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问室诗话

天问室诗话

屈翁山用梦江南调作《落叶词》,寄寓他的家国之感。第二首说:

悲落叶,落叶绝归期。纵使归来花满树,新枝不是旧时枝。且逐水流迟。

翁山不但有爱国思想,对民间文艺如谣谚之类也颇爱好和理解。此词跟广东旧民歌所云:

但见风吹花落地,不见风吹花上枝。

彼此意味颇相近,尽管后者似更为质扑、径直些。

近日友人见示《世载堂诗待删稿》。稿为清末革命家刘禺成所作,一部分曾经陈散原(三立)点评过。许多五律及七绝,颇有史料价值(如《奉东题冯自由兄革命逸史·三集》及《自题七十自传暨先总理旧德录》十首)。予颇爱其《自题禺生四唱》末首云:

八公草木晋家春,风景河山手笔新。

万里中原豪气尽,江关岁晚作诗人。

末二语,可见旧民主主义时代革命家晚年的没落情况。个人诗史,亦社会诗史也。

散原曾一再评刘诗,其辛未评云:“句奇语重,风骨崚嶒”云云,只论其风格。至其情思如何,就不见过问了。

林则徐的“但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我常讽咏在口上。两语表现一种忠于国事的精神,是很感人的。但是,从艺术上看,语词到底不免有些生硬。

近来论宋诗的,往往只重视其爱用典故的弊病,却没有注意它勤于炼意,并驱除诗学上的陈词滥调的那种好处。这不能算是公正全面的评价。

北京小白梨,体虽小而形味都佳,实为京都水果中俊物。我以为它大可入小诗。偶读王礼锡《市声集》,其中已有“绿壁红灯小白梨”之句。一句三用色彩字,使人想起前人(李文安)“红米青煤白屋居”的句子来。后者也是写北京生活的。

前人诗词,意思往往陈陈相因。即使表现艺术,间有比较优秀的,但也未易唤起读者的新鲜之感。

偶得蒲田张琴桐《云轩声画集》,见其二卷题画一律颈联云:

人老肺肝如欲照,天回枯槁不言功。

下句虽咏自然现象,实在是自写其襟抱,也可说是颇有新意的诗句了。

前人咏红叶(或红树)往往作衰飒语。但是,也偶有例外之作。如晚唐诗人吴融所作七律结句云:

长忆洞庭千万树,照山横浦夕阳中。

气象何等壮丽!韩愈的“山原远近蒸红霞”(咏桃花句),未必胜此多少。

我们大家熟悉的杜牧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虽不如吴作的壮丽,也不衰飒,却别有情趣。

刘禹钖《与歌者米加荣》云:

唱得梁州意外声,旧人唯有米嘉荣。

近来时势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

颇为人所爱诵。吴伟业《听朱乐隆歌》有云:

自是风流推老辈,不须教染白髭须。

意思要翻刘氏的说法。但是终不似原作的动人。大概因为吴作意较平常,不如刘作的富于批判精神吧。

张维屏《新雷》云: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新雷第一声。

此诗颇有意思,似非完全吟诵自然景物之词。次语使人联想到雪莱《西风歌》里的名句。

陶渊明的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为从来学人所称道。但我尤爱赵思肖《菊花歌》的末两句:

至死不变英气多,举头南山高嵯峨。

它表现了一个失国遗民的磊落心情。

万刃攒身终不变,一诚铭骨岂能忘?

