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墓前的遐思

马克思墓前的遐思

英国,曾经号称“日不落帝国”。在美国探亲期间,我去了英国的首都伦敦散游。4月初,在参观完大英博物院之后,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又去拜谒了位于伦敦北郊的马克思墓。

按照地铁工作人员的指引,我要坐北线地铁在拱道站(Archway)换乘巴士。到Archway站还没出站,我就在出口处看见右侧墙壁上贴着的一张大通告,上面正好写着去马克思墓所在的海格特公墓(Highgate Cemetery)东段的路线。原来,很多人都从这里中转去拜谒马克思墓,尤其是到伦敦旅游的中国人,多数都会去,地铁方为方便乘客中转就贴出永久通告。

走出地铁站,外面竟飘起了绵绵细雨。英国人对马克思也非常崇敬,所以,在公共汽车站,几位老妇人听说我要去瞻仰马克思墓,纷纷向我竖起了大拇指。这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马克思短短65年的生命里,有一半的岁月是在伦敦度过的。

下了汽车,小雨仍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没有丝毫防备的我只好用塑料袋遮住头部,沿着一条公园小路快步向前行走。十几分钟后,雨停了,我也终于到了海格特公墓。按照规定付给看墓人两英镑后,我便走进了墓区。公墓很大,小路都有好几条。一对年轻的英国情侣看见我后,热情地上前为我带路。在距离马克思墓还有几十米时,一座高大庄严的长方体墓碑便蓦地映入眼帘,大家熟悉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就端放在墓碑上方。

到了墓前,我先把在陵园采集的鲜花献给崇敬的伟人,向伟人默哀致意,然后才开始瞻仰墓碑。光滑的大理石墓碑上用英文镌刻着《共产党宣言》里的名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细读碑文,我方知马克思的夫人燕妮、大女儿珍妮、外孙朗克特,以及他家的老管家法穆特等人,都与他一起安葬于此。也就是说,马克思一家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都长眠在这里。愿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共享天伦。

望着在阴雨天仍不失光泽的马克思青铜头像,凝视着马克思那双深邃睿智的眼睛,我不禁感慨万端,在心中默默地历数他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所做的伟大贡献和牺牲:《共产党宣言》、组建第一国际……因为致力于著述,拿不到几个稿费,全家一直艰难度日。因为贫穷,他的三个子女先后被疾病夺去了生命。特别是《资本论》,几乎耗尽了他的心血。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终于积劳成疾,躺在安乐椅上溘然长逝,享年65岁。噩耗传开,全世界亿万无产者都痛惜哀悼。马克思的名字、马克思主义已经与世界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中国已成为东方乃至世界的巨人,我们正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进。

我坚信,马克思主义一定会光耀千秋、永不褪色!

2004年秋于陋室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