重视读书的人。他的父亲死于宦官魏忠贤发起的“东林党祸”,这对于他来说是个沉重打击。明思宗即位后,他为父亲申冤成功了,便回到家乡发奋读书。但是他十分痛恨科举制度限制学人的思想,所以发誓要把家中所有的书都读完,书不够读,他就到别人家的藏书库抄书回来读。后来,他贯通经史,通达古今,成为了一个伟大的学者。同时他还继承了刘宗周的思想,但他所铺的“作圣之路”只突出“读书”,而少谈“改过”。他的文章谈改过的不多,一再强调的都是以研读六经为主。他认为,要想“捞摸”到“本体”,要想成为圣人,最重要的路径便是读书。因此,他对于不读书便想做“圣人”的观念和做法不屑一顾,甚至持批评态度。

黄宗羲学识渊博,大凡天文、历算、音律、经史百家、释道、农工等无不深究。治学以捍卫阳明心学自任,力主诚意慎独之说。他也重史学之钻研,服膺者如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等皆以史学名家,蔚为浙东学派。从文学角度黄宗羲的文章强调“性情”,反映现实,表达真意。其诗风格朴实,富于爱国主义精神,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强意志。黄宗羲精通天文历算和数学。他用推算日食的方法和阎若璩等人考证古文《尚书》系古人伪作,给当时思想界带来很大震动。

反观现代社会,有几人能够一举成名,有几人又能博览群书,想想古人到处找书读,而现代人呢?书籍应有尽有,面对如此优越的条件,我们或许应该好好反省,自己一天到底读了多少书呢?

致泽儿: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原文】

字谕纪泽儿:

二月廿一日在运漕行次,接尔正月二十二日、二月初三日两禀,并澄叔两信,俱悉家中五宅平安。大姑母及季叔葬事,此时均当完毕。

尔在团山嘴桥上跌而不伤,极幸极幸。闻尔母与澄叔之意欲修石桥,尔写禀来,由营付归可也。《礼》云:“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古之言孝者,专以保身为重。乡间路窄桥孤,嗣后吾家子侄凡遇过桥,无论轿马,均须下而步行。

吾本意欲尔来营见面,因远道风波之险,不复望尔前来,且待九月霜降水落,风涛性定,再行寄谕定夺。目下尔在家饱看群书,兼持门户。处乱世而得宽闲之岁月,千难万难,尔切莫错过此等好光阴也。

余以十六日自金陵开船而上,沿途察看金柱关、东西梁山、裕溪口、运漕、无为州等处,军心均属稳固,布置亦尚妥当。惟兵力处处单薄,不知足以御贼否?余再至青阳一行,月杪即可还省。南岸近亦吃紧。广匪两股窜扑徽州,古、赖等股窜扰青阳。其志皆在直犯江西以营一饱,殊为可虑。

澄叔不愿受沅之赐封。余当寄信至京,停止此举,以成澄志。

尔读书有恒,余欢慰之至。第所阅日博,亦须札记一二条,以自考证。脚步近稍稳重否?常常留心。此嘱。涤生手示。

澄叔此次未另写信,将此禀告。

同治二年二月廿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二月二十一日,我在运漕行船的途中收到了你正月二十二日、二月三日两封信和澄叔的两封信,从信中得知家中一切平安。大姑母和季叔的葬礼,想必都应该处理完了吧。

信中说你在团山嘴桥上不小心跌倒,幸亏没有受伤,真是万幸啊。听说你母亲和澄叔打算重新修座石桥,你写信来也是这个意思,我看所需的资金就从我营中寄回吧。《礼记》中这样说:“道而不径,舟而不游。”古人所说的孝,尤其以保身为要。乡间的道路和桥梁都窄小危险,以后我们家的后代,凡是过桥的时候,无论是坐轿还是骑马,都要下来步行走过去。

我本想让你来营中见面,因为路途遥远,而且又有危险,所以你就不用来了。暂且等到九月霜降雨停之后,气候稳定了,我再给你寄信,告诉你来军营的日期。现在你在家能饱览群书,还可兼管家庭事务。身处乱世,能够如此享受这宽闲的时光,真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时光啊。

