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只为悦己

贰 那时走笔·窗前谁种芭蕉树

夕阳下,

踩在落叶上就像踩着自己的生命。

生活入世,生命出世。

阅读,只为悦己

清早醒来,斜倚床头,读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文极精妙,句句都写到人心坎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你若爱读书,读书便是快乐的;你若读你喜欢的书,你便是享受的。不做苦行僧式的阅读者,只做快乐读书人。大师所阐述的“一种读书艺术的观念,把那种视读书为责任或义务的见解完全打破了”。

大师认为,读书的真艺术,“简单的答案就是有那种心情的时候便拿起书来读。一个人读书必须出其自然,才能够彻底享受读书的乐趣。”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学生时代,接受着填鸭式的教育,没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读书更像是义务,为升学而读,为父母的期望而读,我们和尚念经似的重复着那些课本,除了自己喜欢的课程,其他都味同嚼蜡,甚至望而生畏。仿佛那些书本不是天使,而是魔鬼。可是,除了与魔共舞,又能怎么办呢?我们还没有选择读什么书的能力和权利。

终于,好不容易从课本里解脱出来,进入社会,如果不为了考职称捞资本,不为了增强业务能力而去读书,你完全可以做一个自由选择的读书人。大师认为:“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这种具有义务目的的读书法,和一个参议员在演讲之前阅读文件和报告是相同的。这不是读书,而是寻求业务上的报告和消息。”

我便是个不愿为了义务读书而丧失阅读快感的人。北宋文学家黄庭坚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语,面目可憎。”这便是书给人带来的雅趣和诗意,让人感觉美好。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为孩子所困,为琐事所困,为慵懒所困,我不读书久矣,每每见圈里的朋友晒所读之书,我便要惭愧一阵子,总认为自己也该是读书人的。曾在朋友圈见得一段论读书的文字,写得极好:“如果你半夜醒来,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而且没有任何负罪感,你就要知道,你已经堕落了。不是说书本本身特了不起,而是读书意味着你没有完全认同于这个现世和现实,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有不满,你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另一种生活方式。”这段话深深触动了我,当真我是不愿做一个“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的。一个人的美好是由内而外的,它其实跟一个人的长相没有什么关系。当你跟一个谈吐优雅、妙语连珠又幽默风趣的人在一起时,你怎么会不由内而外地受到感染,感到愉悦呢?

这便是大师说的,读书使人得到一种优雅和风味。

于是,我又开始了大部头书籍的阅读,每个月从省图书馆借五本书,并按要求一个月内将它们读完。借书读书还书,周而复始,又成了习惯,并从中体验到读书的紧迫感和快感。而阅读带给我的启示,又让我有了写作的冲动,写作既能让我逃离现实的压力,又让自己重新获得信心。于是,除了工作和孩子,我更多地投入到阅读之中。我从不愿坐在电视机前,虽然连续剧也很吸引人,但如果每晚都守在电视机前一集一集地耗着,我又觉得内心不安,因为还有比看电视更有意义的事可以做,比如阅读、写作。当然,人有爱好才有精神寄托,不管高雅还是寻常,有胜于无,只要不是吸毒。

大师说:“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现实虽不至刀光剑影,却鲜有雅趣与诗意,我不想画地为牢,在精神上囚禁了自己。

就像常教授说的,除了学生时代读过的那些外国名著,好像很多年未曾再用心听听“森林里的鸟儿”歌唱了。于是,我又开始阅读外国文学。

看到教授的读书计划里,有重读傅雷先生译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我着实觉出了自己的肤浅,也许那些他认为该读的书有着非常好的教义,可以让我们读懂世界,让自己的思想变得更深刻,问题是我会不会也觉得那些书像他读起来一样有趣呢?就像佛经,我既不够虔诚,又难以读懂,所以我难以勉强去读。其实,这又正如大师所言:“我认为风味或嗜好是阅读一切书籍的关键。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觉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袁中郎曰:‘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

