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家范:家庭是个人走向辉煌的后盾
曾国藩的齐家理论以“和”字为中心,总结出了“八本”格言、八字家规。他反对奢侈,主张勤俭持家,反对给子女留下资产,而是要培养子女自力更生的能力,及不慕权贵的品性。
八字家规和八本格言
【原文】
家中兄弟子侄,唯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又谨记祖父三不信,曰:“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译文】
家中的兄弟子侄,对祖父的八字训诫要牢记在心,即“考、宝、早、扫、书、蔬、鱼、猪”。除此之外,祖父的三不信——不信地仙、不信医药、不信僧巫,也要谨记在心。我的日记中又有八本的说法,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做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个方面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总结,都是行之有效的论断,弟弟应当教导各位子侄,让他们谨记教诲。无论是盛世还是乱世,家境贫寒还是富裕,只要能守住祖父的八字和我的八本,都不失为受人尊敬的上等人家。
【解读】
家族,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观念。自己犯了错误都希望自己一个人来承担,不希望牵连到家族。人常说,治国同治家,治家同治国。确实,治家与治国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在广大百姓的心目中,家的概念要比国的概念来的直接而重要,因此,家教、家规、家风成为了人们成长和发展的保险箱,这个保险箱的保险水平高了,其子孙就成长和发展的好,反之则不然。
曾氏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算是名门望族了,其影响至今不绝,且有呈扩大之势。这与其严谨、科学的治家理念是分不开的。曾氏家族的治家理念以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的八字家规和曾国藩的八本格言为主,主张勤俭持家,反对奢侈浪费;追求和睦的家族关系。
八字家规
八字家规是曾国藩的祖父星冈公提出来的,曾国藩将其进行了精心的整理,总结为了八个字,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
具体一点,即读好书、种好菜、养好鱼、喂好猪、早起床、勤打扫、做祭祀、善待人。这八个字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读书、耕作、孝友、睦邻。蔬、鱼、猪、早、扫,指的是耕作,乃农家人本应有的素质,其核心是勤俭。
书:就是读书。古人讲求读圣贤书,并把读书当做功成名就的一个契机。所谓十年寒窗,只为一朝衣锦还乡,即是此意。曾氏家训中读书,除此意之外,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读书来明智、开阔心胸。
蔬:就是蔬菜。这一点体现了曾氏家族节俭的一面,即饮食上不贪奢侈,崇尚节俭,亦是养生健体的一面。
鱼:即养鱼。按曾国藩的话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鱼”是“蔬”理念的一种动态延伸。
猪:即养猪。是“蔬”和“鱼”的延伸,亦是“耕作”的范畴。猪多是因为粮多,强调的是自给自足。
早: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身之计在于勤。曾国藩在给自己所列的“十二课”中有一条就是早起。曾国藩深知早起有利于做出有成效的事情,所以在这一点上,力荐家人遵循。
扫:就是扫除。家不扫,何以扫天下?也就是说为人行事要实在,凡事从我做起,才能心忧天下。这一点更多的是从思想来说的,即扫除贪富贵、慕权势、仗势凌人的念头。
考:就是祭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孝悌是中华美德之一,因此祭祀自古就同孝悌紧密相连。为尊者祭、为贤者祭;为长辈祭,为晚祭,在封建的三纲五常中,虽名义上讲的是礼节、规范,实际上也包含有祭祀的成分,亦是一种礼节和尊严的象征。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这一点充分体现了曾氏家族以“和”为贵的思想。作为封建伦理的一个方面,与人为善、行善积德亦是应大力提倡的一个方面。
在这八个方面,曾国藩最看重“书”和“耕(蔬、鱼、猪、扫、早)”。在教育家人子侄的时候,他常常以“耕读”或“半耕半读”来教导。
他在写给夫人的信中说:“夫人率儿辈在家,须事事立一个章程,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能从勤俭耕读上做出好规模,虽一旦罢官,尚不失为兴旺气象。”不要小看这“耕读”二字,表面看来简单,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耕,更使人丰衣足食,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培养高尚的品行。书,能够让人增长见识,明白道理,懂得如何做人。耕和书两者结合,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两个方面对富贵之家来说,看似简单,可要真正做起来却就没那么容易了。
