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知青队里的大能人

“一天不吃饭可以,但一天不工作、不学习不可以。”

——曾建

1 主动要求“上山下乡”

1974年夏季,曾建高中毕业了。当时流行着一句话:“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备受鼓舞,千百万年轻人,呼着口号,唱着“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歌声,奔向农村。

按政策,刘樟英子女有一个留城指标。

曾建说:“妈,这个指标留给弟弟妹妹吧,我是大哥,我下乡。”

刘樟英没有挽留。望着儿子还不成熟的脸庞,刘樟英说:“小建,去吧!记住,你是井冈山的儿子!”

其实,刘樟英还可以选择“投亲靠友”,让儿子回老家于田;她也可以用公社党委书记的权力照顾儿子,让他到珠田来。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相信自己的儿子。她需要自己的儿子去经一番风雨。曾建挂靠到二轻局名下的衙前公社双镜村生产大队。

生产队距公社有10公里,公社距县城又有37公里,是个村区乡镇,低山高丘,有原始森林,盛产毛竹与古樟树。

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拉着帆布篷,篷外是红色标语“知识青年热爱党,广阔天地练红心,山乡盼着你们来,誓做公社新一代”。车上载着23个人,16个男知青,7个女知青。每个青年人肩上一个背包一个斗笠,斗笠上用红漆写着四个字“上山下乡”。县政府派出两名干部带队,队长是县委党校教师李源仿,后来成为曾建的入党介绍人,副队长是朱明任。一年后,朱明任调离。经推选,由郭烈荣与曾建继任副队长。郭烈荣管生产,曾建管宣传教育。

9点整,卡车出发了。这是曾建出生以来第一次去离家最远的地方。

车外北风呼啸,车内歌声昂扬。路窄,大卡车不能进村。他们下车,背起行囊,步行到双镜生产大队宁洲知青点。23个男女青年走进一间仓库,这就是他们的家,是他们休息起居的地方。

23个人虽然来自于同一所学校,但分散在8个班,平常虽然面熟,但互相不知姓甚名谁。曾建说:“大家自报家门,相互介绍一下吧,我先来,我叫曾建。”

每个人都报出了自己的名字。

曾建说:“今后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们要一起劳动,一起吃饭。”

23个常年住在县城的学生,对这里的一切都觉得新鲜。

古村有一条河叫蜀水河,分左右两江。左江有一悬崖,平滑如镜,右江下临深潭,巨石倒映水中,透彻照耀,上下辉映,仿佛两面硕大无比的镜子,“双镜村”由此而得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后,这条河成了为根据地送给养的要道。在那个年代,衙前镇就有“小井冈”之称。

曾建与“青友”们在双镜村全身心地投入生产劳动,这片古老而神秘的红色土地,记录了他们的青春,演绎着他们成长的故事。

村里迎来了第一台手扶拖拉机,大卡车到村口进不去,怎么办?

只好搬下拖拉机,生产队长说:“把知青叫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法子。”

“抬!”有知青说。

曾建围着拖拉机走了一圈,又蹲下画图,对每个部位做出了标记,说:“拆!”

社员们、生产队长紧张了,问:“拆了你能装上去?”

曾建微笑着说:“能!”

在他的指导下,知青们有条不紊地分解了手扶拖拉机,扛的扛,抬的抬,很快将手扶拖拉机搬进村。当夜,曾建、郭烈荣等男知青就恢复了拖拉机的原貌。尽管夜深了,他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将拖拉机开到了田野上,在双镜村实现了人生的“首驾”。

随着对村里情况的了解,曾建“管起了闲事”,但这个“多管闲事”的小伙子,却让村民赞不绝口。

双镜村有一户三口之家,父母与儿子,儿子是个弱智。父母担心儿子将来成家困难,于是,为儿子招了个童养媳。村里人为童养媳感到可惜,但对这种做法也表示理解,毕竟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父母的一片苦心,都是为了家族的传宗接代。

曾建却不这么认为。自从他认识了这一家,还有童养媳,他就决定插手这事,一定不能让童养媳的终身幸福就这么毁了。也许是因为想起了妈妈的经历,也许是这位童养媳的境况让他同情,他责无旁贷地当起了说客。有的社员议论:“你把童养媳送走了,这户人家会断后啊!这可是伤天害理的事情,万万做不得啊!”

曾建没有被这些风言风语绊住,那段时间他很忙,他忙于在那户人家进进出出。至于用了什么方法,说了什么话,众人不得而知。最后的结局让大家颇为吃惊,那家人竟然同意无条件将童养媳送回家。

事后,村里人都说:“曾建,你真厉害!”

曾建说:“不是我厉害,是道理厉害。世界上只要有讲道理的人,就一定会有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等到问题解决的时间。”

曾建是一个特别爱奉献、特别爱钻研的人,他铆足工作劲头,带着一副热心肠,急人之困,几年下来,为知青队、为村民解决了许多事情。

知青队有自己的责任田,灌溉却靠肩挑人抬,既费力,水又不够用。为了解决问题,曾建每天收工后,在蜀水河边琢磨,几天后他拿出了图纸,与几个“青友”不停磋商,最终在河畔修建了一套由4架水车、4座水陂、1800多米长的水渠组成的提水灌溉系统,为200多亩土地解决了干旱问题。

知青住的那幢房子离责任田有一段距离,每天要撑竹筏过河上工,很不安全。他当上副队长后,组建了一支青年突击队,挖山铲土,自己盖房。房子占地500多平方米,有卧室,有活动室,卧室做成套间。1976年开工,1977年就入住,从此告别了男女不分房的窘境。

第二年的冬天,天寒地冻,山路奇滑,围洲坝村民廖立新出门捕鱼,一不留神落水,恰逢曾建路过,他毫不犹豫地跃入水中,人救起来了,自己冻得打哆嗦,却边擦身边问:“老廖受伤了吗?没事吧?”见廖立新没事了,他才放心离去。

同样让人温暖和感动的事情,让村民刘世昌铭记在心。刘世昌的父亲生病,大队缺医少药,交通不便,曾建坐拖拉机到公社帮刘世昌父亲买药。去县里开县三级干部大会,他也不忘帮刘世昌父亲买药的事。身上的钱不够,曾建跑回家问妈要,刘樟英是一个不会存钱的人,她把家里所有的钱凑齐也不够数,最后把女儿小华的零用钱也凑上了,小华委屈地哭了。

药给了刘世昌,曾建却没有要他的钱。

后来,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程度,曾建与知青一起在村里为农民办了文化识字班,成立了宣传队。他们把文明、科学带进了山村,带给了农民,同时,他们也学习了农民朴实笃厚、吃苦耐劳的精神。

在知青的岁月里,曾建的心中就已播下了“安专迷”的精神种子,就已栽下了“爱民亲民为民”的秧苗。他安心农村,与农民情感水乳交融;他专心农业,专注为农民服务一辈子。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安专迷”的精神追求:“安”是一种境界,心无旁骛,安于奉献;“专”是一种追求,专心致志,行家里手;“迷”是一种状态,迷恋至深,成就事业。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