大师认为,读书和婚姻一样,是命运注定的。不是某本书人人必须读,也不是什么时候都能读。就像佛经、圣经之类能洗涤灵魂,给人带来信仰的书籍,也是需要机缘的。“当一个人的思想和经验还没有达到阅读一本杰作的程度时,那本杰作只会留下不好的滋味。”曾经,我固执地不肯接受基督徒为我播撒的福音,但不拒绝读《圣经》;曾经,我偏执地认为佛教如同迷信,但是后来因了某种机缘,我开始愿意阅读有关佛教的书籍或文字,听佛教音乐,从而产生亲近感,并从中体会佛教真义。比如现在我就会特意借阅林清玄的菩提系列。虽然我至今仍不知佛是否真的存在,但谁知道未来的某一天,五十岁或者六十岁,我是不是也皈依佛教或者成为一名基督徒呢?孔子曰:“五十以学《易》。”便是说,四十五岁时尚不可读《易经》,“非到读者自己成熟的时候是不能欣赏的。”

大师还认为:“最好的读物是那种能够带我们到这种沉思的心境里去的读物,而不是那种仅在报告事情始末的读物。”比如看报,并不能算是读书,因为报纸往往只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完全没有沉思默想的价值。”我想,沉思默想便是我们从书籍中得到的一种情绪体验和思想境界的升华吧,我们从书中各色人等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从而深入自己内心解读和剖析那些高尚或者卑鄙的灵魂。无论我们是笑着读还是流着泪读,都是一种美好的阅读体验。

那么,让我们尽情享受阅读吧!读自己喜欢读的书,生命不息,阅读不止。不做苦行僧,只做快乐的读书人。

妥协

有一封颇具情怀的辞职信走红:“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人赞辞职者不改初心,能听从自己的内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表示很佩服,也想潇洒地道一声“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然后远走高飞,行走天涯。

可是,大多数人跟我一样,不可以,不能够。

想起林清玄。林清玄小学四年级时就在懵懂中皈依,但此后并无更深的修行,甚至忘记了皈依的事,直到工作后历经人生种种波折和不如意才又想起小时候的佛缘。

32岁那年,当他读到《至尊奥义书》时就突然决定辞职出家了,但闭关修行3年后他又突然决定再入红尘,因为他想把佛的智慧告诉众生。于是两三天后就打包下山,一面写佛教的书,一边做关于佛教的演讲。他说,他发现入世有可能做出更好的事情,入世后,如果心不混乱不动摇,其实也是一种修行。

林清玄说:“我从小就有一种能力,能够听得到内心的声音。人生的重大转折均缘于此。比如辞职、闭关,包括离婚。”

在林清玄眼里,三毛内心有个小女孩没长大,年纪不小,但打扮行事都没长大。原来,有段时间三毛想去美国,打算卖房(即现在的三毛纪念馆),并与林清玄讲好400万房价。林清玄赶紧借钱,可第二天要签约了,三毛却打电话告诉他房子不卖了,只因屋顶花园柠檬开花了,她要等它结果。当时把林清玄气个半死。

其实这两个人都是性情中人,他们共同的行事原则就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管是林清玄的出世和入世,还是三毛的流浪和自杀,皆是如此。

只是你我,没有这样的勇气和资本,于是只能不停地妥协,不停地听命于人。工作只是生存之本,对很多人来说,工作如婚姻,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但唯有工作,才能有经济来源,才能经济独立,才能过上在别人看来体面的生活。

人间,就是天堂到地狱、地狱到天堂之间的战场。我们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金戈铁马,呐喊厮杀,可是我们往往伤痕累累,铩羽而归。所以在这样的现实困境中,我们往往只能改变初心,选择妥协。

而妥协于生活妥协于现实的,岂止你我这样的普通百姓,那些位高权重者又何尝不是如此?

