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风雨也必要

4 风雨也必要

每个人的内在都深藏着灵性的一面,自我们出生以来,灵性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毫不迟疑地说“好”。在某种程度上,灵性就如同一只翱翔在高空中的雄鹰,无论地势怎样曲折险峻,都可以从高空俯冲而下,直击目标。作为人类,我们无法摆脱腿脚的束缚,既然不能像鹰一样飞翔,就不得不自己寻找出路。我们会时不时地停下来,砍去挡住前进道路的枝杈,还有可能走错路,一旦发觉自己走进死胡同,则需要退回来,重新来过。

生而为人,一边寻寻觅觅地找路,一边匆匆忙忙地赶路,哪怕我们的灵性早于我们抵达了终点,我们也得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缓慢前行。每个人都需要以自己的方式,在自己的人性和灵性之间寻找一种整合,没有这种整合就没有两者和谐共处的平静。灵性会说:“快点啊,磨蹭什么呢?我都看见目的地了,开始行动吧!”而我们的人性却会很沮丧地说:“我没法那么快到达,别催我了!”

我们内在难免有这种纠纷,一个声音强调要日日辛勤劳作才能实现目标,而另一个声音要我们感悟当下的一切。当我们身处高度兴奋与喜悦之中时,说明我们受到了灵性的鼓舞,正在加快前进的步伐。面对这种矛盾光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需要掌握在这种内在矛盾中平衡栖居的技巧。

身为人的我们需要接受一个现实,身体永远无法跨越现实生活,直接飞升至灵性所属的永恒之地。我们能够感知到那种无限极致的美妙之处,但却无法身处那种境界,因为身为人类,就意味着我们必须要根植于大地,感受身体的局限。而那个像雄鹰一样划过天际的灵性,也是一种我们的内在天性。灵性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承载着灵性的躯体只能行走。尽管灵性已然在高空中自由地翱翔,它却需要调转回头去帮助那个在大地上徐徐前行的身体。灵性往往比我们的人性看到更多、行动更快,人性则必须跋山涉水、穿越泥泞。

如果我们无法接受这个并不完美的结合,就永远无法全面领会我们的天赋所在。如果灵性一再急不可耐地催促,会令身体疲于奔命而轰然倒下,心灵之手会拽着我们前往那难以企及的境界,并坚称即便再渺小的梦想里,也能够装下整个太阳。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一口气儿吞下自己生命所无法承载的东西,我们就有可能会沿途烧毁自己一生的至珍至爱。实现人性和灵性之间的整合,就需要修炼“不设防”与“接纳心”,这样我们才能从真实自我中获得真知。

很显然,我们既是一个被现实束缚、需要披荆斩棘前行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对准目标俯冲直击、如雄鹰一般遨游于天际的灵魂。于是我们难免像一个不知所措的学徒,一边被那说着“好”且有着深刻洞见的灵性催促着,一边又对向什么说“好”摸不着头脑。这些角色你是否认识?你是否能辨认出那些让你说“好”的内在洞见?那个不知所措的学徒是否让你觉得很熟悉?你是否记得上个月或去年,自己曾像那个学徒一样懵懂,尽管在艰难挺进,但却没有十分的把握,尽管说着“好”,却对到底自己接受的是什么一无所知?

说“好”的声音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灵性,需要自己不断地察觉、接纳和认同。这就是实现人性与灵性整合的朝圣之旅。

穿越公平的荆棘

如果无法达成自身灵性与人性之间的协调整合,生活的挫折将会把我们变成自艾自怜的受害者。无可否认,人生的旅途充满艰辛,我们感到受挫、绝望,甚至可以完全理直气壮地抱怨说:“命运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不管你所指的不公是什么,很显然,此刻的你还受制其中。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生下来就拥有各不相同的条件,但是我们都有权力享受所有赐福。同时我们也必须明白地认识一点——生活本身就是神秘、奇特而不公平的。人们对生活不公的指责由来已久,我们追求着各自的生活目标,反反复复地讲述着自己被爱或被忽视的故事,在可望不可即中挣扎,和生活的各种争吵从来没有停止过。

公正也好,不公也罢,我们都必须放下争执,与这种矛盾妥协。没错,你的确经历了苦难,但这就是你的生活。我不是要劝说你放弃追求充实的人生,而是当你与生活达成和解时,你的心灵会拥有一个不同的全新视角,使得你能够全然投入自己骨子里最在乎的事情上去。

打磨心灵

苏菲教有一种说法:将心灵打磨成镜子,以便我们可以透过它来反射无所不在的大爱。打磨心灵的修炼会帮助我们渐渐实现灵性与人性之间的整合。入世生活,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的心灵蒙生尘埃,而我们坚强的内在却可以通过大爱将这些尘埃一扫而去,这个过程周而复始。拂尘不会一蹴而就,心灵也不会让尘埃永驻,我们要做的是全然投入这个无止境的人生转变环节当中来。当我们无力或没有勇气打磨的时候,往往会经历必要的风雨,这是同时也是生命刷洗自身、获得新生的契机。