曾国藩对历史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家国的兴衰、世事的变迁,他都能感知并明察。他认为一个家庭的兴衰,重点不在于一两个人做了大官,而在于其子弟的贤良与否。家族子弟的贤肖,有六分时取自于天性,四分在于家教。他分析认为,官宦士家子孙骄奢淫逸的,基本上都是富贵一代便终结了,能够延续两代的很少;商人的家庭,勤俭的能够延续三四代,耕读的家庭谨慎小心,能够延续五六代,孝友的家庭能够绵延十代、八代。
本着使曾氏子孙能够节俭度日,形成贤良的品性以保持家族兴旺的目的,曾国藩不仅总结了祖父的治家方法,而且将其发扬光大。他一生都把“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奉为至宝,身体力行地去遵循,严守不怠,并且谆谆教导曾家子弟要恪遵家教,谨守家风,所以才有曾家人才辈出的局面出现。
八本格言
基于对八字家规的补充,曾国藩通过自身的一些经历和感受认识,又提出了一个更为具体而全面的治家规范。这个家规由八句话构成,所以被称为“八本格言”。即
读古书以训诂为本;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居家以不晚起为本;
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这八本格言的形成其实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曾国藩的父亲曾竹亭事亲至孝;曾国藩的母亲,个性倔强,善事舅姑,嘉惠亲族,敦睦邻里。这种家风美德,在有形无形之中,对曾国藩的学问事功、立身行已,都有很大的影响。
仔细地对这“八本格言”进行一番分析,会发现其不仅涵盖的面比较广,而且所涉及的点都是切中要害的,是立身处世中最需要注意的地方。研习这“八本格言”,对于治家、修身、立世皆有不菲的益处。
读书以训诂为本。指的是读书要以古代先贤的言论为准,学习圣贤人士的思想、观念及行事作风。陶渊明曾说过:“读书不求甚解,每有所得则欣然忘焉。”不过自明清以来,由于“文字狱”的关系,文人墨客们都不敢再提什么实质性的学问,只是躲在文字背后做些表面文章。这样一来,势必对读书、做人、处事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因为受时代局限,曾国藩自然不会反对训诂,反而提倡。不过,正因为这样曾国藩才能博览全书,贯通诸子百家的学说。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这是文天祥《自赞语》中的一句。归纳起来,无非“读书明理”四个大字。明什么理呢?一是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一是要明白事物的道理。
读圣贤书,可以感受浓厚的文化氛围,圣贤书中存留的是我们五千年文化的积淀,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思想与智慧。它像一座宝山,让人流连。
曾国藩素有清朝“中兴重臣”之称,而他酷爱读书、善于读书,众人皆知,且其那种读书的劲头很少有人可以企及。
曾国藩爱书爱到了什么程度呢?他不惜负债贷款也要买到自己心仪的书,他认为“买书不可不多”。清道光十六年,他从京师(今北京)“贷百金,南归过金陵(今南京),尽以购书”。自古而今,爱读书的人,可不胜枚举,但贷款负债买书的又有几个人呀?
书买回家后,他总是手不释卷,爱的不忍放下,如饥似渴地阅读。于是,“侵晨起读,中夜而休,泛览百家,足不出庭户者几一年”,简直到了“世间百事,唯有读书”的地步。单曾国藩并不觉得有什么干扰,反而以此为乐,认为“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
曾国藩自幼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方面那些诗词歌赋读起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韵味,可在品味其意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一方面能增强记忆,出口成章,一些名篇名句即使到老了也还会记得。据史载,曾国藩五岁即“受学于庭,诵读颖悟”,十五岁能成篇背诵《周礼·仪礼》、《史记》、《昭明文选》等名著篇章。即使到了花甲之年,成篇地背诵《离骚》,《上林赋》等名篇亦不是问题。
关于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曾国藩有其真知灼见。他觉得,“看书不可不知所择”,首先要有目标,懂得选择,重点是要读经典名著,这样才能学到圣理明言。儒家的经典“四书”、“五经”,司马迁的《史记》,道家名著《庄子》,司马光的《汉书》,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翰愈的文章等,是曾国藩生平最爱读的书。
他读书从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认真严谨,坚持不懈,直到把书中所讲的道理都弄明白了才肯放下。比如“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通,明年再读”,“一书不看完,断不看他书”,对于经典之作,经典之处,更是细嚼精思,“先认其貌,后观其神”。曾国藩尽管军务政事缠身,但每个时期他都制订了不同的读书课程,其中尤重历史,“每日读史十页”,终其一生。
