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全文
很高兴到清华来做讲座,谢谢李老师和解老师的安排。我跟清华的关系很密切。我就住在蓝旗营,蓝旗营北门一出来就是清华园。再说我跟清华确实很有渊源。我老跟解志熙老师说,我是真正清华大学的徒子徒孙。怎么说呢?我的硕士研究生导师,也是博士研究生导师——王瑶先生原来是清华大学教授,那么王瑶先生的硕士生导师——朱自清先生也是清华大学的教授。所以这样说来,我就是清华大学的徒子徒孙了。所以清华一般一叫我做什么事儿,我乖乖地就过来了。我希望两个学校有更多的合作。真的,两个比较好的学校没有必要做那些无谓的竞争,老去争你第一我第二,没有必要。两个谁也代替不了谁。两个学校幸亏没有合并,要合并了,现在就变成超级大学了。
今天我来讲诗,讲诗现在好像有点奢侈,但是我知道清华很多人喜欢诗歌。清华虽然是以工科为主的学校,但是也出过很多诗人,所以我也想在这里和同学们一块儿交流。今天我讲诗,挑选了冯至,也想跟大家一块儿来探讨:诗歌到底有什么作用?人为什么需要诗呢?我想可以说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最基本的就是感情的需要,就是一种心灵的需要。当你有了一种强烈的感情,用通常的语言、通常的方式你觉得表达不够劲儿的时候,这时候诗就出现了。当你想把自己内心的有些用语言和习惯的表达方式不能够充分表达的东西,想向你亲爱的人表达的时候,往往它就是诗了。诗没有什么奥妙。当然了,在一些情况下,有时候我们觉得生活挺烦的、挺俗的,我们想稍微超越一下,一个人待一待,一个人体味一下生命,当前是有点儿奢侈,这时候也可能诗就会出现。所以这个诗啊,往往是表达最隐秘的东西,往往能表达最深处,人的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当然不是说独此一家,它也许还会表达其他方面。但是我想真正的诗往往是属于故人的。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诗歌,分享一下冯至的诗歌,这个诗歌之美。通过这个讲座,我想一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冯至,不知道大家以前读过他的诗没有。一个是让大家了解一下什么叫十四行诗。大家有没有听过十四行诗这种体式?当然,还有一个,就是欣赏一下冯至的十四行诗,他那个诗歌之美。
在现代的文学史上,冯至是不太受到重视的。如果一定要挑选现代诗人,有几个,比如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是吧?还有像艾青、穆旦,还有当代的海子等等。大家可能一般不会把冯至算上。其实,冯至是一个非常有艺术含量的诗人。他是不是一流的诗人?这可以讨论。他不一定是一流的诗人,但肯定是一个最有思想、最有艺术含量的诗人。他的影响并不大,比起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他的影响要小得多。我们说诗歌往往属于年轻人,但是冯至的诗多少有点属于中年人。在座的没有中年人或者中年人很少。我想还是年轻人也体会一下中年人的心态,也好嘛。
我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冯至的一些情况。我的看法是,冯至是可以和郭沫若、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穆旦、海子等等齐名的现代大诗人。1921年,冯至16岁的时候考上北大预科,两年以后,他读德文系,当然也听中文系(当时叫国文系)的课。当时北大知名的老师很多,像鲁迅、沈尹默等等。他和他的同学们办过一些社团,譬如说浅草社、沉钟社。这两个社团主要都是受德国文学的影响。大学毕业以后,他到中学去教书,也开始写作。他的作品,20年代的作品,有《昨日之多》、《北游及其他》、《帷幔》、《蚕马》等等。这些当中有些是诗剧,用诗歌写的剧,有些是抒情诗,有些是叙事诗。这些我们大致地知道就行。这些作品的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1930年,他到德国留学。然后40年代在西南联大任教。他的十四行诗,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写的。解放以后,他在北大、在社科院文学所工作,作品相对少一点,有个《杜甫传》等等。这是冯至的一个基本情况,知道就行了。
鲁迅曾经对冯至早期的诗歌做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是当时“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但到现在为止,研究界对鲁迅的这句话还没有做出解释。为什么说他是最杰出的抒情诗人呢?他说的是他早期的诗,不包括刚才我们讲的十四行诗。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冯至后来的创作受到了里尔克——欧洲一个伟大的诗人的影响,他的影响是决定性的,是弥漫性的,甚至表达方式、题材都受到了德国的一些诗人及里尔克的影响。所以在德国、在欧洲留学期间,他一共待了五年,受到歌德还有诺瓦利斯的影响不是很大。所以他做的博士论文是跟宗教和文学都有关系的。你们看看,等一下我们讨论他的作品的时候,作品里面有一些宗教的意味、宗教的感觉。那么回国以后,他先是在重庆大学,后来到西南联大任教。所以在昆明阶段,是冯至一生物质生活最艰难的时期,但也是他的创作高峰。后来他承认那是他人生最丰满、最饱满的一个时期,是他事业的巅峰。后来到了解放以后,虽然他的位置很高,也做过社科院的研究员、北大德文系的主任等等一些职务,但是他后来回忆还是西南联大那段时间是他人生最饱满的时期。