不是位高权重就全是春风得意,就可以随心所欲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们只是站在了另一个有别于老百姓的战场上。“当一个人面对一股巨大的力量时,除了妥协,你别无选择。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反抗,但结局只有一个,你会被踢出局。”其实这是每个人到最后都要选择的生活态度,就是妥协。

因为妥协于现实的困境,我们无法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那天,某省公安厅离退休不过几年之遥的老朋友发来一篇致50后、60后的美文,其核心句是:“人老了,真好,优哉游哉何其幸也!”历数老了的好:老了,明白了;老了,自由了;老了,轻松了。貌似退休真是一件极幸福的事,害得我都直恨自己不够老,还远不够退休的年纪。我也想“优哉游哉”过自己的生活,想做事时做事,想休息时休息,想看书时看书,想写文时写文,想旅游时旅游,想逛街时逛街,不看领导脸色,不周旋于复杂的人事之间。

我要的不多,只是单纯和简单。

可是除了孩童的世界,在成人的世界里寻找单纯和简单,是这个世上最奢侈的事情。

我羡慕陶渊明不懂音律却常带把无弦琴,每每呼朋唤友大醉,便抚琴长啸,叫道:“我醉欲眠,卿可去。”这是怎样的纵情快意、至情至性?!

我不只羡慕陶渊明,我甚至羡慕疯子。也许只有疯子的世界是不受任何约束的,他们一直都在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即使把他们关进疯人院,他们照样对着天花板肆无忌惮地笑;照样整天蹲在墙角数蚂蚁,与花儿对话;照样淡定而认真地告诉你他来自外星球……有人说:精神病人如果是快乐的,我们为什么要打扰他们的快乐?

读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我突然也想疯了。因为只有疯了才可以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疯了才可能完全遵从自己的内心生活。

可我不能,于是落下泪来。这是我的悲哀,也是你的。

我们像一粒石子,不断被现实打磨着,却始终没有磨成圆滑的样子。

可是如果始终不能圆滑,就只能被现实更残酷地折磨。

遇见谁,都不是偶然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中,总有人不停地来来往往,进进出出,或短暂停留,或永远驻扎。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来,又为什么去,常常就归结为缘分。

什么叫缘分?缘被喻为命运纠缠的丝线,是中国文化和宗教文化的一个抽象概念,是人与人之间无形的联结,是某种存在必然的相遇的机会和可能。

一种哲理的解释是,缘分是一杯清水,你表面上不经意地端起喝了下去,其实,这是你生命中必须出现的一杯水。你或许会说我不喝这杯水,可是,当你说这话的时候,你已经喝完了这杯水。

有些人的出现,貌似偶然,但其实,那些貌似偶然出现的人,都是那一杯你生命中必须出现的清水,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所以,无论在你生命中出现谁,他们都是必然出现的人,你遇见的每一个人,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只不过有的浓墨重彩,有的云淡风轻。

但是这些,是我过去未曾领悟的。

直到前天读《上善若水》一文,才因其中一段话而顿悟:“没有人是因为偶然进入我们的生命,每个在我们周围,和我们有互动的人,都代表一些事。也许要教会我们什么,也许是要协助我们改善眼前的一个情况,也许要给我们的人生一个转折。”

原来我们遇见的每一个人都是必然要遇见的,只是有人是为了爱你和让你学会爱,给你带来愉悦的体验或新的机遇,有人却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让你经受挫折,学会品尝痛苦,并反思和成长。

刹那间,释怀。不再对过去的人和事心存抱怨,不再纠结于心,耿耿于怀。

有人为你铺一条前行的路,我们要懂得感恩,因为那是你生命中的贵人;有人成为前行路上的拦路虎,为你制造困难与障碍,让你前路艰难,但是不必怨恨,尽管他是你生命中的小人。但是,就像一句话说的:“无论发生什么事,都是唯一会发生的事。我们所经历的事,不可能,绝不可能以其他的方式发生,即使是最不重要的细节也不会,那样才能让我们学到经验以便继续前进。”

在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总难免会遇到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小人。一个人,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并不算很多,而你并不是其中一个。有时可能你尽力去做,满腔热情换来的却是被人刁难和误解;面对晋升机会,却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让你错失良机。这样的时候,你会心中有怨,但是也要懂得静下心来反思,这其实也是一个你获得快速成长的机会,每一次的成长都是代价换来的,不是吗?