十六日我从金陵坐船,迎流而上,沿途察看了金柱关、东西梁山、裕溪口、运漕、无为州等地方,据我观察,目前军心还算稳定,军事布置也还妥当。只是各处的兵力都显得势单力薄,不知能否抵挡得住来势汹汹的敌人。我还要赶去青阳,月底就可以回到省城。南岸的情况近来比较紧张。敌军派出两股人马进攻徽州,古、赖等股捻军又不时地骚扰青阳,其最终目的显然就是要进攻江西,为此我深感担心。

澄叔不愿意接受朝廷给沅叔的赐封。我应当马上给京城写信,请示朝廷取消这项举动,以了结澄叔的心愿。

得知你读书能持之以恒,我心里十分欣慰。不过随着自己读书涉及的知识日益宽广博大,有必要做一两条札记,以方便自己日后的查考。最近脚步是否日益稳重了呢?要经常注意这些。在此叮嘱。涤生手示。

这次没有另外给澄叔写信,你把这封信转给他看看。

同治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对纪泽儿说,身处乱世,能够如此享受这宽闲的时光,真是难得的机会,千万不能错过这么好的时光啊。从中体现了他珍惜时间的观点。在他看来能够有时间读书真是令人享受的事情。

历数古今中外一切有所成就的人都同曾国藩一样,没有一个不是惜时如金。古书《淮南子》有云:“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晋朝陶渊明也有诗:“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唐末王贞白《白鹿洞》诗中更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妙喻。

由此可见,正是因为这些人懂得去珍惜时间,利用时间而读书,才使他们有了渊博的知识,成就了一番事业。

再如,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其意是说在古代用沙漏记录时间,形容夜半三更还在用功读书而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用来形容读书敏捷。

此外,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总结出“三余三上”的学习方法。所谓“三余”,就是指“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所谓“三上”就是指马上、枕上、厕上。用这些时间来读书。有个故事说,东汉末年的董遇,对《老子》和《左传》有精深的研究,有人向他请教,他却不肯教,并告诉这个人说,一定要先读上一百遍,书读百遍,其意自明。向他请教的人,却说自己没有时间。董遇便教导他说应该用“三余”时间来学习。总之,就是告诉这个求教的人凡得空闲都可读书。

然而,如今人们都有一个通病,就是买了书却不看书。人们总认为自己没有时间来看书,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应酬上,什么饭局、牌局、娱乐场所里进行的消遣活动。并把这些称为“休闲”,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意识,更是使自己走向堕落的因素。而真正好读书的人,则会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闲暇时间读书。把业余时间读书当做爱好和追求的人,经常拾遗补阙,增长本领,把事情干得更出色。在他们看来,业余的闲暇时间,读些轻松愉快的书籍,既是“为愉快而读书”,又是珍惜时间。

所以在曾国藩看来,书的魅力,言有尽而意无穷。如果一个人有机会有时间读书,千万不要错过,应该抓紧一些,融情于书,以书感怀,在书中体会那无尽的快乐,让自己变得充实些。莫让时间悄然而走,如果在你年轻的时候都不去珍惜时间进行学习,那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无力去克服,才有种“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遗憾。等到老的时候,更是悲伤自己学问少,而一无所成。落得汉乐府《长歌行》所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下场。

致泽儿:诗文立意,须超凡脱俗

【原文】

字谕纪泽儿:

廿九接尔十月十八在长沙所发之信,十一月初一又接尔初九日一禀,并与左镜和唱酬诗及澄叔之信,俱悉一切。

尔诗胎息近古,用字亦皆的当。惟四言诗最难有声响、有光芒,虽《文选》书孟以后诸作,亦复尔雅有余,精光不足。扬子云之《州箴》、《百官箴》诸四言,刻意摹古,亦乏作作之光,渊渊之声。

余生平于古人四言,最好韩公之作,如《祭柳子厚文》、《祭张署文》、《进学解》、《送穷文》诸四言,固皆光如皎日,响如春霆。即其他凡墓志之铭词及集中如《淮西碑》、《元和圣德》各四言诗,亦皆于奇崛之中迸出声光。其要不外意义层出、笔仗雄拔而已。自韩公而外,则班孟坚《汉书·叙传》一篇,亦四言中之最俊雅者。尔将此数篇熟读成诵,则于四言之道自有悟境。

镜和诗雅洁清润,实为吾乡罕见之才,但亦少奇矫之致。凡诗文欲求雄奇矫变,总须用意有超群离俗之想,乃能脱去恒蹊。

尔前信读《马汧督诔》,谓其沉郁似《史记》,极是极是。余往年亦笃好斯篇。尔若于斯篇及《芜城赋》《哀江南赋》《九辩》《祭张署文》等篇吟玩不已,则声情自茂,文思汩汩矣。

此间军事危迫异常。九洑洲之贼纷窜江北,巢县、和州、含山俱有失守之信。余日夜忧灼,智尽能索,一息尚存,忧劳不懈,它非所知耳!