下面我介绍一下十四行诗。十四行诗又叫商籁体,你看这个英文是sonnet。当时为什么叫商籁体呢?有一个湖北人叫闻一多,他的普通话讲得不好,他把它翻译成“商籁体”。后来有个四川人叫郭沫若,他说这个翻译不好,干脆叫“颂内体”,颂就是歌颂的颂,内就是内心的内。“颂内体”有点那个含义在里面。但是因为湖北人闻一多的翻译已经流行了,所以郭沫若的就没人理睬了。这个大家一般都讲sonnet就是“商籁体”,就是十四行诗。这个最早,就是意大利有个地方叫普罗旺斯,这个地方有一种民间的诗歌,有伴奏大家唱的一种民歌体。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个人,有一个诗人叫彼特拉克,他就开始用这种民间的诗歌来进行文人的创作。后来这种体式就在欧洲流行了。在欧洲,十四行诗分两大类:一类叫莎士比亚体,一类叫意大利体。大家都知道莎士比亚是一个戏剧大师,不得了,变成一个象征了。但实际上,莎士比亚是个诗人。他写过154首十四行诗,现在这个大家不太了解了,很多写他内心,有些写他的爱情,也有时候写他的同性恋,很复杂的。这个十四行诗,可以说是欧洲的一种古典体式的诗歌,是很严格的一种格律诗。比较难写,就是很贵族化。很难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人要写七绝,要写什么词,古代的诗词就是很难。格律诗的格律要求很严,它对诗人构成挑战,但是格式是非常优美的,因为它的音乐感很强、很高雅。所以,几乎所有的西方欧洲的诗人都尝试过写十四行诗。这个诗挑战性太强。打个比方,十四行诗好像是诗歌里面的美声唱法。现在一般都是流行通俗的唱法,能唱美声唱法的人很少,需要科班训练,但真正的美声唱法它是比较高雅的。
下面就介绍一下十四行诗的这些体式。顾名思义,十四行诗而且是所有的十四行诗都是十四行。一般来说分为前八行,后六行,分两大段,这是一个基本特点。那么前八行有时候又分为两段,每四行一段。后六行一般分为两段,有时候是两个三行,有时候是二四,有点变化。大家知道它的一个特点,就是十四行就可以了。当然有些变化,像意大利体,它的十四行是这样分配的,四四三三。莎士比亚体,是四四四二。它规定得非常严格,非常死板。它对韵律要求很高。就是写这样的诗,音乐感一定要非常强。前八行怎么处理?就是说第一行跟第四行一定要押韵,中间两行是另外一个韵,ABBA ABBA,都是这样的。这个叫抱韵,就是两头把它抱在中间了。后六行是CDE,它是有变化的。这是一种要求,我们大致有个印象就可以了,就是说它对韵律的要求非常高。抱韵就是,比方说四行,四行里面第一行和第四行是一个韵,中间两行是一个韵,叫抱韵。除了这种抱韵,还有个交韵、同韵,这些就比较复杂了。交韵是什么?交叉的,ABAB,一三押韵,再二四押韵,莎士比亚体一般都是这样子。所以说这样的押韵看起来是形式主义,没有什么意思,是吧?不是的,这个押韵啊、音乐感啊,对诗歌的那种艺术韵味会产生很大的作用,它有一种凝结的作用。韵律可以使一些很散的句子,把它抱在一块儿,起到凝结的作用。另外,它还有一种节奏感。这个节奏感,有人就评论说是,十四行诗层层上升而又下降,好像是一个音乐,往上走,最后又下来了,慢慢地集中起来,又渐渐地散开。这是它的韵脚,押韵的时候安排的一种情况。也有点类似于中国的古典诗歌,或者古典文章的做法。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老师一定给大家讲过,起—承—转—合,古代作文作诗往往有这个。其实欧洲的十四行诗也有类似的情况,我们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可以了,就是说它不是形式的游戏,它也是有利于思想情感的表达的。如果同学们要进一步了解十四行诗怎么写,到底怎么欣赏,你们可以看几本书。其中一本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其中谈到过十四行诗,就看这本就可以了。就是因为这种诗很有挑战性,也很难写,但是音乐感很强,很似美声唱法,所以很多诗人为了证明自己也是能够接受这种挑战的,都尝试写过十四行诗。在现代几乎相当一部分诗人都尝试过。这个我们可以做个比较。十四行诗,这是欧洲的,日本也有类似的,如日本的和歌、俳句。什么叫和歌呢?也是一种格律诗,古代的。你看它的格式,它字数给你限定死了:五七五七七,一共三十一个音,非常死板啊,俳句也是这样。这是日本的,也有很多人学过、模仿过日本的这种和歌和俳句,就感到这个格局太小,还不如十四行诗。所以学十四行诗的人相对是比较多的。以上我们介绍了一下十四行诗的简单的情况。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具体的作品了,我想先提醒大家一个意思:我们文学研究往往是追根溯源。研究一个诗人、一个小说家,谈他的作品,老是要问诗人他为什么要这样写?小说家他为什么这么写?他的意思是什么?要去追他本源的意义是什么,当然这是文学研究经常看到的,也是必要的一种做法。今天我们也会探讨到冯至为什么这样写。但是我们的重点还有一个,不光是停留在探讨他的本源意义是什么,还想让大家尝试一下:你们自己来读这些诗,读这部作品,你们的印象是什么?你们的感觉是什么?你们应该是理直气壮地来领略这些诗歌,来承认、来了解自己是怎么进入这些诗歌的。我想把这个结合起来讲。
下面我们就来看第一首《我们准备着》: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
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
在漫长的岁月里忽然有
彗星的出现,狂风乍起;
我们的生命在这一瞬间,
仿佛在第一次的拥抱里
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
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
我们赞颂那些小昆虫,
它们经过了一次交媾
或是抵御了一次危险,
便结束它们美妙的一生。
我们整个的生命在承受
狂风乍起,彗星的出现。
大家先看,放声读,读出来。好了,我想大家都读了一遍了。你们自己肯定有了自己的一些感觉,有自己的一些初步的印象,第一印象吧。那到底这个诗是写什么呢?好像诗人说话就是这样,颠三倒四的,跟我们通常的语言习惯不一样。我想大家读这首诗的时候,如果读完一遍,其实要读第二遍,你们就会注意到这首诗写的重要的地方在哪里,要去把握,要去寻找,准备领受。领受什么呢?领受奇迹。奇迹是这首诗里面一个很核心的一个意象。领受奇迹,只不过诗就是准备领受这个奇迹。那么奇迹是什么?当然研究者可以做各种探讨。冯至的奇迹是什么?你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在期盼生活里边有奇迹的出现。谁不想有啊?都想奇迹的出现。奇迹是人类的期望,是人生的关键,很可能是一个关键点。比如说生活里边碰见的一些好的机遇,那是奇迹吧?比如说你们找朋友,找男朋友或女朋友,突然找到了,是奇迹。你们突然考上了清华大学了,原来自己也没有准备,当然你们的成绩都很好,那突然考上了,是奇迹。所以人啊,一生里边经常会盼望着奇迹的出现。