所有人都会心灵尘蒙,也都会自己打磨心灵,我们总在觉醒和疲惫之间摇摆。在这个过程中,生命的海洋一直等待着我们,以便像海浪一样随时为我们进行冲刷。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将心灵打磨成一面镜子——开启和触及内心深处蕴藏的生命宝藏,让芸芸众生都能感觉到,万事万物都能够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港湾中激荡回响。

在这个意义上,修行无止境就是指要践行这样的承诺:在人生旅途中,当我们不断地因蒙尘得灰暗,就要不懈地将其打磨成明镜,一遍一遍,直至生命自现。

公正也好,不公也罢,我们都必须放下争执,与这种矛盾达成妥协。没错,你的确经历了苦难,但这就是你的生活。

另一对关键的矛盾:爱与苦

我们的灵性和人性其实同属于一个更大实体的一部分,即生命的整体性。要深入探究生命整体性的所在,不妨从这里开始。在生命的海洋中,爱与受苦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只能祈祷爱能够在苦水窒息我们之前拯救我们。生命整体这种势不可挡的安排,就是上帝或神秘的宇宙(不管你用什么字眼)来保证我们能携手共度的方法,毕竟生活充满挑战,我们需要彼此的陪伴。

只有当我们全面拥抱生活的时候,生活才会指引我们找到那个源源不断的生命之泉。正是生活这种不规律的动态整合,才孕育了生命的韧性。将生命与生活割裂来看,生活就丧失了神秘性,生命力也会渐渐枯萎。全面拥抱生活难就难在,我们之前并不知道每咬一口会吃进更多的爱还是更多的苦难。如果我们这一口苦难多于爱,就需要彼此的支持一起挺过;而如果我们这一口吃的全是甜蜜的爱,我们还需要别人的提醒,让我们保持脚踏实的清醒认识。

生活好像是刻意的,就这样充满着挑战,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只身挺过。如此,人类就必须彼此依赖。这似乎也是体验的要求:如若要畅然淋漓地体验生活,我们就需要呵护彼此,敞开胸怀。

身为树木,感受森林

既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生命整体的一部分,为人的一个挑战就在于,过着自己小日子的同时还能领略生命整体的含义。修行无止境就意味着当我们沉入自己感受中的时候,仍不会丧失与那些脱离体验而存在的芸芸众生的连接。我们时常不是滑向了这边,就是滑向了那边:为了维持与众生的扎实连接而否定自己的感受,又或者被自身的强烈感受连根拔起,丧失了更广阔的视野。真正的觉醒就是紧密关照两头,无时无刻不尽力而为。

我和大家分享两个故事。一次我在一个美丽而偏远的地方开课,学员们千里跋涉地来到这里。第一天午餐时间,一个外表出色的男子走过来,自我介绍说他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家。早上讲课的时候,我用了一个有关鱼的比喻,他为此十分激动,直截了当地告诉我,在我的比喻中,关于鱼的知识大错特错了。我马上就感觉到,他冲动的表述并不仅仅对我有关鱼的比喻就科学性提出质疑,而是对我本人有一种谴责的情绪。

我弯下腰,直视他的眼睛,我能感觉到,他一定是被什么吸引,才前来参加我的课程,他一定也知道,其实我只是在比喻,通过比喻,我想要传递的是对神秘性与难以解答的矛盾的敬畏。我能从他的眼睛中看出,他在努力从自己的科学世界中跳出来,但还是有些难以适应,此时,他不是去寻求帮助,而是奋起出击。

我虽然觉得他很粗鲁,但不想回击他犀利的言语,我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这个争论本身是他固有的思维方式,与他被吸引前来探索新的思维方式之间的角力。因此,我转换了角度,说:“哦,你原来是一个海洋生物学家啊,请多告诉我一些关于鱼的知识。”这样一说,他放松了一点儿,开始和我分享他的知识,也在这个陌生的场合里,也逐渐有了一丝安全感。

他说完之后,我谢了他,然后说:“有一点你需要认识到,不管我采用的比喻多么不恰当,比喻要说明的真理不会因此打折。我邀请你反思一下,是否我要说的道理让你不自在?”