尔行路渐重厚否?纪鸿读书有恒否?至为廑念。余详日记中。此次澄叔处无信,尔详禀告。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你十月十八日在长沙发出的信我已经在二十九日收到,十一月一日这天又收到你十月九日的一封信,另外还有与左镜和唱和的诗、澄叔的信,所有情况我都已经知道了。

从你的诗中可见你的诗风从古人的诗中脱胎而出,用字也特别确切恰当,这些已经很难得了。古诗之中,要数四言诗最难写得出色、有光芒。虽然《文选》中有孟子以后的各种作品,但也是雅气有余,精气光芒不足。扬子云的《州箴》、《百官箴》等四言诗,刻意仿古,也缺乏作作之光、渊渊之声。

对于古人的四言诗,我一生最喜欢的就是韩愈的作品,如《祭柳子厚文》、《祭张署文》、《进学解》、《送穷文》等各篇四言佳作,都好像月光皎皎般光芒四射,又如隆隆春雷般响亮贯耳。即使是其他所有墓志之铭词及集中如《淮西碑》、《元和圣德》各四言诗,也都是在奇崛之中迸发出独有的音律和光芒。这些文章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关键在于意义层出、笔势雄劲挺拔。除了韩愈的作品,就是班孟坚的《汉书·叙传》,这也是四言诗中俊雅脱俗的作品。你把这几篇熟读、背诵,就能深刻领悟到四言诗的境界了。

镜和的诗雅洁清润,实在是我家乡罕见的作诗奇才,不过他也难达到奇崛的意境。凡是写诗作文,都要求有雄奇变化的风格,还要有超群脱俗的构想,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僵化世俗的模式。

你在上封信中说读了《马汧督诔》,说这篇文章的沉郁如同《史记》一样,我很认同你的看法。我早些年也喜欢这篇文章。但如果你对这篇诔文及《芜城赋》、《哀江南赋》、《九辩》、《祭张署文》等篇仔细体味,深加琢磨,那么写文章自然就能够声情并茂,文思泉涌了。

最近的军事情况特别危急。九洑洲的敌人纷纷流窜到江北,巢县、和州、含山都相继失守。我每天着急忧虑,希望竭尽所能,只要还活一口气,就一定奋斗到底,但这些又有谁知道呢!

你的行走是否渐渐趋于稳重?纪鸿读书具有恒心吗?家中的这些事情很让我挂念。其他的事情详细写在日记中。这次没有另外给澄叔写信,你要把详情向他禀告。

同治元年十一月初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强调了阅读文章,不仅要领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一种境界。这种境界要有超凡脱俗的构想,只有这样才能脱离僵化世俗的模式,使自己的文章不受别人文章的限制而脱颖而出。

欧阳修苦读韩愈的文章,但他的作品又超过韩愈。究其原因,就是他真正领会了韩文之道理,并加以融会贯通,运用到自己的诗文中。所以清人袁枚对此深有感触地说,平居有古人,而学力方深,落笔无古人,而精神始出。这都体现出了诗文立意,必须有超凡脱俗的境界。也就是说,读别人的诗文,必须要懂得学以致用,争取写出比别人还要出色的文章来。

清人郑日奎以蚕和桑的关系为例,说明读书学习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运用。他指出,为蚕养桑,非为桑也。以桑饭蚕,非为蚕也。逮蚕吐茧而丝成,不特无桑,蚕亦亡矣。取其精,弃其粗;取其神,弃其形。所谓罗万卷于胸中而不留一字者乎。

对此,孔子说:“读了《诗经》三百篇,叫他去处理政务,却行不通;派他去出使外国,却不能独立应对。读得虽多,又有什么用呢?能把《诗》三百篇背诵下来。而在政治措施和外交活动上却不能用,那就算白学了。”可见,孔子是在教授学生学以致用,使其各有专长,能从事政治活动。