“我们准备着深深地领受那些意想不到的奇迹”,说的什么意思呢?人生很漫长,总是有希望的,有期盼的,总是有等待的。比如说爱情、命运的运转,都是奇迹啊,整个诗就是写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忽然”奇迹出现了。那么出现的时候什么样子呢?像“彗星”,像“狂风”,为什么用彗星、用狂风呢?是突然,意料不到的,太惊喜了。彗星多难碰到啊,狂风大作也是往往意料不到的,就是突然的那种感觉。接下来写的是那种奇迹降临的那种感受。你们看,这里有一个比喻,诗人的想象,你们自己来体会。“第一次拥抱”,用这个来比喻,来表达领受那个奇迹的时候那个狂喜的那种感觉。第一次拥抱,那种新鲜感,那种激动,还有那种忘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时间仿佛是定格了。你们有过这样的体会吗?有时候太高兴了、太疯狂了,这时候的时间跟通常的时间不太一样。所以,“过去的悲欢忽然在眼前凝结成屹然不动的形体”,定格了,能不能这样来理解?狂喜中的那种时空的感受。接下来第三段,写的是什么?小昆虫。它的“交媾,抵御危险”,就完成了它的生和死,“结束了它美妙的一生”。这个描写,匪夷所思,非常奇怪,他是赞美小昆虫的那种悲壮地生,悲壮地死。因为有些昆虫它交媾以后,繁殖后它就死亡了,像蜜蜂就有这样的情况。其实他这里赞颂的不完全是小昆虫,而是想到了一个道理,就是生命的完整。生命的完整,不在乎它的生命是五天时间呢,还是一百年呢。生命质量的那种高,主要是在生命的完整。奇迹的出现都是短暂的,但对于人生来说是重要的,是需要整个生命来承受的。所以,最后这句就是“整个生命在承受狂风的乍起,彗星的出现”。我自己读这首诗,因为我接触到很多的研究者,对它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的人认为是冯至很久不写诗啦,在德国做学生的时候是写诗的。到了昆明西南联大,他住在乡村,经常要到城里去上课。一个人,有时间思考、体味生活,自然写诗了。这种诗神的降临,有种狂喜,像奇迹一样。这是一种通常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更愿意让同学们,你们每个人有自己的解释。你可以撇开冯至到底是怎样想的,我们不用管他。反正我读这首诗的时候,我的感觉是什么?这首诗写的是很好的,我想,它赞美生命的那种完整,生命怎样才能完整?生命必须有高潮才完整。一个人的一生啊,非常平稳的话,那这个人的一生这样就过去了。一切可以预见,知道五年以后是什么样,十年以后是什么样,不过是那么回事儿。这叫什么啊?这叫“过日子”,当然也很好了,现在过日子也不容易了啊。但是完整的生命,有高潮的生命,有奇迹的生命,这才是最美妙的。所以诗人在称赞、在歌颂这样一种生命的到来。你们可以领略一下,抓住这个奇迹。另外有一些意象的表现,你看诗人不是笔译,他完全是调动一种体验和感觉。比如你读诗的时候,读到“狂风乍起”,奇迹出现,我觉得你应该去体会那种情景。“在第一次的拥抱里”,那种新鲜感、那种惊异的感觉,其实写的是生命的体验,高潮到来的那种体验。接下来他那种对美妙一生的结束,结束是死亡了,但这样的死亡同样是值得赞美的。你们注意,这个诗在结构上有起承转合,就不展开来说了。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首《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
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
我们安排我们在这个时代
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
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
都交给秋风,好舒开树身
伸入严冬;我们安排我们
在自然里,像蜕化的蝉蛾
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
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
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
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
归终剩下了音乐的身躯
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
大家放声读,读出声来。前一首我们说能够理解生命中的等待,生命中的高潮,渴望生命的完整。那么这首写的是什么?你们注意,十四行诗,它有破行、转行的那种艺术。一句话还没有完,它转到第二行。这首诗写得非常美。前一首是写生命的高潮、奇迹。这一首,你们读完以后的感觉呢?写的是死亡,这是一个死亡主题。你们看诗人怎么理解死亡?怎么来看待这个死亡?“什么能从我们身上脱落”,我们每天要脱落多少东西?我们每天洗澡要脱落多少东西?按照基督教的观点,人都是泥土做的。最终人要回归大地,回归泥土,所以“脱落”这个词带有宗教的意味,身上的脱落,不断地脱落,“我们都让它化作尘埃”。你们注意,“我们安排我们”,什么意思?很理性的。“在这个时代像秋日的树木,一棵棵把树叶和些过迟的花朵都交给秋风”,秋天来了,树叶开始黄了,开始凋落了,这都是我们应该很理性地意识到,死亡的到来也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好舒开树身伸入严冬”,也很美好,你看冬天也有冬天的美,另外一种安排。“把残壳都丢在泥里土里;我们把我们安排给那个未来的死亡,像一段歌曲”,你看,死亡通常的描写都是让人很惧怕的、悲哀的,但在这首诗里面死亡是非常美妙的,非常自然的。脱落,多么自然啊。死亡就像脱落,而且死亡就像是一段未来的歌曲。更令人不可思议的,谁都没法解释的,这歌曲,是“歌声从音乐的身上脱落”,怎么脱落?这是诗人的一种想象和感觉。最终,“化作一脉青山默默”,青山是永恒的,我们个体的死亡就是一个生命的过程。如果这样来理解生命,那么这个生命呢,生命的脱落,生命的归入泥土,就是一个很自然的事儿。这个时候写的这个死亡的主题令人感动。当然你们年龄还小,读这个诗时想象的可能不是死亡,很可能你们想象的这个脱落,就是过去的事情。其实青春也会脱落,慢慢地成熟了,成熟了从树上掉下来,脱落,所以这也是一个很自然、很必然的过程。最后借机“化作一脉的青山默默”,这样你只能体会,没法仔细解释的。你说,音乐怎么会化作青山默默啊?音乐怎么会脱落啊?你们千万不要用实验室这种思维去理解,它就是一种感觉。诗人用一种非平常的语言、非日常的语言,是非常语言来写他自己的感受,有时候我们觉得它很美。第二首是想象,实际上是一种生,向死而生。如果能够理解向死而生,那么这就是存在主义的主题了。当然这个是不是冯至就是为了宣传存在主义,也不一定这样说,他可能在某一点上接近存在主义的东西。古人有时候也可能会意识到,生命就是脱落。这是第二首。
