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屈原類

一、屈原類

1.崔致遠與屈原

崔致遠:生於857年(新罗宪安王元年),卒年未詳。字孤雲、海雲。本貫慶州,學者、詩人,被韩國學术界尊奉爲朝鮮汉文學的鼻祖。著述有詩文集《桂苑筆耕》《今體詩》《五言七言今體詩》《雜詩賦》《中山覆櫃集》,史學作品有《帝王年代曆》,佛教相關作品有《浮石尊者傳》《法藏和尚傳》等。

《荆南》

虎吼龍驤出峽來,福星才照陣雲開。遥思屈宋忠魂在,應向風前奠一杯。

(出自《桂苑筆耕》卷十七)

2.劉荃與屈原

劉荃:生於1051年(高麗文宗五年),卒於1122年(高麗睿宗十七年)。字原甫,號竹諫,謚號文襄,本貫彭城。父親是北宋金紫光禄大夫劉采。其因剛正不阿,直言不諱,而遭受貶謫。1082年,“八學士”劉荃、林八及、薛仁儉、許董、宋圭、崔沍、權之奇、孔德狩一同東遷至高麗,到達慶州杞溪縣,是朝鮮半島的劉姓史祖。有《竹諫先生逸集》存世。(1)

《屈原詞》

屈子高風我所欽,沅湘千載怨何深?賦懸日月才堪惜,木落江潭恨獨吟。異代文章誰不淚?爲人臣子總傷心。夢中得見槁枯色,忠義堂堂罕古今。

《同七學士登臨歸路言懷》

海國襟期爽,登臨幾處亭。聲通相感氣,氣情密忘形。司馬曾多病,屈平又獨醒。那邊同寓樂,山水翠環屏。

《秋蘭詩和宋御史大夫》

百卉凋零節,幽香獨自含。可愛紉爲佩,行吟屈子潭。

《浮海小序》

夫子有乘桴浮海之嘆而不果也。然而士之不得於朝者,往往有浮海者。師襄之入、屈原之放、逢萌之浮、梁鴻之竄皆是也。以數子之賢且忠,既不救時行志,亦不能回天弭謗,落拓至此,况賢與忠不及數子者乎?余以不才猥忝朝班,粗效君子事君之道,以直行之,不容於朝,我安適兮?東望海上廣桑一區,朝陽鮮明,昔檀君建都之地、箕子受封之域,而有仁賢之遺化,亦一小中華也。駕陶朱五湖之棹,學子長江淮之游,周流而下,江湖之勝、風煙之色,非直爲忘寵辱遺名利之資,而亦足爲快心胸之壯觀也。夫子浮海之説,豈欺我哉?

《春晝偶吟》

日午疏簾静,青山半在庭。迷迷愁草細,望望眼花冥。東野温猶冷,靈均醉亦醒。睡魔因懶至,整坐熟看經。

《同林學士登江亭》

前宵潦雨八秋分,南國江聲落日聞。鴻雁汀洲留冷趣,菊花篱國動秋芬。西風滿池同爲客,北極擎天遠拜君。草爛木零遲暮恨,此心回憶古靈均。

(出自《竹諫先生逸集》)

3.李奎報與屈原

李奎報:生於1168年(毅宗二十二年),卒於1241年(高宗二十八年)。初名仁氐,字春卿,號白雲居士、止軒,晚年因喜歡詩、酒、玄鹤琴而被稱作“三酷好先生”,謚號文順,本貫黄驪,高麗朝文人。有《東國李相國集》存世。又有《白雲小説》,乃後人輯其文集中的詩詞而成,亦有他人之作混入。

《呈張侍郎自牧一百韵》(節選)

文抉曹劉髓,詞窮屈宋腴。芳醪斟石凍,異味雜山膚。

(出自《東國李相國集》卷一)

《屈原不宜死論》

古有殺身以成仁,若比干者是已。有殺身以成節者,若伯夷叔齊是已。比干當紂時,其惡不可不諫。諫而被其誅,是死得其所而成其仁也。虎王伐紂,猶有慚德。凡在義士,不可忍視,故孤竹二子,扣馬而諫。諫而不見聽,耻食其粟而死,是亦死得其所而成其節也。若楚之屈原舉異於是,死不得其所,衹以顯君之惡耳。夫讒説之蔽明,邪諂之害正,自古而然,非楚國君臣而已。原以方正端直之志爲王寵遇,專任國政,宜乎見同列之妒嫉也,故爲上官大夫所譖,見疏於王。此固常理,而不足以爲恨者也。原於此時,宜度王之不寤,滅跡遠遁,混於常流,庶使其王之惡,漸久而稍滅也。原不然,復欲見容於襄王,反爲令尹子蘭所讒,放逐江潭,作湘之纍囚。至是雖欲遁去,其可得乎?是故憔悴其容,行吟澤畔,作爲《離騷》,多有怨曠譏刺之辭,則是亦足以顯君之惡,而乃復投水而死,使天下之人深咎其君,乃至楚俗爲競渡之曲,以慰其溺,賈誼作投水之文,以吊其冤,益使王之惡,大暴於萬世矣。湘水有盡,此惡何滅?且紂之惡,久已浮於天下。雖比干不死,未免爲獨夫而取刺於萬世矣。虎王舉大義忘小嫌,卒王天下,功業施於萬世矣,則其德不以二子之死大損也。况二子非虎王之臣也,乃紂之臣,諫伐其君而死,以成其節也,何與於虎王哉?若懷王,則聽讒疏賢而已,當時此事,無國無之。原若不死,則王之惡想不至大甚。吾故曰:原死非其所,以顯其君之惡耳。予之此論,乃所以雪原之冤,而益貶其君之惡,庶以諷後之信讒斥賢耳,非固譏原也。惜也其死之非其所宜也。嗚戲!

(出自《東國李相國集》卷二十二)

《吴先生德全哀詞并序》

濮陽先生吴世才,字德全,中古名學士諱學麟之孫也。家世以儒顯,兄弟三人,曰世功,曰世文,公其季也。世功、世文皆當世名儒,而公實白眉之良,二兄亦自以爲不及。學士李知深以女妻之,間或負氣偃蹇。李公愛其才,不敢訾焉。尤精力耽《六經》,盡誦《周易》,餘經雖不期於誦,其背文而誦者亦幾乎半,蓋熟於口而不覺出吻故耳。嘗手寫《六經》,謂人曰,百讀不如一寫之存心。爲詩文,得韓杜體。雖牛童走卒,無有不知名者。少疏隽少檢,晚節登科第,始折節刻勵,恂恂然禮法君子也。尚不容於世,蹇躓不振。嘗以書干趙、柳兩公。其辭哀切悲壯,抑揚婉轉,真有古人風,讀之不覺涕下。然而猶不得被薦,則甚矣!世之迫隘之如此也。先生度終不爲世用,於是有長往之志。東京,外祖所出也。意欲歸老,以路遠難於徒步,遂求爲祭告使祝史,乘驛而往,因留之不復京師。東都亦無有力護者,卒以窮困死。前死日,有友人夢見公乘白鶴盤旋者。明日謁之,先生已化矣。嗚呼!昔屈原、賈誼雖被疏斥,其始莫不被君寵遇,頗伸藴蓄,李太白亦爾。杜甫雖窮,亦得爲員郎。公獨卒不霑一命而死。天耶,命耶?果天也。其忍使才賢薄命如此,是何理耶?昔公之未東也,始訪予於城西之莊,留浹辰,論懷款密。予年方十八,猶未冠,公已五十三矣。予欲以丈人行事之,公不肯焉。許以忘年,曰古之人論交,但論志之何如耳,不必以齒。吾才雖不及嵇康,以子爲阮籍可矣。自是嘗與游詩酒間,每於名流廣會中,以得予爲誇,或譏以爲先生老大師儒也,安用此孺子爲友而驕其心耶?公輒曰:非子輩所知也。此公之所以賞予於頭角未露時者也。從游僅三稔,雖不能盡襲蘭芳,其漬餘膏亦多矣。昔陶潜死,門人私贈謚曰靖節先生。予之以稚齒被先生斵墁,不啻若門人,以是私贈謚曰玄静先生,遂爲哀詞曰:有猗夫子,器涵涵兮。鳶肩方口,頎而髯兮。文詞游刃,有餘銛兮。《六經》粹奥,窅搜探兮。人難有一,公獨兼兮。胸中恢廣,混包含兮。文場虎攫,視耽耽兮。李杜爲敵,一接殲兮。抱寶不售,分固甘兮。塊然獨居,守窮閻兮。獵纓正色,貌矜嚴兮。高官豐禄,豈不足擔兮?鰍鱔得水,躍江潭兮。戢鱗泥淖,龍晦潜兮。刻畫自媚,盡無鹽兮。西施布袂,衣不縑兮。朝臣不薦,得無慚兮。有吻莫啓,孰弛鉗兮?才賢蹇躓,其視恬兮。朱門煌煌,勢徒炎兮。屈平賈誼,雖被讒兮。始於國政,無不參兮。嗟若先生,老窮岩兮。寸恩滴澤,猶不霑兮。崎嶇世味,備嘗諳兮。奮然獨往,天之南兮。江湖卑濕,不可淹兮。想升碧落,鶴爲驂兮。不爾逍遥,鰲岫三兮。縹霞紅霧,擁仙龕兮。欲往從游,予骨凡兮。安得輕舉,挹子衫兮?綴芳薦謚,欲寄緘兮。翩翩青鳥,倘來銜兮。

(出自《東國李相國集》卷三十七)

4.李承休與屈原

李承休:生於1224年(高宗十一年),卒於1300年(忠烈王三十四年)。字休休,自號動安居士,本貫京山府加利縣,高麗後期文臣。著述有《動安居士集》《帝王韵紀》《内典録》。

《病課詩》(節選)

潔己以處世,自古逢排拫。推忠諫姑蘇,钃鏤歸伍員。閉門草太玄,芸閣投子雲。屈原獨自醒,竄逐湘江濆。賈誼最多才,忽向長沙奔。長卿親滌器,常著犢鼻禈。謫仙薄游世,鶴撫還松捫。負羈有遠識,置璧饋盤飧。猶不及老鶴,有禄乘華軒。退之傑然立,功業播無垠。猶不及鸜鵒,入幸方蒙恩。斯乃傳所載,且以眼看論。不肖例進晋,賢者常遘屯。不肖結根柢,賢者無攀援。不肖方得路,賢者長戴盆。不肖或眉壽,賢者逝莫存。無奈淫與暴,是天之所蕃。無奈仁與義,是人之禍根。

(出自《動安居士集》卷一)

5.閔思平與屈原

閔思平:生於1295年(忠烈王二十一年),卒於1359年(恭愍王八年)。字坦夫,號及庵,本貫驪興,高麗後期文臣。愛好詩書,熱衷於學問,同當時李齊賢、鄭子厚一道享有很高的名望。著述有《及庵詩集》。

《次沈佐郎詩韵》(節選)

林下猿蘭自有名,豈因幽獨識斯馨?援琴尼父嘆時運,約珮屈原傷爾生。未與寒松常鬱鬱,不如秋草更青青。細思物理浩悲咤,茅屋殘燈直到明。

(出自《及庵詩集》卷四)

6.李集與屈原

李集:生於1327年(忠肅王十四年),卒於1387年(禑王十三年)。字浩然,號遁村,本貫廣州,初名元齡,高麗後期文人、學者。有《遁村雜詠》存世。

《廣陵别鄭三峰,兼寄中原崔全州》

天涯流落兩書生,身世還如水上萍。且飲離亭一杯酒,勸君莫學屈原醒。

遁村多病愛山林,何事清河久陸沉?應向中原重會面,丁寧説與老夫心。

(出自《遁村雜詠》)

7.李穡與屈原

李穡:生於1328年(忠肅王十五年),卒於1396年(太祖五年)。字穎叔,號牧隱,謚文靖。本貫韓山,高麗朝後期文臣、學者。李穀之子,李齊賢門人,執掌國家文翰數十年,爲“東方缙绅領袖”。有《牧隱集》存世。

《廿一日司天監官來傳曹六宰語趣進秘書》

曉窗頭未櫛,兀坐愛吾廬。傳語自參政,刻期觀秘書。文章猶介胄,筆硯似儲胥。默坐有餘味,氣豪猶未除。

已矣屈原廟,塵埃諸葛廬。心傳出師表,學邃問天書。雅量推時宰,英材困里胥。至今誰痛哭?天運自乘除。

弊衣厠狐貉,華屋對茅廬。杳杳難論命,明明在讀書。自從游闕里,不復夢華胥。老我忘身世,心閑萬事除。

(出自《牧隱集》詩稿卷十)

《曉起即事》

山色不如歸意濃,沉吟兀坐日高舂。秋風曾詠墻頭草,晚歲常懷澗底松。蔡澤呻吟唐舉笑,屈原放逐楚詞宗。簞瓢自有春和氣,衹恨精微尚一重。

(出自《牧隱集》詩稿卷十三)

《有感》

浮漚世界去來今,萬丈黄埃一寸心。他日獨游江上路,白波青嶂暮雲深。

近來淪喪半斯文,放逐尤憐楚屈原。獨向病中驚歲月,韓山牧老掩柴門。

半月東風料峭寒,十分春意動毫端。菜園肯使羊來踏,父子傳家一味酸。

(出自《牧隱集》詩稿卷十四)

8.鄭夢周與屈原

鄭夢周:生於1337年(忠肅王復位六年),卒於1392年(恭讓王四年)。初名夢蘭、夢龍,字達可,號圃隱,謚號文忠,本貫迎日,高麗末期文臣、忠臣,性理學者。有《圃隱集》存世。

《端午日戲題》

今年端午在郵亭,誰送菖蒲酒一瓶?此日不宜沉角黍,自家還是屈原醒。

(出自《圃隱集》卷一)

9.鄭道傳與屈原

鄭道傳:生於1340年(忠惠王元年),卒於1398年(太祖七年)。字宗之,號三峰,謚文憲,本貫奉化,高麗末期朝鮮初期文臣。高麗朝時曾任成均太常博士,後爲朝鮮朝開國功臣之一。有《三峰集》存世。

《君子亭記》(節選)

大抵古人之於草木,愛之各以其性之所近。靈均慷慨之士,故取蘭之香潔;靖節恬退之士,故取菊之隱逸。

《景濂亭銘後説》(節選)

嘗謂古人之於花草,各有所愛。屈平之蘭、陶潜之菊、濂溪之於蓮是也。各以其中之所存而寓之於物,其意微矣。然蘭有馨香之德,菊有隱逸之高,則二子之意可見。

《答田父》(節選)

昔賈誼好大,屈原好直,韓愈好古,關龍逢好拂上,此四子皆有道之士,或貶或死,不能自保。今子以一身犯數忌,僅得竄逐以全首領,吾雖野人,可知國家之典寬也。

(出自《三峰集》卷四)

10.李詹與屈原

李詹:生於1345年(忠穆王元年),卒於1405年(太宗五年)。字小叔,號雙梅堂,本貫洪州,高丽時期进士,官至春秋馆大提學等。李詹曾两度出使中國。有《雙梅堂箧藏文集》。

《次張司成〈讀離騷〉》

靈均忠義具,命也不遭時。白露知先戒,黄昏恐失期。秋蘭宜作佩,野桂可攀枝。餘韵誰能繼?荀卿有佹詩。

(出自《雙梅堂篋藏文集》卷一)

《歷代有文者之來歷》(節選)

問:文者,貫道之器也,必深於斯道,然後爲能至矣。有文字來爲文者甚衆,而奇崛變化稱莊周,幽抑憤鬱稱屈原。其二子之立言果合於斯道歟?古今天下,盛稱西漢之文章,抑未知奇峻富麗,馬遷、相如其人歟?明達專醇,賈誼、揚雄其人歟?迄於六唐,韓退之、柳子厚之輩各以日光玉潔,玉佩瓊琚,見稱於當世。其文之懿可得與《莊》《騷》并論歟?蘇東坡贊退之之文曰:文起八代之衰。其間劉向、劉歆、王通、孔德彰之文章,果無足徵者歟?宋朝素號文明,其主張斯文者誰歟?諸君子嘗學未喪之文,必有能言是者,其悉陳之無隱。若曰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則非有司之所願聞也。

(出自《雙梅堂箧藏文集》卷二十二)

11.林椿與屈原

林椿:生卒年未詳。字耆之,號西河,本貫醴泉,高麗中後期文人。著述有《西河集》。

《上按部學士啓》(節選)

跋山涉水,行經旅館之蕭條;吐氣成章,偶發真人之謦咳。口翻瀾而快讀,目割膜以聳觀。竊以道假辭而傳,述者明而作者聖;文以氣爲主,動於中而形於言。非抽黄對白以相誇,必含英咀華而後妙。歷觀前輩,能有幾人?子厚雄深,雖韓愈尚難爲敵;少陵高峭,使李白莫窺其藩。聖俞身窮而詩始工,潘閬髮白而吟益苦。賈島之病在於瘦,孟郊之語出於貧。至如以李賀孤峰絶岸之奇施於廊廟則駭矣,雖張公輕縑素練之美猶得江山之助焉。才難不其然乎,賢者足以與此。恭惟某官,潜聖人道,負王佐才,吞萬卷於胸中,掃千人於筆下。陳秘書之大節,忠類朱雲,孝類考叔,廉類儀休;吴武陵之高文,博如莊周,哀如屈原,明如賈誼。作搢紳之袖領,號邦國之蓍龜。留如晦以佐時,天子望中興之業;出張網而爲使,朝廷無南顧之憂。所臨有聲,自任以重,除人民之疾苦,挫州郡之豪强。擁蓋張旌,觀風察俗。碧山萬里,紫微九重,想謫仙之雅致;明月雙溪,清風八詠,多沈約之高游。其於秋入郵亭,雲横秦嶺。登高望遠,有滕王閣流水長天;選勝探奇,如石屏風孤煙落日。於是寄高情於物表,騁逸興於詩壇。懷古感今,舒箋點翰。爲文迅速,欻如下瀨之船;落筆縱横,凛若倚天之劍。真《五經》之鼓吹,作萬口之笙簧。壓倒曹劉,鞭笞屈宋,曲盡飄然之思,似非率爾而成。

(出自《西河集》卷六)

12.趙浚與屈原

趙浚:生於1346年(忠穆王二年),卒於1405年(太宗五年)。字明仲,號吁齋、松堂,謚號文忠,本貫平壤,朝鮮初期文臣。精通經學和詩文。著述有《松堂集》,并與河侖一同編撰《經濟六典》。

《古柏》

古柏古柏生陰崖,薄天蒼蒼緑滿家。峥嶸鱗甲上青冥,龍吟月冷金波明。蒼銅直幹鬼神持,烈風起處聞簫笙。横霜秀色壓松筠,饕霰虐雪長青青。飄飄子晋醉碧桃,手携緑玉登蓬瀛。肅肅青衿杏壇侍,周旋問仁葱珩鳴。雪花如手宇宙昏,挺然獨立伯夷清。是屈原乎巢許乎,頑廉懶立清風生。薄言顛倒整佩冠,月下酬酌奔瑶觥。拂素欲摹壯與節,恐了明公惡好名。猗歟正合丈人行,肯與桃李争春榮。

(出自《松堂集》卷二)

13.權近與屈原

權近:生於1352年(恭愍王元年),卒於1409年(太宗九年)。字思叔、可遠,號陽村、小烏子,謚號文忠,本貫安東,高麗末朝鮮初期文臣、學者。有詩文集《陽村集》存世。

《陶隱李先生崇仁文集序》(節選)

文章隨世道升降,是蓋關乎氣運之盛衰,不得不與之相須。然往往杰出之才有不隨世而俱靡,掩前光而獨步者矣。昔屈原之於楚,淵明之於晋,雖當國祚衰替之季,而其文章愈益振發,曄然有光,且其節義凛凛,直與秋色争高,足以起萬世臣子之敬服,其有功於人倫世教爲甚大,獨其文章可尚乎哉?

(出自《陽村集》卷二十)

14.得通與屈原

得通:生於1376年(高麗禑王二年),卒於1433年(世宗十五年)。俗姓劉氏,號得通,法名己和,本貫忠州,朝鮮初期僧侣。有《圓覺經疏》《綸貫》《涵虚和尚語録》等存世。

《賦屈原》

汨羅千載秋風晚,多少騷人有感情。不是憐渠當日事,衹憐遐趣竟無成。

(出自《涵虚堂得通和尚語録》)

15.柳方善與屈原

柳方善:生於1388年(禑王十四年),卒於1443年(世宗二十五年)。字子繼,號泰齋,本貫瑞山,朝鮮前期學者。繼承鄭夢周、權近的學説,其代表弟子有徐居正、韓明澮、權擥、康孝文等。代表著述有《泰齋集》。

《即事》

多少羈懷獨倚軒,半庭疏雨近黄昏。百年俯仰皆陳跡,賈誼何勞吊屈原?

(出自《泰齋集》卷二)

16.金守温與屈原

金守温:生於1409年(太宗十年),卒於1481年(成宗十二年)。字文良,號乖崖、拭疣,謚號文平,本貫永同,朝鮮朝前期文人,封永山府院君。擅長詩文,且與成三問、申叔舟、李石亨等交游。有《拭疣集》存世。

《菊齋記》(節選)

故春夏陽和,固此德之流行。秋冬陰肅,亦此德之充滿,但求生物於春夏,而不求生物於秋冬之閉塞,則豈知天德之不見者哉?由是推之,則凡有聲色垂象而盈於霄壤之間者,如冰之有虫,火之有鼠。東海不潮,南方火熾。物之不齊,亦可以秋之有菊而識之矣。洪公方以易道牖諸生,其於陰陽變化,尤精索而力辨,故因公之齋名而獻陰陽互根之説。程子曰:造理深,則一草一物莫不有至理,洪公其勿爲贅。若夫淵明采蘩於東蘺,舉目有悠然之興;屈原餐英於南國,紉佩有日潔之操。二人亦未嘗不以菊之一花而流芳於千載,三君子之玩夫菊,則亦異乎人之玩之。實有以玩天地造化之妙,將馨其德性,而薰芹泮七十子之徒歟。

(出自《拭疣集》卷二)

17.韓明澮與屈原

韓明澮:生於1415年(太宗十五年),卒於1487年(成宗十八年)。字子浚,號狎鷗亭、四友堂,本貫清州,朝鮮前期文臣。判厚德府事韓修的曾孫,祖父是韓尚質,父親是韓起,母親是李逖的女兒。韩氏的兩個女兒分别是章順王后(睿宗妃)和恭惠王后(成宗妃)。其爲申叔舟撰寫的挽詞收録在《保閑齋集》中。

《申叔舟挽章》

維嶽還申降,周揁更後身。雄吞胸夢澤,和有脚陽春。屈子風騷祖,董生經術淳。聘東日域遠,觀上國光頻。燭禍芟芽孽,亨屯翊聖神。乾坤歸整頓,民物入陶鈞。相業蕭曹并,將壇衛霍鄰。出師持紀律,討虜静煙塵。三代山河擔,六朝社稷臣。鹽梅調鼎鼐,門户列簪紳。通鑒方開局,編摩未獲麟。天胡文欲表,厄在巳之辰。一夜台星隕,九原梓樹新。驚呼知我慟,默數復誰親?座上嗟虚位,朝端奈乏人。同功仍一體,舊好也聯姻。哭送松山路,雙揮淚滿巾。

(出自《保閑齋集》附録)

18.徐居正與屈原

徐居正:生於1420年(世宗二年),卒於1488年(成宗十九年)。字刚中、子元,號四佳亭、亭亭亭,謚文忠,本貫大丘,朝鮮前期文臣。著有《東人詩話》《四佳詩集》《東文選》《筆苑雜記》等。

《大雅》

《大雅》寥寥久不聞,不才長愧忝斯文。生無奇論傾時輩,死亦何人揖盛芬?作賦敢窺屈宋奥,著書難繼班馬薰。自笑生平蛙沸耳,如何亦復白頭紛。

(出自《四佳詩集》卷五十一)

《峥嶸》

峥嶸瘦骨鬢如霜,兔走烏飛有底忙。妄擬文章追屈宋,何曾富貴慕金張?誰知依舊迂兼懶,自哂如今老更狂。終古知音天下少,滿窗紅日撫琴張。

《古意》(節選)

架上書萬軸,床頭酒一瓮。風流友陶劉,文章奴屈宋。岸巾髮蕭爽,袒衣腹空洞。萬事休苦心,百年如一夢。

《崔文靖公碑銘序》(節選)

公諱恒,字貞父,朔寧人。……銘曰:天地絪緼,奎璧昭回。渾淪旁礴,實生奇才。堂堂寧城,間世之雄。歷事五朝,遭遇顯隆。踐揚臺閣,登金步玉。學問深邃,文章卓犖。上追屈宋,下友馬班。曰蘇曰歐,伯仲之間。論思廣厦,晋接日三。堯舜其君,稷卨其心。再入嵓廊,三圖麟閣。大展厥才,乃施乃設。經綸化育,以亭以毒。惟德之盛,惟功之懋。何哲之萎,何仁不壽?天奪其遽,一鑒云亡。雖則云亡,所存者長。天未喪文,典刑具存。刻此貞珉,昭示後昆。

(出自《四佳詩集》補遺一)

《次韵吴丈見寄詩韵》

吴公吴公真可人,早歲投紱爲逸民。年來宦海多風波,獨自明哲能保身。牙籤萬軸書滿屋,瓮裏盎盎長青春。人言城市有巢許,復道名教藏潜倫。香山九老行可圖,屈子蘭佩非所紉。東鄰樗老鬢如絲,詩狂往往能相親。欲把青銅照肝膽,百年萬事一笑新。

(出自《四佳詩集》卷二十一)

《雪後以病諱酒戲吟》

雪後寒猶甚,病餘先諱杯。未消膚上粟,空聽腹中雷。已失陶潜興,從知屈子哀。老來存口業,醫術竟何哉?

(出自《四佳詩集》卷三十)

19.李承召與屈原

李承召:生於1422年(世宗四年),卒於1484年(成宗十五年)。字胤保,號三灘,謚號文簡,本貫陽城,朝鮮前期文臣。著述有《三灘集》。

《賀申高靈叔舟孫從濩魁進士》

家世相傳衹《六經》,黄童海内播香名。應將屈宋命奴僕,肯與曹劉爲弟兄。天上釋麟曾抱送,月中蟾桂已敷榮。行看一日同風起,簉羽鵷行立大庭。

(出自《三灘集》卷六)

《有明朝鮮輸忠協策靖難同德佐翼保社秉機定難翊戴純誠明亮經濟弘化佐理功臣、大匡輔國崇禄大夫、議政府領議政、高靈府院君文忠公墓碑銘序》(節選)

公諱叔舟,字泛翁,號希賢堂,高靈申氏。……翰林作《雪霽登樓賦》,公步韵和之。既還,寄詩云:“詞賦曾乘屈宋壇,爲傳聲譽滿朝端。”其見敬重如此。

(出自《三灘集》卷十三)

20.成侃與屈原

成侃:生於1427年(世宗九年),卒於1456年(世祖二年)。字和仲,號真逸齋,本貫昌寧,朝鮮初期詩人、文臣、學者。師從柳方善,專研經史和百家書。其詩文作品有《宫詞》《白雪賦》,并著有文集《真逸齋遺稿》。

《蟬二首》

機關不學蜘蛛巧,顛沛全輸蝜蝂行。日午庭槐風露冷,滿腔都是伯夷清。

秋風古樹日扶疏,底事斜陽盡意呼。試問呻吟屈原子,何如回也衹如愚。

(出自《真逸齋遺稿》卷三)

21.洪裕孫與屈原

洪裕孫:生於1431年(世宗十三年),卒於1529年(中宗二十四年),字餘慶,號筱叢、狂真子。本貫南陽,朝鮮初期學者,與南孝温、李貞恩、趙自知、金時習、金守温等名儒交游。著有《筱叢遺稿》。

《正中字説》(節選)

屈三閭,平名,原字,而以正則爲名之解,靈均爲字之解,四字正符名若字,疑是字亦不戾於名。雖然,擇在於先讀音而審順,後究意而知協,當自取舍,抑亦臨事物日用之際,思正中而每每不苟焉。

(出自《筱叢遺稿》上)

《將進酒》

朝把《陳篇》至日斜,細推今古感偏多。明妃以色埋青冢,屈子懷忠死汨羅。金谷無人空緑草,蒼梧有墓衹啼鴉。賢愚貴賤同歸盡,其奈平生不醉何?

(出自《筱叢遺稿》下)

22.金時習與屈原

金時習:生於1435年(世宗十七年),卒於1493年(成宗十一年)。字悦卿,號梅月堂、東峰、清寒子、碧山清隱、贅世翁等,法名雪岑,謚號清簡,本貫江陵,朝鮮初期學者、文人。著有《梅月堂集》。

《感懷》

其一 屈平

湘江如練月如盤,遥想靈均意不闌。雨過平洲芳杜若,風來别岸泛崇蘭。江南日暮思公子,郢北雲遮怨上官。今古疾賢如此耳,不堪搔首涕汍瀾。

其二 賈誼

側聞敬吊共忠誠,俟罪長沙漢賈生。異姓可堪辭上國,宗支那忍去王京。獻疏痛哭言何切,製賦《離騷》意未平。同是謫魂心不死,至今猿作斷腸聲。

其三 揚雄

堪笑偷生莽大夫,反騷千古被才誣。赴淵自是忠誠迫,投閣應遭利欲驅。劇美媚迎驕主意,爰惟幸免罪臣徒。容身不啻居穹壤,地下相逢愧也無。

其四 宋玉

宋玉《招魂》憶屈平,湘纍從此慰幽情。些辭有盡心無盡,哀思先成語不成。草怨王孫生古道,蘭懷公子避繁荆。春風無限江南意,化作哥哥花下聲。

其五 自叙

我生千載抱忠誠,栖跡煙霞歲月更。戀國壯懷歌一闋,傷今孤憤嘯三聲。贅疣自笑無機巧,塊獨常誇少辱榮。細閲史編原誼傳,何須浪出誤平生。

(出自《梅月堂集》卷一)

《詠三諫臣》(節選)

其二 詠屈原

湘江千古吊幽魂,憔悴行吟爲底冤。若使先生遭盛世,汨羅應欠斷腸猿。

(出自《梅月堂集》卷二)

《鬼神第八》

有神化者,有形化者,有氣化者。神化者,精怪罔象也。形化者,鳥獸魚鱉也。秀於三化,最靈而具性者,人也。蜘蛛集而行人至,烏鵲噪而善惡應者,何也?人與萬物,均禀天地之氣,同育一元之妙。雖氣質有偏,而知覺之性未嘗異也,故人事冥感,則異類先報。蟋蟀俟秋吟,蜉蝣出以陰,何也?夫陰陽之氣,旋轉於大塊之内,聚氣而成形者,萬物也。聚氣之最偏者先感,故蟋蟀吟於秋,蜉蝣出於陰,虎豹交於冬,薺麥死於夏。鬼神者,正真之氣也。正真之氣,運化兩間,下祐黎民,上順覆載,故立祠而禱之,非懼威靈也,蓋賽其功德也。故《詩》有來燕來寧之美,《易》有用亨西郊之贊,而其神則寂然漠然,與上天之載,同其至矣。故云: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又云: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且人之致敬,升降揖讓之時,即神之歆降也。人情詐僞,世道日降,黷於祀事,神不之祐,陰陽失序,厲氣流行。蕞彼妖物,依彼叢祠。邀民牲醴,擅作威權,迋惑人世,莫之可遏。非有至人,焉知其僞?故《玄中記》云:夫自稱山嶽神者,必是蟒蛇。自稱江海神者,必是黿鼉魚鱉。自稱天地父母神者,必是猫狸野獸。自稱將軍神者,必是態羆虎豹。自稱士人神者,必是猿猴猳玃。自稱舍宅神者,必是犬羊猪犢。乃至門户井竈破器之屬,假形爲魅,皆稱爲神。驚怖萬姓,可怪也哉。曰:然則斷祭祀,慢神明,可乎?曰:祀之有禮,天子祭天地,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祭其先,祀之有時。享之有禮,奠之有物,不可僭越以致欺慢。礿祀烝嘗,其時也。升降揖讓,其禮也。籩豆、簠簋、蘋藻、束脩,其物也。奠幣以盡其誠,宣疏以通其意,如是而後祀,是謂敬鬼神而遂之。或問曰:姬周,古之盛世也。文王之女下嫁於陳。淫祀鬼神,無所不至。豈周王之女有所不知?胎教之裔不辨淫祀之真僞。曰:堯之子丹朱,舜之子商均,堯舜之子猶且不肖。周姬處於深閨,懵于古訓,禀性邪鈍。文王亦不能教也。故詩人刺之曰:坎坎擊缶,宛丘之下。無冬無夏,值其鷺羽。或又難曰:屈原,楚之忠臣。諫其君不聽,將赴汨羅之淵。作祀神之歌,其章有九,極陳主宰造化之靈、山怪戰殤之鬼,以娱樂之,而抒其懷。按太史公議屈原曰:蟬蜕於濁穢之中,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推此志也,與日月争光可也。如太史之言,屈子當斥之矣。乃何竭誠祀事,至於製作樂章,如此其勤乎?清寒子曰:屈原既不遇君主,放逐湘南,自不能陳其情志,乃托淫祀之歌,以抒忠臣不獲明主之情。冀悟君心,而終不省也,故其歌有云: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可以見忠君愛國之心矣。焉有昵於淫祀,以助揚其荒誕乎?曰:巫以事神,出於何代?曰:出於三代,殷有巫咸,周有公尸,此皆古人之立制也。蓋鬼神之狀冥然漠然,但造化萬物而已。故或歲畢報賽,或治定功成。人神協贊,則作歌以頌之,獻樂以娱之,則尸祝爲之托神語以答之。故《詩》云:爾酒既清,爾淆既馨。公尸燕飲,福禄來成。又曰:干禄百福,子孫千億。此皆祝釐主祭者之詞也。曰:然則今之巫覡者有所典據,子何排斥之深也?曰:古之祀者,以禮饗之,故巫亦以神語答之。使聿修厥德,而不墜祀事。今之祀者,慢神瀆鬼,無所不至,而爲巫者亦以妖語駭人,妄稱禍福,耗費錢穀,而山鬼妖物,覬而助之,至有破蕩家産而後已,豈真神明之道哉?

(出自《梅月堂集》卷十七)

《楚屈原贊》

楚有屈原,與國同姓。仕於懷王,三閭從政。出入王陛,萬事是正。圖議决定,嫌疑政令。監察群下,應對專命。謀行職修,王甚珍敬。同列大夫,上官靳尚。妒害其能,譖訴於上。王疏屈原,屢遭衆謗。猶納讜言,冀君採亮。王不聽從,卒死秦誑。襄王繼立,更重迷妄。復用讒言,江南乃放。哀哉正則,志甚貞諒。宗社將危,不忍見喪。遂懷沙石,魚腹是葬。眄彼汨羅,傷心摇浪。千秋萬歲,忠魂誰訪?有漢賈生,赴吊惆悵。曰遭不祥,措直舉枉。細讀《離騷》,中心瀁瀁。世雖云遠,如接音響。那堪閲史,曾歔戃慌。

(出自《梅月堂集》卷十九)

23.洪貴達與屈原

洪貴達:生於1438年(世宗二十年),卒於1504年(燕山君十年)。字兼善,號虚白堂、涵虚亭,謚號文匡,本貫缶溪,朝鮮前期文臣。著述有《虚白亭集》,并參與編撰《世祖實録》。

《感懷寄大虚》(節選)

飢寒塞北窮蘇武,放逐江南老屈原。覆雨翻雲多變化,登天入地雜恩冤。青春遍野猶侵雪,白日當空獨戴盆。猶勝同時遷謫客,銘旌空返舊山村。

(出自《虚白亭集》卷一)

《送曹太虚赴京詩序》(節選)

今夫器宇之廓大,識量之洪涵,文章之富艷如曹侯者,雖不出户庭,固已泰山滄海其高深,九州四隩其廣大,又何必屈子之賦,司馬子長之游乎?

(出自《虚白亭集》卷二)

《祭李公叔度文》

夫天,廣大也,高明也,悠久也,而萬物資以生焉。人而得之全者,其必器宇之廣大,而智識之高明,而年壽之久長也無疑矣。惟公滔滔江海之量,又博之以《詩》《書》六藝之文,器極其廣大,識極其高明,非得之全者乎?雖舉而加諸百僚之上,與龜鶴同其久,可也,而且年不到六旬,位止於二品,天可必乎,斯屈原所以有問焉也。古人云,死生亦大矣。雖達識如逸少,未嘗不臨文嗟悼。惟公自以其身爲烏有、亡是子,常遨游無何有之鄉,不戚戚於屈辱,不汲汲於登進,視生如寓乎逆旅,視死如歸其故鄉,病不要醫藥卜筮,臨絶又不屑屑焉妻子之念,其過於古之達觀者遠矣。公之亡也,國人歌殄瘁之詩,士林失山斗之望,至於舂不相,巷不歌,凡屬見聞,莫不有悲嘆之聲、愁戚之容,况吾輩年相若,氣相類,共生一世,同事聖明之君,非他草木鳥獸之偶然并生而已者乎?聞公之卒,不啻如己之亡。至於僕隸如失其主,子弟如喪其父兄。嗚呼哀哉!或曰,人必自哀,然後人哀之。若公,夫既其身之不自恤矣,而人哀其死,不亦謬乎?皆曰:不然,夫公之不自哀者,是所以人皆哀之者也。愛其財者,人不肯與之財,愛其官者,國不肯與之爵。其於死生,亦猶是也。人之有身,非私有也,是天之委精也。使公而以其身爲其私有,生則躍躍以喜,死則戚戚以悲,貧富爲損益,貴賤爲榮辱,是則凡夫耳,誰復哀其死哉?而况自公之去,巷無善人,國無良弼,大厦失棟梁,巨川無舟楫,飢者無所仰哺,病者無復望療,用是烏得不痛哭流涕,繼之以血乎?薦之酒,又從而侑之曰:公昔人寰兮醉爲鄉,公今九原兮誰與觴?魯酒雖薄兮心甚長,精靈不爽兮庶幾一嘗。

(出自《虚白亭集》卷三)

《挽平安監司鄭孝昆敬祖》

六朝元老記河東,一代英豪復有公。玉署詩騷曾屈宋,銀臺獻納即夔龍。關西草木初生色,漢北雲煙忽失容。昔别與君同把酒,銘旌今見若爲衷。

(出自《虚白亭集》續集卷一)

24.成俔與屈原

成俔:生於1439年(世宗二十一年),卒於1504年(燕山君十年)。字磬叔,號慵齋、浮休子、虚白堂、菊塢,謚號文載,本貫昌寧,朝鮮初期學者。著有《虚白堂集》《樂學軌範》《慵齋叢話》《浮休子談論》《太平通載》《風雅録》。

《絶纓論》(節選)

豈知其人之能,而後欲收其用哉?不過示人君之(中缺)力能誅小人,則誅之,不能誅之,則諫其君而忠告之,忠告之而不能入,則當以道自守,無咎無譽,以保剛中之德。如不忍遠去,則當爲乘田、委吏、抱關擊柝之微職,以衛宗國而已。如不能在朝,則當與漁父優游上下,不能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豈非明且哲乎?何故憂思幽鬱,作《離騷》《懷沙》等篇怨誹詆訾於朝廷?其使其君拒諫之惡播於後人之口,雖宏詞逸筆與日月争光,何足取乎?

(出自《虚白堂集》卷十)

《代人求薦書》(節選)

其次,抽毫侍側,潤色皇猷。否則觸物詠思,嘯哂煙月。如靈均之賦《離騷》,賈生之懷長沙,子美之傷飯顆,豈其情乎?

(出自《虚白堂集》卷十二)

《宦喻》(節選)

宦非難也,亦非易也。因其勢之自然而爲之者也,其求而不得者命也,不求而得之者亦命也。聖莫聖於仲尼,而轍環天下,干七十君而不遇。賢莫賢於孟軻、荀卿,而仁義之言不售於齊、梁之君,逃讒於楚而廢死蘭陵。忠莫忠於屈平而卒沉於江,智莫智於晁錯而親遭腰刑,才莫才於賈、董而擯斥不用。由是觀之,宦非易也。

(出自《虚白堂集》卷十三)

《慵齋叢話》(節選)

高麗將仕郎永泰,善俳優戲。冬月有蛇現於龍淵畔,寺僧以爲龍兒,收而養之。一日泰脱衣,遍體畫龍鱗五色。扣僧窗言曰:禪師勿懼,我即淵中龍神也。聞禪師愛護愚息,感德而來。某日某夕,我當再來以迎禪師。言訖不見。至期,僧替舊易新,盛服以待。少焉泰至,負僧而走至淵畔。謂曰:慎勿攀援,一瞬可入。僧瞑目放手,泰投僧於水中而去。僧衣服盡污,身亦被傷,匍匐而還,披衾而卧。翌日泰來曰:禪師何痛之甚?僧曰:龍淵神老而無意,誣我乃至於此。泰又從忠惠王獵。每呈優戲,王投泰於水中。泰撇裂而出。王大笑,問曰:汝從何處去?今從何處來?泰對曰:往見屈原而來。王曰:屈原云何?對曰:原云:我逢暗主投江死,汝遇明君底事來?王喜,賜銀甌一事。旁有虞人見之,亦投於水,王令人捉髮而出,推問其故,虞人云:往見屈耳。王曰:屈云何?虞人曰:彼何言,我何言。三軍騰笑。

(出自《慵齋叢話》卷三)

25.李宜茂與屈原

李宜茂:生於1449年(世宗三十一年),卒於1507年(中宗二年)。字馨之,號蓮軒,本貫德水,朝鮮前期文臣。著述有《蓮軒雜稿》。

《成判官送酒有感》

年來身世嘆飄零,散盡幽懷酒有靈。多謝使君煩一惠,衹今知免屈原醒。

(出自《蓮軒雜稿》卷三)

26.李婷與屈原

李婷:生於1454年(端宗二年),卒於1489年(成宗二十年)。字子美,號風月亭,謚號孝文,朝鮮王族。著述有《風月亭集》。

《奉賡御製賜錦囊有作》

君恩賜物到臣家,稽首驚心落眼花。宸翰天章光日月,錦囊新樣鬥雲霞。長吟大句思無盡,垂帶雙絲色絶瑕。堪笑屈原歌楚語,紉蘭結茝影横斜。

(出自《風月亭集》卷二)

27.南孝温與屈原

南孝温:生於1454年(端宗二年),卒於1492年(成宗二十三年)。字伯恭,號秋江、杏雨、最樂堂、碧沙,謚號文貞,本貫宜寧,朝鮮前期文人。與金宏弼、鄭汝昌等人受業於金宗直門下,輕世超俗,長於詩,是“生六臣”之一。有《秋江集》《秋江冷話》存世。

《五月五日,浮江酣暢,有懷屈原》

屈子紉秋蘭,王不知忠誠。營營魂識路,南指月與星。懷沙五日死,遺恨有《離騷》。至今《竹枝詞》,同日歌萬夫。我生何太晩?不得子同時。臨江酹一杯,天意颯風吹。月黑江風腥,照夜有孤燈。孤舟汩濁浪(一作駛流),立石危百層。因嗟語妹婿,此宵君解未?靈均歸日是,萬古江湯沸。魚豈解哀忠?長鯨喜食人。投筒此競渡,清淚迸無津。誰因不平憤,欲食椒蘭肉?不忍細細陳,説盡君應哭。

《自挽四章,上佔畢齋先生》(節選)

兩儀未判前,道在無名朴。太極既動後,萬事浩無極。由兹好惡生,以是機心蓄。莫不惡貧賤,抵死營爵禄。至於生死關,達人免不得。牛山嘆落暉,勾漏求丹藥。右軍悲彭殤,屈原傷逖逖。王嘉擲藥卮,鄒陽懼梁獄。貪生古來然,余亦諧世俗。陰符經内事,一一習鬼谷。庶幾雕三光,與帝驅齊速。佳城馬前至,姓名墮鬼録。螻蟻入我口,蠅蜹嘬我肉。新繩束我腰,弊苫蓋我腹。五女索父啼,一男呼天哭。僮來奠薄酒,僧來祝冥福。經師斬草祭,紙錢挂林薄。香徒瘞老骨,十杵齊聲築。是時余何心?混沌七竅塞。在世欲生心,與化歸寂寞。孋姬悔來泣,弱喪歸故國。昭文不鼓琴,師曠不枝策。生前開口笑,孰能并此樂?但恨爲人時,慘慘有六厄。貌醜色不近,家貧酒不足。行穢招狂號,腰直怒尊客。履穿踵觸石,屋矮椽打額。

(出自《秋江集》卷一)

《自詠》(節選)

達道子雲著《法言》,生憎屈子《反離騷》。雖然投閣求生辱,千載何如溺死高?