不仅曾国藩、孔子如此,古代圣贤之士都非常注重这种超凡脱俗的方法。

齐国有一个名叫田仲的人,自命清高,不愿与达官贵人为伍而隐居乡间,他认为自己这样做是十分明智的。宋国有个叫屈谷的人到田仲那里去见他,对他说:“我是个庄稼人,没有什么别的本事,只会干农活,特别是种葫芦很有方法。现在,我有一个大葫芦。它不仅坚硬得像石头一般,而且皮非常厚,以至于葫芦里面没有空隙。这是我特意留下来的一个大葫芦,我想把它送给您。”田仲听后,对屈谷说:“葫芦嫩的时候可以吃,老了不吃的时候,它最大的用途就是盛放东西。现在你的这个葫芦虽然很大,然而它不仅皮厚,没有空隙,而且坚硬得不能剖开,像这样的葫芦既不能装物,也不能盛酒,我要它有什么用处呢?”屈谷说:“先生说得对极了,我马上把它扔掉。不过先生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个问题,您虽然是不仰仗别人而活着,但是您隐居在此,空有满脑子的学问和浑身的本领,却对国家没有一点用处,您同我刚才说的那个葫芦不是一样吗?”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不能将自己的本领贡献给国家、社会,仅仅只是在那笑傲山林,就算他有高洁的名声,也是徒劳,实质上这种处世之道并不明智。到头来,他的智慧与贡献还远不及那位种田的农夫屈谷。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是有用处的,要知“一语不成践,万卷皆为空”。尤其是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对学习的东西不加以利用,那么就会一事无成。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选好目标,作好计划,学到精髓,学以致用。

致泽儿: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原文】

字谕纪泽儿:

三月初二日接尔二月二十日安禀,得知一切。内有贺丹麓先生墓志,字势流美,天骨开张,览之欣慰。唯间架间有太松之处,尚当加功。

大抵写字只有用笔、结体两端。学用笔,须多看古人墨迹;学结体,须用油纸摹古帖。此二者,皆决不可易之理。小儿写影本,肯用心者,不过数月,必与其摹本字相肖。吾自三十时,已解古人用笔之意,只为欠缺间架工夫,便尔作字不成体段。生平欲将柳诚悬、赵子昂两家合为一炉,亦为间架欠工夫,有志莫遂。尔以后当从间架用一番苦功,每日用油纸摹帖,或百字,或二百字,不过数月,间架与古人逼肖而不自觉。能合柳、赵为一,此吾之素愿也。不能,则随尔自择一家,但不可见异思迁耳。

不特写字宜摹仿古人间架,即作文亦宜摹仿古人间架。《诗经》造句之法,无一句无所本。《左传》之文,多现成句调。扬子云为汉代文宗,而其《太玄》摹《易》,《法言》摹《论语》、《方言》摹《尔雅》、《十二箴》摹《虞箴》、《长杨赋》摹《难蜀父老》、《解嘲》摹《客难》、《甘泉赋》摹《大人赋》、《剧秦美新》摹《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摹《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物无篇不摹。即韩、欧、曾、苏诸巨公之文,亦皆有所摹拟,以成体段。尔以后作文作诗赋,均宜心有摹仿,而后间架可立,其收效较速,其取径较便。

前信教尔暂不必看《经义述闻》,今尔此信言业看三本,如看得有些滋味,即一直看下去;不为或作或辍,亦是好事。惟《周礼》、《仪礼》、《大戴礼》、《公》、《谷》、《尔雅》、《国语》、《太岁考》等卷,尔向来未读过正文者,则王氏述闻,亦暂可不观也。

尔思来营省觐,甚好,余亦思尔来一见。婚期既定五月二十六日,三四月间自不能来,或七月晋省乡试,八月底来营省觐亦可。身体虽弱,处多难之世,若能风霜磨炼、苦心劳神,亦自足坚筋骨而长识见。沅甫叔向最羸弱,近日从军,反得壮健,亦其证也。

赠伍嵩生之君臣画像乃俗本,不可为典要,奏折稿当抄一目录付归。余详诸叔信中。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你二月二十日的来信,我已经在三月二日收到,从信中得知一切情况。信中附上为贺丹麓先生所做的墓志铭,看见你的字体流畅美观,天骨开张,心中十分欣慰。你的缺点在于间架结构之间尚有些地方显得松散,还应该多下工夫练习。

