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

序二

郑建明江苏省文化厅嵇亚林同志是个资深文化人,他具有丰富的文化工作阅历和经验,由最初的文化工作兴趣驱使到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事业研究,取得丰硕的工作实绩和研究成果。近年我们有了工作上的交往并开始了私人友谊,共同的志向和专业的切磋让我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我在与他的接触中亦受益良多。

嵇亚林同志非常勤勉,长期耕耘于江苏文化事业发展和当代中国文化事业建设,对文化工作和事业发展有着敏锐的洞察力,关注当代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热点问题和现象特质;他不善言语,却勤于思考,试图探究当代文化发展尤其是基层文化建设的规律和出路,数十年的积累,塑造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素质,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近曰,嵇亚林同志将他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心得进行总结,结集《文化行迹》,其中既有理论思辨和探索研究,更有工作实证和管理创新,当然不乏情致有感和兴致涌露。他将书稿送给我,让我先睹为快。

该文集的39篇文章主要集中在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农村与序社区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人才、理论探索、文化随想、文化追踪方二面。篇篇文章,字字睿智,无不反映他在当代文化事业中的追求,倾心倾力。他结合工作实际,深入基层,对文化工作不乏真知灼见;他热爱事业,真情投入,对文化事业发展积极探索和求证;他思想活跃,随想感悟,对当代中国文化思考良多。该文集前后跨度20多年,条理分明,主题明确,提出和论证的观点不失为一家之言。

他关注文化建设,注重探讨民间艺术之乡的资源特色、历史背景、风格特点、群众参与、社会作用等文化特质,他认为江苏民间艺术之乡的形成因素多元,历史遗存、自然优势、民俗民风、文化交融、推陈出新,是江苏民间艺术之乡的生长土壤。培育内容特色鲜明、形式喜闻乐见、历史底蕴雄厚的民间艺术之乡,不仅丰富了民间艺术资源,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陶冶情操的文化艺术氛围,从而激发社会公众弘扬传统、维护历史的精神,振兴中华民族民间文化。

对于公共文化,他倡导公民文化杈利。公民文化杈利保障,社会文化公平,这是当代社会和政府的重要责任。他提出社会文化公平包括公共文化功能均衡、事业建设经费保障、重视弱势群体的文化杈利、文化成果与资源共享,进而阐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是保障公民文化杈利的重要路径的观点和思想。

公共文化事业是当今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他提出公共文化供给保障作为社会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机希彳,仅仅依赖政府是不够的。随着国家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和高度投入,社会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为保障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公共文化服务要突破传统的模式,釆用先进的多元供给制度,“让更多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消费、文化服务能够快捷、方便、优质惠及全体人民”。他分析了社会力量(包括非政府组织和私人)创办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成就、价值、条件、潜力,从制度、模式、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多元化的建设思路及其相关措施。

在探讨公共文化专业队伍建设的问题时,他较早地关注社会艺术教育市场与事业发展的关系,他通过对社会艺术教育市场的形成、发展、作用进彳于的调研与思考,认为健康有序、规范发展的社会艺术教育市场,需要严格审批制度、实行资执业许可、管理符合艺术教育规律、实行价格调控、定期考核评估,观点明确,有一定的前瞻性。

他涉猎比较广泛,他的思考与研究还包括文化民生、艺术教育事业、百姓文化国际化和文化人才。调研基地在江苏,数据资料大多来自江苏;放开眼界到全球,公共文化思想观点都放在国际的视角下,言简意赅,高屋建瓴。

总体印象中,嵇亚林同志的文章很有个性,其个性就表现在他于文化事业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脚踏实地的实践,有很强的创新意识,且注重阐述有据,注重进取,主体思路清晰。

今天,我非常荣幸且很高兴地看到《文化行迹》即将付梓,衷心地希望该书能够在中国当代文化事业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3年4月8日〔郑建明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