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学里的小家长

“群众的开心是最大的开心,群众的认可是最大的褒奖。”

——曾建

1 自己开伙做饭

在那次年夜饭桌上,刘樟英宣布了第三个好消息:年后,她将带孩子们去上学。

这让期盼已久的孩子们激动不已!

开学的前一天,刘樟英连夜赶了48里路回家,到家已是深夜。

曾建悄悄给妈端了一盆热水泡脚。曾建知道妈妈有个习惯,回来的第一件事不是吃饭,而是泡脚。妈常说,乡村干部没有脚就不能做事。从迎来土改工作队到欢送解放军,从一名妇女积极分子到一名乡政府干部,这双脚功不可没!

妈看到已经长高不少的曾建,摸着他的头说:“小建,要开学了,妈给你们买了三双解放鞋,一人一双,希望你们穿着这双鞋,好好学习,珍惜生活。”

解放鞋穿在脚上,曾建兴奋不已,多像解放军呀!多威武呀!后来曾建工作了,下乡带在身边的还是解放鞋。

曾立名一早就煮了一锅粥,蒸了几个米果,炒了一瓶腌菜,用草药茵陈泡了一瓶水。路上防饿防渴的都有了,家中再也没有什么可带的了。曾立名看着孩子,深感内疚。他突然想起来了,家里还有几个红薯。曾立名立马把洗净擦干的红薯放进曾建的挂包里,叮嘱道:“你是哥哥,多背一点哈。走吧!早点走,争取赶到珠田吃中饭。”

赤脚、解放鞋、短裤,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奔跑在田间小路上。小华跑在最前面,她边走边唱,有时还停下来采采花。曾建负荷最重,肩上是背包,手上拎着网袋,袋里是脸盆及日常用品。

中途,刘樟英说:“我为你们唱支歌,鼓鼓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他不怕风吹雨打,他不怕天寒地冻,他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顶……”歌声悦耳有力,从此曾建学会了唱《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这首歌。这首歌一直伴随着他成长的岁月。

到达珠田中学已是晚霞满天的时候。珠田中学只有初中,没有宿舍。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住宿问题,刘樟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农舍。这间土坯农房,黄墙黑瓦,不大,但能容纳两张床,两兄弟合睡一张,妹妹睡一张。刘樟英买了两个菜碗,四个土陶瓦钵。她对孩子们说:“妈妈是公社书记,如果让你们到妈妈那去吃饭,炊事员叔叔阿姨会照顾你们,可能会少收饭菜票,多打饭菜;你们放学晚了,会给你们热饭热菜。妈叫你们自己开火做饭,就是为了避免这种开后门的事情发生。”

那年代,粮食定量,饭量大的人吃不饱。三个孩子定量都偏低,曾建每月22斤,弟弟妹妹各20斤,刘樟英担心他们平时吃超标了,月底无粮,吃少了又饿肚子,这可怎么办?后来刘樟英计算了一下:总量定量62斤,一天平均2斤,每人约7两米,分三餐,午、晚餐各3两,早餐只能吃1两,每月还欠1斤,到时候她可以补贴一点。就这么定了!

刘樟英用一个小竹筒作计量杯,画上3两的刻度交给曾建,反复交代他:“早稀,午、晚饭干,每餐定量,不能超标,也不用节省。”镇上每逢农历三六九赶圩开市,有商品供应。妈给了他10块钱,是三个人一个月的伙食费。妈说:“计划着用。”

中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曾建当起了小家长。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