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诗经植物

第三章 诗经植物

第一节 前言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也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老诗集之一。战国以前,称“诗”或“诗三百”,实际有诗305首,汉朝时开始被尊为经。《诗经》传播很广,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自古以来,上自宫廷官邸之宴会、典礼,下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往来,都需要“赋诗言志”,连孔子都说:“不学诗,无以言。”从春秋时代开始,经《左传》、《国语》以至汉代之后所有的文学和历史作品无不引用《诗经》,也无不受到《诗经》的巨大影响。不读《诗经》,很难真正了解古代诗词和其他古典文学作品。时至今日,《诗经》的影响还是无所不在,从以下直接引用《诗经》的词句而成为今日常用语,就可见一斑:

·桃之夭夭《周南·桃夭》

·不忮不求《邶风·雄雉》

·暴虎冯河《小雅·小旻》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小雅·小宛》

·小心翼翼《大雅·大明》、《大雅·烝民》

·自求多福《大雅·文王》

·不可救药《大雅·板》

·殷鉴不远《大雅·荡》

·听我藐藐《大雅·抑》

·夙兴夜寐《大雅·抑》

·投桃报李《大雅·抑》

·进退维谷《大雅·桑柔》

·兢兢业业《大雅·云汉》

·明哲保身《大雅·烝民》

·不稂不莠《小雅·大田》

《诗经》记述动植物种类繁多,因此古人说读《诗经》可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以植物而言,《诗经》记载许多与古人生活相关的作物,也描绘不少当时分布在华北地区的天然植被。因此除了上述的成语和常用词汇,由《诗经》内容,特别是由《诗经》植物所衍生出来的成语也有很多,可印证《诗经》对中国文学和民众生活的影响力,试引以下数端:

·敬恭桑梓,语出《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葑菲之采,语出《邶风·谷风》:“采葑采菲,无以下体。”

·甘棠遗爱,典出《召南·甘棠》:“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甘心如荠,典出《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夭桃秾李,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及《召南·何彼秾矣》:“何彼秾矣,华如桃李。”

·麦秀黍离,语出《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绵绵瓜瓞,语出《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摽梅之候,典出《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实七兮。”

·采兰赠芍,语出《郑风·溱洧》:“士与女,方秉兰兮……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萱草忘忧,典出《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由于《诗经》内容复杂,且制作年代久远,有许多词义深奥难懂的章节、不易了解的词句背景典故,还有大量的动植物及其他“名物”词汇。这些动植物名汇所指的种类,其形态、生活习性,以及代表的含义为何,均非一般辞书所能检索得知,对研读、理解《诗经》形成一定程度的障碍。认识《诗经》中的植物,辨别植物名称、形态性状、生态特性等,有助于体验当时民众生活周遭的环境和文化背景,能帮读者正确理解《诗经》诗文的意涵。

《诗经》植物:远志。

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和《诗经》植物

周朝各诸侯分封的地区称作“国”,“风”指民俗歌谣的诗。诸侯在各领地内采集民俗之诗歌献给天子,天子将这些诗歌列于乐官,用以考察各地民俗风尚的好恶,而得知施政得失。因此,国风所呈现的题材、情绪、景物等富有多样性,且地域性非常高。《诗经》有十五国风,共160篇,包括周南11篇、召南14篇、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王风10篇、郑风21篇、齐风11篇、魏风7篇、唐风12篇、秦风10篇、陈风10篇、桧风4篇、曹风4篇、豳风7篇。十五国风中,出现植物的篇章共86篇,占53.8%,表示一半以上的国风诗篇都有植物。

雅的篇章都是所谓的“正乐之歌”,包括大雅及小雅。小雅是宫廷乐歌,主要是在宴会时演唱,属燕飨之乐,共74篇,有44篇出现植物,比率高达59.5%。大雅同样是宫廷乐歌,用于较隆重的宴会和典礼,属会朝之乐,共31篇,其中14篇有植物,占45.2%。

“颂者,宗庙之乐歌。”说明“颂”是赞美诗,用于宗庙祭祀,有些还兼作舞曲,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颂》出现植物篇章的比率最少,在全部40首诗中,植物仅出现9首,占比为22%。周颂共31篇,有植物者6篇;鲁颂有4篇,有植物者4篇;商颂共5篇,仅1篇出现植物。

总计在《诗经》的305首诗中,有153篇出现植物,占50.2%,即超过一半的《诗经》篇章内容提到或描述植物,其中多数篇章以植物来“赋、比、兴”。

《诗经》各篇章中出现植物种类最多者为《豳风·七月》,一首诗就有20种植物;其次为《小雅·南山有台》和《大雅·生民》,各出现10种植物;《大雅·皇矣》有9种植物,排名第三;出现6种植物的有6篇,分别是《鄘风·定之方中》、《唐风·山有枢》、《唐风·鸨羽》、《小雅·黄鸟》、《小雅·四月》、《鲁颂·宫》;出现5种植物者有3篇:《陈风·东门之枌》、《大雅·绵》、《大雅·旱麓》。以上均为研究《诗经》植物非常重要的篇章。其余一首诗中出现4种植物的有15篇,出现3种植物的有22篇,出现2种植物的有40篇,而大部分诗篇(共63篇)只出现一种植物。

在所有的《诗经》植物中,出现篇章数最多者为桑,共有20篇;黍类次之,共出现17篇;枣又次之,出现12篇。其他出现篇次在5篇以上者,有小麦9篇;葛藤、芦苇、柏类、葫芦瓜、松、大豆及柞木等各7篇;黄荆、棠梨、大麻、稻、粟、枸杞各6篇。这些出现篇数较多的植物,都是诗经时代和人类关系较深的植物,其中黍、麦、稻、栗、大豆、葫芦瓜均为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及蔬菜;桑、大麻、葛藤等则与衣着有关;松、柏、柞木是分布普遍的用材树种;枣(棘)、芦苇则属分布范围广泛,为当时最常见的植物之一。“萧”是菊科蒿类中被提到最多的植物,共有5首诗篇出现此植物。“萧”除供为野菜及牲畜饲料外,也是古代祭祀时常用的植物,较之其他蒿类更受到古人的歌颂和敬畏。其他出现次数较少的植物,有些属于地域性分布,有些则属于特殊用途,或用途较少。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