练习写字,大体上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用笔和结构两个方面:学习用笔,要多看古人的字迹;学习间架结构,要用油纸临摹古人的字帖。这两个方面很重要的,绝不可轻易去改变。小孩子学写影本,如果用功专心,不出几个月,就会和临摹的摹本字体相似。我从三十岁时起,就了解了古人用笔的方法,只是在间架结构上还欠缺功夫,写起字来不能自成体统。在习字上,我这一生的愿望就是想把柳公权、赵子昂两家融为一体,只因为间架结构欠缺功夫,这个志向一直没有实现。你以后应该在间架结构上多下苦功,每天用油纸临摹字帖,要么写一百字,要么写二百字,不过几个月,间架结构就会在你不经意间与古人相似了。如果你能把柳、赵的字合为一体,就能了却我一生的心愿了。但是如果不能实现,也不可以荒废,你可随便自选一家,但切记不可见异思迁。

不仅习字的时候要模仿古人的间架,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模仿古人的风格和间架。《诗经》造句的方法,没有一句话是没有原本的;而《左传》里的文句,大多是现成的句调。扬子云被称为汉代的文宗,而他的《太玄》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方言》模仿《尔雅》,《十二箴》模仿《虞箴》,《长杨赋》模仿《难蜀父老》,《解嘲》模仿《客难》,《甘泉赋》模仿《大人赋》,《剧秦美新》模仿《封禅文》,《谏不许单于朝书》模仿《国策·信陵君谏伐韩》,几乎每篇文章都是模仿前人而来的。即使是韩、欧、曾、苏各位文坛巨匠的文章,也都有模仿的痕迹,这种模仿的写法已成为一种特定的体裁。你日后写文章作诗赋,都应该用心模仿,以后间架可自成一体,这样收到的效果会比较快,入门也很容易。

我在上封信中,告诉你暂时可以不要看《经义述闻》,你说已经看了三本了。如果你觉得很有兴趣,可以继续看下去,不为或作或辍,也都是一件好事。只是《周礼》、《仪礼》、《大戴礼》、《公》、《谷》、《尔雅》、《国语》、《太岁考》等书,你从来没有读过正文内容,所以我才说王氏的《经义述闻》可以暂时不要看。

你信中还说打算到军营中探亲,这是件好事,而且我也希望你能来这里增长些见识。你的婚期已经定在五月二十六日,看来三四月份是不能来了。可能你七月底要到省城参加乡试,那八月底来营中探亲就很方便了。你平日身体虽然很薄弱,但如今正是国家多灾多难的时候,如果你能趁此机会经受些风霜的考验,多费些心思,也可以锻炼一下筋骨,增长见识。沅甫叔的身体一向都是羸弱不堪的,近日前来军营中,经过锻炼后反倒更加强健了,这就是个很好的证明。

我赠送给伍嵩生的君臣画像是俗本,不可以把它作为经典。奏折稿准备抄一个目录带回来。其他的详细情况在给各位叔叔的信中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

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

【解读】

在练习书法上,曾国藩认为:如果要知道运笔的顺序,就应该多观察古人的墨帖;如果要学习如何架构字体,就应该常用油纸临帖揣摩。这两种方法是练习写字的最基本功夫。

结字又叫结体或间架结构。启功先生曾指出,写毛笔字一要把握间架结构,二要练好笔画特点。间架结构要比笔画特点重要。间架结构好的字,笔画特点不突出,也还顺眼;反过来就不行了。因此,认真研究并把握好字的结体规律十分重要。所谓“初学分布,但求平正”。

的确如此,字体的架构掌握不好,会破坏字的美感。王羲之在《笔势论》中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无目;一画失所,若壮士之无肱。”其意是说一个点没有点对地方,就像一位美人少了眼珠子;一个笔画没有写对,就像一个年轻人缺了臂膀。

所以,我们学写字应先从楷书或隶书入手。掌握各种笔法后再学其他书体就有了基础。临帖是练好字的必要手段。不临帖,全凭自己想法随意写,是上不了路子的。王羲之很重视在临帖上下工夫,他说:“一遍正脚手,二遍少得形势,三遍微微似本,四遍加其遒润,五遍兼加抽拔。”意思是说先校正拿笔的姿势,再掌握字体的感觉,临摹到与字帖相似,然后表现出字体的强劲秀美,最后抓住笔画顺序的节奏。刚开始学的时候如果觉得生疏,要多练习,自然熟能生巧,越写越好。