(出自《秋江集》卷三)

《鬼神論》

是故小人曰死,君子曰終。子路、屈子順理而終,怡然與一氣同化。觀子路之死曰:君子雖死不脱冠。屈子之死曰:揚雲霓之掩靄兮,鳴玉鸞之啾啾。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其雍容自得氣象,於此可見,顧豈有冤結之念如良霄者乎?莊子曰: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二子之謂也。曰:子路則然矣。屈子曰: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邈漫漫之不可量兮,縹綿綿之不可紆。怨往昔之所冀兮,悼來者之逖逖,故曰湘纍怨多,安在其視死生如一乎?如此而不爲厲,何也?曰:屈子豈不曰: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望長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然則屈子之憂便是憂國,屈子之樂便是一死生。

(出自《秋江集》卷五)

28.丁壽崗與屈原

丁壽崗:生於1454年(端宗二年),卒於1527年(中宗二十二年)。字不崩,號月軒。本貫羅州,朝鮮前期文臣。尤擅長書法與寫作,被世人稱爲名文章家。著有《月軒集》、漢文小説《抱節君傳》。

《吊屈原廟》

楚國忠魂何處吊?千年江上有孤廟。當時遺事久成空,至今談者猶冷笑。武關遺悔不可追,如何更許讒舌掉。江潭千里泣孤臣,耿耿丹心天日照。望斷龍門不見君,茫茫帝閽無路叫。日中見沫從古然,我今何怨竄南徼?但恐坐見宗國亡,荆生郢都飛熠耀。千尋碧窟自沉身,可憐魂魄隨流漂。南人爲立一間祠,萬古妥神依斗峭。春秋丹荔薦精禋,仿佛如見佼人燎。

(出自《月軒集》卷四)

29.李湜與屈原

李湜:生於1458年(世祖四年),卒於1489年(成宗二十年)。字浪翁,號四雨亭,本貫全州,朝鮮前期的皇室宗親。其爲世宗的孫子,成宗的從叔,桂陽君李增的兒子。有《四雨亭集》存世。

《吊古》

朝把陳編至日斜,細推今古憾偏多。明妃以色埋青冢,屈子懷忠死汨羅。金谷無人空緑草,蒼梧有墓衹啼鴉。古來貴賤同歸土,其奈平生不醉何?

《詠德輿畫蘭》

滿街桃杏各争紅,獨自叢生亂石中。令色雖非嬌女樣,幽杳還與德人同。援琴曾有宣尼嘆,紉佩今傳屈子風。坐對悠然仍憶澧,爲題新詠思無窮。

《山後園觀射,以薰風宴集命題命韵賦進》

邊塞無塵樂事長,南薰一曲好風光。金杯瀲灧盈仙液,羅幕氤氲動御香。緑暗上林鶯睍睕,荷開太掖蝶悠揚。如何屈子遭昏世?澤畔醒吟獨自傷。

(出自《四雨亭集》卷上)

30.權五福與屈原

權五福:生於1467年(世宗十三年),卒於1498年(燕山君四年)。字嚮之,號睡軒,謚號忠敬,本貫醴泉,朝鮮前期文臣。權詳的曾孫,祖父是權幼孫,父親是權善,母親是李季甸的女兒。作爲金宗直門下,常與當時清流交往,同金馹孫是至交。著述有《睡軒集》。

《偶逢朴敬差、陳都事兩先生,設酌房中》

白戰政酣風雪夜,清尊相對笑談時。能輕萬户蜉蝣小,翻笑二豪蜾蠃微。人訝散材空濩落,我於中聖更支離。酒帝劉伶一石飲,衙官屈宋百篇詩。

(出自《睡軒集》卷一)

31.孫肇瑞與屈原

孫肇瑞:生卒年未詳。字引甫,號勉齋、格齋,本貫安東,朝鮮前期文臣。孫得壽的曾孫,祖父是孫永裕,父親是孫寬,母親是金翕的女兒。有《格齋集》存世。

《衡州早春》

省飲非無酒,傷神豈愴花?賈生方賦《鵩》,屈子欲懷沙。

(出自《格齋集》卷二)

32.洪彦忠與屈原

洪彦忠:生於1473年(成宗四年),卒於1508年(中宗三年)。字直頃、號寓庵,本貫缶溪,朝鮮前期文臣。當時同鄭淳夫、李擇之、朴仲説一道被稱爲“四杰”。著述有《自挽辭》《寓庵稿》。

《送君美兄適嶺南》(節選)

吾家世種德,子孫繁螽斯。庚寅降屈原,云是麒麟兒。伯氏才且俊,衆以廊廟期。

(出自《寓庵稿》卷一)

《游柚島》

海外還爲海外人,始知身世更無鄰。逢迎魑魅新相識,邂逅江山舊見親。鞭石擬窮烏兔窟,乘槎直泛斗牛津。平生此興元非淺,不用《離騷》學楚臣。

(出自《寓庵稿》卷三)

33.朴祥與屈原

朴祥:生於1474年(成宗五年),卒於1530年(中宗二十五年)。字昌世,號訥齋,謚號文簡,本貫忠州,朝鮮中期文臣。與成俔、申光漢、黄廷彧,被稱爲“四大家”。著述有《訥齋集》《訥齋先生續集》。

《三和彦龍韵》

稚子求聲扣瓦甑,何如雷下蟄蟲興。海天漠漠長爲客,秋夜漫漫屢點燈。寒翠自應餘雪竹,春光終不到枯藤。屈原弄筆輕煩問,無口天能解快譍。

《僑寓雙峰,獻仲臨訪後,伻問遺及庖需,以詩爲謝》(節選)

蛙蛤久充韓子食,瓊爢今補屈原粻。

(出自《訥齋集》續集卷二)

34.沈義與屈原

沈義:生於1475年(成宗六年),卒年未詳。字義之,號大觀齋、大觀子,本貫豐山,朝鮮前期文人。受業於姜渾、申用溉門下,與徐敬德、成世昌等交往。作《大觀賦》《小觀賦》等名文,有《大觀齋亂稿》存世。

《〈止酒馬〉一篇贈猶子宜仲思順》(節選)

换龜謫仙去何處?獨醒屈子成耐久。翁止酒耶馬止酒,從此欲享喬松壽。

(出自《大觀齋亂稿》卷一)

《次鄭淳夫韵》

磊落鄭夫子,高名走卒知。曲肱窺孔室,爬背讀陶詩。駕説宣金口,絺章陋玉卮。斯人不能致,力弱引鈎絲。

(出自《大觀齋亂稿》卷二)

35.李荇與屈原

李荇:生於1478年(成宗九年),卒於1534年(中宗二十九年)。字擇之,號容齋、滄澤漁水、青鶴道人,謚號文定、文憲,本貫德水,朝鮮中期文臣。著有《容齋集》。

《螺杯》

茫茫東海大,未見有津涯。嗟爾於其中,潜泳自得宜。鯨鰲之與處,外患非所疑。風波忽漂蕩,播棄沙水湄。咫尺不能致,螻蟻可制之。漁父見且怪,赤手如拾遺。刳腸登鼎俎,老甲空崛奇。琢磨出光彩,炫耀驚童兒。斫爲酒器用,下視琉璃卑。何不供王侯,獨與騷人隨?騷人異屈子,憔悴猶啜醨。豈無老木瓢,足代金屈卮?此亦余所愛,未可相妍媸。翻思天下理,有用乃大疵。魚爛以肉味,虎死由毛皮。汝身二美備,能不逢割劙。我慕莊周言,欲作塗中龜。艱難萬里遷,誰使今至斯?平生湖海游,其人不可追。相從唯此物,每見淚先滋。雨餘野花落,日暮山鳥悲。細故盡脱略,一醉聊俯眉。

(出自《容齋集》卷五)

《獨酌長言》

吾不學屈原,憔悴江潭遷。獨醒自著《漁父》篇,死葬魚腹終不悛。但願學夜郎李謫仙,得錢沽酒醉則眠。眼下富貴滅没雲與煙,仰視日月雙高懸。李謫仙,上天今千年。德水子,又竄炎海邊。炎海邊,無酒錢,食貧寂寞枯腸煎。枯腸聲作車輪旋,聖不可企聊希賢。宛陵方法禮家傳,必良其器香其泉。(梅聖俞《述釀賦》:“必良其器,必香其泉。”語本《禮記》。)一夜麥浪鳴闐闐,斗屋四面薰風牽。况值三五月政圓,青山遠近聞杜鵑。老木瓢,吾甚憐,手開玄匣親滌湔。邇來兹事頗迍邅,對之一笑還依然。玉蛆翁翁星布躔,頭上葛巾安用旃?平生好飲今最顛,有似詩癖不可痊。酌我勸我准我便,我歌我謡我無愆。死生得失兩忘筌,豪氣欲拍洪崖肩。三山蟻垤相接聯,弱水朝暮生桑田。哀哉名節强包纏,如木出火以自燃。百年湖海清且漣,此生已斷朱絲弦。我衣之華兮我佩之蠲,美人不見兮空悁悁。後有喬嶽兮前深淵,猛虎磨牙兮蛟吐涎。唐虞三代遠矣邈焉,但飲酒休問天。

《溪上賦》

德水子戇愚,罹於罪辜。三年而三遷,海島乎幽拘。枳棘之爲圍,魑魅之與依。矮屋低椽,不見寸天。晝則牧羊之暇,休於溪之上。清流曲直兮,古木背向。俯之而游魚可樂兮,仰之而翔禽可尚。維彼生兮各有托,嗟我人兮獨寥廓。已矣夫,善未必售兮,忠未必信(平聲讀)。賈生痛哭兮,屈子沉身。自古而皆然兮,亦何憾於今之世。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醉後》

客抱頗難賴,喜聞新釀香。脱巾成獨醉,高枕引微凉。夢有逍遥樂,心無寵辱驚。祇今栖枳棘,終亦愧鸞凰。

屈子遷江潭,獨醒自憔悴。我無屈子才,意與屈子異。得米但沽酒,得酒但謀醉。醉後被髮眠,萬事莫吾累。

(出自《容齋集》卷六)

《幽蘭在空谷》

何所獨無芳草兮?竊獨悲此幽蘭。空谷寂其無人,霜雪又從而摧殘。攬柔條而延伫,胡遭時之艱難?愴余懷之壹鬱,涣余涕之汍瀾。惟四運之回薄,羌糾纆之多端。各乘時而光輝,紛總總其莫殫。嗟薰蕕之不分,固時俗之欺謾。寶蕭艾以充堂,謂國香爲不足觀。昔孔聖之有訓,知後凋於歲寒。撫琴操而寄懷,并松柏而興嘆。屈三閭之耿介,屑瓊蕊以爲餐。雖兹佩之可貴,疇肯察余之中肝。余以蘭爲信美,等榮悴於一般。顧昭質其未虧,處中谷而猶寬。沐光風之泛泛,浥清露之漙漙。亦天地之所私,復何怨委棄於蓁菅?若有一介士兮,結餘蔭而盤桓。望蘭臺其云遠,歲月忽其將闌。恐鵜鴂之先鳴,蹇余思之曼曼。折芳條以延伫,將以遺夫所歡。誶曰:蘭之生兮,谷之盤兮。不采而佩,我何干兮。士之生兮,歌考槃兮。用行捨藏,惟所安兮。

(出自《容齋集》外集)

36.金安老與屈原

金安老:生於1481年(成宗十二年),卒於1537年(中宗三十二年)。字頤叔,號希樂堂、龍泉、保樂堂、忍性堂、退齋、愚叟,本貫延安,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龍泉談寂記》《希樂堂稿》等存世。

《靈均》

士出食君食,各思效一智(智效一官)。支頽苟一隅,隻手猶可冀。如其事不爾,油然去弊屣。吾悲楚正則,直轍謝軒輊。與處豈不熟?穆醴或可愧。(豈不知楚王之不可與有爲,而不能如穆生之見幾耶?此一轉也。)吾道可自悦,吾田可自植(《韵書》:植,除吏切,種也)。於何不自得?廓乎立天地。胡爲如莫容?弊形以自瘁。(退處田里,可以樂道無悶,胡爲行吟憔悴,以至於形容枯槁耶?此又二轉也。)猗彼轍環人,(孔孟轍環天下。)不遇竟興喟。塗炭寧己責,栖遑忘食寐。(聖賢之心汲汲於拯濟,不能忘天下,而獨善其身如此,此又抑而復揚,就彼兩轉而翻斷。)大夫王所近,矧有肺腑寄。(屈原,王之同姓,而與王圖政者也,不可恝然於去就,斷得更親切。)寧獨同姓卿,死無可去義。幸幸非人安,畎畝亦等位。(忠臣雖在畎畝,不忘其君。《孟子》亦曰:吾豈幸幸然哉?爲卿雖非同姓,亦無可去之義,豈獨原乎?又架出一層,以言在江湖亦憂之意。)騷歌豈自悼?王庶幾之意。(《孟子》:王庶幾改之,余日望之。)遥遥不死者,千載固一致。(許多曲折,道出屈平心事,不可以不早見幾,與去國眷顧悲悴爲之評,然沉湘自决,則非中矣。)

(出自《希樂堂稿》卷三)

37.申光漢與屈原

申光漢:生於1484年(成宗十五年),卒於1555年(明宗十年)。字漢之、時晦,號企齋、駱峰、石仙齋、青城洞主,謚號文簡,本貫高靈,朝鮮中期文臣,封靈城府院君。有《企齋集》存世。

《盧處士楫慶莊十詠》(節選)

錦壁楓林(2)

錦石聯成壁,霜風染作林。白增騷客鬢,丹益楚臣心。晩色秋相近,寒聲雨更深。春花徒自媚,那得競光陰。

(出自《企齋集》别集卷五)

《承示青鶴相公仲秋夜有懷之什,兼奉梨湖相公。用其韵衍爲五篇,輒復效顰,寄呈使君案下,非敢爲詩,欲不負勤教云爾》(節選)

堪笑詩魔未可降,十年功業在燈窗。樽前忽得羽書檄,醉裏如聞飛渡江。敢把長槍挑屈宋,勢成高屋建瓴缸。毛錐未歃盟壇血,肉袒宜銜璧一雙。

(出自《企齋集》卷二)

《次〈太平館六十韵〉》(節選)

舊學龔吴凌屈宋,新聲華薛陋王鍾。聯瞻威鳳儀東表,益信詞臣盛土中。物色雕鎪留更少,詩篇陶冶覺尤工。

(出自《企齋集》卷八)

38.韓忠與屈原

韓忠:生於1486年(成宗十七年),卒於1521年(中宗十六年)。字恕卿,號松齋,謚號文貞,本貫清州,朝鮮中期文臣。著有《松齋集》。

《乞遞忠清水使,因伸救趙光祖疏》(節選)

鮑焦之立枯,屈平之沉湘,職由此耳。

(出自《松齋集》卷一)

39.金净與屈原

金净:生於1486年(成宗十七年),卒於1521年(中宗十六年)。字元冲,號冲庵、孤峰,謚號文簡,本貫慶州,朝鮮前期文臣、學者。金鳳祥、金顧、崔汝舟等爲其弟子。著有《冲庵集》《濟州風土録》。

《戊辰十一月朔陛辭到書堂次友人韵》(節選)

中遭荒墜今復新,中興德意掩高宣。伫見迭出鍧古今,浸淫屈宋相摩肩。

(出自《冲庵集》卷一)

《臨絶辭》

投絶國兮作孤魂,遺慈母兮隔天倫。遭斯世兮殞余身,乘雲氣兮歷帝閽。從屈原兮高逍遥,長夜冥兮何時朝?炯丹衷兮埋草萊,堂堂壯志兮中道摧。嗚呼,千秋萬歲兮應我哀。

(出自《冲庵集》卷四)

40.太斗南與屈原

太斗南:生於1486年(成宗十七年),卒於1536年(中宗三十一年)。字望而,號西庵,本貫永順,朝鮮中期文臣。自小被稱爲奇才,擅長談論和詩文。著述有《瑣言》《倻溪集》。

《羊汀同年會唱酬》(節選)

兄弟榜中空見名,相逢今日盡雄英。太兄備宴方知意,李守陳羞又識情。興逸應須陶子醉,杯行慎勿屈原醒。羊汀此日分離後,但有江頭風樹聲。

(出自《倻溪集》卷二)

41.沈彦光與屈原

沈彦光:生於1487年(成宗十八年),卒於1540年(中宗三十五年)。字士炯,號漁村,謚文恭,本貫三陟,朝鮮中期文人。有《漁村集》存世。

《送周慎齋世鵬出宰昆陽》

南國多佳士,如君最俊英。三長宜柱史,五馬尚邊城。銓選知吾拙,仁賢屈子行。風聲驚一郡,猶慰倚閭情。

(出自《漁村集》卷一)

《述懷排律五十韵》(節選)

澤蘭愁屈子,官柳泣班姬。竹苑桐枯日,鸞飄鳳泊時。撫膺懷未遣,咋指悔難追。斷尾鷄猶智,懷香麝正痴。亡羊元不恨,失馬復奚悲?

《贈金評事瑊》

萬里鄉關入夢頻,客中懷抱嘆良辰。殊方草樹驚初夏,故國鶯花惜暮春。五嶺雲霞皆瘴癘,三危道路已酸辛。昭君紅淚胡山外,屈子丹心楚澤濱。鏡裏愁容緣悼古,枕邊揮涕爲思親。孤囚僻壤魑魅戲,穩保殘軀天地仁。風幔薄衾龜喘息,月窗清夜鶴精神。翛翛寒影獨歸雁,孑孑微蹤何處人?目吊長沙遭鵩鳥,誰悲東魯泣麒麟?先生德宇深如海,會念鸞荒一逐臣。

(出自《漁村集》卷三)

《贈都事渭叟》

孤臣血淚省愆尤,欲叫彤墀不自由。指點北辰天柱遠,回瞻南土海門幽。胡山夜月明妃淚,楚澤秋風屈子愁。萬死投荒堪白首,此行何日大刀頭?

(出自《漁村集》卷五)

《次鄭雲卿韵》

才調慚非屈宋文,怪來虚譽謾紛紛。地親宸極星辰拱,恩降宫壼雨露分。末路功名終忤俗,暮年肝膽但輸君。從前久立程門雪,短景輝輝易到曛。

(出自《漁村集》卷六)

《擬〈詠史〉》(節選)

屈原

菊英猶足飽三閭,色悴形枯更笑渠。山北山南元自在,不須容易葬江魚。

(出自《漁村集》卷十)

42.鄭球與屈原

鄭球:生於1490年(成宗二十一年),卒年未詳。字大鳴、號乖隱,本貫東萊,朝鮮中期文臣。有《乖隱遺稿》存世。

《庚午九月日夢題屈原廟》

故廟臨江上,朱扉向水村。雖無忠者骨,尚有鄙夫敦。芳杜緣洲長,行人拜像尊。可怜懷石後,楚些未招魂。

(出自《乖隱遺稿》卷一)

43.鄭士龍與屈原

鄭士龍:生於1491年(成宗二十二年),卒於1570年(宣祖三年)。字雲卿,號湖陰。本貫東萊,朝鮮前期文臣、文人。尤擅長七言律詩,在當時同申光漢一道被稱爲漢詩的雙璧,且精通書法。著述有《湖陰雜稿》。

《將出山示同游慶心仲》

至人於世本遺身,朽骨無勞釋子珍。應似楚鄉怜屈子,千秋留塔寓悲辛。

(出自《湖陰雜稿》卷二)

《依韵答西海趙季任監司》(節選)

禁從輶軒使,西人閲幾過。雕龍馳絳節,斗印焕文緺。餘事風騷製,堪朝屈宋衙。老夫思賈勇,堅陣掣常蛇。

(出自《湖陰雜稿》卷五)

44.閔齊仁與屈原

閔齊仁:生於1493年(成宗二十四年),卒於1549年(明宗四年)。字希仲,號立岩,本貫驪興,是朝鮮中期文臣。有《立岩集》存世,并著述有《東國史略》。

《同福路中詠懷二首》

今年又云暮,客况正悠悠。蟲響初長夜,蟬聲忽早秋。登樓仲宣恨,看鏡杜陵愁。宇宙人同寄,他鄉亦可留。

謫裏逢佳境,林泉滿意清。寧辭陶令醉,不學屈原醒。山入長雲迥,天連大野平。客懷秋轉苦,迢遞洛陽城。

(出自《立岩集》卷二)

《次李太白〈將進酒〉韵》

君不見,秦皇封禪海上來,鮑車一夕終南迴。又不見,昌黎大儒空白髮,匹馬遠衝藍關雪。人生得酒且行樂,莫負春風與秋月。我性本是喜遠游,行盡東西南北來。枯腸鬱蒸未曾澆,視海爲椀江爲杯。李謫仙,可再生,握手期痛飲,我歌君當聽。放浪長作劉伶醉,清高不學屈原醒。天下同歸汶汶處,古來誰全皎皎名?屈指樽前何不樂?與君酩酊長相謔。百年真在瞬息間,生前歡笑莫停酌。一竿竹,一羊裘。頽然長卧山水鄉,滌蕩世間無限愁。

(出自《立岩集》卷五)

45.趙宗敬與屈原

趙宗敬:生於1495年(燕山君元年),卒於1535年(中宗三十年)。字子慎,號獨庵,本貫豐壤,朝鮮中期文人。著述有《獨庵遺稿》。

《屈原畫像》

楚峽連天湘水深,愁雲暗結惱行吟。兩朝丹鳳栖梧樹,一夜青蠅止棘林。但恨君王函谷去,何慳骸骨汨羅沉?堪嗟有意龍眠手,衹畫枯容未畫心。

(出自《獨庵遺稿》)

46.金義貞與屈原

金義貞:生於1495年(燕山君元年),卒於1547年(明宗二年)。字公直,號潜庵、幽敬堂,謚號文靖,本貫豐山,朝鮮中期文臣。才氣出衆,八歲起作文章。著有《潜庵逸稿》。

《黄畜翁叔貢孝獻挽(五首)》(節選)

才氣當時冠,風流兩漢傾。雄文追屈宋,正學祖朱程。白玉樓催記,黄粱夢已驚。龍亡鰍鱔舞,無福嘆蒼生。

(出自《潜庵逸稿》卷三)

47.周世鵬與屈原

周世鵬:生於1495年(燕山君元年),卒於1554年(明宗九年)。字景游,號慎齋、南皋、武陵道人、巽翁,本貫尚州,朝鮮中期文臣、學者。著述有《竹溪志》《海東名臣言行録》《進獻心圖》,編撰有《武陵雜稿》。

《禹灣望李二相别墅,次杜工部韵》

青青垂柳李公門,萬里長江尚遶村。花落花開空歲月,煙收煙鎖幾朝昏。夢中猶記英雄面,澤畔難招屈宋魂。悵望荒園頻灑淚,回頭湖海憶曾論。

(出自《武陵雜稿》卷四)

《闢邪》(節選)

屈、宋、唐、景之文,熹舊亦嘗好之矣。既而思之,其言雖侈,然其實不過悲愁、放曠二端而已。日誦此言,與之俱化,豈不大爲心害?於是屏絶,不敢復觀。今因左右之言,又竊意其一時作於荆楚之間,亦未必聞於孟子之耳也。若使流傳,四方學者,家傳而人誦之。如今蘇氏之説,則爲孟子者,亦豈得而已哉?况今蘇氏之學,上談性命,下述政理,其所言者非特屈宋、唐景而已。

(出自《武陵雜稿》卷六)

48.林億齡與屈原

林億齡:生於1496年(燕山君二年),卒於1568年(宣祖元年)。字大樹,號石川,本貫善山,朝鮮中期文人。爲朴祥的門人,尤擅長詩文和詞章。著述有《石川詩集》。

《歷訪叙子悦始末索和》(節選)

我讀晋山稿,凌厲跨屈宋。身雖埋九京,名與頭流重。

《秋江歸,笑雪一叢,真所謂温伯雪子目擊道存者也。謹掇排律二十韵以謝,且以自况》

笑雪林間隱,秋江物外瑰。同爲蘭草契,共倚雪山隈。病客居無伴,清詩寄作媒。投如明月送,見似玉人來。嫌褻圍犀貯,愁傾插竹擡。香偷荀令炷,燦鬥石郎腮。奴視江南橘,兄交嶺上梅。汾陽爲故里,洛浦是前胎。每厭春風媚,常隨歲暮開。非惟蜂蝶怨,亦被雪霜猜。凍雨思飄落,陰風欲折摧。區區三日養,稍稍一陽迴。泥暖抽青蘖,盆沾點緑苔。交情多淡泊,虚室絶塵埃。屈子經三首,陶公酒一杯。長歌思杳遠,三嚘泣徘徊。冷族人誰愛?仙裝世共咍。白榆天上種,紅杏日邊栽。静女遲婚嫁,寒儒困草萊。應須懷玉蕊,歸去卧瑶臺。

(出自《石川詩集》卷一)

49.丁焕與屈原

丁焕:生於1497年(燕山君三年),卒於1540年(中宗三十五年)。字用晦,號檜山,本貫昌寧,朝鮮中期文臣。其爲趙光祖的門人。與李尚迪、李尚伋相交。著述有《檜山文集》。

《西行記》(節選)

李崔以後,衹有韓録事高尚其事,奎甫諸人奴事不暇,行若狗豚。其後李存吾獨何人也?肝消國亡,膽怒辛肆,想其氣節,屈原、朱雲之類歟。時君與之同事,與牧隱、圃隱、吉注書諸公展布於此中,則嵬峨宫闕,雖至今存可也。

(出自《檜山文集》卷二)

50.李元孫與屈原

李元孫:生於1498年(燕山君四年),卒於1554年(明宗九年)。字子長,號無何翁,本貫全義,朝鮮中期文臣。李直幹的曾孫,祖父是繕工監副正李益禧,父親是李侃,母親是柳承孫的女兒。有《無何翁集》存世。

《次柳仁仲韵》

昭代光新化,清朝宿孽消。群英皆錦晝,妖魅已奔宵。紫極紛傾稛,天涯獨守潮。歸心滄海闊,愁緒亂蓬飄。雁影吟邊急,鄉音夢裹遥。楚蘭悲屈子,漢月泣王昭。失侣同懷土,逢君恍在朝。神交千里會,情吐兩心澆。擬合輸肝肺,寧徒作友僚。光陰相代謝,聚散若昏朝。世路人喧聒,天心理寂寥。蟬蛁元不貴,寒塞亦非迢。大智無凡楚,冥觀一壤霄。泥蓮能皎潔,膏火自煎銷。地遠風塵静,庭空鵲語囂。拘衙雖坐縶,御氣可飛超。物外思歸范,牢間笑械蕭。何時茅屋裹,休我一枝鷯?

《敗荷》

落盡紅房已歇香,無邊青蓋立空長。凄風戛玉秋聲緊,白露翻珠月色凉。屈子愁多成小睡,昭君情苦坐殘妝。榮枯萬物須臾事,莊叟高談不是狂。

(出自《無何翁集》上)

51.趙昱與屈原

趙昱:生於1498年(燕山君四年),卒於1557年(明宗十二年)。字景陽,號龍門、葆真齋,謚號文康,本貫平山,朝鮮中期學者。精通詩文和書畫,同徐敬德、李滉等相交。著述有《龍門集》。

《聘第八詠》(節選)

閑階數叢菊,絶艷相間發。春雨既華滋,秋霜仍獨立。曾入屈原餐,更堪淵明掇。風味古猶今,對酒宜大嚼。

(出自《龍門集》卷二)

《寧越聞監司巡嶺東將還,聊抒客懷,用瀆藻鑒》

俯仰塵埃欲白頭,幾回清夢遶林丘。地偏擬卜淵明宅,意遠聊爲屈子游。秋晩越中悲落木,月明江上亂鄉愁。似聞嶺路雙旌出,更向原城爲小留。

(出自《龍門集》卷四)

52.宋麟壽與屈原

宋麟壽:生於1499年(燕山君五年),卒於1547年(明宗二年)。字眉叟、台叟,號圭庵,謚號文忠,本貫恩津,朝鮮中期文臣。曾在嚴用恭門下求學,并受到金安國的指導,精通性理學。著述有《圭庵集》。

《寄洪道原叙疇》(節選)

别離分作去留形,墓下哀鳴對鶺鴒。堂上孤親腸寸斷,座中諸客涕雙零。衹期畢命依松柏,不願垂名染汗青。消遣一生惟有酒,當年莫學屈原醒。

(出自《圭庵集》卷一)

53.崔演與屈原

崔演:生於1503年(燕山君九年),卒於1549年(明宗元年)。字演之,號艮齋,謚號文襄,本貫江陵,朝鮮中期文臣。有《艮齋集》《艮齋續集》《後東槎録》存世。

《病梅三十韵》

脉脉江南夢,飄飄嶺外魂。元非鄰野杏,終不友山樊。獨禀乾坤氣,偏沾雨露恩。先春回律暖,帶雪爛柯繁。北陸寒方沍,南枝日已暄。鮫綃明夜月,檀暈燦朝暾。嬌額宫妝靚,鉛華國色温。清姿都綽約,絶艷自嬋媛。玉女尋香返,仙娥竊藥奔。纖叢卑蕣菊,弱植侮蘭蓀。苦節堅冰蘖,貞心鄙狄門。枝交庭畔塢,條落水邊村。幾動揚州興,時粘處士樽。巡檐常索笑,照膽衹忘言。松契思無負,芝薰矢勿諼。方期調鼎鼐,豈料卧林園?病似溝中斷,灾非爨下燔。塵沙侵老幹,螻蟻蝕孤根。無復穠香馥,唯餘冷影翻。蟄空藏短虺,攀脆墮窮猿。對月愁千種,臨風淚一痕。藤纏寒蔓密,蘚澀蹙鱗屯。衹見鶚來萃,空聞雀啄喧。人嫌瓊蕊盡,自信鐵腸存。瘦骨唐工部,憔形楚屈原。摩挲情不淺,封殖意彌敦。庶得扶萌孽,終教擁垝垣。榮萎知有命,困厄不須論。縱被群芳妒,還期碩果蕃。秋風將結子,佳實獻天閽。

(出自《艮齋集》卷二)

54.宋麒壽與屈原

宋麒壽:生於1507年(中宗二年),卒於1581年(宣祖十四年)。字台叟,自號秋坡居士,又號訥翁,本貫恩津,朝鮮中期文臣。同李滉爲至交。著述有《秋坡集》。

《冲庵金公行狀》(節選)

公姓金氏,諱净,字元冲,自號冲庵,又號孤峰。……辛巳冬,有後命。公聞命,色不變。呼酒快飲,執都事手,歷問時事。貽書兄弟,勉以善養老母,又吟絶命辭(投絶國兮作孤魂,遺慈母兮隔天倫。遭斯世兮隕余命,乘雲氣兮歷帝閽。從屈原兮高逍遥,長夜冥兮何時朝?炳丹衷兮埋草萊,堂堂壯志兮中途摧。嗚呼,千秋萬世兮應我哀。)以見意,從容就死,時年三十六。

(出自《秋坡集》卷二)

55.金麟厚與屈原

金麟厚:生於1510年(中宗五年),卒於1560年(明宗十五年)。字厚之,號河西、湛齋,本貫蔚山,朝鮮中期文臣、學者。父親是金齡,母親是玉川趙氏。其性理學理論在儒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天文、地理、醫學、算數、律曆等方面也頗爲精通。一生留有很多著述,主要有《河西全集》《周易觀象篇》《西銘事天圖》《百聯抄解》等。

《汨羅吊屈原》

南方水闊炎氣凝,瘴霧熏天風激波。猿聲啾啾五更夜,木葉當秋微脱柯。孤臣掩袂不自聊,枯形苦面長吟哦。長楸望望不可見,自向青天歌《九歌》。重華千載逝已遠,聯綿九疑空嵯峨。天門九重鬱沉沉,高丘隕涕雙滂沱。瑶臺偃蹇鴆不媒,二姚不許回雙蛾。瓊茅椒糈亦徒爲,顧瞻八荒終無他。參差一曲洞庭浦,帝子不降愁云何?桂枝青青倚延伫,帶以杜蘅披薜蘿。山高蔽日林冥冥,俯看水石相舂磨。凄凄涕泣夜漫漫,美人窈窕隔山河。愁腸百結知爲誰?忍將沉痼遺扁和。撫膺太息仰天日,慘慘緒風吹鬢皤。終年獨此守憑心,悲憤鬱屈蟠龍蛇。鳳鳥皇皇自無處,羽翮飄零勢蹉跎。甘心一死不足愛,却任重石投黿鼍。來者茫茫不可聞,千秋萬歲寐無訛。風波蕩漾恨不窮,彭咸伍胥相經過。春草萋萋日晼晚,况復白露凋芰荷。年年角黍飯一筒,紅綫裊裊沉成渦。千年紫陽是子雲,耿耿忠誠曾一科。感慨一洗群儒失,赫然義氣明羲娥。九泉冤目應始瞑,我今一吊情何多。依山一廟托精靈,怪木槎牙樹岩阿。孤吟楚些慰飄零,江水湛湛横青莎。誰將一尺吹毛劍,斬此宇宙排忠病國諸奸邪?

《蔡仲吉求見吾詩集,摘寫日録中所付若干首,題詩其上》(節選)

蠅隨驥尾致千里,柳家張進韓家星。送元直賦屈宋列,富麗恐是藍出青。

(出自《河西全集》卷四)

《吊三閭》

江潭何處問三閭?跌宕文辭悲嘆餘。此日不禁哀淚灑,《滄浪》歌罷未逢漁。

(出自《河西全集》卷七)

《醉翁堂,堂在南原》

年來卧病醉鄉中,不信人間有我同。獨醒豈堪追屈子?吾衰端可比歐公。回頭十載三竿日,吹面鳴岩落雪風。他夕上堂須痛飲,忘形誰是主人翁。

《挽尹士栗》(節選)

誤坐黄庭謫,人間落彩鸞。精英冰共玉,芬馥蕙兼蘭。屈宋名南國,曹劉數建安。天高神更惡,世短意何曼?塵土音容絶,荒山歲月闌。凄凉五鳳手,沉痛《廣陵》彈。

(出自《河西全集》卷十)

56.柳希春與屈原

柳希春:生於1513年(中宗八年),卒於1577年(宣祖十年)。字仁仲,號眉岩,謚號文節,本貫善山,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眉岩日記》《續蒙求》《歷代要録》《續諱辨》《朱子語類箋解》《詩書釋義》等存世。

《眉岩日記》(節選)

後來楚之屈原、漢之劉向,以宗姓之臣,愛君憂國之忠誠藹然有足稱者,雖人品不及三人,而忠義則可以繼之。

(出自《眉岩日記》十四)

57.朴全與屈原

朴全:生於1514年(中宗九年),卒於1558年(明宗十三年)。字勉夫,號松坡,本貫務安,朝鮮中期文臣。常與柳仲郢、權擘等相交。著述有《松坡逸稿》。

《問忠孝》(節選)

其忠孝卓冠千古,三代以下,伯夷、叔齊、曾參、閔損其尤也。春秋、漢唐以來,有若屈原、伍子胥、王祥、孟宗以忠孝名者,而代不乏人,班班經史之可見。

(出自《松坡逸稿》)

《八哀詩》(節選)

我哀空谷蘭,沉馨在幽荒。菉葹替盈室,蕭艾專佩纕。朝露無人挹,秋霜萎蓁莽。千年惟孔父,拊琴增惆悵。過疑從俗化,屈子不予諒。

(出自《松坡逸稿》)

58.李洪男與屈原

李洪男:生於1515年(中宗十年),卒年未詳。字士重,號汲古子,本貫廣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汲古遺稿》。

《君不見行》(節選)

舞馮夷於幽壑,吟海若於深宫。屈原何事空澤畔,彭咸何事空水中?吾皆擯之不與同,綺筵二子含愧去翩翩。

(出自《汲古遺稿》卷中)

59.鄭惟吉與屈原

鄭惟吉:生於1515年(中宗十年),卒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字吉元,號林塘、尚德齋,本貫東萊,朝鮮中期文臣。曾在東湖書堂與李滉、金麟厚一道“賜暇讀書”。著有《林塘遺稿》,作品有《韓琦碑》。

《屈沉汨羅》

重華已遠《王風》熄,直道多爲枉道侵。《巷伯》幾傷《周雅》戒,《離騷》還見楚臣吟。系連顓頊爲苗裔,身降庚寅作國琛。世屬披猖行桀徑,誰將君父導堯欽?乾坤俯仰悲時事,秦楚兵戈亂日尋。三户擬扶芈氏業,寸腸空遶史魚忱。蘭成雜佩幽香襲,天許孤忠白日臨。懷得瑾瑜辭混濁,敢同餔啜效浮沉。荃心數化都忘鑒,簧口交鋒漸鑠金。日月流行時易失,芳華零落恨難任。扶桑曉挹朝暾出,天極時挼北斗斟。八表游來神恍恍,故都懷處淚淫淫。周容未合人間度,憔悴寧披澤畔襟。畢命孤生悲往日,懷沙一語撼湘潯。鴻毛擬去身彌小,魚腹藏來怨益深。天送悲風號浪沫,雲拖靈雨泣篁林。千年幽恨消無日,萬里蒼梧故作陰。誰遣流風成競渡?解教包飯屬遺黔。魚龍惹恨回深夜,楓桂含愁鬱遠岑。彩服游觀非解事,清流造托是知音。時逢契合無多得,病到膏肓不可鍼。教斥江潭元不怪,致膏鈇鉞是何心?昏庸覆國寧須數,明聖知人亦未諶。投老長沙留賈傅,匡時直諫死韓歆。君臣落落成秦越,天地悠悠變古今。盛化幸逢重午節,薰風先入五弦琴。言從萋斐要歸正,人得梅鹽會作霖。屈子有知思欲遇,懷王無道愧難禁。仁恩短處應須擴,聽納偏時更可箴。未有名言酬聖德,十年空戴侍臣簪。

(出自《林塘遺稿》上)

60.盧守慎與屈原

盧守慎:生於1515年(中宗十年),卒於1590年(宣祖二十三年)。字寡悔,號蘇齋、伊齋、暗室、茹峰老人,謚號文簡,本貫光州,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師從李延慶,常與李滉、金麟厚通過書信探討學問。著述有《侍講録》《蘇齋集》。

《送蘇生》

天縱徽公大,深探孔氏微。《四書》分解盡,一字减添非。文守昌黎軌,騷窺屈宋扉。且須勤讀玩,終自得要歸。

(出自《蘇齋集》卷四)

61.金富弼與屈原

金富弼:生於1516年(中宗十一年),卒於1577年(宣祖十年)。字彦遇,號後雕堂,謚號文純,本貫光山,朝鮮中期學者。與金麟厚交往甚深,同金富儀、金富仁、金富信等一道被稱爲“烏川七君子”。著述有《後雕堂文集》。

《偶吟》

感誦屈原岳飛傳,遥憶河西聽松翁。千載事業何須説?用捨衹看易地同。

(出自《後雕堂文集》卷二)

62.黄俊良與屈原

黄俊良:生於1517年(中宗十二年),卒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字仲舉,號錦溪,本貫北海,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其爲退溪李滉門人。有《錦溪集》存世。

《臺池舒懷》(節選)

翌日,即端陽佳節也。五六輩衙客來言曰:大江以南,吴、楚、閩、廣、雲南等俗,皆爲屈原。自今初吉,處處江湖乘競渡船,唱《竹枝曲》,投角飯,并晝夜游宴,誠天下奇觀。

(出自《錦溪集》卷三)

63.李重慶與屈原

李重慶:生於1517年(中宗十二年),卒於1568年(宣祖元年)。字叔喜,號雲齋,本貫廣州,朝鮮中期文臣。其爲李克堅的曾孫,祖父是李攀,父親是李英符,母親是李孝完的女兒。有《雲齋遺稿》存世。

《天磨大觀》(節選)

杜老堪淚吴,屈子空哀郢。西南海爲界,巨浪殊萬頃。累累錯島嶼,隱隱動艫艋。開襟灑靈颷,衣裳飄不整。

(出自《雲齋遺稿》卷二)