他博览全书,且孜孜以求,从不满足。曾说“余平生有三耻:学问各途,皆略涉其涯矣。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虽恒星五纬,亦不认识,一耻也……”知有涯而学无涯,知识是学不完的,漏掉其中的一部分,本无可厚非,但他却深以为憾。这种可贵的精神连青年时代的毛泽东也很佩服:“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曾国藩自己读书不仅孜孜不倦,在教导后代子侄、家人读书的时候亦是勤教不倦。他留下的一千余封家书多数为教子读书的内容。里面有不少直接而明确的指导性要求:“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也有研读篇目:如《尚书》、《史记》、《汉书》、《昭明文选》等名著;更有对读书好处的评论:“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有读书则可变化气质。”读书,已不仅仅是曾国藩的个人爱好,更是他治家传世的重要法宝。
作诗文以声调为本。指写作文章要注意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协调、和谐。诗词创作对于艺术性的追求是重中之重,其中之一就是“韵律”,即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
关于诗词的韵律,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平仄,由南北朝时期的沈约等首先提出,在盛唐以后的格律诗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是讲究平声和仄声的协调。
二是对偶,在韵文特别是格律诗中,对对偶的技巧要求比较严格,诗词中一般是句对,在赋和八股文中还有多句对和段对。
三是押韵,指同韵的字在适当的地方有规律地重复出现。
这三个方面都是由汉语语音的特点决定的,就是单音节语素占优势,有声调。在诗词写作特别是格律诗写作时平仄、对偶和押韵运用的好,运用的自然,可以使诗作增强音乐感,呈现韵律美;运用的不好,用得过多过滥,就会给人以生拼硬凑的感觉,最坏的结果是以文害义,六朝到初唐的骈体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事亲以得欢心为本。讲的是做事、对待亲人要真诚,方此才会欢心、雀跃。这一条着重从为人处世方面,说明亲善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
孝敬双亲,仅提供衣食等物质方面的东西是不行的,老人需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因此,让父母在精神上获得愉悦、舒心,才是真正的孝道。曾国藩侍奉父母,注重的是让父母从心里感到开心、放松,所以一家人才融合有加,上下欢愉,养成一团和气。
与人相处,重在以诚待人,只有真心付出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人相处,要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想想。竭力体恤别人,帮助别人,服侍别人,甘心作别人的仆役。不要向比自己软弱或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轻易发怒,叱喝他们,给他们难堪。这不只使他们受痛苦也会使自己受损害。
不要想站在别人的上面,叫别人尊重你;要甘心站在别人的下面,尊重别人。只有心甘情愿站在别人下面的人才配站在别人的上面;只有肯尊重别人的人才配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千万不要刻意隐瞒;当别人劝导责备你的时候,要以感激和谦卑的心情接受,断然不能恼怒,更不可拒绝。这些都是获取欢心,赢得舒心的途径。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气大伤身,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自古人们就把戒骄戒怒视为养生修身的关键。很多人都以为曾国藩文武兼备,肯定无暇再养生方面有所顾忌。而实际上,曾国藩也堪称一位养生大师,他的养生之道,重点就在于“惩忿窒欲”。所谓“惩忿”就是尽量避免恼怒。佛教所说的“降龙伏虎”中的“龙”指的是火气,“虎”指的是肝气,降龙就是“窒欲”,伏虎就是“惩忿”。佛家与儒家在很多方面虽然存在诸多不同,但在戒除恼怒以保身方面却相差无几。
曾国藩在日记家书中曾多次提到过要戒怒。他的九弟曾国荃脾气暴躁,曾国藩因此专门写信进行劝导过。例如“弟之内疾外症愈几分?凡郁怒最伤人。余有错处,弟尽可一一直说。人之忌我者,唯愿兄做错事,唯愿弟之不恭。人之忌弟者,唯愿弟做错事,唯愿兄之不友。弟看破此等事情,则知世路之艰险,而心愈抑畏,气反愈平和矣。恼怒不但伤身劳神,而且会使人失去理智,伤及他人。做事时,如恼怒则不能心定神安,容易失去自信,恐怕就没有好的成绩。怒气就如脱缰野马,野性难驯,让人束手无策。故而,要控制怒火。”在修身养性方面,曾国藩有其深刻而广博的认识,他身体力行地进行着有关养生的实验,并将自己经过身体力行的经验告知家人、亲朋,希望他们也能够在养生方面获得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