我们只能尽力做好自己,一步步修正自己,问心无愧便好。刘备再好也有对头人,曹操再奸也有知心友。所以不要怨恨,不要太在意。宽恕,是最好的报复方式;宽恕,能让自己不被怨恨蒙蔽双眼,不让心灵失去纯净和安宁。

有些人你无法回避,因为他就是你生命中必然要出现的人,他就是来考验你的,他代表你生命中的灰色,向你释放负能量,那些挫折让你苦闷彷徨,让你痛苦沮丧,让你步履艰难,让你无可奈何,让你避无可避,可是也让你心智更快成长,让你懂得反思,让你更加坚强。痛苦,可能让你沉沦,但也是一种沉淀,能让我们认识更深层的自己。一旦挺过去,再回过头去审视那些负面事件时,你会发现它们最终让你变得更出色。

那么,既然是生命中的必然,而经过的已经经过,发生的已经发生,结束的已经结束,该来的终将会来,何不学会接受,不管痛苦还是欢愉。即使“多少恨,今犹昨”,但是“愁和闷,都忘却”。这样,才会让我们变得平和、淡定又宁静。

走自己想走的路

因为要参加一场时隔多年的盛大的中学同学会,于是翻箱倒柜去寻找关于学生时代的记忆,果然收获颇丰,那个尘封了多年的木箱子里珍藏着我许许多多关于中学时代的记忆,十几本日记、两本个人诗集,若干信件和明信片,以及一些获奖证书和作品……

一摞特殊的信件掉出来,让我忍不住又沉浸在那些久违的喜悦里。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信件,那些我从未谋面的人,你们现在都在哪儿呢?还记得在你们的学生时代给一个远在四川的陌生作者写信,向她表达对她文章的喜爱,要跟她交笔友么?而你们至今都不知道的是,你们一直以为的男作者其实是个女生,只不过她的名字迷惑了人,她却将错就错未曾点破过。其实,他们,用现在时兴的词来说就是“Fans”,是的,他们是我当年的粉丝,一群因为在报刊上看到我发表的文学作品而给我来信的粉丝。

关于那些似水年华的追忆,二十年一回。

那些年,我有我的快乐;这些年,我有我的忧伤。

一个近年疏于联系的老朋友突然从朋友圈里冒出来,问:“你现在哪个报社嘛?”这个当年要好的同学,竟然不知道我已转行到高速公路系统好几年。

果然,得知我已不做编辑了,这个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的男生有些激动地通过微信语音叫道:“那你的‘墨水’不是都荒废了?……你那叫背叛,我一直以你为骄傲,没想到你一个‘秀才’竟然跑去当‘土匪’了。”

我原本欢喜的心情开始有了一丝哀伤。

其实,这几年,这种哀伤一直在现实中存在,只是近来日渐浓烈。

想起某杂志对全国60岁以上老人的抽样调查:75%的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导致一事无成;70%的人后悔在年轻的时候选错了职业;62%的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当;57%的人后悔没有好好珍惜自己的伴侣;49%的人后悔没有善待自己的身体。

我,是不是70%中的一个呢?可是大多时候,是生活选择了我们,而不是我们选择了生活。虽然玛莉亚·罗宾逊说:“没人能回到过去,再重新开始。但所有人都可以从今天开始,并创造一个新的结局。”但我也曾看到过一句话:“许多人,不是输在能力上,而是输在关系上;许多事,不是错在智力上,而是错在选择上。”