第三首《有加利树》:
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
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
筑起一座严肃的殿堂,
让我小心翼翼地走入
又是插入晴空的高塔
在我的面前高高耸起,
有如一个圣者的身体,
升华了全城市的喧哗。
你无时不脱你的躯壳,
凋零里只看着你成长;
在阡陌纵横的田野上
我把你看成我的引导:
祝你永生,我愿一步步
化身为你根下的泥土。
刚才说了,在西南联大的时候很贫穷啊。那么当时冯至就住在昆明的郊区,从郊区走到城里去上课,要走十五里路。他经常就这样走,一个人走。那个不是柏油马路,是山里面的土路。他一个人走的时候,一边走路一边思考。散步了,散步往往能出诗,出哲学,所以他经常这样走的时候他就写了这些十四行诗。像这首诗就是他在散步以后写出来的。有加利树,我也没考证过有加利树是什么树,总之是南方的一种树。不知道大家读完以后感觉怎么样?写的是什么意思?这个跟前面一首有点关系,也写到了死亡。但是它一开始不是的,“你秋风里萧萧的玉树”,这是一个传统意象。玉树,传统意象里面有个“玉树临风”,杜甫诗里面的玉树临风,有过这样一句“皎如玉树临风前”,这是中国人才能理解的。玉树,你如果问一个德国的汉学家或法国的汉学家,没法理解;玉树,怎么翻译?没法翻译,你要翻译成像玉一样挺拔的树吗?玉树临风是什么意思?只有中国人,他一说玉树临风,他会想到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有点儿凄清,但又有点儿潇洒。这就叫民族审美情感的积淀,如果你是一个中国人,读过一些中国文化的东西,一说到“玉树临风”,对那种玉的感觉,跟西方人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不能翻译,没法翻译。这是个传统意象,“秋风里萧萧的玉树”,犹似“音乐在我耳旁”。下面写高塔,深入晴空的高塔,本来这是一种凄苦的象征和意象,但“玉树”在这里给人的感觉,不完全是凄苦的,是一种很肃穆的感觉。玉树,这是视觉,你眼睛看到玉树,然后是一片音乐在我耳旁。音乐本来是听觉,这里的听觉是想象出来的,是综合的。音乐在我的耳旁,他看到的玉树就好像听到的一段音乐。然后又是庙堂,庙堂给人的感觉是什么?这一点倒是类似,庙堂应该是庄严肃穆、神秘的。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进过教堂?西方的那些教堂,进去以后马上好像灵魂被吸住了,往上升腾,很庄严的一种感觉。进到里边肯定一般不敢大声地说话,就是说它的这个氛围,庙堂类似,都是很庄严的地方。他把这些感觉都连在一块儿了。有人解释说,写这些东西,是冯至理解为死亡也是一个民族的新生,民族的一种凤凰涅槃,是一种新生,是另外一种生长,有这样来解释的。同样是写死亡,但这首诗,恐怕也不完全是这样的理解。我们同学们读完之后可以有多种的感觉。但你读的时候一定要顺着它的意象,比如说玉树、玉树临风,然后是庙堂、音乐,然后是高塔,你顺着,然后是超越那种城市的喧哗,你就想象,最后又回到死亡,化为泥土。同样是写死亡,但是这里好像比前一首又进了一步。就不一定完全理解为民族新生,我就不展开来谈了。但是你们理解这首诗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词,叫“超越”,超越现实,超越这种现实的那种感觉。这是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后来他回忆,他看到这个树,有加利树,有时候在晚上,月光把它镀成了银色了。这样仿佛是整个身体、周围都给这个树带起了,就感觉自己的灵魂担当不起,就感到有点惊恐,有点神往的感觉。就好像是一个圣者,带着你走,你不得不离开,中间不容有妥协。这是他回顾自己写这首诗的感觉,帮助我们理解。确实这首诗带有一种神往、宗教的感觉,好像人有时候有这种感觉。像你们太年轻了、太闹了,有时候可能不一定能够体会:就是人有时候待下来,一个人,远离这种喧嚣,远离这种俗务,一个人处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有时候会想到平时想不到的问题,它会把你带离这个世界。这首诗实际上写的是内心的一种感觉,把我们都生长起来,担当不起。
第四首《鼠曲草》,大家放声来朗读。这首诗比较容易懂。
我常常想到人的一生,
便不由得要向你祈祷。
你一丛白茸茸的小草
不曾辜负了一个名称
但你躲避着一切名称,
过一个渺小的生活,
不辜负高贵和洁白,
默默地成就你的死生。
一切的形容、一切喧嚣
到你身边,有的就凋落,
有的化成了你的静默:
这是你伟大的骄傲
却在你的否定里完成。
我向你祈祷,为了人生。
这首与前面几首诗相比,是最明确的,比较好懂。有一点类似于我们经常看到的咏赋诗,就是我要歌颂、表达一种情感。我要找个事物,这首把这个情感寄托在这个上面。这首诗比较好懂,也不用我过多来说。“你躲进着一切名称”,什么意思?它就是很寂寞,很没有名,别人都不知道它叫什么,没有名号。这个诗人想到人生,然后看到这个小草,这个小草是不知名的小草,叫鼠曲草,谁都不知道,那么卑微,那么细小,那么无名,甚至说那么无用。所以他用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句子,“躲避着一切名称”,于一切名称之外过一种渺小的生活。但它同样是高贵的,是洁白的。这首诗比较好懂,写的是生命的尊崇。虽然是小草,一种植物,但它也是有它的尊崇的,有它生命的尊崇的。那么生命的尊崇不在于名位,也不在于物质的那种繁华喧嚣,在于什么?在于那种朴实真诚。默默地成就它的死和生,实质上写的是一种生活的态度:那么卑谦,那么渺小,那么无名的小草,默默地生,默默地枯,默默地荣枯,但是它也充满了它的生命的庄严。所以他要称赞,要歌颂这样一种生命的形态,实际上表达了一种人生观,一种生活态度。也许诗人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确实对周围的喧嚣,对周围的争权夺利,对现实的庸俗感到烦闷。所以宁可过那种默默的,不在名位,不在荣华的那种生活。这个诗跟传统的咏物诗有点不太相同,它是比较有理智地流露出自己的体验。他写的是对这种鼠曲草的一种感觉。鼠曲草其实它有一种什么感觉?它就是一个生物啊,一个植物它不一定有感觉,但在诗人这里,它是有感觉的。当然了,人不一定就是万物之灵,人不一定什么都了解。这个植物到底有没有感觉,我们也说不清楚。就按照这个泛神论的观点,西方有一种哲学叫“泛神论”,跟现在我们这个“环保主义”应该能够挂上钩。泛神论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有灵的,万物都有灵,要尊重万物。所以这首诗里面多少也带有这种含义。但相比较而言,我是觉得艺术上比较地差一点,它的直接的、笔意的引申太直了一些。
