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十二首

苏轼 十二首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中进士。父洵亦能文,世称三苏。苏轼虽早享盛名,仕途却十分坎坷。他反对王安石变法,却也不赞成司马光尽废新法,“不复较量厉害,参用所长”的态度,导致他迭遭贬逐。晚年更远谪儋州(今属海南)。徽宗立,遇赦归,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苏轼是北宋文坛的主将,诗词散文,无不精妙。其《东坡乐府》更是宋词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所开创的豪放词派,清旷雄奇,气象万千,丰富了表现手法,扩大了词的领域,有着截断众流、别开风气的作用。正像胡寅在《酒边词序》中所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高度肯定了他的历史性贡献。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

①章质夫:名楶,时与作者同官汴京。章有《杨花词》(见前),一时传诵。东坡乃次韵和作。 ②“似花”句:是说杨花既像花又不像花。 ③从教坠:任凭它坠落飘零。 ④无情有思:虽无情意,却有余恨。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苏轼此句谓杨花看似无情,实是有思。思(sì),悲。如李商隐诗:“一弦一柱思华年。” ⑤“萦损”三句:把杨花和飘零的女子合写。萦,回绕。表示辗转思恋之情,即“九转回肠”之意。萦损柔肠,表示极度苦恼。娇眼,指初生的柳叶。困酣娇眼,是以拟人化手法,形容女子的慵态。 ⑥“落红”句:很难把落花重新系回枝上。落红,落花。难缀,难以连接。 ⑦萍碎:作者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传说杨花落水,化为浮萍。碎,形容浮萍细碎。 ⑧春色:指杨花,它大半化作尘土,小部分付之流水,就这样消逝了。

【集评】

朱弁《曲洧旧闻》:章楶质夫作《水龙吟》咏杨花,其命意用事,清丽可喜。东坡和之,若豪放不入律吕。徐而视之,声韵谐婉,便觉质夫词有绣织工夫。

曾季狸《艇斋诗话》:东坡和章质夫杨花词云:“思量却是,无情有思。”用老杜“落絮游丝亦有情”也。“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即唐人诗云:“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即唐人诗云:“诗人有酒送张八,唯我无酒送张八。君有陌上梅花红,尽是离人眼中血。”皆夺胎换骨。

张炎《词源》:后段愈出愈奇,真是压倒今古。

沈谦《填词杂说》:东坡“似花还似非花”一篇,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

李攀龙《草堂诗余隽》:随风万里寻郎,惜杨花神魂。又云:读他人文字,精灵尚在文字里面。此老只见精灵,不见文字。

许昂霄《词综偶评》:与原作均是绝唱,不容妄为轩轾。

先著、程洪《词洁》:起句入魔,非花矣,而又似,不成句也。“抛家傍路”四字欠雅,“缀”字趁韵不稳。“晓来”以下,真是化工神品。

刘熙载《艺概》:《水龙吟》起句云:“似花还是非花。”此句可作全词评语,盖不离不即也。

李佳《左庵词话》:东坡词:“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叶青臣词:“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蒙亦有句云:“十分春色,欣赏三分,二分懊恼,五分抛掷。”用意不同而同。

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煞拍画龙点睛,此亦词中一格。

王国维《人间词话》: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是。

【赏析】

咏物词,以不粘不脱,缘物寄情为贵。比如此词,即借漂荡无定的柳絮来形容被蹂躏、被抛弃的女子的身世之痛,把那种心已碎、情已断而余恨难了的情态,真是惟妙惟肖地表现到了极致。换头三句,阑入议论,笔势一顿,随即放笔直书。流水落花,俱成陈迹,是惜花还是惜人?是叹物还是自叹?但觉神光离合,一片浑茫。卒章以离人眼泪叫破本题,最是警拔,有直指本心的力量。和韵而不为韵所限,既缠绵又清奇。东坡文心,真如建章千门,莫测端倪。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注释】

①丙辰:熙宁九年(1076)。达旦:到天亮。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时在济南,已七年不见了。 ②宫阙:宫殿。宫门两侧的楼观曰“阙”。 ③琼楼玉宇:月中宫殿。 ④何似:何如。 ⑤转朱阁:谓月亮从朱阁东面转到西面。朱阁,华丽的楼阁。 ⑥低绮户:谓月亮低下来,照进绮户。绮户,雕刻花纹的窗户。 ⑦婵娟:美女,色态美好貌,这里指月光。

