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况

概 况

颐和园幅员辽阔,建筑繁多,即使是到过颐和园的人也难免晕头转向。如果对颐和园没有整体的了解,那如何称得上了解呢?所以在出发之前,不得不先熟悉一下颐和园的概况,才不至于一进入这片美景的海洋,便迷失了方向。

颐和园是世界知名的,也是中国保存得较完好的皇家园林。它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北京西郊,散发着无尽的光芒。

中国人在建筑上讲究“风水”。风水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自然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体系。具体细节我并不清楚,但对最基本的知识却也略有耳闻:好的园林总是有山有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先贤的教诲影响了后代的方方面面,园林建筑上也概莫能外。人们一贯认为有山有水才是完整的园林。只有水缺乏稳重,只有山则无以润泽。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园林之集大成者,自然满足了这一要求。

理想化的颐和园正是由山、水两大部分组成:北边是一座万寿山,万寿山南麓的山脚下有一大片水系,名为昆明湖。昆明湖是北京最大的湖泊,现在俨然成为北京市降水量的计量单位。比如某次北京城下了场大雨,新闻中会在具体数据后形容为“降水量能够填满三个昆明湖”,以此来形象地描绘水量,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颐和园与北京人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昆明湖成为颐和园水系的代名词,但其并非水系的全部。颐和园水系设计时遵照了“一水三山”原则。这个中国造园行业的金科玉律,据说是从汉武帝刘彻那里留下来的。顺便一提,昆明湖的名字,也是从当年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事迹而来。从汉武帝提出这一理论以来,但凡比较有规模的园林,全部遵循这个规矩。只可惜,从汉朝至今那么多园林,真正完整留下一水三山的,唯有颐和园一座而已。像印在人民币一元纸币上的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也象征着“一水三山”,只不过仅仅是极端简化的象征而已。所谓“一水三山”,是指中国古代神话当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即一片汪洋大海及其上的三座岛屿:蓬莱、方丈、瀛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欲望却是无止境的,因此古代皇帝便有追求长生不老者,对传说中长寿的神仙更是心向往之。既然找不到成仙之道,起码能够仿照神仙的住所建造自己的花园也是好的,于是就有了“一水三山”的出现和流行。

颐和园中的三山分别对应的是:南湖岛、藻鉴堂岛和治镜阁岛。南湖岛位于昆明湖主湖中,另两岛分别位于另两座湖中。昆明湖一般指主湖,而非整体水系。昆明湖与其西边的两座湖之间,有一条长堤隔开,这条长堤名为西堤,仿杭州苏堤建造。两岸古树成荫,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绿色走廊。

颐和园中很多建筑和景观都是仿照国内著名的建筑建造而成,所以颐和园又被称为皇家园林的博物馆。但这种借鉴并非简单的模仿和堆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变化和发展,因此不仅仿造建筑本身“雏凤清于老凤声”,而且能与园中其他建筑融为一体。正如对一水三山的传承,虽然理论上应该是三座岛屿,但真正的岛屿孤悬水面,来往不便,因此最常涉足的南湖岛有桥与岸边相连。对水面的处理也是如此,名义上虽然是“一水”,实际上却由三个独立的湖泊组成。可虽然是三个湖泊却并不是“三水”。即使从表面看上去是由堤坝隔开了三座湖,但如果以更高的视角来看的话——例如现在很方便获取的卫星图——可以看到三座湖连缀成一个整体,组成了一只寿桃的形状,这是乾隆皇帝为了祝福他母亲而特意设计的。清朝没有飞机,更没有卫星,居然能靠在陆地上的测量,就把如此大规模的造型完成得相当准确,又怎能不拜服于古人的智慧呢?

与昆明湖相比,万寿山虽然占地面积比较小,但建筑的密度却大了许多,这里也是人们集中活动的区域。山分前后,南面向阳,为前山,北面背阴,为后山。山前、山后分布着不少亭台楼阁。其中又以前山的建筑更为密集,后山则稍显幽静。万寿山上最耀眼的建筑,莫过于坐落在前山中央的佛香阁。巨大的佛香阁从半山腰直冲山顶,气势雄伟,蔚为壮观。像一方大印,加盖在山中,与之相比,万寿山都显得渺小了,山前、山后更是有无数的建筑众星捧月般地簇拥着它。佛香阁所在的南北向中轴线上,排列着一系列不同风格的佛教建筑,前山多为中原风格,后山多为藏传佛教式,体现出不同的风情,同时也展露出和谐统一的氛围。前山脚下与湖岸之间,有一条长长的彩画游廊镶嵌在其中,这条长廊也是世界上现存长度最长的廊式建筑。山脚下如同镶嵌在玉带上的珍珠、宝石一般,点缀着许多各式各样的亭台楼阁,有小小的院落、高大的戏楼、临湖的水榭,还有观景的凉亭,各种建筑密布其间,显得错落有致,富有动感和情趣。