64.楊士彦與屈原

楊士彦:生於1517年(中宗十二年),卒於1584年(宣祖十七年)。字應聘,號蓬萊、完邱、滄海、海客,本貫清州,朝鮮中期文臣、書藝家。同兄弟士俊、士奇一道被稱爲韓國的“三蘇”。同時擅長楷書、草書,同安平大君、金絿、韓濠一道被稱爲“朝鮮四大書藝家”。著述有《蓬萊詩集》。

《送李正字歸覲惟新》(節選)

之子金閨彦,清標玉樹香。才華親屈宋,書法倒鍾王。

(出自《蓬萊詩集》卷二)

《競渡怨》

蒼梧山蒼楚水碧,遠渡近渡人競渡。招招沉冢水底魂,竹枝慘裂斜日暮。新筒餌下角黍飯,綵繩舞瀾蛟龍怒。争舟奪楫竟何有?捩柁開尾空洄溯。群芳磊落衆芳芬,鵜鴂先秋鳴白露。黄昏易暮美人遲,九門深深王不寤。浮游九土獨無芳,好修不忍中改度。懷沙千仞入驚湍,淵裏彭咸應好遇。競渡怨,怨增三湘流,湘君鼓瑟如泣訴。競渡怨,怨添浙江潮,怒氣矹硉波山騖。將身莫上汨羅船,一聽哀歌淚如雨。

(出自《蓬萊詩集》卷三)

65.盧禎與屈原

盧禎:生於1518年(中宗十三年),卒於1578年(宣祖十一年)。字子膺,號玉溪,謚文孝,本貫豐川,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多與奇大升、盧守慎、金麟厚等學者交流道義。著有《玉溪集》。

《觀過知仁論》(節選)

有君子之過,有小人之過。君子之過,生於偏;小人之過,生於私。君子之過,成於過;小人之過,成於不及。觀人者,先審其黨之所在,而究其用心之極,則知君子之過,皆出於天理之發,而非若小人之過矣。蓋中者,天下之正道而不易之定理也。不偏不倚者,此中也。……故周公使管叔監殷,是周公之過,過於仁智者也。昭公娶於吴,而孔子以爲知禮,則是孔子之過,過於愛君者也。屈原之過,過於忠者也。孫緣之過,過於孝者也。鄧攸之過,過於愛弟者也。即此而聖賢君子之用心者,可知矣。

(出自《玉溪集》續集卷三)

66.梁應鼎與屈原

梁應鼎:生於1519年(中宗十四年),卒於1581年(宣祖十四年)。字公燮,號松川,本貫濟州,朝鮮中期文臣。擅長詩文,是宣祖時期“八大文章家之一”。著有《松川遺集》《龍城唱酬録》。

《策》(節選)

屈三閭志高行潔,憂讒畏憤,自赴湘水。若不遇懷王之暗而展布其志,則可能救宗國之亡,而熊繹之祀,不至於絶歟?……三閭大夫枘鑿不合,獨醒無悔,則其志高矣。……愚請以學之充不充斷之。曰屈原,狷介人也。其爲學雖不充,而其忠義足以扶宗國之亡,則失志沉湘,讒者之效也。

(出自《松川遺集》卷三)

67.白光弘與屈原

白光弘:生於1522年(中宗十七年),卒於1556年(明宗十一年)。字大裕,號岐峰,本貫海美,朝鮮中期文人。曾師從李恒,早年便與金麟厚、李珥、申潜、奇大升、林億齡、鄭澈、梁應鼎、崔慶昌等大文章家相交往。著有《岐峰集》。

《奉送石川按節關東》(節選)

先生風骨脱煙火,前身誤寫《黄庭經》。胸吞二十八星宿,眼空萬古人中英。文章自許屈宋壇,風流肯後王謝班。

(出自《岐峰集》卷三)

68.丁焰與屈原

丁焰:生於1524年(中宗十九年),卒於1609年(光海君元年)。字君晦,號晩軒,本貫昌原,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師從丁熿。著述有《晩軒集》《再思堂先生逸集》。

《竹樹書院諭縣學者》(節選)

昔屈原沉湘,楚人爲之競渡。介子焚綿,時人爲之寒食。其忠憤介節,猶有稱思於後世而不能忘。

(出自《晩軒集》卷二)

69.具鳳齡與屈原

具鳳齡:生於1526年(中宗二十一年),卒於1586年(宣祖十九年)。字景瑞,號柏潭,謚號文端,本貫綾城,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師從李滉,不僅文才出衆,還精通天文學。著述有《柏潭集》及其續集。

《太平館在漢城,爲詔使駐節之所。蓋取四海一家太平全盛之意。芳洲張公有詩六十韵,予因和之》(節選)

翰林風月追仙李,給諫丹鉛鄙晋鍾。勛業蕭曹命輿僕,文章屈宋視臺傭。

(出自《柏潭集》續集卷三)

70.金紐與屈原

金紐:生於1527年(中宗二十二年),卒於1580年(宣祖十三年)。號璞齋,朝鮮中期文人。有《璞齋先生文集》存世。

《端午日與冠童會游有美亭,作吊屈原絶句》

節序今當競渡辰,風煙處處十分新。生爲臣子忠何間?醉把薄觴酹楚臣。

(出自《璞齋先生文集》卷四)

71.權文海與屈原

權文海:生於1534年(中宗二十九年),卒於1591年(宣祖二十四年)。字灝元,號草澗,本貫醴泉,朝鮮中期文臣。師從李滉,與柳成龍、金誠一等爲至交。著述有《大東韵府群玉》《草澗集》。

《雜記》(節選)

及到京畿,有一門丈,以一壺酒來慰路上。美叔臨别把杯,以一絶贐之:寒樹鴉嗚薄暮時,一壺來慰楚臣悲。此生無復重逢日,直到重泉作好期。有一當路者解之曰:寒樹鴉鳴,指時世衰亂也。楚臣,以屈原自比。

(出自《草澗集》卷四)

72.宋翼弼與屈原

宋翼弼:生於1534年(中宗二十九年),卒於1599年(宣祖三十二年)。字雲長,號龜峰、玄繩,本貫礪山,謚號文敬,朝鮮中期學者。是金長生、鄭曄的老師,與李珥、成渾交往。著有《龜峰集》。

《憶趙汝式》

屈子非宗戚,張巡未職分。功踰淮上守,忠邁楚江魂。老怯生應走,威靈死亦尊。全軀簪佩者,論説任紛紛。

《贈人》

松存君卧淵明宅,酒盡吾師屈子醒。謾讀詩書逢世亂,嘆無功力及生靈。一輪明月心中事,千叠青山世外情。籬下波連滄海水,扁舟身世白鷗輕。

(出自《龜峰集》卷二)

73.李珥與屈原

李珥:生於1536年(中宗三十一年),卒於1584年(宣祖十七年)。字叔獻,號栗谷、石潭、愚齋,謚號文成,朝鮮中期學者、文臣。天資超凡,貫通儒釋道之學,是朝鮮史上與退溪齊名的性理學大家,被譽爲“東方之大賢”。所著除詩文集外,又有《東湖問答》《聖學輯要》《擊蒙要訣》《經筵日記》《金時習傳》等。後人將其輯爲《栗谷全書》。

《答宋雲長》

珥受國厚恩,常切仰報之念。有時不免輕發,真是屈原之病也。有時不覺自笑。况旁觀識者,豈不發笑乎?

(出自《栗谷全書》卷十一)

74.丁希孟與屈原

丁希孟:生於1536年(中宗三十一年),卒於1596年(宣祖二十九年)。字浩然,號孤山、善養亭,本貫靈光,朝鮮中期義兵將。師從成守琛。著述有《善養亭集》。

《次維鳩驛壁上畫詩并序》(節選)

見之咨嗟良久,曰:此是《諫臣去國圖》。乃題詩曰:壁上何人畫此圖,諫臣去國事幾乎?山僧一見尚惆悵,何况當塗士大夫。後二客過次韵。其一曰:曲堗前言不早圖,焦頭後悔可追乎?何人畫此諫臣去?滿壁清風激懦夫。其二曰:白衣黄帶諫臣圖,是屈原乎微子乎?未正君非空去國,不須毫底費工夫。云云。

人皆何必畫斯圖,我獨言之有意乎?萬一君王見此悟,格非其在畫師夫。

《病中偶吟》

兵連祸結四年餘,海外凶殘孰敢除?負戴出門無處去,投江寧葬屈原魚。

(出自《善養亭集》卷一)

75.金誠一與屈原

金誠一:生於1538年(中宗三十三年),卒於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字士純,號鶴峰。本貫義城,出生於慶尚北道安東,朝鮮中期文人、學者。其爲李滉的弟子。有《鶴峰集》存世。

《端午日宣醖有感》

一千年運屬河清,聖主深恩叶鹿鳴。誰識屈原沉汨日?詞臣無事醉霞觥。

(出自《鶴峰集》卷一)

76.李德弘與屈原

李德弘:生於1541年(中宗三十六年),卒於1596年(宣祖二十九年),字宏仲,號艮齋,本貫永川,朝鮮中期學者。師從李滉。著述有《艮齋集》《周易質疑》《四書質疑》《溪山記善録》《朱子書節要講録》。

《上退溪先生》(節選)

或曰:巫之有名,其來久矣。靈均之於《離騷》,亦有稱焉。

(出自《艮齋集》卷三)

《〈心經〉質疑》(節選)

問:朱先生注《參同契》之意,如何?答曰:道教非若佛家之專事誑惑,故先生有詩云:三年養神丹,白日生羽翰,但恐逆天理,偷生詎能安?且注疏之時,先生已去國數年,時事大壞,悲國家之將亡,寓意於《楚辭》《參同契》之類。若曰欲長生不死,後天而終。以盡反復無窮之世變,猶屈原《遠游》賦之義,乃寓言耳。

(出自《艮齋集》續集卷三)

《〈古文後集〉質疑》(節選)

秭歸(按《一統志》:歸州,有屈原廟。原有賢姊,名須,聞原放,亦來歸。喻令自寬,鄉人因名其地曰“秭歸”,據此則當作“姊”,今作“秭”,未知其何也。)

(出自《艮齋集》續集卷四)

77.李廷馣與屈原

李廷馣:生於1541年(中宗三十六年),卒於1600年(宣祖三十三年)。字仲薰,號四留齋、退憂堂、月塘,謚號忠穆,本貫慶州,朝鮮中期文臣。與成渾、李濟臣等相交。著述有《四留齋集》《喪禮抄》《讀易考》《倭變録》《西征日録》。

《寄謝李主簿子貞持酒見訪》(節選)

憔悴偏憐屈宋才,青衫薄宦尚低回。栖栖四海知音少,匹馬窮途幾往來。

《端午醉吟》

蒲觴爛醉不須辭,佳節他鄉此一時。堪笑屈原憔悴甚,楚人千載衹追悲。

(出自《四留齋集》卷二)

《次李白〈將進酒〉韵》

我不如,巢堂玄鳥年年來,春社飛飛秋社回。又不如,鴟夷之子散華髮,一棹輕煙歌白雪。少年失足風塵中,老去羈栖送日月。千里長携影伴身,惟有麯生隨我來。此生風味不可孤,可使一日塵生杯。齊彭殤,等死生。幸自得其趣,悠悠之言君莫聽。竹林七賢即我師,澤畔長恨屈原酲。人生得喪何草草,安用區區身後名?無遑曰今日眈樂,塵世難逢一日謔。休言麯糵是傷生,醉死愁生要斟酌。蘇季子,黑貂裘。縱横六國竟何爲,百年辛苦一生愁。

(出自《四留齋集》卷五)

78.洪可臣與屈原

洪可臣:生於1541年(中宗三十六年),卒於1615年(光海君七年)。字興道,號晩全堂、艮翁,謚號文莊,本貫南陽,朝鮮中期文臣。受業於許曄、閔純門下。有《晚全集》《晚全堂漫録》存世。

《〈八松亭〉寄靈均上人》

鄉井雖非遠俗喧,八松亭子是名園。悠悠世事吾無意,與爾聊爲江海言。

師非澤畔行吟客,何事靈均揭作名?勢利人問渾欲醉,水雲松月獨吾醒。

(出自《晩全集》卷一)

79.尹國馨與屈原

尹國馨:生於1543年(中宗三十八年),卒於1611年(光海君三年),字粹夫,號恩省、達川。本貫坡平,朝鮮中期文臣。著有《聞韶漫録》。

《聞韶漫録》(節選)

近世閨秀,許氏爲最,而忠義李逢之妾女,亦有能詩聲,友人趙伯玉畜之。已丑余新赴尚州。伯玉遞星牧上京,歷宿於州館。余與伯玉設酌於其妾所寓處。伯玉勸作一句詩以贈我。李即席口占,倩筆伯玉曰:“洛陽才子何遲召?作賦湘潭吊屈原。手扮逆鱗危此道,淮陽高卧亦君恩。”吟咏構思之際,手麾白叠扇,時或掩唇。其聲清婉凄絶,似非人世間人。

(出自《聞韶漫録》下)

80.鄭逑與屈原

鄭逑:生於1543年(中宗三十八年),卒於1620年(光海君十二年)。字道可,號寒岡,謚號文穆,本貫清州,朝鮮中期文人、學者。不僅精通性理學、禮學,對諸子百家、歷史、算術、兵陳、醫藥、卜筮、風水地理均有所研究。著述有《家禮輯覽補注》《昌山志》《心經發揮》《歷代紀年》《寒岡集》。

《六一軒記》(節選)

六一翁,既以六一名其軒,而居而樂之者且十年矣。一日求余記。余以爲翁之六一,取古之六一也。所以爲六一,則又自不同,異乎翁之爲六一也。何不以古之六一爲六一,而自以其六一乎哉?豈有慕於屈子之夕餐、靖節之盤桓、子猷之看、和靖之詠,與夫周夫子之獨愛者,而參之以居士之一翁乎?

(出自《寒岡集》卷十)

81.趙憲與屈原

趙憲:生於1544年(中宗三十九年),卒於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字汝式,號重峰、後栗、陶原,文烈人,謚號文烈,本貫白川,朝鮮中期文人。爲李珥、成渾、李之菡門人。著有《重峰集》。

《省墓後,詣闕陳疏》(節選)

我非屈三閭,我非陽諫議。三年吃吃不能休,欲爲君師明大義。

(出自《重峰集》卷一)

《樓題,仰睹文忠公所作一律一絶,手澤如昨,風流宛然,終宵有感。因記排律二十韵,以寓平生景慕之意。因以二十日,往拜於臨皋書院先生真像》(節選)

萬仞高標鄭侍中,平生爲國罄丹衷。詞源屈宋騷音楚,學派程朱聖道東。

(出自《重峰集》卷二)

82.曹好益與屈原

曹好益:生於1545年(仁宗元年),卒於1609年(光海君元年)。字士友,號芝山,謚號貞簡、文簡,本貫昌寧,朝鮮中期文臣、學者。師從李滉。著述有《芝山集》《心經質疑考誤》《家禮考證》《周易釋解》《易象推説》《論爲學之要》《理氣儒釋等辨》《大學童子問答》等。

《游香楓山録》(節選)

明日鄰翁來問,因曰:沅湘之水最清,而屈子思沉。楚越之山多奇,而子厚怨囚。思沉者忘其美,怨囚者惡其勝,此固遷逐者所懷宜然也。今子教服詩禮,律己有法,學已適用。手不施龍。一觸兔罦,千里蓬粟,半菽無資,時或蒙袂。吾意滿目雲山,皆子之囹圄。一帶清漣,無非葬地。今則不然,溝瀆之細,培塿之勝,無不登臨而樂之,灑然不以爲懷。吾子之於古人,一何相反耶?余曰:不然,夫屈子以忠見疏,而宗國且危。子厚有才見斥,而急於自進。忠者憂亂,故臨水則見君而不見水;才者求售,故對山則見己而不見山。見且不得,而况於樂乎?

(出自《芝山集》卷五)

83.劉希慶與屈原

劉希慶:生於1545年(仁宗元年),卒於1636年(仁祖十四年),字應吉,號村隱,本貫江華,朝鮮中期詩人。有《村隱集》存世。

《南行》

遠遠辭京口,遥遥入楚雲。殘河天欲曙,列宿夜猶分。竹染湘妃淚,江沉屈子魂。南來孤客耳,那忍子規聞?

《岳陽壯觀天下傳》

倦客南來學遠游,滿江清景一登樓。空將屈子思君意,暗結湘妃憶帝愁。夢澤風生翻叠浪,君山木落動高秋。超然獨立無邊岸,楚岫吴雲望更悠。

(出自《村隱集》卷一)

84.沈喜壽與屈原

沈喜壽:生於1548年(明宗三年),卒於1622年(光海君十四年)。字伯懼,號一松、水雷累人,本貫青松,朝鮮中期文臣。掌令沈順門的曾孫,祖父是沈夆源,父親是正字沈鍵,母親是李延慶的女兒。有《一松集》存世。

《和任博士叔英寄詩》

川爲舟楫旱爲霖,濟濟朝紳望若林。白首殘年唯有死,青雲遠業本非心。曾知屈子醒無益,還笑袁公淚不禁。欲譬君詩清廟瑟,静中三嘆識遺音。

(出自《一松集》卷四)

85.郭説與屈原

郭説:生於1548年(明宗三年),卒於1630年(仁祖九年)。字夢得,號西浦,本貫清州,朝鮮中期學者、文臣。著述有《西浦集》。

《詩話》(節選)

五月五日,晨起遁去,不知去處。家人跡至漢江水邊,則有遺履在焉。意其投江而死,以是日爲忌而祭之,容齋以詩吊之曰:毁譽紛紛萬口騰,此公心地不模稜。楚江何處尋遺佩?願寄纏筒五彩繩。蓋以屈原比之也。

(出自《西浦集》卷六)

《詩話》(節選)

金冲庵净謫濟州,加罪賜死。臨命作詞曰:投絶域兮作孤魂,遺慈母兮隔天倫。遭斯世兮殞余身,乘雲氣兮歷帝閽。從屈原兮高逍遥,長夜冥兮何時朝?耿丹衷兮埋草萊,堂堂壯志兮中道摧。千秋萬世兮應我衰。

(出自《西浦集》卷七)

86.鄭碏與屈原

鄭碏:生於1533年(中宗二十八年),卒於1603年(宣祖三十五年)。字君敬,號古玉,本貫温陽,朝鮮中期文人。有《北窗古玉兩先生詩集》存世。

《次鄭丈碏詩韵》(節選)

匹馬十年西復東,維揚今日又秋風。山如畫圖白雲外,路入招提紅樹中。湘浦何須吊屈子,鹿門終擬訪龎公。隱淪經濟各天性,我亦初非田舍翁。

(出自《西浦集》卷五)

87.李廷馨與屈原

李廷馨:生於1549年(明宗四年),卒於1607年(宣祖四十年)。字德薰,號知退堂、東閣,本貫慶州,朝鮮中期文臣。師從丁允禧,不僅精通性理學,在諸子百家書、星曆、卜筮、術數等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著述有《知退堂集》《龍蛇記事》《壽春雜記》《東閣雜記》。

《中宗》(節選)

金冲庵净,配濟州踰年。執義金麟孫、司諫蔡紹權等,請加罪賜死。净臨命,作詞曰:投絶國兮作孤魂,遺慈母兮隔天倫。遭斯世兮隕予身,乘雲氣兮歷帝閽。從屈原兮高逍遥,長夜冥冥兮何時朝?耿丹衷兮埋草萊,堂堂壯志兮中道摧。千秋萬歲兮應我哀。奇遵竄穩城,亦與净同時賜死。

(出自《知退堂集》卷九)

88.柳根與屈原

柳根:生於1549年(明宗四年),卒於1627年(仁祖五年)。字晦夫,號西坰,謚號文靖,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師從黄廷彧。著有文集《西坰集》。

《贈别詔使還朝》(節選)

詞仙將命下三韓,得御龍門禮數寬。家世祝融綿閥閲,文章屈宋作衙官。

(出自《西坰集》皇華詩集卷四)

89.徐思遠與屈原

徐思遠:生於1550年(明宗五年),卒於1615年(光海君七年)。字行甫,號彌樂齋、樂齋。本貫達城,朝鮮中期學者,爲鄭逑的門人。有《樂齋集》存世。

《挽東岡金先生》

冰壺秋月昔聞名,玉色金聲拜典刑。明善誠身宗北學,抽關發鍵自南冥。宣公抗疏憂君切,屈子多讒去國輕。一卧湖邊難再起,吾今安仰淚河傾。

(出自《樂齋集》卷二)

90.許篈與屈原

許篈:生於1551年(明宗六年),卒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字美叔,號荷谷,本貫陽川,朝鮮中期文人。許曄之子,許蘭雪軒與許筠之兄,柳希春的門人。著述有《荷谷集》《荷谷粹語》。

《穩城吊復齋》

往事餘叢棘,清芬夢杳然。不能逢舊老,那得問當年?屈子湘潭怨,陳公蜀道憐。惟將一掬淚,沾灑夕陽邊。

(出自《荷谷集》詩集續補遺)

91.金德謙與屈原

金德謙:生於1552年(明宗七年),卒於1633年(仁祖十一年)。字景益,號青陞,本貫尚州,朝鮮中期文臣。因擅長詩作而出名。著述有《青陞集》。

《李秀夫陶濱自朴淵歸訪,暮夜即還》

看君行自朴淵歸,水色山光惹滿衣。别恨經春説難盡,征驂怕夜去如飛。陶山未必愁能避,老境空教跡兩違。屈子阮生醒醉異,不知誰是又誰非。

(出自《青陞集》卷四)

《寒花晩節香》

朔雁南翔北風勁,木葉蕭蕭天雨霜。幽蘭蕪没委空谷,碧蕙摧落捐微芳。籬邊獨有粲粲菊,冷蕊猶發苒苒香。紫艷何傷十月寒?孤叢不改霜前黄。陰風振條愈不改,密雪壓枝曾無傷。落英堪爲屈原餐,餘馥可泛淵明觴。冰操好伴絶俗士,笑殺春風桃李妝。

(出自《青陞集》卷五)

92.孫處訥與屈原

孫處訥:生於1553年(明宗八年),卒於1634年(仁祖十二年)。字幾道,號慕堂,本貫一直,朝鮮中期學者。孫致雲之孫。其爲鄭逑的門人。有《慕堂集》存世。

《端月上弦日,白首會於枝岩上。樂兄袖貽半幅書曰:贈吾希魯。開閲,則乃五梅亭首題也。兄詩不可不酬唱,弟亭不可無一語,强綴拙句,狗續可愧甲辰》

園花庭草縱多名,苦竹寒梅孰弟兄?最愛孤芳律外發,偏憐清趣暗中生。林翁托契同心種,屈子遺騷不備經。德必有鄰亭得五,滿階疏影蘸流馨。

(出自《慕堂集》卷三)

93.朴汝梁與屈原

朴汝梁:生於1554年(明宗九年),卒於1611年(光海君三年)。字公幹,號感樹齋,本貫三陟,朝鮮中期文臣。師從盧祥,與鄭藴、吴長、朴而章、朴成仁等相交。著有《感樹齋集》。

《從仕日記》(節選)

八月間,論通使表廷老、遠接使朴弘耉三上疏不報,乃辭職長歸。至忠州,宣傳官追及之。又至伽倻山海印寺,注書又追來。答注書曰:古者楚國將亡,屈原沉汨而死。今之國勢將亡,臣亦入伽倻山而枯死。云云。

(出自《感樹齋集》卷六)

94.趙翊與屈原

趙翊:生於1556年(明宗十一年),卒於1613年(光海君五年),字翊之、棐仲,號可畦。本貫林川,朝鮮中期文臣。鄭逑的門人。著述有《可畦集》。

《次管城朴汝獻廷老韵》

麗代名臣李正言,遺居寂寞錦西村。洛陽有賦今難續,湘水何心吊屈原?

萬事悠悠豈盡言?天涯亦有客愁村。梅溪舊顔君能續,秋日相携倚斷原。

《子慎在洪陽次送襟字韵二章復此再賡》

憶昨南塘會,開樽一散襟。朝雲元冉冉,夏木自陰陰。别後頭成雪,詩來字抵金。披尋長在手,一唱有遺音。

睡罷僧敲户,風來爽滿襟。牢愁憐屈宋,苦意憶何陰。手有馮生鋏,囊無季子金。浮生足離别,何地續徽音?

《去夏種菊數叢,今已冬初,尚無開花之望。豈杜老所謂“甘菊移時晩,重陽不堪摘”者耶?遂感而賦》

移得芳根小圃間,秋來要作屈原餐。莫言今負重陽節,會待嚴霜歲暮看。

鄰舍黄花晩更鮮,東籬數朵尚蕭然。一榮一悴知誰使?始覺天工用意偏。

《次景觀贈韵》

天涯節物正芳菲,倦對菱花感髮稀。劉篆三千争學道,蘧年四十未知非。(一作:常怪馬卿長卧病,却慚蘧瑗未知非。)誰憐屈子猶荷製?却怪羅生尚布衣。(一作:詞成問鵩猶荷製,術妙屠龍尚布衣。)傾蓋即今還惜别,向來人事奈多違。

(出自《可畦集》卷四)

《成舒川則生以其大人前者僧軸韵見示索和奉次二首》(節選)

三年浪跡錦南村,了盡悲歡學漆園。庵弊足供黔老趣,菊殘堪作屈原餐。三更蟋蟀秋聲冷,萬里松楸雨氣昏。節物撩人催白髮,駐筇無語對墻根。

(出自《可畦集》卷五)

95.車天輅與屈原

車天輅:生於1556年(明宗十一年),卒於1615年(光海君七年)。字復元,號五山、蘭嵎、橘室、清妙居士,本貫延安,朝鮮中期文臣。爲徐敬德的門人。爲車軾之子,車雲輅之兄長,世人將其三人并稱爲“三蘇”。車天輅擅長寫詩,其詩作與崔岦的文章、韓濩的書法,被世人稱爲“松島三絶”。著述有《五山集》《五山説林》。

《上天朝楊御史鎬應制》(節選)

楊公自是天下士,早好奇偉倜儻策。文章屈宋作衙官,氣概山河入揮斥。

(出自《五山集》卷一)

《飯筒投水代人》

千載《懷沙》惜屈忠,年年楚俗感天中。鳧舟競渡臨湘水,角飯争投置竹筒。何處蘭蘅生舊草?至今絲葉尚遺風。《九歌》欲向江楓唱,聲斷哀猿恨不窮。

(出自《五山集》卷二)

《五山説林草稿》(節選)

《贈漢陽輔録事》:應念投沙客,空餘吊屈悲。注:投沙客,屈原也。注誤。屈原作《懷沙賦》,非投沙也。按《史記》賈誼爲長沙王太傅,及渡湘水,爲賦以吊屈原。今曰投沙客者,白被謫,故自言如誼之投長沙也。又有詩曰:投沙吊楚臣。又曰:已作投沙伴。

《屈原傳》: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按《莊子·逍遥游》:淖約若處子。注:淖,又卓反,好貌。潘岳《籍田賦》:簠簋普淖,亦言其潔也。此言濯淖於污泥之中也。

(出自《五山説林》草稿)

《次藥圃見贈韵屬東皋十一首》(節選)

袁宏檄倚馬,揚雄賦吐鳳。三劍茶園談,一錦文通夢。奴僕即史漢,衙官是屈宋。自成一家則,不與衆人共。

(出自《五山集》續集卷一)

《次尹佐郎繼善韵贈李正郎孝移二首》(節選)

題書濕露漢銅盤,擎出蘭池墨不乾。掃海羽人看八角,披雲仙子下重闌。竹枯國史金編爛,桂滅秋香玉斧寒。更有詩神飛錦帳,應教屈宋作衙官。

(出自《五山集》續集卷二)

96.成汝學與屈原

成汝學:生於1557年(明宗十二年),卒年未詳。字學顔,號雙泉、鶴泉,本貫昌寧,朝鮮中期詩人、文章家。其爲成渾的門人。善於寫詩,且與李晬光是詩友。著有《鶴泉集》。

《次竹西〈無量寺梅月堂〉韵》

清隱生平跡太高,白鷗身世任飄飄。荆卿壯志歌燕巿,屈子悲懷托楚騷。臨水寒梅餘舊幹,滿庭明月又今宵。堂中想見孤吟處,一炷名香手自燒。

(出自《鶴泉集》卷二)

97.金興國與屈原

金興國:生於1557年(明宗十二年),卒於1623年(仁祖元年)。字景仁,號水北亭,本貫順天,朝鮮中期文臣。金若枰的曾孫,祖父是金希吕,父親是金鸞孫,母親是具叔幹的女兒。有《水北亭集》存世。

《趙子昂〈墨蘭〉》

曾逢屈子播騷詠,繼有吴興寫此莖。不爲無人芳自掩,可憐空谷暗香清。

(出自《水北亭集》)

98.李厚慶與屈原

李厚慶:生於1558年(明宗十三年),卒於1630年(仁祖八年)。字汝懋,號畏齋,本貫碧珍,朝鮮中期學者。其爲鄭逑的門人,被稱爲嶺南名儒。著有《畏齋集》。

《先伯氏〈言行録〉》(節選)

噫!屈原、賈誼以憂而傷其生,雖其死可戒,顧其志則君子取之,後人哀之,爲其死於忠也。今公死於孝,忠孝一致,則其死固無愧於昔人,而顧獨名行昧昧無傳。此余所以重爲私慟者也。

(出自《畏齋集》卷十一)

99.尹光啓與屈原

尹光啓:生於1559年(明宗十四年),卒年未詳。字景説,號橘屋,本貫海南,朝鮮中期文臣。著有詩文集《橘屋拙稿》。

《寄南士彦以英》(節選)

薙草援新菊,知君趣味宜。直充元亮賞,堪補屈原飢。嫩葉迎晨露,低枝帶晩吹。經營今日事,秋得始應奇。

(出自《橘屋拙稿》上)

100.柳夢寅與屈原

柳夢寅:生於1559年(明宗十四年),卒於1623年(仁祖元年),字應文,號於于堂、艮齋、默好子,謚號義貞,本貫高興,朝鮮中期文臣、文學家。著有《於于野談》《於于集》。

《次〈碧潼客舍〉韵遣憫》

江作雷霆松作濤,殘燈閃壁别愁牢。衝冠雪色梳邊下,射斗虹光匣裏韜。孤角響隨關月落,亂峰寒入塞天高。芳洲一夜秋蘭委,詞客悲吟屈子騷。

(出自《於于集》卷一)

《文章》

文章發性情,尚直不尚曲。失跡一墮窳,難解同漆沐。孟莊判奇正,屈宋勞臣僕。三代峨爲冠,兩京衛其足。俶香薄季葉,苦節偕松菊。莊華衷秀文,樸外狀枯木。向人矜敝帚,時賢不我慉。歸治湖上莊,傲睨公侯禄。結托里中士,蹇蹄追驥騄。聯翩得嘉藻,古調令人伏。我有先秦文,長宵須剪燭。

(出自《於于集》卷二)

《贈瀋陽舉子寶都寶印昆季赴北京詩序》(節選)

楚子離讒武闕閉,蘇君持節雁門迢。

(出自《於于集》卷四)

《送成則優好善進士南歸公州百韵》(節選)

文瀾百世沿濂洛,道脉千秋溯魯鄒。靦面赬顔羞屈宋,嘔胸唾喙鄙蘇歐。轉喉風雨吟來趣,揮手青黄筆下浮。

《鄭相國彦信遷葬挽詞》(節選)

日月幽難燭,江河慟莫湔。望之悲北寺,屈子怨南遷。非罪將何乃,懷忠竟溘然。誰知十九載,疏澤始從天?

(出自《於于集》後集卷一)

《哭李翰林久》

文章伏祟魔,向人猜榮華。耆耊困泥滓,軒騰受夭瘥。寧論萬世名,不换千乘家。惜矣翰墨英,諒哉奎璧精。屈奇殷周語,簡雅咸韺聲。鏤冰肝腎罄,焚膏括揭鳴。巨靈劈華嵩,高浪駕壺蓬。瓊林攢柯葉,彩蜃浮青紅。射策朝漢闕,釣舸陶江月。嘉會值朋兩,沉疴當服闋。催成玉樓記,先絶史苑筆。總轡白雲衢,高驅青鸞車。屈宋使前路,楊盧爲僕夫。下僚李青蓮,仰和飛仙吟。東方杳回睇,世路多嶇嶔。三天勝下界,九族休沾襟。衹恨柳將軍,白首失知音。

(出自《於于集》後集卷二)

《題〈詩經·鄭衛風〉後》(節選)

蓋詩者,發於情諷於口者也。自古詩人,或有感遇而起比興,多托之男女俚語,故其説雖若褻昵,然其實或感發於君臣交友際會之間。……屈原作《離騷》,多舉男女事以寓説,甚至稱帝王后妃求配己,李白自道能繼《大雅》,而其詩必用神仙美女語,語而及之,是皆因竄謫流徙戀君懷賢,以比興於騷詩耳。後世未聞以好色辜屈原,而獨王介甫訾李白特甚,是豈知言者乎?

(出自《於于集》後集卷四)

《游頭流山録》(節選)

比之文章,屈原哀,李斯壯,賈誼明,相如富,子雲玄,而司馬遷兼之。浩然高,應物雅,摩詰工,賈島清,日休險,商隱奇,而杜子美統之。

(出自《於于集》後集卷六)

101.成文浚與屈原

成文浚:生於1559年(明宗十四年),卒於1626年(仁祖四年)。字仲深,號永同、滄浪,本貫昌寧,朝鮮中期文臣。司憲世純的曾孫,祖父是縣監守琛,父親是左參贊渾,母親是高靈申氏僉正汝梁的女兒。著述有《太極辨》《洪範義》《滄浪集》等。

《鄭上舍弘繼有詩送别因用其韵》

離索關心暮景斜,舊游京國樹雲賒。潘生末契交情好,屈子新知樂意多。分手難持隱侯酒,貪程不訪子真家。殊方此别俱華鬢,青眼何時嘯也歌?

(出自《滄浪集》詩集卷二)

102.任錪與屈原

任錪:生於1560年(明宗十五年),卒於1611年(光海君三年)。字寬甫,號鳴皋,本貫豐川,朝鮮中期文臣。其爲成渾的門人。著述有《鳴皋集》。

《風騷之鳴於世尚矣。至如屈原、宋玉、曹子建、鮑明遠、陳子昂、孟浩然、李太白輩,直自性情中寫出,而風調高邁,莫能居其上者。故鳴皋子日嚌其胾,而味衆人之所不味,世或以病嗜土炭相譏,豈其然乎?遂效鄴中七子之詠,而各疏其下如左。錪之狂簡,亦述其所由來者,以自釋焉。豈敢僭謂若是其班乎?蓋出於嘐嘐然古之人之遺意耳。後之人有知我與罪我者,盍於此徵之》(節選)

屈三閭不忍宗國之覆滅,遂赴汨羅而沉。其精忠湮鬱托於辭,有極悲者,咨嗟涕淚,想見其人,則不啻招魂復起矣。

《離騷》憔悴楚臣悲,重入修門不可期。湘水有靈通怨慕,荆蘭無液减葳蕤。玄龜漠漠心難托,上帝茫茫問豈知?一自醒魂招未得,汨羅魚腹盡堪疑。

宋荆門有高才,騷辭尤卓絶。托物連類,譎諫備至,而襄王竟不悟,是誠何心哉?

荆門才子總能文,宋玉飄然獨出群。白雪餘音天上落,彩雲遺曲郢中聞。高丘聯句憐唐勒,絶國招魂怨屈原。誰料襄王不醒夢?章華春晩雨紛紛。

(出自《鳴皋集》卷四)

《述懷》

楊墨亂仁義,蘇黄亂風雅。我之闢蘇黄,不在楊墨下。舉世聞此言,喧喧怒且駡。詩騷久不作,源流知者寡。我志何嘐嘐,文章騁逸駕。朝游屈宋壇,暮宿李杜舍。個中得至樂,亹亹如啖蔗。倏然逢佳境,欲罷不能捨。出入通古今,縱横辨真假。具此正法眼,乃知天所借。奮筆制頽波,願爲子昂亞。大鳴國家盛,斯文期變化。詩宗自傳脉,以待後學者。倘有揚子雲,謂我有得也。

(出自《鳴皋集》卷六)

103.李埈與屈原

李埈:生於1560年(明宗十五年),卒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字叔平,號蒼石,謚號文簡,本貫興陽,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蒼石集》,編撰《兄弟急難之圖》。

《次韵寄龜城太守》(節選)

思歸未著淵明賦,遭亂長吟屈子騷。清德笋潭誰比潔,才名竹嶺敢争高。

(出自《蒼石集》卷一)

《請開言路疏》(節選)

上下之間,貴乎情意相通,情意不通,則疑阻易乘。下之進諫,本爲國計,而上之拒諫,疑其謗己。借使古之人君皆知忠諫之有益於國,則宫之奇必用於虞,屈原必容於楚,朱雲不棄於漢,陽城不逐於唐,彭龜年、吕祖泰諸人未應遭貶於慶元嘉泰之際。

(出自《蒼石集》續集卷三)

104.朴仁老與屈原

朴仁老:生於1561年(明宗十六年),卒於1642年(仁祖二十年)。字德翁,號蘆溪、無何翁,本貫密陽,朝鮮中期文人。有《蘆溪集》存世。

《慕賢》

譯文(3):今晚夢中喜見首陽隱士,他正色愀然地向我訴説,至今難忘曾經的叩馬之忠義。汨羅之水是靈均的怨淚,魂也不忘爲國忠憤之心。至今嗚咽波聲如昨日般在耳。

(出自《蘆溪集》卷三)

105.金允安與屈原

金允安:生於1562年(明宗十七年),卒於1620年(光海君十二年)。字而静,號東籬,本貫順天,朝鮮中期文臣。幼年於嘯皋、朴承任門下求學,後師從柳成龍、柳雲龍。有《東籬集》存世。

《堂前雜植黄菊、牧丹、海棠、葵花》(三首)

葵菊叢叢托一場,葵能向日菊凌霜。屈原衹識餐秋菊,不識葵花向太陽。

晩節正須看歲暮,丹心不必媚朝陽。藝蘭九畹終難恃,莫遣冗長列衆芳。

隱逸由來不事王,可憐憔悴飽風霜。一生高尚終難變,不共春風醉海棠。

(出自《東籬集》卷一)

106.申之悌與屈原

申之悌:生於1562年(明宗十七年),卒於1624年(仁祖二年)。字順夫,號梧峰、梧齋,本貫鵝洲,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梧峰集》。

《聞天使有述云:此日登舟問海涯,敢云星使列仙槎。滔滔江水分三島,落落堪輿自一家。文簟初平青雀舫,春風欲老白楊花。請看館吏郊迎處,壓眼旌旗爛彩霞。寬甫心頗少之,遠接和章尤劣不足觀。厥後,寬甫以其韵作詩八章示余。其三擬呈本行,其二論古人詩家,其一傷時,其二自叙,因次綴四篇》(節選)

誰掣鯨魚碧海涯?區區諸子覓鯿槎。江河寥落陰何宅,溪徑荒凉屈宋家。爛熳吟箋披錦繡,淋漓醉墨灑煙花。使君在座甘投筆,席上先應賦落霞。(右《次論詩》)

(出自《梧峰集》卷五)

107.金德諴與屈原

金德諴:生於1562年(明宗十七年),卒於1636年(仁祖十四年)。字景和,號醒翁,本貫尚州,朝鮮中期文臣。金衡的曾孫,祖父是金長琇,父親是金洪。有《醒翁遺稿》存世。

《次人韵》

蒹葭玉樹偶然齊,四月黄梅萬竹西。楓香餐處星宫遠,《漁父》詞邊屈子凄。擊水溟鵬聊欲息,剪翎籠鳥未安栖。君我歌聲科自異,和來還愧乞兒啼。

(出自《醒翁遺稿》卷一)

108.李春英與屈原

李春英:生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卒於1606年(宣祖三十九年)。字實之,號體素齋,謚號文肅,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文章家。其爲成渾的門人。《海東辭賦》中收録了其作品,著述有《體素集》。

《送朴説之朝京序并詩》(節選)

其間縱有絶世離俗,如屈子之輕舉,子長之遠游,尚不能盡裨海之内,况其外乎?……是真不負男兒弧矢之志,而與屈子之輕舉,子長之遠游,果孰勝負?

(出自《體素集》下)

109.李睟光與屈原

李睟光:生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卒於1628年(仁祖六年)。字潤卿,號芝峰,謚號文簡,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學者。與申欽交往,早年作爲奏請使前往燕京。著有《芝峰類説》《芝峰集》。

《唐詩》(節選)

李適《興慶池戲競渡應制》詩曰:急舸争標排荇度,輕帆截浦觸荷來。按:齊景公造蓮舟,令宫人以舟爲鬥,謂之競渡是也。又荆楚俗,以屈原端午日死於汨羅,爲競渡以救之云。

(出自《芝峰類説》卷十)

《東詩》(節選)

成以敏《詠魚燈》曰:楚水流無極,靈均恨不平。至今魚腹裏,留得寸心明。此詩人或稱之,然起句不佳,且帶稚語,决非作者。

(出自《芝峰類説》卷十三)

《述懷五百七十言》(節選)

不作阮生達,不慕屈原醒。富貴安足羡,彼哉金滿籝。此心苟自保,處世淡無争。惟將聖賢書,聊以送餘齡。

(出自《芝峰集》卷七)

《剩説餘編》(節選)

屈子云:一氣孔神,於中夜存。其言甚妙。

(出自《芝峰集》卷三十)

110.鄭經世與屈原

鄭經世:生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卒於1633年(仁祖十一年)。字景任,號愚伏,謚號文莊,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學者。精通經傳,尤在《禮》學方面有很深的造詣。著述有《愚伏集》《〈喪禮〉參考》。

《言行録》(4)(節選)

鰲城當永昌獄起,爲群小所攻,出郭外待譴。時議汹汹,人莫敢顧。時先祖在江陵,以一絶寄意云:萬事悠悠總不期,丹心衹恃聖明知。天涯歲暮無消息,獨溯西風淚兩垂。又問遺不絶。鰲城作詩以謝。其詩云:退以耕於野,歸歟舍則藏。行藏九節杖,契分一匡床。愍老虞翻棄,憂讒屈子傷。平生鄭景任,書跡問荒凉。

(出自《愚伏集》别集卷八)

111.崔晛與屈原

崔晛:生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卒於1640年(仁祖十八年)。字季昇,號訒齋,謚號定簡,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其爲鄭逑、金誠一的弟子。著有文集《訒齋集》《一善志》。

《壬戌擬疏》(節選)

昔伍子胥知其庭草之浥露,而舉衣朝臺;屈原不忍夏屋之如毀,而自沉湘流。忠臣憂國之極,不知有身。

(出自《訒齋集》卷三)

《題車原頫〈雪冤記〉後》(節選)

序云:披靡公室之極,對隔千山之日。志存艱難,未遑固辭。觀其臨絶之辭,正如屈原之《惜往日》《悲回風》,精神恍漾,不復致念乎文字。後人默想先生當日之心事,然後可以曉得文義意味,吁可悲也。

(出自《訒齋集》卷十一)

112.許樀與屈原

許樀:生於1563年(明宗十八年),卒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字子賀,號水色,本貫陽川,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水色集》。

《下鄉出都城》(節選)

斜暉冉冉夕風鳴,羸馬間關出漢城。地氣上升山雪盡,天光下落水波明。屈原既放猶憂國,夫子何先必正名。世棄不辭荒野遁,遲遲空軫戀君情。

《重到萬義寺次前韵》(節選)

羸驂踏雪孤鞭躲,短袖懷冰兩手彎。澗道來尋僧舊識,丹青照爛寺新完。還悲屈子投魚腹,却笑文成食馬肝。争似浮游超物累,雖衝寒沍覺身安。

(出自《水色集》卷六)

《夢烏亭記》(節選)

余聞屈子之吟澤畔,戀其國也。范公之記岳陽,憂其君也。古之處江湖者,不以戀,則憂矣。

(出自《水色集》卷七)

《無題》

嘆君名譽早,青歲已榮官。忽被生瘡痏,應緣見肺肝。虞翻流越徼,屈子溯江湍。直道皆如此,何須掩涕看?

