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易水送人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七岁能赋诗,高宗乾封二年(667)对策入选,授奉礼郎。曾于武则天咸亨元年(670)从军出塞,复于咸亨三年(672)从军西南,累官至侍御史。高宗调露元年(679),武后当权,因数上疏言事获罪下狱,次年秋被贬为临海(今浙江临海)丞。睿宗文明期间,随徐敬业起兵讨武后,作檄传天下,武后读之说:“有如此才不用,宰相过也。”敬业兵败,宾王亡命,不知所之。《四库全书》收《骆丞集》四卷,《全唐诗》录其诗三卷。
易水在河北易县境内,在北京西南不远处。《史记·刺客列传》曾描写了这里发生过历史上最悲壮的送别场面,荆轲承担了燕太子丹让他出使秦国刺杀秦王嬴政的任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忼慨,士皆祐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不能不想到这一历史事件。
前两句回顾了上述历史事件,诗人只选择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燕太子丹,他是这一历史事件的导演;一个是荆轲,他是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角。诗人还选择了一个细节,即怒发冲冠,将荆轲临别时慷慨激昂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了。
后两句由历史过渡到现实。作者采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这种过渡非常自然,特别是“昔时”与“今日”两个偏正词组,将历史与现实非常巧妙地连贯起来。特别是“水犹寒”三个字,将荆轲刺秦王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卷一称此诗“一气挥洒,而重在‘水犹寒’三字,一见人虽没,而英风壮采,懔烈如生,一见易水寒声,至今犹闻呜咽。怀古苍凉,劲气直达,高格也”。
此诗旨在送别,却写成了怀古诗。诗的结构也体现了这一点,全诗用三句写古,用一句写今。最后一句实际上写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影响,可见仍然是在怀古。这一历史事件太感人了,同它相比,送别变得不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