请大家朗读一下这首《威尼斯》:
我永远不会忘记
西方的那座水城,
它是个人世的象征,
千百个寂寞的集体。
一个寂寞是一座岛,
一座座都结成朋友。
当你向我拉一拉手,
便象一座水上的桥;
当你向我笑一笑,
便象是对面岛上
忽然开了一扇楼窗。
只担心夜深静悄,
楼上的窗儿关闭,
桥上也断了人迹。
这首诗也比较好理解。威尼斯是个水城,它分为一个一个岛,那些岛都用桥连接起来。大概这个诗人确实是非常多愁善感,他晚上看到这个水城的时候,就想到一个一个的小岛都是有生命的,它们都是寂寞的,寂寞的集体,它们要靠桥联络起来形成生命。你看,“只担心夜深静悄,楼上的窗儿关闭,桥上也断了人迹”。这首诗实际上和前一首咏物诗有点儿类似。不过他咏的不是一般的哲理性的思考,他歌咏的是一种感觉。什么感觉啊?寂寞,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隔膜的感觉。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感觉,通常的感觉,就感到人与人之间很难想通,终究是隔膜的。所以这首诗比较好懂,实际上写的就是一种体验啊。这第八首,第九首比较能联系到现实,我这里不讲了,是写抗战的。
请大家读一下第十三首的《歌德》:
你生长在平凡的市民的家庭,
你为过许多平凡的事物感叹,
你却写出许多不平凡的诗篇;
你八十年的岁月是那样平静,
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
但是不曾有一分一秒的停息,
随时随处都演化出新的生机,
不管风风雨雨或是日朗天晴。
从沉重的病中换来新的健康,
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营养,
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
蛇为什么脱去旧皮才能生长;
万物都在享用你的那句名言,
它道破一切生的意义:“死和变。”
十四行诗里面,他有好几首诗里写了他认为是最重要的人,有杜甫、凡·高、蔡元培,还有歌德,他写了好几个。他写这些人物,都是表述诗人对人生的一些体验,对生命的一些感觉。那么其中写到歌德,冯至在德国留学期间,很喜欢读歌德的书,受到他的影响是很大的。歌德是非常了不起的,几乎是等同于英国的莎士比亚,这么一个很伟大的诗人。其实歌德的出身是一个市民的家庭,我们都知道中国比较流传的他的作品《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他自己的经历。歌德年轻的时候非常风流倜傥,到老年的时候情感还是非常丰富,一生追求美,追求爱。所以他的一生经过多次的恋爱,最有名的一次发生在74岁时,他爱上了当时一个19岁的少女,这个很有名。所以这个诗里面也写到了这些东西。我们不去做道德的评价,其实道德评价都是相对的,说不清楚。我这里说的是冯至对歌德的一种感觉。歌德这个人是个伟大的诗人,但同时也有很庸俗的一面。所谓庸俗,也是用世俗的道德去看。譬如说,他当时受统治者魏玛公爵的邀请,曾经参加那个魏玛公国的国务参议。他自己不是贵族出身,但是他在那边做了很多行政的事儿。所谓行政的事儿就是陪那些达官贵人打打球、游游泳啊。因为他是有名的诗人,为他做一些活动,有时候也演出一些歌德的作品。所以这个诗的第三行,诗的里边,也类似写到了这样的一种感觉。我们知道,恩格斯曾经非常精辟地分析过歌德身上的两面性:“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一方面是个天才的诗人,同时有时候又是一个很俗气的跟着这些大官走的俗人,就是很矛盾的。所以这首诗实际上写到他矛盾的一方面。但是在写这个矛盾的时候,主要写歌德那种不断的变化。“好像宇宙在那儿寂寞地运行,但是不曾有一分一秒的停息,随时随处都演化出新的生机,不管风风雨雨,或是日朗天晴。从沉重的病中换来新的健康,从绝望的爱里换来新的营养,你知道飞蛾为什么投向火焰”,当然我们要跳出来,不要完全做这种一般的道德的评价,那在诗里面不能这样做。实际上,他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歌德生命的不断拓展、生命的矛盾,歌德是怎么处理的?他并没有把歌德描写成一个纯粹的、非常伟大的人。他能够理解歌德,理解他的矛盾,也能够理解他庸俗的一面,但不妨碍他是一个伟大的诗人。他说歌德,其实是说他的一种对生活的理解。所以这首诗从艺术上讲写得并不是很好,但是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观、对宇宙观的一种理解,对人的一种同情,其实我们的生活里面经常可以碰到大量的例子。我在北大讲课也讲到过,比如说郭沫若也是一个诗人,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诗人,但郭沫若也有很俗气的一面。但是现在我们的国人特别是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不能够原谅郭沫若。诗人都不能原谅,那你未免太严格了吧?其实他没有做什么太坏的事儿,这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所以冯至对歌德,在这首诗歌里面表现出他的矛盾、他的庸俗、他的天才,他的生命不曾有一分一秒的停息,演化生机,飞蛾扑火,理解死和变。这是一种对生命,对生命形态的一种理解。这首诗我们把背景说清楚了也就比较好理解了,但在艺术上不是特别地好。
第十五首诗《看这一队队的驮马》很好,你们看一下,读一下,也比较难懂。
看这一队队的驮马
驮来了远方的货物,
水也会冲来一些泥沙
从些不知名的远处,
风从千万里外也会
掠来些他乡的叹息:
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
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
仿佛鸟飞翔在空中,
它随时都管领太空,
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
什么是我们的实在?
