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二:做一个美好的读书人

序二:做一个美好的读书人

读书是一生的功课

君子不可一日无书,相信真正爱读书的人都认同这句话。读书是一件伴随人一生的事情。我从小喜欢读书,连环画是我童年时代的主要读物。上大学时,正值粉碎“四人帮”之后,校园里读书氛围十分浓厚。借书、读书、抄书,成了我大学生活的主要内容。那时,借到一本心仪的书,我会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

读书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记得在大学教书的时候,夏日,袒襟裸足,蚊子不停地侵袭,手足并用,左右开弓,到头来还要躲到蚊帐里,任汗水淋漓,读到深更半夜。冬天,疾风狂吼,寒气逼人,只得和衣在冰冷的被窝里苦读。

但是,我至今说不出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不相信一本书能改变人的命运。我只能说,有一些书,尤其是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它们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引起了我的共鸣,在我的心灵历程中留下了痕迹。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有句名言说得好:“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在我看来,人的生命成长是一个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读书,更是一个人终身的“功课”。北宋著名诗人黄庭坚说:“士大夫三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也许过了点,但对我来说,如果每天不读点儿书,滋润自己的心灵,就会感到有些不自在,好像生活中缺少了点什么。

我始终认为,读书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在我看来,读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呼吸那样自然。因此,学校开展读书活动,重在激发教师的读书兴趣,培养师生的阅读习惯。今天教师的阅读,要与文本对话,要与经典对话。尤其是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教师的阅读要有境界和品位,要“从阅读中看到未来和希望”。

我当过中小学教师、校长,曾在大学任教,后来又在教师培训机构从事教师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不管角色如何转换,我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以“读书、教书、写书”为主要生活方式,还喜欢买书、藏书。2001年以来,为适应和满足基层学校和教师发展的需求,我经常深入中小学、幼儿园,为学校开展校本培训和读书活动提供业务指导和专业引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倡教师多读书读好书,我带头申报了《教师的读书境界与专业发展》市级教师培训共享课程。

但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我提倡教师读书不能太功利,要多读点“无用之书”,如哲学著作、历史传记、文学经典之类。这些看似无用的文史哲书籍,从长远看,恰恰大有用处。文学即人学。比如《红楼梦》,语文教师不可不读:白纸黑字“大观园”,“字字看来皆是血”,令人百读不厌。文学书的质地、神韵,是其他艺术所无法替代、不可企及的,尤其像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样的文学类型,其中不但摇曳着智慧的光芒,也多流淌着思想的要义。如有条件,还应该读一些“大书”,比如《史记》、《资治通鉴》、马列哲学著作,等等。尤其是文科教师,这样的书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就有了“底子”,其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自然也随之提高了。

读书不能等

在读书的过程中,阅读者领略到文字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思想内涵,获得心灵感悟、精神愉悦,这些几乎都是从阅读经典名著中感受到的。

经典是每个时代人类最高智慧和最高美感的结晶。可是,现在阅读经典的人越来越少。也许有人会说:“想读书,但没有时间。”实际上,“没有时间读书”是个伪命题。我一向觉得,读书的时间是挤出来的,越忙越需要读书充电。我的包里经常放一本书或杂志,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我平时读书的时间基本是在车上、地铁上、外出旅游或出差时,等飞机和坐飞机是读书的最好时机,读完一本,再换一本。

我尤其喜欢夜读。夜晚,是做学问、搞研究的人最宝贵的阅读时间。不仅如此,夜读,还可以使人远离浮躁,怡情养性,是一种物外神游的精神享受。喜欢读书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夜深人静时,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沏一杯香茶,坐在自己安静的书房,手捧一本自己喜爱的书,与书中的圣贤会晤,尽情享受思想的盛宴,岂不是一件赏心乐事?

所以,读书真的不能等,要趁早养成读书的习惯。一个人不挤出时间读书,等有时间再去读书,可能永远也没有时间。要让阅读成为内心的需要,读书不可以贪多,要读深、读透和读懂。买书不难,难的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味一本书。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应该是专心致志的。

读书还要善于选择,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功利地读。读书要讲究方法,“不是抓紧每一分钟学习,而是抓紧学习的每一分钟”。对于一线教师来说,要读思结合,读写结合,读说结合,读用结合,读书要借鉴,读书需要意志。

在阅读的过程中,由于书不同,人不同,读书的目的和方式不同,读的结果和成效就有了不同,读书的境界也有雅俗、高低之别。这中间最高的境界,就是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而没有功利的目的,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还有一点必须强调:读书是一项苦中有乐的工程,贵在及时,重在坚持。没有极大的毅力支撑,是很难将阅读进行到底的。

不读书的人生是苍白的

我读书有个习惯,就是“书不离笔”。遇到好的书或文章,我喜欢抄读,可以加深记忆,增强理解。抄读的过程,就是消化知识的过程,对所读内容理解越透彻,体会越深刻,则记忆越牢。长期以来,我坚持读、抄结合,读书笔记积累了几十本,用时信手拈来,让我受益无穷。我认为动笔的好处在于以读促思、以思促写、边写边读。同时,有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体会,记录下来,还可以与人交流和分享。当然,我的“书不离笔”,不仅仅是在读书时的摘抄、批注、评点之类的“写”,也包括写读书笔记、写文章,乃至从事课题研究、著书立说等。

对于教师而言,读书不仅仅是一种乐趣,还应该是一种生活习惯与思维方式。我始终认为,阅读是与思考相随的。读书是花朵,思索才是果实。没有思索的阅读,是无效的阅读。我们的老祖宗一向重视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实,思考的过程也是求异的过程。对此,培根有个形象的比喻,说我们读书做学问不要像蚂蚁那样只顾整天忙忙碌碌地储存,而不去做加工的功夫,也不要像蜘蛛那样整天只顾吐丝,而不注意汲取营养,而应该像蜜蜂那样既注重采集原料,同时也对原料进行加工、制作,从而创造出一种新的产品。

读书亦然,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思考,使自己的思想系统化。“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读书关键在于有思维,这是“人为万物之灵”之本质。有了思维,知识才活了,能够发展,能够创新,能够超越自己。

同时,阅读时大可不必那么拘谨,或正襟危坐,或集中一段时间来阅读。有时候,不妨就躺在床上随便翻翻,看到哪里算哪里,不一定一口气把一本书读完。就拿我来说,读理论书籍有时候比较枯燥,但读人物传记、教育随笔、诗歌散文,就感到很有趣。这些书看起来与我们的教学与研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这些著作中所蕴含的思想对我们影响是深刻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没有真正的阅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读书是教师的必需,正像我们人需要吃饭、休息等一样,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如果说教育教学的实践历练是“行万里路”的话,那么向书本学习就是“读万卷书”。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读书人”都是一个美好的身份。人生拥有这么漫长的时光,如果一辈子不读上几百本书,不享受诗意的阅读,这样的人生是苍白的、可怜的。由此,我想起了清朝文学家张潮《幽梦影》中的话:“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尤其在现在这个社会风气浮躁的年代,我们能有时间、有精力、有心境徜徉在阅读的天地中,确实是一件幸福美好的事情。

潘裕民

2015年10月26日于上海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