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闾庙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就这首诗本身而言,三句写景,萧瑟、凄凉,一声感叹,冤死的屈原啊!我感觉诗歌这东西惆怅的多,阳光的少,符合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的调子。

现在我想说说屈原。

小时候知道屈原这个人是看一部叫《屈原》的电影,对电影如今还是有记忆的。那时的感觉是,这个好人为啥那么背,和他一起的人都要死,陷害他的坏人倒是很多。学历史后,屈原好像是放在文化部分,不是政治家,同时了解了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的习俗。觉得这个人挺厉害,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有人记得他。第一次听说屈原的作品,是缘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成为很多人励志的名言。真正接触到屈原的作品是高中的语文老师特激情地背了一段《离骚》,感染了我。虽然基本没听清语文老师带着浓厚的乡音背的是啥东西,但却勾起了我想读的兴趣。

这首诗核心的一个字就是怨。站在屈原的立场,或者说站在中国文化的主流立场上,他是挺怨的,而站在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上,其实也说不定。

我们习惯用一把尺子量东西,按照庄子“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的道理,任何有形的标准都不是真理,只不过你非要用那把尺子量罢了。以前听说过一个说法,说毛泽东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就是说明雷锋太少了,很是让我反思,以此类推,孔子推行的“仁、义、礼、智、信”,也应该是那个时代太缺乏这些东西,延伸至今,有没有哪个时代真正地实现了这些美好的操行?再读《厚黑学》没有多少反感,却有冷静反思的冲动,其要旨不是一针见血地道出另一个角度的真理吗?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都有其必然的原因,本来没有必要讨论,但以史为镜,非要说出个所以然,我想,在屈原身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借鉴的道理。

第一,屈原没有一个好靠山,他不像包公有个宋仁宗,最直接的结果是,谁都不可能把屈原当个人物。任何的改革都是超越自然的主观臆造,总是要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触动谁,都会说你的坏话,坏话说得多了,诋毁一个人就是轻而易举的了。

第二,屈原没有坚固的同盟军,势单力薄,只凭借一股子热情,干的事越多,罪过越大。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谁都看得到,也想去实现,但谁也不敢直接去干。原因很简单,在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可以扭转乾坤。所有的变化都是顺其自然,而这种自然是多方位的阴阳转换。

第三,屈原自身有缺陷。看屈原的《楚辞》,体现出来的是浪漫主义,他不是与之相对的现实主义。推想屈原的为人和做事,应当充满主观、热烈、奔放、想象和夸张等极富浪漫主义的色彩。这样的一种状态容易形成瑰丽的空中楼阁,好看但没根基,用在文学上可以,用在政治上必败。所以,屈原在文学上地位很高,在政治上却是一个失败者。

第四,屈原没有自省的能力。自杀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只是成功,没有失败。遇到挫折应该想想不成功的原因,重新来过。如果说屈原是爱国诗人,只能在楚国的范围,站在今天的版图面前,屈原是逆势而为,失败也是必然的。

这样总结屈原,没有要打破屈原在谁心里的美好形象的意思,只是多方位地去看、去反思。正如庄子所言“大道不称”,说出来的都不是真理,我只说我所想到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