嗯,选择,我们一生都在选择和被选择,这关系到我们以什么方式和状态活着。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问自己:“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否还会这般飞蛾扑火?”可是,我已是一只扑火的飞蛾,一只再难回头的飞蛾。当初选择了一条改变自己人生方向,违背自己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的路,而今尴尴尬尬,也只好自作自受。

有时觉得,就像徐志摩说的:我的眼睛向着光,脚却朝着黑里走。

我还可以拔脚转向,重新开始吗?可是,可是转向的理由只有一个,不能就此回头的理由却一个一个又一个。

生物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让它一再碰壁,过段时间再拿掉盖子,会发现它从此再也不能跳到一米以上,直至生命结束。

其实,很多人都做了盖子下的“跳蚤”。

无论曾经多么有棱有角,最后都要妥协于现实。很多人,曾经雄鹰般的梦想最后都变成了猪栏里的理想,特别是女人。对于家庭、孩子、事业,女人总是会做一个跟男人不一样的顺序排列。

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做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挣一份能保证生活小康的工资。

但是,有多少人,能这么幸福地工作和生活呢?更多的人只能选择直面惨淡的人生。生活像在处处刁难我们,但是在时光的静流中,种种不如意,又何尝不是对人生的一种雕刻呢?

白落梅在写张爱玲一书中说:“在这个光怪陆离的人间,没有谁可以将日子过得行云流水。但我始终相信,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那些历经劫数、尝遍百味的人,会更加生动而干净。时间永远是旁观者,所有的过程和结果,都需要我们自己承担。”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理想和现实仿佛隔着关山万重,但又似乎只隔着一个门槛的距离。也许我们改变不了现实,但是可以超越现实,这是一种灵魂的超越,直抵心尖。

就是这个门槛的距离,跨过去了就是门,跨不过去就是槛。有时候我们必须要用自己的坚持和梦想跨越一道道心的门槛。跨过去,就不会再为现实所困。虽然现实的困扰仍然存在,但是我们必须去寻找自己的梦想,去发掘和开拓自己别的兴趣点,在困顿的现实外,去寻找那些来自灵魂、发自内心的快乐。

现实若是网,我们的心为何不可以是海?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时间不会为我们的欢笑或泪水停留……幸福何堪?苦难何重?或许生命早已注定了无所谓幸与不幸。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茫然地生活,苦乐自知。就像每一个繁花似锦的地方,总会有一些伤感的蝴蝶从那里飞过。”

是的,我们只是被各自的宿命局限着。我们常常只顾走一条必须走的路,却忘了走一条自己想走的路。人生好歹都只有这么一回,快乐是一生,不快乐也是一生。那么,在不能选择的选择之外,再选择一条我们自己想走的路吧,那样,我们人生的乐趣就会多一点,就像尼采说的:“对待生命你不妨大胆冒险一点,因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

且行且修行

儿子说:“妈妈,我舍不得你!”

我的心一暖,却又疼痛起来。亲爱的小孩,妈妈又何尝舍得离开你,可是,你必须学会承受妈妈不能天天陪在身边的日子。

可是这个孩子,总是想着法子把离别的时刻拖得晚点再晚点,平时他自己能看的故事书,每到这时,他总是要求我给他讲,才肯让我走,然后开始一天天数着日子,眼巴巴地盼着我回。

上个月难得有机会出去旅游一回,因知儿子不会让我撇下他外出,所以未告知真相。果然,在他望穿秋水、左盼右盼盼我不回后,我在苏州留园接到他的电话,稚嫩的哭声穿越电波冲击着我的耳膜和心脏,他哭着喊:“妈妈,我想你,你怎么还不回来?你必须回来……”

我只能撒谎,说我在加班,可是任何理由都不能成为不陪伴他的理由,一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哪里能接受这些呢?

