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要领 张骞再次出使西域,打通丝绸之路
学成语
“不得要领”(bù dé yào lǐng)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大宛列传》:“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太子为王。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kòu),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要:同“腰”,这里指裤腰。
领:衣领。
要领:原意是拿上衣时提着衣领,拿裤子时提着裤腰;比喻关键部位。
不得要领:没有抓住裤腰和衣领这样的关键部位,现常用来表示说话、写文章或做事情没把握住要点、重点或关键。
读故事
张骞奉汉武帝的命令出使西域,希望联手月氏王一齐攻打匈奴。
经过漫长的旅程,张骞一行人终于抵达月氏,可月氏已不是十几年前的月氏了。
月氏的国王已死于匈奴手中后,太子当上了月氏的新国王。
这位月氏的新国王征服了大夏,并在大夏的土地上安居。此时的月氏已是国泰民安的景象,疆土辽阔,土地肥沃,也没有敌国的侵扰。月氏国王安于舒适的现状,不再以匈奴为敌,也不再想报仇雪恨的事。
张骞在月氏等待了一年多,不断劝说月氏王,可月氏王就是不同意与汉朝联盟。
张骞从匈奴到月氏,又从月氏到大夏,经历了十多年的时光,吃尽苦头。等到终于面见了月氏王,他却没能抓住关键,说服月氏王与汉结盟。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张骞一行人启程返回汉朝。没料到在返回途中,张骞又被匈奴人捉住了。
张骞在匈奴又住了一年多后,单于去世,匈奴人为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张骞趁匈奴内乱之机,带着妻子和甘父一起逃回了长安城中。
张骞出发时带着一百多人,到平安归来的时候,就只有张骞和向导甘父了。
为了表彰张骞出使西域的功勋,汉武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甘父为奉使君。
出使西域的十多年中,张骞对西域的大宛、月氏、大夏、康居等国已十分了解。回朝后,张骞就把他在西域的经历和见闻都讲给了汉武帝,并向他一一介绍了西域那些国家的特产、风俗、地理位置以及兵力、国力的情况。
张骞还对汉武帝分析说:“我去大夏时,见过从汉朝卖过去的邛竹杖、蜀布,大夏的商人说是从身毒买到的。我估算出身毒在大夏东南有几千里。大夏在汉朝的西南,距离汉朝一万两千里。既然身毒的商人能出售汉朝蜀地的邛竹杖、蜀布这些特产,那证明身毒距离汉朝蜀地并不远。从汉朝到大夏去,有好几条路,其中第一条路是从羌(qiāng)人的居住地通过,那里崎岖险阻;第二条路是从匈奴的地盘上过,那里太危险,会被匈奴人扣押;第三条路是从蜀地走,顺着商人运邛竹杖、蜀布开发的贸易通道,从蜀郡到身毒,再从身毒到大夏,这条路可能是最佳的选择了。”
匈奴人
汉武帝听了张骞所讲的见闻,对西域诸国有了新的了解。他听了张骞的进一步分析后,产生了派使者再去西域诸国的念头。他想拉拢大宛、大夏、安息等兵力弱的大国,再收买月氏、康居等兵力强大的一些小国,使它们臣服于汉朝。这样既可以扬汉朝之威,又能把汉朝的疆土扩大万里之多。
再从匈奴的地盘上过是不可能了。汉武帝和张骞决定探索出一条前往西域诸国的新路。于是,张骞派出了四支探路的队伍。这四支队伍分别从蜀郡、犍为郡出发,寻找前往身毒国的路。遗憾的是,这些使者在各自前行了一两千里后,就遇到了阻挠,花光了盘缠也没能到达身毒国,最后无功而返。
后来,在汉朝的攻打下,匈奴退出漠南地区,退向西北,汉朝控制住河西走廊。退败的匈奴并未放弃与汉朝的争战,而是依靠西域各国,继续对抗汉朝。
汉武帝为了斩断匈奴的臂膀,拉拢西域各国孤立匈奴,就任命张骞为中郎将,派他第二次出使西域。
这次,张骞带了三百人、上万头牛羊和不计其数的财物再次向西域进发。
由于匈奴已退出漠南地区,张骞遇到的阻力就小多了。他带着汉朝的使者们到达了很多西域国家,不仅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相互了解和交流,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建交,还探索出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与汉朝的贸易互通,使西域的良马、葡萄、核桃、苜蓿、石榴和地毯等被引进汉朝,而汉朝的铸铁、开渠、打井等技术和丝织品则传到了西域。
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的交流就顺畅起来,西域各国君主和贵族常来朝拜汉武帝,向汉朝进贡。自此,汉朝的丝绸也源源不断地出口到西域甚至欧洲,汉朝和西域由此开始了更为频繁的贸易往来。
张骞通过努力,开辟了古代中国通往西方的道路,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和商贸。他以坚忍的毅忍和顽强的探险精神,成为中国古代卓越的外交家。
成语小提示
不得要领
近义词 茫然不解 雾里看花 不知所为
反义词 了如指掌 提纲挈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