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诗」

「名家说诗」

从经典诗论中学习创作的方法

钱志熙

古今诗论很多,其中诗人自己谈诗,最值得重视。这些诗人往往并没有着意建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论诗的只言片语,凝结着丰富的经验,指示性很强。比如杜甫就有不少讲述其写作心得的话,如:“陶冶性灵存底物,新诗改罢自长吟。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解闷》其七)这几句对我们写诗的人就很有用,指导我们平日要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学诗。写诗最怕草草应付,要反复修改,锤炼,前人又叫烹炼。还有些诗论是指示诗的艺术境界的。诗句要自然,新颖,梁代谢朓评王筠“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南史·王昙首传附王筠传》),也是被古人所反复传诵的论诗名言。大家学过一会诗,对于这些话,感觉可能就不一样的。从前学理论,学文学史,没有自己的体验,学了总是外在的。对于古人的理论,也只能从概念与观点上去把握,体会不到古人用意之处,精妙之处。无法与古人真正对话,纵使有所阐述,也只能是你说你的,未必符合古人的原意。中国古代的诗学传统,就是这样失去的。

中国古人诗论很多,结合创作来学习,会获益匪浅的。我曾写过几篇比较系统讨论的论文,分别对《毛诗·大序》、唐人情性说、唐人境界说、唐人比兴说做过比较全面的研究。虽然是一些学术论文,但希望对当代诗词创作者有所启发。在这篇小文中,只举几条古人的经典诗论。一条是刘禹锡的:

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冥,达于诗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二者还相为用,而后诗道备矣。(《刘禹锡集》卷十九《董氏武陵集纪》)

这一条接触到诗歌的本质及艺术表现的规律,他认为古今的诗歌虽然体制、格调会有变化,但是造成诗人创作动机的“兴”、以及体现诗歌本质的“理”是一样的。这对于我们今天如何在新的文学环境中发展传统诗词艺术,是很有启发的。时代生活与文化,的确有许多变化,但诗总还是诗,它有古今中外的一贯之理。他还提出“工”、“才”、“达”、“明”这样四个概念,是对诗歌创作的才情与学力的全面把握,也是对一个希望在创作上做出杰出成就的诗人的要求。至于“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对我们平常的写作启迪更大。

“片言可以明百意”,是对诗歌语言的要求,诗是最精炼的语言。刘禹锡还说过这样的意见:“心之精微,发而为文;文之神妙,咏而为诗。”(《唐故尚书主客员外郎卢公集纪》)刘禹锡自己的诗,就是这样,风格很自然,但表现力很强。不少作品做到了“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举一首在他诗中不太著名的《松滋渡望硖中》:

渡头轻雨洒寒梅,云际溶溶雪水来。
梦渚草长迷楚望,夷陵土黑有秦灰。
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十二碧峰何处所,永安宫外是荒台。


我们看这首诗,句句洒脱无比,读过后回味无穷,禁得咀嚼。你看他的写景状象怀古,既自然明白,又富有境界。形象不是单薄、平面的,线条化的,而是立体的,多层的。恍兮惚兮,其中有象。当然,古人这样的好诗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学诗最重要的还是要学古人。

再讲一则欧阳修转述的梅尧臣论诗之语:

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六一诗话》)

梅尧臣的这番话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意新语工”四字,应该是写诗的座右铭。一首诗算得上是好诗,意新语工是最起码的。大家读古人的诗,也要特别注意于此。翻开明清以下人的诗集,其实也有许多是陈陈相因的,我们要特别注意其中的“意新语工”之作。至于“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更为我们平时的叙事、议论、写景、状物提出很高的要求。

袁枚的《随园诗话》也多经验之语,有一条我觉得对我们也很有用:

诗少作由思涩,多作则手滑。医涩须多看古人之诗,医滑须用剥进几层之法。

平时作诗,要同时多读古人的诗,对于初学者来讲尤其重要。学诗最怕的是会写以后,就很少再读古人的诗,任自己的兴趣来写。那样的话,纵使有一些天赋、有些真情实感,仍不容易写好。当代写诗词的人,这方面的问题最大。袁枚说医思涩要多读古人诗,其实医手滑的根本办法,也是多读古人的诗。

《随园诗话》还有一条,提出“通体完密”的要求:

少年之诗,往往有句无篇,能通体完密者最少。京口左墉,字兰城,年才弱冠,而风格清稳。《舟过无锡》云:“梁溪山色好,向晚放舟行。名酒分泉味,吴歌杂橹声。人家多近水,杨柳半遮城。遥想夕阳里,长堤一线平。”《湖楼》云:“夜静披衣坐,湖光浸满身。远山微有月,近岸寂无人。舟小渔成市,村孤树作邻。碧天凉似水,钟鼓报清晨。”《秦淮》云:“客中无酒醉花朝,骑马闲行过板桥。蝶影乱飞芳草路,歌声争送白门潮。重寻旧院人何在,空对夕阳恨未消。惟有春来堤上柳,年年烟雨换长条。”

他举的这位左兰城的诗,可谓通首音节清苍,思致完密,清新而能浑成。其写景状物、遣词造句中,含有可以供我们借鉴的法度。《随园诗话》中还有一条,是讲苦吟与平易的关系:

陈后山吟诗最刻苦,《九日》:“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郑毅夫云:“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都是花。”此种句,似易实难。人能知易中之难,可与言诗矣。

他举的陈师道这两句,出于陈氏《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一首。全诗是这样的:

平林旷野骑台荒,山寺钟鸣报夕阳。
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只作去年香。
巾欹更觉霜侵鬓,语妙何妨石作肠。
落木天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


此诗的确是平易自然中含有奇警的语言创造,是苦吟诗人陈后山的代表作之一。平时多读这样的诗,不断玩味其写景抒情、遣词造句之法,是很益于自己诗艺的提高的。

初学写诗,《随园诗话》是可以参考的,因为袁枚论诗讲性灵,讲自然流露,不把诗看成是很神秘的事物,能够打破初学者的心理障碍。他举的许多诗,并不一定都是绝唱,但往往清新流便,饶有趣味,对于我们如何构思、如何琢句,有启发作用。但是《随园诗话》只是入门,袁枚对于何为好诗的标准也放得特别宽。所以真正的取法的对象,还是要从唐宋诗人的作品中寻找。我们写诗,唐宋诗应该是主要的学习对象,尤其是唐诗的经典作家。

以上举几条古人诗论,我们看得很明白,这些看起来属于只言片语的诗论,其实蕴藏着很丰富的诗歌美学的信息,往往是论者一生创作经验的结晶。今人在学习诗词创作的过程中,经常学习古人的这些诗论,对创作的提高会很有效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