叁 圈定人才
胡林翼在推荐信中,对左宗棠作了两点评价。其一,才学超冠绝伦。说他熟读兵法,胸中装有古今地图,对国家政治、经济熟悉,办实事的能力很强。其二,为人忠肝义胆,说他廉洁、善良、性情耿直、不重名利,不会同别人争功劳。
胡林翼的评价,把左宗棠才能排第一,道德排第二,可见乱世选人用人,应按照才德兼备的原则。呵呵,英雄所见略同。
张亮基把信看了好几遍,心想:真有这样的人吗?召入帐下,不用培训,即可使用,而且知识全面,可统筹全局,担得起大任。更为重要的是,此人品质超群,即使谋划成功,也不会与自己争功。
哈哈,不争功。如此人帮我平定了洪贼,功劳算在我张亮基头上,那……
张亮基对利倒看得开,白花花的银子,可以视而不见。但他十年寒窗,就是为了科举得意,一路升迁,光宗耀祖,名的诱惑,对他来说是很大的。
左宗棠这个名字,张亮基是第一次听说,对于一个不认识、不了解的人,仅凭一封推荐信,并在此危急的情况下,花大量精力请他出山,委以重任——这是否过于草率?
张亮基从基层干起,做到封疆大吏,在识才用才方面,有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圈定人才,要做到“四看”。
首先,看推荐的人。
推荐左宗棠的人是胡林翼。作为云贵总督,下属官员很多,为什么胡林翼能入张亮基的法眼,认为他具备“参谋长”之才?这要从胡林翼的政绩讲起。
黎平原本民风淳朴,但从道光年开始,清政府迅速走下坡路,各种社会矛盾激增,刑事案件接连不断,盗贼杀人抢物,老百姓没有安全感。
盗贼猖獗,官军却软弱无能,胡林翼的前任知府,带领一百多名官兵抓盗贼,而盗贼只有一名,骑着马向官兵大喝一声,狂奔过来。官兵见状,扭头就跑,丢盔弃甲。知府是文官,手无缚鸡之力,吓得立即调转马头逃命,连头上的乌纱帽都弄掉了,很是狼狈。
官军尚如此,府衙差役更无能,见了盗贼便磕头求饶,更为可恨的是,差役欺压百姓,心狠手辣,无恶不作,弄得民怨极大。
胡林翼来后,用了五招。
第一招,重建武装。以前官兵人数虽多,但军饷低,还常拖欠,一家人吃不饱肚子,哪有心思训练作战。兵不在多而在精。胡林翼挑选一百名壮士,训练为特种部队。能入选者,每人每月四串钱,在当地,够一家人的正常开支。如在抓盗贼时牺牲了,家属可得一大笔抚恤金。如此优厚待遇,报名者众多,没过多久,胡林翼便有了一支拳头力量。需要指出的是,公款不够,胡林翼自掏腰包为特种兵发工资,为此他每月要补贴两百多两银子。
第二招,发动群众。贴出告示,凡有百姓抓了盗贼,押送到知府衙门,都可领取巨额奖金。对于提供线索者,按其价值大小,也进行奖励。
第三招,组织团练。黎平府有一千五百多个寨子,每个寨子都成立了乡团,官府提供武器,补助经费,定期训练,每晚巡逻。
第四招,加强硬件。在重要路口修碉堡,在寨子出入口设卡棚,由民兵驻守。
第五招,精确打击。弄清情报后,派特种兵闪袭盗贼巢穴,力求全胜。有个别漏网者,也被各地民兵所擒。
以上五招,抓住要害,招招管用,没用多长时间,社会治安就得到彻底改观,百姓可以安身,外来客商也有了安全感。稳定的社会秩序带来了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胡林翼威望日升,当他下基层调研时,成百上千老百姓追着喊“青天大老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胡林翼如此优秀,左宗棠得到他的大力推荐,应该不是酒囊饭袋。
其次,看交往的人。
张亮基进入湖南后,到处打听左宗棠,因为同省的缘故,知道左宗棠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在介绍左宗棠时,都会提到两个重量级人物。