哭了很久,他最终接受了“加班”这个现实。可是这个鬼精的小孩心里却算着一笔账:妈妈上了连班后,就应该连着多休息几天,把上次没有陪他的时间都补回来。

可是,我没能多陪他一天,他很不解。后来,他无意中看到我外出旅游时的一张门票,敏感地追问:“这门票是哪里来的?难道你上次是扔下我出去旅游了吗?”

真相被知晓,这个心心念念都是妈妈的孩子还不能明白大人出去旅游的意义,他显然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很有些生气和伤心,为什么他日思夜想的妈妈竟然可以偷偷扔下他而不陪伴他呢?

其实这一年,我也就出去了这么一次。

直到现在,他在翻阅我手机相册时,发现我旅行时的照片,就会伤心和难过,并且质问我为什么要抛下他独自外出旅行,甚至要求我删了那些照片,因为那些照片的背后是他对妈妈苦苦的想念和失去的陪伴。于是,我只好将那些照片加密,以便不再刺激到他。

没有想到,在孩子小小的心里,爱有那么长,伤有那么深。

是啊,对于不能天天有妈妈陪伴的孩子,怎么能接受妈妈将弥足珍贵的相处时间浪费在别处呢?

工作和孩子,就像两道紧箍咒,让一个母亲没有自我的空间。只有付出,付出,不停地付出。可是,如果失去对亲情的陪伴,也不能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的时候,你快乐吗?

有人定义“好工作”:一不影响生活作息,二不影响家庭团聚,三能养家糊口。以此观照,千千万万的高速公路人,他们在“好工作”之外,付出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可是这其中的孤独和失落,又有谁知?就像我们的孩子,哭着要妈妈陪伴,可除了忍痛离别,又能怎样?

可是,注定要欠孩子很多,爱再深,却无法给他想要的陪伴,每天看他成长。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在他们最需要陪伴的年纪,我们却选择了缺失,不得已的缺失。昨天看到一句话,深有感触:当孩子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长大成人远离你了;当父母不麻烦你的时候,可能已不在人世了……

我们在工作岗位上麻烦和被麻烦着,却无法有更多的时间去麻烦自己的父母和孩子,这个“麻烦”就是陪伴。

对于孩子,我们是山;对于集体,我们只是小小的螺丝钉;对于世界,我们只是微小的灰尘。

最近,网络上流传一篇很走心的文章:在家庭,你真的很重要;在单位,你真的不重要。

是的,每个人,只有在家庭里,才是百分之百重要;在单位,谁都可以取代你。所以,确切地说,家庭才是一个人终生的事业。但是,工作是家庭物质保障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要工作。

其实,我对“好工作”的定义是:快乐。能让你感到快乐的工作都是好工作,都是值得为之付出全部心血的好工作。这种快乐,不仅是因为你对这份工作的兴趣,也在于你在这份工作中被认同的价值。

若是个人存在的价值被认同,那么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只是,这个世上,很多人都在为生计而活,关于那些人生的要义,似乎都在现实的困顿中忽略了。

我问自己,如果时光倒流,你是否还会这般飞蛾扑火?但是,注定的吧,我们选择了一条路,不管前面是黑暗还是光明,都只能一往无前地向前走,那些失落和痛苦,都只能默默承受。

我们身上的责任,不容许随意去变更人生的路线,即使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够快乐,甚而你付出未必能得到回报,可是我们只能在这份痛里寻找快乐,且行且修行。

改变不了现实,就只能接受现实;改变不了现实,就只能改变心态。

这个世上,有人平步青云,有人怀才不遇;有人有贵人相助,有人遭小人设阻。可是,无论哪一种人生,我们都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和成熟,只是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付出更多代价。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不能放弃自己人生的原则和追求。对于工作,不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尽力而为。即使俞伯牙遇不上钟子期,千里马没有伯乐寻,也要在自己心底开成一朵花,无人问津也罢,孤芳自赏未必不可。若是问心无愧,何必自怨自艾,憔悴了自个儿?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