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也指出:“书法昧在结构。独体结构难在疏,合体结构难在密。疏欲不见其单弱,密欲不见其杂乱。”所谓独体就是指单一的字,也就是通常说的“文”;合体就是“字”,也就是两个以上独体的“文”所合成。其真正的意思是说,书法要诀在于字的结构,单一字体结构的难度在于笔画必须分散,看起来不单薄;合体字结构难度就在于必须紧密,但不能杂乱。

因此,只知道用笔,不懂字体的结构还是无法写好字,可见掌握字体结构是写好书法的要诀。此外,要想写好作文也同样需要模仿古人的风格和间架,博览群书,将书中所有的精华记录下来,在写文章的时候,运用进去,那么就会写好文章。总之,只要按学习规律坚持临池不辍,必然学有所成。

致泽儿: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

【原文】

字谕纪泽儿:

二十二日接尔禀并《书谱叙》,以示李少荃、次青、许仙屏诸公,皆极赞美。云尔钩联顿挫,纯用孙过庭草法,而间架纯用赵法,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动合自然等语。余听之亦欣慰也。

赵文敏集古今之大成,于初唐四家内师虞永兴,而参以钟绍京,因此以上窥二王,下法山谷,此一径也;于中唐师李北海,而参以颜鲁公、徐季海之沉着,此一径也;于晚唐师苏灵芝,此又一径也。由虞永兴以溯二王及晋六朝诸贤,世所称南派者也;由李北海以溯欧、褚及魏北齐诸贤,世所谓北派者也。尔欲学书,须窥寻此两派之所以分。南派以神韵胜,北派以魄力胜。宋四家,苏、黄近于南派,米、蔡近于北派。赵子昂欲合二派而汇为一。尔从赵法入门,将来或趋南派,或趋北派,皆可不迷于所往。我先大夫竹亭公,少学赵书,秀骨天成。我兄弟五人,于字皆下苦功,沅叔天分尤高。尔若能光大先业,甚望甚望!

制艺一道,亦须认真用功。邓瀛师,名手也。尔作文,在家有邓师批改,付营有李次青批改,此极难得,千万莫错过了。

付回赵书《楚国夫人碑》,可分送三先生(汪、易、葛)、二外甥及尔诸堂兄弟。又旧宣纸手卷、新宣纸横幅,尔可学《书谱》,请徐柳臣一看。此嘱。

咸丰九年三月廿三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我在二十二日收到了你的来信和《书谱叙》,我拿给李少荃、次青、许仙屏等人看了,他们都大为称赞。他们都说你的书法钩联顿挫,用的是孙过庭的草书方法,而间架结构纯属赵派书法,柔中带刚,绵里藏针,动合自然。我听了很为你感到欣慰。

赵文敏搜集古今的成功人的作品,从初唐四家中的内师虞永兴,而参学钟绍京,并以此上探究两王,下仿效黄山谷,这是一条好的学习路子;师从中唐时期的李北海,而参学颜鲁公、徐季海的沉着稳重,这也是一条好的学习路子;师从晚唐时期的苏灵芝,这又是一条路径。从虞永兴追溯二王和晋、六朝各位名家,是世人所称的南派;由李北海而追溯到欧、褚和魏、北齐各位名家,是世人所称的北派。你要学习书法,就要了解这两派的不同,南派以神韵出名,北派以魄力为长处。在宋朝四家中,苏、黄接近南派,而米、蔡则与北派相似。赵子昂曾经想把这两派合二为一,融会贯通成为一体。你从赵派书法入门,将来有可能会趋向南派,也可能会师从北派,无论效法哪派,都不要迷失方向。我先大夫竹亭公,幼时学习赵派书法,秀骨天成。我们兄弟五个人,在写字方面都下过很大的工夫,其中要数沅叔的天资最高。你如果能发扬光大先辈的业绩,也就达成了我的殷切希望了。

八股文的写作也是你要认真用功的地方。邓瀛师是写作八股文的高手。你现在写出的文章,在家里有邓老师为你批改,交到军营中来又有李次青给你提出意见,这是很难得的学习机会,千万不可轻易错过。

现附回赵书的《楚国夫人碑》,可分别送给三位先生(汪、易、葛)、两个外甥和你的各位堂兄弟。另外还有旧的宣纸手卷、新的宣纸横幅,你可学《书谱》,请徐柳臣看一看。再三叮嘱。

