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 史

历 史

提起历史,很多人觉得枯燥乏味,尤其在这类本应与历史无关的游记里。但是,颐和园是古人遗留下来的珍宝,不可能不涉及相关历史。如果没有对这两百六十多年的历史有最基本的了解的话,游览颐和园便会少了很多乐趣。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假如熟悉相关的历史,就能够更容易地读懂颐和园。

颐和园所处的位置,在北京城外西北方一个叫作海淀的地方,现在作为行政区划的近郊区“海淀区”,面积非常大,甚至比整个北京城区加起来还大。但是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海淀——大约是现在海淀镇的范围——则要小得多。虽然海淀只是郊区——在北京还是指四九城那片被城墙围起来的地方的时候,也只能算是皇城的附属品——却一直名声在外。因为北京西郊的海淀,是离城不远的、出了名的山清水秀的地方。北京远郊也颇有几处风景不错的地方,例如昌平区的十三陵,是连皇帝都欣赏不已的风水宝地,甚至被明朝皇帝据为己有做寿宫。但毕竟路途遥远,现在交通发达了,从市中心开车也得好几个小时,何况当初只能骑马坐轿呢?而海淀毗邻西山余脉,有京城较大的水系,离城又不算太远,自然受到皇城里人们的青睐。水是生命之源,凡是风景秀丽的地方,不一定要有山,却一定会有水。尤其对北京这个缺水的城市来说,水有着近乎神圣的特殊意义。而海淀,不仅有水,而且水量充沛,甚至到了奢侈的地步。海淀西端的屏障是西山余脉,其中有座山叫作玉泉山。顾名思义,山里有泉水,且水量不小,所以以泉水命名。

相传在上古时期,北京这片地方叫作“苦海幽州”。幽州是地名,为什么叫苦海呢?据说最初这里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慢慢退了下去,地面渐渐干燥,这个地方也就有人住了。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从蓟国逐渐发展成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国都,后来元明清三代将都城皆安置在北京。可是这个“苦海”,却一直存在于北京城底下。北京城里打的井,甭管多深,出来的都是苦水。皇帝选都城,要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例如位置、环境等。大的方面都考虑到了,反而把水质问题忽略了。大概当时谁也没想到居然还有苦水井吧。说来并不奇怪,我们平时也经常会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重要的问题上,反而忘记了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更何况选国需要考虑方方面面,忽略一些细节也就在所难免了。老百姓喝苦水也就算了,皇家可受不了这个苦,于是皇帝下令遍访北京城内以及周边,找寻优质水源。结果就在京西找到了玉泉山,这山中泉水丰沛,更主要的是,这里的水是甜水。所以明、清两代干脆每天派人出西直门到玉泉山来打水,供宫中使用。

海淀的泉水不仅味道甘美,而且水量丰沛。京西水量之充盈,从“海淀”这个名字上就可见一斑:从海水沉淀出的土地。虽然这只是个推测,不过海淀在古时很可能是一片沼泽地。在缺水的北京城看来,如此水量自然可以被称作奢侈。因此除了优美的风景以外,海淀也曾是遍布农田的地方。靠西的一面多是山,靠城的一面则是平原,玉泉山的水流下来,浸润了海淀的平原,水渐渐地少了,逐渐退了下去,在一座小山包——瓮山脚下聚集起来,形成一大片湖泊,名为瓮山泊,因为在北京西郊,又被称作西湖。这就是颐和园的前身。瓮山后来发展成了万寿山,瓮山泊后来发展成了昆明湖,山和湖一起发展成了清漪园,后又修复改建为颐和园。

最初的西湖和瓮山只是北京西郊的自然景观,由于景致清奇,被元、明、清时期的文人墨客所推崇,视为能与杭州西湖(1)媲美的美景。实际上只是荒山野湖而已,虽有自然之趣,后来也建过几座庙宇,在北京也许能算得上首屈一指,在全国范围内却并无过人之处。

瓮山得名传说有二,其一是山体形似一瓮,其二是有人从山中挖出一装满财宝之瓮。二说皆不可考。若第二种说法为是,埋宝之人倒有大智慧,怕是无人能够想到,在风景名胜区竟藏有宝物吧。