一个是湖南名人,前两江总督陶澍。陶澍比左宗棠大几十岁,他任两江总督时,左宗棠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举人。可是这陶澍不知动了哪根神经,把自己幼子陶恍托付给左宗棠教育,还与他结为亲家。
至于这段天方夜谭般的佳话,张亮基近段时间听到好几个版本,但左宗棠与地位天壤之别的陶澍是亲家,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另一人是大名鼎鼎的林则徐。传说林则徐到长沙,当地的大小官员、社会贤达带着礼物,排着长队,等待林大人的招见。林则徐一不收礼,二不见地方官,唯独叫管家请来左宗棠,两人在湘江的船上点起蜡烛,谈了一夜。
对张亮基而言,陶澍是令自己敬仰的官场前辈,林则徐是自己追随多年的老领导,左宗棠能与他们交往,得到他们的青睐,肯定有过人之处。
再次,看工作经历。
左宗棠没当过官,只教过书,务过农。没在官府干过,胡林翼就说他熟悉各种政务,好像不太令人信服。他没到一线去打过仗,就算读过几本兵书,说起来条条是理,但一旦上了战场,谁知道他是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
打个比方,如果请左宗棠当“参谋长”,就像请了一个理论知识丰富的游泳教练,但这个教练从没下过水,你说悬不悬?
最后,看工作业绩。
没有工作经历,何谈工作业绩?
左宗棠有教书的业绩,科学养殖的业绩,但张亮基要用的人才,不是大学教授,不是农业专家,而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参谋长”。
想到左宗棠的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张亮基心里没底了。如在平时,还可以慢慢考察。若感觉还行,先安排一些次要工作试试,能顺利完成,再委以更重要的任务。可是,前方传来消息,洪秀全的队伍很快就要打到长沙了,在此情况下,如用人失败,必然满盘皆输。
张亮基心想,是否圈定左宗棠为“参谋长”,还需要多方打听、
全面考察,在综合各方面情况后,如感觉他行,就请他当“参谋长”;如感觉不行,就退而次之,用湖南的现役将领。
考察方法
思路确定后,张亮基争分夺秒,想尽一切办法,进一步考察左宗棠。
和平时期考察干部,组成一个考察组,到被考察单位动员、测评、谈话、走访、写报告……总之,不急,慢慢地来。
张亮基对左宗棠的考察,时间很紧,最好是进长沙之前,把“参谋长”人选确定下来;任务很重,这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考察,如选错了人,长沙不保,官位不保,很可能性命也不保;难度很大,没办法查阅档案,不可能搞民主测评,也不可能去走访相关单位听取意见。
一个官员是否能干,要看他在关键、重大时刻,在复杂的局面前,能否应对得当。
考察时间紧,我张亮基就在途中走慢一点,尽可能腾时间来选将等兵。
考察任务重,我就仔细一点,做到“兼听则明,宁缺毋滥”。
考察难度大,我就舍弃那些难顾及的考察环节,专门在谈话了解和信函了解两方面下功夫。
据幕僚王心柏统计,进入湖南后,张亮基向34名官员、乡绅、文人打听左宗棠的情况,其中,12人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张亮基亲自或叫王心柏代笔,向包括胡林翼在内的6名官员去信,请他们介绍左宗棠的情况。
谈话记录
谈话的人很多,在此摘抄一例,以飨读者。
谈话人:张亮基
被谈话人:左化成(常德府当差,左宗棠的同乡,远房亲戚)
说明:以下是经整理后的谈话记录
第一,基本情况。
嘉庆十七年十月初七,也就是公历1812年11月10日,左宗棠在湖南省湘阴县出生。
