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培说他欠一声对不起
在康海山提前对我的“辅导”里,有一点我是必须牢记的:康培不能激动。具体到同我合作——交谈,一要看他的状况,二要掌握好时间。哪怕他说到动情处,如何戛然而止,考验着我的采访功力。
“所有的事我都可以替他回答。”
康先生那份诚恳,不容一丝误解。
但,不光中医信奉一人一宇宙,作家更看重个体的唯一性。我掂量着,如何自然地、不着痕迹地,开掘康培埋在心底里——“连自己都不知道是如此”的特殊真实。
张世功还专门对我进行了二次辅导,他把本已经很大的眼睛睁得更大,控制住大嗓门,用气声对我说,千万别让他激动啊!
一位不久前咳过血的重度心脏病患者,如果殁于同作家的谈话,这位作家能做何自辩?
我当然不能那么功利,那么残酷。
但康培显然期待倾诉,他有一肚子喜怒哀乐要讲出来。不管我是聊天口吻,采访语气,还是就坐在那儿,像普通访客东拉西扯,他都可以把自己故事中的特别处讲得让他爸爸也感到新鲜。
第一天晚上。晚饭后,我们四个人(三位先生一位女士)很开心地坐在一起聊天。不知谁开的头,反正我直奔主题问起来:
“咳血了,你害怕不?”
“不怕。”
这是一次早餐后的聊天,被采访的人好像比采访者更来得认真。
“可是……你,倘若真的清醒自己会走掉,最遗憾的是什么?”
“没有跟妈妈说声对不起。”
全场沉默。
唯我泪奔。
“您知道,我们一直吵一直吵,真的互相有伤害。但是,她给了我生命,为我付出很多。不管怎么说,她是我的妈!”
只生有一个儿子而又爱得不得了的我,头一次听到这样的将死之言,怎能不进入情境,肝胆俱颤!
我立即爱上这个讲理、重情,又能反躬自问的小伙子。
必须承认,埋在康培心底的,是很多作者可遇而不可求的一座素材富矿。但不管他谈了多么生动的情节,多么复杂的纠葛,在那句离世格言面前,都像情怀高于故事,格局骤变。
我记得自己要求康先生用一句话概括他的两个儿子,他说,“一个是天才,一个是奇迹”。天才我见过,奇迹也不觉陌生。但他们身上高贵的人性,却是很多社会宠儿难以企及的。
入睡前,时差的头疼又回来了。
吃了药,我披衣坐起。干脆,写点儿什么,舒缓一下聚在胸腔里的,不知道是能量还是情愫的东西。
致康培
……
你,拔节的清脆和稚嫩的柔软
都来得正常,却因刻板的偏见遭遇
正常的拒绝
……
你看见的世界不比任何人狭窄,你灵魂的
奔腾
远比常人恣肆凶猛
……
即使你写的书已经
积成才华之塔
走近你,人们最想阅读的,依然是
你鲜活岁月的下一章
……
哪怕你藏进枯叶、泥土,化作一缕清风。灵魂安静了
可你的血
还会久久淌出
不可复制的
一眼可以识别的康培
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