很明显,他受到了挑战,一个他需要和自己进行的争论,差一点儿就被拿出来变成和我的争论了。我认为导师的职责就是要把一个原本内在的争论还给那个正在自我成长中挣扎的学生,这种交流并不容易。尽管我能够从他对我比喻的不屑,和他出于需要改变思维方式的愤怒超脱出来,但是我的内心还是感到不适。

午餐时间,我给千里之外的妻子苏珊打了个电话,一下子爆发了:“我刚才遇到一个家伙,你想象不到有多蠢。”很显然,他不是一个蠢货,他千里迢迢参加了一节对于他的个人成长有帮助的课程。我在这里想说明的是,我在承认和接纳学生的挣扎的时候,也需要认可我自己的感受,两者都是真实的。我在那一刻领悟到的是,感受完整的生命之河将我向前冲的时候,我也需要尊重我自己的感受。

第二个例子来自我的私人生活。我父亲临终前的八个月,辗转于各个医院或护理中心接受诊疗,我经常乘飞机去探望他。一次我抵达的时候,他正在睡觉,我的兄弟告诉我,他被折腾得不行,于是我在他的床边坐下。等他苏醒过来的时候,竟然认不出我是谁,而以前从来没有这样过。

我一下子受到了刺激。自己的父亲瞪着双眼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陌生人,我感觉到一种被抽空了的奇怪感觉。我的心沉下来了,心想,在他去世后,我恐怕就是这种感觉。我于是握住他的手,试图帮他忆起:“爸爸,我是马克,是你的儿子。”他看看我,就仿佛一个被困在矿井中的老矿工在说:“哦,我还在这儿啊?你是来帮我的么?”我的心一下子坠入万丈深渊之中,但是我也认识到,我此时至少可以做一个好心的陌生人。

我于是不再努力帮他记起我,而是靠近他,有生以来第一次向父亲介绍自己说:“你好,我是马克。我是来帮你的,我来陪你。你今天感觉怎样?”他的目光柔和了,他攥紧了我的手并感激我的伴陪。然后他将目光从我脸上移开,仿佛在说,没有人能把我从这里拯救出去,没有人。

那是一个让人敬畏的时刻,当我们亲生父亲从意识中删除对我的记忆时,我仿佛进入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个人历史、甚至是个人生活的境界中。这是我的父亲,那个生我、养我的人,当我身患癌症时他掩面而泣却没有来探望我,他在我的生命中消失了15年,他90岁那年曾在我的臂弯中哭泣,而到93岁的时候,他竟然认不出我是他的儿子。这一切都是事实。现在的关键不是对谁好、谁坏做出评判,而是让我父亲这些多样的人生面向,融入他儿子那多面的受伤的心灵中来。

通过这些经历,我认识到我们的心不仅有足够的空间兼容并包,而且生活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拥抱自身的独特感受,又要接纳那超越我们神秘而复杂生活海洋的方方面面。我也体悟到,大树必须既能感受到自己的顶天立地,也必须能感受到其身处树林的生态环境,这就是树木的天性。而身为人类,我们必须既能感受到个体心中的苦楚,也能感受到那支撑我们上下翻腾的生活潮流。拥有一颗敞开的心,这就人的天性。

还有一些神秘性

至此,我们身处在生命如此众多的神秘性之中:我们要时时协调那需要脚踏实地处理日常事务的人性,与那和万事万物协调合一的灵性;要努力平息与生活的争辩;要打磨我们的心灵,以便我们能用自己的爱反射无所不在的大爱;要接纳充满对立面的全部生活;要接纳自身的感受,同时与世界保持连接。

有谁知道到底应该怎么做?到底怎样在这样的世界中栖息呢?每个人都在努力,但身处其中,却很难知道如何进退,唯一能够感受到的只是活在世间的体验。

我们需要牢记一点,尽管生活一时乌云密布,遮天蔽日,但太阳永远都会照常升起。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温柔的信念是否坚定,是否能够支撑我们熬过乌云遮蔽的日子,就算一时抬头不见天日、一时被冰云包裹感到寒冷彻骨,我们依然要坚信太阳是不会停止播撒光明和温暖的,坚信太阳永远不会停止成为我们的希望以及温暖的光明之源的。

同样的,我们内在的灵性源泉永远不会枯竭,哪怕我们一时被各种心灵的乌云笼罩。一切都取决于我们的温柔的信念是否坚定,是否能够支撑我们熬过心灵乌云的遮蔽。我们那时面临的挑战就是哪怕我们一时看不到灵性的太阳,一时忧虑的冰云包裹令我们毫无希望,也要坚信灵性源泉的太阳永远不会停止播撒光明和温暖,也不会停止成为我们的光明希望之源。

我们置身于所有这些神秘经历之中,卑微而美丽。也许看一个人是否有信念,关键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坚持信赖不管天气如何,太阳永远不会停止闪烁;不管我们的感受多么凄苦,灵性之源从来不会丧失光芒。而看一个人是否有胆识;也许关键就看他能否在每日心情的变幻中真诚依旧,直到内在的和外在的光重新照亮我们的生活。

当我们努力不够的时候,就需要风雨的洗刷,因为风雨过后,乌云就自然消失了。

内省时刻

●在本节中我提到了苏菲教的引言,将心灵打磨成镜子,以便通过我们的爱来反射无所不在的大爱。请在你的日记中,描述你在平日中是怎样使自己的心灵蒙尘的,然后描述一下你又是怎样将尘埃拂去的。问问自己,你对这种无止境的存在与成长感受如何?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