【集评】

张炎《词源》:词以意趣为主,要不蹈袭前人语意。如东坡中秋《水调歌头》……此数词皆清空中有意趣,无笔力者未易到。

先著、程洪《词洁》:凡兴象高,即不为字面碍。此词前半,自是天仙化人之笔。唯后半“悲欢离合”“阴晴圆缺”等字,苛求者未免指此为累,然再三读去,抟捖运动,何损其佳。

郑文焯《手批东坡乐府》:发端从太白仙心脱化,顿成奇逸之笔。湘绮诵此词,以为此全字韵可当三语掾,自来未经人道。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又云:先君尝云:坡词“低绮户”当云“窥绮户”。二字既改,其词愈佳。

《湘绮楼词选》:“人有”三句,大开大合之笔,他人所不能。

李佳《左庵词话》:此老不特兴会高骞,直觉有仙气缥缈于毫端。

陈元靓《岁时广记》引《古今词话》:神宗读至“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乃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

蔡绦《铁围山丛谈》:歌者袁,乃天宝之李龟年也。宣和间,供奉九重。尝为吾言:东坡公昔与客游金山,适中秋夕,天宇四垂,一碧无际,如江流倾泻。俄月色如昼,遂共登金山山顶之妙高台,命歌其《水调歌头》。……歌罢,坡为起舞,而顾问曰:“此便是神仙矣。吾辈文章人物,诚千载一时,后世安所得乎?”

李治《敬斋古今黈》:东坡《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只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时词手,多用此格。如鲁直云:“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盖效坡语也。近世闲闲老亦云:“我欲骑鲸归去,只恐神仙官府,嫌我醉时真。笑拍群仙手,几度梦中身。”

刘体仁《七颂堂词绎》:“琼楼玉宇”,《天问》之遗也。

董毅《续词选》:忠爱之言,恻然动人。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之句,以为终是爱君,宜矣。

卓人月《古今词统》:画家大斧皴,书家擘窠体也。

刘熙载《艺概》:词以不犯本位为高,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陈廷焯《云韶集》:落笔高超,飘飘有凌云之气。谪仙而后,定以髯苏为巨擘矣。笔致疏散。

黄苏《蓼园词选》:按通首只是咏月耳。前阕是见月思君,言天上宫阙,高不胜寒,但仿佛神魂归去,几不知身在人间也。次阕言月何不照人欢洽,何事又有恨,偏于人离索之时而圆乎?复又自解:人有离合,月有圆缺,皆是常事,唯望长久共婵娟耳。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忠爱之思,令人玩味不尽。

【赏析】

清旷雄奇,中秋词之绝唱。上片即景生情,写出了“乘风归去”的出世思想与“何似在人间”的对现实生活的执着。中间用“又恐”二句侧转,一波三折,层深而意远。下片以理遣情,“朱阁”二句,点离恨,所指甚广,不专于个人。“不应”二句指月,故发呆想,愈见天真。以下节节赶下,皆就人与月两面言之,章法错综。“但愿”二句,以长保平安为祝,可谓圆满光昌。情致高旷,结响遒逸。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注释】

①赤壁:山名。此指湖北黄冈山名,与嘉鱼之赤壁有别。 ②大江:长江。 ③故垒:古代营垒。 ④公瑾:周瑜字。 ⑤小乔:东吴乔公有二女,皆国色。大乔孙策之妻,小乔周瑜之妻。

⑥雄姿:指风貌。英发:英气勃勃。 ⑦羽扇纶(guān)巾:儒将装束。纶巾,配有青色丝带的便帽。 ⑧樯橹:指战船。桅杆曰樯,桨曰橹。灰飞烟灭:指被烧掉的曹操水军船只。 ⑨故国:此指旧战场。 ⑩“多情”二句:“多情应笑我”是倒装句。其句应是:应笑我多情。华发,白发。 ⑪尊:酒器。酹:浇酒祭奠,吊唁之意。