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

【解读】

曾国藩对于八股文很有研究。他认为八股文对思想有一定的限制,必须讲究辞藻才能有所突破。所以曾国藩提出:“分类抄撮体面话头。”

抄写搜集佳言锦句是一门功夫,而这门功夫必须配合分类整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传统有经、史、子、集四分法,但在曾国藩看来太过粗略,而且应用上也不方便。因此,他建议先分大纲,再分子目。比如,可以分出伦纪类大纲,接着再分出君臣、父子、兄弟等子目。

著名作家叶永烈曾说:“我在深入生活时,随身带笔记本。采访时,详细记笔记。种种见闻,随手记。偶然有所思,也记在本子上。我有剪报习惯,我的剪报分二十多类,分门别类剪贴。”叶永烈已经出版了五十多本书,这与他的丰厚积累是分不开的。

古代诗人李贺就非常注重这方面的积累和学习。他即使在游山玩水的时候,只要想到优美的词语,就立刻写到一个本子上。回去之后,再把自己搜集出的所有诗句,细心加以整理成篇。李贺去世后,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从他床底下找到几十个大篓子,里面装的都是他生前分类抄录的佳言锦句。

其实,不仅曾国藩有着如此深刻的见解,历朝历代,将各种事物记载加以分类整理的书籍并不在少数。比如魏文帝的《皇览》、南北朝的《修文御览》、隋朝的《长洲玉镜》、唐代的《北堂书钞》、《初学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及《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等书,都流传至今,极具参考价值。

任何人写作都需要从他生活所处的时代掘取矿藏,假如朱自清没有家境贫寒、北上求学的生活体验,便不会有《背影》的问世;鲁迅若没有在浙江绍兴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有《故乡》、《孔乙己》等佳作问世。

俗话说:“最浅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因为即使当时印象很深的材料,时间一长也会淡忘,成了过眼烟云。所以,积累是做学问的一种有效途径,坚持做到日有所获:事件片段,一个场景,一段对话,一点感受……慢慢集腋成裘。逐渐你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己的文思不再枯竭,文笔不再涩滞,手中的笔竟也能左右逢源。

致泽儿:读书要有“常”

【原文】

字谕纪泽儿:

连接尔十四、二十二日在省城所发禀,知二女在陈家,门庭雍睦,衣食有资,不胜欣慰。

尔累月奔驰酬应,犹能不失常课,当可日进无已。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余早年于作字一道,亦尝苦思力索,终无所成。近日朝朝摹写,久不间断,遂觉月异而岁不同。可见年无分老少,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尔之短处在言语欠钝讷,举止欠端重,看书能深入而作文不能峥嵘。若能从此三事上下一番苦工,进之以猛,持之以恒,不过一二年,自尔精进而不觉。言语迟钝,举止端重,则德进矣。作文有峥嵘雄快之气,则业进矣。尔前作诗,差有端绪,近亦常作否?李、杜、韩、苏四家之七古,惊心动魄,曾涉猎及之否?

此间军事,近日极得手。鲍军连克青阳、石埭、太平、泾县四城。沅叔连克巢县、和州、含山三城暨铜城闸、雍家镇、裕溪口、西梁山四隘。满叔连克繁昌、南陵二城暨鲁港一隘。现仍稳慎图之,不敢骄矜。

余近日疮癣大发,与去年九、十月相等。公事丛集,竟日忙冗,尚多积搁之件。所幸饮食如常,每夜安眠或二更三更之久,不似往昔彻夜不寐,家中可以放心。此信并呈澄叔一阅,不另致也。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最近连续收到了你于十四日、二十二日在省城发出的信,从信中得知二女儿嫁入陈家后,全家和睦,衣食无忧,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你连日来都忙于奔走应酬,不过功课也没有一时松懈,想必应该每天都有进步。人生中只有“常”是第一美德。我早年对于习字之道,也曾经冥思苦想,但最终还是一无所成。直到今年,我每天都不断摹写,从没有间断过,渐渐感到日新月异,每天都会有新的进步和感悟。可见无论年龄的大小,事情的难易,只要能够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会像种树和畜养牲口一样,每天不一定看到有变化,但事实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你的缺点在于说话欠稳重,举止欠端庄,看书能深入进去研究,但却写不出好的文章来。如果能从这三件事上下一番苦工夫,猛烈进取、持之以恒,那么不到一两年,即使自己感觉不到进步,实际上已经有重大的进步。言语稳重,举止端庄,德行自然也就显得高尚。一旦所写的文章有了峥嵘雄快的气势,你的学业也就跟着长进了。你前些天写的诗,已经有些起色了,近来还时常写诗吗?李、杜、韩、苏四家的七言古诗,其中惊心动魄的地方,你是否已经有所了解了呢?

