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着石头在河底行走的男子

抱着石头在河底行走的男子

沐浴着夏日的阳光,我正在整理阳台的一隅。

快要厌烦之际,从一堆破烂中发现了一支生锈的鱼叉。鱼叉是叉鱼、捕鱼的一种工具。二十年前,我在山形老家的仓库里发现了它,把它带了回来,即便它没什么用处。

遥远的往昔,那时我还是少年。月山山麓的村子迎来了夏天,我们经常拿着鱼叉去附近的河边。用后山的竹子做柄,再安上从村中自行车商店拿来的旧链子。这样一来,鱼叉会在瞬间产生出巨大的爆发力,从而能捕获体形硕大的鳟鱼。可是一个夏天只能遇见一两次鳟鱼,也没有运气能捉到。我触摸着那令人怀念的手柄和四个齿,汗水从额头流下,流进眼睛。我闭上眼睛,寒河江川反射出的明晃晃的光和风在眼底苏醒了。

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暑假。我一个人拿着鱼叉到了河原,追赶着河水深处的雅罗鱼和香鱼。在清冽的河水里生活的鱼儿们行动敏捷,闪烁着银色的鳞光在我面前游来游去,仿佛在戏弄长长的鱼叉。

突然,随着“咚”的一声,周围的光剧烈地摇晃,产生了斜纹。两米多的前方,水里落入了一块大石头。我慌忙伸出脖子去看,卵石的石笼上刚才还没有人,这会儿却见阿达站了起来。他就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一如往常地带着能融化棉花糖的微笑,挥着一只手冲我喊“喂”。

阿达是河对面村子里鱼店老板的二儿子,那时大概三十五岁。他是一个开朗的独行者,有轻微的精神障碍。他总是骑着自行车载着鱼到村子里去卖。他的父母为了方便他算账,箱子里只放了金枪鱼一种。

在山脚下狭长的乡间小路上,他总是唱着春日八郎的《离别的一棵杉树》骑车路过。这首歌里哼唱的部分很多,捆在他自行车车把上的叫卖用的铃铛不经意间为他伴了奏。醍醐村里有很多山,坡路很陡,一般鱼店的人都不从这里走。

阿达对孩子们玩耍的声音很敏感,一旦发现就会马上加入其中。几天前,我在公民馆前的广场上把杉树当成一垒正在玩垒球时,阿达很快就喊着他的口头禅“噢啦——噢啦”过来了,然后自顾自地站在那里开始了防守。从防守开始,是他的道义。那天玩耍结束后,骑着自行车回家的阿达发出了很大的怪声,就像一旁火灾警铃的声音。不知什么时候被太阳烤得热烘烘的蚬子们都大张着嘴。

阿达很受孩子们的欢迎。一到夏天,人们就会津津乐道阿达每年的冒险。那是因为,在高松、白岩、醍醐三个村子的河流交汇处架着一座卧龙桥,阿达曾经从上面跳下去。他的英勇事迹一直被传颂着。

美丽的拱桥距河面大约有十五米高,湍急的河流在桥下的部分相当深。那天阳光不好,看不见河底。阿达跳下去后水花飞溅。有传闻说,阿达在河底抱着一块大石头,脸甚至没有露出水面,走着走着便不见了踪影。实际上大家谁都没有亲眼看到,只是靠着想象力听到了河水冲击岩石的巨大声响。

这若是阿达的恶作剧也就罢了。我从水里上来,暖和的小石头放在耳边,这时听见了他跳水的声音。我的裤子和衬衣被揉成一团,一旁阿达的衣服却叠得整整齐齐。阿达穿着当时罕见的系扣的兜裆布,白色的兜裆布在水中摇曳。他平时一定也穿着这条兜裆布。在要冒险的时候,他会瞒着父母,偷偷地在里面穿着针织泳衣去卖鱼。因为谁都知道,他的父母一定会强烈阻挠他去冒险的。

潜在水下的阿达气息之强令我惊叹。过了一会儿,他只说了一句:“在看吗?”我当然知道他的意思。

阿达抱着卵石的石笼,在三米深的水底行走,为了不被苔藓绊倒,他走得很慢。当时水流上游还没有大坝,月山上雪融化之后流下来的水十分清澈。他嘴边吐着泡,睁大双眼在水底行走的身影悠悠地晃着,就像拍摄时的慢镜头。

几年之后恰逢大学暑假,我回到老家,听在罐头工厂工作的同学说阿达突然去世了。他虽然身体矮小,却有着厚实的胸膛和强健的体魄,对于他的死,我既感意外,也认为有迹可循。

鱼叉没什么用,但我还想再留它一阵子,于是将它收了起来。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