左家是世代书香门第,宋代时期从江西迁到湖南。由于家风好,几百年来,日子过得平静而安详。
祖父左锦人,为人正直,乐善好施,曾出过一本慈善方面的书。
父亲左观澜,是县里名列一等的秀才。受其父影响,左观澜在教书为生的同时,偏爱慈善事业。
教书,收入不多,爱做慈善,开支又大。在左宗棠出生时,左家经济入不敷出,日渐拮据。
左家三弟兄,左宗棠排行老三。大哥左宗迂,去世较早。二哥左宗植,也是一个读书人,后来当过中低级官员。
第二,长相。
左宗棠的体形,就像耕地的牛,腰粗、颈大、憨厚、壮实,脸较短,整体椭圆,下巴尖尖的,轮廓分明,给人威武的感觉。
左宗棠身份是书生,长相却像武人。
由于长相的缘故,有一个名唤“张半仙”的算命先生,追着给左宗棠算命,父亲左观澜以为是骗钱的,不同意。张半仙免费也要算,因为出道十几年,还没见过“王侯将相”的命。
这个算命的故事,许多乡邻都知道。但张半仙能否算准,就不知道了。
第三,学习。
通常情况下,父亲不愿教儿子,因为在教学中,老师要对学生板起面孔,为父者却很难一直严厉,但左家穷,不能将三个孩子送到别的私塾读书,左观澜只能亲自上阵,担任授课之责。
据说,左宗棠在学习中有两个特点:一是记性好,几乎过目不忘;二是悟性高,能举一反三。
在同龄人中,左宗棠是对对联的高手,不论谁出上联,他不用怎么思考,便能说出下联。
我与左宗棠年龄相仿,又是同族,小时常在一起玩,他最大的爱好是看历史书,最崇拜的人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后来他以“今亮”自居,但他是否能像诸葛亮那样运筹帷幄,我就没把握了。
顺便说一下,湖南有“三亮”。除左宗棠外,“老亮”叫罗泽南,“小亮”叫王蓉,都是读书人,都有些本事。
第四,科举。
左宗棠十四岁参加湘阴县试,也就是常说的童子试,录取者才能参加府一级考试。左宗棠获全县第一,顺利通过。
十五岁时,左宗棠参加长沙府组织的秀才考试。秀才考试要考三次,最后合格才拿文凭。
第一次考试,左宗棠得第二名,后来传出小道消息,说左宗棠本该得第一,但考官们为照顾一个老考生,把他排在第二。后来又听说,长沙知府张锡谦对他印象不错,专门把他叫去勉励一番。
在第二次考试前夕,左宗棠母亲病危,他放弃参考。没过几个月,母亲去世,左宗棠守孝三年,在此期间,不得参加考试。
为母亲守孝三年期满,左宗棠准备参加考试时,父亲又病逝,又得守孝三年。看来,命运还真折磨人。
为父守孝期满后,左宗棠面临选择,要么先考秀才,三年后再考举人;要么拿钱买监生资格,直接参加举人考试。
左宗棠选择后者。
选择后者需要很大的勇气,买监生资格需要一百多两银子,左宗棠父亲去世后,他便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要自食其力。当时他到我家来,向我父亲借了十两银子。另外,考举人是非常困难的,如果考不上,一百多两银子打水漂,连秀才都不是。
那年,湖南省的考生有五千人,举人名额为四十八名。发榜后,左宗棠列十八名,他的二哥左宗植也在此列。两兄弟同时中举,在我们老家传为佳话。我也是那年参考的,但落榜了。
后来,左宗棠三次进京参加进士考试,都没考上。在我们左家,和许多湖南读书人议论此事,说以左宗棠的才华,应该考上。究竟什么原因,致使他连续三次落榜,我也说不清楚。
第五,婚姻。
左宗棠的妻子叫周治端,湘潭人。周家是当地名门望族,周治端的父亲只有两个女儿,无子,所以想招一个女婿上门。
周治端是才女,来了个比文招亲,左宗棠才高八斗,以对联取胜。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是真是假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在我们当地,入赘并不光彩,只有穷得娶不起妻的人才考虑倒插门。
