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蒙学

第五节 蒙学

一、私塾里,学会“人之初”

尽管家中生活比较艰辛,但李敬如依然坚持将孩子们送外读书。在李国鼎的记忆中,依然清晰地记得最初父亲将他送去一个私塾读书,这所被称为育才小学的学校,尽管名为小学,但实际上却类似传统的私塾,由一个老先生教几个孩子读《千字文》、《百家姓》。私塾本身还是有传统的礼贵思想的,当时的学生们多是自己带着砚台笔墨去,每日里诵经背诗,描红拓字,一招一式,都煞有介事。在这里两三年的光阴里,记忆最深刻的便是老先生铁面无情的戒尺和严苛绝不通融的背书了,稍有差池,不能准确地背出,便会遭到戒尺的斥打,这把足有一公分厚的尺子,真切地打在手掌上,每一下便是一道宽宽的红印。虽然此时距兴新学已有20多年了,但传统的惩罚式教育依然有它的市场。1901年,清廷颁下兴学诏,鼓励地方兴学。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推行。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为兴学让路。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教育发展离不开经济基础。中国近代工商业非常稚嫩,小农经济无力为普及近代初等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经济滞后制约了近代小学的发展。据李国鼎回忆,当时孩子在小学的就读率大致只有20%。另一方面,很多家长依然会选择收费较低的传统私塾。不过李国鼎就读的私塾与普通私塾又略有不同,名为私塾,却像是小学与私塾的结合体。当时有人认为转化私塾可以作为发展近代初等教育的生长点,所以一些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私塾的管理,劝导或者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李国鼎就读的私塾便是这样的。

进私塾就读一般不必经过入学考试,凡是超过6岁的孩子,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大多数的私塾规模不大,收学生多则二十余人,少则数人。李国鼎就读的小私塾也就十来个人,而且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就所教授课程而言,据李国鼎回忆,主要有我国古代通行的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这样的教学内容,千百年来似乎变化不大。《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成书于不同朝代(南宋、五代、南朝),它们在流传的过程中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明、清两代最常见的儿童识字用书。《论语》、《孟子》属于经典读物,这时,也变成蒙学教材的一部分。在那时,大的私塾十分重视学诗作对,而小私塾多以识字习字为主,李国鼎所就读的这个私塾,实际上起到的就是学前班的功能。在私塾中读书,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大致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李国鼎先生上的这个应该算作“长学”,其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私塾历来实行个别教学,塾师根据不同人的学习基础、接受能力安排课业,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私塾对学生背书的要求特别高,读书是私塾学生的主要活动。对于文化的传递、人才的培养,私塾在古代曾经做出过贡献,它适应了古代社会的需要。但是,到了近代,私塾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现了距离,因此,私塾受到社会的质疑。提倡新教育的人指责私塾不开设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知识覆盖面过窄;教材长期不变,知识老化问题严重。

二、公立小学,我的“新文化运动”

直到有一日,大约是每年秋季入学的时候,李国鼎在父亲的带领下,和私塾里的先生、同学告别,来到了武昌市第三小学,从此开始了在这所公办小学求学的生涯。能够进入公办小学读书,在那时是一件颇让人羡慕的事情,这所学校300人左右的规模,在当时算是中等的。

当时公立小学的兴起,是配合西方系统化教育思潮的出现而流行起来的,从最早时都开国文(后改为国语)课,少有加授算术课程,到后来普遍采用官方教科书,对特定内容特定科目,找特定的学科教师来加以讲解,再到后来改良教学设施,比如添置了黑板、粉笔等,一系列的改革让西式的学科教育普及到孩子的初级教育中,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1929年李国鼎进入公立小学就读,由于具备一定的基础,所以直接进入三年级求学,主要学习自然、语文、工艺、音乐、算术等启蒙课程。当时国民政府的教育结构是初小六年,中学三年,高中三年,教材都是北洋政府制定的。教材本身比较简陋,里面有关中国国学的东西已经不多了,而且强调的都是一些师范类型的教授方式。