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
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
这首诗写得很好,比刚才的那首好。这首诗蕴含那种哲理、那种体验,这个哲理带有个人体验,那种想象发挥得非常充分。这写的是什么意思呢?你看,他可能看到了一队一队的驮马,就是搬运东西,运输物资的那些马,一队一队的。他看到马就想到什么呢?想到一个很哲学的问题,物资的那种转移,很有偶然性。譬如说,那些马把东西从昆明搬到贵州,这是不是一种转移啊?“驮来了远方的货物,水也会冲来一些泥沙从些不知名的远处”,这个更带有哲理性。你们想一想,你们脚下踩着的土地,你想几千万年以前,几亿年以前,就是北京的这块土地吗?不一定,很可能是从甘肃那边过来的,也可能是从山西那边过来的。这是物资的搬运,但是一般人不会想这些问题,这个世界都是搬来搬去的。“不知名的远处,风从千万里外也会掠来些他乡的叹息”,这是非常美的一句诗了,风掠来他乡的叹息,整个这几句写的是对物质搬运的那种哲理性的理解,这种理解带有一种无常的感觉,就感到这个世界真是变化的,谁都说不清楚,哪里都没有永恒。你以为你现在踩着的就是现实吗?不一定,它可能是变化的。所以下面,“我们走过无数的山水,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仿佛鸟飞翔在空中,它随时都管领太空,随时都感到一无所有。”你走过一个地方,你觉得我到此一游,你好像就曾经拥有这个地方了,不过事情不是这样的。走过了,你走开了,放弃,占有、放弃,占有、放弃。就像太空中的鸟儿,它飞过那个地方,飞过去了它就放弃了,永远都是一无所有的。所以前面几句实际上写的是物质的搬运、物质的变迁。我们看到这个世界很多东西的变迁,往往都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一些不知名的力量,所以有一种叹息啊,不可知啊,一种无常感。那么到了下面,他写的实际上是物质的占有和放弃,是不可把握的。鸟多自由啊,人看到天空中的鸟它可以展开翅膀飞来飞去,觉得它很自由,但是在诗人的眼中它也不是自由的,也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最后一句:“什么是我们的实在?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这句问得有点儿瘆人,实际上就是说你们以为你们把握了什么东西了吗?可以把持什么东西吗?特别是物质性的占有,所以这首诗是对物质性占有的一种怀疑、一种否定,实际上它是引申到一种精神上的旷远性。这首诗写得非常好,主要是引起你的一种沉思。“什么是我们的实在?”这个就值得我们琢磨半天。“我们从远方把什么带来,从面前又把什么带走?”这完全就是一个天问,是一个哲理的思考,当然这个思考是没有答案的。他就是要人从现实中稍微超离出来,思考一些问题。你不一定要实践这些问题,但这样的思考可以软化我们那种在生活中经常容易被麻木的疲倦的神经。这首诗写得非常纯粹,有人说它类似于《古诗十九首》。你们读过《古诗十九首》吗?现在初中课本、高中课本有的选本里有,其实《古诗十九首》中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人生的无常,宇宙的那种不可知,这首诗有点儿类似于《古诗十九首》的那种天地无常之感,对现实占有的那种怀疑。我们这样理解是不是可以接近。就是说生命的旷远,万物的关联性。
这首《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我是非常欣赏的。
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
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
化成面前的广漠的平原,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
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
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
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
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
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
我们随着风吹,随着水流,
化成平原上交错的蹊径,
化成蹊径上行人的生命。
这首诗,我愿意和大家一块来体验,来感觉。读诗啊,不要完全理解,一定要体验和感觉,而且一定要尊重自己的第一印象。你第一次读的时候大概有个什么印象、什么感觉,就要抓住,这可能就是进入诗的一个最重要的入口。这首诗非常好,我读它不知道读了多少遍啊,我给它的评价有四个字,叫“明心见性”。就是那种感觉,你们要注意,要调动感觉、体验才能够进入这首诗。现在我们就调动一下,“我们站立在高高的山巅”,你想象啊,你们站到高高的山巅,山头上,但是这个想象啊,最好人不要太多,我们可以理解为就是一个人最好。你上那个西山,鬼见愁,这样不行,人太多了,太闹了。一个人站在高山上,四周无人。“化身为一望无边的远景”,化成为平原,化成为蹊径,一个人,沉思、联想、体验,这时候很可能就会出现一种感觉,就感到我自己也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分子,我要化身为这个自然的一个部分,就化为远景。这个“化身”是个关键词,表现出与自然的交融。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可能很少啊。怎么说呢,可能是你们的爷爷奶奶中有些学气功的,他们有时候有这个化身的感觉。他一个人非常安静,对着一棵古树,他在想象,自己在和古树进行交流,自己的身上一部分进入树了,树里边出来了,化身。所以这种站在山间化身也可以这样去体验。化身为远景、平原、蹊径,人已经变成大自然的一部分了。“化身”,所以就会出现“哪条路、哪道水,没有关联,哪阵风、哪片云,没有呼应: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好像所有一切都是生命的,都是互相关联的。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跟我们自己的生命是可以联动的,可以跟自然的交流。