正同此意。

消初遗民李邺雨的《众中》诗云:

众中常默默,自觉不能亲。

草木增新涕,江山厌旧人。

名宜随世变,诗尚触时嗔。

还憩空床坐,低回此日新。

作者念旧疾俗之怀,数百年后读之,犹捣人心肝。

有些诗句,是许多人读了都要涌起同感,并时常记起来的。例如龚定庵的“若使鲁戈真在手,斜阳只乞照书城”,对于我们这些书蠹来说,就是如此。

清人叶舒露(景鸿)读杜、白二集五集云:

子美千间厦,香山万里裘。

迥殊魏晋士,熟醉但身谋。

现在看来,这种诗的思想,自然平平无奇(即使不问两诗人所要使之有衣穿、有屋住的到底是哪些人)。可是,在封建时代的文人的诗作里,这种诗意到底是值得宝贵的。

苏曼殊寄黄晦闻绝句云:

忽闻邻女艳阳歌,南国诗人近若何?

欲寄数行相问讯,落花如雨乱愁多。

结联,我年轻时,很喜欢吟诵它。近读王渔洋《感旧集》,见施闰章诗里也有类似的句子(施诗题目是《江干僧舍见栎圆题有“深竹留人细雨中”之句,率尔有怀》):

欲寄数行相问讯,白苹风起乱愁多。

这种情形,在过去诗人的作品里,并不是完全没有例子的,尽管具体的情况有些不同。这未必是作者有意抄袭。因为诗人平常读了前人的作品,心里有所共鸣。在自己写作时,就不知不觉从笔下溜出来了。这种道理也并不难于想象的。

杜筱舫引《瓶隐山房词集》语云:“填词须试难调”(《海波楼词》丁)。所谓“难调”,就是一般平仄没有近体诗那么顺调的词牌,如《露华》、《兰陵王序》等。其实,现在词已成为诗歌形式的一体,只要其声调与诗情相吻合,便是好作品,实没有必要去玩那些特殊的音调把戏了。

北京花事最盛的日子,在阳历三四月间。到荼蘼开后,花事就冷落了。这时在许多大街边,却满开着夜合花。这种花俗名“马缨花”。因为花淡红色,形如马缨。它在北京繁殖,不知起于何时。一般讲花事的文献里,好像很少提及。惟记得清代初年,计东(甫草)访公不得见,所作诗有“隔墙空望马缨花”的句子。十年前,有一天我坐公共汽车经过故宫博物院外,见路旁马缨花正盛开,曾口占一绝云:

荼蘼谢后少芳华,浓绿高头一抹霞。

能为都城添彩色,未应轻视马缨花!

这也算是北京的一桩风土诗料吧。

明末民族诗人夏完淳有《精卫》五古一首,寄托他有心救国、无力回天的哀思。结末处云:

辛苦徒自力,慷慨谁为心。

滔滔东逝水,劳劳成古今。

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此渊明咏荆轲之作也。”我以为如要用陶潜的作品来比夏作,倒不如说是与《读山海经》诗里的一些诗篇更切近。因为都是用神话、传说的人物,故事来抒写自己思念故国之感的。

刘过《蕲州道中》绝句:

如箭阴风劈面吹,雪花斜夹雨垂垂。

胸中自有平戎策,路入蕲州冷不知。

末二语不仅抒写了作者的襟抱,也富有一种启发读者思想的意味。

我年轻时曾爱读《饮水》、《侧帽》二词集,心中颇慕纳兰性德其人,但不知他另有何种著作。前年与友人游香山,友人谓听人家说,双清别墅,是纳兰故居。当时,我曾为赋一绝。然稍考古籍,并未得到证明。

冬间偶在书店零种书堆里,得《渌水亭杂识》一册(共四卷,张氏适园丛书)。这是他二十岁前后所作。编中所记,为史地、经籍等小考据。末卷多谈诗文,颇可见作者的才识及当时文坛风气。像他认为《焦仲卿妻》是“乐府中之别体,意者如后之数落《山坡羊》,一人弹唱者”。观此,可知其对文艺的优异理解力了。

1941年,重庆文化界为郭老(沫若)庆祝五十寿辰,当时这种活动实带有政治意义(扩大左派势力的影响)。柳亚子先生贺诗第二联云:

北伐记擐金锁甲,东游曾吃玉川茶。

不但词藻隽美,也相当切合情事。我平日颇爱吟诵。近读柳先生《迷楼集》里旧作(1920年末、1921年初间做的),见和昭懿诗有类似的旧句(“北伐已抛金锁甲,南游且吃玉川茶”),知这一联乃柳先生得意之句。所以二十年后有意或无意中又写入新作里。这种情形,古代诗人间也有之。

我们故乡谚语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据传说,姜的钓钩是直的,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我从小熟闻此语,未知前人有无记录。顷读《闲谈录》中云,钱武肃王时,征使宅鱼,颇病渔民。诗人罗隐作绝句讽谕他,首两句说:

吕尚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因此知道在千年以前,民间已经有这类传说或谚语流传了。

晚清时期,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学艺大量输入时期,学界对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军政要人如华盛顿、拿破仑、俾斯麦等颇为崇拜。但也有对他们提出批评的。例如黄天的《杂诗》之一云:

全凭铁血逞凶顽,拿帝俾公尽野蛮。

何日方如平等愿,同胞一体笑开颜。

(《政艺通报·风雨鸡声集》甲辰上)

翁同龢《辛丑中秋月出复翳,夜坐悄然,见荆门画》第二首云:

一轮才吐晕微黄,又见浮云白渺茫。

我不胜寒何足道,琼楼玉宇有风霜。

这是感慨戊戌时事的作品,正可与他的“寄语蚊龙莫作剧,老夫惯听怒涛声”等诗句参看。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这是定庵最被人传诵诗句之一。查初白《小除夜淑岩招集王岩士枢部斋》律诗有云:

座中放论归长悔,醉里题诗醒自嫌。

(前二句“失路才华同辈少,畏人心迹择交严”。)语气稍逊龚诗,然其忧畏心情则一也。由此可见从前专制时代对言论统制情形的一斑了。

查初白《重阳前六日小集分韵》后半云:

探骊有客曾惊座,归燕无诗亦畏谗。

开口勿轻谈世事,尊前除饮便须缄。

又《初到家》二首,后一首末数句云:

后生颇好事,开口问朝局。

吾衰苦善忘,聋聩废耳目。

报以一不知,惟应话农牧。

诗中反复及此,其忧畏之深可以想见了。

鲁迅早年诗: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可见这位战士的少年志向。但这种志向在当时也是许多爱国之士所同具的。例如黄天的《杂诗》中就有:

拟将一盏黄炎血,滴入洪炉铸旧魂。

意境乃至语词正与鲁翁诗句很相近。

齐白石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图》,盖老舍所请作也。其构图颇巧妙。按此诗句原见查初白《次实君溪边步月韵》七律,上句作“萤火一星沿岸草”。老舍不但工于作语体小说,其旧文学教养也很不错,所作旧体诗,足以证明此点。

黄公度《怀陈次亮》绝句:

相期共炼补天石,一借丸泥塞漏卮。

这是希望共同振兴国货,以堵塞国家漏卮的。又他在《己亥杂诗》中云:

篱边兀坐村夫子,极口娲皇会补天。

这是借村夫子的侈谈女娲神话,去讽刺旧教育的。两者同用女娲神话典故,但态度却截然不同。表面看来,虽像矛盾,实际并不如此。因为前者只是借用这个典故,意在努力救国,后者则责斥塾师的无知。因为他把神话当成历史,不利于国民科学精神的发展。

彭始奋《恶溪谒柳亚子厚祠》第三联云:

谪宦几人宽瘴疠,名流悔不薄功名。

(《思旧集》卷十六)

下句有惋惜兼轻微责备柳氏的意思。

1937年岁暮至次年春,我因避日寇自浙江西部出发,历江西、湖南到达柳州。访柳祠时,曾口占一绝云:

是非终古有公断,山水向人犹逸姿。

我亦南迁一骚客,东风来拜柳侯祠。

首语颇翻传统成见,与全国解放后学界对柳氏的持论相仿佛。(这首绝句曾经刊载于夏衍等同志编辑的《救亡日报》上,“南迁”原作“投荒”。)

宋芷湾(湘)在惠州两载,对湖中花木、古迹,题咏都遍。有《西湖棹歌》十首,盖竹枝词一类的作品。其第七首云:

半径人家半卖樵,下郭人家养鱼苗。

黄塘人家半耕种,城里人家来造桥。

打破一般格律及表现法,质朴直如谣谚,在传统文人的近体诗里是较少见到的。宋氏《与人论东坡二首》中有云:

唐翻晋宋颜家帖,几首唐诗守六经?

可以窥见他敢于反叛传统诗学的胆量了。

近来读古诗文,不时产生疑问,始悟以前读书多囫囵吞枣的毛病。记得陈沆送魏源诗云:“学当欲进转多疑”(上句云“名到无成方肯悔”),正是说的这种境界,魏氏说,“善学者方能有悔有疑”,是能理解这种先进修业的真正功夫的。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常被近人所引用(他们从与刘氏原意相反的意义上去运用它)。

近日重读《剑南诗稿》,见放翁也有类似诗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剪翮笼边百鸟翔。

(《读胡仲旧诗有感》)

不但意思与刘句相似,而且上句用词也都相同。关于这种现象产生原因的意见,在前面关于苏曼殊的诗作中已经谈过了。

罗瘿公(惇曧)《壬子正月十二日作》云:

夜半惊闻戍卒呼,咸阳一炬变榛芜。

饱飏今识鹰难养,非种谁言蔓易图。

辇下已成胠箧尽,道旁空见窃钩诛。

九门禁夜行人断,萧瑟春城冷月孤。

这是咏当年袁世凯为了不愿离开北方地盘,故意造出来的北京大抢劫案的。作者虽不能深揭其奸,但也不失为对那大丑闻保留一种可信的史料了。

罗瘿公《辛亥九月任公自日本须磨归国,相见于辽东,旋同还须磨》第三联云:

百年此日并哀乐,一姓何当问废兴。

落句,从现在看来是一种常识,但是在晚清北京士大夫中,却不失为一种大胆的思想了。

人的某些固有的情感反应,虽然往往很顽固,可是如果有某种重要的思想主宰其心,那么,它也是可以转变的。这种情况,不但是我们所容易经验到的,过去的诗人,也往往在诗作里客观地表现了它。例如梁鼎芬句云:

平生好幽居,闻雨动凄怨。

浏浏竹间来,昨宵独无闷。

草木歇薰煮,禾麦发新嫩。

有如脱枷扭,宽政不汝困。

书词尚皇愧,良命重缱绻。……

(《公定太守书宋,喜得雨数寸,复报此诗》,《节庵先生遗诗》卷四)

作者素来是讨厌下雨的,可是,天旱了影响到人民的收成,就使他对于雨声有了不同的情感反应。这自然只是一个例子罢了,在精神现象上,这种情形是很常见的。

王安石《即事》七律第三联云:

佳招欲复杯中渌,丽唱仍添锦上花。

上句用杜诗“喧呼且复杯中渌”,下句却分明是用俗语“锦上添花”(另一句或作“寒炉添炭”)。但是注释家李璧却咬定荆公“未必本此”,而另外引用了《卢氏杂记》一段关于宫锦的记载来敷衍。这种地方,最有力地说明前代文人对于民间文化的阶级成见。其实,诗中融入一些民间谚语,在宋代诗人的作品里并不是很少见的,像陈后山、苏轼等人的作品就是好例。

解放前,有人指摘民间文艺因求押韵导致用语不通,举出了“地平川”等为例。我当时也颇以为然。后住北方,到各处旅行,常听说“平川”一词,意犹“平地”,始知自己对于祖国语言所知道的太鲜少。近读杨万里《过波子径五十余里,乔木蔽天,遣闷》(绝句五首之一)云:

山穷喜见一平川,不似林中不识天。

知宋人已经早把它写进了诗里。

又陆游《汉宫春》词《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开头云:“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更可见这个词在那时的流行程度了。

新文化运动发生后,林纾曾给北大校长蔡元培一信,攻击新文化运动领导者的过激言论及文体改革。那封信和蔡的答书,后来成了研究这段文化思想史的人所常引用的文献。

但林氏在这时期中(1918),曾做了几首五言古风(题目是《岁暮闲居,颇有所悟,拉杂书之,不成诗也》)。其中一首,是谈他的第四个儿子读经书的,开首几句云:

举世尽荒经,人人咸坐朽。

昌言一无忌,美恶变舜纣。

衊伦侈翻新,叛道诋守旧。

吾力非孟韩,安足敌众口?

这是攻击新文化运动主张的,与致蔡氏信及小说《荆生》,同样可以见出这位卫道者的反对进步和一种无能为力的心情。不过一般文学史家、思想家很少注意到这个材料罢了。

郁达夫与清代诗人厉鹗关系是相当密切的。他曾经以厉氏在湖州娶月上的故事为题材,写作了《碧浪湖的秋夜》。又曾经到杭州西溪法华山去寻找过他的坟墓。因为没有找到便做了下面一首颇致景仰和眷恋之情的绝句:

曾从诗纪见雄文,直到西溪始识君。

十里法华山下路,乱堆无处觅遗坟。

(《水明楼日记》)

这些都是已经发表过的材料,稍为留心达夫文献的人大都知道的。

但是,达夫跟厉鹗的关系,并不止此。我近来重读《樊榭山房诗集》,觉得达夫旧诗的气息跟厉诗也是相当凑泊的,这不仅像《毁家诗纪》里的某些篇章的情调,极像厉氏的悼亡姬等诗而已。

又达夫论诗说:“……(不过)像那些文丐的什么诗选,什么派别,我是不大喜欢的。因为他们的成见太深,弄不出什么艺术作品来。”这种话跟厉鹗在《查莲坡蔗塘未定稿序》上所说,“诗不可无体,而不当有派”一类的主张,分明是有相当关系的。自然,我们不能忘记,达夫的诗和他的诗论,自有时代的印记和个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不能都归结于前人的影响。但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至少可以说是文学思想上的受到启发或者彼此共鸣吧。

中国过去文人,咏花的诗很多,但是所咏主要就是梅、菊、兰及牡丹、芍药之类,咏菜花的却很少见。这里多少透露着他们身份的局限和兴趣偏颇的消息吧。

厉鹗有《城北泛舟看菜花》七律一首,第二、三联说:

连畦金粉雌雄蝶,十里斜阳子母牛。

北郭不来游女赏,东风多属野人收。

颇能写出菜花的情调和与游人的关系。但措词优雅、温婉,这也许正是它的好处和自然局限吧。

刘过诗喜用《列子》六鳌的典故,如:

不因此日沧溟近,一钓哪能得巨鳌?

(《寿建康太尉》)

安得长竿入我手,翩然东海钓鳌归。

(《观白鹭洲风涛》)

这种修辞现象,大概是跟作者那种豪迈思想和诗作有深切关系的。

刘过《呈王山义》二绝之一落句云:

岁寒老树虽荒寂,会有腊残春到时。

这也是雪莱“严冬既已到来,阳春其尚迢遥”的意思。

东坡晚年在海南所作《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之一云:

半醒半醉问诸黎,竹梢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家在牛栏西复西。

这首诗自然并不是什么高作,但它颇能写出当时的实景。清代封建文人纪昀(晓岚)却批道:“牛矢字俚甚。”因为在他看来,像“牛矢”这类字是入不得诗的。但是,我们却觉得东坡在这些地方是高出于过去一般文人的。因为他觉得在什么地方,应该用什么词,就使用它,并不管它雅不雅。这也正是我们所惯说的现实主义的态度。

