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士兵:燃烧青春的时代担当
9月8日一大早,37岁的惠江南提着月饼和水果,又来到舟曲县城。
整整一个月了,她已习惯看穿着迷彩军衣的“弟弟”们了。她说她爱他们,爱听他们说话,爱看他们在泥里水里跑来跑去的样子。
“一天看不到他们,我心里就发慌!”惠江南说。
8月8日凌晨的那场泥石流灾难中,她弟弟一家三口和她的母亲没有了。从那一刻起,她就每天守候在三眼峪和县城里。她请他们帮自己寻找遇难的亲人,一连找了半个月。她所指的地方全挖遍了,最深处挖到了4米。战士们的手上打满了血泡,浑身上下像水淋过的一样。
人没有找到,惠江南抱着战士们哭了。她说:“没有了妈妈和弟弟,自己的心刀剜似的疼;但看到这些小伙子为了老百姓拼死拼活、不吃不喝,我的心啊,比刀剜还要疼。”
惠江南,一个朴实的灾区妇女,用自己的痛和爱,见证了中国“90后”士兵在灾难面前的无比英勇与无私奉献。
他们,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年轻一代,受益于改革开放;他们,是信息化社会的先锋体验者,身上打着鲜明的时代烙印;他们,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着不同于前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从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崭露头角,到2009年国庆阅兵渐成主力,再到2010年南方抗旱、玉树抗震、舟曲抢险担当重任,我们看到了大批勇于吃苦、富有爱心的“90后”,已成长为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优秀战士。
有一种崇高被悄然扛起
来自浙江沿海的徐垚,出身私营企业主家庭,入伍前是一个“沉溺于网游,日子过得昼夜不分”的“90后”。因为“从小崇拜穿军装的叔叔”,同时也“烦透了父母的唠叨”而选择当兵。
人伍后,火热的军营生活让徐垚很快戒掉了“网瘾”,开始着迷操枪弄炮。
在舟曲救援时,这个自称“从小在空调房里长大,妈妈每顿把饭端到跟前”的男孩,白天头顶烈日曝晒,晚上挑灯夜战,在污泥浊水里搜救生命5天5夜没有合眼,身上长满了痱子、湿疹,痒疼难忍。
当一次次看到老乡悲痛欲绝的眼神,当一次次见证生离死别的场景,刚满18岁的徐垚感觉自己“一夜之间长大了”。
“90后”士兵多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较好,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
与他们的前辈相比,“90后”入伍的动机相对单纯——有人是为了实现从小的梦想,有人是因为受到军旅题材影视剧的感染,有人是想“过一段很酷的人生”。在基层带兵人看来,他们的“心思普遍不重,是凭自己的理想和兴趣”投身军营。
娇弱,贪玩,缺乏耐心,甚至“叛逆”……尽管入伍前被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但一旦到了部队,这些父母眼中的“娇娃娃”都被锻造成能吃苦、懂责任、守纪律的钢铁战士。
2010年8月23日,在舟曲沙川坝受灾群众二次安置点,刚满20岁的兰州军区某部战士徐佳东(前)和比他还小的战友刘航,抬着帐篷支架走向搭建地点。最重的帐篷篷体达59公斤,沙川坝安置点总共要搭建1533个帐篷。在舟曲灾区,雨淋日晒没有减慢他们矫捷的步伐,水险房危没有阻止他们果敢的行动,年轻稚嫩的他们,很多都是第一次这么深入灾区,第一次看见遇难者遗体。他们没有被困难、艰辛、恐惧击倒,而是勇敢地迎接任务,直面挑战,在抢险救援的队伍中挺直最年轻一代的脊梁,在与灾难的顽强斗争中默默成长。他们,就是“90后”士兵。
新华社记者 梁强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