所以下面,“我们的生长、我们的忧愁是某某山坡的一棵松树,是某某城上的一片浓雾”,当然这个很难体会啊。你们站在楼顶上,看到北京的那个浓雾,大气污染,绝对不会想到这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就是我们要设想,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情况之下,随着风吹,随着水流,化为蹊径,化为生命。整个这首诗翻来覆去地写的就是人和大自然的那种交流、那种感觉、那种转化。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首诗实际上就是开头我们讲的,很哲学的,很里尔克的,就是受这些欧洲诗人的影响,一个人面对一个宇宙的时候的那种感觉。中国人太多啦,清华人太多啦,很难出这样的感觉。一个人面对一个宇宙是什么感觉?你们想想吧,想想这样的感觉。就是这首诗是非常有这个哲学意味的,一种宗教的感觉。所以我们看到诗人想象他的身体可以化为平原,化为那些蹊径,化为那些路。当然我们理解为跟自然的融合,这是一个层面的问题。实际上,这是生命的一种转换,人跟大自然是存在一种生命的转换的。所以他说我们走过的城市、山川,都化成了我们的生命。终究有一天我们大家可能不在这个世上了,是不是我们的生命就化作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了呢?这当然带有一种宗教色彩。“走过无数的山水,随时占有,随时又放弃”,啊,正好跟前面那一首是相对应的,所以这个是一种非常带有哲理性的感觉。
下面第十八首《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是个爱情诗,大家可能喜欢。
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
在一间生疏的房里,它白昼时
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
更不必说它的过去未来。原野——
一望无边地在我们窗外展开,
我们只依稀地记得在黄昏时
来的道路,便算是对它的认识,
明天走后,我们也不再回来。
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
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
我们的生命象那窗外的原野,
我们在朦胧的原野上认出来
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一望无际
藏着忘却的过去、隐约的将来。
经过考证,这首爱情诗是冯至写给他当时的女朋友、后来的妻子姚可昆的,这是写给她的一首诗。看看这诗人是怎么写情诗的。现在的情诗啊,网上都有,一下载,就是情诗了,没有自己的感觉,没有个性。冯至呢,你看他写的这个诗歌的感觉。这首诗你要调动你的想象啊,想象加体验,体验也非常重要,读诗一定要有体验,不能光是理解你就可以读懂了。因为你们都在谈恋爱是吧,几乎都在。这首《我们常常度过一个亲密的夜》后来出版在选集里面改成了《我们有时度过一个亲密的夜》,这样改也可以,就把这个经常性的“常常”改成是一次性的、偶然性的一个经验,增加了这种经验的神秘性和不可重复性。这个可以理解为在这次经验里边,你可以理解,一对情侣,他们要到一个小屋里去欢度良宵,可以这样理解。所以,他们到这时候到这里去,这个世界是属于他们的,所以他们对外界并不太理睬,所以才有这一句“它白昼时是什么模样,我们都无从认识”。后来这个时候到底怎么样,外边是什么情况,他不太了解。这个未来的小屋,这是他们生命中的偶然的住所,也许以后它不会再来了,跟他们的未来没有关系了。所以他老是说有一个我们曾经亲密的夜。所以那些外界的描写,他们都记不住了。第三段才写出了一个他们的经验的一种生命的感觉,刻骨铭心的那种经验的感觉。“闭上眼吧!让那些亲密的夜和生疏的地方织在我们心里:我们的生命象那窗外的原野”,让这种神秘的美好的感觉沉淀、罗织在自己的心里,积淀下来,交织在他心里。就像是原野上的自然的东西,一棵树、一闪湖光,它们彼此的存在,它们过去和未来紧密地相连。他写的是这种感觉,一种经验的一种神秘。其实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啊,如果调动了体验,就会注意到,除了写我刚才说的这些以外,还有一条,他写的是一些无意识的东西。一些无意识的东西很可能被交织在心里,就是你经历过的生命的过程,很多的痕迹,很多无意识的东西会留下来。所以,这首诗写的是爱情,是神秘的爱情,同时写的是生命之旅,生命的过程。所以我们读的时候要调动体验,要想象有些潜意识的东西,在你的未来的生命里的沉淀。
第十九首《别离》,这个比较好懂啊,写的是离别。
我们招一招手,随着别离
我们的世界便分成两个,
身边感到冷,眼前忽然辽阔,
像刚刚降生的两个婴儿。
啊,一次别离,一次降生,
我们担负着工作的辛苦,
把冷的变成暖,生的变成熟,
各自把个人的世界耕耘。
为了再见,好像初次相逢,
怀着感谢的情怀想过去,
像初晤面时忽然感到前生。
一生里有几回春几回冬,
我们只感受时序的轮替,
感受不到人间规定的年龄。
刚才说,冯至写给他的女朋友的,是一种离别的诗,传统的题材。这首诗也是,但这个离别的诗,跟传统我们看到的“离别是多么难受啊,以后多么想念啊”不同,不是这样的。离别以后不光留下伤感,也留下了新鲜,留下了辽阔。一个写像出生的婴儿,多么的新鲜,用婴儿来表示象征离别的那种感觉。一个比较难懂的地方是,里面写到了工作,工作的辛苦。其实引入工作也是对爱的一种理解,可以理解为给爱拉开一些距离,也可以理解为给对方一些空间。每个人对个人的世界,即使两个人相好,每个人还是独立的,那么就等你呢,在别离中创造重逢的那种欢愉,重逢的那种新鲜的感觉。就最后写的那个时空的转换,“几回春几回冬”,能感受到时间的那种流逝,但感受不到年龄,但是有一条,写这个的时候他们留下了他们的爱。这首诗还是比较好懂的,但是其写法比较别致。
这首《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写的是一种梦境,也是一种潜意识的东西。
有多少面容,有多少语声
在我们梦里是这般真切,
不管是亲密的还是陌生:
是我自己的生命的分裂,
可是融合了许多的生命,
在融合后开了花,结了果?
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
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
谁能让他的语声和面容
只在些亲密的梦里萦回?