(出自《寒沙集》卷一)

113.李廷龜與屈原

李廷龜:生於1564年(明宗十九年),卒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字聖徵,號月沙、保晚堂、凝庵、秋崖、習静,謚號文忠,本貫延安,朝鮮中期文臣。師從尹根壽,與張維、李植、申欽合稱爲“漢文四大家”。其弟子爲其編刊《月沙集》。

《又用前韵三首》(節選)

萬事灰心久,忘機學漢陰。秋懷同屈宋,詩法謝高岑。亹亹諸公逼,駸駸暮景侵。多慚筆力退,難和郢中吟。

(出自《月沙集》卷八)

《挽長溪府院君二首》

今代文章太史黄,老成風格擅騷場。雄詞亹亹侵先漢,傑句時時近盛唐。四海聲名從坎軻,百年勛業付凄凉。未應篇翰隨磨滅,不廢江河萬古長。

峨冠昔日上公班,晩節如何備險艱。屈子《離騷》悲澤畔,庾君詞賦動江關。丹青麟閣名空在,咫尺修門夢獨還。無復高堂揮健筆,謾留遺恨鎖秋山。

(出自《月沙集》卷十六)

《挽車僉正天輅三首》(節選)

箕裘家業本書香,大手人間獨擅場。文法漢秦詩正始,才追屈宋氣王楊。蛟螭螻蚓雖相雜,江海濤波孰敢當?作者如今便千古,不隨埋没是篇章。

(出自《月沙集》卷十七)

《〈象村集〉序》(節選)

故自古作者多出於憂思困厄之中。兩司馬病渴論腐,其籍益富。屈三閭澤畔懷沙,其騷乃著。斯非工於文者窮,窮而後工也。

(出自《月沙集》卷四十)

《〈八憶詩〉跋》(節選)

公以游擊將軍建旗鼓鎮江上,置酒延勞,歡然道故,仍出示《八憶詩》一編,蓋度遼後作,皆楚吟也。夫楚大國,山有衡,水有洞庭。其扶輿清淑之氣,或鍾於人,或鍾於物。物而有南金、大貝、和璧、隋珠、水銀、丹砂、杞梓、齒革之寶。人而有屈平、宋玉、唐勒、景差之屬,赤幟騷壇,大鳴千古。至如仲山甫、尹吉甫、斗穀、孫叔之賢,能左右王室,樹功名,恢將相之業,此皆斑斑較著者也。楚材之名於天下,自古然矣。觀公詩,泱泱乎《騷》《雅》之餘;讀公文,渢渢乎秦漢之遺;睹公筆,亹亹逼鍾、王。其所謂扶輿清淑之氣鍾而爲魁奇挺特之才者,捨我公其誰?噫,以公之才,振藻摛辭,策名文苑,則玉堂金馬,何所不可?而今乃妙年投筆,居然爲嚄唶宿將,提孤兵守徼乘塞,坐鎮夷夏之交,使三邊刁斗之士解甲高枕,其視濕束章甫間,弄影無實用者,爲如何哉?猶且觸物興懷,横槊賦詩,飛騰慷慨之志,溢於言表,能使人鼓舞。湖山千里外,想見英雄氣概。屈原、宋玉之詞翰,山甫、斗穀之事業,公實兩兼之矣。

(出自《月沙集》卷四十一)

114.柳潚與屈原

柳潚:生於1564年(明宗十九年),卒於1636年(仁祖十四年)。字淵叔,號醉吃。本貫興陽,朝鮮中期文臣。著有文集《醉吃集》。

《奉别李亨甫還鄉律二十韵》(節選)

春添雨露傷懷抱,草暗池塘入夢魂。漢水松楸寒食近,滄溟波浪夕陽昏。盧遵欲别龍城客,區册還辭鳥語村。西笑長安勞跋涉,南飛獨鳥鎖籠樊。越吟何處同莊舃?楚澤休煩吊屈原。髭髮不衰心藥勝,形骸雖變谷神存。吴門煙月重相訪,依舊梁鴻隱市喧。

《夜坐》

明滅星河夜似年,老翁何事獨無眠?轟豗海浪殘燈外,摇落秋聲病枕邊。幾讀柳州懲咎賦,空吟屈子《卜居》篇。半生多少關心事,付與蒼蒼九萬天。

(出自《醉吃集》卷三)

《臘月初三日送孫兒葂之京覲省三首》(節選)

沉潜游學海,根柢發詞林。他日傳家業,應思屈子吟。

(出自《醉吃集》卷四)

115.魯認與屈原

魯認:生於1566年(明宗二十一年),卒於1622年(光海君十四年)。字公識,號錦溪,本貫咸豐,朝鮮中期武官。師從羅恒、金光運、李珥,常與李廷龜、李德馨、姜沆等相交。著述有《錦溪集》存世。

《初吉》

晴。衙客曰:今日乃端陽盛節,大江以南(大江乃黄河水)吴、楚、閩、廣、四川、雲南等俗皆爲屈原。處處江湖濠池,自五月初一日,皆乘競渡船,投角飯,唱《竹枝曲》,并晝夜游宴,其爲佳節奇觀,莫此爲盛,故各衙大小貴賤、列營諸壯士、渾城老少及學宫諸生,或登城上,或登高陵,争相喜觀,左右前後,磨肩接跡,蓋天下奇觀。未知貴國亦有是事否?我答曰: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無《竹枝》冤曲,但爲田横五百義士,或作歌詞,或作佳句長篇。轅門大將犒餉士卒時,使壯士吟詠,以激士卒之氣,而端陽則千村萬落,衹作鞦韆之戲。衙客曰:鞦韆乃三月踏青日爲之矣。

(出自《錦溪日記》)

116.申欽與屈原

申欽:生於1566年(明宗二十一年),卒於1628年(仁祖六年)。字敬叔,號敬堂、百拙、玄軒、象村居士、玄翁、放翁、旅庵,謚號文貞,本貫平山,朝鮮中期文臣。與李廷龜、張維、李植并稱爲朝鮮史上的“文章四大家”。有《象村稿》《野言》《玄軒先生和陶詩》《樂民樓記》《皇華集令》存世。

《怨歌行》

文章千古事,盲史與腐令。富貴屬何人?窮愁一生并。(一解)賢如漢文帝,才如賈太傅。長沙是底處,空作投湘賦。(二解)忠莫若屈原,冤莫若子胥。世間那有此,俱是葬江魚。(三解)

(出自《象村稿》卷三)

《此府》

此府富山水,佳麗同宛洛。顧余坐羈縶,何異屠門嚼?東風忽相過,草木俱動色。花英欲綻紅,柳枝已堪搦。詩成信筆書,筆下蟠蛟螭。不似屈三閭,辛苦《懷沙》辭。天道有盈虚,倚伏相推移。去來任迭運,吾奚浪嗟咨?

(出自《象村稿》卷六)

《天地吟》

天地有正氣,藴畜而發生。或種於人類,或散品物成。人乃周孔物鳳凰,出世則是爲世禎。上古風混朴,孕育全且貞。末葉漓而淆,傖囊亂日熾。清者没没濁者騰,天下滔滔混涇渭。莽稱安漢操文王,弑君竊國者相繼。嗟哉,一指蔽目兮泰山不見,忠臣志士空流涕。空流涕兮可奈何,子胥抉眼兮屈原沉湘。安得回唐虞之日月兮,草能指佞羊能觸邪?毋使蕭艾雜揉於蘭芳。

(出自《象村稿》卷七)

《昭陽遷客行》(節選)

屈原問天天不語,賈生作賦强寬譬。我思天地漚浮然,漆園仙吏恢吊詭。

(出自《象村稿》卷八)

《賢達行》

賢不必如李元禮,三木囊頭賢是咎。達不必如嵇叔夜,一朝東市達何有?自昔賢達皆若此,此理茫茫焉所寓?屈原所以有《天問》,問天不語天曷故?天是三皇五帝天,天亦何爲異今古?長吁斫地心煩憂,嚴霜倒飛風雲怒。安能兩手抉元氣,細酌南溟斟北斗?秋毫太山總悠悠,賢達於天又奚負?

(出自《象村稿》卷八)

《憶鳳洲》

秋陰結不散,凉雨在池荷。適我有幽趣,思君無奈何?世間爲附贅,澤畔亦婆娑。底事三閭子,支離詠《九歌》。

(出自《象村稿》卷十)

《五月五日書事》

屈子懷沙節,玄翁放赦回。網羅全解脱,天地忽褰開。别馬嘶風疾,歸帆向日催。遥知湖海侣,重理釣魚臺。

(出自《象村稿》卷十一)

《寄清陰》

屈左徒草《離騷》一章,雖是以發泄幽憤,然未聞與相識有所賡唱,所申申者衹女嬃爾。

(出自《象村稿》卷三十四)

《書司馬長卿賦後》

屈宋,賦之祖,馬揚,賦之宗,而馬之體,屈宋之所無。幾乎作者,子雲模之,而相距已三十里矣。後來京都之作,雖各自逞奇炫富,不過僕馭於長卿爾。若是,則長卿也,縱靡於屈,然比興家一大宗師也。韙哉?

(出自《象村稿》卷三十六)

《和胡西曹》

一雨過池亭,池亭進凉颸。杖策臨池邊,水波映蘿衣。諧此林皋趣,覺彼世緣微。東籬傲霜菊,西畝傾陽葵。逍遥真得所,不嘆年顔衰。丹鉛日點勘,經傳時發揮。但恨收身晩,非關見事遲。却愧屈左徒,《離騷》挂空悲。

(出自《象村稿》卷五十六)

117.丁運熙與屈原

丁運熙:生於1566年(明宗二十一年),卒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字之會,號孤舟,本貫靈城,朝鮮中期學者。專攻經史,擅長作古文、駢儷文。有《孤舟集》存世。

《次謝柳少隱子懼忔》(節選)

風土身嬰疾,霜毛鬢失真。寒灰誰暖火?陰谷不生春。楚澤離騷客,長沙賦鵩人。重逢蕭寺夜,更掃梵床塵。

118.柳忔與屈原

柳忔:生卒年不詳,子懼疑爲其字,少隱疑爲其號,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人。惜文集散佚。

元韵(節選)

京洛扶摇子,炎州竄逐臣。恩霑寬典活,罪積禍胎因。故國千程外,微生九死濱。悲吟終永夕,卧病動經旬。數口甘零落,雙親恨苦辛。望雲空墮淚,見月每傷神。塊處虚堂暮,潜行小苑晨。形骸南滯楚,魂夢北歸秦。屈氏沉淵日,賈生賦鵩辰。如何遭聖代,還復作窮民?不憚髡鉗苦,深悲命運屯。初心空自笑,末路有誰親?冷炙飢難解,殘杯愁未伸。甘爲籠裏鳥,誰活轍中鱗?豈願陶朱富,當安曲逆貧?低顔悲薄俗,舉首訴蒼旻。

(出自《孤舟集》卷一)

119.姜沆與屈原

姜沆:生於1567年(明宗二十二年),卒於1618年(光海君十年),字太初,號睡隱、私淑齋。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是成渾的門人。著述有《雲堤録》《綱鑒會要》《左氏精華》《看羊録》《文選纂注》《睡隱集》等。

《次玄聞遠德升見寄》

我已鯨波萬死身,似君何事泣祥麟。天門有虎憎人上,世路伊誰識道真?詞翰獨餘今屈宋,山河空隔舊雷陳。詩來幸得傳家寶,華匱方謀十襲巾。

(出自《睡隱集》卷一)

120.李惟弘與屈原

李惟弘:生於1567年(明宗二十二年),卒於1619年(光海君十一年)。字大仲,號艮庭,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艮庭集》。

《偶吟呈北渚》(節選)

樓明江次月,門掩草花秋。久客關河遠,歸心洛浦悠。時捐屈子佩,更攬杜翁裘。况復君思去,徵車倘少留。

(出自《艮庭集》卷一)

《奉似北渚》(節選)

半生轉涉劇籧筱,畏尾如今身幾餘?大智縱慚秦五羖,孤忠自許屈三閭。衣纔掩脛容蟣虱,病久拋書長蠧魚。不向囚山吟短賦,從今欲著絶交書。

(出自《艮庭集》卷二)

《次士健〈秋風怨〉》(節選)

謫裏百感生,顧憐九年跡。歸思老彌深,戀主憂更切。湘皋憶屈子,眷眷由宗戚。好惡固不同,孤忠衆不悦。《九辯》與《九歌》,正聲頗激烈。

《次士健〈古詩三十七韵〉》(節選)

邊塞八九年,不知心恨誰。去國二千里,孤身天一涯。春深屈子怨,秋切宋玉悲。

(出自《艮庭集》卷三)

121.趙緯韓與屈原

趙緯韓:生於1567年(明宗二十二年),卒於1649年(英祖二十七年)。號玄谷,本貫漢陽,朝鮮中期文臣。著有《玄谷集》。

《哀趙重峰憲》

封章囚北海,舉義答君恩。大節同孤竹,精忠邁屈原。青蠅爲吊客,白羽未招魂。經濟平生志,銷沉付鶴猿。

(出自《玄谷集》卷三)

《詠菊》(節選)

愛爾孤芳異茝蘭,風霜雖鬧尚團團。肯隨桃李争春色,欲與松筠保歲寒。栗里幾經元亮采,湘潭衹許屈原餐。吾今已托知心友,長對清香日日看。

(出自《玄谷集》卷八)

《山水與人物》

司馬子長,遍游名山而文章奇壯;三閭大夫,放逐湘潭而辭語悲楚。張説嶺外之詩,别有江山之助;杜甫夔州之後,尤見詩律之細;子厚山水之記,昌黎潮州之作,皆出於歷覽幽絶之處而文章入妙云。

(出自《玄谷集》卷十二)

《祭芝川黄公(5)文》(節選)

雖然,先生視今世何如時也。以瞽爲明,以聾爲聰。斥去隋珠,玩好塊礫。西施出帷,嫫母見寵。此荀卿所以賦詩而抑憤,屈子所以懷沙而不悔者也。賢者之厄塞於當世,而蒙厚辱受大戮者。若此其班班,則以先生博雅之量,高明之見,必不爲戚戚於倘來之禍福,而久以爲分内之固然矣。

(出自《玄谷集》卷十三)

122.金寧與屈原

金寧:生於1567年(宣祖繼位年),卒於1650年(孝宗元年)。字汝知,號遁峰,本貫善山,朝鮮中期文臣。師從張顯光,并與鄭逑門下學習《近思録》《太極圖説》。著述有《遁峰集》。

《願蹈東海》(節選)

海之水連於浙江,可與子胥魂而同游。海之水接於汨羅,可與屈原魂而共藏。餓死全節,豈必首陽?不仕以義,不須汶上。

(出自《遁峰集》卷一)

123.姜籀與屈原

姜籀:生於1567年(明宗二十二年),卒於1651年(孝宗二年)。字師古,號采真子、竹窗,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精通詩文,且擅長隸書、草書。著述有《竹窗集》。

《偶吟》

倚伏悠悠不可期,或之使與莫之爲。賈生賦鵩齊生死,屈子懷椒問滑稽。從去何因龜策决,妖祥唯在塞翁知。無寧滿酌杯中酒,萬事皆歸造物兒。

(出自《竹窗集》卷四)

《次北村李公善復韵》(節選)

衙官屈宋真餘事,塗抹詩書已貫穿。沐浴鳳池遭九五,扶摇鵬海擊三千。

(出自《竹窗集》卷七)

124.許筠與屈原

許筠: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18年(光海君十年)。字端甫,號蛟山、鶴山、惺所、白月居士,本貫陽川,朝鮮中期文臣、小説家。許曄之子。師從柳成龍,從李達學習詩作。著述有《許門世稿》,并有詩選集《古詩選》《唐詩選》《宋五家詩抄》。有《惺所覆瓿稿》存世。

《官墻碧桃爲雨所折,用〈死薔薇〉韵》

瓊樹含嬌笑,疑從閬苑移。飄零因雨壓,摧折豈根萎?屈子懷沙日,昭君出塞時。蜂愁粘落蕊,鶯怨啄殘枝。物性元榮悴,人生亦盛衰。明年能再發,天意諒難知。

(出自《惺所覆瓿稿》卷二)

125.權韠與屈原

權韠: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字汝章,號石洲,本貫安東,朝鮮中期詩人。其爲鄭澈的門人。著述有《石洲集》、漢文小説《周生傳》。

《天何蒼蒼,醉中走筆》(節選)

君不見楚國群陰蔽明月,屈原懷石沉江湘。又不見漢廷諸公惡年少,賈誼去傅長沙王。鳳翔千仞竟焉往?蕙樹百畝空餘芳。有才不必用,有德不必彰。李斯入關秦乃帝,孔明出廬漢終亡。世間成敗本如此,力耶命耶誰主張?

(出自《石洲集》卷二)

《次汝仁〈秋日感懷〉韵》

平生學道心,奈此遲暮景。悠悠委流俗,古訓每自警。徒然抱奇志,局促無由騁。時聞有餘論,稍稍得佳境。君有屈宋才,詞藻軼《哀郢》。耻學陶淵明,强辨形與影。得我眉宇間,不語中自領。三秋錦城館,燈火坐寒冷。故園不可見,迢遞隔重嶺。昨夜夢歸程,水天相與永。窮愁出新什,筆陣何整整。微才安敢和?渴思如枯井。

(出自《石洲集》别集卷一)

126.李潤雨與屈原

李潤雨: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34年(仁祖十二年)。字茂伯,號石潭,本貫廣州,朝鮮中期文臣。其爲李集的後孫,李德茂的曾孫,祖父是李遵慶,父親是李熙復,母親是金崇的女兒。曾在李珥和鄭逑的門下受學。著述有《石潭集》。

《鳴沙》

沅湘日夜東流去,屈子當年怨獨醒。千古《懷沙》遺恨在,至今猶作不平鳴。

(出自《石潭集》卷一)

127.鄭藴與屈原

鄭藴: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字輝遠,號桐溪、鼓鼓子,本貫草溪,朝鮮中期文臣。鄭玉堅的曾孫,祖父是鄭淑,父親是鄭惟明,母親是姜謹友的女兒。有《桐溪集》存世。

《答林樂翁問》(節選)

於是鼓鼓子著道冠,曳竹筇,逍遥於四友之間,撫蒼髯,訪香魂,蔭清陰而餐落英,不知日之將暮矣。……每夜鷄初鳴,拂衣端坐向東。鼓齒如其數,仍誦有宋諸賢圖説、箴、銘、贊十餘篇及屈三閭《卜居》《漁父》三篇、諸葛忠武侯《前出師表》,非有疾病憂患,未嘗廢也。

(出自《桐溪集》卷二)

128.沈悦與屈原

沈悦: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字學而,號南坡,謚號忠靖,本貫青松,朝鮮中期文臣、學者。著有《南坡相國集》《放逸奏議》。

《投詩贈汨羅》

落魄行吟湘水濱,冤魂千載想靈均。投詩爲吊江魚腹,日暮秋風淚滿巾。

(出自《南坡集》卷一)

129.趙平與屈原

趙平:生於1569年(宣祖二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衡仲,號雲壑,本貫咸安,朝鮮中期學者。有《雲壑集》存世。

《午午懷屈三閭》

把酒招魂歌楚些,君臣渾醉獨醒何?《離騷》二十罄丹血,長舌三千妒翠蛾。彩鳳高翔違濁世,冥鴻色舉遠虞羅。可憐抱器殷微子,孔聖稱仁人亦嗟。

(出自《雲壑集》卷三)

130.權得己與屈原

權得己:生於1570年(宣祖三年),卒於1622年(光海君十四年),字重之,號晩悔。本貫安東,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晩悔集》《然松雜記》。

《處死之道并題》

問:人固有一死,而處死爲難。可以死而不死,則是偷生也。可以無死而死,則是徒死也。處之不失其義,死之能得其所者,有何道歟?龍逢比干,諫死不去;伯夷叔齊,辭粟而餓。杵臼爲趙孤而殺身,豫讓爲智伯而捐軀,子推焚綿上之山,屈原沉汨羅之水,申生出奔而縊,衛伋之齊而死,召忽死於子糾,荀息死於卓子,子路死於衛,荀彧死於漢,是皆死之合義者歟,抑有可議於其間歟?處死,人之大節,尚論之士所當深思而精究者也,願聞其説。

對:處死之大節,愚生之所當熟講而深思者也。今承明問,適及於此,敢不以平日之耿耿自得者,求正於先生。竊謂難矣哉,處死之道也。可死而不死,則苟辱而可羞。不當死而死,則傷勇而無取。苟辱者謂之偷生,傷勇者謂之徒死,是二者均之皆失也。是故人莫不有一死,而死之能得其道者鮮。狃貪生之樂,而不知羞耻者,品庶之每生也。認舍生之名,而不揆諸義者,勇夫之輕死也。由前之一般人者,固無足論也。由後之一般人者,亦非君子之所取也。噫。古人之必欲殺身而成仁,舍生而取義者,豈徒然哉?義在於殺身,則殺身而後可以成仁。義在於舍生,則舍生而後可以取義,不如是則害仁而背義。故權之以輕重,揆之以義理,而爲之取舍如此也。苟或不審於義,而直情徑行,不必殺而殺焉,不必捨而捨焉,則是義可以不死而必死焉者也。必也,審取舍之分,察輕重之權,揆諸義而合,即乎心而安,然後處之,可以不失宜,而死之可以得其所矣。嗚呼。生不足矜也,死不足詑也。處死之道,唯在夫審於義而已。請以明問,逐條言之。癸辛昏亂,大命將非,而一逢一干,面折廷争,終蹈淫刑之刃。武王革命,萬物維新,而曰夷曰齊,耻食其粟,竟作西山之殍。趙氏已滅,存孤無策,則杵臼以之殺身。智伯無後,仇仇未報,則豫子終於捐軀。龍歸淵而蛇叫,鬱攸煽於綿山,則介之推之所以抱樹也。怨靈修之浩蕩,蘭無實而容長,則屈大夫之爲賦懷沙也。二五成謀,胙肉爲崇,而新城雉經,結晋人之怨。新臺有風,不殄蘧除,而泛泛乘舟,供衛詩之悲。召忽當齊國争立之難,而捐生於子糾。荀叔受獻公托孤之寄,而殉身於卓子。蒯聵反衛,孔叔被劫,而季路結纓。曹暪逼漢,董昭建議,而文若飽鴆。是數君子者,皆古人之稱誦,史籍之傳美。其所以不辱其生,以死爲榮者,真可謂適於義而無君子之譏歟,抑或有忘生輕死之可言者歟?是雖以執事之明,猶有所疑,而下詢於諸生。愚弊儒也,學昧稽古,智短方人,撫陳迹而范然,目昡於豕亥魚魯之間,其何以辨古人之是非,而仰塵執事之明鑒哉?雖然,一得之愚,不以獻於今日,則愚生謬見,就正無路,請以夙昔之所激昂者,持管窺之論,而爲撞鍾之説曰:獨夫之淫虐日深,禹湯之基業將終。伐君之慚德未免,來世之口實難保,則直諫而死者,社稷之忠臣也。采薇而餓者,綱常之貞幹也。物色方急,孤命一縷,則審擇難易。詭謀取死者,蓋出於不得已也。飲器禍慘,國士恩重,則五起不中。擊衣而死者,亦以報知己也。出怨言而不食,則初非恬静之士。憫宗國之將亡,則固宜忠憤之激。介山之自焚,愚不知何義也。汨羅之沉,蓋亦忠臣之過也。蒙之以惡名,而不察其無罪。崇之以使旌,而邀之以盗賊,則所謂無所逃而待烹者也。雖然,大杖則走,古人所取,殺子之名,有以累父,則二子之死,果合於義乎?奉其弟而將以圖兄,則死亦宜矣。言可復而身不可愛,則死其所矣。然而收之桑榆,不圖於終,從君於昏,失之於始,則溝瀆之諒,聖人之不取也。白圭之玷,左氏之所譏也。不擇所從,仕無父之國,而不避難以殉節,則戈斷其纓,贊成陰謀,懼萬歲之責,而正言以自解,則爲賊所忤。季子之死,傷於勇也。荀氏之死,豈其心哉?由是觀之,逢干之死,義在於社稷;夷齊之死,義在於綱常;杵臼以存孤爲義,豫讓以報仇爲義。數子者,雖非倫比,而均無不死之義矣。子推之無義甚矣。屈原之義,亦不必死;申生衛伋,義可以無死,則其死也,愚不知也。至於召忽荀息之死於不正,荀彧之迫於賊,而尤不足論義與不義也。獨恨夫子路聖門高弟,其取義不精。至於食輒之食,徒以不避其難爲義,則惑矣。是以君子之於處死,必審於義而不苟,稱以權而不差,然後其死也得其道,而真可以一死矣。以子路之賢,尚不免徒死之譏,他尚何説,□可不慎哉?篇之末矣。復慨然而嘆曰:死者,人之所甚惡也。古之君子所以就死而無憾者,豈有他哉?或安於義理,而視死如歸者有之。或誤認爲義,自取徒死者亦有之。荀息之立不正,召忽之輔不義。子推之不能忘怨,荀彧之爲賊所迫,固無足論也。子路之野,屈原之憤,二公子之陷父不義,亦不可謂得其死也。杵臼豫讓,雖無不死之義,而是特家臣之不知有國,君子之所不論也。獨逢干之死,增萬古直臣之氣;夷齊之死,明宇宙君臣之義。使百世之後聞風而興起,則其死也有補於後世,而始可謂之得其死矣。其所以能是者,以其處義之精也。人之於大節,苟能精究其義而深思之,則其於處死,無所往而不得其所矣。愚見如是。謹對。

(出自《晩悔集》卷二)

131.李民宬與屈原

李民宬:生於1570年(宣祖三年),卒於1629年(仁祖七年)。字寬甫,號敬亭。本貫永川,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敬亭集》《朝天録》。

《送李相禮叔平充世子册封奏請使書狀官赴京師》(節選)

曾揮辨誣文,凛與秋霜競。至今國有賴,幾乎墮讒阱。兹行信有濟,况假驊騮騁。夫君出南國,屈宋鳴於郢。

(出自《敬亭集》卷一)

《奉酬白沙和示〈壽辰〉韵》

靈均初度指庚寅,徒賦《離騷》怨恨新。在位幾遭靳尚妒,居家頗困女嬃申。争如繼世台垣座,兼并連枝棣鄂春。福應三槐猶未艾,如公前古更誰人?

(出自《敬亭集》卷八)

《題用拙堂爲閔監司聖徵作》(節選)

漢陰甘息機,抱瓮耻轉拮。屈子惡雄鳩,况側鶗鴂舌。

(出自《敬亭集》卷九)

《重午有感》

田文當日舉,屈子此時沉。遂葬湘魚腹,徒誇玳瑁簪。死生雖有命,榮槁竟何心?騷客千秋淚,非關雍子琴。

(出自《敬亭集》卷九)

《登月峴》

倦登危嶺眼雙明,雲氣葱蘢擁玉京。屈子修門雖悵戀,於公安敢入都城?

(出自《敬亭集》卷十一)

《揖仙亭》

邈余生此下都兮,慕屈子之遐征。訪赤舃於琅琊兮,吊白鶴於遼城。荒唐之無足稽兮,嗟去此而誰從。道九江而南指兮,揖仙尉之高風。先生之逝今千祀兮,夫何使余徘徊而不去。子之生於不辰兮,值炎運之中否。天地易位,太阿倒持。黄霧四塞兮,金鐵皆飛。天時人事,灼焉可知。内而尚書九卿,外洎列侯二千石。束喙喔咿兮,媕婀而充位。先生南昌之一尉,胡獨奮袂而抗義。排閶闔而叫徹兮,直氣衝於斗牛。虎豹中阻兮九關,皇不用乎吾謀。世溷濁莫余知兮,聊引舉而遠游。儼玉皇之高居兮,賞忠直於招徠。領群真兮朝北極,遨赫戲之昭回。彼爲卒於吴門,世孰知其僞真。較雲間之仙侣,慕泰清之遺塵。空劬勞於鍊形,乃絶物而離倫。惟先生之耿介兮,志專專於綱常。終蟬蜕於濁穢兮,與日月而争光。當求諸真仙中人,豈塵埃之凡骨?宜邦人之景慕兮,標仙游之舊宅。芳菲兮藻飾,爲寶坊於名區。蕉黄兮荔丹,致行路之傴僂。揭二字以爲扁兮,聳觀瞻於一隅。是知銀臺金闕,紫界清都。無之則已,有則正人必居。是理之無足怪者,我於先生兮何惑。乘箕尾兮列維斗,非可誣於古昔。視彼緱山有吹簫之廟,鄂渚有乘鹤之樓。豈若兹亭之獨立,擅休聲於千秋。嗚呼!地之相去萬有餘里,歲之相後千有餘年。吾見其人去世而仙,托遺響於悲風兮,至今仿佛其形容。雲山江水,先生之風也。秋霜烈日,先生之忠也。霞衣之翩然兮,佩玉之鏘然。精皎皎兮來往,羌不語兮意不傳。邀笙鹤兮何許,望彭蠡之秋色。咏昭諫之遺辭,繫幼婦於貞石。銘曰:投閣可咍,蘭焚可哀。夫惟大雅,卓爾不群。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仙耶儒耶?我揖清芬。

(出自《敬亭集》卷十二)

132.金尚憲與屈原

金尚憲:生於1570年(宣祖三年),卒於1652年(孝宗三年)。字叔度,號清陰,又號石室山人、西澗老人,謚號文正,本貫安東,朝鮮中期文臣。著有《野人談録》《豐岳問答》《讀禮隨抄》《南韓紀略》及《清陰集》。

《送李承旨文伯赴公山》

積雨連旬漢水渾,江南行客正消魂。明時到處皆恩寵,莫向長沙吊屈原。

(出自《清陰集》卷三)

《再叠》

阿池蓑笠厭揮肱,谷量營生謝不能。蘧瑗可師真善化,屈原於物獨何凝。共貪白首懷金印,誰免玄扃伴漆燈?萬事請君同擺脱,澹然相對玉壺冰。

《三叠》

豪氣淋漓筆下春,《離騷》肯續楚靈均。佳篇已使愁花鳥,正論還須動鬼神。昏膜遇篦明似刮,垢心資洗净踰新。卜鄰求益真吾意,可但樽前鬥見身。

(出自《清陰集》卷五)

《雜詠七首復答曹侍御》(節選)

鳳舞簫韶日,薰風解愠歌。誰知南狩後,瑶瑟泣湘波?

賈誼留《鵩賦》,屈原遺《九歌》。詞源洗箱篋,千古激頽波。

《贈曹侍御二首》

君詩俊麗筆兼工,趙女新妝倚繡窗。應笑拙翁寒到骨,屈原枯槁在湘江。

胡蘆學士未全工,夜捧詞頭漫斫窗。文苑衹今多盛譽,何人筆力倒潘江?

(出自《清陰集》卷十一)

《瀋陽東館贈李四宰直夫、李判書天章》(節選)

人生期百祀,一半憂與喜。况當艱虞際,所遇皆逆理。愁端結腸肚,危辱迫朝暮。平生慕仁義,仁義豈相誤?屈子亦有言,莫好修之故。問天天不語,問人人不悟。嘗聞聖人訓,素位有至論。顧我同志士,作詩重勸勉。

(出自《清陰集》卷十二)

《〈松江遺稿〉跋》

松江鄭相國,吾先子兄事之,每舉相國孝友清直語不肖等,俾爲師法。公竟以直爲奸讒所構,際會不卒,終於顛沛流離。今遽四十年,而不肖等亦孤露哀傷。追記曩昔,未嘗不慨然於懷也。頃者相國季子,今國子祭酒子容氏,以公之遺稿示余,徵叙若跋文,尚憲竊見公之事可載者,已盡於東陽、德水二公之序。至於發揮公文章,固自知其不能。然終無一言以復,余顧何心爲此也。記曰:擬人必於其倫,余取以爲法焉。昔屈左徒竭智盡忠,遭讒放逐,著《離騷》之文。後人哀其忠、愍其志、惜其才,傳至今千百祀,爲文苑冠首。今公之忠與才比古人無愧,而所遭之不幸可哀可愍又如此。其文之必傳後,愛惜如《離騷》者無疑,復奚假人一二談乎?尚憲於公之事又有所感焉,左徒雖不遇於當時,而後世知其心如太史公者,爲之論撰著述,比之於日月争光,不知今世復有知公之心,而爲之論撰著述,以傳於後如太史公者乎?嗚呼!終無其人歟,終不無其人歟,是將有待焉。崇禎六年癸酉五月下浣,安東金尚憲謹跋。

(出自《清陰集》卷三十九)

133.李安訥與屈原

李安訥:生於1571年(宣祖四年),卒於1637年(仁祖十五年)。字子敏,號東岳,謚號文惠,本貫德水,朝鮮中期文臣。同權韠以及前輩尹根壽、李好閔相交往,其聚會被稱爲“東岳詩壇”。著有《東岳集》。

《長溪黄相國挽詞二首》

山斗聲名盛,亨屯七十年。文章擅藝苑,功業冠凌煙。末俗人宜忌,危機義實全。異時良史筆,遺恨洗青編。

曾枉蓮華句擊蒙,壽詞哀挽判年中。雄文偉績終難泯,衆怒孤冤一并空。自許心同伊尹可,誰知過亦屈原忠?歸舟哭送違官路,江漢滔滔恨不窮。

(出自《東岳集》卷七)

《次學官李善竹〈哭石洲〉韵》

賈誼傷時吊屈原,更堪知已坐危言。吟魂有識還無憾,千古名聲一日冤。

(出自《東岳集》卷十)

《五月五日用李提督希聖韵》

菖緑浮樽酒味醺,繡屏神印赤符文。麝香舊飣冰團膩,金縷新纏彩索棼。二十《離騷》屈正則,三千賓客孟嘗君。良辰坐算人間事,萬古長空一點雲。

《西軒席上醉贈李提督》

淮陽堪戴馬期星,吏退公門晝自扃。伏日甘從袁紹飲,明時忍作屈原醒。處容古舞翻長袖,《漁父》新詞唱《後庭》。行樂及辰須秉燭,百年人世一郵亭。

(出自《東岳集》卷十一)

《用前韵寄全生以敏》

愛君才格秀儒林,玉樹清姿錦繡心。詞賦直須攀屈宋,篇章不獨跨何陰?溪風簸雪寒雲重,石路盤崖古刹深。要與論文隔層嶺,凍醅初潑惜孤斟。

(出自《東岳集》卷十二)

《八月初一日》

二氣流行四運周,自分天地有清秋。陰蟲應候尋常響,老物隨時次第揪。正憶唐堯虞舜日,誰懷宋玉屈原愁?黄榆古塞觚棱遠,半夜商飆白盡頭。

(出自《東岳集》卷十五)

《七月二十九日》

杜陵身自許何愚,雅志曾嫌子夏儒。每讀詩書凌屈宋,欲回天地入唐虞。畢郎晩歲空持蟹,張掾秋風正憶鱸。時命即今成大謬,鬼門關外泣窮途。

《書懷》

憂喜曾知本聚門,世情翻覆復誰論?功名未立應天運,性命猶全是主恩。萬事以詩消日月,一身於酒寄乾坤。漢庭賈誼終堪笑,謾托湘流吊屈原。

《偶題》

古來才大起多僵,魑魅鄉鄰翰墨場。賈誼猶疏漢文帝,屈原奚寵楚懷王?子瞻莫道遷儋耳,太白曾看謫夜郎。此日狼荒最堪笑,姓名纔記老龍驤。(時以龍驤衛副護軍被罪,故云。)

(出自《東岳集》卷十五)

《次承旨侄植以端午賜扇見寄韵》

痴比王家叔,身同屈子纍。端陽又逢節,何日是歸期?逸韵資三復,清風賴一麾。羡君喉舌地,朝夕且論思。

楚水千年恨,三閭未遠游。我逢端午日,徒憶古楊州。縱荷潮陽赦,誰膺漢帝求?賢郎分賜箑,感舊涕還流。

(出自《東岳集》卷十六)

《奉謝源州洪汝時明府書致雉二首酒二壺,時丙寅十月三十日》

半庭山雪獨臨窗,日夕翻驚吠老狵。一月得擎書札再,兩雌兼綴酒瓶雙。牢愁合遣都如洗,重惠終知不可扛。催唤阿咸成細酌,屈原堪笑謾投江。(侄梣時自沔鄉而來,典之同飲。)

(出自《東岳集》卷十七)

《丁卯正月初一日》

百匝荒山一片天,星杓回轉歲華遷。孟陬又屬靈均月,單閼兼逢太傅年。鬢上雪深無更白,眼中花亂已全玄。纍臣永負平生計,獨坐元朝淚迸泉。

鷄鳴驚起擁懸鶉,謫過三霜又一春。回磴有蹊雲礙目,破廬無壁雪圍身。童奴尚厭留空峽,老叟能忘拜禁宸。桃板寫符斟柏酒,至今都似夢非真。

塞下天傾渤海涵,岡蟠峽内暗蒸嵐。一身流轉殊方二,四載稽留上日三。初憶老兄終小侄,遠思川北近山南。顔衰又起新年恨,獨對田翁强笑談。(余家先墓在沔川郡北,又祖考墳塋在於楊州道峰山之南,故第六句云。)

星曆翻經四干支,膏肓二竪轉文離。每逢京使終何喜,乍見家書輒自悲。姓字説方諳是我,形容看却問爲誰。囚山已覺歸無日,衹欲懷沙作《楚辭》。

《庚午元日》(節選)

共嘆光陰過眼頻,歲朝奚自賀孤身?我生隆慶五年夏,今見崇禎三載春。保障真如趙尹鐸,《離騷》曾作楚靈均。大都人世人無數,六十齡人定幾人?

(出自《東岳集》卷十八)

《趙善述挽詞》

西漢揚雄賦,南朝謝朓詩。天才不世出,國器與時違。昭代雲霄近,窮途郡邑卑。六旬縲紲再,今日轉霑衣。

卓魯能名屈宋才,生爲卿相殁猶哀。那堪六十前參議,薤露晞時菊正開。(君以九月初八日逝。)

《辛未十一月二十日己丑引疾陳情上章乞罷自上特命以卿其勿辭安心察職回諭閏十一月初二日辛丑有旨到營》

梁獄鄒陽楚屈原,却持鈇鉞守藩垣。士安(皇甫謐字)本自嬰風疾,即墨那能避毀言。微懇衹祈歸土室,温綸誰道下天門?撫躬汗浹心增懼,尸素終難答異恩。

(出自《東岳集》卷十九)

《復用前韵答輝世見和》

蟬噪詞林掃地空,凌雲健筆孰争工?衹知屈宋爲先輩,却見曹劉在下風。軒冕一時都是儻,江河萬古豈能終?天公有意今方識,故著斯人阿堵中。

(出自《東岳集》卷二十二)

134.趙纘韓與屈原

趙纘韓:生於1572年(宣祖五年),卒於1631年(仁祖九年)。字善述,號玄洲,本貫漢陽,朝鮮中期文臣。常與權韠、李安訥、任叔英等相交。著述有《玄洲集》。

《〈玄洲集〉叙》(節選)

虞、夏、商、周之文,尚有渾噩詰屈之不同,况有屈宋以來,六義派分,群軌并騖,均之各言其志,無闕於理,而輪蹄之飾致遠,虎豹之斑章采,斯不亦文之至哉?