说起来,李国鼎就读公立小学与当时普及、发展教育事业的背景很有关系。1928年国民党政权甫定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在南京召开,鉴于前一阶段政局不宁,教育停顿的现象,与会代表普遍表达了大力整顿和发展教育事业,以推进国家建设的愿望,国民党政府也希望通过教育配合其政治建设,实现以党治国的目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教育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1928—1930年的时候,入学人数急剧膨胀,全国入学学生总数暴增2倍,在两年内实现了翻番有余。但是,这次教育的高速发展没有充分考虑经济、社会、政治及教育本身等各种制约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更像是新政权建立初期通常出现的急于求成。短期内中小学规模的盲目扩张产生了相当的消极效果,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学的混乱。在初小,老师大多是师范院校毕业的,但有些学校也有中学或小学毕业的老师教小学生的情况,可见当时整体教育水平的境况不容乐观。这一时期在中学中还大量涌现学潮,主要原因固然是不满国民党违背人民意愿搞一党专政,但办学条件低劣,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速度,也是激起学生不满情绪的重要原因。于是中国国民教育便进入了停滞调整期。正好在这一时期读书的李国鼎,自然就注定面临求学的动荡,用他艰难坎坷的求学岁月见证着这一发展。

回忆起小学时的光阴,李国鼎对几位朋友感情很深。其中之一就是李介于,他是班级里的一名插班生,坐在李国鼎的旁边,是从外地来的,那个时候小学里读的英语都很简单,更没有什么文法,但他却已经能够看英文书,外语水平非常好,家境也很好。在小学六年级毕业的时候,他直接上了更好的私立中学。由于私交甚好,他也曾建议李国鼎直接升比较好的中学,不过由于家里负担不起,便只好作罢。不过两个小伙伴的友情却始终未断,后来李介于在抗战的时候因病早逝,难忘儿时情意的李国鼎还特地去重庆他的灵柩凭吊了亡灵。

不过也有一些不甚让人愉快的记忆。李国鼎回忆道,当时的学校也有童子军这种概念,并有固定的套装,想要加入一个团队也要交一些费用。由于家中贫困,在这种课余活动的资金支持上,父母明显无法满足李国鼎的需求,这对于一个还处在懵懂之中的孩子而言,自然会有些负面影响。不过,正是家境上的艰难,反而让李国鼎立志奋发有为,在学习上更加努力。

当时学校的周围壁柱上有一些标语,如“只可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少说多做”等鼓励孩子们奋发进取,每个小学都还有朝会,要唱纪念歌,要唱孙中山,然后又唱到大同歌,特别还有在纪念堂里面由校长来讲话,树立大公无私的教育,教导孩子们不出风头,不做茶壶壶嘴。李国鼎比较喜欢语文、地理、诗词等,尤其善于写文章,还曾经得到过老师的奖励,称其“为文颇有条理”。李国鼎很小就显露出多才多艺的天赋,在小学里比较喜欢唱歌,还在汉口的广播电台有过播音的经历,亲朋们都很羡慕,家里人很是为此自豪。

三、父亲的教诲,让我明理辨是非

书香门第出身的李敬如自然从不忽视对李国鼎兄弟几个的教育,在李国鼎很小的时候,为了弥补私塾教育的不足,父亲就亲自花时间教育李家的几个儿子,相比起老套的私塾教育,父亲的教诲对李国鼎的影响更为深远。在启蒙教育阶段,李敬如先生十分注重对儿子的教养教育,强调要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李敬如先生对幼年李国鼎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具体的规定,丝毫不能怠慢,这是李家的传统,也是中国古代文人家族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和私塾的先生一样,父亲也多半采用注入式。读书时,父亲正襟危坐,兄弟几个依次把书放在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父亲的圈点口哼,讲毕,命兄弟几个复述。其后又各自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父亲规定朗读之书,必须一律背诵。需要强调的是,李敬如先生很少体罚儿子,这令李国鼎颇感幸福。

上了公立小学以后,父亲李敬如依然会利用假期给儿子们上课,每天早上必须读两个小时的古文,顺便还会给邻居的孩子补习,也算是给家中赚了些钱。

尽管这样的教诲看起来依然有些传统和死板,但是,一边读着古人们传承下来的经典文章、诗句,一边听着老父亲耐心、深刻的讲授,自己似乎就正在畅游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品咂着华夏文明的精髓,对人生、对未来、对自己、对社会,都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就在这样的一字一句中,李国鼎渐渐地成长起来,迈开了自己人生的脚步。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