值得一提的是,按习俗,倒插门者,子女要随母姓,但左宗棠的几个子女都姓左。
听说,周治端通情达理,相夫教子做得不错。但这只是听说而已,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了解。
函件考察
胡林翼回信,详细介绍并再次推荐左宗棠。为阅读方便,笔者将此信翻译为现代汉语的版本。为节约篇幅,穿靴戴帽的话就省略了,拣要点说。
第一,我与左宗棠的关系。
我与左宗棠的关系,可概括为世交、朋友,加亲戚。
我的父亲在岳麓书院读书时,与左宗棠的父亲是同学,两人情趣相投,几十年来一直保持联系。
左宗棠二十一岁那年,在北京参加会考,来我家做客。父亲见我与左宗棠同龄,便叫我作陪。
我与左宗棠一见如故,从湖南风俗说到内政外交,有聊不完的话题。
左宗棠二十六岁年,再次进京会考。我俩再相逢,经长时间交流,我认定左宗棠是自己一生一世的朋友。这时,我俩又有了一层亲戚关系。
我八岁那年,两江总督陶澍到我家,摸着我的头说:“这小孩真乖呀!”那时我小,也不知他是当大官的。我说:“你把手拿下来,别人的头不能随便摸。”陶总督见我说话有板有眼有胆量,便向我父亲提出,将他七岁的女儿许配与我。
后来,陶澍与左宗棠忘年相交,临终托孤,请左宗棠教育他的幼子陶恍。他见陶恍与左宗棠的长女年龄相当,便提出结为亲家。
从辈分上看,左宗棠是我长辈。从朋友关系讲,左宗棠小我四个月,一直称我为兄。
张大人,申明一下,我向你推荐左宗棠,不是因为我与他有几层关系,而是左宗棠的确有才,是你急需的左右手。左宗棠有何过人之处,请听我慢慢道来。
第二,考不上进士的原因。
左宗棠从二十一岁开始,连续三次进京会考,均没考上进士。我认为,他考不上进士的原因,不是他没才,而是过于有才。
他看的书太多,知识面太宽,文章写得太深刻,时而天上,时而地下,时而国外,时而远古。主考官知识面不够,看后云里雾里,似懂非懂,虽然认为文章写得大气,但还是小心为妙,不录取为好。
第一次进京考试,他写的是“杂感”,专写西域军政大事,建议朝廷在新疆建省。他写道,新疆茫茫戈壁,气候变化无常,虽有田有土,但耕种不易。新疆交通不便,只有靠骆驼给部队运粮,行程万里,通常是粮草运到,骆驼和押运士兵在路上便吃了一大半。如果在新疆建省,在那里驻扎军队,军民一起垦荒务农,力争自给自足,这样既稳定了边疆,朝廷又能节约一大笔费用。
在我看来,这是一篇好文章。但当时的主考官对新疆又了解多少呢?看了这篇文章,说不定还认为讲的是《西游记》的故事,落榜就在情理之中了。
左宗棠第二次进京会考,本来中了第二十五名进士,但考试规则是按区域分配录取名额。那年湖南省考得特别好,名额超过分配指标,左宗棠被改取为国史馆誉录。
誉录,就是抄写秘书。当时没使用电脑打字,国史馆要找一些有文化,且字写得好的人来专门抄写,这虽然是个苦差事,但坐十年冷板凳,一般也能当个县官。
左宗棠心气很高,不愿做这种死板的工作,南归湖南。
别认为左宗棠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其实,正确认识自己,做出果断的选择,这是一种智慧。
左宗棠认为,以自己之才,至少应当巡抚以上的官员,如当小官或抄写秘书,是对生命的浪费,持这种观点的,除了他本人,还有一个省级高官,叫贺长龄。
左宗棠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时,他的老师是著名的学者贺熙龄。那年,贺老师的母亲去世,他的哥哥贺长龄以江宁布政使的身份回家守孝。左宗棠因此与贺长龄得机相识。