(出自《玄洲集》序)

135.洪命元與屈原

洪命元:生於1573年(宣祖六年),卒於1623年(仁祖元年)。字樂夫,號海峰。本貫南陽,朝鮮中期文臣。著有《海峰集》。

《飯筒投水》

水馬鳧車漾夕風,三閭遺恨此江中。醒魂澆酒知何益,香粽呈誠冀或通。帝子許分斑竹節,蛟龍解怕彩絲籠。綿山舊俗空寒食,不及年年有飯筒。

(出自《海峰集》卷二)

136.安邦俊與屈原

安邦俊:生於1573年(宣祖六年),卒於1654年(孝宗五年)。字士彦,號隱峰、牛山、冰壺,謚號文康,本貫竹山,朝鮮中期學者。曾求學於朴光前、朴宗挺,是成渾的門人。編著有《抗義新編》《李大源傳》《湖南義兵録》《三冤記事》《師友鑒戒録》《混定編録》《買還問答》《隱峰全書》等。

《金净、奇遵等賜死,柳雲縱酒而卒》(節選)

辛巳冬,執義金麟孫、司諫蔡紹、權績等請加罪賜死。冲庵聞命,顔色不變,呼酒快飲。執牧使李耘手問時事,貽書兄弟,勉以善養老母。又吟絶命辭,其辭曰:投絶國兮作孤魂,遺兹母兮隔天倫。遭斯世兮殞余身,乘雲氣兮歷帝閽。從屈原兮高逍遥,長夜冥冥兮何時朝?炯丹衷兮埋草萊,堂堂壯志兮中道摧。嗚呼!千秋萬歲兮應我哀。

(出自《隱峰全書》卷十四)

137.金友伋與屈原

金友伋:生於1574年(宣祖七年),卒於1643年(仁祖二十一年)。字士益,號秋潭、秋潭居士,本貫光山,朝鮮中期儒學家。其爲邊以中的弟子,與奇處謙、李瀷等交游。有《秋潭集》存世。

《晩秋後園有懷》

我有百畝蕙,枝葉方菲菲。鶗鴂忽先鳴,衆芳皆已腓。無緣充佩幃,有淚沾我衣。所以屈大夫,悲傷歌《楚辭》。

《五懷詩》

爲樹當作松,亭亭傲大冬。寧將爲剪伐,不受大夫封。爲草當作蘭,不采佩何關?寧從屈子去,流恨夕陽灘。爲鳥當作鳳,丹霄備五章。時君如好德,隨意一來翔。爲虫當作螢,浮沉甘所丁。時君如窟步,引路照熒熒。爲鬼當作厲,被髮向燕薊。殺賊任所爲,歸來撓雙袂。

(出自《秋潭集》卷一)

《詞賦仿〈離騷〉》

我去屈子今千年,每懷英靈心鬱陶。衆人皆醉我獨醒,何不歠醨哺其糟?空慚漁父《濯纓歌》,遂抱冤恨形《離騷》。殘骸亦是放逐臣,澤畔憔悴心煩勞。盛囊詞賦總愁材,哀怨仿佛當時操。誰言白雪和無人?自是異代同襟袍。悲思苦語不忍讀,坐令秋霜生鬢毛。願將抱石入清波,可憐魚腹從游遨。

(出自《秋潭集》卷二)

《讀〈屈原伯夷傳〉》

往事留青史,晴窗淚欲滋。澤邊吟幾苦,山上命何衰?主暗何爲此,時危可取斯。蕭條魂萬古,空使後人悲。

《十月見菊》

薄地移時晩,乾枯可奈何?纔逢十月雨,始坼一枝花。屈子飧無賴,淵明泛豈多?猶堪對霜雪,騷客日來哦。

(出自《秋潭集》卷六)

《江樓夜吟》

獨夜危樓劍氣寒,無端孤客涕泛瀾。三秋蕪没淵明菊,九畹荒凉屈子蘭。志願妄同精衛海,事功何異蛣蜣丸?悲歌倚柱倍怊悵,霜月曉風歸雁酸。

(出自《秋潭集》卷七)

138.申適道與屈原

申適道:生於1574年(宣祖七年),卒於1663年(顯宗四年)。字士立,號虎溪,本貫鵝洲,朝鮮中期文人。有《虎溪集》存世。

《讀〈離騷〉》

屈子貞忠日月争,飄然蟬蜕出塵坑。非《風》非《雅》楚南調,憂國憂君一個誠。

(出自《虎溪集》卷一)

139.趙希逸與屈原

趙希逸:生於1575年(宣祖八年),卒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字怡叔,號竹陰、八峰,本貫林川,朝鮮中期文臣。趙翊的曾孫,祖父是趙應恭,父親是趙瑗,母親是李俊民的女兒。著述有《竹陰集》《經史質疑》。

《述懷》(節選)

身名終古鮮雙全,心事唯憑指九天。醉趣頓能嫌屈子,頰渦堪笑動胡銓。乾坤浩蕩栖遲外,風月蒼茫嘯詠邊。騷賦直詞俱泯泯,千秋悵望一潸然。

(出自《竹陰集》卷六)

140.任叔英與屈原

任叔英:生於1576年(宣祖九年),卒於1623年(仁祖元年),字茂淑,號疏庵。本貫豐川,朝鮮中期文臣。擅長四六文。有《疏庵集》存世。

《又次前韵》(節選)

三川屈己甘罹虐,四瀆卑身忍受撩。疇苦屈原終不濁,絶無黄憲竟難澆。吴門夙駕堪回陸,蜀道輕棺合滯焦。

(出自《疏庵集》卷二)

《蟹甲窩記》(節選)

昔者屈原放逐江潭,卜居而不能决,其終也,投汨羅而死,葬其骨於魚腹之中。今子亦放逐之臣也,蟹甲亦魚腹之類也。然屈原葬之以死,子居之以生,子之幸顧不多也歟,奚暇言蟹甲窩之小哉?

(出自《疏庵集》卷三)

141.沈光世與屈原

沈光世:生於1577年(宣祖十年),卒於1624年(仁祖二年)。字德顯,號休翁,本貫青松,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休翁集》《海東樂府》。

《謝主倅借轎載送啓》(節選)

屈子被放,不啜醨而獨醒。戴叔多愁,非關酒而長醉。

(出自《休翁集》卷五)

142.金坽與屈原

金坽:生於1577年(宣祖十年),卒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字子峻,號溪岩,本貫光山,朝鮮中期文臣。其爲金孝盧的曾孫,祖父是金綏,父親是金富倫,母親是副護軍申壽民的女兒。有《溪岩集》存世。

《送鄭齋郎允諧》

齋郎鄭公來官所數月,移向東徼,余惜其去者也。往日歌酒尤未忘,今行歌以送之。

感時擊長劍,我杯君强歌。君歌酸楚君莫歌,且聽我歌清而和。百年浪自苦,會面能幾何?况爲萬里之遠别,倏如秋葉辭林柯。湖海風蕭條,豺狼又經過。龍城一破裂,虜將驕横戈。國紀尚旒綴,朝廷寐無訛。悲君絆微宦,契闊成蹉跎。高義挽白日,壯志清江河。末契托知己,深交相切磋。清論動人耳,亹亹皆不頗。西風下晩霜,秋色迷寒莎。金雁没晴天,江楓凋遠阿。東溟杳杳遠,海月明秋波。嶺雲萬重阻,山嶽高嵯峨。相失各茫然,恨别令人疴。君應宦情少,我覺離懷多。黄金縱散盡,寸心終匪他。飄飄老鶴心,落日雙鬢皤。斗酒送行色,長嘯秋江沱。丈夫有大膽,濟時當琢磨。無效屈三閭,獨醒沉汨羅。時乎苟不可,同卧西山坡。所以臨岐别,不用淚滂沱。

(出自《溪岩集》卷一)

143.鄭克後與屈原

鄭克後:生於1577年(宣祖十年),卒於1658年(孝宗九年)。字孝翼,號雙峰,本貫迎日,朝鮮中期文臣。高麗名臣鄭襲明的後孫,父親是鄭三畏。有《雙峰集》存世。

《直木忌先伐》

木生澗壑中,直立亭亭然。雨露之所濡,拱把日參天。匠石一舉足,顧視山後前。矮者不宜矩,曲者難爲圓。眷此崔嵬幹,數尺無所捐。斤者忽以斫,委斷山之巓。縱是植物微,能不知自憐。枝葉昔峻茂,條幹今摧顛。戕賊固所忌,正直終何愆?我本樗櫟材,感此心悁悁。在彼物皆然,况此人甚焉。君子孑不群,壁立懷貞堅。衆人皆按劍,乃反仇忠賢。勁直盡摧折,誰能保天年?世事乃如此,此理天亦偏。椅桐伐琴瑟,杞柳爲杯棬。梅伯死葅醢,屈子江潭遷。伐柯柯不遠,守身可與權。歲寒保松柏,勿爲斧者先。

(出自《雙峰集》卷一)

144.黄宗海與屈原

黄宗海:生於1579年(宣祖十二年),卒於1642年(仁祖二十年)。字大進,號朽淺,本貫懷德,朝鮮中期學者。著有《朽淺集》。

《答李參奉瑭書》(節選)

名者,身之表也,其欲取美而去惡者,不下於言行,故錫以嘉名,屈子所云,顧名思義。王氏所戒,人之於名可不謹乎?某之請以更名,蓋有以也,而不惟不以爲然。又從而辭而闢之,至引前言以證之,令人茫然增愧赧。區區賤悃只緣視倩如子,而示意如此。今不敢更有所控,而但所諭諸説,頗涉附會,似皆不出於聖賢之訓,故不得不辨焉,望勿按劍。曾子雖或與殺人人同名,何害於得聖人之宗乎?預慮夫同名於不軌之人,而必得罕見之字以名之者,於古有據乎?明道之名,則唐之咏黄鶴樓者亦然。天白顥顥,《楚詞》有其語。又與皓皓二字通用處甚多,果稀罕耶?麟鳳之稀罕,亦如聖人之稀罕,而聖與麟鳳,吾儒之常所講説,可作稀罕看耶?

(出自《朽淺集》卷二)

《四時墓祭》(節選)

端午,屈原沉江之日也。楚俗於是日,納飯於竹筒,投之江中,以酹屈原之魂。其後,中國人以爲俗節,行薦禮於家廟,未聞上冢,而我國則例行墓祭。

(出自《朽淺集》卷五)

145.趙翼與屈原

趙翼:生於1579年(宣祖十二年),卒於1655年(孝宗六年)。字飛卿,號浦渚、存齋,謚號文孝,本貫豐壤,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困知録》《中庸注解》《大學注解》《書經淺説》《浦渚集》。

《重峰先生疏章跋》(節選)

蓋嘗論先生之爲人也,其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見惡人,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似伯夷;憤世疾邪,憂悶惻怛,忠君愛國之誠,死而不厭,似屈原;忠樸勇果,見義必爲,直前不顧,似子路;而其好學之篤、持身之苦、居家孝友忠信之行,皆卓卓乎人所不可及,則雖使濂洛關閩諸賢并生一時,亦且敬而畏之矣。

(出自《浦渚集》卷二十七)

146.金光煜與屈原

金光煜:生於1580年(宣祖十三年),卒於1656年(孝宗七年)。字晦而,號竹所,本貫安東,朝鮮中期文臣。曾祖是金生海,祖父是金元孝,父親是金尚寯,母親是李天祐的女兒。擅長書畫,著述有《竹所集》。

《飯筒投水賦》

余運艎而上沆兮,沛瀁而遐遨。凌陽侯之泛濫兮,窺浙江之怒濤。横湘潭而記兮,右江介之遺風。届蕤賓之頽黍兮,感投飯於江中。先生之不從世兮,夫惟服道而守義。□白水而爲漿兮,瓊枝以爲粻。佩寶璐兮被明月,悼曜靈之遄征。忽奔走而先後兮,望三五以爲儀。閨中容競淖約兮,妒被離而障之。哲王既不寤兮,吾將遠逝而娱憂。獨惸惸於長洲兮,擥余涕而夷猶。苟宗國之顛覆兮,朕獨何愛於久生。歌懷沙兮俯驚湍,托江神而臚情。風颯颯兮江湛湛,魂惘兮歸不得。生無歸兮死不墳,起吴儂之憯惻。想當時之赴淵兮,是浴蘭之令節。飯於筒兮投於水,歲又歲兮此日。珮琳琅兮芳菲菲,靈彷佛兮來格。豈不知其薦芳兮,獨哀夫替余以蕙纕。又不知其酹醑兮,只爲夫衆醉而獨醒。肆精糜以克禋兮,招顑頷之忠魄。室家宗而食方兮,穆將祀兮罔缺。夫何湘纍之忠節兮,獨見慕於愚氓。哀王孫之自隕兮,惟德音之難忘。既立廟而起敬兮,又授餐而興愴。伏清白而死直兮,宜楚人之欽想。矧名潭以屈子兮,寓不諼之深意。微三閭之忠烈兮,豈景賢之若是。後先生蓋千祀兮,歌竹枝兮增悲哀。遂爲之敬吊曰:楚山高兮楚水深,魂兮歸來些。上有楓兮下有芷,魂兮歸來些。鐘融融兮鼓嘈嘈,魂兮歸來些。雕胡飯兮班竹筒,魂兮歸來些。

(出自《竹所集》卷一)

《次遲川相公韵》

屈子何年賦《卜居》,淵明當日愛吾廬。千秋未繼高人跡,末路空嘆老鬢疏。宦海浮名真是幻,騷壇舊習未全除。春風已動飄然興,歸訪仙山駕鹿車。

《三叠題李兄家壁上》

離親何事到寒門,忼慨千秋賦屈原。愧我不才明主棄,憐公非罪覆盆冤。驅馳厭作長途客,嶺海誰招去國魂?一笑相逢非偶爾,不妨題壁濕鴉痕。

(出自《竹所集》卷二)

147.金泠泠與屈原

金泠泠:生於1581年(宣祖十四年),卒年未詳。號琴仙,是黄海道海州妓女。有《琴仙詩》存世。

《逢故人》

脉脉相看别意無,三更明月半天孤。耽佳欲學杜工部,獨醒長隨屈大夫。

(出自《琴仙詩》)

148.宋夢寅與屈原

宋夢寅:生於1582年(宣祖十五年),卒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字文炳,號琴岩,本貫恩津,朝鮮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琴岩集》。

《敬呈西道主人姜大雅吟几》

家世簪纓不乏賢,主人風義最斑斑。文章合在楊王列,儒雅應求屈宋間。虚館逢迎寬禮數,清尊斟酌好容顔。從今便作忘年友,頭白相隨意未闌。

(出自《琴岩集》)

149.鄭弘溟與屈原

鄭弘溟:生於1582年(宣祖十五年),卒於1650年(孝宗元年)。字子容,號畸庵,謚號文貞,本貫延日,朝鮮中期文臣。其父松江鄭澈。十五歲受學於龜峰宋翼弼門下,二十歲與張維、張碩期共同求學於金長生門下。有《畸庵集》《畸翁漫筆》存世。

《淚》

個個成珠顆,斑斑染竹林。聖知孀獨恨,偏動别離心。暗襯明妃頰,交横屈子襟。憂時長傍汝,自覺雪盈簪。

(出自《畸庵集》卷四)

《溪谷大學士遠寄近體一首,用韵以報》

客間時景逐人移,忽覺嚴程盡海涯。專對自堪憑直道,相思却喜得新詩。陰陽已服諸梁戒,餔歠空吟屈子詞。歸去莫言身健在,試看雙鬢已千絲。

《隱語體,戲簡鷄谷州伯,乞酒饌》(節選)

雲夢胸中八九吞,赤憎清坐對盤飧。周書訓誥應全賴,蜀禁申明太劇煩。屈子却慚漁父問,伯倫終聽婦人言。官厨倘送如泉至,一笑猶拼十日昏。

(出自《畸庵集》卷五)

《屈平詞賦懸日月》

周轍東來《大雅》衰,《王風》絶響杳難追。三閭才調能鳴世,千載詞源正在斯。寫出孤忠元自許,高懸兩曜太多奇。存君憂國天爲證,瀝血刳肝鬼獨知。氣作紫氛冲北斗,文騰瑞彩燭東維。椒蘭二子空相妒,宋景諸生得所師。吐焰爇空終不滅,流音撼玉有餘悲。騷壇獨唱知何補,良史空言謾自垂。當日力微扶社稷,至今辭諷感神祗。平生熟讀《懷沙》賦,細和青蓮吊古詩。

(出自《畸庵集》卷六)

《文以代降辨》(節選)

人各有言,文不乏代,而《國風》有正變之殊,孟、荀有醇疵之辨,屈、宋之止於屈、宋,遷、固之止於遷、固,而况唐之不逮於漢,宋之多讓於唐,又何暇一二言也?

(出自《畸庵集》卷十)

150.鄭瀾與屈原

鄭瀾:生於1583年(宣祖十六年),卒於1656年(孝宗七年)。字而晦,本貫瑞山,朝鮮中期文臣。以下之作收録在申維翰《青泉集》中。

《挽》(節選)

義檄孤忠當亂日,雲齋至樂育英時。蠻酋珍誦金紗幅,華選弁登屈宋辭。

(出自《青泉集》續集卷十二)

151.李植與屈原

李植:生於1584年(宣祖十七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汝固,號澤堂、南宫外史、澤癯居士,謚號文靖,本貫德水,朝鮮中期文臣,與申欽、李廷龜、張維一同被稱爲“漢文四大家”。著有《澤堂集》《初學字訓增輯》《杜詩批解》等。

《端陽日奉懷東岳叔父仍寄内賜扇求和》

新賜端陽扇,題封問楚纍。炎凉頻節物,夷險夙心期。内熱應全歇,西塵且莫麾。須看竹上淚,點點是相思。

又對天中節,何時巷北游。謬恩仍内省,寬法亦他州。貝錦誰停織,丹砂尚可求。牛頭一派水,門外即清流。

(出自《澤堂集》卷三)

《元日三首》(節選)

元日思吾叔,囚山又一年。茅齋應獨掩,柏酒共誰傳?廓落唐虞志,悲凉屈宋篇。冬春猶迭代,雨露豈長偏?

(出自《澤堂集》卷三)

152.羅海鳳與屈原

羅海鳳:生於1584年(宣祖十七年),卒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字應瑞,號南澗,本貫羅州,朝鮮中期詩人、義兵將。父親是羅德讓。其爲姜沆與金長生的門人。有《南澗集選》存世。

《寄高晴沙用厚令公》

一心伏清白,天地鬼神知。聖主恩誠大,孤臣跡甚危。風霆無竟日,雨露必多時。何得江潭上,長吟屈子詞?

(出自《南澗集選》卷一)

153.金光炫與屈原

金光炫:生於1584年(宣祖十七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晦汝,號水北,本貫安東,朝鮮中期文人。有《水北遺稿》存世。

《次寄李日三》

宋玉千秋吊屈原,楚些勤苦賦《招魂》。由來騷客自多感,未必懷王真少恩。風土北南元不并,窮荒魑魅共爲群。遐氓豈復知天大?觀我還如見佛尊。

《新居》

他鄉新卜屈原居,容膝纔堪斗大如。樺蓋柳樊隨土俗,鳥言夷面共村閭。檐間正對囚山色,病後仍拋插架書。北牖清風三伏日,脱巾高枕亦君餘。

《重陽書懷》

去歲登高長嶺上,迥臨沙磧氣蕭森。遥憐故國黄花晩,獨對陰山白雪深。落帽那乘孟嘉興,招魂空泣屈原沉。今年并作前秋節,菊酒重陽更一斟。

(出自《水北遺稿》卷二)

154.柳楫與屈原

柳楫:生於1585年(宣祖十八年),卒於1651年(孝宗二年)。字用汝,號白石,本貫文化,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白石遺稿》。

《次鄭畸翁弘溟〈寄方伯〉韵》

三年槎路隔神州,萬古傷心鴨水流。自此威儀難睹漢,向來文物欲從周。沙中有鐵誰張膽?江左無人未解憂。不識廟堂多少算,也應知道屈原謀。

(出自《白石遺稿》卷一)

155.李敬輿與屈原

李敬輿:生於1585年(宣祖十八年),卒於1657年(孝宗八年)。字直夫,號白江、鳳岩,謚號文貞,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精通詩文與書法。著述有《白江集》。

《次工部韵》

風濤海中瓊,瘴癘嶺外柳。豈學屈原醒?少傾成都酒。罪知不可逭,鄉人無何有?失路方噬臍,擎天倚隻手。誤恩不弊軒,况復負乘久。漏舟輕陽侯,棟梁責摧朽。雖叨鳳皇池,實同牛馬走。端揆愧非才,握籌寧替否?貪榮急流際,大戾身自取。敢嫌三危竄?唯慚百僚首。汲黯又妄發,興戎果自口。經年更過丁,周甲已過酉。重籬楚澤畔,白首滄溟叟。炎蒸侵百骸,鍼石及兩肘。對案厭腥膻,攬鏡驚老醜。衹有朝天夢,中宵遶北斗。

《次清陰相公韵》

至道無損益,人情有憂喜。情馳多害義,道在即順理。况復浩然氣,豈知齒髮暮?既近君子光,始覺平生誤。榮辱反顛倒,誰得知其故?熊魚取捨際,達人方自悟。死生且吾寧,去留何足論?素位佩嘉訓,服膺敢不勉。

(出自《白江集》卷一)

《次叙兒韵二首》

一札魚沉海,三湘雁報秋。幾年燕塞苦,今日楚臣愁。節序隨時變,風霆竟日收。重籬夢亦隔,不作屈原游。

竹影臨階動,秋聲作雨霏。清湘恨未歇,前席事還非。絶域黄花晩,重籬白日微。滄溟一片月,把酒對清輝。

《次工部韵》(節選)

海上無瓊草,山中有隰苓。鸞驂信杳杳,鴻舉亦冥冥。二者失前路,百年勞我形。終爲澤畔客,莫學屈原醒。

(出自《白江集》卷三)

156.權克中與屈原

權克中:生於1585年(宣祖十八年),卒於1659年(孝宗十年)。字正之,號青霞,本貫安東,朝鮮中期性理學家、道家學者。師從崔命龍,與柳輯、金東準等是至交。著述有《青霞集》《參同契注解》《歷代史要》《備要卜筮訣》。

《秋懷》(節選)

嗟爾霞翁宜自强,不須從衆亦悲傷。年踰孔聖爲稀壽,路向仙都已俶裝。胸次何由生熱恟,心神可使鎮清凉。堪憐屈宋潘邢輩,等視煙藂露草螿。

(出自《青霞集》詩集卷五)

157.趙任道與屈原

趙任道:生於1585年(宣祖十八年),卒於1664年(顯宗五年)。字伯孝,號澗松,本貫咸安,朝鮮中期學者。師從金中清、高應陟、張顯光。著有《澗松集》。

《跋趙景閔絶句後》(節選)

吾族子趙君景閔關國事,恤民隱,起布衣,陳時弊,抗章叫閽,竟不得志,狼狽而歸,臨渡漢水,口占一絶曰:落髮投江送,應從屈子游。波中如有問,須報爲民愁。觀其詩意,蓋欲竊比於楚屈平懷沙之事,聞者或嘆其慷慨,余獨惜其所見之不明也。何以言之?夫屈平,楚之同姓而曾爲三閭大夫者也。與國家同休戚,宗社同存亡,其憂國愛君之誠,宜無所不用其極,而先儒猶以過於中庸評之,况景閔乎?景閔何如人哉?畎畝之小民也,韋布之寒士也。食藜藿,衣短褐,老死丘壑,其分也。既無同姓大夫之義,又無休戚存亡之責,則處身之道又豈可視屈平爲則哉?其於生民之利病,時政之得失,豈若是之汲汲哉?居無用之地,致匪躬之節,不當憂而憂之,不當言而言之。繭足千里,載罹寒暑者,亦獨何心?

(出自《澗松集》卷四)

158.崔鳴吉與屈原

崔鳴吉:生於1586年(宣祖十九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子謙,號遲川、滄浪,謚號文忠,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早年曾與李時白、張維一道於李恒福門下求學。精通性理學,擅長作文章,自成一家。著述有《遲川集》《遲川奏箚》。

《次杜工部〈詠懷〉韵》(節選)

身許唐虞皋稷上,文羞伯仲傅班間。來從劍外三千路,坐對巴東十二山。江海極天將遠適,干戈滿地未能還。屈原忠憤終誰識?上帝高居九鑰關。

宋生心事至今悲,憔悴三閭是汝師。詞賦風流垂後代,江山第宅異當時。武關一閉楚人泣,王夢多情神女思。風有雄雌何足辨?我還於此不無疑。

(出自《遲川集》卷五)

159.林真怤與屈原

林真怤:生於1586年(宣祖十九年),卒於1658年(孝宗九年)。字樂翁,號九曲老夫、林谷,本貫恩津,朝鮮中期處士。師從李上舍。著述有《林谷集》。

《疏雨共蕭條,分韵得共字》(節選)

鞭駑爲排悶,高聲讀雅頌。興來因搦管,詩調慚屈宋。

(出自《林谷集》卷一)

160.趙絅與屈原

趙絅:生於1586年(宣祖十九年),卒於1669年(顯宗十年)。字日章,號龍洲、柱峰,謚號文簡,本貫漢陽,朝鮮中期文臣。其爲尹根壽的門人。著述有《龍洲集》《龍洲遺稿》《東槎録》。

《端陽》

欲返懷王心未已,忠臣蟬蜕款天門。世人錯認藏魚腹,争把粽筒吊屈原。

《贈人》

寄聲玄圃守,秋至意如何?陶令懷三徑,靈均動《九歌》。抽簪從髮少,束帶與年多。登嶽休回首,浮雲漢水波。

(出自《龍洲遺稿》卷一)

《題鄭司直〈贈河主簿還鄉序〉後》

生名弘道姓則河,家在德裕山之阿。鼻祖簪纓一跌蹉,除名掾吏子孫何?生亦趨走任非他,少小立脚能不頗。明習吏事辦多多,平反獄訟除煩苛。小心常畏民喘瘥,秉直欲繩俗謬訛。争議長官官不訶,輩類嚴憚亦無那。感生洗手相切磋,崔顒觀察氣像峨。嶺海風生皆立波,生時代官卞條科。觀察咨嗟顔色和,往者壬辰東急倭。崩騰千里盡干戈,兩京已破悲銅駝。西望劍閣失青騾,一二男子當修蛇。致生幕府問揣摩,軍書兵籍眼一過。樹頤掉舌如飛梭,出奇贊畫不婆娑。用之可以掃幺麽,惜哉測海人用螺。歸來還着煙雨蓑,主簿虚名足一呵。丘壑空藏碩人邁,平生慕悦屈汨羅。千載何人賡《九歌》?愛而不見隔耽羅。魂夢時驚奮鳴珂,拂衣出門破媕婀。遂凌大海青鯨磨,毒龍黑蛟攫逶迤。從以白獺與靈鼉,眇呀呷若嘍囉。振尾奮鬣如横柯,生能談笑舞袖傞。指使篙工勸舟拖,俄頃再生泊盤陀。逐臣相對淚滂沱,怡怡嘻嘻醒沉疴。不覺淹留積羲娥,離家踏雪歸食蘿。昔鬢未衰今頭皤,我聞此事時盛詑。今幸相遇於僧伽,酌酒持勸顔微酡。坐睨神骨側弁俄,我言驥食玉山禾。不可長從野飯儺,見生壯志未蹉跎。胡不上疏開牂牁?言出掩耳徒吟哦。冷笑無能落痴窠,顧慚半生崇尼軻,不避世上争范龢。庶從今日製芰荷,共子瓦礫拾東坡。

(出自《龍洲遺稿》卷十一)

《浴室》

衰年流汗體空胖,多謝夷人浴室寬。水獻温泉治腠理,香生銀海煎芳蘭。禮賢思握周公髮,喜潔兼彈屈子冠。目朗身輕清不寐,通宵莊誦聖湯盤。

(出自《龍洲遺稿》卷二十三)

161.崔有淵與屈原

崔有淵:生於1587年(宣祖二十年),卒年未詳。字聖之、止叔,號玄岩、玄石,本貫海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玄岩稿》《玄岩遺稿》《重峰集》。

《蟾江秋興》(節選)

風泉疏響落西林,修竹千竿畫戟森。瘴霧如樓銜凍雨,山雲似墨結層陰。賈生封奏千行淚,屈子《離騷》一片心。照壁孤燈人假寐,誰家中夜數聲砧?(杜律韵)

(出自《玄岩遺稿》卷一)

《八哀序》(節選)

夫義士之論人,不離於忠臣烈士,而流俗之論人,必求於無毁無譽而全軀而保妻子者,余竊惑焉。古者慷慨之士,則屈原、魯連、樂毅、賈誼之徒。伏節之臣,則紀信、巡遠、真卿、文山之流,視功名富貴於草芥浮雲,廉頑立懶,垂名萬古,庸衆人之議論,安敢到乎?

《故提督趙公憲》(節選)

屈子昔懷沙,《離騷》在人目。賈生尚不戒,封章又痛哭。其後誰不戒?抗疏叫閶闔。千載得重峰,忠肝一斗血。邦家昔全盛,太平垂二百。姚姒可軼駕,漢唐羞比列。是時公力争,滿紙飛霜雪。

《故石洲居士權公韠》(節選)

屈子作《離騷》,懷沙終自溺。賈生傷時淚,君門九重隔。

(出自《玄岩遺稿》卷二)

162.張維與屈原

張維:生於1587年(宣祖二十年),卒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字持國,號溪谷、默所、支離子等,謚號文忠,本貫德水,朝鮮中期文人。其爲沙溪金長生的門人。著有《溪谷集》。

《次韵〈幽通賦〉序》(節選)

班孟堅作《幽通賦》,蓋效屈子《離騷》,其造語之奇奥,托意之深遠,非詞人之賦所能及也。余少而喜讀焉。既久益有所感,漫爲次韵。首舉性命之原,次及古今世變,中叙己志,感慨乎世道之溷濁,禍福之舛錯,而終之以夭定之常,修身俟命之道焉。命辭托物,頗用其體,蓋欲自紓鬱抑,雖蒙效顰之誚,不暇恤也。

《續〈天問〉并序》

昔者屈原既放,仿偟山澤,作爲《天問》之篇。蓋托於問天,以自紓其憂思感古之懷。其事怪,其理淫,而其文特奇甚,其志又可悲也,故先儒亦不以其淫怪而斥之。余嘗讀之,喜其文而賞其志,未嘗不慨然以嘆。端居覽物,乃益有所感發,遂效其體作一篇。凡造化之玄奥,物理之叢雜,斯文之興喪,道術之邪正,幽明禍福之故,世道人心之變,參錯繆盭,可惑而可憂者,皆舉以爲問,句而韵之,而荒誕神怪,與屈子之所已問者一無及焉,總四十章,而爲韵者九十有二,以其效《天問》而作,題曰《續天問》云:

問冥冥元化,孰尸其功?宇宙之變,焉始焉終。誰信誰詘,而四時成?誰闔誰闢,而晝夜行?太虚之大,無外無際。夫曰無外,而何所窮止?有外則局,無外則無所係。有無之極,終焉所詣。函三之始,萬有泯焉。何馮馮混混,而二儀分焉?闢焉而生,闔焉而死?何天地之大,而有成毀?前之所終,而後之始。始終之變,相尋無已。幾闔幾闢,而有此天地?清濁肇分,上浮下疑。何高而不傾,而厚而不崩?日月之麗,孰陳列之?山河之奠,孰融結之?林林之生,各全其天。蜚走動植,巨細紛綸。孰其機,而使之然?日行冬夏,厥塗移焉。何不恒其德,而或却或前?玄穹蕩蕩,無方無所,而三百六十,孰量厥度?萬熒之森,孰爲其宗?何經緯錯綜,有衡有從?圜包駛運,機輪無停。何樞極之貫,厥居有恒?東南何缺?西北何偏?何覆載之大,而不得其全?何水有温,而火無寒?海潮盈虚,孰吸孰嘘?二曜代明,靈德相逑。何逼鬥薄蝕,而自眯其眸?無爲之功,必有其宰。厥狀何肖,厥居何在?曰道曰器,爲一爲二。上下之分,相去有幾。於皇明命,是爲物則。何群生均禀,而多慝寡淑?姚姒明德,上格旁播。何父子昆弟,獨梗其化?菑凶之降,實由人作。何禹湯之仁,而墊焦爲虐?畀德之豐,必付其位。何鄒魯之勤,而卒以窮死?何厚於盗跖蹺寵樂?何仇於仁顔冉夭厄?儒明義理,老尚玄默。西方之教,泯然空寂。何大道之一,而群言相角?孰真孰僞?誰順誰逆?法象無二,術數多岐。倚蓋鳥卵,何説得之?仙夫養形,制鍊精氣。胡藐爾之軀,而敢竊天秘?物化有終,胡獨不死?浮屠明鬼,言闊而。業報環回,冥境孔彰。果有之哉,無亦荒唐。何天道之正直,而有時而錯?淫未必禍,善未必福。武侯盡瘁,興漢於蜀。胡右彼僭猾,而星精遽踣?宋氏之顛,飛也奮猷。胡假壬以逞,忠勇爲劉?三代之英,繼踵比肩。孔孟之没,千五百載而寥焉。何聖賢之生,疏數相懸?朱宗博約,陸慕簡易。何同師孔孟,而旨歸殊致?源同流異,孰真洙泗?茫茫大運,何尾何首?元會之説,曷本曷究?十二之分,今焉僅午。何方中之候,而遽爾晦暮?陟降左右,厥有明言,而聖賢之没,果有不亡者存。檀而肇辟,箕而肇教。何神聖之墟,而遺風眇眇?卓卓圃牧,值麗之痡。何群賢蔚興,而國以不扶?好惡之倫,今何繆錯?煦拊驁逆,掊擊貞直。芝蘭何瘁,蔱艾何遂?鸞鳳何逝,鴟梟何厲?人心之蔽,曷其能廓?天理之常,曷其能復?志士傷時,憂心慬慬。有問乎天,天胡無聞?

(出自《溪谷集》卷一)

《次韵酬畸翁》

俗態看踰厭,屠沽各自豪。顔公時乞米,屈子肯餔糟。薄晩風威緊,争秋嶽色高。詩中有何樂?吟賞不知勞。

(出自《溪谷集》卷二十八)

《往在乙丑歲,清陰丈人因言事不安於朝,歸卧楊山之石室,僕偶占蜍韵一律奉寄。今年清陰又有此行,而僕未及相送,忽記舊韵,吟成寄呈》

輸君知幾着,事過愧難如。石室清陰滿,霜臺直氣餘。蕙蘭薰屈子,猯狢啖曹蜍。舊篋尋詩草,吟成托素書。

(出自《溪谷集》卷二十九)

《太醫金君以詩乞取殘菊,充釀法酒,次韵以答》

東籬叢菊飽繁霜,尚愛衰姿媚小堂。笑我衹知供病目,憐君却欲沃詩腸。舊聞屈子騷中語,别有仙翁肘後方。待到醱醅分少許,還教燥吻吸濃香。

《答汝固》

南遷未放下瀧船,咫尺爐香阻御筵。屈子江潭工作賦,蘇翁嶺海益耽禪。離魂暗逐秋雲遠,客路行看錦樹鮮。剛羡故人歸便得,稻香魚美趁霜前。

(出自《溪谷集》卷三十一)

《種菊呈李丈》

南鄰乞菊蒔東籬,煙雨冥冥長緑枝。待到霜天開爛熳,濁醪相對賦新詩。

籬邊對酒陶潜醉,澤畔餐英屈子飢。肯與衆芳争物色,獨憐千載愜心期。

《官池荷花盡衰,衹有數朵》

屈子江潭憔悴,明妃塞外娉婷。直使風霜摧盡,終然不改芳馨。

(出自《溪谷集》卷三十三)

《又成五仄》

弱齒喜翰墨,製作準哲匠。但詫解吐鳳,不信竟覆醬。奏賦入瑣闥,珥筆侍甲帳。薄俗忌特立,拙宦引衆謗。賈傅困絳、灌,屈子遘靳尚。殿陛阻法從,畎畝寄散放。達識絶芥蔕,委命等得喪。縱棹泛曲渚,理屐陟遠嶂。抱瓮灌藥圃,隔屋問社釀。俯仰適飲啄,卒歲任朗暢。

《昔楚王使群臣賦大言小言,晋人有危語了語。唐詩僧皎然與顔魯公諸人共作饞醉滑暗等語,余因以廣之作二十四章》(节选)

削平糟丘填酒池,周王頒誥商俗移。淵明未見白衣時,屈子不肯啜其醨。(右醒語)

《鳩之巧拙》

屈子《離騷》曰: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鳩性至拙不能爲巢,而屈子猶惡其巧,蓋昔之拙者,今亦化而爲巧也。《小宛》之詩曰:交交桑扈,率場啄粟。以竊脂之不谷,今亦啄粟,此猶屈子之意也。世降俗訛,人皆變其常度,雖君子亦未免隨俗遷流,詩人之旨深哉!

(出自《溪谷集》溪谷漫筆卷一)

《〈史記·屈原傳〉“淖”字訓義》

《史記·屈原傳》曰:濯淖污渥之中。世人以“淖”爲“渥淖”之義,謂自濯於淖污渥之中,余嘗疑古人造語不應如是,而“淖”字訓義未能檢出。偶看《淮南子·泰族訓》曰:水之性,淖以清,穀之污,生以青苔,不治性也。於是乃知“淖”即潔清之義。所謂“濯淖”者,洗濯而令潔清也。又思之,古文以治污爲污,治亂爲亂,淖字或如是。蓋治淖而使不淖之義也。

《班固作〈古今人表〉品第升降疏謬無據》

班固作《古今人表》,自伏羲下至戰國人物,分爲九等。其疏謬不可盡舉,而就其甚者,左丘明、屈原、漁父、藺相如、叔向之母列於上中,與伊尹、傅説、顔閔等,而曾子降於上下;紂與妲己居下下,而桀末喜升在下中,品第升降,無據如此。

(出自《溪谷集》溪谷漫筆卷二)

163.尹善道與屈原

尹善道:生於1587年(宣祖二十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約而,號孤山、海翁,本貫海南,朝鮮中期文臣、時調詩人。有《孤山遺稿》存世。

《次〈三閭廟〉韵》

鄢郢無遺址,章華草木深。誰知屈子廟,千載映江林?

(出自《孤山遺稿》卷一)

《對名節策》(節選)

《九歌》《涉江》,絲纏竹筒,求忠節於水底。

(出自《孤山遺稿》别集卷六)

164.鄭百昌與屈原

鄭百昌:生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卒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字德餘,號玄谷、谷口、大灘子、天容,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玄谷集》。

《叠前韵寄懷三子者》

炎海無消息,相思夢桂林。南遷屈子佩,北望仲宣襟。正大扶彝倫,分明報國心。斯人身返累,京洛盛纓簪。(右屬翼之,鄭承旨弘翼。)

(出自《玄谷集》詩集卷三)

《暮渡錦江》

崖滑雪霜濃,谷轉山門擁。中有萬里江,汹若溟渤動。深林怪獸哭,落日行人恐。蘇齋與眉岩,此道曾相送。有才亦不售,名高竟何用?自昔鼎鼐地,不必登屈宋。我今在路岐,幾時朝丹鳳。

《偶興》

崇蘭生谷底,花葉何煌煌。托根深且阻,自遠桃李場。芬馨世所貴,可綛君子裳。清風不我吹,何由發幽香?年歲欲過半,秀質難久芳。常恐鶗鴂鳴,一夕凝寒霜。歲晏而莫采,將隨蔓草黄。屈子誠已矣,誰能掇爲糧?

(出自《玄谷集》詩集卷五)

165.崔有海與屈原

崔有海:生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卒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字大容,號默守堂,本貫海州,朝鮮中期文臣。崔冲的後人,崔瓊的曾孫,祖父是郡守崔汝雨,父親是崔澱,母親是申鴻漸的女兒。曾在金玄成、趙守倫、崔岦、鄭逑等門下受學。著述有《默守堂集》《西銘淺見録》《吉州史跡記》存世。

《哭白沙李相國五十韵》(節選)

雲埋峻嶺回孤櫬,雨灑陰風濕素旌。百歲榮華歸大夢,千秋名義表荒塋。鯫生曾被祁奚感,相國恒憐屈子醒。

(出自《默守堂集》卷一)

166.申翊聖與屈原

申翊聖:生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卒於1644年(仁祖二十二年)。字君奭,號樂全堂、東淮居士,謚號文忠,本貫平山,朝鮮中期文臣。擅長文章、詩、書,與金尚容并爲篆書大家。書法作品有《清虚堂休静大師碑》《永昌大君碑》《栗谷李珥碑》。著述有《樂全堂集》《樂全堂歸田録》《青白堂日記》。

《次子時韵》

老去厭塵紛,束身依林園。粗得辨堂室,不復治籬垣。一經有餘師,絶意於筆翰。生涯無拘絆,如鳥脱籠樊。天寒四澤凍,風雪翳柴門。歲暮念友生,關山勞夢魂。傷心屈子騷,讀之頗煩冤。天問杳無響,濁世事堪論。屈伸任天運,一芥那足存?著書期不朽,傳家幸有孫。古來賢達士,誰能免馳奔?否極應自泰,譴久當施恩。宜將净名訣,割斷悲思繁。冥心會以神,榮華無所宣。動静有至理,内景須自吞。

(出自《樂全堂集》卷一)

《無聊叠前韵》(節選)

處困寧論命,忘機可引年。絶塵甘吊詭,隨俗耻争妍。不負平生志,非關衆目憐。向來悲屈子,千載侑湘玹。

(出自《樂全堂集》卷二)

167.李弘有與屈原

李弘有:生於1588年(宣祖二十一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號遁軒,本貫慶州,朝鮮中期學者。師從金集。著述有《遁軒集》。

《春日偶成》(節選)

紅杏初飛雪,香醪滿玉瓶。莫辭今日醉,長恨屈原醒。

(出自《遁軒集》卷三)

168.韓夢參與屈原

韓夢參:生於1589年(宣祖二十二年),卒於1662年(顯宗三年)。字子變,號釣隱,本貫清州,朝鮮中期學者。父親是韓誡,母親是陽川許氏許鑄的女兒。曾在朴齊仁、鄭逑、張顯光等門下受學。著述有《釣隱集》。

《宜春東閣次封丘韵》(節選)

可愛軒東小竹亭,體盈方丈竦公庭。檐虚政好迎明月,簾捲端宜映德星。静聽階前鳴澗瑟,耽看郭外擁山屏。不妨豐樂歐翁醉,莫作湘潭屈子醒。

(出自《釣隱集》卷一)

169.李敏求與屈原

李敏求:生於1589年(宣祖二十二年),卒於1670年(顯宗十一年)。字子時,號東州、觀海,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有《東州集》《諫言龜鑒》《觀海齋遺稿》《唐律廣善》《讀史隨筆》存世。

《屈原説》

屈大夫,楚同姓,離讒遠放,憂愁怨誹,湛身於汨羅以死,楚人憐之,《大招》《招魂》所繇作也。漁父者勸之以餔糟歠醨,即揚雄《反騷》之意也。賈誼則曰:歷九州而相其君。太史公取其説曰:以彼其才游諸侯,何國不容?嗟乎!是徒知哀大夫之烈,而不復明大夫之志,以與悻悻輕死生,自經於溝瀆者爲比倫。惜哉,蓋大夫處戰國之末,九服横流,天下舉折而入秦,楚國群臣心寒膽栗,秦甲一朝觸巫黔,搗鄢郢,則當皆如齊之後勝,諸賓客受間金,賣國而已,否則血利劍止耳。大夫其肯以己之皓皓,受物之汶汶者乎?自大夫投湘未幾,而楚社稷夷矣。使大夫而當此時,則行詐誅爲李斯不可,設詭辭爲韓非又不可,毋寧脱然棄軀,捐一朝之命,不忍見宗國之覆滅而繫累於强虎狼之秦,此大夫之所存也。後之人不復明大夫之志,而以大夫之死爲過也者,過也。魯仲連曰:使秦肆然而爲帝,則連有蹈東海而死,不願爲之民也。仲連豈空言者哉?其亦猶大夫之志也。大夫死數千年,大夫之志終湮没而不著,余益以悲大夫之不遇於當時與後世也。

(出自《東州集》卷四)

《恨》

江城白露隕青梧,獨夜殘燈擁土爐。棣萼百年同氣盡,萍蓬四海一身孤。腸摧杜宇啼時血,淚迸鮫人别後珠。疾病艱難催鬢髮,形容勝似屈原無。

(出自《東州集》卷九)

《次東淮翁〈淮上雜述〉各體三十二首》(節選)

少小冒榮禄,衰晩鬱沉蹇。紛然得喪際,益損果誰辨?凄凉屈賈文,寂莫周孔選。冉冉日趨盡,斯路行不免。

憔悴江潭日,何心賦《卜居》?有身甘達命,無子托成書。客淚聞猿盡,鄉音繫雁疏。故林春草歇,誰爲護園廬?