万寿山周边的建筑,无论哪个都独具特色,让人赏玩不尽。不过,在万花丛中,有两朵奇葩尤为特殊,不得不让人对其另眼看待。

其一在万寿山东麓,山坳的背阴之处,有一座完整的小园子。有山有水,亭台楼阁一应俱全,是为园中之园谐趣园。谐趣园与颐和园整体相比,更像是江南的园林,小巧玲珑,晶莹剔透,如同一块冰种翡翠镶嵌其中,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气息。如果将颐和园形容为梦幻,谐趣园就是梦幻的顶点,到这里才能深刻体会到流连忘返的含义。谐趣园是园中之园,因此给人的印象,与颐和园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谐趣园的总体风格与颐和园一脉相承,这种融合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和皇家园林的大气的特点,是二者的共通点。但谐趣园又不是颐和园的微缩型,谐趣园的特色在于小和巧,小山、小水、小殿、小桥,园中的一切与园外相比都是小巧玲珑的,显得更加精美,更加百转曲折,却又更容易亲近。与颐和园相比,谐趣园更像一座精致的盆景,值得细细玩味。

另一组别具特色的建筑群是苏州街,位于万寿山西北的山脚下。提到苏州街,首先描述一下颐和园的水系分布。颐和园有水的地方,并不仅仅局限于昆明湖,而是分布在园中各个角落,山与水融为一体,和谐相处。甚至可以将万寿山也看作海上的一座仙山,因为万寿山四周被水环绕,形成了一座岛的模样。正如三座湖虽然表面上相互隔离,实际上却是一个整体,颐和园的整个水系,也是互相联通的。昆明湖的水在万寿山东边转入地下,与谐趣园东南方向的地上河暗通款曲。谐趣园池中之水来源于园西北角的玉琴峡落下的“山泉”。而这山泉来源于万寿山东边的水路,形成小小飞瀑的效果。山泉在万寿山东边时隐时现,上溯到山麓的东北角转向西方,在万寿山北面发源于后湖。后湖湖面不宽,但水量常年充沛。与前山的昆明湖相比,虽然没有广阔的气势,却充满了淡泊的幽静。后湖背阴之处湿气大,经常飘着一层轻雾,更显得神秘莫测,如同误入贤者隐居之所。后湖与其说是湖,不如说是一条河,或宽或窄的河面,伴随着万寿山北面走了一路。直到万寿山西北角,河面突然收紧,两边的河道也不再是泥土,而是石砌的整齐的河道。河道两岸是各种买卖铺户,如同从仙境直入繁华红尘。这段沿河的买卖街便是苏州街,仿照江南集市而建。苏州街在颐和园中显得十分另类。颐和园中的设计,莫不是极力营造一种仙乡的氛围,使人心灵宁静,飘飘然不食人间烟火。苏州街则以世俗为模板而建,在这里完全体味不到仙境的淡泊,反而如同来到了喧闹的集市。颐和园其他地方都可以一个人静静地游览,不仅不会觉得寂寞,反而更添清幽之感。唯有苏州街,如果不与“宫人”互动,则会索然无味。虽然苏州街是颐和园中的另类,却并不觉得突兀,不像是硬塞进去的,反而像是交响乐中变奏的一个小节,给即将趋于单调的乐章中增添了活力。苏州街被巧妙地融入于颐和园当中,为颐和园的风格加入了不一样的元素。

后湖的水出了苏州街,继续向西方延伸着,在万寿山的西北角拐了个大弯,向南注入万寿山西边的万字河,从万字河出来以后,便回归到昆明湖当中去了。

万寿山周边在设计者眼中——按如今的说法属于娱乐区,各种建筑、设施,都是供人休闲娱乐的。而居住区和办公区理所当然地离娱乐区稍微有一点距离——位于万寿山脚下东南方向的一片平地中。其中,居住区通过长廊与娱乐区相连,像是过渡,也像是特意设计的最方便的位置——这里就像贵人府第的内宅,前可通会客厅,后可通后花园。居住区包括乐寿堂、宜芸馆和玉澜堂,沿着昆明湖的东北角依次排开,分别曾是太后、皇后和皇帝的居所。而居住区的东边,则是办公区——仁寿殿的所在地。皇帝住在颐和园期间,就是在仁寿殿升朝理事的。仁寿殿正对颐和园的正门——东宫门,文武大臣清晨在宫门外等待上朝。直到现在似乎还能听到每日的暮鼓晨钟。

除了万寿山和昆明湖两大区域以外,在颐和园的西北角,还有一大片田园风格的建筑群,这片与颐和园风格完全不同的景区名为耕织图,描绘了劳动人民男耕女织的景象。在颐和园中设置如此风景,自然有其特殊的原因。而掩映在一片稻花香中的,还有水操学堂的遗址,这几排教室,又能引出一段清朝兴衰的历史。