【集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又:苕溪渔隐曰:《后山诗话》谓:“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余谓:后山之言过矣。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词)、“落日绣帘卷,庭下水连空”(快哉亭词)……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

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元好问《题闲闲书赤壁赋后》:夏口之战,古今喜称道之。东坡赤壁词殆戏以周郎自况也。词才百余字,而江山人物无复余蕴,宜其为乐府绝唱。

陈廷焯《云韶集》:滔滔莽莽,其来无端,千古而下,更有何人措手?大笔摩天,自是东坡本色。东坡词句,调多不尊古法,不可为训,然正是此老神明变化处,后人不能学也。

黄苏《蓼园词选》:题是怀古,意谓自己消磨壮心殆尽也。开口“大江东去”二句,叹浪淘人物,是自己与周郎俱在内也。“故垒”句至次阕“灰飞烟灭”句,俱就赤壁写周郎之事。“故国”三句,是就周郎拍到自己。“人生如梦”二句,总结以应起二句。总而言之,题是“赤壁”,心实为己而发。周郎是宾,自己是主。借宾定主,寓主于宾。是主是宾,离奇变幻,细思方得其主意处。不可但诵其词,而不知其命意所在也。

【赏析】

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出狱后谪居黄州已经两年多了,忧患余生,片长莫展。面对形胜江山,追想古人的勋业,不免有早生华发、人间如梦的慨叹。但这仅是壮志未酬的感喟,并不颓唐。他笔下的赤壁山河、英雄烈慨,无不雄浑壮丽,压倒千古。可说是戛然独造的奇境,被誉为宋金十大曲之一,历来广为传颂。

西江月

春夜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少休。及觉,已晓。乱山葱茏,不谓尘世也。书此词桥柱。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注释】

①《苏诗编年总案》云:元丰五年壬戌(1082)三月作。 ②弥弥:水波荡漾貌。 ③暧暧:云气朦胧貌。 ④障泥:马鞯两旁下垂之饰物,用以遮挡泥土者。玉骢:良马。 ⑤琼瑶:谓月色如玉。 ⑥杜宇:杜鹃。

【集评】

杨慎《诗品》卷一:苏公词“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乃用陶渊明“山涤余霭,宇暖微霄”之语也。

陈廷焯《云韶集》:《西江月》一调,最易入于俚俗。此作却洒落有致,通首写醉后踏月,极有神致。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下阕四句,清狂自放,有万象宾客之概。觉相如题桥,未能免俗也。

【赏析】

此词作于黄州贬所。夜行水畔,小憩溪桥,眼目所及,无非清波浅浪,明月云霄。如此良宵水色,怎忍让马蹄破浪,踏碎这玉样的琼田水景呢?还不如欹枕桥头,谛听杜宇的晓唱吧。俨然是天仙化人的灵境,哪有一点羁人的怅悒?此为山行醉晓之作,仙气姗姗,有疑非尘世之感。东坡之高旷真率,无人可及。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释】

①定风波:此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三月黄州贬所。东坡前时曾于黄州东之沙湖买田,此行乃看田途中所作。 ②料峭:联绵词,寒冷貌。 ③萧瑟:联绵词,冷貌。

【集评】

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此足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半阕可见作者修养有素、履险如夷、不为忧患所摇动之精神。下半阕则显示其对于人生经验之深刻体会,而表现出忧乐两忘之胸怀。

【赏析】

此词作于贬谪黄州的第三年,在前往考察田地途中,骤遇大雨,同行者叫苦不迭,而东坡却泰然处之。不久雨止,乃作此词。上片是写骤雨袭来时的淡定,“莫听”二句,是对同行怨苦者的安慰。“竹杖”三句,补足前意,表明困苦不用怕,烟雨旅途也可以乐意徜徉。这正是东坡所说的“退一步行安乐法”的生动运用。下片则写雨止日出后的超脱。风停雨止,斜照当头,相伴归去,哪里还有什么休戚悲欢值得挂念呢?愈挫愈勇、坦夷自若的哲人襟怀,透过这段风雨征途的小插曲,便如此生动深刻地完成了诗意的表现。与东坡的《题西林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卜算子