風雨關河外,形骸宇宙間。年衰還意静,謀拙却身閑。片日常沉海,孤雲每出山。《離騷》堪寄遠,哀怨不須删。

(出自《東州集》詩集卷二)

《望海臺行》

側坐戲昆侖,横筵舞具櫑。極渚斂風色,前洋收日彩。湘妃或拾羽,屈子行攬茝。動興却凄凄,失淚重漼漼。

(出自《東州集》别集卷一)

170.曹文秀與屈原

曹文秀:生於1590年(宣祖二十三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子實,號雪汀,本貫昌寧。朝鮮中期文臣、書法家。主簿曹景仁之子,沈守慶的外孫。擅長書法、繪畫、作詩。著述有《雪汀詩集》,并有《大東書法》摹本存世。

《江漢亭會話,次澤風韵,兼示疏庵玄谷》(節選)

白首猶遷謫,丹心一寸餘。身同賈太傅,事異屈三閭。曷日登廊廟,諸夷問起居?中原不可望,江上但蹰躇。

(出自《雪汀詩集》卷六)

171.吴與屈原

:生於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卒於1634年(仁祖十二年)。字肅羽,號天坡,本貫海州,朝鮮中期文臣。與張維、鄭斗卿等交游。有《天坡集》存世。

《次奉素翁》

氣得神山迥,詞雄楚峽源。江潭憐屈子,芳草怨王孫。賦命今如此,多才尚復論。放慵身自適,用拙道還存。一别纏愁疾,三春隔夢魂。從來深所托,老去敢相諼。末路開心眼,他鄉有酒樽。雲煙莊小築,松竹遶名園。唱斷佳人恨,吹聞仲氏塤。浮生惟聚散,悄悄欲何言?

(出自《天坡集》第一)

《醉醒亭記》(節選)

集虚子隱几而坐,醉醒主人過而言曰:吾以醉醒名吾亭,將老焉,願求知言者之言以張之。子盍一言?曰:趣用醉醒,有説則可。楚之屈原有醒而無醉,晋之劉伶有醉而無醒。陶淵明、白樂天之徒,醉而醒,醒而醉。子何居?曰:吾醉也,醉吾之醉,非劉之醉也;吾醒也,醒吾之醒,非屈之醒也。既醉既醒,非陶白之乍醉而乍醒也。

(出自《天坡集》第四)

172.朴瀰與屈原

朴瀰:生於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卒於1645年(仁祖二十三年)。字仲淵,號汾西,本貫潘南,朝鮮中期文臣。父親是朴東亮。其爲李恒福的門人。有《汾西集》存世。

《薪山雜詠》(節選)

舍後木瓜樹,叢鬱繁枝柯。春花爛熳開,秋實紛擺羅。圓黄似橘柚,個個垂丘阿。療風最有力,一啜醫煩疴。常思屈左徒,孤陋寡研摩。此物又見遺,蔽賢諒已多。吾欲續《離騷》,才薄其奈何?

(出自《汾西集》卷一)

《秋懷》(節選)

章華臺下昔經過,十里長街響玉珂。一箭盡傾韎韋士,新詞半入教坊歌。莊生夢化隨蝴蝶,屈子騷成向薜蘿。縱有幽蘭香不歇,楚江寒夜奈霜何?

(出自《汾西集》卷五)

173.蘇東道與屈原

蘇東道:生於1592年(宣祖二十五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子由,號眠窩,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人。有《眠窩集》存世。

《屈子》

葬身魚腹忠尤著,千古名争日月輝。堪笑潮州八千路,好收吾骨嘆何爲?

(出自《眠窩集》卷一)

174.金世濂與屈原

金世濂:生於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卒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字道源,號東溟,謚號文康,本貫善山,朝鮮中期文臣。晚年致力於研究經書,擅長文章和詩文。金鎏稱其爲“真學士”,鄭經世稱其爲“當代第一人”。著述有《東溟集》《海槎録》。

《擬左思〈詠史詩〉》(節選)

翳翳海上雲,皦皦天中日。以彼一片陰,掩此太陽質。小人榮寵禄,直士困三黜。讒慝使之然,由來自古昔。安能事楚王,出入拂枕席?屈原豈不賢?澤畔獨懷石。

《次柳參判見寄韵》(節選)

津頭洛陽近,八月在西湖。詞賦相如病,形容屈子枯。聯飛聞塞雁,反哺看林烏。窮巷誰相問?愁來獨向隅。

(出自《東溟集》卷一)

175.河弘度與屈原

河弘度:生於1593年(宣祖二十六年),卒於1666年(顯宗七年)。字重遠,號謙齋,本貫晋州,朝鮮中期學者。研究經史,且在天文學方面有很深造詣。著述有《謙齋集》。

《敬步古韵奉呈尹孤山善道并序》(節選)

竊想曠世相感,隔遠神交之意。擬以螢爝補明,不以頌而以箴,爲潜居至人沐芳藏輝之規。誠以屈子千載一人,而其忠,忠而過者,其過,過於忠也。至如論人,必於無所容而後已,此又張曲江之至深處也,或違君子道者,非耶?又人雖云得謗,名亦隨之。年及八秩,聰明不衰。宜以李初平之年邁,一依無極翁之指掌,以階北學周孔之道,悦義理若芻豢而不知老,則可至於道也。愚不欲爲姑息婦寺之言,竊自附於愛人以德之義,肆忘不知量之嫌,唐突於效顰。擬爲福地龍蛇中一破顔之資,惟願擇蒭蕘而財察焉。詩曰:衆醉獨醒放,數年除網羅。衡輿倚忠信,利涉帖驚波。囊篋寓眸十,垣墻屬耳多。存神由底事,滄叟有遺歌。

(出自《謙齋集》卷一)

《與學顔〈别幅〉》(節選)

今聞李某有良子,前程萬里,而聘喪女爲婦云。如藉稿薦以承良玉,投諸溷舍,深可惜也。婦人亦有心貞昆玉,不受微污者,一夕迫以驅之,納諸罪罟中。如獵雉兔,然又可忍乎?生不覺隕心之至,閣下雖在百里之外,人必曰承命也,争相效之不暇也。其流之弊,至有初喪娶婦者也。使犯義分而爲惡者,雖不敢惴焉,豈忍立幟而轉令恣也?此所宜動心而急急呵止處也。嘗愛鄭君吉叔可與爲善,今聞不果於防閑云。此正屈子所謂荃蕙化以爲茅,而蘭之不可恃者也。

(出自《謙齋集》卷四)

《趙知足堂之瑞〈忠烈記〉跋》(節選)

元公先生有言,家難而天下易,於家惟若兹,於國也何有?惜乎其不得君也,且其高潔擅名者,亦不出於偏倚矯激,偶得一節之名也明矣。古人稱屈原曰:推此志也,雖與日月争光可矣。朱夫子曰:雖其不知學於北方,以求周孔之道,然世之放子屏臣,怨妻去婦,抆淚謳吟,而所天者幸聽,則於彼此之間,天性民彝之善,豈不足以交有所發而增夫三綱五常之重?愚見趙公之忠清潔白,固不讓於屈子,而其孝親忠君之節,不待彼此間交有所發,而直令人觀感而增夫綱常之重,則公或爲愈者非耶?其修之身,理之家而移於國,則北學之道亦不外是,而其誠敬過人之行,高潔冠世之節,又可以愧夫不謹祀事貪饕污辱者,而後世聞其風者,亦庶幾廉頑立懦矣。

(出自《謙齋集》卷九)

176.李回寶與屈原

李回寶:生於1594年(宣祖二十七年),卒於1669年(憲宗十年)。字文祥,號石屏,本貫真寶,朝鮮中期文臣。李希清的曾孫,祖父是李元晦,父親是李亨。有《石屏集》存世。

《題獨醒堂記》(節選)

扁有大字題曰獨醒堂。余扣其概,主人含笑有間,扣之不已,則乃取義於屈子之獨醒也。醒之一字,佳則佳矣。白之反,黑也。善之反,惡也,則醒者,亦醉之反也。又加之以獨字,則獨醒,亦非皆醉之反乎?目今群彦滿朝,取捨之道大恢張。殊異乎楚屈之時,謂之皆醉不可。吾未知道老以獨醒名其堂,果何取焉?放逐江潭,則獨醒之嘆固也。初未嘗一榮一瘁者,亦有何楚屈之嘆?有道之世,七擬未蒙恩,則抑不遇之自嘆耶?嘆其不遇則非獨醒也。病在數奇,然則獨醒之義何居?獨醒之説既出於屈,道老之意亦取於是,則遠思古之獨醒,近接今之獨醒。秋菊落英,古之獨醒所餐;而今之獨醒,有其菊。桂棹桂醑,古之獨醒所詠;而今之獨醒,亦有其桂。騷有芙蓉之取,而道老則水陸有二種。屈有及蘭不及竹,而道老則有竹而梅并。至如尺幹雖短,後凋則可觀;石假雖小,氣像則有之。此則古之獨醒所遺漏也。餘卉餘木,接翠間立者,夫孰非助成幽趣者也?然則古之獨醒,嘆其獨醒不得見容於濁世,示不渝於寓物也。今之獨醒,嘆其獨醒不能自媒於明時,示藏修於與物也。時則不同,獨醒則同。人則有古今,自嘆則無古今。然而屈子之獨醒,楚人之所共譏也;道老之獨醒,國人之所不知也。共譏也,病之而形於賦;不知也,不愠而不求聞。兩賢静躁又何如?植物之六君子,余既表而章之;六君子之主人,其誰表而出之?舉世莫我知,則雖謂之皆醉可也。獨醒名其堂,概此義乎?主人又笑而不答。客亦久處城市,暫得山野之適,急於爲眼,不遑竭其義之底裏。及出山回首,則宦海無津,世路太行。骨醉富貴者,醒亦何時?卓乎獨醒堂,然後吾方知之矣。

(出自《石屏集》卷五)

177.李明漢與屈原

李明漢:生於1595年(宣祖二十八年),卒於1645年(仁祖二十三年)。字天章,號白洲,謚號文靖,本貫延安,朝鮮中期文人、學者。著述有《白洲集》。

《次岳君韵》

羃岸驚濤打釣船,渚禽飛盡樹含煙。潜夫著論江湖遠,屈子《離騷》日月懸。病裏經春常閉户,興來携酒獨憑舷。明朝匹馬沙橋路,回首新山更可憐。

(出自《白洲集》卷七)

《次聘君寄示韵》

午倦句添飯後眠,楚鄉栖息夢依然。虞翻放逐歸何日,屈子行吟賦幾篇?多病要求京市藥,遠書猶帶瘴江煙。回看一點鳶飛處,此夕還應到海邊。

(出自《白洲集》卷八)

《挽白沙李先生》

白髮先朝老大臣,天生豪俊任經綸。文章李杜爲餘事,德業皋夔是後身。霽月光風佳氣象,金剛玉粹好精神。行藏有道龍初蟄,倚伏無常蠖必伸。緑野琴樽新社静,青門花竹故侯貧。身因許國常輕死,語切匡時豈待詢?屈子恩深悲世隘,任公言直賴君仁。咸關暮雪連青海,秦嶺孤雲隔紫宸。十二樓前床下客,三千里外夢中人。離違已久書盈篋,消息難真淚滿巾。暮境沉疴嬰瘴癘,異鄉羈思飽酸辛。存亡錯道皆關命,媢嫉端由獨出倫。未見虞翻沾雨露,空教傅説作星辰。鶴歸華表家何在?鳳去丹山跡已陳。膾炙新篇傳鵬鳥,清高遺像冠麒麟。鴻名不逐浮漚盡,隆渥還從入地新。一瓣燒香唯刻骨,百年含訓衹書紳。梁摧棟折將安仰,失步迷方更孰親?築室於場慚子貢,移家於柳負盧遵。唯應它日修文會,談笑重薰座上春。

(出自《白洲集》卷十)

《送龍湖主人趙同樞還鄉》(節選)

將悲草木之摇落兮,昨夜清霜今夜雪。將悲日暮途遠兮,少壯幾時易衰歇。將離塵絶俗而遐舉兮,采鉛飛砂鍊金骨。將揮戈躍馬而横行兮,出塞登壇建玉節。將同屈子之處湘潭兮,望美人兮隔天末。將同宋玉之送將歸兮,水遠山長音信絶。

(出自《白洲集》卷十一)

178.李景奭與屈原

李景奭:生於1595年(宣祖二十八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尚輔,號白軒,謚號文忠,本貫全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白軒集》,同趙絅,趙翼一道編撰了《長陵志狀》。書法作品有《左相李廷龜碑文》《吏判李明漢碑》《知敦寧鄭廣成碑文》。

《澤堂挽》

銀臺玉署共周旋,藝苑銓衡忝後先。世擅文章腸錦爛,衆推談論口河懸。班公史筆誰能續?屈子騷經衹自憐。峽裏詩筒那更遞,青山流水尚依然。

(出自《白軒集》卷七)

《送内書懷》(節選)

早識别離悲,别離亦多端。孰如天一涯,别家良獨難。……無離詎能合?有悲行且歡。對菊語僮僕,壺酒莫遣乾。可憐屈三閭,徒解佩秋蘭。

(出自《白軒集》卷八)

179.許穆與屈原

許穆:生於1595年(宣祖二十八年),卒於1682年(肅宗八年)。字文甫、和甫。號眉叟,謚號文正,本貫陽川,朝鮮後期文臣。精通書畫、書法、文章,書法尤擅長篆書。著述有《陟州東海碑》《墨竹圖》《東事》《邦國王朝禮》《記言》。

《談評》(節選)

屈原以忠見放,憂思眷顧,作《離騷》《天問》,冀王之一悟也。懷王入秦而不返,頃襄王立,以爲怨望。遷之江南,原沉江而不悔也。《天問》,上自天池、馮翼、暘谷、大蒙九州之外,若木赤華、幽冥燭龍、女岐九子、伯强惠氣、羲登媧化、高辛竺子、玄鳥致貽、鬿堆九烏、康回憑怒、夷羿革孽。比干之沉,雷開之封,璜臺九成,惑婦妖夫,以至壽夢彭鏗、梅伯申生,歷舉神靈倏忽、變化妖祥、堯姚聖哲、忠臣孝子。自述其忠,感寓前古者,與《離騷》一也。

(出自《記言》卷一)

《東溟哀悼文》

自漢氏之衰,莽敗天下,前古淳厚之氣大壞。東都淺薄,古文亡矣,至今千年,况東方文學,何可言也?君能發憤肆力,博讀書,爲文章。作詩諷數萬,詼詭瑰奇,一歸於《三百篇》諷喻,蓋憂世慷慨而發者也。卓然崇論,剔去浮華,可以振頽,可以動俗。殆古今絶語蔚然文彩杰出文章之作,自古稱之,管氏作《地員》,王詡作《抵巇》,屈原作《離騷》《天問》,荀卿作《非相》。今君平作詩諷,得意游戲,多勸戒可誦,足以傳之百代而不没。倜儻非常之才,聲名聞四方。爲世重者皎然,其死其生,關世盛衰,自古而然。今君之亡,不獨爲化者悲,亦文學盛衰之感良悲。吁嗟噫噫,身有門内之戚,不成哀歌,長言之,與之永訣云。

(出自《記言》卷五)

《〈趙文正公遺卷〉序》(節選)

穆嘗讀趙文正公《蘭竹詩》,爲之詠歌之嗟嘆之不已。屈子所謂其志潔,其行廉,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於世者也,令人憾慨流涕。

(出自《記言》卷五十六)

《自評》(節選)

至秦專用法術,焚滅《詩》《書》,天下遂大亂。聖人之文貳於老氏,散於百家,然去古未遠,天地純厚之氣猶在。屈原作《離騷》,馬遷紬《史記》,自黄帝始,至於麟止。揚雄作《太玄》《法言》,揚雄死,古文亡矣。

(出自《記言》卷五十八)

《與車滄洲雲輅書》(節選)

嗟夫,屈原不逐,《離騷》不作。揚雄不窮,《太玄》不傳。凡卓犖非常之士,自古其命愈窮,而其名益不朽。彼取青紫享厚禄,朝死而夕無名者,豈可與同日道哉?

(出自《記言》别集卷六)

180.尹舜舉與屈原

尹舜舉:生於1596年(宣祖二十九年),卒於1668年(顯宗九年)。字魯直,號童土,本貫坡平,朝鮮中期文臣、學者。於成文浚門下求學,并向姜沆學習作詩,向金長生學習《禮》學。著述有《童土集》《魯陵志》。

《酬宜春使君尹封丘求和》(節選)

陶公未賦歸去來,屈子行吟楚澤隈。聖世梁鴻還潦倒,明時亭伯尚遲徊。傾壺莫黑馮唐髮,吹律無然長孺灰。王翰卜居猶隔手,青眸阮籍幾時開?

(出自《釣隱集》卷一)

《姜睡隱挽》(節選)

恭惟睡隱老先生,八代之文四海聲。黼黻明章今屈子,雪霜標節古蘇卿。精忠異域猶知慕,篤敬蠻邦信可行。不奈道高而命薄,任教身困也心亨。

(出自《童土集》續卷一)

181.李尚質與屈原

李尚質:生於1597年(宣祖三十年),卒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字子文,號家州,本貫全州,朝鮮中期學者。其爲權韠的門人。著述有《家州集》5卷。

《孤山五君詠》(節選)

丹穴鳳凰毛,蔚炳異凡種。少年富清製,灑落驚屈宋。拂箭白猿啼,論兵黄石恐。中年事蹉跎,青雲路猶壅。風雲倘際會,經濟它時用。

(出自《家州集》卷四)

182.河溍與屈原

河溍:生於1597年(宣祖三十年),卒於1658年(孝宗九年)。字晋伯,號台溪,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師從李殼。著有《台溪集》。

《鱟》

三閭古遺直,憔悴江潭行。忠魂化爲鱟,波底向日行。

(出自《台溪集》卷三)

183.姜瑜與屈原

姜瑜:生於1597年(宣祖三十年),卒於1668年(顯宗九年)。字公獻,號商谷,謚號忠宣,本貫晋州,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商谷集》。

《八懷詩》(節選)

屈原

楚國有高士,清晬越璵璠。辭令應諸侯,左徒官亦尊。孤忠獨自信,讒小妒君恩。倏忽别故都,去去依湘沅。《離騷》賦一篇,寂寥銜深冤。佳期已晼晩,采采蘭與蓀。憔悴不足恤,但願宗社存。秦山六里青,西望愁雲屯。懷沙逐彭咸,魚腹難招魂。江寒見落葉,峽空聞啼猿。長歌竹枝曲,惆悵立黄昏。

《男兒歌》(節選)

君不見古來翻覆似燈燭,光焰豈久留金釭?正直亦難恃,紂殺比干,桀誅龍逢,忠潔竟何賴?屈原沉湘,韓愈過瀧。噫嚱嘻!八尺男兒生世間,肯效猛虎落阱貪餌狵。

《挽金相國堉三十二韵》(節選)

學業追先軌,才名擅妙年。詞鋒劘屈宋,筆力埒雄遷。

(出自《商谷集》卷一)

184.鄭斗卿與屈原

鄭斗卿:生於1597年(宣祖三十年),卒於1673年(顯宗十四年)。字君平,號東溟,本貫温陽,朝鮮後期文人、學者。著有《東溟集》《七條疏》《原理説》。

《寄俞杞平君伯曾》(節選)

春還滄江上,水清且漣漪。主人垂釣坐,日暮不知歸。白髮一漁父,乘船前致辭。子非大夫歟,何故客於斯?古有屈原者,放逐湘水湄。大夫異於是,聖主方顧思。奈何棄京國,來此江上爲?嘆息謝漁父,出處自有時。漁父莞爾笑,鼓枻去莫追。白鷗在中洲,非爾誰能知?

(出自《東溟集》卷九)

《古行路難》

君不見西極黄河流渾渾,何人萬古尋其源?東溟巨鰲北溟鯤,路遠不得通昆侖。帝遣虎豹守天閽,絶道不周摧車轅。天上九關不可捫,人間萬事多覆翻。彌子昔日游果園,食桃不盡奉至尊。向知君寵不長存,安得夜出乘君軒?長卿一朝棄文君,誰念當年犢鼻褌。夜獵莫近灞陵原,舊時飛將何足論?翟公車馬如雲屯,堂上勸酒黄金樽。昨日常恐客來煩,今朝啾啾籬雀喧。獄吏溺灰不得温,猛虎落阱羞孤豚。夷吾桎梏季布髡,淮陰漂母憐王孫。卞和白玉不須冤,楚國自古賤璵璠。漢宫露井桃正繁,蟲來日夜嚙桃根。明妃没爲沙塞魂,屈原懷沙沉湘沅。日出扶桑照乾坤,誰使爾身戴覆盆?洞庭木落蒼梧昏,浮雲陰陰啼秋猿。蛾眉見妒難恃恩,龍鱗殺人誰敢言,何如避世金馬門?

《楚宫行》

楚王獵雲夢,乃登陽雲臺。野火起若雲,兕虎聲如雷。方城爲城池漢水,山河連連六千里。惜哉有此險,未報夷陵耻。屈原遠作放大夫,白起横行小竪子。

《程副總龍〈畫蘭〉引》

皇朝副總程將軍,能詩畫手亦妙絶。落筆畫出數叢蘭,紫莖緑葉照朝日。南漢城中佛寺壁,自得此畫生輝光。看來不類丹青筆,静坐如聞王者香。王者之香豈易得?對此不覺三嘆息。屈原九畹已蕪没,復有何人佩此物?千年不逢澤畔醒,儷曲空歌郢中《雪》。重爲亂曰:蒹葭蒼蒼白露寒,有美一人雲之端。澗有蘋兮谷有蘭,蘭在谷兮不可見,焉得採之獻金殿?

(出自《東溟集》卷十)

《〈九畹先生詩集〉序》

國朝右文之化,至宣廟而盛。上嘗問司貢舉月汀尹公曰:當公士子孰爲能詩者?月汀薦九畹李公。宣廟朝文才鬱興,自謂佩荆玉握蛇珠者何限?獨薦李公。公之詩名雄一代,一代人才皆出公下可知已。公詩冲澹雅健,不假雕飾,氣格之高,律度之整,自有不可及者,月汀之獨薦者此也。公大節有垂後世不可磨滅者。若稱文章,不稱大節,是不知公者也。向在廢朝,主昏臣佞,佞奸滿朝,倫紀夷絶,幽母後西宫,錮其宫門,草野士有抗疏直諫者。時公在銀臺,同席欲斥疏不入,公力争之,坐此罷官。其後奸黨請去母后尊號,盡革東朝儀,内外莫敢不從。時公觀察湖西,獨守舊儀,公素爲奸黨側目,至是大怒,將加重律,幸免,然坐此削職者三年,少無恨悔,此非大節垂後不可磨滅者哉?昔屈原際楚溷濁,薋菉葹盈室,服艾盈要,謂蘭不可佩。原也獨滋蘭九畹,滋之於不可佩之時,所好背世,擯斥宜矣,然九死而不悔,體解而不懲。溘死流亡而不爲,古人節操其如何哉?此屈原泥而不滓,與日月争光者也。向者廢朝溷濁甚楚亦懸矣。公爲奸黨側目而不懼,扶草野之正議,守東朝之舊儀,獲罪是甘,其與屈左徒不服薋菉葹若艾,獨滋蘭九畹,擯斥於世,九死不悔者何異哉?公號九畹,志有所在,非苟而已也。九畹乎,真公之號哉?人之行事與其號相背者甚多,有至老死奔走名利,以溪山爲號者,若是乎人與號之不相稱也。余恐後之人徒知公文章,不知大節,又不察九畹之微意,同視走名利而以溪山爲號者,故於其序集也申言之。

丙申孟秋日,温城鄭斗卿謹序。

(出自《九畹集》)

185.李昭漢與屈原

李昭漢:生於1598年(宣祖三十一年),卒於1645年(仁祖二十四年)。字道章,號玄洲,本貫延安,朝鮮中期文臣。著述有《玄洲集》《東槎録》《晋陽録》《瀋館録》《放逐録》。

《簡奉伯氏》(節選)

江樓閑卧主恩深,左右清風爽滿襟。澤畔三年皆有數,人間萬事已無心。向平婚嫁何時畢?屈子《離騷》此日吟。衹是弟兄垂老别,邇來魯未共長衾。

《七月既望與鄭夢賚、長臨都正泛舟,次金思晦光燦寄韵》(節選)

閑來乘月泛湖船,末路行藏衹任天。肯使形容同屈子,慚將文采擬蘇仙。詩唯遣興休驚世,酒可忘憂欲作年。鼎坐蓬窗觴詠好,一樽傾後已陶然。

《月夜復叠前韵寄夢賚》(節選)

曲欄西畔月如環,眠鷺游魚自在閑。睡起呼杯因獨飲,興來投筆不須删。渭川雖阻文王夢,湘水寧同屈子顔。最是營丘難狀處,望中光景有無間。

(出自《玄洲集》卷四)

186.李時省與屈原

李時省:生於1598年(宣祖三十一年),卒於1668年(顯宗九年)。字子三,號麒峰,本貫慶州,朝鮮中期文臣。白沙李恒福的從孫,父親是李泰男,祖父是李光福。有《騏峰集》存世。

《感舊九首》(節選)

山河淑氣孕人豪,騰蹋清要邁俗曹。張九齡忠登相府,屈三閭怨賦《離騷》。鷹驅燕雀聞風懾,鴟嚇鵷雛屬望勞。環碧堂前環碧水,少年登眺想清高。(松江)

(出自《騏峰集》卷三)

187.柳元之與屈原

柳元之:生於1598年(宣祖三十一年),卒於1674年(顯宗十五年)。字長卿,號拙齋,本貫豐山,朝鮮中期學者。柳成龍的孫子,父親是柳袽,母親是南陽洪氏洪世贊的女兒。有《拙齋集》存世。

《同姓異姓辨》(節選)

蓋遷之記事時,未免疏漏錯謬。如此等處,雖或間有之,要不可謂盡非實録矣。焚坑之後,尚有先秦之書。如屈子賦曰:帝高陽之苗裔。如此文字,想應非一,而譜系氏族等書無關於是古非今,必不并入於焚除之中。

(出自《拙齋集》卷十二)

188.蔡裕後與屈原

蔡裕後:生於1599年(宣祖三十二年),卒於1660年(顯宗元年)。字伯昌,號湖洲,謚號文惠,本貫平康,朝鮮中期文臣。擅長作文章,當時同李遂大、吴尚濂一道被稱爲“三文章”。著述有《湖洲集》。

《東湖與太湖李元鎮公同舟,醉幾墜水》

衹怕酒杯淺,不知江水深。舟中李膺在,肯學屈原沉。

(出自《湖洲集》卷一)

189.申弘望與屈原

申弘望:生於1600年(宣祖三十三年),卒年未詳。字望久,號孤松,本貫鵝洲,朝鮮中期文臣。申應奎的曾孫,祖父是申夢得,父親是申之悌,母親是趙址的女兒。有《孤松集》存世。

《階菊政妍,感而賦之》

愛汝豈無意?襟期歲晏同。嚴霜香益烈,冷雨色愈濃。獨抱淵明興,誰知屈子風?黄昏政愁寂,步屧遶階東。

(出自《孤松集》卷一)

190.鄭時修與屈原

鄭時修:生於1601年(宣祖三十四年),卒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字敬叟,號琴川,本貫東萊,朝鮮後期學者。著述有《琴川集》。

《古亭記》(節選)

今吾子眉厖而鼻突,其貌古矣;結喉而修吭,其形古矣;詼調吊詭,氣宇不凡,其志古矣;悃愊無華,樂於貧賤,其性古矣。且其胸中多古文辭,苟得於心,發之於言。其詞賦追屈宋,學揚馬,其雜著亦非秦漢不道也。……遂以是書,以爲徐鴻舉古亭記。

(出自《琴川集》卷二)

191.鄭侙與屈原

鄭侙:生於1601年(宣祖三十四年),卒於1663年(顯宗四年)。字仲則,號愚川、卧雲翁,本貫清州,朝鮮後期學者。著述有《愚川文集》。

《方遜志不死金川之敗》(節選)

慷慨决死易,從容就義難。曾謂擲筆大書,目見九族之死而不屈者,不能引决於焚宫之日乎?豫讓不死鑿臺之敗,文山不死燕獄之囚,亦可恨其不早决乎?其謂屈原之忠而過者,指意所在,尤不可曉。若曰:既不死於金川之敗,不當死於夷族之日,則其權衡之錯謬,又何足多辨乎?

(出自《愚川集》卷四)

192.尹元舉與屈原

尹元舉:生於1601年(宣祖三十四年),卒於1672年(顯宗十三年)。字伯奮,號龍西,本貫坡平,朝鮮後期學者。父親是尹烇,母親是海平尹氏僉知尹晥的女兒。著有詩文集《龍西集》。

《夜坐詠懷》

深夜空齋燈火青,沉吟獨坐有誰聽?閉門恒抱長卿病,得酒還嫌屈子醒。萬事無心皆外物,一樽留客便忘形。人生自貴知天命,浮世悠悠水上萍。

(出自《龍西集》卷一)

193.柳與屈原

:生於1602年(宣祖三十五年),卒於1662年(顯宗三年)。字庭堅,號百拙庵,本貫全州,朝鮮後期儒生。著述有《百拙庵集》。

《挽金戚丈是樞十六韵》(節選)

繼世忠貞襲,傳家詩禮存。登壇追屈宋,力學溯淵源。

(出自《百拙庵集》卷一)

194.姜柏年與屈原

姜柏年:生於1603年(宣祖三十五年),卒於1681年(肅宗七年)。字叔久,號雪峰、閑溪,謚號文貞,本貫晋州,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閑溪謾録》《雪峰集》。

《兔園賦雪》(節選)

屈宋也堪同逸軌,鄒枚端欲竪降幡。

(出自《雪峰集》卷二)

195.黄與屈原

:生於1604年(宣祖三十七年),卒於1656年(孝宗七年)。字子由,號漫浪,本貫昌原,朝鮮後期文臣、學者。著有《漫浪集》。

《沈判書諿挽》

耆德今誰在?惟公尚典刑。憂虞時未已,殄瘁運方丁。繄昔生周士,於斯盛漢廷。瑞毛仍鳳穴,化翼起鯤溟。臺閣開賢路,尺尋視古經。匪躬真謇謇,殺節獨亭亭。試看延陵疏,何如屈子醒?家肥緣孝友,道泰任伶仃。晩歲逢堯舜,清朝别渭涇。超遷豈援引?奬諭足聞聽。感激輸忠膽,艱危見義形。抵巇紛物議,懸鏡荷王靈。抱病猶憂國,投閑久掩扃。逍遥倚江閣,朝覲阻天庭。半夜霾卿月,南躔晦壽星。無論士林痛,聞説巷舂停。胤子金閨彦,諸孫玉樹馨。眚灾由睦族,素履詎行冥?孰爲劉郎地,曾悲柳氏銘?平生門下客,流落涕徒零。

(出自《漫浪集》卷五)

196.李晩榮與屈原

李晩榮:生於1604年(宣祖三十七年),卒於1672年(顯宗十四年)。字春長,號雪海,本貫全州,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雪海遺稿》。

《競渡曲》

木蘭之枻沙棠舟,齊榜擊汰如流萍。端陽此日競渡節,競渡一曲神其聆。世人皆濁子何清,世人皆醉君胡醒?九州博大天閽闊,遠逝亦足驂鸞翎。女嬃詈予既申申,靈氛吉占尤丁寧。椒皋可息菊可餐,戚戚何自沉湘汀?競渡之歌歌始放,陰雲結雨微微零。芰荷雜佩芙蓉裳,濁世獨立身伶仃。芳洲宿莽攬在手,美人遲暮秦關扃。高丘無女衆芳萎,蘭不可恃紛盈庭。我有蛾眉世共妒,我有薜服誰謂馨?欲留靈瑣不可得,人間無處容吾形。懷沙不是怨靈修,水底舊有彭咸靈。競渡之歌歌已哀,楚日愁色煙冥冥。蘭肴蒸兮桂酒芳,玉瑱瑶席雲爲屏。佳期夕張穆將愉,帝子寶瑟聲泠泠。漢女巴姬齊擊鼓,羅裙玉腕争揚舲。千艘競逐知爲誰?忠魂仿佛招魂亭。江南可哀魂兮歸,藥房蘭橑辛夷欞。飯筒投罷九疑暮,極浦望眼猶熒。競渡之歌歌悄終,秦山六里依舊青。君不見《離騷》一篇忠憤深,屈子遺怨傳千齡。

《雪裏孤松》

人間時序屬玄冥,喜見孤松雪裏青。偏向歲寒誇節操,長留春色謝凋零。殷亡始覺夷齊餓,楚醉方知屈子醒。恐爾後時難獨立,爲來攀撫對儀形。

(出自《雪海遺稿》卷一)

197.都慎徵與屈原

都慎徵:生於1604年(宣祖三十七年),卒於1678年(肅宗四年)。字休叔,號竹軒,本貫星州,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竹軒集》。

《謝壺山倅惠酒二首》

珍重壺公興政濃,却煩新釀慰疏慵。香分楚閣雲生礎,春滿銀瓶月上峰。左對細君因執爵,右呼童子促開封。酣來免被盧郎笑,何恨功名不到儂?

吸盡壺山酒一壺,醉來天地即唐虞。陶陶有樂今猶古,兀兀無思我喪吾。獨醒屈原何自苦?屢空顔氏衹如愚。傍人莫怪斯言大,白首湖中放逸都。

(出自《竹軒集》卷一)

198.金得臣與屈原

金得臣:生於1604年(宣祖三十七年),卒於1684年(肅宗十年)。字子公,號柏谷,本貫安東,朝鮮後期詩人。有《柏谷集》《終南叢志》存世。

《走筆》

如何排遣我愁紛,但撫秋蓮日欲曛。劈峽風濤喧入户,層厓雷雨黑侵雲。雄辭未學蘇張術,妙藝難追屈宋文。花萼飄零春已盡,青天不見塞鴻群。

(出自《柏谷集》册四)

199.黄暐與屈原

黄暐:生於1605年(宣祖三十八年),卒於1654年(孝宗五年)。字子輝,號塘村,本貫長水,朝鮮後期文臣。師從鄭弘溟,在性理學方面有很深造詣。著述有《旌忠録》《塘村集》。

《德洞書齋序》(節選)

衆流襟回,注東委之波勢;亂峰環合,輸北來之山形。水疑阿衡之居,號即天民乏舊。村似屈原之宅,名仍獨醒之餘。直接神宗,家鍾鼎而冠帶。斜連炎徼,處咽喉與户樞。我祖分符之鄉,非復他邑。介子封田之地,宛然此山。自是忠州居多忠信之士,古稱德洞,間出德行之材。

《崔孤雲碑序》(節選)

濠梁秋水,憶莊生之胸襟;穎川清風,夢許由之氣像。續劉向《列仙》之傳,誦屈原《遠游》之辭。石門嵯峨,撫古今而長嘆。雙溪清淺,訪隱逸之遺蹤。付萬象於無何,是一馬也。想真人之不測,其猶龍乎?

(出自《塘村集》卷四)

200.洪宇遠與屈原

洪宇遠:生於1605年(宣祖三十八年),卒於1687年(肅宗十三年)。字君徵,號南坡,本貫南陽,朝鮮後期文臣。洪昷的曾孫,祖父是洪可臣,父親是洪榮,母親是許筬的女兒。有《南坡集》存世。

《次和洪評事宗之萬朝韵》(節選)

謾抱靈均怨,還悲宋玉秋。全生恩亦大,不必淚長流。

(出自《南坡集》卷一)

201.趙錫胤與屈原

趙錫胤:生於1606年(宣祖三十九年),卒於1655年(孝宗六年)。字胤之,號樂静齋,本貫白川,朝鮮後期文臣。趙應斗的曾孫,祖父是趙冲,父親是趙廷虎,母親是沈訔的女兒。其爲張維和金尚憲的門人。有《樂静集》存世。

《酬寄洪甥葳》

移孝於君是謂忠,此心期與古人同。林烏有感思歸養,仗馬無能耻苟容。衆醉誰知憐屈子?道衰不復夢周公。石田茅屋依然在,晩計惟應學老農。

(出自《樂静集》卷四)

202.洪柱元與屈原

洪柱元:生於1606年(宣祖三十九年),卒於1672年(顯宗十三年)。字建中,號無何堂,謚號文懿,本貫豐山,朝鮮後期文臣。師從金瑬,與趙錫胤、朴長遠交友甚深。著述有《無何堂集》。

《病中因兒輩,得見李萱、徐文尚兩上舍醉唱之韵。此是後輩好事,不覺歆嘆,遂於其夕,率爾和之,以寓病懷》(節選)

閴寂重門盡日扃,算來親舊似晨星。從他鏡裏頭渾白,却喜尊前眼共青。伏枕自憐玄晏病,斷杯非效屈原醒。傍人莫問吾筋力,無計一憑池上亭。

(出自《無何堂遺稿》册三)

203.俞棨與屈原

俞棨:生於1607年(宣祖四十年),卒於1664年(顯宗五年)。字武仲,號市南,謚號文忠,本貫杞溪,朝鮮中期文臣、學者。是金長生的門人,繼承李珥和金長生的學統,精通《禮》學和史學。與宋時烈、宋浚吉、尹宣舉、李惟泰合稱爲“五賢”。著有《喪禮備要》《家禮輯覽》《近思録釋疑》《市南集》。

《夜坐書懷》(節選)

酒亦有何好,我今連飲之。諒非爲飽足,亦非爲養頤。飲之便忘憂,所以樂深卮。笑彼不知者,謂我士也痴。秋風獵山野,群芳日以衰。行吟楚澤上,落落美人期。此時强獨醒,我爲屈子悲。誰能酒盈樽?願言長相隨。

(出自《市南集》卷七)

《冰壺先生贊》

先生質陋以古似鬷明,形寢以短似晏嬰,腹大而皤似華元,中潔以貞似屈原,氣寒以清似伯夷,味淡以苦似原思。端木瑚璉,徒華而美。晁錯智囊,其熱焦火。陳遵鴟夷,滑稽而止。德操水鑒,瑩澈焉耳。方之先生,風斯下矣。鯖臊公子,未嘗挂齒。草萊寒士,靡室不藏。厚臘之仇,冰玉之貞。誰能甘壞,允矣淡成?當雪月夜,有病渴友。唇燥吻灼,百味辣口。蒲之伏之,先生是就。引臂傾心,以相咀呴。昏昏者醒,憒憒者清。飄然爽然,若翰而翔。公瑾醇醪奚足取?玉川茶碗亦徒爾。先生風味,厥有隽永。於乎旨哉,可樂而詠。匪夫枕麯藉糟,傀俄醉鄉天地者。孰知斯名之稱情,揚觶揖我同好?請從事於先生。

(出自《市南集》卷二十一)

204.李惟泰與屈原

李惟泰:生於1607年(宣祖四十年),卒於1684年(肅宗十年)。字泰之,號草廬,本貫慶州,朝鮮後期文臣、學者。父親是李曙。有《草廬集》存世。

《次申公獻琬韵》

欲學涪陵髭髮好,鏡中霜雪已蕭然。自知罪釁當年積,詎望身名此日全?舊業摧頽悲己老,新詩褒奬愧吾賢。長沙鵩鳥愁將賦,屈子何須更問天?

(出自《草廬集》卷九)

205.宋時烈與屈原

宋時烈:生於1607年(宣祖四十年),卒於1689年(肅宗十五年)。兒名聖賫,字英甫,號尤庵、尤齋、華陽洞主、南澗老叟、橋山老父,謚號文正,本貫恩津,金長生、金集的門人,朝鮮後期文人。後人輯有《宋子大全》存世。

《隨劄》

五月五日是屈子投水日。荆俗以竹筒貯米,投水以祭。後漢歐回夢見屈子,云常爲蛟龍所竊。此後可以楝葉塞其口,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皆蛟龍所憚。回依其言,用楝葉,後世仍之。

《謝柬權思誠諰》

常思豈弟人?順時受五福。欲往從之游,路遠不可得。衹抱離索憂,誰我掖且誘?長居物欲場,愧我高明友。忽逢白眉來,喜失飢餓迫。又奉有韵書,昏塞爲間隙。忠信篤敬訓,豈不存諸思?奈此褊駁性,又多怒與喜。操心頃刻間,忽然隨手散。歲月倏已晩,徒切窮廬嘆。吁嗟命道窮,復遭此亂時。山林亦非静,遑遑何所之?欲效屈原游,懷土去未能。欲從魯齋仕,無才任難勝。司馬恃學力,不要盗鄉違。願奉吾老兄,此人與同歸。自餘心中事,留以待後會。孟夏月將晦,江上東向拜。司馬將歸,或止之曰。鄉里多盗,將奈何?曰:平生讀書欲何用?言有死而已。前月爲省姊病,歷謁清陰。臨别,以此贈之矣。

(出自《宋子大全》卷一)

《數年無事,偶閲晦翁論及道家事,有感於心,而願學焉。今青松沈德升梯遠來相守,專説吾儒文字,因次其韵以贈行》

海天雲月浩無邊,有道家流任自然。服食劉安丹一鼎,含霞屈子壽千年。邪魔自昔申爲禁,真誥何人續不傳?珍重沈君千里至,還將死法誦文宣。

《戊午除日吟》

臘月正當三十日,孫翁父子弟兄并。佳賓青眼兩三至,美酒深杯四五傾。已老不須驚歲去,禦彭還笑到天明。曾傳屈子長年術,不怕來年夢兩楹。(落句,知罪知罪。蓋宋姓本出於殷,則死後亦可用殷禮,而賤齒來年適七十三。)

(出自《宋子大全》卷四)

《答李士深》(節選)

遁翁云:嘗恨盲廢之不早。此老胸中所樂,想有他人所不及知者,今來諭之云,豈相默符耶?此老嘗感屈原之意,謂其長年之願,欲見時人之出場,然則此老豈真欲盲廢者也?