1956年夏,我与冯至、朱光潜等文艺界同人,赴西北旅行。途中作绝句数首,中有一首云:

荞麦花红山雪丽,岭南无此好风光。

诗刊出后,读者来信质问,谓荞麦花“白”,不应说“红”。其实,荞麦花有红、白二种,我在玉门归途所见的,确实是遍地红花。

近偶读吴虞《秋水集》,他在新繁所作绝句中有云:

朝日初升凉露满,野田荞麦遍红花。

正是一证。又于右任《民治学校园杂事诗》中也云:

荞花如血棉如雪,早不躬耕计已非。

也是例证。

定庵诗爱连用“箫、剑”二词,如“怨去吹箫、狂来击剑”之类,而一而足。这两件东西对于龚氏志士、诗人的两种身份都是很有象征意义的。近代诗人,如柳亚子等,也爱沿用,以其心情有共鸣也。但“箫、剑”连用,读者多以为单龚氏所独创,有些注者亦以为然。近读龚鼎孳(芝麓)《人日同古久诸君作》七律,第三联云:“吹箫仗剑非无事,辟谷封留总此身”,知龚氏实有所本。但不知芝麓语更有所出否?

苏轼句云:

暂着南冠不到头,身随北雁与归休。

诗的好坏姑且不论,但是意思却是表现得相当明白。纪昀批评说:“不到头”三字不妥当。其实不过苏氏用了民间语言,不合于封建士大夫要求雅训的特别胃口罢了。这种在诗中运用口语的例子,唐人诗里便早有先例,如李山甫《上元怀古》起联云:

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诗词咏物,须有寄托,才使人读了感觉意味深长。如果光咏物品本身,即使很工巧,也没有多大的意义。杜甫咏马说: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陈维崧咏鹰说:

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醉落魄》)

读了都使人神志竦动。因为其中有关于人生、社会的寄托在也。

辛亥革命时,柳亚子在南京政府工作,诗友苏曼殊寄他的信中,有下面两句诗:

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看题诗。

柳氏颇喜欢这两句诗。我们读者颇想知道它的出处,但始终找不到什么线索。初日偶读《唐诗鼓吹》,见独孤及古别七律第三联云:

佳人挟瑟漳河晓,壮士悲歌易水秋。

可能苏氏的诗是从这两句套出来的。但是它对柳氏当时的思想感情,很有一种写照作用。

附记: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 在我国, 实为狂风冻雪时代(作为一个老知识分子,我除了受批判、写检查之外,就是劳动及赋闲。但我又是个闲不得的人,因此,往往乘闲泛览着古典诗词集子——这本来是我自幼养成的、最感兴趣的事。偶有所见或所感,就随手写在纸片上。日积月累,这种纸片居然成袋。“四人帮” 倒台后,有时也想加以整理。但是,因为忙着这、忙着那,结果还是让那鼓鼓的纸袋长期闲躺在书橱的角落里。

近日杨占升同志,热心为我编纂文艺理论集子。他颇有穷搜细觅的豪兴,因为知道我有这堆被搁置了的诗话稿子,就取去抉择一番(约略存三分之一)。所选定稿,由同学们代为誊正,最后由我自己略加校订。结果就是这篇稿子。

我从少年起,就爱读古今人诗话。只要能够入手,决不放过它。有的本子多年来不知读过多少遍。到现在一入眼,还感到滋滋有味(例如王士祯那部量少而味永的《渔洋诗话》),我在壮年和老年时期,一再用这种传统的、简便的形式写述自己关于诗歌的观感,这不能说是没有缘故的。但是,由于才识局限等关系,成就鲜薄,对于那些前贤们,不免深感到惭愧罢了。

1992年1月17日于北师大宿舍

  1. 山,指祁连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