经过几次交谈,贺长龄认为年仅十八岁的左宗棠能独立思考,能点评书中观点的优劣,看问题非常深刻。阅人无数的贺副省长,认定左宗棠是成大事的苗子,今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贺长龄对左宗棠说:“幸无苟且小就,自限其成。”意思为:你的天赋很好,要干就干大事,不要把自己框死了。
我认为,这句话对左宗棠影响深刻,也是他放弃誉录之位的原因。
第三次进京会考,与左宗棠同行的考生,一路上都紧张备考,而他呢?常抓紧点滴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讨教如何种棉花、栽白菜,还做了笔记。
其实,这时的左宗棠,对科举考试已心灰意冷,心态是能考上则好,如考不上,就回家当农民,搞点实用的农业科技。
第三次会考,左宗棠动力不足,失败并不意外。
第三,所看的书。
与别的读书人不同,左宗棠除了看儒家典籍,还读了许多有实用价值的书。
据他讲,在长沙读书时,他跑遍了所有书摊,淘来三本喜爱的书。
一本叫《读史方舆纪要》,作者是明末清初史学家顾祖禹,内容包括军事地理、人地关系、历史经济等等。熟读此书,各地山川险要、战守机宜记入心中,一旦派得上用场,便能成决策依据。
另一本叫《天下郡国利病书》,作者是著名的经济地理学家顾炎武。本书以介绍地理知识为主,同时涉及军事、赋税、水利、农业等内容。
还有一本叫《水道提纲》,作者是清朝地理学家齐召南,本书是介绍河道水系方面的专著。
十多年来,国内局势不稳,会党时常起事;国外英国人入侵,朝廷战败签约。左宗棠提前感知到,也许有大乱局出现,军事学或许有用武之地。他读了许多兵书战策,从孙子、吴起到岳飞、戚继光,他都有研究。
从左宗棠的知识结构看,他完全能胜任“参谋长”兼“后勤部长”之职。
张大人,这样的人才,你舍得错过吗?
第四,与陶澍的交往。
也许你会感到奇怪,一个搞大棚蔬菜的养殖户,怎么可能与两江总督陶澍拉上关系,并结为亲家?这其中的原因与经过,请听我细讲。
左宗棠第二次会考失败后,回到老家教书。一天,醴陵县令找到他,说有个高官马上要到醴陵来,请他写几副对联,表示欢迎。
左宗棠问高官是谁,县令说是两江总督陶澍。
陶澍的大名,在湖南读书人中如雷贯耳,他是湖南有史以来通过科举做上总督的官员,除权势盛极一时外,文章同样扬名天下。对于立志科举的人来说,陶澍就是奋斗的目标,学习的榜样。
左宗棠听说是陶澍回乡,立马将写对联的事答应下来。
几天后,陶澍来了。他当了多年高官,对前呼后拥的迎送,山珍海味的宴席不感兴趣,却对大厅一副对联看了又看。
对联写道:
春殿语从容,甘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日夜流,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在说了几个“好”后,问对联作者是谁。县令答,是本县教师左宗棠。陶澍叫县令马上去请。
两人见面后,说古论今,谈了一个晚上。陶澍认定,左宗棠是天下少有的奇才。
顺便说一下,这副能打动陶澍的对联,不仅字写得好,意义更好。
上联讲陶澍仕途得志,被道光皇帝赐“印心石屋”的牌匾;下联讲陶澍在湖南的地位,暗指他的影响将向大江东流那样永不停息。
越短的文章越难写,二十六个字的对联,便高度概括陶澍一生,而且说的
全是事实,看不出有吹牛拍马的痕迹。
两人相识那年,陶澍五十八岁,左宗棠二十五岁,他们成了忘年之交。
在后来的一年里,他们又接触了好几次,陶澍用各种方法观察、考验和点拨左宗棠。
在确定左宗棠人品与才干兼优后,陶澍托孤,将自己六岁的幼子陶恍拜托给左宗棠教育。正在左宗棠谦虚推迟之际,陶澍又说,你的长女孝瑜今年五岁,我俩可结为亲家,我老了,病又多,可能在世时间不多,今后儿女婚事便由你来操办。
正在左宗棠吃惊之时,陶澍站起来,向左宗棠鞠了躬,口里说拜托、拜托!