《答李士深》(節選)

逖聞萬里外消息,甚慰人意,未知信否。屈三閭長年度世之願,蓋欲見時事結末,今日此志亦非偶然,而衹是鼎器已破,無緣養得龍虎,何由免得凍死,吃來年大碗餺飥耶?

《與李士深》(節選)

彼中形勢,憤嘆奈何?屈子有長年度世之願者,欲見時人出場之如何?

(出自《宋子大全》卷二十八)

《答尹吉甫》(節選)

僞酋隕命,中原有事。朱子所論屈子長年度世之願者,庶幾朝暮遇矣。

《答尹吉甫》

前蒙兩書,苦無便信。訖稽修復,愧悚滋深。即兹潦熱,動履神相。大哥亦已歸侍,蓬島真景,咸得羅穿否?第聞天下事,不勝痛哭。天雖欲不怨,烏可得也?旋念天道神明,報應不爽。艾、會、髦、璜之殃,似不旋踵。衹恐屈原無長年度世之術,不能見其出場耳。此夏月例症,今年忒甚,殆無生意也。然孤雲建石之時,準擬往赴,幸預示日子如何?前書示諭,議於春兄,則見謂若是運致院下,則請於道主宜矣。衹是叠積當處而已,則一林川足矣。鴻亦且剩,况於道主云云。此言似是矣。幸商量更教也。

(出自《宋子大全》卷三十八)

《答李泰之》

伏見前月廿五日惠書,忻釋無已,第有見羡語,何不相隨以來,益增其德望耶?引筆行墨,作可惡數句語,則自然邂逅此事矣。好笑好笑,纍前月以泄痢,幾死僅蘇。倘得屈子之度世,得見時人之出場,則幸矣。

(出自《宋子大全》卷四十一)

《與宋士元國龜》

承求死不死之教,如我欲生而將不得生矣。何其正相反也?偶見石洲《我欲死》詩云:“生無所苦死奚爲?苦辛到骨猶願生。”豈我兩人之謂耶?然我之欲生無他,屈子有度世之願,而千五百年後,惟晦翁知其意,此豈易與俗人言哉?橋山之諭,若是君子之時中,則寧有是耶?吾門有如吾丈,而猶謂之無人,豈以爲征伐不如揖遜耶?好笑。

(出自《宋子大全》卷四十七)

《答李季周》(節選)

每見執事書,不覺敬嘆而自悚也。别紙謹悉,當初不用屈子義者,意謂屈子之死出於怨其君上,自與尊伯氏事不倫,或不無反起後人之疑故耳。

(出自《宋子大全》卷四十九)

《答閔公瑞》(節選)

第欲無死度世,以觀醜奴出場之如何而何可得也?宜乎晦翁大笑於屈子之《遠游》也。節祀之詢,不知同春之所以捨朱子而從丘儀之意也,且以朱子説觀之,則祭祖祭考雖皆行於除夕之前可也。大抵儒家儀範不得徵於朱子,然後遷就他説,似乎寡過也。

(出自《宋子大全》卷五十七)

《答閔大受》(節選)

今承示諭,始知出於執事斡旋之力。仁人之功,其入人也深矣。仍竊笑以爲以此力量,不能化狗洞。真屈子所謂寸有所長,尺有所短者也。好笑好笑。……屈子有度世之願,而朱先生以爲是欲見時人出場之如何。

(出自《宋子大全》卷五十九)

《答金景能》

兩度書,一并承拜。并受京簡,深慰且幸。賤疾非朝夕可冀差劇,勢當徐徐服藥,以聽其遲速耳。仍示得兩異事,伊尹之被論也,被論之銓長出仕也。久在世間,聞所未嘗聞者。此屈子所以願無死,得見時人之出場也。然非朱夫子,亦何以得其意於千五百年之下哉?柿肉,珍荷珍荷。

《與金景能》

今事不挂耳邊,似宜矣。惟是來日無多,萇楚之羡無幾矣,是可樂也。屈子長年之願,是何心哉?《尹譜》未曾見,今聞新譜將出云,故欲得原本比較,而尚未入手,亦一怪事。須著精神,覓入的便以來,幸甚。

(出自《宋子大全》卷八十四)

《答尹體元、復元》(節選)

然吾儕以久生之故,得聞虜勢窮迫。又復聞此屈子度世之願,真不我欺也。臂痛方劇,衹此。

(出自《宋子大全》卷八十七)

《答朴景初》(節選)

晦翁謂屈子有長年之願者,是欲見時人妄作之出場。愚之所願則不在於彼,而衹在於此矣。

(出自《宋子大全》卷一百十三)

《答校正廳問目》(節選)

七十五張集注。屈原曰:人窮則反本云云。按此即太史公論屈原作《離騷》之詞,非屈原所自言也。此直以爲屈原之言,未詳。

直以爲屈原之言,則誠可疑,行外略注之,如何?

(出自《宋子大全》卷一百二十)

《濟原驛飛仙閣記》(節選)

况晦庵夫子身任孔孟之統,而亦自稱空同道士,又自謂雲臺真逸,則其所以托意寓言者,有非人之所能知者耶?抑真欲長年度世,如屈子之欲見時人出場耶?然則修是閣而居之者,非惟無損於職事,亦不妨於學儒之道也。

(出自《宋子大全》卷一百四十一)

《〈海東異跡〉跋》(節選)

洪君乃援二先生爲説,豈或未嘗深究耶?然嘗記先生自嘆以爲老矣,不復見恢復中原,而又言屈原有長年度世之志。蓋不堪時人之妄作,欲見其終如何出場。先生亦豈自有些如此意思?

(出自《宋子大全》卷一百四十六)

《李修撰冕夏傳》(節選)

李君冕夏,字伯周,一字從周,德水人。其考澤堂公諱植也。……巴溪翁曰:余未及掃澤堂公之門而與伯周游,然得與季周友,多得其家庭言行。季周,純然赤子心人也,其言皆可徵而信矣。人疑伯周究竟所處,則季周輒舉晦翁評屈子者以擬之,後之人必有悲其意而識其心矣。

(出自《宋子大全》卷二百十五)

《答閔大受》(節選)

如吾者不能如屈子之赴湘,冀幸君之一悟,有愧於此奴多矣。

(出自《宋子大全》拾遺卷二)

《與閔持叔》

即惟寒節將届,静裏起居,神相萬福。仲氏丈始意其禍釁,將不但已。姑無更起之端,斯文之幸,豈可勝言?此衹是朝夕之人,曾欲學屈子度世,得見時事之出場矣。此志將入智者之一笑矣。今日地望隆重,隱然有世道之責者,捨執事昆仲而其誰哉?日者以孔明醜婦奉説於仲丈,此雖戲語,其中實有良規,未知或能垂記否?

(出自《宋子大全》拾遺卷三)

《答郭汝静别紙》

乙卯歲,答其書。中心不自忍,略以屈原事諷之。蓋屈子有長年度世之願,而朱先生以爲屈子此言,不堪時人之妄作,欲見如何出場也。蓋彼始睽今密以利合者,終必復睽,故欲見其將如何也。蓋亦因其書有欲死之語而戲答之,而其實則諷之也。所謂征伐不如揖遜云者,引用邵子詩語。蓋邵子以杯酒相歡比揖遜,以棋局相殺比征伐,故以諷其推委而不治斫伐丘木之族人也。今彼輩得之以爲奇貨者,蓋喬山是黄帝所葬也,而吾宗先塋在板橋山,故自昔每去板字而衹稱橋山,實可嫌而因循用之,此則吾宗不察之致也。彼輩以屈原事,謂之泛指時輩,以橋山二字,委之於寧陵。(蓋台啓以寧陵事爲一罪案故也。)而以揖遜征伐字,轉作凶言,此非必西化之所能也。原書閑閑割去,使不成文,而衹存屈原橋山征伐等字,此實義濟潜竊録取鄙答金相書以去,今以入於臺啓之手段也。以此知今事之亦發於鎸無疑也,然亦任之而已。昔夏竦欲陷石介,使其婢習石介筆跡而僞作石介書,爲謀逆語,此古今一轍,何足怪哉?

(出自《宋子大全》拾遺卷四)

206.石之珩與屈原

石之珩:生於1610年(光海君二年),卒年未詳。字叔珍,號壽峴,本貫花園,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壽峴集》《南漢日記》。

《嘲屈原》

堪笑靈均過自詑,無端埋骨汨羅波。安排禍福都由命,縱遇明君奈爾何?

(出自《壽峴集》卷上)

《夢説》(節選)

昔屈子鬱悒而葬魚腹,賈生秫迫而忌鵩鳥。之二子者,猶不知師心以解蔽,未能忘懷得喪如此。

(出自《壽峴集》卷下)

207.李一相與《離騷》

李一相:生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卒於1666年(顯宗七年)。字咸卿,號青湖,本貫延安,朝鮮後期文臣。

《次青湖侍郎〈曉赴史局〉,寄樂静大學士,兼示鄙拙韵》(節選)

曉起披蓑雪滿簪,編摩終日苦寒侵。遲遲未辦歸田計,耿耿空懷報國心。屈子《離騷》誰更和?(武仲有詩,故及之。)袁安流涕自難禁。煩君沽得床頭酒,休浣時時共細斟。

(出自《滄洲遺稿》卷五)

208.申濡與屈原

申濡:生於1610年(光海君二年),卒於1665年(顯宗六年)。字君澤,號竹堂、泥翁,本貫高靈,朝鮮後期文臣。不僅精通學問,還擅長書法。著述有《竹堂集》。

《贈朴士彬守文赴任盈德》

鴻鵠矯高舉,千里一夕至。雖爲稻粱謀,亦以矰繳避。習習樊籠鳥,豈無凌雲翅?奮飛不自由,徘佪空長喟。明時共策名,恩數顧同被。補衮乏微才,激濁資清議。風霜蝕根深,枝葉經寒翠。苦心保厥性,朽質甘所棄。學優非貧仕,親老有時爲。斗禄猶難辭,專城豈易致?彈琴屈子賤,奉檄動毛義。鯉庭當别路,將暌暫相值。斗酒臨郊衢,班荆語造次。飛斝指頽景,轄車傍清駛。時危羡子行,别促傷我意。秋霪夕初捲,凉籟滿天地。蘭皋白露下,蓮澤紅房墜。已矣芳華歇,歲晏將何遺?

(出自《竹堂集》卷一)

《詠木蘭》

花葉初非九畹滋,江州洲上最離離。湘君北渚飛龍栧,陳後中堂刻鳳榱。魯望漫能傳絶唱,靈均何必怨長飢?不知誰是當窗織,唧唧空聞有所思。

(出自《竹堂集》卷四)

《九日泛菊》(節選)

九日江邊秋氣悲,鴻飛木落暮天時。閭延古塞雲含嶂,秃魯寒城雨打埤。去國一心懸北闕,臨風三泣遶東籬。屈原祇自餐芳菊,未解佳辰泛酒卮。

《城洞旅次,偶近田祥原皞如宅,携酒數枉,爲賦長律二首》(節選)

旅店居然近一丘,時川風物動清秋。田園已寄淵明傲,江畔空離屈子憂。斷雨疏雲歸紫塞,松門荻岸帶滄洲。看君乘月回孤棹,真是山陰雪夜舟。

《又一首用前韵述懷,求和》

霜前肅肅海鴻來,流落江邊歲月催。客路已從雲北去,親年無那日西頽。良妻隔世潘仁悼,愛弟修文管輅才。一歲喪亡同骨肉,平生南朴(南監司伯圖,朴瓮津真卿)并泉臺。窮途每悔工文字,(真卿不得安於末官,落拓終身,實坐與吾輩爲文字交。)晩境何心樂酒杯?自笑賈生傷哭涕,誰憐屈子賦《招》《哀》?邊庭落木龍堆下,故國音書鳥道回。待得報章伸契闊,莫教衰瘦謾徘佪。

(出自《竹堂集》卷八)

《南洲詞伯久直衛尉更呈一首求和》

東西衛尉古將軍,屈宋羲皇今廣文。自是儒流閑禁旅,非關沙磧立奇勛。嚴城擊柝蝦蟆響,徼道分兵虎豹群。暇日戟廬堪賦詠,苑花陰轉晩鶯聞。

(出自《竹堂集》卷十)

209.洪柱世與屈原

洪柱世:生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卒於1661年(顯宗二年)。字叔鎮,號静虚堂,本貫豐山,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静虚堂集》。

《祭申季良文》(節選)

屈宋詞賦,班馬文章,詩韵聲律,古今雜體,舉皆擬議變化,各盡其妙,而典則之文,雅馴之辭,不失於正,是則雖以我之迂滯鹵莽,亦或與聞而有契焉者也。

《醒庵記》

申君用晦,以醒名其庵,求余一言之記,且曰:吾之名庵,取屈子獨醒之義也。余惟醒者而後可以知醒。余方在衆醉之中,奚足以知醒之道?然不可以虚盛索之辱,請爲用晦一言之。夫衆人皆醉我獨醒,此屈子之所戚,而至於見放,憔悴枯槁,則似傷於急迫而無從容。用晦方講聖人之道,將爲世用,致君澤民,何遽取於此也?意者,其有取者存乎?夫聖人者,以天地萬物爲一體,既自醒其心,又當推以及人,使之皆有以醒其心。故吾醒矣,而人有未醒者焉,猶吾未醒也。吾不醉矣,而人有醉者焉,猶吾醉也。伊尹之言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覺覺後覺。”我天民之先覺者也,非吾覺之而誰覺之?覺猶醒也。用晦之所取意者,其在此乎?然彼屈子者,亦豈安於獨醒者哉?高潔自樹,不容於世,發此嘆焉耳。况用晦之名庵,不曰獨醒而曰醒者,其微意亦自可見,若用晦其有意與衆同醒者歟?噫,醉生夢死,舉世滔滔,則豈不可哀也哉?一有醒者出於其間,其肯安於獨醒而不思所以醒之乎?然拯溺人於波濤者,没人能之,而陸者不能焉,苟而冒之,其不胥溺者幾希?因己之醒,使人皆醒,此固推己及物之仁,而哺糟啜醨,反陷於同流合污而不自覺,則是我不能醒人而人能醉我也,此又不可不察也。然泛忘憂物,效陶公之獨酌;飲歡喜酒,追邵子之微酡。未嘗無醉也,而不害於其醒,衆人之奔走於朝市,經營於利禄之徒,固有性不喜飲者,未嘗無醒也,而無救於其醉,是用晦醉而不醉,衆人醒而不醒,相去遠矣。然用晦醒則醒矣,苟有斯須之不存,即醉矣。衆人醉則醉矣,苟有一念之存,即醒矣。此又聖狂之分,衹在克念罔念之間者也,且均是醒也,而有醒之小者,有醒之大者。若恃其小醒,而謂衆人皆醉,無乃或流於厄,而不足與於大醒歟?况吾所謂醒者未必醒,則豈不可懼之甚者乎?凡人醉時,不知其醉也,醒而後方知醉時之事,不覺駭且懼矣。彼屈子者,雖自以爲醒,而未聞大道之原,則是猶醒之小者也。凡吾所謂大醒云者,必道如夫子,德如夫子,而後方可謂之大醒。是故君子之學,無所不用其極,用晦知其所以自勉乎?若其所以醒之之方,敬之一字,即是一服醒心散也。故曰:敬是常惺惺法,凡有非僻之萌,即可唤醒此心。躁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躁;妄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妄;怠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怠;慢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慢;欲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欲;吝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吝;驕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驕;矜心萌焉,唤醒此心即不矜。故曰敬勝百邪。久久用力於斯,朝而醒,暮而醒,今日而醒,明日而醒,時時刻刻無不醒。心心念念無不醒,醒之又醒,以至於無可醒,則醒之能事畢矣。

(出自《静虚堂集》下)

210.朴長遠與屈原

朴長遠:生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仲久,號久堂、隰川,謚號文孝,本貫高靈,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久堂集》,并參與編撰《宣祖修正實録》。

《永懷古跡》(節選)

一封章奏九重門,此老終然卧此村。江上碧山真不負,塵中白日向來昏。漢廷空折朱雲檻,楚澤難招屈子魂。獨立毀垣衰草裏,老梅疏影更堪論。(右孤山)

(出自《久堂集》卷二)

《秋懷》(節選)

我本不知學,謂學要何用?文不必班馬,賦不必屈宋。事業企前哲,遺編早諷誦。門庭欠開拓,理義未培壅。年紀倏蹉跎,内顧徒自頌。豈無憂世志?奈此髮就種。歸田陶元亮,爲園仲長統。惆悵懷二子,徘徊費半俸。秋宵雨侵燈,此味無人共。

(出自《久堂集》卷四)

《答尹金溝舜舉丈書》(節選)

某少也,得《喬山怨》一大篇於東詩古紙中,云是姜某所作,讀其詩想見其人。蓋其微意托於班姬團扇之詠,而要其歸,則與屈三閭《天問》《九歌》等作,有曠百世而相感者。每一唱三嘆,未嘗不哀其志而恨其全稿之不傳於世也。

(出自《久堂集》卷十四)

211.李健與屈原

李健:生於1614年(光海君六年),卒於1662年(顯宗三年)。字子强,號葵窗,謚號忠孝,本貫全州,朝鮮後期宗室。研究經籍,擅於作詩、題字、作畫,被人們稱作“三節”。著述有《葵窗遺稿》。

《追次叔父辛未所寄韵》(節選)

阮籍文才泣道窮,屈原忠孝汨羅中。傷心己卯通天怨,萬古千秋跡即同。

(出自《葵窗遺稿》卷二)

《次舍兄和人韵》(節選)

文章屈宋字羲之,茜色霞箋白雪詩。願托後塵同唱和,風騷不獨爲吾師。

(出自《葵窗遺稿》卷三)

《聞大静官舡致敗》

舟楫碎風浪,生存能幾人?未迴徐市棹,還訪屈原鄰。島嶼同留日,滄波共濟辰。遥聞良可嘆,慷慨一沾巾。

(出自《葵窗遺稿》卷四)

《秋日雜詠》(節選)

耽羅南去倍潮陽,北望何時不斷腸?雁叫荒城人未睡,秋來小屋簟先凉。身隨落葉飄天末,夢逐歸雲入故鄉。已許此生同蜀魄,還憐屈宋費詩章。

《次舍兄韵》

竹裏清風動月光,窗間宿客倚藜床。鶉衣自古元非病,麟閣伊誰獨取芳?楚國江山悲屈宋,唐家文墨惜盧王。耕雲釣水終無計,三徑空蕪栗里莊。

(出自《葵窗遺稿》卷五)

212.具崟與屈原

具崟:生於1614年(光海君六年),卒於1683年(肅宗九年)。字次山,號明谷,本貫綾城,朝鮮後期文臣。曾祖父是具思閔,祖父是具憲,父親是具仁至,母親是李安性的女兒。其爲李植的門人。有《明谷集》存世。

《答汝重》

爲問香山守,清疏得似誰?才優治峽賦,興倦覓新詩。酒德劉伶頌,《離騷》屈子悲。秋風乍蕭瑟,能復一中之。(六月考目有云:性雖清疏,足以治峽。汝重不介意,飲酒自如。)

(出自《明谷集》卷一)

213.俞瑒與屈原

俞瑒:生於1614年(光海君六年),卒於1690年(肅宗十六年)。字伯圭,號楸潭、雲溪,本貫昌原,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秋潭集》。

《夜坐書懷》

七千兵馬舊元戎,一架茅茨老秃翁。抗疏實非韓愈罪,愛君誰識屈原忠?中山未拔書盈篋,息壤猶存纊蔽聰。獨有堂堂河嶽氣,直衝星斗作長虹。

《籬菊》

遶籬叢菊種成行,白白朱朱最愛黄。詠入楚騷悲屈子,移來荒徑憶柴桑。秋深落蕊留孤節,霜重寒華保晩香。寄傲東軒朝暮對,烏紗不整任清狂。

(出自《秋潭集》卷之亨)

214.李文載與屈原

李文載:生於1615年(光海君七年),卒於1689年(肅宗十五年)。字子遠,號石洞,本貫全州,朝鮮後期儒學家。著述有《石洞遺稿》。

《種蓮》(節選)

惟願人製屈子裳,藹藹手把朝玉堂。方塘孰無一鑒開,舍不知治日蕪荒。嗚呼世無周夫子,千載空吟《愛蓮》章。

(出自《石洞遺稿》卷一)

《謾記》(節選)

五月五日,屈原沉汨羅,人哀其死,搜其尸,故俗謂端午日爲搜溺。

(出自《石洞遺稿》卷五)

215.李殷相與屈原

李殷相:生於1617年(光海君九年),卒於1678年(肅宗四年)。字説卿,號東里,謚號文良,本貫延安,朝鮮後期文臣、學者。著述有《東里集》《東里小説》。

《次韓退之〈秋懷詩〉》(節選)

方朔任詼諧,屈原獨憔悴。情性豈必同?各自有樂地。得失儘悠悠,歡娱不可恣。萬事已前定,榮落咫尺異。達人齊彭殤,俗士慕富貴。

(出自《東里集》卷二)

216.尹鎸與屈原

尹鎸:生於1617年(光海君九年),卒於1680年(肅宗六年)。字希仲、號白湖、夏軒、冶父,本貫南原,朝鮮後期文人。其爲許穆門人。後人輯有《白湖集》存世。

《公孤職掌圖説》(節選)

楚鄭袖之妒秦女而釋張儀。(事見《屈原傳》)

上官大夫之疏屈子以伐功。(事見《屈原傳》)

楚懷王之聽鄭袖之言而喪師蹙國,卒客死於秦。(事見《史記·屈原傳》)

(出自《白湖集》卷二十六)

217.吴以翼與屈原

吴以翼:生於1618年(光海君十年),卒於1666年(顯宗七年)。字于叙,自稱爲“石門居士”,本貫羅州,朝鮮後期文臣。一生致力於學術研究,精通性理學。著述有《石門集》。

《水原途中》

縲紲寧非罪,遍流是所宜。清時屈子賦,斜日賈生詞。世味全摧鬢,羈愁半在眉。江潭憔悴色,漁父倘憐之。

《追次吴尚之見贈之韵却寄》(節選)

陳玄在絳縣,不喜到郊坰。拂硯香煙碧,揮毫彩霧青。虞卿成晩著,屈子賦孤醒。毛穎難沾首,荒辭孰我聆?(右賀拜海州牧使,而且求陳玄。)

(出自《石門集》卷一)

《余初到此,戲作一絶,托以寄楚山山靈以示人。其人以山靈之答而次之,遂演其意而作累篇》(節選)

青蓮寂寞滯炎方,屈子悲愁泣瘴鄉。漁父悲憐魑魅喜,何曾招邀賴謀臧?

《次君明韵六首》

楚山蕭瑟楚江深,屈子冤魂何處尋?千載賈生來一吊,至今湘外誦遺吟。

欲避閑愁掩户深,閑愁其奈巧相尋。荒林風雨寒江月,總使畸人起怨吟。

囚山離迾瘴煙深,落日孤村斷客尋。湘水有靈吾欲吊,楚歌凄絶恐難吟。

膈縣封强幾許深,愁城屹屹百千尋。三驅歡伯無奇績,四壁徒聞動楚吟。

白首交情轉覺深,别來唯有夢相尋。殘燈壞壁荒山夜,手把新詩掩淚吟。

流落他鄉恨自深,縱教愁死更誰尋?莫言詩句能排悶,苦語成來不忍吟。

(出自《石門集》卷二)

《别晦仲序》(節選)

嗟呼,古峽泠泠,秋風颯颯。歧路自然南北,人生長是别離。子去我留,悵佳會之莫續。天長地久,恐怨懷之難消。楚江秋深,誰知屈子之恨?秦關歲暮,可憐范叔之寒。殘宵夢魂,應迷半嶺之雲樹。百年心事,唯看一天之冰輪。心乎愛焉,何以别也?小人贈財,君子贈語。何有於吾?樂言易誕。悲辭過哀,請察於此。敢憑四六之句,以伸萬一之懷。

(出自《石門集》卷三)

218.申最與屈原

申最:生於1619年(光海君十一年),卒於1658年(孝宗九年)。字季良,號春沼,本貫平山,朝鮮後期文臣。精通文章,尤擅長賦。著述有《禮家附説》《春沼子集》。

《贈甥侄金錫胄》(節選)

賦者古詩流,《風》《雅》體一變。哀怨屈宋始,富麗揚馬擅。

(出自《春沼子集》卷二)

《與表侄金錫胄書》(節選)

太史公之精者,在《游俠》《酷吏》《貨殖》《平準》等書,而《伯夷》《屈原》等傳,又其精之精者也,然不可遽而讀也。

《雜術》(節選)

屈原之潔,而欲問詹尹。君平之高,而尚設簾肆。京房直臣,而乃言旁究卜筮。

(出自《春沼子集》卷八)

219.李翔與屈原

李翔:生於1620年(光海君十二年),卒於1690年(肅宗十六年)。字雲舉、叔羽。號打愚,謚號文穆,本貫牛峰,朝鮮後期文臣。父親是李有謙。通過宋時烈,繼承金集的學統。有《打愚遺稿》存世。

《和子固韵》

吾聞屈子汨羅沉,萬古孤忠與水深。悵望三湘一灑淚,悲風爲我生楓林。

(出自《打愚遺稿》卷一)

220.李元禎與屈原

李元禎:生於1622年(光海君十四年),卒於1680年(肅宗六年)。字士徵,號歸岩,謚號文翼,本貫廣州,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歸岩集》,編著《京山志》。

《祭東洲李公敏求文》(節選)

嗚乎,人有高世之才者,固自受之於天,不是取之於人,而愛慕者常少,猜忌者皆是。洞庭波闊,出没侍郎之舟;清淮風急,摧折學士之棹。虞卿没於窮愁,太史就於蠶室,荀子賦詩而抑憤,屈原懷沙而不悔,抱奇才而蒙厚辱者,曾不知其幾多?固知自外至者,不足爲公之榮辱矣。

(出自《歸岩集》卷七)

221.洪柱國與屈原

洪柱國:生於1623年(仁祖元年),卒於1680年(肅宗六年)。字國卿,號泛翁、竹里,本貫豐山,朝鮮後期文臣,其爲鄭弘溟的門人。著述有《泛翁集》。

《鼎兄遭喪慘,余亦抱病。島潭之行、劍岩之游、初度之會、既望之約皆未免差池。客懷殊覺無聊,録呈一律》

三島風煙阻共游,閉門孤館長離憂。纔經屈子庚寅日,又負蘇仙壬戌秋。楓落劍岩空理屐,月明灘渚久抛舟。杯樽寂寞身淹病,庭畔寒花總是愁。

(出自《泛翁集》卷三)

222.申混與屈原

申混:生於1624年(仁祖二年),卒於1656年(孝宗七年)。字元澤,號初庵、草庵,本貫高靈,朝鮮中期文臣、畫家。著有詩文集《初庵集》。

《讀〈馬史〉贈吴鄰哉》(節選)

今君讀史當我齡,我有衣鉢須相傳。伯夷名待青雲顯,屈原光將白日懸。周衰獨留《道德》言,韓削空傳《説難》篇。

(出自《初庵集》卷三)

《贈人留别》(節選)

君不見主父五鼎食,五鼎烹,一身倚伏交相侵。李斯空嘆咸陽市,屈原謾死湘江潯。當年税駕苦不早,斧鑕在頸難爲黔。餔糟啜醨亦能醉,何用自投汨羅沉?男兒當作執金吾,明日亦可投其簪。歸來田畝爲老農,養疴頤神任苓蔘。男婚女嫁自成就,妾能歌舞妻能絍。烹鷄炰羔歲時飲,仰天烏烏斗酒斟。人生會須行樂耳,莫學無機如漢陰。不然且作一都護,將兵五千吾能任。不能詞賦學宋玉,不能草檄如陳琳。張弓射殺左右蠡,大漠一呼清妖祲。

(出自《初庵集》别集卷一)

223.金萬英與屈原

金萬英:生於1624年(仁祖二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君望,號南圃,本貫慶州,朝鮮後期學者。父親是金尚一。有《南圃集》存世。

《寬無酒》

酒豈忘憂物?還憂伐性靈。世憂誠可解,屈子必无醒。

(出自《南圃集》卷一)

224.金壽增與屈原

金壽增:生於1624年(仁祖二年),卒於1701年(肅宗二十七年)。字延之,號谷雲,本貫安東,朝鮮後期文臣、性理學家。著有《谷雲集》《谷雲九曲圖册》。

《答昌協》

昨見來書,甚慰甚慰。解職是早晩事,彼此俱可喜也。俺困於炎蒸,不即歷覽清泠瀨,歸卧松風亭,可嘆,然此亦早晩事也。一雨雖晩,猶足以蘇枯,而又發於奸鬼輩經營疏釋之際,亦可快也。時事無可措舌,屈子度世之願固不可得,養鷄種黍,人不能辦,自令人慨然也。七扇可以應山中争席者之求,兩女處所送亦傳與矣。

(出自《谷雲集》卷五)

225.李馥與屈原

李馥:生於1626年(仁祖四年),卒於1688年(肅宗十四年)。字勉餘,號陽溪,本貫星州,朝鮮後期文臣。著有《大東儒賢録》《三江文稿》《四周雙邊》《陽溪集》存世。

《屈原論》

屈原,古之忠直慷慨人也,在昔先輩不特論之詳矣。今讀其所作《離騷》二十五篇,而究其心跡,則不翅如日星之麗於天。自令人有曠百世而相感者,固無足贅一喙於其間,而獨惜乎《懷沙》一款,猶不能釋余心之疑也。古今天下忠臣義士之得君而行其志者固少,不得君而遭罹斥逐者十常七八,則原何乃不勝一謫之哀怨,而遽至於殺其身也耶?使原入宫之初,知懷王之不可諫,則爲虞之百里奚一道也。黄昏改路,諫而不聽,則爲夏殷之龍逢、比干亦一道也。今原蛾眉見嫉,荃不揆余,椒蘭二心,風雨一葉,則原之哀怨固甚矣。原之道所當素其位而行乎患難,無變吾之所操,不説人以無罪,恢恢乎以處其身,蕩蕩乎以存其心,如賈太傅之恭承嘉惠,如韓刺史之血淚追愆,以俟夫雷霆之霽威,日月之回光可也。不宜矯矯行行,不能自寬,終至於輕殞其生,而彰其君殺士之名也。或曰:子之論原之跡則得矣,而原之心亦豈惡生而好死者哉?必有所甚不得已也。想其狷狹之性激之又激,鬱邑侘傺無以自容。蓋出於一時不幸之舉,而非其本意也,何子非之厚也?余曰:不然也,好生惡死,人皆有是心也,曾謂原獨無是心乎?且子過矣,所謂一時不幸者,蓋指心不如是而偶然而然之謂也,如李謫仙之弄月翻然,鄒志完之不汗五日之類可以當之。今原則異於是。子不見乎其《離騷》之亂曰“吾將從彭咸之所居”。其《漁父》之辭曰“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以此觀之,則原懷沙之志自揣已審,前定已久,尚可謂之一時之不幸,而非其本意也耶?或曰:子之論至此,雖原復起,必將無辭矣,但如子之所論,則人之食人之食、當死而不肯死者,子亦可以恕之耶?余驚曰:是何言也,是何言也?今夫人委質許國,不可以夷險而二其心,若使不幸,而當可死之時,則魚熊取捨,輕重自别,不啻如黑白甘苦之分明。苟活偷生,生不如死,又豈有一分可恕之道理乎?余之論特惜其不當死而浪死耳。《孟子》曰:可以死,可以無死,死傷勇。余於原亦云。

(出自《陽溪集》)

226.蘇斗山與屈原

蘇斗山:生於1627年(仁祖五年),卒於1693年(肅宗十九年)。字望如,號月洲,本貫晋州,朝鮮後期文臣。蘇建的曾孫,祖父是蘇億善,父親是同知中樞府事蘇東鳴。其爲宋時烈的門人。著有《月洲集》。

《蓬萊府四十韵》(節選)

陶潜興引東籬菊,屈子愁深楚澤籬。

(出自《月洲集》卷一)

227.李玄逸與屈原

李玄逸:生於1627年(仁祖五年),卒於1704年(肅宗三十年)。字翼昇,號葛庵,謚號文敬,本貫載寧,朝鮮後期文臣、學者。作爲嶺南學派的巨頭,繼承李滉的學統,支持其氣互發説,并反對李珥的學説。著有《葛庵集》,編撰有《洪範衍義》。

《次應中韵,奉呈仲氏案下》

結屋臨溪爲近流,潺湲聲裏更添幽。謝紛已抗申屠志,撥悶空懷屈子游。緩步放歌心自浩,摘禾晏食意還休。鴒原衹恨長離索,不借聯襟半月留。(仲氏出後季父,故末句及之。)

(出自《葛庵集》卷一)

《愁州管窺録》(節選)

屈原《離騷》以望舒、蜚廉、飄風、雲霓之屬,托言神靈護衛之意,初無善惡之分也。爲之注解者,以飄風、雲霓爲小人,月爲清白之臣,風爲號令之象,朱子譏其皆無義理,又嘗謂學《春秋》者多鑿説。

(出自《葛庵集》卷十九)

《書知足堂趙公之瑞行實後》(節選)

昔比干剖心,孔聖稱其仁;屈原沉湘,朱子與其忠。蓋其惻怛忠愛之誠心,出於天性之固有,非有所不得已而强爲之。此其所以爲先聖先師所稱賞,而使百世之下,聞其風者,慨然發嘆而興起也。今公遇昏亂之主,居其位任其責,爲之臣致其身。竭誠效忠,正色危言。盡其節而死其職,將與剖心之仁、沉湘之忠庶幾争光而并美,有廉頑立懦之效。其有補於世教,誠不爲少。中廟之所以殷勤褒贈,以爲人臣忠義之勸者,夫豈偶然也哉?

(出自《葛庵集》卷二十一)

228.李夏鎮與屈原

李夏鎮:生於1628年(仁祖六年),卒於1682年(肅宗八年)。字夏卿,號梅山、六寓堂,本貫驪州,朝鮮後期文臣。李友仁的曾孫,祖父是李尚毅,父親是李志安,母親是寧堤君李錫齡的女兒。其爲實學家李瀷的父親。有《寓堂遺稿》存世。

《西湖觀漲》(節選)

陰雲浹月撥不開,千里狂瀾天所相。東游未饒祖龍涉,屈子堪愁魚腹葬。村墟無跡見墻壁,鳧鷖失勢隨風浪。

(出自《寓堂遺稿》册三)

229.閔鼎重與屈原

閔鼎重:生於1628年(仁祖六年),卒於1692年(肅宗十八年)。字大受,號老峰,本貫驪興,朝鮮後期文臣。閔汝俊的曾孫,祖父是閔機,父親是閔光勛。母親是李光庭的女兒。其爲宋時烈的門人。著述有《老峰集》《老峰筵中説話》《壬辰遺聞》等。

《和諸公所次晦翁涒灘韵》

春日山中詠考槃,坐觀天地自平寬。吴江太早鴟夷棹,楚澤何須屈子冠?蹈足吾知東海闊,垂紳誰使泰山安?天時本與人謀合,何用區區問黓灘?

(出自《老峰集》卷一)

230.南龍翼與屈原

南龍翼:生於1628年(仁祖六年),卒於1692年(肅宗十八年)。字雲卿,號壺谷,謚號文憲,本貫宜寧,朝鮮後期文臣、學者。編撰有《箕雅》《扶桑録》,著述有《壺谷集》。

《追寄李一卿廷夔狀元水堡編次》

荒詞未趁葉鳧忙,别後烏絲尚在床。湖外起居空素札,世間榮辱即黄粱。梅仙且可論吴市,屈子何須怨楚湘?遥想戍樓無與語,海濤聲裏眺斜陽。

(出自《壺谷集》卷一)

《歸覲新縣,次客舍板上韵》

何處詩仙何處游?却疑於此暫遲留。名隨勝地千年在,跡共閑雲萬古浮。已認賓王吟鷲嶺,誰明屈子赴湘流?溪聲幽咽夕陽盡,極目林亭無限愁。

(出自《壺谷集》卷二)

《次老杜〈不寐〉韵》

不寐燈爲伴,鷄聲當漏籌。寒聲風落木,夜色水明樓。未必温公念,非關屈子愁。吾衰自無夢,藥餌更何求?

《二月初六日又移妹家》

久客三年後,新春二月初。仍移杜甫宅,未卜屈原居。契闊唯杯酌,行裝衹束書。誰知東海谷,吾亦有吾廬?

(出自《壼谷集》卷六)

《讀史詩長篇三百二十五韵》(節選)

哀哉楚君迷不悟,屈原懷沙竟投汨。誰將鶉首醉賜秦?赧后泥頭訖蒼籙。山東漸作老蠶葉,始因衛鞅終張禄。金虎呀口氣勢粗,不死荆鋩與高筑。東開函谷六膝跪,大石銘功立鄒嶧。除謚銷兵一何愚,坑儒焚籍斯文厄。東浮滄海覓仙踪,北築長城絶地脉。

(出自《壼谷集》卷九)

《松澗李季周》

德水盛文章,容相又澤老。君侯繼家聲,夙歲振詞藻。已聞過庭訓,豈但披沙寶?清羸不勝衣,萬卷爲腹稿。鸞鳳栖枳棘,中歲頗潦倒。一蹴上天門,鑾坡榮錦襖。騷壇立赤幟,盟席踵乃考。仍從師友學,典墳窮探討。每懷經濟策,欲使民熙皞。勤勤章奏間,精白心常澡。居然事大謬,退身恨不早。自有炳心肝,誰云没頭腦?歸來舊鴉谷,一室跡如掃。幽居隔塵寰,地勢實天造。嶽秀可采芳,江清宜挹灝。松下斫茯苓,田間種秫稻。無人入桃源,有路連蓬島。不願如斗印,堪愛似瓜棗。木蓮訪詩僧,春夢説村媪。時從田社飲,爲緩憂心搗。不巾亦不襪,起踏朝日杲。徜徉以卒歲,何必歌懊惱?莫學楊朱泣,休師屈原槁。不須較窮通,且可齊壽夭。讀盡聖賢書,天真應自葆。昔我願識荆,中年始贈縞。詞源孰敢争?三峽流浩浩。望洋輒自失,譬我若行潦。每思冬夜會,慚同牛驥早。别離今幾年?懷哉鬢易皓。相寄夢中句,絶勝瓊潭草。滄洲我效杜,黄鶴君追顥。合爲一絶詩,詩語妙且好。元白後我輩,神交知有道。靈符必有應,前期但默禱。歲晏雨雪多,焉得寬懷抱?男兒窮益堅,七尺貴能保。棄捐勿復嘆,萬事任穹昊。

《次赤谷投示噤字没韵之韵》(節選)

吾生亦閑適,此意宜勤恁。衣初尋挾絮,汗已收流藩。年光虚擲忙,世事旁觀審。行將菊爲餐,伫看楓似錦。翻思萬物理,孰非五行禀?高才且拙官,陋質或崇品。稽詹屈原悴,笑唐蔡澤吟。顯晦和氏璧,榮枯吕翁枕。季子昔困嫂,玄晏初師嬸。否極終必泰,飢甚後應腍。君如不繫船,且似未調飪。長風會破浪,前席當敷衽。没韵詩亦奇,横空氣猶凛。險可破鬼膽,清能洗塵墋。嫫何效艷施,驥自超跂。囈語真戲耳,聊以禦晝寢。

《雨後初聞鶯,携兒登北皋。以問柳尋花分韵,得問字》

今春看又暮,久矣壺中隱。佳雨夜來過,一鶯送清韵。乘興始登皋,花色無遠近。杏花白如雪,桃花紅吐暈。藉草酌一杯,村醪當宫醖。聯翩野老至,漁父亦來問。莫怪屈原放,置散乃吾分。

《二月初三夜,與家兒同宿保晩堂,用坡翁與邁聯句故事,没尾字韵,寄李同甫兄弟要和》(節選)

莊生説河伯,屈子吟山鬼。

(出自《壺谷集》卷十)

《保晩亭序》(節選)

黄雲蔽野,千家樂歲之謳;白露沾墀,半夜華亭之淚。江山可樂,蘇仙抱明月而長終;草木漸衰,屈子恐美人之遲暮。急景共迅波俱逝;佳期與令節相違。凋蒲柳之朽姿;委葱蘭之芳質。

(出自《壺谷集》卷十四)

231.姜錫圭與屈原

姜錫圭:生於1628年(仁祖六年),卒於1695年(肅宗二年)。字禹寶,號聱牙齋,本貫晋州,朝鮮後期文臣、學者。著有詩文集《聱牙齋集》。

《與嶷望各賦前韵贈仲羽》

東壁奎星鏟彩文,洞庭霜葉逐風分。路穿玉塞千年雪,夢入瓊樓五色雲。賈誼不能忘漢帝,屈原何必吊湘君?暮年縱有江湖約,潔己寧同鳥獸群。

(出自《聱牙齋集》卷三)

《詠史》(節選)

扁舟暮泊楚江潯,萬古人傳屈子沉。水咽白波留素志,楓明赤葉著丹忱。投書賈誼元同調,反賦揚雄即底心。最是斜陽愁絶處,巴童唱斷《竹枝詞》。

(出自《聱牙齋集》卷四)

《張處士行狀》(節選)

蓋丈人諱某字某,生而有異質。年十五,始鼓篋游於黄斯文海月軒下,復游崔上舍士龍門,受經史,文思日益進,同學者皆媿屈焉。……

今於丈人之狀奚辭爲?丈人之先有諱某,江界都護府使,丈人即其四世孫也。曾祖諱漢鳴,禦侮將軍副司直,祖諱希道,展力副尉。考諱好文,宣務郎慶安道察訪。妣平海黄氏,修義副尉諱勝赫之女。……

余既以飫聞於平昔者,攟摭其萬一爲狀以歸之,於其末又有所感焉者。蓋丈人之游李潜翁門也。翁當昏朝政亂倫斁,以危言忤於時。翁常忼慨激昂,以苟容爲耻。嘗於天中節,翁夫人使侍婢耳屬丈人曰:公今蚤愀然不樂。噤吟者久之。忽蹶然起曰:今日屈原懷沙日也。差晩將舟於清心江,其意必不在於游玩。君其慎覘之,以防其不虞焉。丈人頷之。既晩,果乘一小舸,沿洄於清心江上。至激湍處,命浮一大白。已悄然長吟曰:萬古湘江水,三閭此日沉。遂自擲於水,丈人急泅而援之以出。使李公得免於魚腹者,實丈人力也。

(出自《聱牙齋集》卷十)

232.金壽恒與屈原

金壽恒: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689年(肅宗十五年)。字久之,號文谷,謚號文忠,本貫安東,朝鮮後期文臣。著有《文谷集》,編撰有《松江行狀》。

《病中遣悶》

送盡三春獨掩門,病懷孤絶不堪論。愁邊細草封幽徑,夢裏閑花落故園。地似湘潭徒極目,身同屈子孰招魂?遷居尚喜饒清趣,占得孤山近水村。

(出自《文谷集》卷三)

《坎亨窩上梁文》(節選)

滋蘭九畹,既同屈子之卜居;結茅數椽,更追蘇老之築室。

(出自《文谷集》卷二十五)

233.南九萬與屈原

南九萬: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693年(肅宗十九年)。字雲路,號藥泉、美齊,謚號文忠,本貫宜宁,朝鮮後期文臣。著有《藥泉集》《周易參同契注》,書法作品有《左相南智碑》《贊成張顯光碑》。

《請寢打圍疏》(節選)

楚王不聽屈平之言,初則自屏忠良而未嘗知恤,終則國破身喪而不可追悔。此其最下焉而深可哀者也。

(出自《藥泉集》第三)

《領議政文忠崔公神道碑銘》(節選)

公諱鳴吉,字子謙,係全州。……李相公敬輿之言曰:屈子之忠,忠而過;遲川之忠,亦過於忠者也。此亦可謂知公者矣。及至今上七年,始賜謚曰文忠。

(出自《藥泉集》第十七)

234.朴尚玄與屈原

朴尚玄: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693年(肅宗十九年)。字景初,號寓軒,本貫順天,朝鮮後期學者。父親是朴遂林,母親是鳳山李氏李傅敏的女兒。有《寓軒集》存世。

《上尤庵先生》(節選)

晦翁謂屈子有長年之願者,是欲見時人妄作之出場。愚之所願則不在於彼,而衹在於此矣。

(出自《寓軒集》卷二)

235.朴守儉與屈原

朴守儉: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698年(肅宗二十四年)。字養伯,號林湖,本貫義興,朝鮮後期學者。師從趙錫胤、宋時烈。著述有《林湖集》《絶韋餘編》《中庸演義》《震史通考》。

《次子美〈即事〉韵》

兩岸東風山上亭,春陰無際浩冥冥。上林苑中好樹緑,温祚城邊芳草青。游倦自憐司馬病,愁多却笑屈原醒。近來世事不須問,清濁誰能分渭涇?