虽然颐和园现在只是单纯的公园,但在建造之初,兼具着行宫和园林双重身份,因此形成了既有“娱乐区”,又有“办公区”“生活区”的布局。不过很显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休闲娱乐,因而用于娱乐的建筑占据了绝大部分。山上山下,无论哪条小路旁边,都可能隐藏着一座幽静的小院或是精巧的小楼,或是简单的凉亭。在园中,你永远不会感觉到寂寞,因为永远有新的景色。常人游园仅仅是一日或半日,最多两三日,但见多识广的乾隆皇帝可是来了一次又一次,而慈禧太后干脆在颐和园中住了一月又一月。如果日复一日都是单调的景色,他们又怎么会如此留恋颐和园呢?还是不相信的话,就请用自己的双眼确认吧,静看日升月落,寒来暑往,每一天,不,每一时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复制的瑰丽景色。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颐和园不再拥有住宿、办公等功能,单单只剩下游览。但是偌大的颐和园,显然不是一天能够游完的。对于一般游人来说,选择这里无非是游山或者玩水。万寿山不算高,但山上山下密布各式建筑,无论想探究历史、考察古迹,还是单纯游览,都能得到满足。不过,万寿山周边建筑实在太多,一一走来,恐怕一天都看不完。因此最传统的线路,是参观“办公区”“生活区”和长廊沿线,而另一条游山的线路,则可以选择万寿山周边,爬爬山,逛逛景,或是去苏州街体验一下逛清朝市场的感受。选择玩水的游人,习惯选择环绕昆明湖的旅程,在水边走一走,远离人群,看看风景,颇为惬意。在春夏之际,亦会有人选择泛舟于昆明湖上,这也是非常浪漫的。然而,无论游山还是玩水都是不可兼得的,虽然绕湖之旅可以兼顾长廊一线,不过毕竟未能触及万寿山的实质,终究不能心满意足。不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正如人生,许多时候不是选择了这个,就意味着放弃了那个,人类就是在不断地选择和舍弃当中艰难前行的。幸好对很多人来说,虽然人生不能重新来过,但颐和园总是可以重游的,因此机会总还是有的。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么大的颐和园,又怎么可能让人一次玩遍呢?如果是一次就能游遍的公园,也就没有这么迷人了吧。

颐和园虽然是人造的,却依山傍水而建,各个建筑设计巧妙,能够融入周围环境当中,不仅不会显得突兀,而且能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与山水树木合为一体。因此,虽然颐和园的建筑确实精美,但从整体上看,它的魅力,主要还是体现在风景上,因为那些建筑终究也是为了衬托风景而存在的。颐和园在英语中被称作夏天的宫殿(The Summer Palace)是不无道理的。从建立的目的来说,要是作为消暑的离宫。园中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不愧是消夏圣地。乾隆皇帝几乎每年夏天都会游幸此处,消暑度夏,一待就是一整天。而在园中读书,更成了乾隆皇帝的一大快事。到了光绪年间,慈禧太后重修颐和园后,对园子推崇备至,甚至一年当中在颐和园的时间长达九个月。金枝玉叶的慈禧太后偏偏选择在颐和园中过夏天,可见这里的夏日是如何舒适快意了。

但是,如果以为颐和园中只有夏日最突出,其他时间也不过尔尔,那就大错特错了。假若颐和园中只有夏日可看,慈禧太后也不会一年有四分之三的时光都在园中度过了。颐和园中四季有美景,每时每刻都有不同的看点。春天的颐和园,冰雪初融,百花吐艳,榆柳纷飞,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时候泛舟于昆明湖上,更是一件再浪漫不过的事。夏天自不必说,在骄阳如火的难熬时光里,唯有永远翠绿的颐和园能提供恒久的荫凉,进入园子,似乎能够彻底摆脱暑气,连心中也宁静了起来,可以平平静静地度过本就该悠闲的时光。秋天的颐和园,山中绚丽多彩,红、黄、绿,各色树叶交相辉映,连同远处的西山也涂绘出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再看水中,天高云淡之下,是如同镜子般平静的湖面,放眼望去,看不到水天交接的边界,那茫茫的水面,是不是像无垠的大海呢?冬天的颐和园,虽然冷清了许多,却仍然不失风情。万寿山上密植的松柏,即使在隆冬腊月,也保持着翠绿的本色,在北方的冬天,很难看到如此大片的绿色。一眼看过去,似乎心里也暖了起来。一旦下了雪,颐和园便银装素裹地装扮起来了,显得更端庄素雅,清纯可人。那掩映在白雪中的红墙绿瓦,似乎保存着几百年来说不尽的故事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