这就是我知道的左宗棠与陶澍交往的过程。
张大人,就算你不相信我胡林翼,但请你相信陶澍的智慧与眼光。
第五,湘江夜谈。
林则徐是天下名臣、封疆大吏、朝廷高官。左宗棠是高考落榜生,身份是农民,林则徐为何绕道到长沙,专程约见左宗棠?
其实,我是他们见面的“红娘”之一。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时,我在贵州安顺任知府。我采取信函、当面推荐等方式,向林则徐介绍左宗棠的才能。
为什么说我仅是“红娘”之一?因为其他的“红娘”是他们各自的人格和学识。在我向林则徐推荐以前,他们二人便神交已久。
左宗棠认为,林则徐虎门销烟、抗击侵略的壮举,代表着中国人的意志和骨气。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道光皇帝将气撒在林则徐身上,将他充军新疆。听到此消息,左宗棠无比悲痛,给我来信,说朝廷此举是自毁长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这句林则徐的名言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脚踏实地为国办事的人。
林则徐到新疆后,不顾年老体衰,亲自翻阅、摘抄新疆地理、物产、民族、屯田等档案资料,其间受伊犁将军布彦泰的委托,主持了阿齐乌苏灌溉垦复工程。该工程组织十万民工,用五个月完成,使十多万亩土地得到灌溉,这是林则徐为新疆人民办的一件大实事。
工程结束后,林则徐又到南疆和边境考察,做了大量笔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感到新疆问题多、隐患大,如任其发展,有丧失国土的危险。
在回内地途中,林则徐把新疆问题进行梳理,有许多想法。本来想找机会奏明皇上,让自己去治理新疆,可是岁月不饶人,林则徐感到自己步入老年后,病多了,体力差了。他想找一个后继者,将自己的事业传承下去。
放眼四海,能承载治疆重任的人,很不好找。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一个叫左宗棠的湖南举人,写过一篇关于新疆建省的文章。当时社会,能将目光关注新疆的人,太少太少。
当我推荐左宗棠时,林则徐眼前一亮,叫我细细陈述。
1849年冬天,林则徐病了,他向皇上请假,由昆明回福建调理。回乡途中,林则徐的船在长沙湘江边停下来。
在这条船上,林则徐与左宗棠“湘江夜谈”,直至天明。
关于这次谈话的内容,左宗棠向我粗略讲过。
林、左二人见面,几句寒暄后,林则徐提出,先谈新疆,再论兵法。显然,他是要亲自考察左宗棠是否有真才实学,是否值得重托。
地理知识,是左宗棠的强项。不论在长沙城南书院读书时,还是在陶澍府里教书时,左宗棠都尽一切可能阅读、收集各种地理书籍,边疆的地理,他早已烂熟于胸。
左宗棠侃侃而谈,讲了新疆的地理、历史,与内地的交往、与周边国家关系等内容。
林则徐暗暗吃惊,眼前这个年轻人从古讲到今,从国内讲到国外,从民族问题讲到军事防务,其观点之新,内容之深,气势之大,眼光之远,好像超过了自己。自己在新疆生活、调研多年,居然比不上一个足不出户的乡间举人。
林则徐一边听,一边点头,一边思忖:这个举人不简单。
说完了新疆,左宗棠谈军事。
他说,十年前与英国人打仗,朝廷有八十万大军,而英国人不过几千士兵,但我们还是败了,原因两方面:一方面虽然林公您到广州指挥,但处处有人阻碍,施展不开拳脚;另一方面,大多数统兵将领由庸人担任,既无抗敌之胆,又无御敌之谋。英军打不下广州,率船北上,沿海守军,均不能抵挡。
十年前那场战争,林则徐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左宗棠的话,无疑说到他心坎上了。
天亮了,林则徐要上路了,他把自己在新疆整理的资料全部拿出,交与左宗棠。他说,今后东南沿海如有外敌入侵,或许还有人抵御,而西定新疆,非你左宗棠莫属。
很明显,林则徐通过自己一夜的考察,将左宗棠当成自己事业的继承人。
张大人,左宗棠确有才干,你可以不相信我胡林翼,你一定要相信林则徐的眼光。
第六,军事见解。
张大人,你此次选用的人才,要立马到长沙指挥作战,而左宗棠没带过兵,是否能胜任“参谋长”一职,你很有顾虑。
我认为,左宗棠是有卓远见解的书生,是创新实干的农民,更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事干才。
大约十年前,英国入侵广东,挑起鸦片战争。左宗棠给我来信,分析敌情。他说英国人万里远征,兵员肯定不多,粮草弹药肯定不足,只要我方有坚持抗战的决心,守好沿海要塞,不出半年,英军自然退兵。他强调,在战争相持阶段,不能去求和,更不能不战而降。
现在回头来看,此见解说中要害,相当精辟。
没过多久,左宗棠写了八篇军事论文,请我转交时任监察御史的贺熙龄,希望能呈给皇上。这八篇文章,涉及战争方方面面,我认为相当精彩。
《料敌》,我方要想尽一切办法弄清楚,英国国力如何,全国兵员大约多少,能远洋运兵的船只有多少,武器装备有何特点,后备力量强不强?
