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

二章

【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共87字)

【译言】天下都知道美就是美的话,丑就显露了;都知道善就是善的话,不善也就显现了。有和无相互依存,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对照,高和下相互依靠,音和声相互和谐,前和后相互接随。因此圣人按无为的准则做事,用不言的方式去教化;万物兴起而不去首倡,生养而不占有,培育帮助而不倚赖,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反倒因此永存。

【重心】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臧否】基本认同。

【困扰】如果都能知道,那就知道怎么做了;难就难在不知道美丑、善恶。

【智语】道有踪而无痕,道有痕而无色。

【视野】

这一章由两部分组成。

一部分说美与丑,善与不善。它们的关系相依相存。没有丑哪见得美?没有不善,就没有善。

同样的,没有无显不出有,没有难哪里有易?没有短则显不出长,没有下,才见不着高呢!没有声就衬不出音,没有后,前也不存在。

老子先说美丑,善与不善,说出美与丑、善于不善的互转关系,再引出谦虚的思想,真是了不起!

讲起来,美丑、难易、高下、有无、短长等等之间的互转和辩证关系,与谦虚的品德似乎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样的章节归分,也完全有可能是在后人的手里调整、成型。但老子的哲学开创了一种模糊的思想模式,正是在这样的模糊和似是而非的境界里,所有不同的思考领域,都可以找到联系点。

老子引出了谦虚的品德,但他并未直言,只是借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来说明。

谦虚和低调的品德,在中国由来已久,至少从老子这里开始,也已经两千多年了。

温和、仁爱、宽容、礼貌、和谐、谦虚、忠诚、淡泊、奉献、闲逸、节制、勤劳、互助、好学、友好、大方、助人、孝心、感恩、公正、尊老、智慧、节俭、自尊等,都是中国传统的道德和精神品德。

中国传统品德,是中国人道德自信和精神优越感的源泉,是优质的非物质遗产。没有这些源泉,中国人挺不过19、20世纪那些关口,挺不到今天;中国作为一个有历史连续性的完整的价值共同体,挺不过19、20世纪那些关口,挺不到今天。

这些传统的品德,有一些是儒家的,有一些是道家的,后来还有佛家的。

它们当然不能截然分开!但有些是儒家的提倡与核心思想,有些是道家的提倡与核心思想。在历史的演进中,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衬映,相互完善,终至成熟。

先说一个词:谦虚。

在我的个人辞典里,谦虚起先是个上好的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谦虚的美德”,这是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即使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谦虚也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之一,没有人对此抱有丝毫的怀疑。

可后来,谦虚在我的辞典里变成了一个坏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社会在全盘学习西方,当然这个过程是必须的和不可省略的,于是西方文化中张扬个性、独立自主、崇尚探索创新等理念,使我们虚空无力的谦虚变成虚伪和虚假。

再后来,2000年新世纪以后,随着全社会物质等硬实力的高速扩张,我们的精神面貌再一次彻底改观,谦虚在我的辞典里,逐渐演变为实事求是的自信,我们一般都能对自信和谦虚做出比较适当的处理,该自信的时候,我们会尽情地表现自己,该谦虚的时候,我们也大致能够恰如其分地收敛。

如此看来,谦虚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但谦虚的背后必须有实力和自信作支撑,运用谦虚这一品德的时间、地点、方式、方法也十分有讲究。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老子以“赞”的态度谈论谦虚,认为这是谨须遵守的品德,“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在终极的价值评判体系中,也予以最高的肯定。

这说明,老子著《老子》时是非常自信的,因为他肯定了谦虚的品德,这是他有物质的或精神的实力的外现;当然也可能是他那个时代有物质的或精神的实力的外在体现。

这大概是老子说这些话的潜在动因。

【听雨花园笔记】

一夜春雨,早晨起来,到听雨花园去,看见无数的蜗牛,在枯枝败叶上,在湿土地上,在植物的绿叶上,在花盆的边沿,在地面上,在墙面上,在大乌龟经常出没的墙角、小道上,在门窗的玻璃上,在所有的地方爬行。蜗牛总是在春天雨后大迁徙,我想这可能有其中的道理:雨后潮湿,借助雨水的湿滑作用,蜗牛的爬行比较容易,它们可以迁徙得尽可能远些。枇杷正在膨胀,但也有许多落果,种在大花盆里的果树,营养总是有限的啊。柚子要开花了,少数花蕾已经绽开了洁白的花瓣,有丝丝的香气飘散。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