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转变观念,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

戴炜栋 黄任

21世纪将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外语在国际信息交流中的中介作用更加突出,国家对外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在21世纪到来之际,我国外语教育战线面临的新课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使我国的外语教育再上新台阶。

一、近20年来我国外语教育战线的变化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外语教育战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成绩:

1.改革开放把我国的外语教育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学分制和分级教学改革加快了外语人才的培养,双轨制和复合式、应用式教学使我国的外语教育能较好地适应国家对新型外语人才的需要。例如,上海外国语大学198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开始招收经济类复合型专业学生,经过10多年努力,现在已设立了国际贸易、国际会计、国际企业管理、国际金融类4个专业,1988年的毕业生有47名,1996年毕业生达到137名——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2.教材和教学方法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大量引进和众说纷纭为特点,经过10多年的发展,各语种都编出了主干教材,从英语情况看,已逐步形成以三个流派为主导的局面,即北外胡文仲主编的College English,广外李筱菊主编的《交际英语》和上外李观仪主编的《新编英语教程》。三套教材均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以李观仪主编的一套为例,根据上外英语学院院长何兆熊教授主持的国家“八五”人文社科项目“《新编英语教程》调查报告”,这套教材充分体现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教学原则,比较适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具体环境,也符合《大纲》提出的“处理好语言学习中准确与流利的关系”与“重视培养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的教学原则。

3.教学手段逐步更新,视听教学设施开始普及,部分学校开设了电脑课,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开始把多媒体引入教学。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教学改革发展不平衡:①内地学校同沿海地区学校情况相差大,不同类型学校情况也不同,因而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方面的要求不完全一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一样,例如,在沿海地区学校经贸类课程受欢迎,而内地学校则比较重视语言类课程。②对怎样搞“复合型”看法不一致,有的条件不成熟就仓促上马,有的对ESP教学同复合型之间的界限分不清。我们认为,应实事求是地看待上述情况,避免强求一致。

2.教材亟待完善和配套。前面提到的北外、广外和上外的三套英语专业教材虽然使用范围比较大,但都还未达到理想的配套要求,如有的未出齐8册,有的未出教师用书,给使用者带来不便。

3.设备陈旧,师资紧缺。目前大多数学校还在使用(20世纪)80年代的音像设备,效果欠佳,需逐步改善,特别是要创造条件引进多媒体教学。

师资紧缺问题存在多年,近年各校教师数量上虽有增加,但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断层”现象远未解决,二是学术上真正能够带头的高职称教师仍然匮乏,三是年轻教师不熟悉教学法,教学中要求不严的现象相当严重。

二、关键在于转变教学观点

党的十五大标志着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外语教育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的外语教育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在新的形势下面临着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要全面推进外语教学改革,使我们的外语教学能适应国家跨世纪发展的需求,而全面推进教育改革,关键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转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包括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各方面的观念转变。

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素质

外语人才以外语为基本工具,因而必须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熟练的口笔语实践能力。从目前的外语专业学生看,虽然开口和动笔都不成问题,但质量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口头连贯表达能力不够强,尤其不善于进行透彻有力的说理;笔头文字欠地道,有时还会出现较严重的语言失误。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我们教学中还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主,课堂操练不多,课后练习更少。这种倾向愈到高年级愈严重,以至有些高年级学生的口笔语实践能力退步了。这说明我们在外语教学中有必要自始至终抓紧基本功训练。

对于“基本功训练”,不能理解为死板的机械训练,更不是搞“题海战术”,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开展有计划、有步骤的科学训练(包括听、说、读、写、译),目的是通过系统训练,让学生更好掌握外语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获取知识、鉴别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学生在校时外语口笔语成绩都相当好,但毕业后外语工作能力不强。这除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对外语的使用能力培养不够以外,还有其他因素,特别是分析能力和组织能力欠缺。对此,有的同志主张增加“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的学时。但实际上,现在的“两课”中也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因而也有必要转变教学观念,靠增加学时是无济于事的,而且从总的情况看,我们的学时总数过多,各门课程都应在减少课时和提高质量上下功夫,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去消化、去研究、去实践。

由于外语工作涉及各个产业和各个领域,因而需要广博的知识。外语专业学生要有“读书清单”,大量阅读。除了有代表性的汉语经典著作和所学语言的经典著作以外,还要读其他世界名著,用优秀的人类文化丰富自己的头脑。此外,还要争取学习其他一两门专业的基本知识。现在,我们的学生思想活跃,兴趣面广,社会知识也比较丰富。但也有不少学生除了浏览一些不上档次的流行小说以外,对人类文化精品知之甚少。他们连本专业的知识都不过硬,更谈不上接触其他专业了。我国著名外语教育家和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生前经常强调“科班出身的”(即正规学校培养的——笔者注)学生不但要语言功底好,还要多读书,知识宽厚,这样才有真功夫,才有后劲。他要求研究生拿月津贴的三分之一用于买书,“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显然,如果不认真读书,不刻苦操练,花拳绣腿,靠“小聪明”过日子,是不会有持久力的。

我国自古有“名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要培养出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必须要有这样的好老师。要学生学好,首先要老师教好。我国外语教育界有大批资历深的和新成长起来的好教师。他们忠于党的教育事业,认真抓好备课、讲课、课堂操练和课后作业这四个环节,每教一课书都有明确的目标,都有较好的效果。然而,也有少数教师自己不认真备课,也不严格要求学生,只靠几个简短提问和几道选择练习,那是无法培养好口笔语实践能力的。

2.教学内容上要改造那些固定的、单一的过时材料,代之以新鲜活泼的、适用性强的材料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的相对统一和稳定是必要的,否则难以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材变化又是不可避免的,社会发展愈快,教材的变化愈快。因此,我们在教材使用上要不断破除习惯势力的影响,在不断编写和修订某些统一教材的同时,有必要经常选用一些新的补充材料,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从外语专业的教学内容看,教材主要应包含以下4个方面: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