瓮山前面的湖泊,随着瓮山被称作瓮山泊。原本瓮山泊只是普通湖泊,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惠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瓮山泊始成为调剂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直至今日仍然发挥着作用。环湖先后建有多座寺庙,其中以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大,楼宇恢宏,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也常到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被称为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城百姓扶老携幼,争往西湖踏青赏春,名曰“耍西湖景”,时人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可见瓮山从元朝起就成为皇家青睐的旅游胜地了。元朝是成吉思汗开创的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统一的朝代之一。元朝由于压迫汉人太严重,激起汉人的反抗,最终被朱元璋率领的明朝所取代。明朝最初定都于南京,朱元璋死后,明朝起了内乱,原本被分封在北京的朱元璋四子朱棣起兵反对朱元璋指定的继承人皇太孙建文帝朱允文。叔侄相斗的结果是叔叔技高一筹,朱棣攻破南京,朱允文失踪。朱棣当上了明朝第三任皇帝,后世称为明成祖。朱棣统治的时期被称作永乐盛世(永乐是年号),而对于本书来说,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将首都迁到了他驻防多年的北京。

定都北京的明朝也终有衰落的一天,明朝末期天灾人祸不断,最终有命无运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现北京景山),结束了明朝的统治。替代明朝的,是从东北入关的清朝。清朝既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一的朝代。严格意义上讲,清朝并非明朝的直接葬送者,虽然明朝末年内忧外患中的外患就是指清朝的进攻,然而明朝实际上灭在闯王李自成的起义军手下。李自成带兵攻进北京城,导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之后明朝镇守山海关的守将吴三桂投降清朝,引清兵入关,打败李自成,才逐渐统一了全国。入关的清朝皇帝名叫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为顺治,后人称作顺治皇帝。

对不了解中国历史的人来说,后人对某个皇帝的代称可能有些混乱。一般提到某个皇帝,会使用他的姓名、庙号、年号等其中一种或几种,庙号是皇帝驾崩后后人对他的评价,一般只有两个字,所以比谥号更容易记忆。皇帝在位的时候,会给出一个年号,是从自己登基后的第一个元旦开始(2),给年取一个名字。比如,李世民,年号贞观,庙号太宗,提到唐太宗、贞观皇帝或是直呼其名,都是指他。不过一个皇帝在位的时候,为了讨吉利或者政治需要,有时候会换年号。只是到了后期,尤其在清朝,一个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而这个年号又比皇帝名字(太长)和庙号(容易重复)好记,于是就以年号指代皇帝本人了。比如顺治皇帝,严格意义上这种说法是指顺治年间当皇帝的那个人,也就是直接指代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

顺治后面又经历了康熙、雍正两朝,终于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顺治时期,国家一直在进行统一战争,逐渐从战乱走向和平。但周边区域的战斗直到乾隆时期仍没有完全停止。然而从总体上看,顺治皇帝在位时期,国家大部分已经统一,人们的生活开始安定。康熙皇帝统治时期,内部已基本安定,战争主要局限于边疆地区以及邻国之间,对国内采取宽柔政策,减轻赋税,休养生息。极大地恢复了被战争破坏的生产力,开创了康乾盛世的良好局面。可是由于康熙皇帝过于宽容仁厚,导致官员腐败现象时有发生,官场贿赂勒索层出不穷。例如《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辈,被康熙皇帝指派为江宁织造。虽然任职期间收入颇丰,却因康熙皇帝下江南时他们接驾,以及上级官员,包括王公贵族的勒索,银子花得像流水一样,“‘罪过可惜’四个字竟顾不得了”。连康熙皇帝自己也清楚这些还算比较老实的臣子们背的这笔亏空是怎么回事,因此虽然他们欠了国家一大笔钱,但他并不予追究,而是希望他们能用收入慢慢弥补。

康熙虽然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但皇帝也是人,也终有死去的一天。康熙皇帝驾崩后,他的四儿子雍正皇帝即位。雍正一改老爹宽厚的原则,刮起了猛烈的整肃风。包括曹家在内,很多大臣受到了惩处。只是由于雍正皇帝做事公正,且给予他们改过的机会,因此即使大臣颇多怨言,也没有造成动乱。雍正的约束很有效果,康熙时国朝承平安定已久,官员腐败增多,如果任由此发展下去,恐怕难免盛极而衰。但雍正皇帝及时进行整顿,刹住了这种歪风邪气,这才保证了接下来乾隆时期的繁荣与稳定。因此虽然“康乾盛世”的提法中没有提到雍正,不过雍正时期确实是承上启下的一段。

雍正皇帝操劳过度,正值壮年即告驾崩,留下一个国库富有、政治清明的国家给了他的儿子乾隆。乾隆皇帝从各方面来说,更像是爷爷康熙而不是父亲雍正。由于父亲有些矫枉过正,因此乾隆皇帝继承了祖父的宽柔仁厚。如此一来,全国再度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乾隆皇帝生在一个好时候,祖父和父亲为他打下了一个好基业,使他拥有了一个富强的国家。乾隆皇帝自身也很努力,加之天资聪颖,成为历史上政绩最辉煌的皇帝之一。他十岁那年就让时年六十岁的康熙皇帝看中,让他陪伴在宫中,并对他亲自授课。乾隆皇帝执政以来国家飞速发展,同时也多次保卫边疆安宁,更是个喜好文学的君主,一生写过的诗,据说超过了全唐诗的总和。但同时他也大兴文字狱,迫害汉族文人,在执政前期政治清明、体恤民情,后期却任用奸佞,好大喜功,几乎将康雍乾三世的家底败光。从乾隆皇帝身上,几乎能看到人性的一切。他是个矛盾的人,也是个普通的人。一般人有的优点,他有;一般人有的缺点,他也有。但他不是一般人,特殊的地位,导致他的所作所为影响了整个中国甚至是世界的走向。

