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兵曹胡马

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① “胡马”句:汉代西域有大宛国,大约相当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的一部分。其国以出产千里马著称。

② “竹批”句:据李黼平《读杜韩笔记》卷上:郑玄注《周官》“廋人职”中“散马耳”云:“以竹括押其耳。头动摇则括中物,后遂串习,不复惊。”诗盖用此注,批,犹括也。言经竹括押,驯习不惊也。

③ “风入”句:《拾遗记》:“曹洪乘白马,耳中生风,足不践地。”

④ “万里”句:古代传说,周穆王驾八马之乘,一日行万里。

【宋】李公麟绘《五马图》(之三)

这是一首咏物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八、九年间(740-741),杜甫近三十岁时。兵曹是军事部门的下层官吏。诗人赞美房兵曹的胡马,实际上寄托了自己希望横行万里的雄心和豪气。

前半首写大宛马,重在烘托千里马骨相清峻的特征:它瘦骨棱棱,好像刀锋;耳根尖尖,犹如刀削。本来以竹括马耳是训练骏马的方法之一,但诗人把这一特征强化到更加显眼的位置,与瘦骨如刀棱的特点综合起来,就突出了马的精锐之感。如此骏骨,自然四蹄轻快,犹如被风托起,随时可以腾飞。

后半首以赞叹的口吻写千里马的品质和气势:它奔向空阔广漠的地方,一往无前,不畏险阻,主人可以托付生命。如此快捷矫健,自可日行万里,横绝天下!短短一首五律,将胡马写得形神兼备,跃然纸上。

咏物诗以有寄托为上,否则纵然肖形写貌酷似物象,终欠骨力。而咏物之妙却在寄托自然现成,无须附会。此诗便只是咏马,但从马的骁腾矫捷、堪托死生,无不可以看出诗人自己气骨峥嵘的独特面目;而胡马可以横行万里的气势,也正反映出诗人当时目空一切的锐气。全诗凌厉的气势和胡马锋棱般的骏骨相得益彰,可见出杜甫早年咏物诗的功力。

读书导航