贰 用才标准

贰 用才标准

此次湖南上任,不是去当官老爷,而是去上战场,张亮基做好有去无回的准备,他没带家属,只有幕僚王心柏以及几个随员同行。

张亮基心想,自己是文官,从小到大鸡都没杀过,更别说上阵杀敌。自己儒家经典、诗词歌赋读得不少,但没研究过兵书战策,不会排兵布阵。如果不懂装懂,冲在第一线指挥,其结果可想而知。

当领导可以不懂业务,但一定要懂得用人。这道理说起来很简单,谁都懂,但具体施行起来,不是人人都会运用。面对湖南危局,面对如此乱世,张亮基有自己的选才用才标准。

一是用急需的。

当务之急,是保住长沙,最好将洪秀全围剿或赶出湖南,首选之人必须要有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那些只会纸上谈兵,或者逞匹夫之勇的人,不在此列。自己目前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参谋长”。此外,打仗需要军饷钱粮、武器装备,自己需要一个会办事的“后勤部长”。

二是用有道德的。

你也许会说,朋友,弄错了吧,从古至今,选才标准都是德才兼备,德在才之前。你应该听说过,“有德无才不坏事,有才无德出大事”。张亮基的选才标准,把道德排在第二位,肯定是弄错了。

其实,张亮基没弄错,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能本本主义,也不能教条主义。如在平时选人用人,德在才之前,完全正确。如在乱世,需要人去攻城略地,解决棘手的问题,在选人用人时,首先考虑他有无此能力,其次再考虑道德问题。张亮基目前选用的人,首先要有能力帮助自己守住长沙,解当前之围。如无此能力,再好的道德都免谈。

也许你会反驳,如果张亮基找到一个无道德的“参谋长”,临阵降敌怎么办?如果找到一个私心很重的“后勤部长”,损公肥私怎么办?

曹操说过,“不忠不孝不要紧,只要有才就可以。”这话说得太大胆,也许只有曹操这样的政治家才敢说。曹操道出了乱世用人的真谛,体现了对自己领导艺术的高度自信。每个人均有长有短,你的长处是才能,我用你;你的短处是道德,我控制你,使你没有“不忠不孝”的机会。如你是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三万六千里,但我是如来佛,你就翻不出我的手板心。

曹操这样的人,才适合当“一把手”。也只有曹操这样的人,才能在乱世中取得成功。所以说,张亮基这样排序,没错。

我们接着讲。

三是能领军的。

根据军机处的通报,现在的湖南,除了本省部队,还有广西的败军、江西的友军,也许过不了多久,邻近省份的增援部队也要开来。在本省的部队中,有八旗、有绿营,还有团练。面对官多兵杂,互不隶属的局面,张亮基需要一个具有领军能力,能统筹全局,能妥善安排各种军政事务的“参谋长”。从后勤的角度看,朝廷前段时间军费花了两千多万,财政捉襟见肘。再说,上级有规定,乱贼窜到哪省,就由哪省负责粮草。也就是说,武器装备中央供给,军粮由地方自筹。筹款筹粮,需要真金白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张亮基需要的“后勤部长”,要会协调各种关系,要具有领军的能力。

四是能长久的。

张亮基选用人才,将合作是否长久排在最后,因为上下级之间合作是否愉快,需要时间来检验。能否长期在一起共事,除了工作需要,能力互补外,还有志趣、性格、爱好、发展趋势等因素。管它合作是否长久,当务之急,是寻找可用之才,帮助自己解决长沙之危局。

调才未果

战事急迫,张亮基没时间去海选人才。出了昆明,他向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奏折,讲了三层意思:其一,皇上啊,我按照您吩咐,按时出发了。我知道此行艰险,但作为臣子,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其二,我需要两个帮手,一个是贵州黎平知府胡林翼,此人打仗有一套,可以当我的“参谋长”;另一人是云南粮储道崔光笏,此人长期在后勤部门工作,可以当我的“军需部长”。这两人可以作为我的左右臂,恳请皇上下旨恩准。其三,湖南战事吃紧,本省兵力不够,请皇上从四川、贵州调军队,随我入湖南征战。

咸丰皇帝见奏折,见张亮基工作态度端正,想都没想,就批了两个字——准奏!但,张亮基想要的能人,一个都没得到。

崔光笏生病,下不了床,自然不能成行。而胡林翼呢?贵州巡抚蒋尉不放人。

怪事,皇帝都批了,你一个巡抚,敢拖着不办?

先前讲到,清朝的督抚制,总督与巡抚互相牵制,经常扯皮。张亮基与蒋尉本来关系就一般,现在张亮基云贵总督的印都交了,更是人走茶凉。

蒋尉能当巡抚,智商不会太低。他可以不顾张亮基的感受,但他不敢硬顶皇上。遇到这种事,得玩玩手腕。

蒋尉派人到黎平放风,说胡林翼要调走。在当地百姓眼中,胡林翼是一个像包青天那样的父母官。中国人清官情结很浓,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好官,当然不想失去。于是,有关系的托关系,没关系的联名写信,请蒋巡抚留下胡林翼。

这下,蒋尉有了抗辩圣旨的理由。他向皇帝上书,说如果胡林翼离开黎平,会致使“士民失望,关系匪轻”。意思是说,如果没有胡林翼,黎平的老百姓就像失去父母一样,更为重要的是,黎平与湖南、广西接界,洪秀全的部队随时可能打过来,如果没有一个能干的官员在此防守,贵州危急啊!

蒋尉用哀求的口气说:“皇上啊,湖南与贵州,手背手心都是肉,不能顾此失彼。贵州本来就穷,兵不多,防守力量薄弱,如果再调走胡林翼,我省的防务就更难了。再说,张亮基上书说要从贵州抽兵,我虽然艰苦,但仍然遵旨办理。”

清朝的皇帝,一个不如一个,到咸丰这里,早已看不到康熙的影子。咸丰皇帝见蒋尉说得也有道理,依旧批了两个字——准奏!

调胡林翼的事,就此打住。

胡林翼荐才

张亮基拿出云贵官员花名册,从头看到尾,再没一个中意的。当总督时,来毛遂自荐,甚至来溜须拍马的大有人在,可是到了关键时刻,却找不到可用之才。

张亮基看了一眼站在门口的幕僚王心柏,此人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德”没问题,但“才”肯定担不起“参谋长”之责。

如和平年代,对于跟随自己多年的人,就算能力差点,也可以闭着眼“近亲繁殖”。但是在战争年代,是性命相搏,伤不起啊!

张亮基烦恼起来,这能打仗、能领军的人才,哪儿去找呀!?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在张亮基一筹莫展之际,胡林翼来信,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这个人的能力不在我之下,但这人有些孤傲,就看你能否有本事请他出山。

胡林翼推荐的人,是晚清中兴名臣之——左宗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