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西部文化底色与西部新文学的萌动(1900—1949)

第一章 西部文化底色与西部新文学的萌动(1900—1949)

中国西部多元文明形态的形成是多民族文化长期交融和传播的产物。正如季羡林说的,通往西方的西北丝绸之路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既是西部各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交融的跳板,也是“东西各国文化交流的枢纽”,“许多国家的文化,包括世界上几个文化发源地的文化,都在这里汇流”[1]。所以,西方探险家在19世纪末一踏入中亚腹地,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并不奇怪。不仅如此,西部还存在着另一条融合农耕文明、游牧文明的丝绸之路,这就是一直被忽视的贯通北方草原与中原农耕区的“草原丝绸之路”。它从中原出发穿越长城进入蒙古草原,然后到达漠北和北亚,直至俄罗斯。所以说,横贯西部的两条丝绸之路,不仅联结着农耕文明、游牧文明,而且一直是不同宗教文化和异域文明交流、碰撞的舞台。

因此,20世纪初的中国西部新文学的萌动,其实就是在这一多元文明形态背景下展开的,它与文化交融、传播的新时代同步。其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作为口传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在此间出现了较大的转向,这就是伴随着民族自觉而兴起的作家文学,以及现代传媒对民族文化传播的参与,使西部民族文学呈现出了多元景观与现代色彩;第二,不同视角的域外探险、考察游记作品的大量出现,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传达着主体对西部的认知,构建着新的“西部镜像”;第三,一大批“西行者”的创作深受西部文化的熏染,成为西部文化的传播者,与此同时,本土汉族作家的创作在此间呈现出了鲜明的过渡色彩和时代性。


[1] 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第142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