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小王艳·煎饼卷大葱·“连体婴儿”

03.小王艳·煎饼卷大葱·“连体婴儿”

为什么叫“小王艳”呢,难道还有姓“小”的人吗?

——原来,我们班有两名女生都叫“王艳”。两个人叫同一个名字,显然给老师们上课提问带来了不便。

班主任夏老师讲起课来头头是道,这件事当然也不会把她难住。她动员两个“王艳”改名,谁改都行。

“回家跟你们的爸爸、妈妈商量一下。名字嘛,就是一个人的代号而已。”

夏老师把话说得轻描淡写,无非是告诉她俩:这是件小事儿,很小很小的事儿。可她俩都劲劲儿的,谁也不改,好像那名字是她们的私有财产,谁也休想夺去。

后来实在没办法,夏老师只好根据她俩个头儿的高矮,分别叫她们——“大王艳”、“小王艳”。

那段时间我们发现,每次上课,夏老师叫她俩回答问题的机会都比平时多一些,可能有一种“带头示范”的意思吧。就像我们刚上初中时,有许多事情都要一点点适应一样。起初,听到提问,不管提问她俩中的谁,另一个立即跟着心跳、脸红,仿佛她们是连体婴儿,一个有反应,另一个准跑不了,肯定也有反应。

她们中的一个忸忸怩怩地站起来,嘴巴撅得挂得住油瓶。就在她慢腾腾的时候,同学们便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她俩身上,看看这个,瞧瞧那个。不用说,课堂的气氛也跟着活跃起来了。

说实话,那样灼灼的目光烧人呢,比答不上问题还要难受好几倍。时间长了,她俩都觉得平白无故被“晒”在同学们面前太不划算了,但拗来拗去也就那么着了。最起码,“大、小”还有具体形状呢,如果叫“王艳A”、“王艳B”就更惨了。

渐渐地,在我们习惯了这种特殊称呼时,她们自己也习惯了。

小王艳的家离我家不远,中间只隔一趟房。

小王艳学习不太好,但也不很坏。在学校里,她是不讨人嫌、但容易被忽略的那类学生,是敦厚、温可、不多言不多语、比较皮实的那类孩子。

听妈妈说,小王艳家祖籍是山东的,具体什么地方,竟忘了。所以,她们家的吃食也是最有山东特点的煎饼卷大葱。

我曾亲眼看过她把玉米面馍馍用闪亮的菜刀横着片开,并在馍馍新劈开的两面抹上黄洋洋的大酱,中间夹两根大葱白,再一合,往嘴里送。常常是我们边说话、边做作业的同时,小王艳就把自制的“汉堡”消灭掉了。

有一次,看她吃得过瘾,我不免口舌生津,禁不住她的诱惑也咬上一口。谁曾想,还没嚼两下,顿时辣得我说不出话来,眼泪滚滚横流。

看到那情景,小王艳咧嘴哈哈大笑,匆忙间却也不忘低下头,把掉在衣襟上的一星玉米面馍馍渣儿捡起来,山珍一样,偏得似的丢进嘴里。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