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和他的时代

钱钟书和他的时代

读谢泳教授的毛边书《靠不住的历史》,有几篇谈到钱钟书先生,分别是:《钱钟书与拉斯基》《钱钟书与周氏兄弟》《<宋诗选注·序>修改之谜》《钱钟书文字中的“性”比喻》《方鸿渐给唐晓芙的信与<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台词》。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我们更多知晓的是身为《围城》作者的钱钟书,其他的知之甚少,更不清楚他的学术巨作《管锥编》。钱钟书为什么避谈鲁迅?《宋诗选注》序言修改中为什么不顾时间差异引用毛泽东的话?为什么1949年之后钱钟书就没再出版一本新书?不得不说,这些研究很吸引读者的眼光。

近日,正好又读到谢泳主编的《钱钟书和他的时代》。此书没有前序也没有后记,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据谢泳介绍,这是厦门大学纪念“钱学”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的文集,从中可以看出当代“钱学”研究的大致方向。《靠不住的历史》有四篇在此合编在一起,出现在标题为《钱钟书研究四题》里,让读者有机会再一次集中阅读谢泳的研究成果。

对于钱钟书,柯灵有精辟的概括:“他博及群书,古今中外,文史哲无所不窥,无所不精。睿智使他进得去,出得来,提得起,放得下,升堂入室,揽天下珍奇入我襟袍,神而化之,不蹈故常,绝傍前人,熔铸为卓然一家的‘钱学’。渊博使他站得高,望得远,看得透,撇得开,灵心慧眼,明辨深思,热爱人生而超然物外,洞达世情而不染一尘,水晶般的透明与坚实,形成他立身处世的独特风格。”

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就是渊博与睿智的钱钟书也没能享受到自由与学术的旨趣。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呢?在《读<写在人生边上>札记》(作者:高恒文)我们读到《<钱钟书手稿集>序》中的一段话:“他开始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1952年知识分子第一次受‘思想改造’时,他风闻学生可检查‘老先生’的日记。日记属私人私事,不宜和学术性的笔记混在一起。他用小剪子把日记部分剪掉毁了。”

黄裳的《嗲馀集》第一篇为《掌上烟云》,里面也谈到他的日记遭遇:“几十本日记,在若干次抄家中已经被‘秘密检查’者通通抄去了。后来日记发还,日记里画满了红道道,还有大量的‘批注’,指示着追查的线索和应予摘要的处所。”

杨绛的长篇小说《洗澡》的背景也是那些“脱裤子、割尾巴”运动的年代,写出了形形色色知识分子的特殊经历,被洗脑,被思想改造到统一。

这样我们多少理解了些钱钟书,如果不能像黄裳那样“强颜欢笑”随意扮演被派定的角色,只有选择沉默,保持内在性灵和思维的完整性。

大隐隐于市。偏偏,钱钟书又是个名人,是个善于运用讽刺手法的作家,隐不了。不得已,他玩他的聪明,旧作《宋诗选注》重印的序言加写了毛泽东写给陈毅的一段话,出现了1957年的序言使用了1977年才出现的史料的现象。据谢泳分析,钱钟书的这种引用更多是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我保护的普遍心理状态,是很有道理的。

在《钱钟书和他的时代》里,研究者们怀着对钱钟书的崇敬,从专业的不同角度阐述钱钟书及他的学术贡献,及对人生的态度。如《钱钟书与<红楼梦>》(作者:王人恩)、《钱钟书先生怎么看<心史>真伪问题》(作者:陈福康)、《<围城>中的学位制度考察》(作者:杨宁)等。特别是在《心史》的真伪问题上,钱钟书不以自己的喜好为据,小心翼翼地回避,不轻易定论而诱误后学,显示了一代大师谨慎的学术态度,实在让人敬佩。

掩书,抚摸着《钱钟书和他的时代》的奶白封面。封面上是钱钟书和杨绛的爱女钱瑗绘制的钱钟书画像。钱钟书两眼炯炯地透视着这个世界,慨叹:人生这本书真大!

  1. 谢泳:《靠不住的历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出版,2004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谢泳著《杂书过眼录》。
  2. 谢泳:《钱钟书和他的时代》,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3. 黄裳著:《嗲馀集》,花城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4. 杨绛著:《洗澡》,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