(出自《林湖集》卷三)

236.李廷夔與屈原

李廷夔:生於1612年(光海君四年),卒於1671年(顯宗十二年)。字一卿,號歸川,本貫韓山,朝鮮後期文人,有《歸川遺稿》存世。

《種梅化杏次韵》(節選)

原韵

赤墳新築土毛童,移得羅浮雨後叢。開臘伫看煙外淡,倚雲翻作日邊紅。春憐曲檻韶華晩,月恨寒枝雪影空。蘭蕙化蕭聞屈子,楚江湖岸古今同。

(出自《林湖集》卷二)

237.朴世堂與屈原

朴世堂: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703年(肅宗二十九年)。字季肯,號潜叟、西溪樵叟、西溪,謚號文節,本貫潘南,朝鮮後期學者、文臣。常與南九萬、崔錫鼎等探討學問。著述有《西溪集》《思辨論》《新注道德經》《南華經注解删補》,編撰有《穡經》。

《領議政完城府院君崔公神道碑銘》(節選)

公諱鳴吉,字子謙,姓崔氏,其先全州人。……李公敬輿曰:屈子之忠,忠而過。遲川之忠,亦過於忠者也。

(出自《西溪集》卷十一)

《原州牧使李公行狀》(節選)

公諱緯國,字台彦。……噫,公有忠孝大節,自以身爲宗姓,而時值危亂,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顧世莫有知者,竟沉抑而無所見,豈不足爲嘆慨而嗟悼也哉?雖古今異跡,苟深求公之志而上下於數千載之遠,其亦疑於屈原、劉向之流歟?

(出自《西溪集》卷十五)

238.尹拯與屈原

尹拯:生於1629年(仁祖七年),卒於1714年(肅宗四十年)。字子仁,號明齋、酉峰,謚號文成,本貫坡平,朝鮮後期學者。朝鮮後期西人分爲老倫和少倫兩派,尹拯任少倫領袖,與宋時烈相對立。著述有《明齋遺稿》《明齋疑禮問答》。

《奉次市南先生韵送常山使君鄭丈瀁三首》(節選)

嶔崎真氣象,灑落好胸襟。自有萊蕪節,誰知彭澤心?行裝湖海上,活計太山陰。喜得荀明御,難酬屈子吟。

(出自《明齋遺稿》卷一)

《悶旱》

天時人事若相催,國步民生儘可哀。屈子長年何足願?不如暝目卧泉臺。

(出自《明齋遺稿》卷四)

239.宋奎濂與屈原

宋奎濂:生於1630年(仁祖八年),卒於1709年(肅宗三十五年)。字道源,號霽月堂,謚號文僖,本貫恩津,朝鮮後期文臣。其爲宋浚吉的門人,與宋時烈、宋浚吉是同宗、同鄉,故被合稱爲“三宋”。擅長篆書、籒書,并著有《霽月堂集》。

《家人戒酒戲答》

君言且暫停,我言須一聽。古有劉伶醉,亦有屈子醒。醒不賢於醉,醉不歉於醒。區區醒醉間,未可分劣優。我醒君莫喜,我醉君莫憂。我醉於君固無害,我醒於君亦何快?飲而不多飲無妨,醉而不亂醉何傷?我飲何曾似牛飲,我醉何曾似泥醉?一醉不過連數夜,一飲不過傾數器。况復飲與醉有時,把杯初非徒爾爲。閑愁生處固可飲,好客來時亦可酌。愁來不飲何以寬,客至不酌何以樂?歡賓遣懷最關事,令我捨此豈容易?君今但可供美酒,不須向我更云云。欲飲則飲否則否,操縱在我非在君。

(出自《霽月堂集》卷一)

《覽莊生〈齊物論〉,詼詭闊誕,似是而實非。聊成二詩,始與終奪,以寓闢異端之意》(節選)

蓬蒿蕙茝如同茂,屈宋椒蘭可共躋。

(出自《霽月堂集》卷二)

《屈三閭》

終古人間第一冤,誰如魚腹葬忠魂?哀哀七尺投江日,天獨何心不肯援?

《用清陰先生韵,擬江文通〈恨賦〉》(節選)

一唱起三嘆,千秋悲《九歌》。至今魚腹恨,嗚咽湘江波。

(出自《霽月堂集》卷三)

240.趙根與屈原

趙根:生於1631年(仁祖九年),卒於1690年(肅宗十六年)。字復亨,號損庵,本貫咸安,朝鮮後期文臣。趙毅道的曾孫,祖父是趙鎰,父親是趙逢源,母親是鄭時赫的女兒。其爲宋時烈的門人。有《損庵集》存世。

《九月念四,太守送酒與蔡丈對酌,醉中走筆以謝》

雨後步屧出,來訪蔡翁宅。悵然望秋天,客懷正摇落。青娥自何來?纖手更有擎。黄花一枝芳,白酒一壺盈。淵明舞東籬,子瞻掃晴軒。相對斟細細,不覺醉醺醺。可笑我户大,瓶罄還爲耻。何處有酒家?却欲添野水。君書謂我病,不敢請露喪。且言此新釀,初味宜先嘗。杜子客浣花,田父要皆去。鄭老竄台州,酒錢人猶與。何園倘見招,偃室豈難至?况我昔疾愈,筋力追歡易。折取花作籌,爛醉亦不辭。笑殺屈三閭,獨醒將何爲?重陽不嫌兩,良辰未可孤。作詩寄東閣,狂歌發嗚嗚。

(出自《損庵集》卷八)

241.趙宗著與屈原

趙宗著:生於1631年(仁祖九年),卒於1690年(肅宗十六年)。字聚叔,號艮齋、南岳,本貫漢陽,朝鮮後期文臣、學者。著述有《南岳集》《艮齋新笥》。

《與崔周卿書》(節選)

若西伯之拘,仲尼之厄,屈原之放,韓非之囚,不韋之遷,而唯左丘失明,孫子臏脚,最爲不幸也。

(出自《南岳集》卷四)

242.朴世采與屈原

朴世采:生於1631年(仁祖九年),卒於1695年(肅宗二十一年)。字和叔,號玄石、南溪,謚號文純,本貫潘南,朝鮮後期文人,受業於金尚憲門下。著述有《南溪集》《南溪續集》《範學全編》《詩經要義》《大學補遺辨》《心經要解》《學法總説》《南溪隨筆録》《四禮變節》《家禮要解》等。

《詠菊》

可憐當素節,誰遣發黄華?佳色秋金比,貞心夜玉加。餐來猶屈子,采去即陶家。千載吾能繼,幽期到歲賒。

(出自《南溪集》卷一)

《寄贈李汝常序》(節選)

程子有言,今之學者三:一曰文章之學,二曰訓詁之學,三曰儒者之學。欲趨道,非儒者之學不可。蓋其所謂文章之學者,即指屈宋遷固李杜之流。

(出自《南溪集》卷十二)

《答沈善長問》

端午乃屈原沉江之日也。楚人憐其不得死,景其忠直,每於是日,納飯竹筒,投諸汨羅,以酹屈原之魂。其後,中原因作俗節,以行薦禮於家廟,而我國例行墓祭。

(出自《南溪續集》卷十七)

243.鄭重徽與屈原

鄭重徽:生於1631年(仁祖九年),卒於1697年(肅宗二十三年)。字慎伯,號敦谷,本貫海州,朝鮮後期文臣。曾祖父是鄭欽,祖父是歷任判敦寧府事和工曹參判的鄭孝俊,父親是鄭植。其爲李元禎所作挽詞收録在《歸岩集》中。

《挽詞》

一快青天睹,終明碧血冤。孤忠應下淚,十載竟蒙恩。尚憶山公鑒,申招屈子魂。緘辭念平昔,雲嶺望中存。

(出自《歸岩集》卷十一)

244.李瑞雨與屈原

李瑞雨:生於1633年(仁祖十一年),卒年未詳。字潤甫,號松谷,本貫羽溪,朝鮮後期文臣。擅於作文章,而受到許穆的推薦,并曾批判宋時烈和金壽恒學説。著述有《松坡集》。

《秋懷》

天時有遷謝,草木况繁冗。雖然值變衰,不自知怨恐。屈子適幽憂,宋生又慫恿。歌辭寓傷嘆,頗喪丈夫勇。伊余達此理,反爲情境壅。秋聲邊塞來,夜枕客聽竦。起視天宇空,木葉下寒隴。東南望千山,瘦骨轉修聳。雲端有美人,宿昔荷恩寵。佳期忽一誤,玉音難再奉。太陽欲回照,浮雲奈相擁。凄凄霜露薄,怛怛愆殃重。危腸諒多感,零淚浩如涌。乃知悲秋懷,古今當一種。

(出自《松坡集》卷五)

《長夏讀書,次張溪谷韵,示兒輩》(節選)

屈宋芬香堪掇彼,荀楊鋩刃試礲諸。莊虚佛誕須揮斥,美色淫聲足嘆歔。

(出自《松坡集》卷八)

《夜中無睡,作對句一兩聯。或出語,令兒子覓對不得,仍自成之,頗有天然者,不忍棄,録此》(節選)

詩書世襲,閻顯孫盛;稼穡秋登,庾信陳餘。關羽張飛趙子龍,勇若飛龍之有羽;屈原宋玉蜀司馬,辭如玉馬之馳原。

(出自《松坡集》卷十)

245.李敏叙與屈原

李敏叙:生於1633年(仁祖十一年),卒於1688年(肅宗十四年)。字彝仲,號西河,本貫全州,朝鮮後期文臣。李克綱的曾孫,祖父是李綏禄,父親是李敬輿,母親是朴任景的女兒。著有《西河集》。

《官園十詠》(節選)

淵明去後無人愛,屈子沉湘誰復餐?我獨愛官兼愛菊,東籬物色佩符看。(右詠菊)

(出自《西河集》卷三)

《領議政完城府院君崔公謚狀》(節選)

公諱鳴吉,字子謙,始號滄浪,後改遲川。崔氏之先,係出全州。……人或有不知公而咎公者,故溪谷張公每稱公曰:赤心殉國,不避死生,子謙真社稷臣也。不佞先大夫亦云屈子之忠,忠而過者也。完相之忠,亦過於忠者也。於此可以見公心事也。

(出自《西河集》卷十六)

246.柳命天與屈原

柳命天:生於1633年(仁祖十一年),卒於1705年(肅宗三十一年),字士元,號退堂,本貫晋州,朝鮮後期文臣。著有文集《退堂集》。

《坡翁在黄岡,有詩曰“四十九年窮不死”,余見而感之,仍分其韵,爲小絶七首》(節選)

形容枯屈子,髭髮勝涪翁。聖凡從可辨,士豈怨畸窮?

(出自《退堂集》詩集卷一)

《壬午歲除口占》(節選)

半夜鷄鳴促,殘年馬去忙。三元新氣象,七十舊星霜。地異田横島,波連屈子湘。寂寥誰伴我?床畔嗅梅香。

《以黄花笑逐臣,分韵得五絶》(節選)

屈子喜餐英,心如日月耀。胡爲作槁容?謾被漁人笑。

(出自《退堂集》詩集卷五)

247.金锡胄與屈原

金锡胄:生於1634年(仁祖十年),卒於1684年(肅宗十年)。字斯百,號息庵,謚號文忠,本貫清風,金堉、宋时烈的門人,朝鮮後期的政治人物和軍人,朝鮮肅宗朝的權臣。權相金堉的孫子及朝鮮顯宗的正妃明聖王后金氏的從弟及朝鮮肅宗的外從叔。著有《息庵集》。

《次汾厓韵》(節選)

辛勤到底爲人甜,不害臨州共典籤。每怪屈原多耿介,却將鸞鶩問諸詹。

(出自《息庵遺稿》卷五)

《金生〈澤齋遺唾〉序》(節選)

雖然昔者韓愈常慟侄孫滂之早死,而至銘其墓,則曰:莫不歸於死,壽何少多?此自寬抑之詞也。屈原曰年歲雖少,可師長兮。此又稱才之美拙本無係於年歲之老少也。方今風雅道廢,正聲日亡,淫哇浮艷,劣魔之誤人久矣。操觚之士苟或有志於古作者之遺旨,則滕國雖小,必來取法。斯集也,亦足以爲迷路之一導師。此可以塞生者之悲,而且以慰生於九原也耶。噫!

(出自《息庵遺稿》卷八)

《醫訓》(節選)

古之君子未嘗以其瘦病,故亦未嘗勞勞乎求全而良肥自全。孔子菜色陳蔡而全其聖之肥,顔淵糟糠不厭而全其賢之肥,夷齊餓於首陽而全其節之肥,屈原枯槁於江湘而全其忠之肥,斯皆惟義是比。雖或死而無悔,而况以其瘦而易其志哉?且子之所乏者,肥身之資,而子之良肥,固未之或缺。古之君子嘗處於蓬藋,子亦處於蓬藋。子之所處,古人之所處也。

(出自《息庵遺稿》卷二十)

《題〈史記拔萃〉》(節選)

寶其蕭艾,謂幽蘭爲不芳。騰駕罷牛,冤騏驥使服箱。吁嗟二子,胡并罹此咎殃?我誦文章,流涕滂滂。

《擬〈執事問〉》(節選)

問:自古讒毀之害人國家多矣。莫不巧中於隱伏之微,善成於疑似之際。忠賢被之,無以自辨,良亦可悲。帝舜有朕堲之訓,叔孫有自絶之責。唐虞至治,仲尼大聖,猶有此患,何歟?至於子胥之功,不免鴟夷之浮,或以爲君寵之不篤,而楚姬之恩愛方隆,又何以見劓鼻之禍歟?晁令之智,竟被東市之誅。或以爲深刻之賈禍,而屈原之廉潔無私,又何以有汨羅之沉歟?申生待烹之殃,或值人倫之變,而伯奇非不遇慈父,乃有伯勞之傷。鄒陽梁獄之冤,或值主德之昏,而賈生非不遇明主,乃有長沙之屈,抑又何歟?凡兹數者,固莫非讒者之效,而是豈由聽讒者有信讒之失而然歟,抑亦被讒者有致讒之端而然歟,抑别有所由而然歟?女無美惡,入宫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然則士之行於世也,人必讒毀之而後已歟?如欲使讒説不行,人無見讒之禍,亦無用讒之失,其道何由?

(出自《息庵遺稿》卷二十一)

《讒毀》(節選)

噫!唐虞至治也,而猶懼其震驚;仲尼大聖也,而或至於欺誣。則讒毀之害,自古而然矣。至若功高霸吴而禍烈鴟夷,則子胥之死,人或諉之恩疏;而寵而被劓,乃有掩袖之佳人。智優謀國而冤慘東市,則晁令之殃,世或咎其深刻;而忠而見放,亦有沉湘之屈子。驪姬夜泣,太子雉經,則父之不慈,人倫之變也;而掇蜂伯奇以吉甫爲父,一曲履霜,至今憐之。梁園曳裾,鄒生下獄,則主之不明,賢士之厄也;而獻策賈傅以文帝爲君,千里長沙,昔人所悲。

(出自《息庵遺稿》别稿下)

248.趙顯期與屈原

趙顯期:生於1634年(仁祖十二年),卒於1685年(肅宗十一年)。字楊卿,號一峰,本貫林川,朝鮮後期文臣,其爲申最的門人。著述有《一峰集》。

《祭沈伯衡文》(節選)

賦追屈宋,詩學李唐。

(出自《一峰集》卷四)

《卧治齋閑吟》

騷人生計寄茅亭,無事官門晝亦扃。霜後菊香猶未改,歲寒篁葉更深青。疏狂已任嵇生懶,皎潔偏懷屈子醒。静坐蕭然觀物態,一聲幽鳥下空庭。

(出自《一峰集》詩集卷二)

《才命》(節選)

嗚呼!歲暮江潭,幽蘭獨采,則屈子忠而見放;日斜長沙,妖鵩入室,則賈生才而遠斥。書帷一撤,白首江都,則仲舒之學奚施?玄經半世,黄門不遷,則子雲之文誰薦?十疏天章,厥用莫究,則斯非范希文乎?

(出自《一峰集》别集上)

249.申翼相與屈原

申翼相:生於1634年(仁祖十二年),卒於1697年(肅宗二十三年)。字叔弼,自號醒齋,謚號貞簡,本貫高靈,朝鮮後期文人。擅長詩文、書法,尤精通篆書。著有詩文集《醒齋遺稿》。

《飯筒投水》

江水湛湛上有楓,懷沙怨恨幾時終。迎波競渡年年事,投粽招魂歲歲同。澤畔孤吟如昨日,楚鄉千古見遺風。忠臣烈士心肝苦,不忍哀詞賦飯筒。

(出自《醒齋遺稿》册一)

《介石堂記》(節選)

昔屈原忠也,而憔悴於澤畔;賈生才也,而遠斥於長沙。是二人者,窮人也,畸人也。雖欲進無由也,不可以退言。王椽不痴,逸少誓墓。蒙正眼穿,若水勇退。彼數君子,雖有高世之心,不有激之,亦無以成其志。

(出自《醒齋遺稿》册九)

250.李世白與屈原

李世白:生於1635年(仁祖十三年),卒於1703年(肅宗二十九年)。字仲庚,號雩沙、北溪,本貫龍仁,朝鮮後期文臣。李士慶的曾孫,祖父是李後天,父親是李挺岳,母親是金光磷的女兒。著有《雩沙集》。

《漢人胡世培持扇詩來别,次以贈之》

逢君軟語到宵殘,何處長風送月寒?萬里歸來今使節,十年流落舊儒冠。堪憐屈子吟猶苦,莫道鍾期遇亦難。惆悵明朝關外路,幾回相憶把詩看?

(出自《雩沙集》卷三)

251.申厚載與屈原

申厚載:生於1636年(仁祖十四年),卒於1699年(肅宗二十五年)。字德夫,號葵亭、恕庵,本貫平山,朝鮮後期文臣。申汝吉的曾孫,祖父是申尚哲,父親是申恒耉,母親是許僩的女兒。有《葵亭集》存世。

《次劉伯温〈感寓〉韵》(節選)

楚人不識蘭,視之同衆草。所以屈三閭,澤畔顔枯槁。優游歌紫芝,豈若南山老?

(出自《葵亭集》卷三)

252.柳尚運與屈原

柳尚運:生於1636年(仁祖十四年),卒於1707年(肅宗三十三年)。字悠久,號約齋、陋室,本貫文化,朝鮮後期文臣。柳夢翼的曾孫,祖父是柳浚,父親是柳誠吾,母親是朴東亮的女兒。有《約齋集》存世。

《赤登江》

嶺左群川合作江,淺灘多石聽舂撞。水通屈子曾投汨,吏艤韓公舊謝瀧。日暮片雲看更遠,天邊去鳥不成雙。誰家亭子此江上?煙雨滿簾開八窗。

《有感》

曾將駑劣忝紳衿,俯仰人間異古今。自笑越尊貽重戮(6),可憐填海有微禽。賈生謾作長沙哭,屈子空爲楚澤吟。萬里浮雲昏九闕,誰回白日照丹心?

(出自《約齋集》册一)

《大淩河再叠魚字韵》

淩河忍食水中魚,讀至庚年却廢書。朝暮冤氛迷古磧,蒺藜衰草遍遺墟。皇靈漸被知無遠,障塞經營計或疏。最恨《國殤》招不返,楚些誰復續三閭?

(出自《約齋集》册二)

253.金兑一與屈原

金兑一:出生於1637年(仁祖十五年),卒於1702年(肅宗二十八年)。字秋伯,號蘆洲,本貫禮安,朝鮮後期文臣。金胤安的曾孫,祖父是金德善,父親是金鍴。金錕爲其養父。著述有《蘆洲集》。

《金大諫邦杰挽二首》

清標姱節毓名門,揚歷王庭雅望尊。半世行藏毫不苟,平生心事玉無痕。潮陽一受韓公玦,楚澤還招屈子魂。已矣吾南老成失,個中悲抱共誰論?

昨歲青門外,俱爲落葉飛。蒼茫别時淚,此日更沾衣。

(出自《蘆洲集》卷二)

254.趙聖期與屈原

趙聖期:生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卒於1689年(肅宗十五年)。字成卿,號拙修齋,本貫林川,朝鮮後期學者。精通詩文、性理學、經濟學。著述有《拙修齋集》,被推測爲《彰善感義録》的著者。

《贈洪道長九首》(節選)

年來白日幾昏睡,刮目今朝見子詩。格自開元天寶就,辭追漢選楚騷爲。陽春哿矣千年響,叔度汪然萬頃陂。得失寸心先識取,文章方許後人知。

從教老子也頭低,自有新詩錦不如。俊逸應同唐李白,幽騷宛似楚三閭。江湖鷗鷺盟常在,京洛風塵跡欲疏。莫使逢迎成阻闊,病中青眼酷憐渠。

(出自《拙修齋集》卷二)

《與林德涵書》(節選)

或笑或悲,或奮然而作。咄嗟而噫,而終恐爲衆昏所擠。群言所咻,終未果容易動喙吐一説,論一事,衹自含糊泯默,不得不略泄諸親知間札翰往復之際,猶足與屈原之《離騷》、賈誼之《太息》、韓非之《孤憤》《五蠹》,同其感慨悲憤之意於千載之遠乎?

(出自《拙修齋集》卷七)

255.宋光淵與屈原

宋光淵:生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卒於1695年(肅宗二十一年)。字道深,號泛虚亭,本貫礪山,朝鮮後期文臣。宋礎的曾孫,祖父是宋克認,父親是宋時喆,母親是鄭之經的女兒。有《泛虚亭集》存世。

《再叠程齋二韵和李生瑞英二首》(節選)

雨過前山草色齊,春光無限夕陽西。節回上巳誰蘭祓?門掩佳辰但鳥啼。屈子湘潭悲攬苣,管生遼海愛穿藜。朝來痛飲清明酒,欲和新詩醉懶題。

(出自《泛虚亭集》卷二)

256.任相元與屈原

任相元:生於1638年(仁祖十六年),卒於1697年(肅宗二十三年)。字公輔,號恬軒,謚號孝文,本貫豐川,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恬軒集》《郊居瑣篇》。

《雜詩》(節選)

軒律一失序,夏鼎亦告震。古器不可見,大雅何由振?揚馬老執御,屈宋甘畜軔。此道日荒蕪,竹帛空餘燼。雕蟲既無益,至今嘲先進。貴賤各有時,鼠璞錯自認。金革雖不警,緗素誰能潤?茫茫古今事,結舌休相訊。知音久希遘,牢落悲素鬢。

(出自《恬軒集》卷三)

257.趙持謙與屈原

趙持謙:生於1639年(仁祖十七年),卒於1685年(肅宗十一年)。字光甫,號迂齋,本貫豐壤,朝鮮後期文臣。與吴道一、韓泰東、南九萬等交往。著述有《迂齋集》,并編撰有《松谷年譜》。

《奉呈東溟鄭斗卿詞伯》

六七年前,曾拜床下,有衣鉢相傳之語,蓋戲也。今於新恩之日來拜,公握手丁寧,情意眷眷,故歸而感嘆成詩。

今代騷壇谷口存,寥寥郭外掩柴門。巴江後學追司馬,楚國諸生祖屈原。星斗雖光羞彩筆,滄溟亦大讓詞源。自慚平昔蒙推奬,更乞今朝賜一言。

《奉寄外舅謫所》

隋城急雨送征鞍,千里南雲一字難。日暮蛇山霜雁絶,月明鯨海瘴煙寒。衹憐屈子隨漁父,敢效田生勉志完。定識玉成資拂亂,丈夫元是鐵爲肝。

(出自《迂齋集》卷一)

《留王十里村一日》

嶺路重迴淚滿裾,蒼黄行色敢容徐。溪蛇藪虎兼雷雨,草瘧河魚且癰疽。一日暫留王十里,千秋謾擬屈三閭。明朝入就牢狴裏,欲效鄒陽舊上書。

(出自《迂齋集》卷二)

258.任埅與屈原

任埅:生於1640年(仁祖十八年),卒於1724年(景宗四年)。字大仲,號水村、愚拙翁,謚號文僖,本貫豐川,朝鮮後期文人。其爲宋時烈、宋浚吉的門人。與權尚夏、李畬、鄭澔、李頤命等交游。著有《水村集》。

《醉次洪于海》

風流今日見詩豪,天下神交即我曹。壯志圖南鵬擊海,歸心依北馬騰槽。憐吾病抱文園渴,愛爾才高屈子騷。月色正佳花正好,肯辭把酒共持螯。

(出自《水村集》卷二)

《次李甥以榮韵》(節選)

屈子何須更卜居?此身今與世全疏。名場得失藏蕉鹿,宦路升沉上竹魚。老去相親唯几杖,病來難廢是琴書。夜看明月生新得,動則爲盈静則虚。

(出自《水村集》卷四)

259.李沃與屈原

李沃:生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卒於1698年(肅宗二十四年)。字文若,號博泉,本貫延安,朝鮮後期文臣。著述有《博泉集》《歷代修省便覽》。

《讀韓文公、杜拾遺二先生書説》(節選)

自秦漢迄唐宋,文章代各有人。如左馬之史,莊列之辯,屈宋之騷,鮑謝歐蘇之詩文,皆可師而法也。

(出自《博泉集》卷五)

《書懷四叠次東州老韵》

名場歡笑雜誹諧,世道陵夷若下階。屈子性褊宜脱蜕,劉伶志達亦憂骸。生留黄卷千編讀,死借青山寸地埋。身計分明能自定,從今物我便忘懷。

(出自《博泉集》詩集卷十一)

《次吏部堂叔寄示三隱堂韵》(節選)

欲向乾坤貸此身,省尤猶可洗心新。少年高第違明戒,當世虚名耻實賓。屈子采芳傷晼晩,杜陵看鏡笑頻頻。主恩早晩開湯網,歸趁江南樂地春。

(出自《博泉集》詩集卷十二)

《偶吟》

埋盡賢豪萬古丘,生前榮辱未堪憂。空傳石補青冥缺,復道塵生碧海流。嬰兒被髮能隨日,烈士興懷轉感秋。高御雲車超沆瀣,千秋誰學屈原游?

(出自《博泉集》詩集補遺卷之一)

260.李箕洪與屈原

李箕洪:生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卒於1708年(肅宗三十四年)。字汝九,號直齋,本貫全州,朝鮮後期學者。其爲李之濂、宋時烈的門人。著述有《直齋集》《自省編》。

《記夢》

乙卯閏五月二十五日,夜夢,拜尤庵先生,顔貌髭髮,宛如平昔。余拜禮畢,仍請佩服之訓。先生口呼數句語曰:定植立根德,有鄰相與歸云云。余乃索筆書之,仍忽夢覺,不勝悵恨,蹶起呼燭,吟成記夢詩一篇,以志其事云爾。

逖矣嶺之南,蒼然海氣戰。蠻雨日冥濛,榕花落片片。想見屈原宅,際天荆棘栫。髭髮今何似?日月已轉眄。絳帳有舊徒,如何不思見?出門望雲端,雪涕心自煎。蘧蘧疇昔夢,得拜先生面。酬酢宛如響,何異平生眷。我趨函丈前,請教奉筆硯。琅琅口授訣,丁寧提耳瑱。曰立根定植,字字不可選。儘知戒浮淺,若藥實瞑眩。覺來惟枕席,悵懷尤難遣。蹶然坐中夜,秉燭書諸卷。

《和姜草堂景叙〈謫鰲山詩〉》

歲在黄巴夏,蒼皇啓北征。親朋競來别,勸酒憫我行。天時當盛暑,病弱畏炎程。行行去國遠,飄若轉蓬輕。痛哭楚山禍,連纍總名卿。顧慚誠未格,寧憚遠戍城。汨水沉屈子,長沙有賈生。古人盡如此,此行詎敢驚?謫居傍胡地,有山鰲以名。閉户足不出,奚暇陟峥嶸?我聞處患難,不顧達與榮。所學今可驗,用功惟存誠。怡然樂情性,有時酌兕觥。然有晦翁戒,教兒不盡傾。最是寒天屋,孤燈照心明。誰雪泉壤冤?念之淚縱横。此生生亦苟,在世竟何營?徒切戀君忠,何論憶鄉情?不怨身困厄,衹願國太平。噫!此地遷謫豈獨余?草堂姜公至今留芳名。

(出自《直齋集》卷一)

261.權尚夏與屈原

權尚夏:生於1641年(仁祖十九年),卒於1721年(景宗元年)。字致道,號遂庵、寒水齋,謚號文純,本貫安東,朝鮮後期的性理學者、哲學者及政治家。其爲宋時烈、宋浚吉的門人。擅長書法,有《箕伯李泰淵表》《刑參權克和表》《副司果李塾表》等書法作品。著述有《寒水齋集》《三書輯疑》等。

《判書尹公階神道碑銘序》(節選)

公諱階,字泰升,其先起海平。……居常飲食服用,一任樸素,終日端坐,翻閲書史。爲文章汪洋大肆,操筆立就,尤長於詞賦,深得屈宋之聲韵。

(出自《寒水齋集》卷二十五)

《監役俞公命賚墓碣銘序》(節選)

少治詞賦,渢渢乎有屈宋遺韵。

(出自《寒水齋集》卷二十七)

《教官姜公錫夏墓表》(節選)

長於詞賦,深有屈宋家體法。詩主少陵,氣韵清壯。文亦渾厚典重,渢渢乎有古作者風。

(出自《寒水齋集》卷三十二)

《大司憲松齋羅公世纘行狀》(節選)

公所著詩文,亡失殆盡,衹有若干首藏於家,而其《病柏賦》一篇膾炙一時,人稱有屈宋遺韵。

(出自《寒水齋集》卷三十四)

262.洪受疇與屈原

洪受疇:生於1642年(仁祖二十年),卒於1704年(肅宗三十年)。字九言,號壺隱、壺谷,本貫南陽,朝鮮後期畫家。有《壺隱集》存世。

《江亭九日與貫之漫吟,寄趙子直相愚》

天教門黜任偷閑,日月風雲簸弄間。屈子生涯夕餐菊,孟嘉吟嘯晩登山。潮聲乍動舟移浦,魚隊争游網集灣。最是重陽逢又别,不堪湖外道途艱。

(出自《壺隱集》卷三)

263.朴岐鳳與屈原

朴岐鳳:生於1643年(仁祖二十一年),卒於1712年(肅宗三十八年)。本貫務安,字周瑞,號海隱,朝鮮後期文人。有《海隱遺稿》存世。

《敬次内舅權公〈詠屈原〉韵》

屈子當年不諱言,形枯澤畔抱煩冤。丹心貫日誰知己?巧舌如簧獨少恩。寫臆《離騷》哀怨溢,投身湘水怒聲吞。尚今遺躅令人慕,短律吟來惱我魂。

(出自《海隱遺稿》卷一)

264.洪萬宗與屈原

洪萬宗:生於1643年(仁祖二十一年),卒於1725年(英祖元年)。字于海,號玄默子、長州、夢軒等,本貫豐山,朝鮮後期文臣,學者,時評家。師從鄭斗卿,與金得臣、洪錫箕等交往。著有《詩話叢林》《小華詩評》《海東異跡》《旬五志》《詩評補遺》《東國樂譜》《蓂葉志諧》《東國地志略》。

《〈詩評〉補遺》(節選)

洪柱臣醉仙謾詠詩曰:停杯問月向青天,此子何如李謫仙?舉世人皆愁已老,半生吾獨酒爲年。清宵桃李園中飲,白日長安市上眠。何事屈平嫌衆醉?潭邊醒死古今憐。(自托古人,語宕而婉。)雪後一聯曰:日暮飢鳥蹲野水,天寒孤鶩守冰池。(詞作不工,而有窮苦氣像。公之早夭不達,其徵歟?)

(出自《詩評補遺》上篇)

265.李畬與屈原

李畬:生於1645年(仁祖二十三年),卒於1718年(肅宗四十四年)。字有秋、治甫,號睡谷、浦陰,謚號文敬,本貫德水,朝鮮後期文臣。其爲宋時烈的門生。著述有《睡谷集》。

《别外兄安參議垕謫延曙》

吏議深文特見原,逐臣臨路泣君恩。衷肝不隔重宸邃,莫恨三年别國門。

(出自《睡谷集》卷二)

266.李簹與屈原

李簹:生於1661年(顯宗二年),卒於1712年(肅宗三十八年)。字猗叔,本貫德水,朝鮮後期文人。其爲李端夏的門人。

《伯父白谷公墓志追録》(節選)

又於十年病中,究觀大過之旨,益信公之死不出於大過一卦,而同於節死爲無疑。因其上六傳義兩説不同,有一絶曰:過涉寧無滅頂凶,餘波十載溺吾躬。成仁自禍終誰辨?閩洛微言有異同。又《書言行録後》則有曰:屈原、賈誼以憂而傷其生,雖其死可戒,而顧其志,則君子取之。後人哀之,爲其死於忠也。又曰:朱子序屈原《離騷》,而至有增三綱五常之重之語。屈原之《懷沙》,以俗觀之,有如失性發狂,而朱子之發明至於此極。先兄之心恰如屈子,而其死又如之,特未能賦《離騷》以見於後世也。先兄於世人之所願欲,無不如意者。若與世人同流合污,則一生可以安享其樂矣。顧乃不心乎此,而惟以擔荷先人之道,發明先人之心爲心,不得乎此,則更無自變其操,從俗求生之心。但不知循序爲學,平尋路徑,而遽效屈子之爲,謂之見識未達則可也。然其心,則知有天理,不知有人欲,此爲伏節死義之心,而雖謂之增三綱五常之重,恐無不可矣。……季周純然赤子心人也,其言皆可徵而信矣。人疑伯周,究竟所處,則季周輒舉晦翁評屈子者以擬之。後之人必有悲其意而識其心者矣。……故輒敢以前志所未著者,附載於此,以告諸幽,且以塞後嗣之痛。然天理民彝之在人心,終有不容泯滅者,則安知千載之下,不有哀公之心而表公之事?又如晦翁之於屈原者也,悲夫悲夫。

(出自《睡谷集》卷十一)

《先季父議政府左議政府君行狀》(節選)

府君姓李氏,諱端夏,字季周,初號戀齋,後號畏齋,又號松磵居士。……昔屈原放逐,傷時閔俗,憂讒畏譏,終至於投江。志既不伸於世,則可以安分守命,以全其生,而疑訝未定,彼此俱未得其安。《騷經》《設難》《漁父辭》等篇可見其然。賈誼十八,上章論時事,至欲痛哭流涕。自今視之,何其躁也。其終又緣梁王之事,哭泣傷生而卒。心病莫甚於二子,先儒皆取其忠貞,何也?揚雄自言有癲疾,又默而好沉潜。閉門守玄,爲世所忽。又失節於新莽,而韓子取之,與孟子班而言之,何也?

(出自《睡谷集》卷十三)

267.李聃命與屈原

李聃命:生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卒於1701年(肅宗二十七年)。字耳老,號静齋,本貫廣州,朝鮮後期文臣,其爲許穆的門人。著述有《静齋集》。

《次柳士希命賢有懷關西十謫寄趙令匪所韵》(節選)

平地驚瀾忽變溟,蒼黄奔迸吊枯形。涓埃報答一心赤,談笑迎逢雙眼青。竭力未酬諸葛志,啜醨翻作屈原醒。窮途相勉無他語,倍罄危忱拱北星。

(出自《静齋集》卷一)

268.申琓與屈原

申琓:生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卒於1707年(肅宗三十三年)。字公獻,號絅庵,謚號文莊,本貫平山,朝鮮後期文臣,師從朴世采。著述有《絅庵集》。

《春日偶吟》

久將身世寄江村,憔悴知誰問屈原?投杼豈無慈母惑?歸田偏荷聖君恩。閑看世事雲俱變,歷遍危機道自存。始覺軒裳真外物,返吾初服老丘園。

(出自《絅庵集》卷一)

269.崔錫鼎與屈原

崔錫鼎:生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卒於1715年(肅宗四十一年)。初名錫萬,字汝時、汝和,號存窩、存所子、明谷,謚號文貞,本貫全州,朝鮮後期文臣。其爲南九萬、朴世采、李慶億的門人。有《明谷集》存世。

《美齋南先生大夫人權氏挽》

系出勛賢胄,于歸積慶門。閨儀宗黨服,慈範義方存。晝寂垂堂幔,春深樹背萱。誰云一兒少?及見貳卿尊。慷慨唐韓愈,悲傷楚屈原。以吾甘志養,從爾進忠言。望子青山恨,憂時漆室冤。君臣還合契,母子特銜恩。再舞承歡彩,重開上壽樽。方期愛暉永,忽訝婺精昏。莽莽元難測,欒欒更忍論。靈輀湖外發,飛旐雨中翻。夙昔從楊子,比鄰托孟孫。情因函丈篤,誼視一家敦。永隔升堂拜,仍乖漬絮奔。哀辭不盡意,一慟淚雙痕。

(出自《明谷集》卷二)

《悼朴士元》

嗚呼人代此何時?夏殿淪霜隕玉芝。碧血未銷千古恨,丹心惟許九天知。魂招屈子湛身日,殯近成翁表節祠。宣室竟無虚席夜,賈生才學更難追。

(出自《明谷集》卷四)

《祭芝湖李侍郎選文》(節選)

屈子見放,《遠游》是賦。恢炱戒序,草木莽莽。去此昭明,即彼昧暮。酌以侑公,詞不盡叙。一慟長訣,傷哉千古。嗚呼痛哉,尚饗!

(出自《明谷集》卷十)

《因宋婺源疏,辨誣辭職,仍陳先祖事跡疏》(節選)

故溪谷張公每稱公曰:赤心殉國,不避死生,子謙真社稷臣。不佞先大夫亦云屈子之忠,忠而過者也。完相之忠,亦過於忠者也。

(出自《明谷集》卷十七)

270.崔是翁與屈原

崔是翁:生於1646年(仁祖二十四年),卒於1730年(英祖六年)。字漢臣,號東岡,本貫朔寧,朝鮮後期文人。父親是崔徽之。爲明齋尹拯門人,十九歲鄉試及第,三十歲之後便放棄科舉,修行篤學。著述有《東岡遺稿》和《東岡家儀》。

《詠盆菊》

摇落風霜百卉殘,憐渠勁節獨凌寒。金英幾入陶公掇,玉蕊曾經屈子餐。風外輕香飛酒斝,月中清影照詩肝。襟期歲暮欣相得,故近床頭坐卧看。(菊有黄白,故云金玉。)

(出自《東岡遺稿》卷一)

271.李玄錫與屈原

李玄錫:生於1647年(仁祖二十五年),卒於1703年(肅宗二十九年)。字夏瑞,號游齋,謚號文穆,本貫全州,朝鮮後期文臣。著有《游齋集》《易義窺斑》《明史綱目》。

《迎祥詩》(節選)

彩燕隨春至,香椒帶酒浮。君王勤四始,曉日御龍樓。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