我们不知已经有多少回
被映在一个辽远的天空,
给船夫或沙漠里的行人
添了些新鲜的梦的养分。
“谁能把自己的生命把定对着这茫茫如水的夜色”,这句是一个名句,很有名,很美。一个人寂寞的时候,面对茫茫的夜色,感到生命的难以把定。“谁能让他的语声和面容只在些亲密的梦里萦回?我们不知已经有多少回被映在一个辽远的天空,被船夫或沙漠里的行人添了些新鲜的梦的养分。”这里点出了题。实际上,他写的就是梦的感觉,不能分辨哪些是真实的现实的东西。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我们就不展开来谈了。
这首《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写得非常好,我也很喜欢这首诗。
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
我们在灯光下这样孤单,
我们在这小小的茅屋里
就是和我们用具的中间
也有了千里万里的距离:
铜炉在向往深山的矿苗,
瓷壶在向往江边的陶泥,
它们都像风雨中的飞鸟
各自东西。我们紧紧抱住,
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
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
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
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
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
这首诗写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这首诗,这首诗也容易懂。但是你必须想象、体验,调动你的感觉。读诗最重要的方法不完全是理解,一定要进入这种状态。你想象,在一个晚上,在一个小茅屋里,在一个小屋子里面,千万不要想象在清华大学学生宿舍里面,那么喧闹啊。一个人在一个很寂寞的、很远离喧嚣的这样一个地方,我们听着狂风里的暴雨,在这个时候狂风大作,暴雨、灯光下这么孤单。这时候产生幻觉了,小小的茅屋里边,我和那些用具之间,好像有了距离,非常遥远。这时候,第一次感觉这种距离,这在通常的生活中是不会有的,只有在这样的狂风暴雨中,这种梦幻一样的情景中才会产生距离了。于是一切都有了生命,“铜炉向往矿苗”,“铜炉”即铜做的炉子,这时候要向往它的诞生的地方,要回到它原始的地方。瓷壶也想逃离,每个人都想回家了。它们都像风雨中的归鸟,各奔东西,忽然间好像它们的向往都有了生命,在各自东西地飞舞。这时候“我们紧紧地抱住,好像自身也都不能自主。狂风把一切都吹入高空”,这有点像这个惊悚片里面的感觉。“暴雨把一切又淋入泥土,只剩下这点微弱的灯红在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我这样读完以后大家也都懂啦。这个诗要靠大家自己的体验,要顺着它的意思来读。实际上,如果一定要延伸,这首诗我们也可以理解为,这写的是诗人的一种感觉,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危机,感受到一种孤独,感受到人作为一种物质跟别的物质之间的那种隔膜。最后剩下生命中的一点“微弱的灯红”,这个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意识、一种精神。剩下的这点灯红能够证实我们生命的暂住。这个生命是什么?生命本身是物质的过程,是物质的一种形态,不过生命的价值在于它有精神。最后,一切都不存在了,一切都是次要的了。这种精神,就是那点“灯红”,在狂风暴雨中,它能够证实我们的存在。所以这也是非常有哲理性的一首诗,但是他写的有点儿恐怕,有点像魔幻片似的。所以读这样的诗我们一定要进入感觉,一定要去体验,这样就会读懂。以后我们碰到这类诗歌的时候,也是采取这样的办法。我们接触一首诗如果马上理性进入,然后就发现它句子不通,颠三倒四,这样就没法进入诗人的世界。你要顺着它的意象,顺着它调动自己的感觉,看这种感觉是不是有意思,它能够让你产生什么第一印象,这是最重要的。
这首《几只初生的小狗》大家也看一看,写得也是很感人。
接连落了半月的雨,
你们自从降生以来,
就只知道潮湿阴郁。
一天雨云忽然散开,
太阳光照满了墙壁,
我看见你们的母亲
把你们衔到阳光里,
让你们用你们全身
第一次领受光和暖,
日落了,又衔你们回去。
你们不会有记忆,
但是这一次的经验
会融入将来的吠声,
你们在黑夜吠出光明。
这首诗写了小狗、太阳,这个生命的爱。最后这几句很有意思。“但是这一次的经验会融入将来的吠声,你们在黑夜吠出光明。”狗的叫声里面会有光明,为什么呢?因为它晒过太阳。这完全是诗人的想象。
这首《我们天天走着一条小路》也不错。
我们天天走着一条熟路
回到我们居住的地方;
但是在这林里面还隐藏
许多小路,又深邃、又生疏
走一条生的,便有些心慌,
怕越走越远,走入迷途,
但不知不觉从树疏处
忽然望见我们住的地方,
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
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
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
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
到死时抚摸自己的发肤
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
就是说,天天回家走一条路,很熟悉了。有一天我大胆地走另外一条路,走的时候有点胆怯,有点害怕,走啊走了半天,突然发现了目标了——从树疏处望见我们住的地方了。“像座新的岛屿呈在天边”,这时候看到的家好像是第一次看到的,新鲜的感觉。下面是点题,“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事物向我们要求新的发现”,就是说不要重复,有时候需要探险,要有心灵的探险,不要觉得一切都已熟悉,到死的时候“抚摸自己的发肤生了疑问:这是谁的身体”?这后面有点可怕,但实际上也很俏皮。就是说我们应该有一种探险,生命中应该有一些不断突破的那种习惯,要寻找那种新鲜。这首就是写这样的感觉。你读这首诗一定要进入那个感觉,要顺着它来。如果你光是理解了,有什么意思啊?就走了一条熟路,后来换了一条生路也是回到家里了,也就是这样。你要体会那种感觉。
我们就讲完了,讲完了以后我最后归纳一下。关于冯至,不用说了,应该说他是一个艺术含量非常高、很有思想特别是很有哲理性思想的一个诗人,值得我们来读。中国的诗歌,情感性的抒情的东西太多,刚性的理性的东西太少。另外,我还要点一个出来,什么是好诗?怎么回答?教科书上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回答。什么是好诗?可以做出各种解释。但是我这里做一个最简单的回答。什么是好诗呢?好诗就是能够触动你新鲜的感觉,调动你的体验的诗。就是说有陌生化的诗就是好诗。如果都是非常习惯,你一读就知道的,大家习惯了,叫习惯反应。习惯反应不是好诗,有陌生的反应,就是好诗。你读一首诗感到很新鲜、很新奇,能够触及你内心某些柔软的部分,很可能这就是好诗。所以就这么简单。固定反应不是好诗,有陌生的反应就是好诗。这是好诗的可能性。所以今天我们讲了冯至,我讲得有点颠三倒四,不知道讲清楚了没有?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