乾隆皇帝对历史的影响以及功过是非,这里并不准备妄加评述。在他做出的若干决定中,其中一个影响到现代的决策,就是修建了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

在清漪园之前,乾隆皇帝已经修建了几座园林,后世称为“三山五园”的园林建筑群,在此时已经颇具规模(尚未完成)。“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和清漪园,再加上畅春园、圆明园,即所谓“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但又相互连接,次第展开,蔚为大观。

自从清朝入关以后,也许满族游牧民族的血液还没有彻底冷却,皇帝不喜欢久居紫禁城中,经常离宫而居,因此园囿大兴。康熙十九年在玉泉山南麓营建澄心园,后来改名为静明园。康熙二十三年在明朝清华园废址(这里的清华园并非现在清华大学所在的清华园)上修建了畅春园并作为离宫,并在周围为皇子赐园,其中就包括赐给了四皇子胤祯的圆明园。当胤祯坐上了皇帝宝座之后,就将圆明园扩建了大约十倍。之后其子弘历于乾隆二年在香山修建静宜园。在全盛时期,从海淀镇到香山之间,二十里的距离内竟有大小九十多座园林。即使有了这么多园林,乾隆皇帝仍不满足。这几处大的园林,各有缺点。规模比较大的圆明园和畅春园都是平地起园,缺乏山景;香山静宜园纯有山景而无水景;玉泉山静明园虽然兼有山水,但只是小型水景,没有开阔的水面。所以乾隆皇帝对有山有水、气度开阔的瓮山和瓮山泊情有独钟,一心想在这里建造他心目中的理想园林。

乾隆十四年,乾隆皇帝借为其母庆祝六十寿辰,以及兴修水利为名,将瓮山与西湖按照园林创意进行大规模的疏浚与治理,把湖面向东北扩展,重筑东堤,并在湖中仿杭州西湖苏堤新筑一条贯通南北的西堤,使水面一分为三。同时把挖湖的泥土,按照造园布局的需求堆筑在山上,使山体形象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衔哺着酷似寿桃状的湖面,寓形隐意,妙趣天成。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正式将瓮山改名万寿山,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改名昆明湖,又经十余年土木之功而建成这座以湖光山色蜚声于世的大型皇家园林——清漪园。

乾隆皇帝修筑清漪园的两个理由并非牵强附会。为母做寿自然是真的,寿桃样的湖面,蝙蝠般的“万寿”山,以及山上位于现佛香阁处的大报恩延寿寺,无一不是为母所建。兴修水利也并非虚妄,瓮山泊承接了玉泉山、香山,甚至昌平白浮泉的泉水,作为京城重要的水库,从元代开始就为京城供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清朝初年在海淀大量营建宫殿,多引瓮山泊的水,导致同样倚靠瓮山泊供水的通惠河供水不足,直接影响了京杭大运河的漕运。因此乾隆皇帝将西湖拓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3),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即便如此,这些却仍只是乾隆皇帝的借口和次要目的,他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建造一座符合心意的园林。瓮山不仅位置好,风景佳,而且基础很好——之前没有统一的园林。圆明园、畅春园等园林,都是在前代基础上扩建的,多少总要受到既有格局的限制,只有清漪园可以视同从一片白地上新建,完全按照乾隆皇帝的设计建造,充分发挥他的创造能力。所以即使清漪园比圆明园小很多,也只能是属于圆明园的附属,能得到乾隆皇帝“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的评价。

从乾隆十四年开始,朝廷在冬天农闲期间雇佣民工疏浚西湖。一边兴修水利,一边开始修建瓮山。第二年,将瓮山改名万寿山,西湖改为昆明湖,并开始在瓮山的圆静寺废址上兴建大报恩延寿寺。之后借此机会,在延寿寺周围兴建各种早已规划好的亭台殿阁。虽然乾隆皇帝自己说:“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点缀乎?”为了治水而开拓了湖面,因为挨着湖所以顺便把山命名,既然有山有湖风景不错,怎么能不建一点亭台作为点缀呢?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乾隆皇帝的借口而已,那些“点缀”才是他最主要的目的。直到十年以后,他才不得不承认:“以临湖而易山名,以近山而创园囿,虽云治水,谁其信之。”