《御敌》,港口、江海结合部等战略要地要修碉堡,架大炮。兵不在多而在精,各省要编练一支机动灵活、战斗力强、专门用于处置突发军情的部队。要加强水师建设,增加炮船,要动员人民群众,特别是动员沿海渔民,在晚上袭击英国军舰。
《定策》,要下定决心抗敌,不能在战与和之间摇摆不定。要有长期抗争的准备,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要从内地抽调兵力,加强沿海防务。要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定符合自身利益的外交策略。
《器械》,要重新设计,必要时购买先进的军舰。要开设兵工厂,大规模生产枪炮。
《海屯》,在沿海防务上,要做到军舰和岸防相统一,兵队和民众相配合。
《用间》,要成立专门的信息谍报部门,采取多种手段侦察、收集敌方情况。
《善后》,战打完后,要迅速稳定民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
《筹饷》,沿海各省相对富裕,本省军队的后勤,原则上由本省负责。朝廷经费,主要用于建兵工厂、造军舰、加强港口建设等等。
因多种原因,这八篇军事论文,没有呈送到皇上手中,真是可惜,但左宗棠军事才干,可见一斑。
第七,作战建议。
以上八篇军事论文,是以鸦片战争为背景,从国家层面、战略层面来说的,而近年来,我与左宗棠书信来往密切,他对剿匪、对付洪秀全等事宜,给我提出了很好的建议。这些军事主张,是从地区层面、实际运用层面说的。
实不相瞒,我在黎平剿匪成功,有左宗棠的功劳。
他建议我办团练,说是号召群众保卫家乡,人心一致,踊跃参与,兵源上不成问题。本地人熟悉地形,便于挖陷阱、打埋伏,具备出奇制胜的条件。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父子兵。团练队伍,有乡族、血缘作纽带,只要稍加训练,便会出战斗力。
他建议我修碉堡。他说碉堡具有防护作用,平时将粮草、器械放入堡中,匪贼一来,迅速将村民转入堡中,人心即可安稳。他考虑很细,说碉堡要多修几个,各堡相连。两堡间的距离要在武器射程之内,多开枪眼,便于协同防守,碉堡大小有别,大的为堡,军民共用,四周要挖深沟、设机关;小的为碉,由团练轮流驻守,昼夜警戒,起到护卫堡的作用。
洪秀全在广西造反,官兵征剿连连失利,左宗棠分析了原因。他说洪贼狡诈,不按常规打仗,而造反队伍大多由饥民组成,上了战场不怕死。而官兵将领无谋,士兵怕死,士气低落,即使在上级严令下勉强出战,往往是一触即溃,望风而逃。纵观前段时间打仗失利的原因,主要责任在将领。这些将领刚开始轻敌,不用计谋,不用间谍,不搞分化瓦解;打了败仗后又畏敌,死守城池,被动等援,最终丢城兵散。
假设一下,如果朝廷启用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广西的战事不至于如此。
张大人,你来信说左宗棠没有指挥的用兵经历,以上这些军事论述,可否作为变相的统兵经历。
第八,左宗棠的性格。
左宗棠才能卓越,但人无完人,在性格上,他有孤傲、倔强的一面。
有一次他对我说:“弟可大受而不可小知,能用人而必不能为人用。”意思是说,他是干大事的材料,给他个小官,或者叫他做抄抄写写的文案,他是不会干的。他的性格要强,领导别人可以,让别人来领导他,很难啊!
