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朱湘译诗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第二节 朱湘译诗研究的反思与启示

由于朱湘的诗艺追求总是游离于主流意识形态范围之外,加之他那独特的文风及其“非常孤傲,自视很高”[1]的性格又与周遭时代氛围格格不入,因而相对于其他二三十年代同期的诗人兼翻译家,汉语学界对这位“文艺怪杰”[2]的译诗活动开展的研究较为薄弱。

过去对朱湘的译诗研究大致集中在两个彼此不相衔接的阶段,第一阶段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第二阶段始于80年代后期。对朱湘的译诗进行非系统性评述最先是在其友人圈内进行的。如早年就盛传过他有意“误译”英国诗人白朗宁的《异域乡思》一诗,惹起了一场有趣的文艺争辩。[3]自朱湘的《番石榴集》出版以后,诸评论家及其友人如胜已、常风(原名常凤瑑)、罗念生等先后在《文学与人生》《大公报》等媒体上撰文评介,其评论大多集中于译家的翻译技巧、译入语的择取和对原作的忠信等问题,讨论仅限于译文与原文之间对等问题,很少涉及文化批评层面,更不用说在目标语文化体系内部来展开讨论。在诗人步屈子后尘(1933年冬)的几年内,社会上曾时兴过撰写追忆诗人的纪念文章,间或有人附带提及其译诗问题,其评述均属点到为止,甚少有过系统深入的论述,但其中提供的若干有关朱湘译诗活动的线索,又颇具学理价值。[4]客观地说,当年学界对朱湘译诗的关注如能再持续一段时期,肯定会有更加全面深入的发现。不幸的是,卢沟桥的战火摧毁了中国新文艺园地的宁静,国内政局与社会急剧动荡,加之他那若干诗学主张与主流文艺思潮不甚吻合,于是在有意与无意间,朱湘的名字为人淡忘了近半个世纪。

朱湘在文坛上的再度复活是在他生前挚友罗念生所说的“朱湘年”,即诗人逝世50周年祭的1983年。[5]当时随着国内学术环境的改善,一些学术禁区被打破,以往根本不敢涉足的领域陆续得到垦殖,一些极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纷纷问世。在这样的学术大背景下,学界对诗人兼翻译家朱湘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首先是随着他学术名誉的恢复和作品重印,以及有关其遗著的评介文字不断刊载,新版《朱湘译诗集》也在1986年由人整理出版,自此中国译论界又刮起一股“研究朱湘风”。除该集编选者通过“序言”和“后记”方式发表评论外,[6]也有人专门撰文,[7]或在自己的著作中开辟单独章节,[8]讨论诗人的译诗主张和翻译特色等问题,其论述较前一阶段相对集中,也更为深入。这一阶段的研究者已开始不自觉地把诗人的译诗活动置于译入语文化层,将其译诗作为一种既成的事实来进行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联系到诗人的创作主张,将其研究拓展到美学层,并从接受影响等维度来对朱湘的译诗进行观照。前些年还有人从译者的翻译个性和文化情调来讨论朱湘的译诗问题。[9]然而总体而言,迄今为止对朱湘的研究还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系统性,散论居多,系统地加以研究的居少;二是缺乏深度,研究者关注的只是诗人的译诗过程,其发表的论述仍带有随感性,讨论得更多的还是内部的语言分析和局部的文本对照问题,也就是仍以在两种语言间寻找所谓的“对等”(equivalance)为主要目的。而前后两个阶段有关朱湘译诗研究的成构事实表明:正如孔慧怡所说,研究者还“很少涉及翻译活动如何在主体文化里面运作的问题,在这样的研究范畴之内,从事研究的人很难脱离‘原文’观念的限制,也因此绝少触及翻译活动所能产生的庞大(应为‘巨大’——引者注)文化力量,以及翻译活动和主体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10]正是这些不足和缺陷,使得新时代语境下有必要对朱湘的译诗以新的视点加以审视。人们发现,在朱湘译诗研究中最棘手的问题就在于其源语类型之复杂。在翻译诗歌所采用的原文状况尚未完全摸清之际,想一味地比照原文已不可能,其研究也很难有更深入的突破。因此,不妨考虑一定程度地跳过原文这一关,把研究的视点聚焦在译文一端,也就是将译文置于目标语文化体系内来重新阐析和思考。


[1]何家槐。朱湘之死。申报·自由谈. 1933-12-17.

[2]柳无忌。朱湘《文学闲谈》序。痖弦编。文学闲谈。台北:洪范书店,1978:4.

[3]参见朱湘《白朗宁的“异域乡思”与英诗——一封致〈文学旬刊〉编辑的公开信》,《京报副刊》第85号(1925年3月11日);朱湘《一封致友人饶孟侃的公开信》,《京报副刊》第102号(1925年3月28日);王宗璠《与王剑三谈译诗的通信》,《晨报副刊·文学旬刊》第62号(1925年2月25日);王宗璠《读了“白朗宁的‘异域乡思’与英诗”后》,《京报副刊》(1925年3月15、16日);饶孟侃《“春风吹又生”》(上、下),《晨报副镌》第51、52号(1925年3月8、9日);饶孟侃《“野火烧不尽”——告“盲目的读者”的作者》,《京报副刊》第96号(1925年3月22日);等等。

[4]参见胜已《〈番石榴集〉述评》,《人生与文学》3卷4期(1936年);常风《番石榴集》,《大公报》第249期(1936年4月);罗念生《关于〈番石榴集〉》,《人生与文学》2卷4期(1937年4月10日);等等。

[5]柳无忌。诗人朱湘的复活。读书. 1988(12): 60.

[6]洪振国编。《朱湘译诗集》后记。朱湘译诗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335-344.

[7]陈耀球。评介《朱湘译诗集》。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3).

[8]钱光培。现代诗人朱湘研究。北京:燕山出版社,1987:292-311.

[9]徐莉华,徐晓燕。我国五四时期的另一种翻译走向——评朱湘的英诗翻译。中国比较文学. 2002(4):58-66.

[10]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