清漪园的修建耗费日久,工程浩大,花钱如同流水,即便工程告竣,后续工作也颇为不易。例如万寿山的绿化工作,就非一日之功。修建宫殿顶多花个三年五载,即使时间再长一些也是一劳永逸的工程,但绿化就没那么容易了,有道是“十年树木”,树木的存活、成长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是急不得的。以前的瓮山是座荒山,虽然不是秃山,但疏于照管,上面杂草丛生,土地也不肥沃,土层很浅。乾隆皇帝虽然把瓮山的名字很轻易地改成万寿山,却无法一下子将土山改造到位。山上需要覆盖上万棵松柏,下面需要铺盖青草和鲜花,却又不能一口气把山上的杂草全部清理,再种上松柏,因为种植的树木扎根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贸然清除原来的“住民”,后面的植被又跟不上,会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来万寿山上土地就不厚实,好不容易堆上了瓮山泊的湖泥,要是再被冲刷掉,就真成秃山了。可是完全不管的话,野草又会与植被争养分,导致想成活的植物活不了。因此需要循序渐进,种一些,养一些,除掉一些,而这就不是几年时间能完成的。即使树木栽种成活,离长成理想的大小也有一定距离,即使是万乘之尊的皇帝,能够号令天下,对此也毫无办法,只能耐心地等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俗语在万寿山上成了现实,乾隆皇帝的绿化工作成为留给后世的财富。不过对万寿山的绿化工作,甚至到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也仍然继续进行着。

乾隆皇帝执政六十周年的时候,身体仍然硬朗,他有一天突然想到自己的祖父康熙做了六十一年皇帝,是中国有信史以来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而自己也马上要迎来第六十一个执政年头了。按我们现代人的想法,多半会想挑战一下记录,看自己到底能在位多长时间。但乾隆皇帝的想法不同,清朝讲究“祖宗成法不可变”,对祖先的崇拜到了病态的程度。因此乾隆皇帝想到的是:圣祖仁皇帝执政时间较长,自己作为他的孙辈,绝对不能超过他。当然,在我看来,这其实只是乾隆皇帝收买人心的手段,真要是崇拜先人,怎么不去和他父亲比,非要去和时间最长的祖父比呢?

不管乾隆皇帝真实想法是什么,至少他确实这么做了。为了不超过圣祖,又能顺利传位,他采取的办法是禅让。乾隆皇帝仿照古时圣主尧、舜,将皇位禅让给别人,与圣人不同的是,他的继承人还是他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乾隆皇帝则做起了太上皇。他的做法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说起来,乾隆皇帝选嘉庆做皇帝也算是迫不得已,乾隆皇帝活了八十九岁,在历代帝王中是罕有的高寿,可是他的儿子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前几个皇子都早夭,中间还过继给了兄弟几个,再加上熬不过乾隆皇帝的,最后等他想退位的时候,能传位的儿子只剩下了四个。乾隆皇帝自己才华横溢,哪里看得上那四个平庸的儿子,挑挑拣拣一番,选择了颙琰做皇帝。不过,最终乾隆皇帝只是名义上说不敢超越祖父,实际上他又怎么可能放权呢?于是自己成了太上皇,但现任皇上只是个摆设,一切大事仍然要取决于乾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三年后驾崩为止。

乾隆传位于嘉庆,嘉庆传位于道光,道光传位于咸丰。与颐和园有关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终于登场了,她就是咸丰皇帝的妻子慈禧太后。咸丰皇帝体弱多病,清朝又正值多事之秋,外有英法联军入侵——正是咸丰十年的这次入侵毁掉了清漪园——内有太平天国叛乱,因此咸丰皇帝并不能简单地退隐深宫,不理朝政,与其将朝政托付给外人,不如托付给自己的妻子最为保险,于是咸丰皇帝经常把批阅奏章的任务交给慈禧太后来完成。当时的慈禧还不叫慈禧,正式的称号是懿贵妃(贵妃是“官职”,懿是皇帝赐的名字)。

皇帝号称后宫佳丽三千人,为什么偏偏挑中并不是皇后的懿贵妃代理朝政了呢?其中有几个原因。

第一,懿贵妃不仅识字,而且会写字。这个看上去理所当然的条件,在当时却能淘汰绝大部分女性。那时读书写字还是男性的专利,甚至男性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文盲,而在那个深受程朱理学影响,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虽然女子读书写字早已不是天方夜谭,但真正这么做的家庭,却是少之又少。而出生在贵族之家的懿贵妃,能够拥有读书写字的机会和条件,对她来说是十分幸运的一件事。“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用在她的身上再贴切不过了。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