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释】

①漏断:滴漏声停止了。指夜深。漏,古代以铜壶贮水,滴漏以计时。 ②幽人:幽隐之人,隐士。 ③“缥缈”句:别本又作:枫落吴江冷。按“枫落吴江冷”为唐崔信明诗。

【集评】

陈廷焯《云韶集》:寓意高远,笔力高绝。此种地步,不唯秦、柳不能到,即求诸唐、宋名家,亦不能到。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山谷云:“东坡道人在黄州时作,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数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鲖阳居士云:“缺月,刺明微也;漏断,暗时也;幽人,不得志也;独往来,无助也;惊鸿,贤人不安也;回头,爱君不忘也;无人省,君不察也;拣尽寒枝不肯栖,不偷安于高位也;寂寞吴江冷,非所安也。此与《考槃》诗相似。”居士之评如是,此词当有寄托。但寓意何在,览者当能辨之。宋曾丰曰:“东坡《卜算子》词,触兴于惊鸿,发乎性情也;收思于冷洲,归乎礼义也。”其为当时推重如是。

陈匪石《宋词举》:通首空中传恨,一气呵成,亦具有“缥缈孤鸿”之象。于小令为别调,而一片神行,则温、韦、晏、欧所未有。

【赏析】

此用《诗经》“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及唐人张九龄诗“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之意,坚贞中更见孤往不群之思。缺月疏桐,见秋意之萧瑟;漏断人静,见寒宵之静阒。“时见”二句,盖以孤鸿缥缈,以拟幽人之低徊。过片二句,似言鸿而实为己心之写照。唯其终不肯降志屈心,故不愿聊栖寒枝,而宁作冷洲夜宿,独守贞正耳。

江神子

猎词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①猎词:此写东坡在密州太守任上的一次阅兵与出猎,作于熙宁八年(1075)。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牵黄:牵着黄犬。 ③擎苍:举着苍鹰。 ④孙郎:孙权。《建康实录》:“(孙)权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庱亭,虎伤马。” ⑤云中:古郡名,在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 ⑥冯唐:西汉老将,曾持符节到云中郡去平反魏尚的冤案,使他重掌兵权,出击匈奴。 ⑦雕弓:强弓。满月:把弓掣得圆如满月。 ⑧天狼:星名。古人以为天狼星主侵掠。“西北望,射天狼”二句,当指西夏。

【集评】

夏承焘《论词绝句》:猎余豪兴勒燕然,月下悼亡忆弟篇。一扫风花出肝肺,密州三曲月经天。又《唐宋词欣赏》:我认为这首词可以说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从宋词的发展看来,在范仲淹那首《渔家傲》之后,苏轼这词是豪放词派中一首很值得重视的作品。

【赏析】

这首密州猎词之作,写于熙宁八年(1075),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这次秋猎,斩获颇多,东坡豪兴顿发,乃填此壮词。其《祭常山回小猎》诗云:“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回望白云生翠,归来红叶满征衣。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就是对此词最好的注脚。夏承焘先生以为此词是豪放词派开篇之作,可谓独具只眼。“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何止是力透纸背,简直是气冲霄汉之电闪雷鸣。

江神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释】

①乙卯: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此词作于密州(今山东诸城)太守任上,时年四十。 ②十年生死:苏轼妻王弗卒于治平二年(1065),归葬在苏轼故乡四川眉山故里。眉山和密州相距数千里,所以有“千里孤坟”之语。 ③小轩窗:外有走廊的小窗。轩,廊槛。 ④相顾:相视,互看。 ⑤短松冈:指栽有矮松的墓地。

【集评】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此首为公悼亡之作。真情郁勃,句句沉痛。而音响凄厉,诚后山所谓“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者也。

【赏析】

这是一篇感彻肺腑的悼亡文字。作者把对亡妻的怀念与自己羁旅落拓之感,交织写来,中间插入一段梦境,不事藻饰而语极感人。“尘满面,鬓如霜”,是世路的折磨,还是感情的啮噬?“相顾”两句,是无言饮泣下翻腾起感情的狂澜。用寻常话语,错综写来,构成了时空的转换与梦境与实境的交融。正如陈师道所说:“有情当彻天,有泪当彻泉。”古今悼亡之词,无有逾于此者。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