近日的军事情况很顺手,都在掌控之中。鲍军连续攻克青阳、石埭、太平、泾县四座城池。你沅叔连续攻克巢县、和州、含山三个城池及铜城闸、雍家镇、裕溪口、西梁山四个要塞。你满叔连克繁昌、南陵两城及鲁港要塞。目前我们仍在稳重谨慎地制订稳妥的军事计划,对敌军不敢有一丝松懈和轻视。

近日我的疮癣再次发作,而且病情十分严重,与去年九十月的程度相同。因为每天公事繁忙,有许多公事堆积如山,所以没有空闲时间在意自己的病情。庆幸的是饮食还比较正常,每天夜里可以睡到二更或三更,不像过去那样整夜难以入睡,家中亲人尽管放心。这封信你呈递给澄叔看看,我就不另外给他写了。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

【解读】

曾国藩在这封信中,对纪泽儿说,你每天事务都很忙,但是对读书却一刻都没有松懈,这是做学问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曾国藩根据自己多年的读书心得,领悟到读书只有天天读,一刻都不能间断,才能取得新的进步。正如他所说,人生只有“常”是第一美德。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终只会学无所成,白费精力。

其实,看书不一定记得住,也不能一下子看得很多,同样在计划的执行过程中,也很有可能遇到挫折,有时候会进展缓慢,甚至停顿,那么在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曾国藩说得好,“每日有常,自有进境”,要认定目标前进,咬紧牙关命令自己不许后退,每日都是这样有恒心地去坚持,自然会有进步,目标也会在一天天的坚持中实现。

任何人读书,都不可能将书中的内容全部理解,需要反复阅读,才能逐渐明白其中含义。宋代朱熹说,反复读书,经常温习,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明清时期,学者顾炎武每年拿出三个月的时间复习读过的书,剩余时间用来读新书。毛泽东一生多次读中国四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每次重读都有新的收获。所以,明人何伦说:“读书以百遍为适度,必须反复熟读,才能有所体会。使他人的语言如同出于我的口中,使他人意思都是出于我的心中,融会贯通,然后才有所得。如果没有精熟,再读上一百遍也可以。仍需要时刻温习,如果工夫还没到,先自己背诵,含糊强记,最终只是不能更好认字,无法悟出其中道理,白浪费精神,也不益于学问。”

对于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每天都有新的变化,都有进步,这是逐渐迈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其意是说读书的人要立志于追求道义、真理,要专心致志,不要为世俗所累。同时,他还认为追求学问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要敢于知难而进。还说:“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那些在学习问题上认为自己能力不够的人,孔子认为是因为走在中途就停止下来,如果一个人以能力不够画地自限,实际上是没有坚持到底的缘故。其实,这是孔子告诫人们要知难而进,只有这样才能得道。事实上孔子自己就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人。他从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的乐趣,他每读到一本书,都是坚持读完,然后再换另一本。

成功的人物也是如此。每年都坚持读书,每天都改变自己。如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三年不飞,一飞冲天”,终成一代霸主;苏洵青少年时不认真,直到27岁才发愤读书,考进士不中,愤而烧掉为应考写的数百篇文章,而后闭门苦读,史书言“遂通六经、百家,下笔千言,顷刻即成”,终成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活中的我们,也应该做苏洵这样成功的人。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要确定好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也就是首先要有自己想达到的目标,而且这目标必须是确切的。接着就是想清楚要达到这个目标,自己要做些什么,也就是为这个目标制订计划,然后以连贯的行动来执行这些计划,这样就定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此外,曾国藩还指出纪泽儿的缺点就在于说话欠稳重,举止欠端庄,看书能深入进去研究,但却写不出好的文章来。从中体现出了读书人真正应有的读书态度,那就是时刻谨记言语稳重,举止端庄。这是修德的表现。

总之,人如果能够读书有常,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那自然会使自己日益进步,取得一番成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