他有一定的名气后,林则徐、贺长龄等高官以重金相邀,请他当幕僚,他都婉言相拒。
还有一件事,值得一讲。
咸丰皇帝继位后,下了特诏,开设“考廉方正特科”,也就是推荐道德模范参加进士考试。整个湘阴县就他一个符合条件。乡绅们联名推荐左宗棠。大家知道他穷,东家出二十两,西家出五十两,为他筹集了路费。县令找了一个叫郭嵩焘的文人,给他写了事迹材料,并逐级上报。
而左宗棠呢,依然婉拒,说自己没达到道德模范的标准。
我认为,左宗棠不是不想当进士,而是认为从道德模范角度推荐参考,不是凭真才实学,就算考上了,也不光彩。
最后,左宗棠给我来信,说太平军打到湖南,湘阴有可能不保,为避战祸,他已将全家迁到山里,在一个叫白水洞的地方隐居。
看来,左宗棠想过“只知秦汉,不知魏晋”的生活,没有出山抵御太平军的打算。
张大人,推荐至此,你是否去请左宗棠,是否请得动左宗棠,就看你自己了。
考察结论
对人才的考察结论,核心问题就一个,被考察对象是否可用。
通用的标准,如果被考察对象德才兼并,就符合任用条件。可用,但这条标准比较空,现实中不好掌握。
其实,人才是否能用的问题,主要是看领导者的需求,或者说看领导者的用人标准。
在前面介绍过,张亮基此时选才用才标准有四条,我们逐一对照。
一是用急需的。从考察情况看,左宗棠对军事极有研究,既有战略眼光,又懂排兵布阵,还懂武器军械。他虽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但绝非只会夸夸其谈。他研究农业科技,就能种出大棚蔬菜,说明他是一个勇于实践者。此外,他与官府、官员、乡绅、名流打交道相对较多,对政务较熟悉,在当地有知名度,这使他有条件去协调各种关系,筹集军饷。毫无疑问,左宗棠符合“急需”这条标准。
二是用有道德的。与左宗棠打过交道的,比如陶澍、林则徐、贺长龄兄弟、胡林翼等人,对左宗棠的思想品质评价都很高。这些人都是时代精英,不可能集体看走眼。
三是用能领军的。鸦片战争时期,左宗棠给朝廷写的八篇军事论文,内容涵盖了国家防务的方方面面,可见他目光如炬,综合素质一流,是难得的领军人才。
四是用能长久的。这点就不好说了,左宗棠的缺点,是清高自负,脾气倔强,不大好相处。作为他的上级,要想驾驭他、管理他,是比较困难的。
四条标准,左宗棠占了三条,得分75。用,对左宗棠重用、特用!张亮基下了决心。
张亮基是明智的,因为他知道在战争期间用人,本来就带着一定的赌博性质,在实践之前,谁都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当年刘邦拜韩信为将时,他心里很踏实吗?韩信毕竟没有指挥大军团作战的经历。
当然,在用人问题上,赌博不是傻博,要算概率,如果经过考察,拟用对象连50分都得不到,那就要慎重了。
考察结论有了,但又有一个现实的难题摆在张亮基面前。左宗棠清高,不愿出来做事,连林则徐都请不动,我张亮基同林公相比,相差甚远,能请动他吗?目前,他搬到白水洞隐居,摆着一副不愿过问是非的姿态,我去请他,很可能碰钉子。
张亮基能否请出左宗棠,请看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